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 中药调研报告(12篇)正文

《中药调研报告(12篇)》

时间:

中药调研报告(精选12篇)

中药调研报告 篇1

故亳州的中药市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中药市场发展情况。为深入了解亳州药材市场的实况,增进对国内中药发展现状的认识,我们于9月15日赴安徽亳州做了为期一天半的实地考察,现就考察结果做以下分析报告。

1 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概况

1.1 主体经营模式

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的经营模式分为两大主体。一是交易大厅的摊位销售:交易大厅分为两层,有数千个摊位,商贩多为当地居民或来自各地的药农、药商,主要进行各类散装药材的批发销售,基本不接受零售。交易大厅二层除固定摊位商贩外,还有部分零散药材销售人员,交易时间短。交易大厅一层均为固定摊位,交易时间较长。二是围绕交易大厅外四周的商铺销售:与交易大厅摊位不同,各商铺有自己独立的店面和商铺名,通常为某药材的直销店或专营店,其销售大多为冬虫夏草、藏红花、鹿茸、人参等名贵中药材,该类店铺提供不同规格和质量的'某种或某几种中药材的批发或包装零售,也提供异地发货服务。此外,在交易市场周围,还零散分布着一些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展示厅、中药材信息服务部、中药药械器具经营单位、中药材包装销售点,以及搬运、寄存、饭店、旅社、金融、邮政等其他服务组织,形成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经济贸易体系。

1.2 市场管理

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由康美(亳州)世纪国药有限公司开办。20xx年,亳州市政府依据“市场运作、公司管理、规范经营、政府监督”原则,建立了中药材市场管理体系,后与康美(亳州)世纪国药有限公司签订责任书,成立了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的直接管理责任单位,确保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规范有序经营。

1.3 药材情况

作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亳州以其全国南北地理中心的特殊位置容纳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品种,规格各异。交易大厅以各类药材切片为主,包括统货和各级别的选货,个子货(根茎类中药)较为少见或仅作为样品供参考鉴定。因亳州为芍药重要栽培产地,所以,白芍在交易市场的出售量较大。

受药材质量、规格等因素影响,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的药材售价虽存在一定摊位差异,但平均售价较其他地区中药材交易市场的售价低。以甘草为例,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平均售价较河北安国低约1.9%,且品质更好。

2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市场布局

从交易市场摊位布局看,同种药材销售摊位分布过于零散,既不便于药材采购人员寻找和对比药材的质量和价格,也不利于市场监督人员对药材流通信息的监管和对药材质量的控制。因此,建议管理部门应进行合理规划,集中或相对集中同种药材的销售摊位,如按药材出售量统一规划固定销售摊位等。

2.2 市场管理

交易市场人多杂乱,除药材商贩外,还有不少贩卖各类餐饮食品的商贩,对市场秩序造成了一定的混乱。与一般的集贸市场不同,中药材作为交易商品有其特殊性,故应在各方面注意其他物品对药材质量的影响。另外,整个交易市场虽偶尔可见市场管理人员走动,但并未见其发挥真正作用,市场管理部门监管不到位,建议管理部门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药材市场商贩多为非专业人员,他们对中药的了解存在一定缺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药材的流通与市场正常发展。建议市场和政府相关部门既要适当提高药商进驻市场的门槛,也应为药商们提供方便可行的学习机会,普及中医药知识。

2.3 药材质量

据调查,交易市场上很多药材都经过熏硫处理,但药商并未标示,甚至将熏硫的药材标明为“无硫”。在传统药材采收加工过程中,有的品种会用硫熏来防腐或改变药材色泽,但其中残留的硫对人体有危害 [2]。因此,监管部门应对此做出相应检测规定。在药材规格上,虽有统、选之分,但各摊位标牌上并未明确标注规格。部分有产地、年限的药材,很多药商对相关信息却并无确切掌握,或故意将不同质量和产地的药材混杂在一起,以次充好。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部分药材的伪品和禁用的药材,如关木通。作为我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各类中药材作为中药饮片原料由此流向全国各地药厂、药店、医院,其药材质量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建议监督管理部门应严格监督执法,确保药材质量。

3 结语

中药材市场是中药流通的一个节点,对中药质量安全的影响不可忽视。为此,笔者建议加紧合理规划管理中药材市场,强化流通领域的监督管理,为中药材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中药调研报告 篇2

甘肃中药材生产主要集中于中南部的高寒阴湿贫困区,是甘肃变自然条件劣势为特色资源优势的主导产业之一,种植中药材也是贫困地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最具潜力的发展之路。全省有70个县区种植中药材,其中10个县种植面积在5万亩以上,3个县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尤其以中国当归之乡岷县, 中国黄芪之乡陇西县,中国党参之乡渭源县最为著名。在我省中药材主产区,中药材产值占农业产值相当大的比例。如20xx年当归、党参、黄芪的产值占岷县农业产 值的60.7%,占渭源县农业产值的39.25%,占陇西县农业产值的20.87%,占漳县农业产值的21.86%,占临潭县农业产值的22.47%,占 康乐县农业产值的19.62%。

张掖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展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种植除民乐作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有了一定的发展外,其他各县的.面积都较小,张掖甘州区、山丹县每年的面积在1000---5000亩间浮动,其他县也有零星种植,年份间差异很大,种植区域大都分布在安阳、花寨、陈户乡等干旱缺水山区。20xx年,张掖市中药材种植面积6.63万亩,比上年增长0.77万亩。其中,民乐县种植面积5.81万亩,占全市的87.6%,20xx年中药材种植情况与上年基本相同。因此,这次中药材种植调查,我们以民乐县为主,对民乐种植中药材比较集中的乡镇,民联、三堡、六坝、顺化、新天、丰乐、南古进行了种植情况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种植面积较大的柴胡、板蓝根、孜然、黄芪、甘草、王不留行等。

一、种植现状

1、形成了一定的区域优势:中药材作为民乐县重点培育发展的六大特色农产品之一,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民乐县成功引进试种板蓝根、甘草、柴胡、孜然等中药材以来,中药材就以效益好的优势,迅速得到农民群众认可,种植面积快速膨胀。到20xx年高峰时,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7.2万亩,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近 20%,总产量达到4.5万吨。此后,受市场供求影响及新型高效作物替代,面积逐步回落并稳定在5万亩左右。目前,全县形成了以新天镇、六坝镇、南古镇、民联乡为主的万亩种植乡镇4个,以林山村、马均村、太和村等为主的千亩种植村10个。

2、初步形成产业链条:中药材较其他农作物而言,水肥土壤条件等要求不甚苛刻,近年来,由于受非典、禽流感和入世后市场开放的影响,作为医药和保健原料的中药材价格不断上升,市场行情看好,各种药材每斤均价均在4元左右;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产业链条,种植大户、贩销大户先后成立了茂红中药材产销协会、三堡镇中药材协会、新天镇中药材协会、六坝中药材合作社等,也有一些企业加入了中药材产业的行列:青海永正公司一期投资3000万元,建成药材加工厂房8000平方米、仓库8000平方米;锦世农业科技公司,中药材通过了药监局GMP认证,中药材加工厂年生产能力20xx吨。中药材产业链条上,初步建起了种子种苗供应、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协会+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生产格局。

3、种植投入少、能节水、易调茬、效益高

民乐种植中药材一般都是浇1水,相对农作物而言,比较节水;特别是,很多地方都是用的秋水,避开了农作物种植用水高峰期,很好的解决了灌水的矛盾。

肥料使用量各种中药材要求不同,但投入都比种植农作物少,一般1亩地投入磷肥50公斤,复合肥20公斤,尿素10公斤;中药材由于是特殊的用途,有很多药材,如黄芪等,按照GAP标准要少用或不用农药与化肥,地块规模区域应选择没有污染源的地区,因此,很多中药材的农药与化肥使用量很少(但也相应影响产量)。

中药材的收益一般都比较高,在正常年份,防风、板蓝根、甘草、柴胡、孜然的纯收入可达1000多元,在中药材紧俏的年份,一般在1500元以上,有时甚至可达到3000---4000 元,是平常年份的3---4倍。 以667平方米(1亩)种植板蓝根为例,投入:种子用量2公斤,种款为200元,肥料200元,农药、除草剂等30元,合计430元。收入:板蓝根常年产块根250~300公斤,目前市场收购价为6元/公斤,按最低产量和价格计算,产值为250公斤*6元/公斤=1500元。大青叶片亩产100公斤左右,收购价0.6---0.8元,100*0.6=60元。纯收益1560-430=1130元。板蓝根的价格波动很大,20xx年价格在12元/公斤左右,因此收益比今年要高1倍,今年板蓝根价格低,而且有价无市。

其他作物如甘草、黄芪、孜然等种植收益与板蓝根相似,都存在类似现象,收益的波动很大。

二、存在问题

1、种植方面的问题

栽培技术不配套:中草药的人工种植历史很短,很多中草药目前仍然采用野生药材,已经驯化的中草药也因为种植时间短,驯化程度不够高,科技人员对中草药的药物机理与种植间的相互作用,尚没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因此,目前的中草药种植尚停留在试验与摸索阶段,存在产量在年份间不稳定、药效与产量间的矛盾等等很多问题。因此,中药材的栽培技术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假劣种子问题严重: 中药材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植物,大多数中药材的地域性很强,种植方法、地域、气候、年份都会影响种子质量,种子培育需要专门的种植技术,在种植方法上、化肥、农药使用方面有很多特殊性,以保障中药材的药效、产量。中药材种子、种苗从外地引进,往往出现水土不符的现象;农户自己留种,在种植、收获方面欠缺必要的技术条件,对产量、质量都有一定影响。假种子、劣质种子目前常在市面上出现,严重影响中药材产业的正常发展。

价格波动大,种植面积不稳定:我市在中药材种植方面,种植历史较短。1995年左右,中药材种植才在民乐李寨林山村试种,并获得成功,在良种良法上还需要不断的摸索。

中药材自身的原因,价格波动大,导致种植面积波动巨大。中药材由于药用的特殊性,和当年的疾病发生情况、气候情况、销售与存储情况等紧密相关,价格波动本身就比较大,而中药材与种植的农作物有本质区别,除了加工中药材,难以有其他用途。以中药材王不留行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中药材种植的波动情况,年份间全国种植面积波动达20---40%,最高可达70%。其他中药材也有类似情况。

张掖市中药材产业也刚刚起步,而中药材行情不稳定,从而导致种植面积上的大幅度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张掖市中药材产业能否健康的发展。

中药调研报告 篇3

为了推动试点和两年提速发展,促进X县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全县XX个乡镇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县地处西北部,东经,北纬之间,属于高寒山区,是X省的交通要道,境内有和国道。全县##个乡(镇)都通公路及都架通电网。其西北部、南部分别与XX县接壤,东北、东南与本省为邻,总面积XX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为%。境内中部为高原丘陵,地势平坦开阔,四周地形破碎,沟谷深峻,最高海拔XX米,最低海拔为XX米,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环境宜人,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是 XX省三大中药材区域之一,以得天独厚的环境和中药材资源丰富而著称。随着国家中药材现代产业化的发展和全国中药材现代化第X个基地省的建设,我县中药材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XX个乡镇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为生物多样性生存繁衍提供了较好自然空间,适宜种植多种中药材。

二、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特点

1、近两年发展较快,出现了一些新的产区

我县有良好的中药材种植传统和基础,中药材生产主要分布在具有传统种植的乡镇,如XX镇种植的鱼腥草、百合、半夏;XX乡种植的党参;XX乡种植的半夏、天麻;XX镇种植的、板兰根;种植的续断等,这些地方中药材生产自然条件优越,农民有一定的种植经验。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材市场需求加快,近两年面积不断增加,出现了一些新的基地。

2、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种植规模的乡镇或基地

我县种植中药材的地方较多,相对分散,但随着中医药市场的拉动,逐步形成了等在万亩以上的'乡镇,具有了一定规模和影响,通过和相关部门的组织培训,农民掌握了一定的种植技术,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

3、立足当地实际,形成多种生产运营模式

我县中药材生产传统上主要以农民个体种植,小商贩收购为主。随着X公司等的参与,各地立足当地,因地制宜,纷纷成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仅去年就成立了多个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同时,正在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大户+ 农户等多种生产运营模式发展中药材产业。

4、品种多样,并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品种

我县中药材自然资源丰富,适应种植品种较多,主要种植品种有20种以上,同时也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品种。

5、中药材种植效益高,发展势头良好

中药材种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一般每亩年产值在X元之间,个别效益在万元以上。因此,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很高,公司也正在积极参与。大部分乡镇政府因势利导,制定政策,加快发展。

6、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目前,我县中药材生产有了一定规模,但产业化水平不高,而从技术、认识、效益、政策、规模等方面和趋势来看,正处于一个规模发展的初级阶段,基本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三、我县中药材发展存在的问题

1、中药材生产的潜力远远没有发挥

虽然我县中药材发展趋势良好,但是中药材生产的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如品种资源潜力、地理交通环境潜力、科技潜力等,如何把这些潜力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效益是重要问题。

2、技术水平不高,规范化生产严重不足

虽然通过X部门的组织培训,种植基地农民有一定种植经验,但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种植不规范,盲目施用农药和化肥等问题严重。在一些新种植区,生产管理和技术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3、政府引导作用还未完全发挥

县委、政府近年来对中药材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但一时还未能发挥出较强的的引导作用,在生产指导、技术服务、行业监管等方面力度不够,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投入不足,从而造成了农民生产上的盲目性以及销售上的无序性。

5、企业带动力不强

虽然现在有X公司等参与我县的中药材产业发展,但在品种、收购、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等诸多方面存在缺陷,没有形成严格的中药材种植品种指导、产中监督、规范收购等机制,而且生产加工能力滞后,科研开发能力有限,带动力差,因此造成了农民信息不灵,种植品种不对路,种植技术差,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上得不到有效保障,种植规模小、效益差、抗风险能力弱,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6、销售环节薄弱

农民最担心的核心问题是销售环节薄弱。在销售环节上,仅靠小商贩收购,价格不稳定,风险值大。农户希望政府引导,药业公司参与。农户与药业公司签订合同,实行订单种植,保护价收购,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

四、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建议

1、提高认识,明确中药材生产在地位和意义 随着国际化发展和人类健康的要求,天然药物发展潜力巨大。从国际国内市场及国家的配套政策来看,中药材产业正处在良好的发展时期,作为源头的中药材生产也遇到难得的发展机遇。中药材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现代的社会资源优势,中药材发展理应为我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提高农民收入、为喀斯特试点县建设做出贡献。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县中药材生产确实为农民增收、地方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农民发展中药材的积极性高,我县中药材产业完全能够发展壮大起来,逐步成为我县的重要特色支柱产业。

2、加强领导,积极营造中药材发展的良好环境

试点和两年提速发展中,党委、政府在推动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县、乡、村党政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把中药材产业发展拿入工作议事日程,列入工作目标考核。根据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和国家中药材发展目标,国家、省、地相继制定的有关促进中药材现代化发展的政策,制定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划定适宜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基地,为中药材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在具体中药材生产中,政府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提供服务,切实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高度,把中药材生产开发摆上重

中药调研报告 篇4

根据市卫生局的要求,近日我局组织人力对我县中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认真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瓜州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县境东西长185公里,南北宽220公里,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流、沙漠、绿洲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南北高,中间由东向西渐低,海拔在1100- - 1500米之间;占县境面积8.5%的绿洲被戈壁、山地、丘陵分割为东、西、南三大块,西热东凉和南山地区多泉眼湿地的特点;境内少雨、干旱,平均年降雨量不足50mm ,蒸发量却高达4000mm以上,昼夜温差较大,是典型的荒漠、半荒漠气候,境内拥有各类植物资源60余种,其中野生中药材植物约40余种,主要有甘草、锁阳、苁蓉、麻黄、苍耳子、苦豆子、艾叶、青蒿、茵陈、枸杞、蒲公英、车钱子、地肤子、芦根等,人工种植的药材有红花、板蓝根等。由于我县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特殊气候,我县适合中药材种植,种植的药材质量稳定,有效成分高,成本低,易加工,无污染,疗效好,在全国各地中药材市场和制药厂享有较好的声誉和影响,产品供应省内外制药厂,国内外市场需求十分广阔,市场需求日益旺盛。

二、野生中药材状况

由于长期过度采集,使野生植物药材资源日益减少,部分濒临枯竭,呈现原料供应严重不足的局面。尤其野生甘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产区农、牧民追求短期经济利益,野生甘草被大量采挖,一方面造成甘草种子遭到严重破坏,天然下种量剧减,野生甘草数量减少,造成野生甘草越挖越少,产量锐减,甚至从局部地区灭绝;另一方面,由于每采挖一株野生甘草要毁坏一株或几株沙生植被,造成我县生态环境恶化。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我县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禁止采挖野生甘草。麻黄、苍耳子、苦豆子、艾叶、青蒿、茵陈等野生中药材由于数量有限,无法形成规模,仅被群众作为医用或保健时利用。

三、利用本地优势开发中药材资源情况

随着近年来市场对甘草、红花、枸杞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县部分农户开始尝试种植具较高经济价值的甘草、红花、枸杞几种中药材,现已有了较为成熟的人工种植技术。实验数据表明,人工种植甘草亩产均在1.5-1.8吨,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我县把甘草等中药材种植作为加快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扩大种植面积,使我县中药材种植已形成一定规模。

目前我县大面积人工种植的中药材主要有甘草、红花、枸杞,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约12万亩,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已发展成为我县的一个十万亩特色产业。主要分布在三道沟、河东、布隆吉、腰站子、七墩,沙河、双塔、梁湖、广至等乡镇。其中甘草种植7.2万亩,红花1.59万亩,枸杞3.35万亩,每年甘草产出总量为7200万斤、红花产量为477万斤、1005万斤,至目前我县中药材种植已形成一定规模。

目前我县围绕本地药材进行深加工的企业有2家,全部以锁阳的精深加工为主,主要产品是锁阳系列的保健品。完全消化了本县所采挖的锁阳。由于我县再没有其它药材加工企业,我县所种植的甘草、红花、枸杞等中药材除极少部分在本地被消费使用外,大部分被外地制药企业和药材商收购。

总之,充分利用本地土地、气候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已成为我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长期政策,广大农民种植甘草等中药材的积极性也逐年高涨,有力促进我县中药产业的发展。

中药饮片经营管理问题调研报告

自从XX年以来,我市药品经营企业相继通过了省局组织的药品gsp认证,企业在规范经营管理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部分企业在通过gsp认证以后,把精力转移到追求效益上,轻视了规范管理,出现滑坡的现象,个别企业还很严重。根据日常调查了解,目前我市部分药品经营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建立的各项管理制度基本不执行。

擅自减少质量管理环节,将制订的质量管理文件束之高阁,不严格执行已制订的质量管理文件,致使药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不能按要求在职在岗。

gsp认证以后,有的企业人员进行了调整,尤其是质量管理岗位的主要人员调离了本企业,而企业并未及时聘任符合条件的人员接任此项工作。还有一些药品零售企业为了节约开支,gsp认证以后解聘了质量管理人员和处方审核员,药店内就一两个人正常卖药。

三、空调、温湿度计等设备基本没使用。

企业在gsp认证时,按照要求购买有关陈列、储存和养护等相关设备,但等gsp认证现场检查结束后,这些设备基本成了摆设,根本没有使用过。只是在有执法人员来检查前编造记录应付了事。

四、未经批准擅自变更许可事项。

有的药品批发企业擅自改变了仓库,认证前仓库面积不够,临时租仓库补充面积,认证后租的仓库就名存实亡了;有的药品零售企业认证后将仓库取消了;有的企业未经批准变更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还有的企业超经营范围经营生物制品。

五、不按规定购进药品。

有些企业为了经济效益,将一些生产企业业务人员销售的品种做为本企业的主营品种,这些药品利润大,但手续不齐全,有的业务人员同时经营两个以上药品生产企业的多个品种,有的药品质量难以保证,我局今年经过协查确认,已有多个这样的药品为假、冒药品。而有些药品经营企业为了逃避检查,对这些药品不建购进、验收记录,更不做首营品种审核。

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目前真正学药学专业技术人员非常少,就是我们从事药品监管的工作人员,学药学专业技术的也不多,更何况是在企业,现在企业的药品管理人员大都是其他相关专业或者是初中、高中学历药师(中药师、主管药师)职称。

七、药品分类管理没有解决患者凭医生处方购买处方药和药物滥用问题。

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其核心目的一方面是有效地加强对处方药的监督管理,防止消费者因自我行为不当导致滥用药物和危及健康。另一方面,通过规范对非处方药的管理,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地进行自我保健。我国实施药品分类管理,是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决策。

但目前我国实施药品分类管理还存在多方面问题难以解决:

(一)、处方来源不足,药品零售企业提供医生处方的真实性可疑。

目前我国的医疗机构医药合一,大部分是以药养医,医疗机构控制处方外流,药品零售企业经营处方药根本没有处方来源,就是看到处方也确认不了处方的真实合法性。而平时在执法检查过程中,药品零售企业提供医生处方真实性值得怀疑,其中有大部分是伪造的。

(二)、广大群众对药品分类管理知识缺乏了解,凭医生处方购买处方药的意识不强。

由于我国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工作时间比较短,广大群众还没有认识到药品分类管理和滥用药物危及健康的重要性,有病自己凭感觉确定买什么药,不知道自己有病需要经过医生确诊,按照医生处方使用药品,觉得找医生开处方麻烦。

(三)、有些药品零售企业设置的处方审核人员不能按要求在职在岗,有的处方审核人员把名章放在药店内,其他人员可随时在处方上加盖名章,处方审核人员不履行实际审核职责。

八、中药饮片经营管理问题严重。

(一)、中药饮片质量存在较大问题。

我市药品零售企业经营的中药饮片全年共抽检118批次,不合格38批次,不合格率占32.2%,(全年所有药品共抽验812批次,不合格药品57批次,不合格率占7%)与其他不合格药品相比高很多。

(二)、中药饮片购进渠道混乱。

由于我国对中药饮片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只有少部分是批准文号管理,另外中药饮片需要打开包装,装在饮片斗内零散销售。中药饮片一旦装在饮片斗内,就不能确认其购进渠道,所以一些企业抓住这一缺陷,从非法渠道低价购进中药饮片。

(三)、缺少中药专业技术人员。

经营中药饮片要求经营人员掌握中药专业知识,取得中药专业技术资格,而我市目前具备这样条件的人员很少。有的经营中药饮片企业的技术人员虽然有中药专业技术职称,但没有学过中药专业,不能保证安全地经营中药饮片。

九、生物制品经营存在管理问题。

生物制品的.生产、运输、储存、使用都有特殊要求,只有达到这些规定的要求,才能保证生物制品的质量。而目前有些生物制品经营企业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生物制品运输、储存过程中没有建立“冷链”系统。大部分生物制品都需要在2-10度的低温冷藏环境,而目前市场上经营的生物制品基本上都是用普通运输工具运到我市,有的甚至就存放在常温仓库内直到使用。这样的药品质量不敢说一定保证安全。

(二)、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不规范。

药品经营企业对实施批签发管理的生物制品认识不够,没有认识道生物制品批签发手续的重要性,经营过程中不主动向购进企业索要该批次药品的批签发手续,而普通群众大都不知道生物制品有批签发管理的规定,一旦在批签发手续上出现问题,患者的生命将会受到严重危害。

十、药品连锁企业经营管理问题。

目前我市有5户药品连锁企业,都是开办时间短,经营规模小,依托药品批发企业开办建立的小型企业。由于有的药品零售连锁门店是加盟连锁,药品连锁企业在管理上不规范,缺少经验,使个别加盟药品零售连锁门店私自购进药品,没有达到统一配送。今年我局已经查处过加盟药品零售连锁门店私自购进药品的违法行为。

十一、违法药品广告监督管理没有取得有效遏制。

在大众媒体发布违法药品广告的行为,严重误导广大患者,对广大患者的经济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危害。违法药品广告的发布形式有:

1、发布禁止在大众媒体发布的广告;

2、未经审批,擅自发布的广告;

3、广告中使用患者、专家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

4、夸大宣传药品商品名称;

5、利用开药品推介会的形式违法宣传药品等。

这些发布违法药品广告的药品,价格都很高,广告的发布媒体效益大,药品经营企业利润也大,我局没有处罚职能,所以发布违法药品广告行为一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今年到目前为止,我局共移送和上报省局公报的违法药品广告112起。

针对药品经营企业存在的上述问题,我觉得应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监督管理。

一、通过对药品经营企业的正确引导,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要帮助企业认清药品经营行业当前的形势,引导企业自律经营,发挥自身优势,保持质量管理的自觉性,达到质量管理保持较高水平。要以诚信体系建设推动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在药品行业内和社会上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经营氛围,增强药品经营企业的自律意识。

二、加强对企业技术管理岗位人员的培训。

要监督企业内部的日常培训,培训要按要求有计划、有措施取得预定效果,不能走过场,敷衍了事;同时监管部门也要有计划地请药学专业人员给质量管理人员、处方审核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后经考试合格的上岗,考试不合格的暂停上岗,在此期间企业暂停相关经营业务,直到相关人员通过补考合格为止。

三、加强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

通过加强日常监管,及时发现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并要对发现的问题记录备案,以便下次再出现同一问题时进行处罚;通过加强专项整顿查处企业存在的严重问题;通过加大gsp跟踪检查和飞行检查的力度,全面检查企业实施gsp的各项规定。要高度重视药品经营企业的gsp跟踪检查工作,组织全市gsp检查员进行集中学习,统一gsp检查工作标准和工作程序,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该限期整改的限期整改,该不予通过的不予通过,同时可采取飞行检查的方式对在日常监管档案记录存在问题多的企业进行突击检查。

四、药品监督检查人员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药品监督检查人员自身也要努力学习专业业务知识,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药品市场监管工作;同时药品监督检查人员在监督检查过程中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心中常想着广大群众的用药安全,检查工作要认真细心,多动脑筋,这样才不会让企业的违法行为逃脱处罚,给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危害。

五、加强对违反gsp认证行为的惩戒力度。

在加大对gsp认证日常及追踪检查力度的同时,要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认证合格企业,应按照《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监督检查人员要对企业检查情况及时记录建档,对重犯的违法行为要从重处罚。

药品监管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监管理念,本着为民、护民、利民的原则,加大监督检查的处理力度,有效地遏制了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较好地规范药品市场经营管理行为,为创建和谐社会,保障广大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促进药品经营企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

中药调研报告 篇5

一、独山中药材资源概况

独山生态环境优越,十分有利于中药材的生长发育。据资料记载共有药用植物资源1054种,分属151科、562种,药品369科,其中:植物药324种,动物药16种,矿物药19种。其分布广,蕴藏量多,年产量大的中药材有41种之多,大宗品种有夜交藤、金樱子、枇杷叶、果上叶、桔梗、金银花、山枝子、杜仲、鱼腥草、石斛、夏桔草、板蓝根、龙胆草、何首乌、南沙参、百部、栀子、红豆杉、白芨、石斛、杜仲、五倍子、枸杞、云香草、魔芋、黄姜等是我县地道珍稀名贵中药材,为制药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地产资源。迷迭香、葛根、黄莲曾在我县大面积种植成功,近年通过招商引进的野葫芦、铁皮石斛、无患籽等正在蓬勃发展。

二、独山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1、中药材种植业发展现状

根据20xx年调查资料,目前我县种植的中药材种类涉及10多种,主要有海花草、板蓝根、金银花、鱼腥草、杜仲、龙胆草、山药、蓝莓、黄桅籽、银杏、红豆杉、野葫芦等,总种植面积2万多亩。特色品种有:板蓝根为甲里镇传统种植药材,现辐射到周边乡镇,种植面积已达万亩,产值3032万元,产品流向福建、广东、云南等地,现已吸引福建老板来该镇投资办厂;海花草为我县冷凉湿润气候条件下的高寒乡—甲定乡所独有,野生面积达5000亩,现人工种植面积已达1600余亩,产值500万元,产品流向福建等;鱼腥草全县各地都有栽种,面积略1000亩,产值870多万元;金银花1250亩,产值625多万元;杜仲有1050亩,产值420万元;黄栀子人工种植1600亩,产值50万元;野葫芦人工种植500亩,产值250万元;龙胆草人工栽培300亩,产值90万元;灵芝人工栽培10亩,产值40万元;山药种植面积500亩,产值300万元;银杏300余亩,为县林业局订单种植;迷迭香尚有250余亩,为上世纪末我县招商引资项目,现仅在尧梭乡存在;红豆杉、野葫芦、铁皮石斛、无患籽为近年发展较快的订单种植品种。其它品种种植面积较小,均为本地药材市场收购。

2、中药材加工业发展状况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独山建起了一个中药材加工厂,据调查,独山县1994年中药材种植加工开发产值达一千二百余万元,部份县农民局部分散种植中药材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黔南州中药材资源综合开发可行性分析,《黔南民族医专学报》1996年03期),但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经营状况逐年下降。20xx年独山县引进福建德龙制约有限责任公司进驻甲里镇建立板蓝根加工厂,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板蓝根种植产业。20xx年药企德龙加工厂收购板蓝根鲜枝叶2100吨,实现加工产值500万元,解决就业30余人,发展势头良好。总之,我县中药材加工企业少,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企业后续发展缺乏动力;产品规模小,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产品市场、产品加工与基地产业链条尚未真正形成。

(二)中药材产业存在问题

1、重视不够

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我县在种植基础、新药品、新剂型、新工艺等的研究未能引起高度重视,导致:一缺乏必要的引导性投入,二缺乏引导性企业的支撑,药农生产的药材缺乏固定的销售渠道,以致无序销售,税收流失,三缺乏科技人才,对指导中药材生产显得仓白无力,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四规模小,标准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滞后,五对发展中药材的现行政策了解不足,把握不好,以致发展中药材的良好机遇失之交臂。

2、没有中药材产业主抓机构,人才匮乏,技术支撑和服务平台建设薄弱

20xx年前中药材的种植、加工、药品购销分别由县科技局、乡企和和中西医药公司中药负责。20xx年后从开始省农委(原省农业厅)、州农委(原州农业局)才明确主抓中药材种植业务,上级安排的相关业务相应地落到各县农工局(原农业局)。总之,我县长期以来没有专门从事中药材资源开发和种植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导致了:一是在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中,由于缺乏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产地加工等方面的技术人才,致使中药材种植技术不能及时推广到种植农户,使中药材基地建设规范性差,质量和效益不高;二是中药生产企业在新药品、新剂型、新工艺研发中,由于自身研究开发力量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药新药的研发进程。

3、中药材基础研究薄弱,基地建设规范性差 我县在中药材资源的基础研究,特别是中药材特征特性、品种选育、种子种苗规范化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种植基地分散,规模小,种植方式简单,管理粗放,难以满足国家中药材基地规范化种植标准和市场对中药材的要求,中药材种植的质量不稳定,效益不高。

三、中药材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历史机遇

(一)中药材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中药材产业是传统经验和现代技术相结合,集

一、二、三产业为一体,包括中药材种植业、中药加工业、流通业和中药使用单位(中医医疗机构)等。近年来,世界上使用中药材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中药出口量逐年增加,中药材开发的国际市场前景看好、潜力巨大;国内中药材市场需求旺盛,20xx年底以来,国内市场中药价格一路上扬,部分药材甚至出现暴涨局面,例如常用中药材太子参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身价上涨了8倍,并一直保持上涨趋势。

20xx年国家启动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城乡居民参保率要达到90%以上,我国医药市场需求随之扩容;同时,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把102种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纳入其中,使新版“医保”药品目录中中成药品种数量明显增加,达到987个,较20xx年版目录品种数量增加20%等,为中药材相关产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另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xx版)和新版GMP颁布实施,以及国家药品质量标准的全面提升等,对中药材生产、饮片加工和中成药制造等在技术、工艺、质量控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我县本来就十分弱小的中药产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中药材产业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

中药国际化、现代化进程为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特别是建设“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贵州)基地”,我省苗药被批准上升为国家标准,为开发生物资源,加快中药材现代化进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中医理论和中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在海内外华人中广泛传播,而且得到世界愈来愈广泛的重视。目前,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各类型的中医药机构,世界天然药物贸易额每年以7%的速度增长。据有关部门统计,国内中药材的年需求量约90万吨,并以每年10%的幅度增长,国际社会对天然药物的需求日益扩大,全球中药及制成品贸易额近200亿美元,并以每年20%的幅度增长,中药的国内、国际市场潜力巨大。我国加入WTO,使中医药在21世纪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成为可能。为推动中药现代化,国家相继出台了《中药现代化产业行动计划》和《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贵州省出台了《关于推进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贵州省“十二五”中药现代化发展规划》、贵州省《关于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化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意见》,黔南州出台了《关于开展中药现代化种植产业发展考核的实施方案》、州农委《关于成立黔南州中药材产业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通知》等。新一轮的中药产业发展热潮正在全面兴起,一些中药资源大省大县纷纷加快中药产业化步伐。独山县作为中药材资源丰富的盛产区,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具有其它地区难以比拟的先天优势,只要抓住中药国际化、现代化的良好机遇,独山必将能够逐渐发展成为全州、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中药材种植基地和加工基地。

四、独山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1、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战略 在人类新的生存理念、新的生活方式推动下,以天然药材为原料的药物在疾病预防、治疗和保健中愈来愈受到重视,集绿色、安全、预防、保健、治疗于一体的中药材产业正成为世界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积极推进中药材现代化和产业化,中药材产业必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加快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既利用了我县丰富的中药资源优势,又符合国家中药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2、加快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是实现富民强县的重要途经

党的__大提出要继续抓好新阶段扶贫工作,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这就要求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别是在“三农”建设和发展上要突破产业瓶颈。我县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中药材产业具有产业链长、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市场前景广阔等特点,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将其培育成我县的后续经济支柱产业,对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是重要的一条途径。从近年来,中药材种植业投入产出分析,中药材种植的每亩纯收益一般是粮食种植的两倍以上。中药材种植投资小、周期短、效益高,已经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和强县的战略产业,同时,发展中药材产业,对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素质和繁荣农村社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3、发展中药材产业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抓好资源保护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创造良好人居环境重要条件。中药材兼有经济植物和生态植物两种特性,可在产区形成乔、灌、藤、草多重植被,有花卉型药材,野菜型药材,不但可以用于岩溶山区的'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利用,而且可以绿化乡村和开发药膳食品,促进旅游环境建设,是很好的环境保护型产业。可以说在我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不仅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还可以带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五、独山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臶,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__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把中药产业培育成新的支柱产业的目标,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建设“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贵州)基地” 的机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明确重点,突出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科技为依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化开发为目标,充分利用我县自然气候、土地、生态环境、药材资源丰富的优势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推进中药民族药产业快速发展和延伸产业链为核心,面向国内外市场,整合中药材资源,加快构建中药产业体系,重点发展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及中药民族药新药研发和制造,培育规模企业、做大品牌,着力培育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基地、中成药及经皮给药相关产品,使独山县中药产业成为独山经济的后续支柱产业,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2、基本原则

(1)坚持因地制宜发展原则

要根据我县自然环境、生物资源条件、中草药地域适应特点,合理布局,推进基地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和集约化经营;选择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区域特色,重点建设几个主导方向明确、专业化水平高的中药材种植区或种植带;与现有的中药加工企业条件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加工业布局,分地区、分品种构建中药材初加工、深加工产业链。

(2)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原则

要立足于我县的资源、环境优势,力求在一个区域内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3)坚持突出特色原则

要实现由重复型向高质量、特色型转变,要注重市场多样化的需求,根据我县药物资源条件和道地药材的特点,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产品,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乃至“一县一业”的特色品牌体系,在特色中取胜。要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实施品牌战略,努力在市场竞争中树立具有独山县特色的中药材产业优势和品牌优势。

(4)坚持高标准发展原则

严格执行国家种植、生产经营规范化标准要求,加快GAP认证步伐,建立中药材从种植到产品都能进入市场的畅通无阻的绿色通道。

(5)坚持科技创新原则

要贯彻科技兴药的方针,建设科技创新及服务体系,加大科研力度;在积极推广利用中药材科研成果的同时,不断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农林、医药、生物等科研新技术;要坚决执行国家GAP标准,提高中药材生产的整体水平,要重点从药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良种选育、病虫害防治、产品深加工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加强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种子种苗繁育基地、高产栽培试验示范基地、药源种植GAP基地,积极发展“绿色药材”生产;提高中药材生产的集约化程度,确保产品质量,构建地方品牌。

(6)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适时调整产品结构,努力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由资源依托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要把赢得市场份额作为产业、产品发展的目标定位,致力开拓市场,以销定产,真正发挥市场对资源配臵的基础性作用。

(7)坚持开放式开发原则

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公司+科研+基地”等多种产业化发展模式,把各自为战的无序竞争整合起来,促进中药材产业规范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在充分引导农户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投资到我县中药材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按照政府建平台、平台引企业、企业建基地、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全方位促进我县中药材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努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和投资环境,有效招商引资,开展经济技术协作与交流,拓展投融资渠道,建设开放型示范种植园区,借助外力加快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8)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要注重道地中药材的保护、培育和繁育,做到中药材资源的永续利用。在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维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特别要注意对濒危和紧缺中药材资源的修复和再生,防止流失、退化和灭绝,保证中药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把中药材产业建设与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水土保持等生态治理工程结合起来,与扶贫开发、科技兴农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乡镇企业发展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结合起来,实现全县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和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有机协调。

中药调研报告 篇6

自从XX年以来,我市药品经营企业相继通过了省局组织的药品gsp认证,企业在规范经营管理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部分企业在通过gsp认证以后,把精力转移到追求效益上,轻视了规范管理,出现滑坡的现象,个别企业还很严重。根据日常调查了解,目前我市部分药品经营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建立的各项管理制度基本不执行。

擅自减少质量管理环节,将制订的质量管理文件束之高阁,不严格执行已制订的质量管理文件,致使药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不能按要求在职在岗。

gsp认证以后,有的企业人员进行了调整,尤其是质量管理岗位的主要人员调离了本企业,而企业并未及时聘任符合条件的人员接任此项工作。还有一些药品零售企业为了节约开支,gsp认证以后解聘了质量管理人员和处方审核员,药店内就一两个人正常卖药。

三、空调、温湿度计等设备基本没使用。

企业在gsp认证时,按照要求购买有关陈列、储存和养护等相关设备,但等gsp认证现场检查结束后,这些设备基本成了摆设,根本没有使用过。只是在有执法人员来检查前编造记录应付了事。

四、未经批准擅自变更许可事项。

有的药品批发企业擅自改变了仓库,认证前仓库面积不够,临时租仓库补充面积,认证后租的仓库就名存实亡了;有的药品零售企业认证后将仓库取消了;有的企业未经批准变更企业负责人、质量负责人;还有的企业超经营范围经营生物制品。

五、不按规定购进药品。

有些企业为了经济效益,将一些生产企业业务人员销售的品种做为本企业的主营品种,这些药品利润大,但手续不齐全,有的业务人员同时经营两个以上药品生产企业的多个品种,有的药品质量难以保证,我局今年经过协查确认,已有多个这样的药品为假、冒药品。而有些药品经营企业为了逃避检查,对这些药品不建购进、验收记录,更不做首营品种审核。

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目前真正学药学专业技术人员非常少,就是我们从事药品监管的工作人员,学药学专业技术的也不多,更何况是在企业,现在企业的药品管理人员大都是其他相关专业或者是初中、高中学历药师(中药师、主管药师)职称。

七、药品分类管理没有解决患者凭医生处方购买处方药和药物滥用问题。

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其核心目的一方面是有效地加强对处方药的监督管理,防止消费者因自我行为不当导致滥用药物和危及健康。另一方面,通过规范对非处方药的管理,引导消费者科学、合理地进行自我保健。我国实施药品分类管理,是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决策。但目前我国实施药品分类管理还存在多方面问题难以解决:

(一)处方来源不足,药品零售企业提供医生处方的真实性可疑。目前我国的医疗机构医药合一,大部分是以药养医,医疗机构控制处方外流,药品零售企业经营处方药根本没有处方来源,就是看到处方也确认不了处方的真实合法性。而平时在执法检查过程中,药品零售企业提供医生处方真实性值得怀疑,其中有大部分是伪造的。

(二)广大群众对药品分类管理知识缺乏了解,凭医生处方购买处方药的意识不强。由于我国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工作时间比较短,广大群众还没有认识到药品分类管理和滥用药物危及健康的重要性,有病自己凭感觉确定买什么药,不知道自己有病需要经过医生确诊,按照医生处方使用药品,觉得找医生开处方麻烦。

(三)有些药品零售企业设置的处方审核人员不能按要求在职在岗,有的处方审核人员把名章放在药店内,其他人员可随时在处方上加盖名章,处方审核人员不履行实际审核职责。

八、中药饮片经营管理问题严重。

(一)中药饮片质量存在较大问题。我市药品零售企业经营的中药饮片全年共抽检118批次,不合格38批次,不合格率占32。2%,(全年所有药品共抽验812批次,不合格药品57批次,不合格率占7%)与其他不合格药品相比高很多。

(二)中药饮片购进渠道混乱。由于我国对中药饮片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只有少部分是批准文号管理,另外中药饮片需要打开包装,装在饮片斗内零散销售。中药饮片一旦装在饮片斗内,就不能确认其购进渠道,所以一些企业抓住这一缺陷,从非法渠道低价购进中药饮片。

(三)缺少中药专业技术人员。经营中药饮片要求经营人员掌握中药专业知识,取得中药专业技术资格,而我市目前具备这样条件的人员很少。有的经营中药饮片企业的技术人员虽然有中药专业技术职称,但没有学过中药专业,不能保证安全地经营中药饮片。

九、生物制品经营存在管理问题。

生物制品的生产、运输、储存、使用都有特殊要求,只有达到这些规定的要求,才能保证生物制品的质量。而目前有些生物制品经营企业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生物制品运输、储存过程中没有建立“冷链”系统。大部分生物制品都需要在2-10度的低温冷藏环境,而目前市场上经营的生物制品基本上都是用普通运输工具运到我市,有的甚至就存放在常温仓库内直到使用。这样的药品质量不敢说一定保证安全。

(二)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不规范。药品经营企业对实施批签发管理的生物制品认识不够,没有认识道生物制品批签发手续的.重要性,经营过程中不主动向购进企业索要该批次药品的批签发手续,而普通群众大都不知道生物制品有批签发管理的规定,一旦在批签发手续上出现问题,患者的生命将会受到严重危害。

十、药品连锁企业经营管理问题。

目前我市有5户药品连锁企业,都是开办时间短,经营规模小,依托药品批发企业开办建立的小型企业。由于有的药品零售连锁门店是加盟连锁,药品连锁企业在管理上不规范,缺少经验,使个别加盟药品零售连锁门店私自购进药品,没有达到统一配送。今年我局已经查处过加盟药品零售连锁门店私自购进药品的违法行为。

十一、违法药品广告监督管理没有取得有效遏制。

在大众媒体发布违法药品广告的行为,严重误导广大患者,对广大患者的经济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危害。违法药品广告的发布形式有:

1、发布禁止在大众媒体发布的广告;

2、未经审批,擅自发布的广告;

3、广告中使用患者、专家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

4、夸大宣传药品商品名称;

5、利用开药品推介会的形式违法宣传药品等。

这些发布违法药品广告的药品,价格都很高,广告的发布媒体效益大,药品经营企业利润也大,我局没有处罚职能,所以发布违法药品广告行为一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今年到目前为止,我局共移送和上报省局公报的违法药品广告112起。

针对药品经营企业存在的上述问题,我觉得应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监督管理:

一、通过对药品经营企业的正确引导,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要帮助企业认清药品经营行业当前的形势,引导企业自律经营,发挥自身优势,保持质量管理的自觉性,达到质量管理保持较高水平。要以诚信体系建设推动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在药品行业内和社会上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经营氛围,增强药品经营企业的自律意识。

二、加强对企业技术管理岗位人员的培训。

要监督企业内部的日常培训,培训要按要求有计划、有措施取得预定效果,不能走过场,敷衍了事;同时监管部门也要有计划地请药学专业人员给质量管理人员、处方审核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后经考试合格的上岗,考试不合格的暂停上岗,在此期间企业暂停相关经营业务,直到相关人员通过补考合格为止。

三、加强对药品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

通过加强日常监管,及时发现企业日常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并要对发现的问题记录备案,以便下次再出现同一问题时进行处罚;通过加强专项整顿查处企业存在的严重问题;通过加大gsp跟踪检查和飞行检查的力度,全面检查企业实施gsp的各项规定。要高度重视药品经营企业的gsp跟踪检查工作,组织全市gsp检查员进行集中学习,统一gsp检查工作标准和工作程序,对企业存在的问题该限期整改的限期整改,该不予通过的不予通过,同时可采取飞行检查的方式对在日常监管档案记录存在问题多的企业进行突击检查。

四、药品监督检查人员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药品监督检查人员自身也要努力学习专业业务知识,以适应不断发展的药品市场监管工作;同时药品监督检查人员在监督检查过程中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心中常想着广大群众的用药安全,检查工作要认真细心,多动脑筋,这样才不会让企业的违法行为逃脱处罚,给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带来危害。

五、加强对违反gsp认证行为的惩戒力度。

在加大对gsp认证日常及追踪检查力度的同时,要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认证合格企业,应按照《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九条的规定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监督检查人员要对企业检查情况及时记录建档,对重犯的违法行为要从重处罚。

药品监管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监管理念,本着为民、护民、利民的原则,加大监督检查的处理力度,有效地遏制了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较好地规范药品市场经营管理行为,为创建和谐社会,保障广大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促进药品经营企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

中药调研报告 篇7

为了推动试点和两年提速发展,促进x县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全县xx个乡镇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

我县地处西北部,东经,北纬之间,属于高寒山区,是x省的交通要道,境内有和国道。全县##个乡(镇)都通公路及都架通电网。其西北部、南部分别与xx县接壤,东北、东南与本省为邻,总面积xx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为%。境内中部为高原丘陵,地势平坦开阔,四周地形破碎,沟谷深峻,最高海拔xx米,最低海拔为xx米,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环境宜人,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是 xx省三大中药材区域之一,以得天独厚的环境和中药材资源丰富而著称。随着国家中药材现代产业化的发展和全国中药材现代化第x个基地省的建设,我县中药材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xx个乡镇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为生物多样性生存繁衍提供了较好自然空间,适宜种植多种中药材。

二、我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特点

1、近两年发展较快,出现了一些新的产区

我县有良好的中药材种植传统和基础,中药材生产主要分布在具有传统种植的乡镇,如xx镇种植的鱼腥草、百合、半夏;xx乡种植的党参;xx乡种植的半夏、天麻;xx镇种植的、板兰根;种植的续断等,这些地方中药材生产自然条件优越,农民有一定的种植经验。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材市场需求加快,近两年面积不断增加,出现了一些新的基地。

2、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种植规模的乡镇或基地

我县种植中药材的地方较多,相对分散,但随着中医药市场的拉动,逐步形成了等在万亩以上的乡镇,具有了一定规模和影响,通过和相关部门的'组织培训,农民掌握了一定的种植技术,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

3、立足当地实际,形成多种生产运营模式

我县中药材生产传统上主要以农民个体种植,小商贩收购为主。随着x公司等的参与,各地立足当地,因地制宜,纷纷成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仅去年就成立了多个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同时,正在形成: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种植大户+ 农户等多种生产运营模式发展中药材产业。

4、品种多样,并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品种

我县中药材自然资源丰富,适应种植品种较多,主要种植品种有20种以上,同时也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品种。

5、中药材种植效益高,发展势头良好

中药材种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一般每亩年产值在x元之间,个别效益在万元以上。因此,农民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很高,公司也正在积极参与。大部分乡镇政府因势利导,制定政策,加快发展。

6、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目前,我县中药材生产有了一定规模,但产业化水平不高,而从技术、认识、效益、政策、规模等方面和趋势来看,正处于一个规模发展的初级阶段,基本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三、我县中药材发展存在的问题

1、中药材生产的潜力远远没有发挥

虽然我县中药材发展趋势良好,但是中药材生产的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如品种资源潜力、地理交通环境潜力、科技潜力等,如何把这些潜力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效益是重要问题。

2、技术水平不高,规范化生产严重不足

虽然通过x部门的组织培训,种植基地农民有一定种植经验,但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种植不规范,盲目施用农药和化肥等问题严重。在一些新种植区,生产管理和技术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3、政府引导作用还未完全发挥

县委、政府近年来对中药材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但一时还未能发挥出较强的的引导作用,在生产指导、技术服务、行业监管等方面力度不够,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投入不足,从而造成了农民生产上的盲目性以及销售上的无序性。

5、企业带动力不强

虽然现在有x公司等参与我县的中药材产业发展,但在品种、收购、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等诸多方面存在缺陷,没有形成严格的中药材种植品种指导、产中监督、规范收购等机制,而且生产加工能力滞后,科研开发能力有限,带动力差,因此造成了农民信息不灵,种植品种不对路,种植技术差,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上得不到有效保障,种植规模小、效益差、抗风险能力弱,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6、销售环节薄弱

农民最担心的核心问题是销售环节薄弱。在销售环节上,仅靠小商贩收购,价格不稳定,风险值大。农户希望政府引导,药业公司参与。农户与药业公司签订合同,实行订单种植,保护价收购,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

四、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建议

1、提高认识,明确中药材生产在地位和意义 随着国际化发展和人类健康的要求,天然药物发展潜力巨大。从国际国内市场及国家的配套政策来看,中药材产业正处在良好的发展时期,作为源头的中药材生产也遇到难得的发展机遇。中药材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现代的社会资源优势,中药材发展理应为我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提高农民收入、为喀斯特试点县建设做出贡献。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县中药材生产确实为农民增收、地方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农民发展中药材的积极性高,我县中药材产业完全能够发展壮大起来,逐步成为我县的重要特色支柱产业。

2、加强领导,积极营造中药材发展的良好环境

试点和两年提速发展中,党委、政府在推动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县、乡、村党政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把中药材产业发展拿入工作议事日程,列入工作目标考核。根据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和国家中药材发展目标,国家、省、地相继制定的有关促进中药材现代化发展的政策,制定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划定适宜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基地,为中药材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在具体中药材生产中,政府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提供服务,切实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高度,把中药材生产开发摆上重

中药调研报告 篇8

根据辽果蚕[20xx]4号文件《关于开展果蚕花卉和中药材等产业发展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市认真开展了果蚕花药等产业发展情况调查。现将中药材产业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20xx年中药材生产情况

20xx年末,我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1.77万亩,比上年增加1.63万亩;产量1.36万吨,比上年增加0.34万吨;产值3.91亿元,比上年增加0.23亿元。其中,人参12.77万亩,辽五味2.64万亩,辽细辛2.04万亩,玉竹1.5万亩。

二、20xx年-20xx年中药材生产计划指标

“十二五”期间,我市重点发展林下参、辽细辛、玉竹、辽五味等品种,搭配种植羊乳(沙参)、天麻、当归、山药等品种。“十二五”期间,我市中药材面积将发展到12万亩,产量达到13.5万吨,产值达到3.3亿元。

三、野生中药材资源状况、保护及利用情况

我市东部山区,属长白山余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被繁茂,野生及人工种植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有122科、601种,居全省县级首位。

中药材生产历来是我市重要的农业生产项目。近年来,野生资源近于枯竭,收购量逐年减少,人工种植势头强劲。目前,我市主要栽培品种有五味子、细辛、刺五加、羊乳、人参、天麻、龙胆等。近几年,由于市场的原因,传统的优势品种如人参、天麻等生产萎缩,而辽五味、刺五加等却异军突起,发展迅速,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又引进了韩国食用枸杞、地黄、白术、丹参、辽槁本等新品种种植,为我市中药材提供了充足的品种储备,使中药材生产后劲十足,前景广阔。

大梨树五味子基地建设:20xx年,大梨树村在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开展辽五味人工育苗并获得成功。20xx年,建设20xx亩辽五味生产基地,开创了我国辽五味人工大面积种植的先河。目前达到666.7公顷,占全市总量的63.5%,成为全国最大、标准最高的辽五味生产基地。20xx年,该村注册了“大梨树牌”辽五味商标;同年,辽宁省五味子协会在大梨树村成立,是我省首个省级协会落户村级单位;20xx年,该基地通过了国家中药材生产GAP(无公害)标准认证工作;20xx年开发出了五味子酒、五味子饮料等系列产品。大梨树村已经成为全国辽五味优质原料和种苗的集散地,五味子远销到韩国、日本等国以及国内各大药市、药厂。

林下参发展情况:

四、中药材主要品种销售渠道、产品去向及价格走势

辽五味主要以原料形式销往韩国、日本及国内各大药厂和安国、毫州等药市。其价格由最高峰20xx年的干品每公斤160-180元下滑到20xx年的每公斤20元。20xx年下半年触底反弹,到目前达到每公斤40元以上。

细辛也是我市传统的大宗药材品种,销售渠道同辽五味。20xx年水洗根干品为每公斤60元,20xx年为80元,目前价格为每公斤100元左右,为较高的价格水平。

五、名牌产品注册及地理标志认证情况

名牌产品主要有玉龙湖牌天麻、大梨树牌五味子、森参牌短梗五加系列产品等。无地理标志产品。

六、中药材深加工

主要有丹东神农土特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丹东五加高新农业科技开发公司等。主要加工制品中药酒、饮料、茶及中药切片等。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工品种都是初加工产品,档次低,附加值小。再一个就是规模小,每药材吞吐量千吨左右。

七、中药材市场建设情况

全市没有专业药材批发市场。20xx年,大梨树建成了辽五味大市场,到目前,没有正式运转。

八、出口情况

辽五味原料年出口300吨左右,创汇200万美元左右,主要出口国家为韩国、日本。

九、中药材产业发展思路及措施

(一)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我市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做大做强以辽五味、短梗五加为主的药材产业。要创建大品牌,建设大基地,发展大产业,开拓大市场,把中药材生产当做今后五年稳定发展的产业,在稳步提高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产量和品质。要努力提高中药材生产的科技含量和产业化水平,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更多的农户靠发展中药材生产脱贫致富奔小康。中药材生产要逐步走上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产业化发展轨道,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药材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生产基地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管理粗放,单产低,质量差,效益不高;优势品种如辽五味、短梗五加、辽细辛、天麻等价格波动大,处于不稳定状态;生产无计划,盲目发展,一哄而上,一哄而散,容易造成劳民伤财,形成新的恶性循环;更主要的是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深加工企业,仅能加工酒、饮料、茶、切片等初加工产品,产品档次低,附加值少,加工能力小,市场开拓力度不大。

(三)促进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做好组织保证。各级领导要把中药材生产当做我市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切实解决农户在中药材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在物资、资金、政策上给予倾斜和扶持。

二是要加大技术指导及技术培训工作的力度。要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要抓好典型,利用典型示范,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快发展、大发展。

三是加大龙头企业建设力度。努力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大中药保健品及中成药等深加工产品开发的力度,提高产品的档次和水平,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要争取并促成北五味子及短梗五加深加工项目的建设。同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鼓励域内外有实力的个人和企业到我市开展中药材种植及深加工业务,并为他们提供一切必要的方便条件。

中药调研报告 篇9

张掖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展中药材种植。中药材种植除民乐作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有了一定的发展外,其他各县的面积都较小,张掖甘州区、山丹县每年的面积在1000---5000亩间浮动,其他县也有零星种植,年份间差异很大,种植区域大都分布在安阳、花寨、陈户乡等干旱缺水山区。20xx年,张掖市中药材种植面积6.63万亩,比上年增长0.77万亩。其中,民乐县种植面积5.81万亩,占全市

的87.6%,20xx年中药材种植情况与上年基本相同。因此,这次中药材种植调查,我们以民乐县为主,对民乐种植中药材比较集中的乡镇,民联、三堡、六坝、顺化、新天、丰乐、南古进行了种植情况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种植面积较大的柴胡、板蓝根、孜然、黄芪、甘草、王不留行等。

一、种植现状

1、形成了一定的区域优势

中药材作为民乐县重点培育发展的六大特色农产品之一,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民乐县成功引进试种板蓝根、甘草、柴胡、孜然等中药材以来,中药材就以效益好的优势,迅速得到农民群众认可,种植面积快速膨胀。到20xx年高峰时,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7.2万亩,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近 20%,总产量达到4.5万吨。此后,受市场供求影响及新型高效作物替代,面积逐步回落并稳定在5万亩左右。目前,全县形成了以新天镇、六坝镇、南古镇、民联乡为主的万亩种植乡镇4个,以林山村、马均村、太和村等为主的千亩种植村10个。

2、初步形成产业链条

中药材较其他农作物而言,水肥土壤条件等要求不甚苛刻,近年来,由于受非典、禽流感和入世后市场开放的影响,作为医药和保健原料的.中药材价格不断上升,市场行情看好,各种药材每斤均价均在4元左右;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产业链条,种植大户、

贩销大户先后成立了茂红中药材产销协会、三堡镇中药材协会、新天镇中药材协会、六坝中药材合作社等,也有一些企业加入了中药材产业的行列:青海永正公司一期投资3000万元,建成药材加工厂房8000平方米、仓库8000平方米;锦世农业科技公司,中药材通过了药监局GMP认证,中药材加工厂年生产能力20xx吨。中药材产业链条上,初步建起了种子种苗供应、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协会+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生产格局。

3、种植投入少、能节水、易调茬、效益高

民乐种植中药材一般都是浇1水,相对农作物而言,比较节水;特别是,很多地方都是用的秋水,避开了农作物种植用水高峰期,很好的解决了灌水的矛盾。

肥料使用量各种中药材要求不同,但投入都比种植农作物少,一般1亩地投入磷肥50公斤,复合肥20公斤,尿素10公斤;中药材由于是特殊的用途,有很多药材,如黄芪等,按照GAP标准要少用或不用农药与化肥,地块规模区域应选择没有污染源的地区,因此,很多中药材的农药与化肥使用量很少(但也相应影响产量)。

中药材的收益一般都比较高,在正常年份,防风、板蓝根、甘草、柴胡、孜然的纯收入可达1000多元,在中药材紧俏的年份,一般在1500元以上,有时甚至可达到

3000---4000 元,是平常年份的3---4倍。 以667平方米(1亩)种植板蓝根为例,投入:种子用量2公斤,种款为200元,肥料200元,农药、除草剂等30元,合计430元。收入:板蓝根常年产块根250~300公斤,目前市场收购价为6元/公斤,按最低产量和价格计算,产值为250公斤*6元/公斤=1500元。大青叶片亩产100公斤左右,收购价0.6---0.8元,100*0.6=60元。纯收益1560-430=1130元。板蓝根的价格波动很大,20xx年价格在12元/公斤左右,因此收益比今年要高1倍,今年板蓝根价格低,而且有价无市。

其他作物如甘草、黄芪、孜然等种植收益与板蓝根相似,都存在类似现象,收益的波动很大。

二、存在问题

种植方面的问题

栽培技术不配套:中草药的人工种植历史很短,很多中草药目前仍然采用野生药材,已经驯化的中草药也因为种植时间短,驯化程度不够高,科技人员对中草药的药物机理与种植间的相互作用,尚没有非常深入的研究,因此,目前的中草药种植尚停留在试验与摸索阶段,存在产量在年份间不稳定、药效与产量间的矛盾等等很多问题。因此,中药材的栽培技术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假劣种子问题严重: 中药材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植物,大多数中药材的地域性很强,种植方法、地域、气候、年份都会影响种子质量,种子培育需要专门的种植技术,在种植方法上、化肥、农药使用方面有很多特殊性,以保障中药材的药效、产量。中药材种子、种苗从外地引进,往往出现水土不符的现象;农户自己留种,在种植、收获方面欠缺必要的技术条件,对产量、质量都有一定影响。假种子、劣质种子目前常在市面上出现,严重影响中药材产业的正常发展。

价格波动大,种植面积不稳定:我市在中药材种植方面,种植历史较短。1995年左右,中药材种植才在民乐李寨林山村试种,并获得成功,在良种良法上还需要不断的摸索。

中药材自身的原因,价格波动大,导致种植面积波动巨大。中药材由于药用的特殊性,和当年的疾病发生情况、气候情况、销售与存储情况等紧密相关,价格波动本身就比较大,而中药材与种植的农作物有本质区别,除了加工中药材,难以有其他用途。以中药材王不留行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中药材种植的波动情况,年份间全国种植面积波动达20---40%,最高可达70%。其他中药材也有类似情况。

张掖市中药材产业也刚刚起步,而中药材行情不稳定,从而导致种植面积上的大幅度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张掖市中药材产业能否健康的发展。

中药调研报告 篇10

一、新绛县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新绛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北端,总面积597。18平方公里,全县耕地面积54万亩,总人口34万人,辖9镇,153个行政村,是道地远志野生变家种的起源地,是全国面积最大、品质最优的道地远志生产基地,全国半数以上的远志、半夏、连翘等中药材的初加工和集散都在新绛。全县主要药材种植品种有远志、黄芩、柴胡、半夏、地黄、金银花、菊花等,种植面积6万亩,年产量2200万公斤。20xx年,“新绛远志”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品远销日、韩等国家,并直供北京同仁堂,目前药材种植主要分布在新绛县的阳王镇、北张镇、泽掌镇、横桥镇区域,亩纯收入为3000元,全部为田间栽培类。

二、新绛县药材产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1、田间栽培类

(一)远志、黄芩、半夏类

(1)育苗环节:普遍采用的是购买种子,直接播种,无育苗阶段,采用的是薄膜覆盖法。

(2)种植环节:采用由农户自研的二轮、三轮简易播种机械,纯手工操作,无动力。

(3)收割环节:有远志收获机、半夏收获机等,多为拖拉机牵引附带收割机械,部分为联合收割机改装的收割机械。

(4)田间转运:农用三轮车、四轮车负责药材收获后的田间转运。

2、中药材机械生产企业基本情况

(1)经对新绛县中药材生产企业调研,目前仅有一家名为新绛银剑农机有限公司的企业生产中药材机械,其生产的机具为黄芩播种机、远志播种机、半夏播种机,市场保有量为91台左右,企业年生产能力220台左右,单机作业效率为6亩/h,且目前现有播种机都未进入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名录。

(2)新研发的机具层面,机具名称为防缠绕玉米施肥精量免耕播种机,年生产量为150台左右,单机作业为亩10/h,已通过国家鉴定,尚未进入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名录。

三、下一步机械化发展方向和工作措施

本次调研中发现,本区域的药材机械多为农户自发研制的简易机械,部分生产药材机械的厂家产品并不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名录,存在机械化水平不高,农机具购置价格高等情况,根据调研情况,提出如下发展建议:一是大力扶持本地药材机械生产企业,尽快生产标准化的农机具,通过国家农机具的鉴定标准,进入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名录,减少农户购买药材从种植到收获层面的机械成本。二是大力进行新型药材农机具的推广,多层面宣传、推广,减少人力成本投入,促使农户认识到机械化的作用,提升机械化水平。三是大力开展药材产业的深加工。市面全面推广药材烘干机、药材切片机,增加中药材的附加值,向药茶产业方向发展。四是大力开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在每个药材种植专业区,重点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来增大药材播种、种植、收割、收获的机械化水平。五、大力实施宜机化改造项目,由于我县阳王、横桥等镇土地多为旱地、山区地带,地块小、不连篇,无法实行大规模机械化操作,所以农田宜机化改造有助于实行机械化操作,提升机械化的水平。

四、此次调研的'收获和体会

本次调研,新绛县农机发展中心成立了三人的专业调研队伍,连续走访了新绛县阳王、北张、横桥、泽掌等药材种植产业区的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农户、中药材机械生产企业,普遍感受到新绛县药材产业种植规模大、药材种植品类多,但是中药材机械化水平低,附加值低,中药材机械化程度不高,农资成本高等问题,但是问题中往往蕴藏着大量的发展机会,如果对中药材机械生产企业进行大力的扶持,使之产品加入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名录,则大大降低了农户购买机械的成本,此层面提高了农户购买农机具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力提高药材种植的机械化水平,带动药材产业的发展。总之,新绛县药材种植面积大,发展前景好,有着天然的优势,如果政策得当,有相应的补贴,新绛县的药材产业大有可为。

中药调研报告 篇11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灿烂的瑰宝,中药材产业是目前国内乃至国际医药市场最有前景、最有生命力、最有开发潜力的朝阳产业。近年来,在镇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赵康镇赵豹村璐琳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农业调产示范户同时带动周边村民获得了比较大的利润,带领周边村民共同奔向小康。

赵豹村位于赵康镇正南,村庄地理位置优越,土壤肥沃,部分农田位于沟壑之中,造就了中药材独特的生长,因地势较低,气候湿润,种植的中药材大多品质好,质量高,药用价值极好。种植品种主要包括黄芩、桔梗、柴胡、毛母单等,尤以黄芩居多。

一、 种植现状

1、种植规模。赵豹村种植面积1500亩左右,辐射周边几个村子,总面积在1万亩以上,其中黄芩种植面积最高,达到一半以上。大多数中药材为两年生植被,加上气候适应,在春秋各成熟一次,产量较高,一亩平均产出1200斤至1800斤,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

2、产值状况。该合作社现有人员80人左右,均为周边村子居民,现有4个晾晒场地,总面积在30亩以上,年收购药材达1000吨以上,直接经济效益达600万以上,年平均利润在100万以上。合作社现有各种大型设备,可以做中药材的中加工,提高药材的品质,同时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3、药材销售。由于品质优良,尽管收购的商贩很多,但合作社的主销方式是直销,直接进厂,以北京同仁堂、云南白药为主要厂区。

二、存在问题

1、资金周转不足。秋冬季为药材主要产出时期,此时村民源源不断将新药材送入合作社,还要经过筛选、加工、晾晒等环节,时间较长。此时对资金的要求极为严厉,赊销成为主流,但是这样下去会导致周边种植户的.怨言和担忧,所以合作社采用现金结算,这样的话需要的资金较大,一时间合作社无法承担,会导致各种矛盾的产生。

2、村民种植水平不高。尽管该地区发展中药材已有数年,但是缺乏先进的科学知识,只能依靠传统种植,这样对土地不能更好的利用,产出相对不高,同时缺乏先进设备,对中药材的收割还需人工,这样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导致利润不高。

3、缺乏具有规模的厂区和设备。该合作社虽现有4块晾晒场地,但是这些厂区是远远不够的。合作社的大型设备,年代已久,加工速度较慢,导致其效率不高,同时,经过加工的药材,需要长时间的晾晒,大量堆积会导致药材的品质降低。

三、农民心声。

1、国家对中药材的投入。中药材产业前景光明,农民迫切希望国家重视,政府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支持和投入,加大对种植户和收购户的培训,扶持农村合作社,加大资金投入,确保种植户对药材种植的信心,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保证药材产业的发展,确保农户权益。

2、投资建厂和设备。一方面,药材市场需要面积较大的厂区,方便晾晒,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同时,大型的先进的机器设备可以高效率、高质量的对药材进行深加工,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规模的厂区,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采购商,村民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销售品质好的中药材,保证中药材的供应,提高村民收入。

中药调研报告 篇12

根据市卫生局的要求,近日我局组织人力对我县中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认真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瓜州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县境东西长185公里,南北宽220公里,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流、沙漠、绿洲类型齐全,交错分布;地势南北高,中间由东向西渐低,海拔在1100—1500米之间;占县境面积8.5%的绿洲被戈壁、山地、丘陵分割为东、西、南三大块,西热东凉和南山地区多泉眼湿地的特点;境内少雨、干旱,平均年降雨量不足50mm,蒸发量却高达4000mm以上,昼夜温差较大,是典型的荒漠、半荒漠气候,境内拥有各类植物资源60余种,其中野生中药材植物约40余种,主要有甘草、锁阳、苁蓉、麻黄、苍耳子、苦豆子、艾叶、青蒿、茵陈、枸杞、蒲公英、车钱子、地肤子、芦根等,人工种植的药材有红花、板蓝根等。由于我县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特殊气候,我县适合中药材种植,种植的药材质量稳定,有效成分高,成本低,易加工,无污染,疗效好,在全国各地中药材市场和制药厂享有较好的声誉和影响,产品供应省内外制药厂,国内外市场需求十分广阔,市场需求日益旺盛。

二、野生中药材状况

由于长期过度采集,使野生植物药材资源日益减少,部分濒临枯竭,呈现原料供应严重不足的局面。尤其野生甘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产区农、牧民追求短期经济利益,野生甘草被大量采挖,一方面造成甘草种子遭到严重破坏,天然下种量剧减,野生甘草数量减少,造成野生甘草越挖越少,产量锐减,甚至从局部地区灭绝;另一方面,由于每采挖一株野生甘草要毁坏一株或几株沙生植被,造成我县生态环境恶化。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我县从保护生态环境出发,禁止采挖野生甘草。

麻黄、苍耳子、苦豆子、艾叶、青蒿、茵陈等野生中药材由于数量有限,无法形成规模,仅被群众作为医用或保健时利用。

三、利用本地优势开发中药材资源情况

随着近年来市场对甘草、红花、枸杞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县部分农户开始尝试种植具较高经济价值的甘草、红花、枸杞几种中药材,现已有了较为成熟的人工种植技术。实验数据表明,人工种植甘草亩产均在1.5—1.8吨,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我县把甘草等中药材种植作为加快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扩大种植面积,使我县中药材种植已形成一定规模。

目前我县大面积人工种植的中药材主要有甘草、红花、枸杞,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约12万亩,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已发展成为我县的一个十万亩特色产业。主要分布在三道沟、河东、布隆吉、腰站子、七墩,沙河、双塔、梁湖、广至等乡镇。其中甘草种植7.2万亩,红花1.59万亩,枸杞3.35万亩,每年甘草产出总量为7200万斤、红花产量为477万斤、1005万斤,至目前我县中药材种植已形成一定规模。

目前我县围绕本地药材进行深加工的企业有2家,全部以锁阳的精深加工为主,主要产品是锁阳系列的保健品。完全消化了本县所采挖的锁阳。由于我县再没有其它药材加工企业,我县所种植的甘草、红花、枸杞等中药材除极少部分在本地被消费使用外,大部分被外地制药企业和药材商收购。

总之,充分利用本地土地、气候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已成为我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长期政策,广大农民种植甘草等中药材的积极性也逐年高涨,有力促进我县中药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