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主题班会培训心得体会【合集3篇】》
班主任主题班会培训心得体会(通用3篇)
班主任主题班会培训心得体会 篇1
一次成功的主题班会,学生的素质、才华、积极而充分的准备,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是基础,但,班会的压轴戏 班主任的总结性发言,应是关键所在,班主任的发言应具备以下六个特点,才是成功的总结性发言,甚至才是成功的主题班会。
一、语言的典范性。
一篇主题班会的总结性发言稿,不应该马马虎虎,应该是学生心目中的一篇优秀范文,文辞要优美动听,条理要清晰可辨,中心要突出深刻,要无声地昭示给学生:一篇有感染力的文章是怎样写成的。班主任的发言稿中,可综合运用语文课时学生学过的一些写作技法,那么,也必会对学生有很好的启迪意义。
二、主体的飞跃性。
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他们的发言或许会流于肤浅,班主任发言时,不要任意地褒贬他们的见解,而应予以艺术化的肯定,在肯定的基础上,把主题的内核剥给他们,引导好他们认识问题的飞跃。而且,班主任发言中,更应该展示给学生怎么样剥出这个内核的,也就是认识问题的思维过程。学生发言肤浅、空洞,大多因为他们思维过程的单一与落入俗套,思维过程与学生达到共鸣,主题的内核便极易永久地被认同。
三、内涵的丰富性。
主题班会中,学生的发言难免单调,思路不会非常地开阔,班会的前半部分,也许会因为他们设计的一些相关的文艺节目等其他形式冲淡一些乏味的感觉,但班主任的发言在掌握好主题外化的这个场面的同时,更应具体地凸现支撑这个面的点,让学生的感受多方面、多层次,从而强化对主题理解的深刻与具体。我曾上过一堂至今仍记忆犹新的主题班会课,在题目为《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发言稿中,暗示学生这番话是我高中的班主任给我讲的,它甚至影响着我的一生,我们不能忘记老师对我们有益的影响;同时,以我自己高一时全班倒数几名,由于老师的激励,终于"戒掉了一切多余的玩耍",最终考上重点大学的例子证明了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的道理,这何尝不是对学生莫大的鼓舞;文中,我甚至直接呼吁:"从那时起,我便一直明白着一个道理:人,绝对不能胸无大志!"面对当前年轻人的进公司热,大胆直白:"于是,我选
择了首都北京;于是,我选择了你们。"而这一切均与"祖国利益"息息相关,具体、形象、可感;这一切,对学生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教育,怎能不达到一种情感的共融!
四、风度的时效性。
班主任的演讲应有风度,所谓风度的时效性,就是指班主任表现风度和魅力时要把握好临场的时机,以及班主任的演讲风度在学生脑海中是一个永久学习的榜样。范文写作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模仿着老师,他们也面对过很多双眼睛表演过节目,面对失败,他们不会甘心,因为小孩的表现欲是强烈的,它们会注意老师对他的失败原因的分析,更会注意老师的临场表演,身教重于言教,老师的每一个细节甚至会成为构成影响一个人一生的要素。因此,班主任在表演过程中要注意到自己巨大的示范作用,因为学生已经注意到了你的朗诵水平、手势、表情、衣着,外现的学识修养等等,班主任应该在这些方面作好充分的设计,展示给学生一个规范的亮丽的舞台形象。
五、情感的鼓动性。
一次主题班会,莫不是设计一个于近期有利的主体,正如在学生心中升起一面奋进前行的旗帜,而要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旗手,不"煽动"他们纯真心灵中的激情,这旗帜就扛不久,前进就没有动力,主题班会就成为了劳命伤财的联欢会。因此,班主任的发言稿要力求情感真切酣畅富于鼓动性;发言时要借助手势、体态、衣着、语调等把感情充分地表露出来,要富于感染力;班主任平时的言行举止以及学生窥出的思想内涵,也应当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否则,发言则显矫情。思想汇报专题于是,假如一个集体是一列火车,那么情感便是用之不竭的燃料。
六、气氛的推升性。
一次主题班会以及班会中的主题,要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久远而清晰的印象,就必须在班会的始终有一个有秩序、热烈的气氛,班主任应该和同学们一起精心地设计,整个过程中应该通过具体的操作制造气氛的起伏,而班主任的发言则应把这种气氛推向高潮,我们很难想象一次平板的流水帐式的主题班会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在"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主题班会中,我的发扬稿写得不错,临场发挥也佳,学生一动不动地听着,生怕漏掉一个字,到结尾的时候,我注意到他们心领神会的眼神,忽然心生一计:"……让我们肃立(在极短的一两秒钟,学生笔直地站着),让我们齐声说;(师生齐,默契至极)……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这种结尾的处理,后来一想,实在出乎主持人和本人的意料之外,那么多老师听课,要乱成一锅粥,岂不反倒成了画蛇添足的
笑柄?真倒捏了一把汗,然而,宏亮而整齐的声音把整个校园的时间、空间填写得饱满极了。相信很多年过去后,学生仍不会忘记这次成功的主题班会。
结语:主题班会中,班主任的总结性发言未必千篇一律,我以为,只要注意到以上这六个特点和目标,那就是成功的发言。此仅笔者一孔之见,恳请有志于党的教育事业之同仁不吝赐教共勉为幸!
班主任主题班会培训心得体会 篇2
10月28―30日,我们一行十人在杭州参加了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创新与心理健康教育”研修班。其中,10月29日上午由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的丁如许老师主讲,主题是《打造魅力班会课》,下面我就谈谈听丁如许老师《打造魅力班会课》的感想。
听了丁如许老师的《打造魅力班会课》,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感觉受益匪浅,丁如许是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上海晋元高级中学德育主任,成立了上海普陀区丁如许德育特级教师工作室。丁老师长期致力于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他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开展了一系的,有特色的班级活动,被称为“中国班会第一人”,并著有《中学班级全程系列活动》,《心灵的感受》,《中学班会课》,《魅力班会课》等12本书。
丁老师把他自己做班主任的成功,归纳为十六字“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久”。而他关于班级活动的认识和诠释更让我颇有感触,他说,没有活动,就没有德育,德育要靠活动,没有精彩活动的校园生活,就没有学生终身难忘的亮点,能引发学生兴趣的班会课是最具有魅力的德育。
充满魅力的班会课能成为学生美好生活的起点,成为学生幸福时光的回忆,如何才能打造出一堂充满魅力的班会课呢?丁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经验:
一、要精心选题
班会课的内容主要根据班级工作计划,班级近阶段的具体情况,学校工作布置来确定,而布置班级日常事务只能属于班会课类型之一,即班级例会,除此以外,班会课的类型还有:主题教育课,班级活动。这两中类型的班会课中学阶段选题可参考以下方面:爱国抱负,理想追求,责任意识,诚信品质,感恩情怀,哲理思维,创新能力,交往体验,阳光心理,健康体魄。
二、要善于借力
首先,可向任课老师借力,设计一些受任课老师欢迎的班会课,如:英语单词竞赛,语文课外题竞赛,数学接力竞赛,一方面拉近任课老师和班级的距离,另一方面也拉近学生和这门学科的距离。
其次,可向家长借力,如:丁老师的特色班级活动是开展家务劳动竞赛,为解决竞赛题目的来源,搜集到竞赛题目,他布置每个学生回家让父母帮忙出三道问答题和一道动手题,这样一方面解决了题目的来源,另一方面也让家长了解,关心班级的活动。又如,丁老师的又一特色是成立了“家长报告团”,在班级中举行“难忘我的黄金时代”,“伟大的时代召唤青年”等不同主题的家长报告会。但有时可能在班级中找不到适合作报告的家长,那么,丁老师的做法是,可以在以往的学生家长中找,其中肯定有合适的,所以,丁老师的家长报告团就是有历届家长组成的。
三、班会课要有系列性
每学期,除去布置学校工作外,班主任可以以系列活动的形式,开展10次左右的班级活动,形成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螺旋式循环上升系列。如一上学期可开展如下系列活动:《我是小学生了》的进校体验交流会,《我爱我们的学校》,《认识我们的新老师》,《我是家长小助手》的家务劳动比赛,《欢乐的课间十分钟》的室内微型体育活动,这样一个系列的班会课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开放全面,知识含量高,形成了一条闪光的珍珠链。
四、班会课的环节要重实效
班会课每个环节的设计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贴近学生,让学生真正有所感悟,有所触动。如丁老师结合上海世博会举行的题为“微笑伴我行”的观摩班会课,其中几个环节让我印象深刻: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在镜子中观看自己微笑时的样子,让学生列举平时生活中遇到什么情况就不微笑了,再师生一起模拟在这些场景下应如何微笑,评选出班级的微笑小天使。活动结束时,每个同学拿出自己事先准备的一张面带微笑的照片,在“微笑伴我行”的标题下摆成了一个笑着的嘴的形状,在老师的带领下微笑着用各种语言向客人老师打招呼。这些环节的设计使得班会课不空洞,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班会课是德育的最佳途径,让我们充分发挥班会课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不断提高班会课的质量。今后我将虚心向丁老师学习,上一些符合本班实际的班会课,让自己的每一堂班会课都魅力四射。
班主任主题班会培训心得体会 篇3
活动意义:为了让同学们清楚地了解拥有理想的重要性,帮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自身条件确定自己的理想并努力的坚持下去,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我们班结合本专业的特色举行了主题为“理想与职业”的主题班会。
活动总结:这次的主题班会在全班同学们的共同配合和努力下举办的很成功。通过此次的班会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并且很好地进行了自我定位;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了社会环境;通过介绍一些前人成功的事迹与现代大学生的生活情况,引导同学们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此次主题班会让每位同学直接参与怎样确立理想的讨论,实现同学对相关教育资源的利用更加自觉和更加充分,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最终归结在于同学们必须在基于个人性质上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道路,体现确立理想的重要性。让同学们确立“早规划早打算才能立足社会”的意识,明白未雨绸缪、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这样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理想付诸实践,效果就会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