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工作报告 > 山区助教实习总结报告(实用三篇)正文

《山区助教实习总结报告(实用三篇)》

时间:

山区助教实习总结报告(精选3篇)

山区助教实习总结报告 篇1

在工作中,我发现:一些优秀的社会实践项目总体上还缺乏长期机制。作为暑期社会实践,应该是大学生平时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实践渴望的体现,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却是一个提供实践的平台,在具有较多学习空闲的时间提供给大学生的实践舞台。相反,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应该成为指导日常工作学习的有效途径。因此,实现社会实践项目的长效化是十分必要的。

其实,一些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创意和宗旨是一种长期意识,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往往只利用暑期这短短的两个月来实践。我校的"大学生爱心义教"活动,其旨在为社区中小学生特别是医务工作者的子女提供义务教育,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服务。但是,作为一种长期的服务意识,项目的本身并没有体现出一种长效的服务机制,其结果也就是"人走茶凉":一旦暑期结束,活动也就终止。这是十分不可取的,这样也就失去了实践的意义,更不能达到通过实践提高自我的目的。

在我校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一些项目对于全面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长效化作出了有益探索。我校"三个代表"服务团深入社区,宣讲"三个代表",并与社区居民开展座谈,定期为社区开展理论讲座,同社区困难居民结成帮困对子,长期开展帮困、助学活动;我校"湿地使者"行动,依托暑期题为"恢复江湖联系,重建生命网络"赴安徽巢湖的考察活动,成立了"上海水产大学寻源社",长期开展湿地知识学习、湿地保护以及湿地考察活动。

现有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长效化机制,主要依托如下形式:

一、团学组织常设部门。

依托我校团委的政治理论优势,我校成立了"三个代表"服务团,每年暑期深入社区、中小学校和边远山区开展"三个代表"宣讲、科技下乡、扶贫等活动。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团委不断总结经验得失,通过暑期社会实践的平台,充分指导日常的工作学习,使大家从思想认识到行动上都有不断的提高。

二、学生社团。

我校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怀着大学生志愿者的一腔热情,在暑期社会实践的舞台上充分开展自身在平时因条件制约无法举办的活动。如爱心助学、助教等活动;弥补了平时服务中的缺憾,同时也拓宽了服务面,使组织自身有了更多内涵。

三、社会活动的学校延续。

在老师的指挥下有规律的挥动着,汗水不断地顺着脸颊淌下去,一个个神情严肃而认真。在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贺家坡小学,那里已经聚集了许多的村民。领导们开了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当时接近中午,烈日当头,我们这些身着短衣短袖的大学生已经觉得炎热难耐了,可那些孩子们依然静静地,直直地站着,任凭火一般阳光毫无保留地烤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毕竟这一切是由我们造成的,况且他们怯怯而不敢直视的眼神也是我们所不愿见到的。

仪式过后,我们走到他们中间,帮他们脱去那厚重的外衣,让孩子们也凉快一下。我们的这一举动消除了我们之间的陌生感和不该有的隔阂,气氛立刻变的轻松起来,不一会儿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这种小小的欢乐渐渐在校园的上空弥漫开来……

是我们小分队进驻的第一个自然村。听司机师傅说,这还是一个交通相对便利的村子,其他邻村只能步行去,而且距离都相当的远。

山区助教实习总结报告 篇2

一、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是以平面设计为课题的关于印刷方面的专业见习,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及提前为毕业后进入社会做好铺垫为目的一个必要过程。希望通过本次实习能对印刷业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对一般的印刷方式及其设备、材料、工艺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与此同时,也希望以此增加自己往后的就业几率和就业范围。

二、实习内容

我来到武汉一家小型印刷厂学习实践。这是间不算很大的公司,但也有属于自己的加工厂。走进厂区,只见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景象,但在这繁忙之中又是那么井然有序。在我的想象中小型的印刷厂里总不免会有些纸屑飞扬、机械轰鸣的嘈杂。可是,当我来到机印车间时,那一阵阵有节奏的机器声混合着淡淡的机油味却不是那么让人反感,反而是一种和谐的感觉,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看着工人们熟练的操作着那些笨拙的机器,好象自己也跟着灵活起来。然而来到制版室,却也是另一番景象,不但没有机器的喧闹,更有一种宁静的感觉。就这样一路走来,一路看来,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就算是一家小型的印刷厂也要有完备的管理制度才能有如此的高效与和谐。或许这就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吧,即使是这样一家小企业也是如此。

但是我被安排的工作并非是在这里而是在设计部进行对文字的输入和纠正,安排的工作相对简单。虽然这里没有机印车间的热闹,但也不象制版室般的安静,又是另一种和谐的情景——所有同事们都被安排有自己的工作,他们因为干得时间长,都比较熟悉工作流程,所以当手中的工作做完后,大家还可以有时间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天。让人感觉这并不是在工作而是在休闲,彼此就像朋友一样。想到要在这里工作一个月,就让我既兴奋有新鲜。

三、实习总结

这次能有机会到工厂实习我感到非常兴奋,虽然只有短短的不足一个月时间,但是在这短暂的实习期间里让我对于一些从未涉猎过的专业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对一些平常只在书本上见过的理论性的概念,也有了感性的认识。短暂的实习生涯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整个过程于我而言真可以说是受益非浅。更让我与此同时了解掌握了一些印刷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对印刷流程的印前、印刷、印后加工工序有了一定的了解。

虽然我被安排的工作比较简单,但是我用我闲余的时间对这个印刷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多的了解了关于印刷方面我所不知的地方。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的一些总结以及心得体会

我在该公司实习时间为20xx年XX月17日~20xx年1月11日。我在此公司实习期间所学到的东西有如下几点:

(一)、印刷机器——你所不知道的神秘

曾只知道印刷机就黑白的、彩色的,种类嘛也只了解有数码的激光的,但现在我了解了更多关于印刷机的不为我所知的秘密,然后我不禁惊叹,原来印刷机的家族如此之大、讲究如此之多、用途如此之广等等,所以不可小视,不可小视啊——

在这里了解到了CTP制版机、六开胶印机、四开单色印刷机、PZ2660四开双色胶印机,并且详细的了解到了胶印机的印刷流程,操作注意事项,以及油墨的调节,还有怎样上PS版,上版是应该注意的问题,纸张的取法,以及对于机器的知识。

我在这里见到了一台先进的CTP制版机,它是由计算机直接制版,通过计算机对于新闻板块在电脑上的排版,然后由一种PSPNT光栅软件将不同的板块拼合在一起,然后通过RIP软件将文件解释转换成CPT机可以识别的文件格式(原始传送的文件格式一般为PDF格式和PS格式)传送入CPT机中。由计算机直接制版的好处是省去了很多制版车间的流程,提高了制版的效率和准确度,适合于大量印刷产品。

(二)、印刷的生产过程

印刷品的生产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印前,印刷和印后加工,第一道工序便是对所要印刷的源文件进行图文信息处理,经处理后再送至出版部进行排版,由排版操作人员根据客户提供的源文件以及客户的一些要求进行排版,排版所需要注意的有:文字的字体字号、图片的颜色、出血位等。这些操作都是由特殊的软件完成,排版完成后得出版式电子文件,将文件交给检查人员进行检查,这些工作就是目前我要参与的工作,看似简单,其实繁琐。待检查得出无误的结果后,方可进行数码打样,样件交付客户确认,经客户认可同意(这个过程往往要纠结几天有时会有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因为客户那边也有相应的设计人员,如果那边更改了文件,哪怕就一个字,我们这边也得再打样,所以经常为一个单子来来去去多回,不过为了不出错以减少损失,这个过程也是必须注意再三的),再接着就是由制版部出分色片,拼版后再由晒版机上得出印版,在整个制版的过程中操作人员都要仔细的检查,发现问题须及时与排版人员沟通,商议如何排除错误。

印前工序完成后,接下了就是将印版送至印刷车间进行印刷,由生产车间的操作人员操控印刷机完成印刷,然后将印刷品中送去大检进行大检,检查确认无误,再交由印后加工部门进行印后加工,印后指印刷后期的工作,一般指印刷品的后加工包括裁切、覆膜、模切、糊袋、装裱、UV上光等。根据不同的客户要求进行不同的后期制作。最后将印刷成品交付客户。在此之后如果客户对出来的颜色仍有异议的话,我们这边也必须再次重复之前的工作,所以印刷业也是一个有风险的行业,一次工作有时候往往赚不到反赔钱,但是为了有长期的合作,完美的完成顾客的单子也是完美这边必须要顾忌的。

四、实习体会

1、全力以付

工作的时候要学会全力以付,不要太计较自己付出多少,尽量做到多做事,做有用的事情。虽然在工作过程遇到许多困难,但不怕害怕,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不管做什么样的事情,都要把它做好。既然公司给我们工作的机会,就是相信我们,所以我们也要积极配合公司,把双方的工作都做好。

2、搞好同事关系

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虽然我们在学校学了不少知识,但是我们缺乏实践经验。刚接触社会的我们必然会遇到很多工作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我们多学习了,但是不是每个同事都愿意放下手中的工作认真的教一个职场菜鸟,只有搞好同事关系,笑脸迎人,才会有朋友帮你度过难关。但过度单纯也会被他人利用,所以如何处理好职场关系,还是一门头痛的课程啊!

山区助教实习总结报告 篇3

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走进了吕梁,走进柳林,也走进了一个陌生的世界。

我对山区的认识是从贺家坡乡的杨家凹开始的。为了支持我们的活动,县里专门派车接送我们,协助我们的工作。

对我来说,两个月前玩过山车时游客们的尖叫声还回荡在耳边,今天我们就坐上了名副其实的“过山车”。黄土高原的山路,除了固有的崎岖回环外,有平添了几分艰险。一边是高山峭壁另一边就是万丈深渊。从车窗向下看去,直接就是望不到底的深谷,生与死往往只有一线之隔,一步之差。面对更真实的恐惧,车厢里的队员反而呈现了出奇的平静。不是透过车窗看着远山,就是直视前方,看着一个又一个必经的险坡。也许人们都再设想我们将要去的杨家凹是什么样的,抑或更具使命感的制订着自己的工作计划。可以这样说,对于将要发生的一切,我们一无所知,除了设想还是设想。

而我的思绪仍就停留在刚刚离开的贺家坡。一到贺家坡就听见孩子们用稚嫩的嗓子不断的喊着:“向来访者学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种久违的亲切感顷刻间涌上心头,好久没有听到这样的声音,见到这样的场面了。走过去,只见排成方阵的孩子们穿着不合季节的运动装,手中举着彩色的花束、花环,在老师的指挥下有规律的挥动着,汗水不断地顺着脸颊淌下去,一个个神情严肃而认真。在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贺家坡小学,那里已经聚集了许多的村民。领导们开了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当时接近中午,烈日当头,我们这些身着短衣短袖的大学生已经觉得炎热难耐了,可那些孩子们依然静静地,直直地站着,任凭火一般阳光毫无保留地烤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毕竟这一切是由我们造成的,况且他们怯怯而不敢直视的眼神也是我们所不愿见到的。

仪式过后,我们走到他们中间,帮他们脱去那厚重的外衣,让孩子们也凉快一下。我们的这一举动消除了我们之间的陌生感和不该有的隔阂,气氛立刻变的轻松起来,不一会儿我们就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这种小小的欢乐渐渐在校园的上空弥漫开来……

杨家凹是我们小分队进驻的第一个自然村。听司机师傅说,这还是一个交通相对便利的村子,其他邻村只能步行去,而且距离都相当的远。那里,我们是不能去的。

村民们很早就在村长家等我们了,通过一些简单而直接的交谈,我们了解了好多。这里的家长比我们想象的开通的多,他们普遍意识到教育对孩子的未来有直接的决定作用,一本文来自转载请保留此标记。般家庭都会尽力量供孩子读书。

杨家凹已经连续五年大旱了,贫瘠的土地上,本来就不宜种植粮食,而赖以生存的枣树,长势也极为可怜,当时已经接近收获季节,可每棵枣树的枝条上却不见结枣,可见今年又将是个歉收年。

这里的教育水平很落后。教师授课以自己制定的教学计划和班里的尖子生的掌握状况为准,其他大部分学生很难跟上老师的授课进度。落后的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升学率的滞下,这个村应届生升学率为0,而经过复读的学生升学率也不过10%,况且是要去柳林一中补习的,在那儿一年下来得花费两千五百元左右,对于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民来说,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呀!在本地复读虽然便宜,但效果很难让人满意,据说,有的孩子读了三年也没能考上高中。

这些山里的孩子们就在经济条件与教学条件之间左右为难着,最终家庭稍困难的学生就此失去了读高中的机会。当然这并不是绝对。宋老师就是一个例外。

说实话,第一次看见宋老师让我想起了电影《凤凰琴》中的校长。棱角分明的脸上架着一副大大的近视镜,薄薄的两片嘴唇紧紧的抿着,一副教师所特有的单薄的身体,更显憔悴。宋老师是负责我们与孩子之间联络的,很多资助孩子上学的费用,都是通过他中转的。他的家住在废弃小学的旧窑洞里,简单的陈设中大部分是各种书籍,电视机是我所见到的家电,但平时怕影响孩子学习是很少看的。宋老师不但是一个成功的教师,也是一位成功的父亲,他的女儿是全校应届考上高中的学生,并成为我们首批奖学金的获得者。这道让我想起一首歌曲: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

村民对我们可以说是热情备至。他们总是出于人性中最善良的本质为你默默的做着一切,他们质朴而憨厚的笑容时时触动着我心灵的深处。程田雨是我资助的一个孩子,为了迎接我,他拿出了家里的,也是平时很少吃的——白面,做了南瓜白面条(他们这里四季都吃不上蔬菜,一切以面食为主,很多家庭吃的还是玉米面、高粮面)。饭是为我一个人做的,当我吃面的时候,他们专注的看着我,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仿佛嚼着白面条的是他们而不是我。在这里我是不敢剩饭的,田雨的妈妈看着被我吃干净的碗,眼神中流露出无比的欣慰,生怕我这城里娃,感到不习惯而吃不下。可是此刻,我的心里却早已是酸甜苦辣什么味道都有了。

这里有一个习惯,晚上要喝小米稀饭,俗称“喝汤”。第一天晚上,我们是在刘爱军家度过的。他的父亲为了让我们去他家喝汤,在村长家等了足有一个半小时。在他的盛情邀请下,我们去了他家。当时天很黑,原本崎岖不平的山路,在夜幕下更显得艰险难行。在我们后,刘爱军全家才在厨房的一角开始吃晚饭,一切的一切都在我们吃完以后,我们只是后悔当初为什么不早一点来!晓辉给爱军补习了会儿英语。天渐渐的晚了,他的父亲执意要送我们回去,要知道走一趟至少得用半个小时,而当时已经接近十一点,这将直接影响到他的休息,明天的劳作该怎么办呢?况且我们已给他们一家添的麻烦实在太多了,于是我们拿了手电筒独自往回走,路上田雨和他的母亲拿着灯光微弱的手电筒来接我们。后来才知道,他们在村长家等了我们两个小时,实在等不及了才来找我们。晚上我住在了他家。由于一天的奔波与劳累,我一躺下就睡着了,梦里充满了老乡们和善单纯的笑容,孩子们期待信任的目光……在城市里长大的我,从来没有发现,自己原来可以给别人带来如此大的快乐与幸福。他们尊重我、支持我、需要我,而我所做的却又那么微不足道!啊,这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爱与被爱,关怀与被关怀的感觉多么好呀!第二天,田雨说我在睡梦中也是微笑着的。是呀,这么甜的梦我能不笑么?

哥的妈妈总是那样自信的笑着,她家简陋的窑洞里陈设简单而朴素。(哥家的穷是出了名的,以前就连卖豆腐的都绕过他家的门,到去别处卖。)面对贫穷,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挺了过来,不仅添饱了肚子,而且将两个孩子培养成文化人。如今两个儿子都已经走出了大山,成为了人民教师和脑科医生。对此,她家的一副对联是最能说明的了:“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横批:“苦尽甘来”。

那种甘甜的滋味,一定像那红红大大的枣子吧。下午,我们快离开杨家凹的时候,田雨的姥姥给我们拿出了储藏了很久的红枣(听说这是只有过节时才肯拿出来的),红枣上有一层灰蒙蒙的东西,要是在家里,我一定会冲了又冲,洗了又洗,可在这里根本没有任何必要,因为这的枣树不喷任何农药,完全的纯天然,如果是一层黄土,我就更高兴了,在这里黄土是绝对的主宰,所有的一切都在黄土里生,黄土里长,没有黄土就没有那里生存的根基,再没有什么比黄土更干净的了。于是我毫无顾忌的吃了起来。这里真不愧为红枣之乡,我从未吃过像这样甜的红枣。姥姥又从柜里拿出了几块小冰糖分给了孩子们,这下他们可乐坏了,一个个美滋滋的含着糖,高兴得像过节一样,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洋溢在整个窑洞里,就连我也觉得自己到了儿时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