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技术活动方案范文汇总三篇》
劳动技术活动方案范文(精选3篇)
劳动技术活动方案范文 篇1
特高压输电技术是中国实现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战略途径,该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之一。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只有我国全面掌握了这项技术,并开始了大规模的工程应用。我国从20__年底开始集中开展大规模研究论证、技术攻关以及工程实践,进行了特高压交流输电、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研究,掌握了过电压抑制、外绝缘配置、电磁环境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制出变压器、开关、串补装置,和换流变、换流阀、平波电抗器、直流控制保护等核心设备,建立了包括研究、设计、制造在内完整的特高压输电技术体系,整个体系具有完全的自主性。
中国由于能源资源与电力需求存在远距离、逆向分布特点,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电力需求,需要开发和应用远距离、大容量、高效率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实践证明特高压输电在大范围内配置能源资源具有技术和经济优势。以特高压±800千伏直流输电项目为例,相比较±500千伏直流工程,它的输送容量提高到2-3倍,经济输送距离提高到2-2.5倍,运行可靠性提高了8倍,单位输送距离损耗降低45%,单位容量线路走廊占地减小30%,单位容量造价降低28%。
截至20__年11月,中国已建成投运“八交十直”共计十八条特高压输电线路,其中8个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10个±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运行情况良好。这些工程实现了“西电东送”以及电网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近5年,中东部16个省份近9亿人用上了来自西部的清洁能源,同时,每一年东中部地区减少烧煤9500万吨,这相当于四川省一年的煤炭消耗量。减少的煤炭消耗意味着更清洁的环境,更绿色的发展,更高效的能源利用。随着这些工程的稳定运行,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已经逐渐成熟,进入大规模推广应用阶段,输送了数以亿计的清洁能源,作为中国能源革命战略部署中重要的一环,中国特高压技术正在引领我国加速能源革命。
但是中国特高压发展的目标和决心绝不止于此,目前中国正在研发和建设±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与±800 kV直流输电技术相比较,±1100 kV直流输电的经济距离更远,为3000~5000 km,输送容量可达12000MW,可高效实现中国更大范围内的优化能源配置。目前,中国正在研发和建设±1100 kV昌吉—古泉直流输电工程,解决电气绝缘和设备研制关键技术,±11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将成为超远距离输送的重要技术选择。除此之外,特高压交流GIL输电技术的研究也提上了日程。中国幅员辽阔,工程建设将面对一些特殊地理环境造成的困难,例如垂直落差大、大河流跨越等,特殊输电路段需采用GIL输电技术来解决。目前,中国正在研发和建设特高压交流GIL输电穿越长江工程。另一方面高可靠性、环保型特高压新技术的应用也是特高压工程发展的重点。随着中国特高压电网规模化建设,进一步提升特高压工程的运行可靠性与经济性,将成为特高压输电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
未来特高压输电技术将向更经济、更可靠、更环保方向发展。根据中国的能源状况,将继续推广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的工程应用,近期发展目标是形成“九交十四直”的特高压主网架,远期目标是为能源在更大范围的跨国、洲际联网做技术准备。
20__年、20__年,国家电网公司分别中标巴西美丽山一期、二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项目。20__年12月21日,美丽山一期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成功实现了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走出去”目标,标志着中国特高压输电技术、规范和标准已正式步入全球应用阶段。这是中国特高压走出国门的重大突破,促进了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
劳动技术活动方案范文 篇2
一、指导思想
劳动教育是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学校将开展劳动教育作为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手段,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大环境,从“自我服务”“班级劳动”“家务劳动”和“公益活动”四方面培养学生劳动教育观念,建立劳动教育的机制,开发相关校本课程,开展常态化劳动教育活动,形成学生劳动实践评价机制,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二、建立劳动教育机制
(一)学校制定了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明确劳动教育的目标与途径,各班根据学校实施方案及班级实际情况制定班级劳动方案。
(二)注重学科渗透,科任教师根据语文、数学、道法、美术等学科的特性,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的培养,传递正确劳动教育观念。
三、开展常态化劳动教育活动
(一)自我服务。结合“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班级精细化管理,从班级实际物品分工管理,让学生人人参与,如:合理、有序、整齐摆放教室物品,卫生清扫后及时整理劳动用具;主动维护黑板、课桌、讲台、教学仪器;普及环境美化知识,让学生认领绿植并进行养护。在劳动中享受快乐。
(二)班级劳动。学生以组为单位,成立劳动小组,做好每天两次打扫环境区和教室卫生工作,班主任或者家长亲自到场指导教给学生基本的技能。学生将平日学会的劳动技能运用到班级值日中,在劳动中锻炼自己。
(三)家庭服务。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孝亲、敬老、爱幼”的美德思想,从家庭小事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参与家庭劳动。一是让家长和学生共同确定孩子每天适当的常规家务劳动量,由家长负责督促检查,形成固定的家务劳动岗位。二是利用节假日期间,为学生布置适合学生身心年龄的实践活动,规定时间内学会做某一件事,一学期安排一张劳动项目表,确定每个月新学的一项劳动本领,由家长作指导,让孩子月月有所收获,要求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并在每一项完成后有简短收获或感悟,如在低段独立完成买菜任务、学会正确扫地、叠被子等,高段完成做一顿饭的任务、洗碗、洗衣服等,在实践中进行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中磨炼、成长,在劳动中体悟个人的幸福生活。形成班级劳动教育课程。
(四)公益活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学校以“研学旅行”为载体,组织公益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家庭、社区组织的助老助残、绿化美化公益劳动。每年寒暑假,父母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走进新农村一次,体验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文化,让家长对活动进行及时反馈。
四、宣传评价
学期末,班级要以图文并茂总结性的形式汇报班级学生的劳动情况,每一学生将自己一学期的几项劳动情况以图文形式(A4纸)在班级展示。
在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劳动观念的同时,应教育他们懂得劳动的果实来之不易。劳动光荣,不劳而获是可耻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劳动,不仅用脑来劳动,而且要动手。因此,不能轻视体力劳动。让孩子在与父母共同承担家务劳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
劳动技术活动方案范文 篇3
月围绕消费者权益日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向广大消费者宣传质量技术监督相关法律、法规,对消费者投诉的有关质量、计量、标准方面的案件及其受理情况及时报道。重点报道春季农资打假专项工作。
月宣传一、县检验所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便民服务活动,提高百姓质量意识;二、对全县建材市场集中治理整顿,重点报道水泥、钢筋、烧结普通砖、油漆等产品的质量抽查结果,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达标;三、向全县发出倡议书:科学装修、节能环保。
月一、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搞好获证企业的跟踪服务,对服务内容及企业质量动态进行宣传报道;二、对农资产品监督抽查工作跟踪报道。
月一、对局机关组织机构代码驶入网络快车道进行宣传报道;二、保夏收,对农机产品及其配件抽查情况进行相关报道。
月一、对全县范围内的冷饮市场、肉食市场、桶装饮用水进行治理整顿的相关内容进行报道;二、对技监局机关效能建设创佳绩予以报道。
月对技监局用“质量分析报告”助推县域经济发展进行报道。
月宣传一、夯实技术基础,搞好企业服务;二、开展粮食、棉花市场计量器具大检查;三、以“质量月”为契机,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便民服务活动,提高服务社会的有效性。
月对全局“双节”期间重点工作进行宣传报道。
月宣传一、严查特种设备,启动安全监管联动联防工作,严把特种设备安全关;宣传二、以技术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技监局对省名优企业“三豆集团”及皮革手套行业搞帮扶。
月技监局采标组织农业生产,发展生态农业,积极建设标准化示范区,提高农产品产值和附加值;围绕全局元旦以前工作重点搞好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