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礼仪重细节:出境旅游请表现出大国公民风范》
讲礼仪重细节:出境旅游请表现出大国公民风范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韩玉灵
出于研究需要,我经常担任领队带旅游团去境外,对一些同胞的表现深感遗憾。一次,我带旅游团登上一艘豪华五星级邮轮。团友大声招呼刚进来的同伴,引来不同国家客人侧目;为参加浪漫的船长晚宴,团友抢先预订处于最佳位置的餐桌,但晚宴开始了却还空空如也;一些团友穿着短裤搭配拖鞋,被婉拒门外……
如此情形,并不鲜见。究其原因主要有四方面:
第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足以让出境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项调查显示,在对1746人的访问中,59%被访者认为出境旅游是“重大消费决策”。经济发展水平与人们的修养、文明程度关系密切。
第二,中外文化存在差异。人们认为日本人彬彬有礼,与其“羞耻文化”有关;外国人对中国人询问年龄、收入、婚否颇为反感,其实对中国人来说则是一种客气;请人吃饭不停劝吃,本是国人的热情,却让外国人受不了。欧洲实行收小费,主因在小费是服务行业的收入来源之一。中国人不付小费如同当年外国游客来中国,被组团社告知中国导游员不收小费,付小费会认为不被尊重一样。在泰国一市场,某中国游客懒得弯腰,用脚指点要买的商品,当即被认为是极大的侮辱而引起纠纷。见多才能识广,缺乏足够的旅行经历和国际交际能力自然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入乡不能随俗也就在所难免。
第三,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尚不成熟,行业运作有待规范化;诚信机制尚待完善;出境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在三大市场中,出境旅游起步晚但发展势头迅猛,政府、业界对这一与我国经济发展并不协调的“火热”现象准备不足,被动适应。游客处处提防导游人员“欺客”、“宰客”,无暇顾及不良习惯;领队劳动强度太大,未尽到提醒告知的义务。
第四,游客主动、自觉提高修养的意识不足。游客跨境参加旅游活动,理应掌握相关旅游消费知识,要避免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不文明”行为,尤其应当防止个人行为给国家形象带来的损害。抽样调查的数据值得关注,出境游客的学历普遍偏高,被访的1746人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37。9%;大学专科学历37。9%;中专及高中学历19。8%;初中及以下学历4。4%。这表明,游客自身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学习、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但还缺乏提高自身文明素质的意识。
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纠正公民在旅游过程中的陋习,笔者建议从如下方面做起: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通过多种渠道,对国人加强关于国际礼仪方面的教育宣传;从国内旅游抓起,形成文明旅游的新风尚,有效制裁游客在景区及公共场所的不文明行为。新加坡、韩国对不文明行为的惩罚帮助国民形成了良好习惯,值得借鉴;国家旅游局应加强对拥有出境旅游经营权的旅行社的管理和指导,并采取措施帮助游客养成文明旅游的习惯,对屡屡造成不良影响的领队和组团社要进行批评教育和责令整改。
讲礼仪要重细节
中国贸促会国际联络部 陈 曦
我在中国贸促会国际联络部工作,经常组织中国企业家去欧洲商务旅行,感觉一些企业家在商务旅行中的文明素质与国际惯例还有差距。
讲礼仪重细节:出境旅游请表现出大国公民风范
3月份,我随中国企业界代表团赴西班牙巴塞罗那参加中国―西班牙食品行业洽谈会。中西两国的企业家皆是面对面详谈。可中国一些企业家的装扮却十分“出位”。比如,一位企业家上身西装笔挺,可下身却配了条颜色不搭还皱巴巴的裤子,一双沾满灰尘的黑皮鞋外加破了洞的白袜子,在与外商谈事的时候还喜欢将裤腿撩起至膝盖以上。另一位企业家则在谈判时无意识地挖鼻孔。
我不知道西班牙的企业家见此情景会有何想法。如果咱们的企业家连自身基本形象都管不好的话,怎么去管理一个庞大的公司呢?生意谈不成,我们的企业家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是否是这些细节问题在作怪呢?在这一点上,完全可能“细节决定成败”啊!
不少企业家只注意到日常文明,如不随地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却忽略了与切身利益相关的商务礼仪文明。建议一些企业家在出国前自学商务礼仪或参加相关培训班,更得体地出现在国外企业家面前!
别让“到此一游”出国
我叫陈启鹏,是深圳市康宁医院放射科副主任医师。6月份,我随团去西班牙、葡萄牙和德国旅游,途中国人的一些不文明行为让我颇感汗颜……
在德国,当我端坐在科隆大教堂的长凳上,正准备好好体会西方建筑文明时,突然搭在前排长凳靠背上的手感受到些许的凸凹不平,凑近一看,“张到此一游”几个汉字竟清晰地映入眼帘!
葡萄牙的奥比多斯古城是葡萄牙国王送给王后的生日礼物。我沿着古老的城墙漫步,突然惊奇地发现城墙上“永远爱你”、“和白头偕老”等汉字。虽然也有英语和韩语等文字,但汉字绝对占大多数!此情此景,和国内的旅游景点如此之像,我不由得狠掐自己一把,这是在欧洲吗?
现在,咱中国人有钱了,世界各地的旅游点都有大量同胞的身影。可中国人的国际形象需要所有在国外的中国游客共同维护。愿每位在外的同胞都能从我做起,真正展现 “礼仪之邦”所应表现出的风采!
议论风生
爱管“闲事”与公德缺失
徐秉君 沈阳市皇姑区陵北街1号
我在德国发现德国人很爱管“闲事”。一次在汉堡,一个中国人随手把香蕉皮扔出车窗,驾车的德国青年一个急刹车,下车捡起香蕉皮说:“这样别人会滑倒的。”还有一次,几个德国老太太看到旁边中国人吃自助餐剩菜太多,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叫来了警察……欧美的一些国家有一种不成文的规矩,资源是社会的,你只能获取满足自己需要的那一部分,而不能随意浪费。这些都是约定俗成的习惯,被称为公德。相形之下,在中国又有多少人去管这类“闲事”?不是不敢管、不能管,而是压根儿就没管这类事的意识,这不正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在公德方面的缺失吗?
关键在“慎独”
徐爱民 河南省淇县人民法院政治处
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我认为主要是“慎独”问题。一个人在单位也许是位文明职工,在家庭也许是个文明成员,在国内也许是个文明公民,但到了一个陌生地方去旅游,特别是在国外,一切的束缚好像都不存在了,也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以至于一些不好的习惯就在无意中冒出来了,诸如不讲卫生,不讲礼貌,变得与平日里判若两人。可见,提高旅游者的文明水平,除加大处罚力度外,关键在提高公民的文明养成,特别是要增强在没有监督和约束条件下的道德自律,真正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
讲礼仪重细节:出境旅游请表现出大国公民风范
消防队一天来了两三次
孟 明 中国外运职工
一次在澳大利亚随团旅游,饭店方在我们入住前一再强调不能在房间内抽烟,可是有些同胞就是不听。因为有个别团友不听劝告,在房间内大吸特吸,结果导致烟感报警器报警,人家当地的消防队救火车一天来了两三次。
拍照细节见文明
顾万勇 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去年,在法国参观访问时的拍照经历让我至今倍感温暖:当别人为我拍照时,经过此地的法国人会主动停下来,等拍完后再通过或主动从身后绕道而行。我在法国停留了8天,没遇到一次拍照时有人从镜头前穿过的事情。而今年5月去黄山旅游,因不断有人从镜头前穿过,先后4次才拍下一张照片。旅游景点是人们生活舞台的延伸。旅游不仅仅是游玩,更是一个展现个人修养的过程。提升国人的旅游文明素质应从游客的每一个言行举止做起,从方便别人拍照这种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