《辩论赛:辩位对辩手的要求(汇总三篇)》
辩论赛:辩位对辩手的要求(精选3篇)
辩论赛:辩位对辩手的要求 篇1
在攻辩赛制中,三辩的任务是在攻辩环节中向对方提问三个问题,并回答对方的提问;在自由辩论中主要负责攻击。三辩可以说是一队中的狙击手,既要时时注意找出对方漏洞进行攻击,又要协助防守,回击对手的攻击。
首先说准备过程。在准备的立论阶段,其实几个辩手并没有明确分工,但是三辩通常思维较为活跃,比较容易形成新的观点,但是也容易偏离讨论轨道,需要留意。同时,三辩常常由于职业病喜欢反驳,在讨论一个观点是否成立时这是很重要的,但是也要注意不要过火,记住立论过程中立重于破。在己方观点确立后,三辩应该找出其中有利的攻击点和己方的薄弱点,着重准备,场上怎样攻击、发问、防守都应该事先在脑海中揣度几次,还应找一些相关的简短论据支持观点。
在准备中,三辩除了参与立论、找论据,还有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准备问题,包括攻辩环节的三个问题和自由辩论的大部分问题。攻辩的三个问题尤为重要,因为盘问中一方问,对方只能回答,提问的一方处于主动的位置,所以设问要有技巧,问的问题不应让对手有太大的发挥空间,不应该问“为什么,怎样,原因是什么”等属于特殊疑问句的问题,这样事实上是为对方提供机会反复解释,摆脱自己对盘问的控制。盘问环节的问题绝大部分的答案应该是“是”或“不是”,并且三辩自己要清楚问题的“正确答案”。最好三个问题环环相扣,最后把对方逼到要么自相矛盾要么否认他方观点的绝路。在设计攻辩的问题时,要把设问的思想清楚告之一辩。一般设计问题的方法是先想出大量自由辩论的问题,然后从中挑出三条有相互关联的问题或是选择一个较好的方向发展成三条相呼应的问题。
在比赛中,一般是三辩主要负责攻击,留意对方说的每一句话,寻找攻击方向。在攻辩环节中,提问的问题一般是事先准备的,不提倡临时变动。在回答问题时,要留意不要掉进对方的陷阱。一般可以发挥的话尽量引到己方观点进行阐述。但是有时在不明了对方意图时,可以先简短回答,对方一般是在第三个问题时再亮出意图,可以到时再进行阐述己方观点或是反驳。
自由辩论是三辩的发挥时间,这时三辩要结合前面所找到的对方漏洞,留意对方说的每一句话进行攻击。这时首先要注意的是对方的逻辑推论是否有问题,所举事例是否切合辩题,有大的漏洞的话可以连续追问。(一般三次左右已足以引起大家注意,再追问就有辩风不好之嫌)倘若一时之间找不到重大漏洞,也可以注意对方的口误,从气势上去压倒对方,但是不宜多用。当己方在气势上处于劣势,一方面主要靠一辩的稳健气势带动全队士气,三辩也要尽快找到对方的致命薄弱点进行攻击(至少要看上去很致命),挽回气势。还要留意不要掉进对方陷阱,不要偏离辩题。
其实从上面的阐述可以看出,三辩对辩手的要求是:反应快、逻辑能力强、场上表现要有一定的气势,不会被对方压倒。
辩论赛:辩位对辩手的要求 篇2
四辩在一场比赛中的主要任务是在自由辩中协助进攻及防守,在整场比赛最后的四分钟作总结陈词。
进行在自由辩论中,四辩是唯一一个还没有发言过的辩手。此时四辩应该是对场上情况有一个理智的认识,对双方优劣势所在有明确清晰的把握。所以,自由辩论往往是由四辩发起攻击。而且,当自由辩论双方一旦出现偏题的时候,往往又是由四辩把对友引回正确的攻击方向。在自由辩论中,四辩要控制发言的次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并为后面的总结陈词做好准备。
至于总结陈词,则是一场比赛的压轴戏,一场比赛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一篇完整的总结陈词,应该包括:在把握整场比赛的基础上对对方的逻辑缺陷、论证漏洞等的揭露;对己方观点的维护和本方立场的升华。补充一句胡渐彪对结辩的理解:结辩其实就像是清扫战场,要做的无非三件事:1、清点一下对方被我们打死了多少人,丢下了那些战利品——别忘了挑最重要的拣。2、看看对方还有哪个人正晃晃悠悠想站起来,那就立马上去补上一刀。3、看看我们中有哪个兄弟还有气,那就赶紧背回来养伤
四辩和一辩一样,都要有相当强的逻辑概括能力,能对己方观点和对方逻辑漏洞明晰得概括出来。四辩在全队辩手中,要具备最强的大局观,在抓对方漏洞时不能拘泥于个别词句,而应该站在全场辩论赛的高度上,宏观地把握对方立论中的致命漏洞。作为一名四辩,要有较强的驾御语言的能力,也要有强有力的理论作为整篇辩稿的灵魂,可以从辩题或辩论赛的价值讨论。辩稿要做到升华煽情,调动整场比赛的气氛,语言又不能太华丽太空洞。语言要逻辑概括,使人感到代表理性和智慧。
辩论赛:辩位对辩手的要求 篇3
二辩在整个团队中起到杠杆的作用,既对一辩稿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又起着加强和巩固,同时要负责场上的防守及协助三辩攻击。
在攻辩赛制中,二辩的工作其实和三辩差不多,要求也差别不大。因此,关于二辩的要求就不在此详说了,大家可以看下面的关于三辩的解说。但二辩与三辩还是有分别的,一般而言,二辩是在场上的责任主要是防守、协助三辩进攻。在攻辩中,最好是二辩与三辩问一套问题,环环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