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关于秋天的心得体会【热门12篇】正文

《关于秋天的心得体会【热门12篇】》

时间:

关于秋天的心得体会(精选12篇)

关于秋天的心得体会 篇1

今天上午,我和进修学校的贺德成校长,还有其他几位老师随意听了石x老师讲的的三年级的语文课 -----秋天的雨,以下几点是值得肯定:

1、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一堂课始终都在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2、能够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不管对和错都给与鼓励和表扬;3、教态和蔼可亲,始终以笑脸面对学生。这些都是值得可定的,也是值得年轻教室学习的。但就整堂课而言,还有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处:

1、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没有及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特别是“f、h”的发音,没有指出学生漏掉字词的地方;

2、没有运用多媒体教学,如果这堂课能够将生字词和朗读课文通过多媒体的直观的展示给学生,既节约了时间,又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3、没有德育渗透,我个人认为,这篇课文如果利用现在九湖秋天的景色来分析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效率,最后还还可以教育学生要热爱大自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无定数,但自己一定要有驾驭教材和课堂的能力。

关于秋天的心得体会 篇2

一阵秋风吹过,叶子一片片落下,带着丝丝的遗憾与不舍,投向大地母亲的怀抱。她们跳跃着,旋转着,轻舞飞扬着,翩然落下。这样的场景无疑是秋天特有的,那么黄色自然成为秋天的代表颜色。

一夜秋雨桂花香。行走在湿润的街道上,微风拂过面颊,带来阵阵桂花香。四处寻觅,只见草坪边那一排桂树的枝丫上不知何时已挂满了像金子般闪耀的桂花,花堆里挤满一个个含苞待放的花骨朵,那景象格外引人注目。原来秋天的颜色可以如此炫目令人感叹。

小时候,因落叶漂满院坝而惆怅,不得不一次次清扫。那时仅知道秋天就会有黄叶。伴随着成长,知道了黄叶也有可贵之处,一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道出其真情。让我知道秋天不只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

当花朵在娇艳时甘愿为果实凋零;当落叶在最丰硕时甘愿为树枯萎化泥;当果实为延续生命孕育种子。看似平常的自然规律却包含着伟大的无私,为其它展开新的开始放弃自己。回想那落叶、秋风、行人所营造的场景似乎不再那么凄凉,秋色似乎变得格外别致。

秋色不单调。秋色的美局限于感性认识是不能被我们轻易领悟的,需要进一步作判断和推理,从而认识到它的本质。认识世间万物的法则亦不离其中!

关于秋天的心得体会 篇3

《北大荒的秋天》是一篇非常美的写景文,结构严谨,首尾呼应,各段也以总分方式构段,教学时非常适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三年级学生还小,在教学时我采用了先“教”,后“扶”,最后“放”的方法。

首先,我带着学生一起学习写天空的一段。第一步:自读课文,找到天空、流云的特点。第二步:交流美在哪儿。第三步:讨论作者如何把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第四步:指导学生读好这一节。第五步:让学生总结学法。

然后,我“扶”着学生学习小河这一段。“扶”要扶得精巧,要扶在学生的疑处,难点之处,“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学生交流时,我就相机提示学生抓住有价值的问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单独提示。学生学的很有效。

最后,放手让学生学习其他章节,只在交流展示时,适当引导孩子更深入的品味语言文字。大胆地“放”,唤醒学生自主意识,使“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得到落实。

关于秋天的心得体会 篇4

新教育提倡要构筑有效课堂,那么,如何构筑呢?很多老师心里还是一片迷茫。我认为,第一要素就是在上课前,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这一课,我们应该教会孩子什么?有了这一明确的目标,上课的时候就能思路清晰,游刃有余。

《秋天》一课是鲁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文章按照从高到低,从远到近的顺序,分别描写了蓝天、白云、稻田、池塘、梧桐树、落叶、燕子等代表秋天的事物,结构清晰,语句优美,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文章。

这一课,我主要抓住两个“学会”和两个“训练”来教学的,要让学生学会观察景物的方法,学会读书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一、让学生学会观察方法:

在学生通读课文之后,我就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孩子们都能答出“从高到低”的顺序,这要归功于上学期我上的一堂全局公开课——口语交际《找春天》,当时就教给了孩子们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来孩子们还能活学活用,融会贯通。接着,我就追问:从哪知道是按照从高到底的顺序呢?随着孩子们的回答,我板书出了这一课的重点词:蓝天、白云、稻田、池塘、梧桐树、落叶、燕子,文章结构一下子就清楚了。随后我总结到: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我们在描写一处景物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层次清晰,有条理。其实这篇文章不但按照从高到底的顺序描写,还按照了从远到近的顺序,先写了远处的稻田一眼望不到边,又写了近处池塘边上的梧桐树叶。因此,这篇文章的观察方法是:从高到低,从远到近。

二、让学生学会读书方法

现在很多孩子读书时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读过一遍之后,没有在脑海中留下什么印象,因此,读过之后,没有什么收获。在教《秋天》一课时,我教给了学生批注式读书的方法。

比如,在第一自然段,有这样一句“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我引导孩子们思考,这一句话可以换成我们刚刚学过的一个成语,聪明的小朋友很快说出“天高云淡”,我让他们赶快把这个成语批注在这句话的旁边。

比如,在第二自然段,有句“蓝天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我引导孩子们思考,一眼望不到边可以换成什么成语,孩子们也很快答出“一望无际”“一望无边”,我就又让他们把这个成语批注在这句话的旁边。

再比如,“稻子熟了,黄澄澄的,像铺了一地金子”。引导孩子们思考,这是一个什么句?然后让他们用波浪线画出这句话,并批注“比喻句”……

这样边读边画边批注,文章的脉络和重点,很快就显示出来,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让孩子们用这样的方法读书,不但积累了词汇,还学会了写作方法,真是一举多得。

三、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秋天》一课,语言十分优美,特别适合训练学生的朗读。因此教这篇课文时,我注重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采取的形式是:第一遍我来范读,第二遍我领读,第三遍让孩子们自由练读,第四遍是集体读,然后是指名读,最后是分男女生、分小组赛读。在每次读的时候,我都会及时点评和纠正,个别读的不到位的地方,我就一遍遍示范。经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经过一遍遍纠正和示范,一节课下来,孩子们都能声情并茂地朗读了,朗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们很多老师总是埋怨孩子们不会写作文,很多孩子也是一提到作文就发怵。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借助文本来训练,日积月累下去,孩子们的写作能力何愁不能提高?

比如《秋天》一课的第三自然段,描写落叶时,这样写道:有的落到水里,小鱼游过去,藏在底下,把它当做伞。有的落在岸边,蚂蚁爬过去,来回跑着,把它当做运动场。读到这里,我这样引导:落叶还落到哪了?谁怎样做?把它当做什么了呢?

这样一激发,给了孩子们一个想像的空间,孩子们便张开想像的翅膀,纷纷回答——

有的落在森林里,松鼠跑过去,捡起来戴在头上,把它当做帽子。

有的落在草地上,七星瓢虫爬过去,钻进底下,把它当做棉被。

有的落到小河里,蝌蚪爬上去,舒服地躺着,把它当做小船。

有的在空中飘舞,飞来飞去,小鸡看到了,把它当做蝴蝶。

有的落到小狗的头上,小狗戴上它,把它当做美丽的.蝴蝶结……

孩子们的回答真是太精彩了,让我一次次惊叹,一阵阵欣喜。于是,我赶紧抓住这精彩的瞬间,让孩子们把自己创编的内容写在书上,作为永久的珍藏。我想,正是因为给了孩子们这样一个引领,这样一个平台,这样一个空间,孩子们就能打开思维的大门,张开想像的翅膀,写下美丽的诗行。我们的语文课也就在一次次有心的引领下,为学生铺垫了写作的基础,培养了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短短的一篇课文,在融洽的、充满激情和乐趣的氛围中结束了,孩子们在愉悦中掌握了知识,学会了方法,我想,这样的课堂是实效的,是我所欣慰的,是孩子们喜欢的,也是受益的。

关于秋天的心得体会 篇5

秋风悄悄地吹,秋雨轻轻地下,秋天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秋天,不像春天那样百花争艳,不像夏天那样骄阳似火,也没有冬天的银装素裹。秋天,在我心中是最美的季节。

秋天来了,我们欢快地来到秋天的乐园。枫树、白杨向我们挥手,脚下的落叶向我们问好。植物好像争先恐后地跑到理发店去过,有人可能会问:“它们去理发店干嘛?”当然是去染发啦,它们也要赶时髦呢,把头发染成红的、黄的。桂花开了,伴随着秋风,人们远远的就就能闻到那醉人的芬芳,沁人心脾。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它让农民伯伯非常得开心,辛辛苦苦播下的种子,全都化作了丰收的喜悦。走进田野,一片金灿灿的稻浪,迎风起舞;走进果园,红的苹果、橙色的柿,紫的葡萄,黄澄澄的梨。

只见树下一片金黄。有人会说,那是稻田。不,那是美丽的白杨叶。细细的看,每一片都变黄了。那叶黄中带绿,绿中带黄。还有些尚未变黄的落叶,他们让我发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这就是:当树叶变黄时,先是中间变黄,逐渐到了边缘。当再次变黄时,显示边缘变黄,后是中间。

我们来到枫树下,枫树挥动着它那火红火红边缘带有小刺五角星似的叶向我们问好。这时,一阵微风吹过,几片叶子飘落下来,好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跳着优美的舞蹈。地上的落叶说:“不要光顾它们,你也和我们交个朋友吧!”地上一片片火红的落叶,犹如一簇簇小小的火苗燃烧着。

我们又来到冬青树边。冬青那翠绿的叶儿仿佛在向我们展示它们不怕寒冷、勇敢坚强的精神!

我喜欢秋天,喜欢秋天的秋高气爽,更喜欢秋天的硕果累累。

关于秋天的心得体会 篇6

秋天,大舅公家的后山层林尽染,整座山像一块调色盘。竹园里竹竿的绿色与叶子的淡黄相映成画。柚子林里,绿叶掩不住鲜亮的黄,那是成熟的柚子的颜色。山顶的枫树红得似火。清清的溪水从山上一路哗哗地响着,从我脚下的石板桥下流过。

一踏上这片土地,我都会有从铁笼子里逃出来的动物一样的舒畅感。我大口地呼吸着小山村的清新空气,看着这美丽的大自然。

大舅公笑呵呵地推开了吱嘎作响的木门,一叠声地招呼着我们洗脸喝水,并给我一把小竹椅, 让我休息。我可顾不得累,拿起早就准备好的网兜,像一位冲锋的战士:“去捉小鱼小虾喽!”

走过沙沙响的竹叶地,路过柚子林,跳过两个屋顶,在房屋之间穿梭。溪水的声音渐渐大起来。在铺着金沙、清澈的溪水中,小虾密密麻麻、数不胜数,今年的虾比以往要多,似乎它们全家在进行“大集会”。我用手一捧,它们竟然也不逃,在我的掌心嬉戏。

溪水里还有小鱼,不过它们灵活得多。我小心翼翼地把网兜放进水里,可小鱼觉察到了水的波动,马上逃走了。我在小鱼后面泼水,并用网兜接近它们,它们便如无头苍蝇般冲进了我的网兜。我轻轻一提网兜,它们便在我的网兜里蹦跳着,我把网兜放进水里,小鱼又在兜里摆着尾巴快活地游起来,我看着它们也十分快乐。

夏天我来的时候,溪水中还有很多的螃蟹,可是秋天却不见了。难道它们回到石洞里睡觉去了?游到下游去了?不会是爬上山了吧?爸爸说,它们在沙子底下睡觉呢!

爸爸最喜欢捉泥鳅,因为捉泥鳅是一个挑战,不是谁都能捉得到的。捉泥鳅不但要火眼金睛,还要眼明手快。“啊!泥鳅!”清澈的池水里我看到了一条黑影,于是,泥鳅与爸爸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终,还是老爸获得了胜利,老爸把泥鳅交到我的手里,可是泥鳅身子一扭,就从我的指缝间滑走了。

之后,我们又玩了会儿柚子保龄球,去菜园子里收菜,追鸡赶猫……享受着秋天的美景与秋收的喜悦,享受着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

关于秋天的心得体会 篇7

秋天,一个浪漫的季节。她虽然没有夏天那样富有激情,但她有春一般的宁静;她虽然没有春天那样的生机勃勃,但是她有冬一般的深沉悠远;她虽然没有冬天那样深沉迷人,但是她有春一般的美丽如画。

夏弟弟迈着蹦跳的脚步渐渐远去,我们迎来了天高云淡的秋天。

秋天就像一位慈祥的老爷爷。他双手捧上金黄的稻谷,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对外的梨子。他笑在农民伯伯的心里,笑的灿烂极了,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骄傲和自豪。好一个丰收的秋天!

秋天像是一位十分浪漫的帅哥。他轻轻呼出一口凉爽的秋风,树上的发红的秋叶便飘飘然然的落了下来,打着旋儿,如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又似朵朵打落的花瓣在空中上下翻飞。“沙沙沙”走在铺满落叶的林间小道上,心里感到无比的惬意,一种莫名的浪漫之情涌上我的心头,舒服之余又有一点温馨的感觉。好一个浪漫的秋天!

秋天又像是一位美丽的小姑娘。她为秋天的悲凉和凄惨感到难过。不禁流下了眼泪,洒落到人间。泪,落在枯黄的树叶上,和树叶一起打着旋儿漂落下来,落在苍绿的树叶上,使绿叶变得更加生机勃勃;落在成熟的果子上,使那个果子更加光彩照人;落在红透了的枫叶上,使枫叶更加鲜艳,更加惹人喜爱。这,就是秋雨,在白白的烟雨中,偶尔可以看见苍翠的小草,绿白相间,构成了一幅似乎是淡薄但是又非常绚丽的水墨画。雨落在湖面上,湖面上泛起圈圈粼粼的涟漪,并发出“沙沙”声,奏出了明快的节奏,奏出了更新的乐章。好一个如诗的秋天!

哦!让我们永远记住凉凉的秋风,也让我们记住我们如绵绵秋雨般六年真挚的友谊……

关于秋天的心得体会 篇8

当看到同学们都拥有了可爱的蚂蚁工坊时,我也禁不住“蚂蚁潮”的诱惑,忍不住想要一个。想想在秋日的暖阳下,看看蚂蚁挖洞,也是一件有趣的事。说走就走,马上去文具店买蚂蚁工坊,可谁知文具店只有没有蚂蚁的工坊,怎么办呢?对了,江边蚂蚁很多,到那里一定会有收获的。于是,带上工坊和诱饵,向江边出发!

江边的蚂蚁很多,可是要找到一个家族的蚂蚁却不容易。因为不是一个家族的蚂蚁会引起自相残杀的,我可不想在蚂蚁全死后收拾残局,还是使出我的锦囊计吧。

眼睛一转,使出第一计:追踪计。我先跟踪了一只小蚂蚁,它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警觉地往后望了望,我怕它发现,轻轻放慢脚步。它慢慢地爬,我慢慢地跟,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把它踩了个粉身碎骨。功夫不负有心人,没过一会儿,我就找到了它的家,一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不好进攻啊!

脑袋一拍,使出第二计:引诱计。先把饼干屑放进一个粗管子里,等着引君入瓮。一只小蚂蚁爬过来,探头探脑地张望了一会儿,又凑上前去闻了闻,它并没有在我意料之中那样把饼干屑吃了,而是调转头走了。我一脸惊诧,难道我这计不灵吗?就在我的疑惑中,小蚂蚁带着十几位它的朋友来了,它们争先恐后地钻进了粗管子里,看来这只小蚂蚁还真是懂得分享啊!谢谢你,小蚂蚁,你可帮了我的大忙了!我赶紧把管子一转,塞进蚂蚁工坊里,小蚂蚁们,你们有新家了!

小蚂蚁们刚住进新家,可新鲜了!它们挖挖洞,探探险,小日子过得可滋润了。可是没过几天,小蚂蚁们一个个爬上屋顶,眼巴巴地望着窗户,看上去可怜极了。难道他们是想爸爸妈妈了吗?我还是把它们放回去吧。

在一个桂花飘香的秋日,我把他们带回到在江边的家,让它们回归了大自然,看着它们的触角贴在一起,好像是在拥抱,庆祝它们回家,我的心里也是暖暖的……

关于秋天的心得体会 篇9

秋天悄悄地在这座繁华美丽的城市降临了。金黄色的枯叶慢慢飘落,飘到屋顶上,飘到街道上,飘到角落里,飘到秋天人们的心里,使这座城市看起来那么的与众不同。

济南的秋天不像其他北方城市那样燥热,也不像南方城市那样的温而不火,济南的秋天是泾渭分明的,仿佛夏天还没来得及走,秋天已提前登门造访了。济南的秋天还是很美的,虽有枯叶时时飘落于脚下,但也有绿叶顽强的展示着强劲的生命力。放眼望去,还是一片郁郁葱葱,点点枯叶更增添了秋的韵味。这使得济南的秋天生机勃勃、富有活力、到处充满着欢声笑语。

今年的秋天更是令人难忘,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和中秋节都来了。节日气氛中的秋天韵味显得更加凝重和深厚。大街小巷飘扬的五星红旗被秋风轻轻吹动,而泉城广场的红旗则伴着秋天的朝阳冉冉升起。人们仰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心里激荡着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爱意。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中秋节就好似过年,是一个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浓浓的家庭气氛更体现了“阖家欢乐”的宗旨。香喷喷的月饼成了中秋节的代表。当然,除了月饼,还要赏月。济南秋天的月亮特别圆、特别亮,好似一个闪闪发光的玉盘,挂在深蓝色的天幕上,照亮着大地,照亮着千家万户和和美美,团团圆圆。这个秋天,让我难忘至极。

济南的秋天很美,美得不可言喻。其实,秋天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去品味,你一定会发现不少平时不在意的美景。

济南的秋天很美,我爱美丽泉城,尤爱泉城的秋天。

关于秋天的心得体会 篇10

秋天虽然没有春天的百花,夏天的大树,冬天的雪花。但它有美丽的景色——迷人的秋叶。

秋天最具有代表性的树叶就是那火红火红的枫叶,它像一颗颗小星星挂在天空中。它的叶片边缘毛毛的,那是它的锯齿。叶脉突起,伸向枫叶的四面八方,仔细看,那细细的叶脉就像枫叶的血管一样。枫叶的叶柄又细又长,像一个苗条的小姑娘。枫叶火红火红,那是秋姑娘热情洋溢的笑脸呢!一阵微风吹过,枫叶翩翩起舞,有婀娜多姿的少女,也有英俊潇洒的少年。曲停了,舞停了,枫叶挺直腰杆站在枝头,近看像停止转动的风车,远看又像是闪闪发光的小星星呢!这就是枫叶,秋天最具有代表性的树叶,它让我明白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天最美丽的树叶就是金黄金黄的银杏叶。它像一把小扇子,不停地扇动着。它的叶片很美,边缘很光滑,没有锯齿。银杏叶摸上去有一条条细细的线条,那是因为叶脉清晰,从叶柄出延伸到叶边。它的叶柄也是金黄色的,又细又长,在风中摇曳生姿。银杏叶金黄金黄的,那是秋姑娘金黄金黄的舞裙。树下,虽说没有成群结队的“黄蝴蝶”,但不时也会有一两对“舞伴”跳着华尔兹落下。这就是银杏叶,秋天最美丽的树叶,它让我明白了“常恐秋节至,混黄华叶衰。”

秋天最快乐的树叶就是那快要落地的梧桐叶。它像一只温暖的大手掌。梧桐叶有三个角,边缘有一点儿锯齿,摸上去很舒服。叶脉很清晰。叶柄又细又长,弯弯的。梧桐叶是秋姑娘寄给树叶们的信“准备离开树妈妈了”。树上大部分叶子还是绿绿的,但是还有些叶子经不住萧瑟的秋风,在树上瑟瑟发抖。叶落了。可它还带着微笑,也许叶落归根是它最好的归宿呢!这就是梧桐叶,秋天最快乐的树叶,它让我明白了“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叶落,知秋也。秋天来了,它带来了一个迷人的季节。

关于秋天的心得体会 篇11

今天有幸听了长辫子老师给我们带来的四年级苏教版诗歌《秋天》的课例展示,这堂充满诗意的课堂,让我终身难忘。

长辫子老师出示与诗歌作者王宜振的合影,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孩子们对眼前这个美丽儒雅的长辫子老师充满了期待,十分喜悦地跟着长辫子老师走进了《秋天》的课堂。这位美丽儒雅的老师朗读了其个人诗作《时间煮雨》、《远远地喜欢就够了》,当时我的心也随着诗展开了遐想,我对眼前这位老师的文学底蕴深表敬佩。通过师生之间的共同研讨读诗后的感受了解了诗是有情感的,以及帮助孩子们区分了现代诗与儿童诗。

长辫子老师出示其与澳大利亚华人的合影,展示这位朋友微信朋友圈晒的秋天果实,让学生了解到原来秋天是农民种出来的,秋天是摄影师拍出来的,而学生也遐想:秋天是歌唱家唱出来的,秋天是编剧编出来的,秋天是画家画出来的,秋天是诗人写出来的,秋天是小孩子感受出来的....就这样,长辫子老师唤醒了孩子的灵感,全班集体创作了一首秋天的小诗。

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才能让一群孩子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做出一首诗,她如何唤醒了孩子的灵感,唤醒了孩子内心诗的种子?或许你们会说是一个文艺底蕴深厚的老师,我想,还不足以,这才需要老师的心中有孩子,这也需要老师明白唤醒孩子的灵感,并且让孩子们展开他们遐想的翅膀,飞向诗一样的远方。

听着优美的旋律,在长辫子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来到了丰收的果园。学生们带着自己的情感,跟随着老师边做动作,脑海中想象硕果累累的画面仿佛置身于大自然,感受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学生们边走边读,想象着走在田野的小路,感受秋风的凉爽;学生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把秋天读成淘气的男孩,感受在田野里打滚的快感。在这样的课堂上,每个孩子都充满了灵性,每个孩子都释放着不同的魅力,每个孩子潜能都被挖掘。

这样的一节课,说收获颇丰不足以表达我内心的喜悦,愿我能低头发掘走向诗一样的远方的路!

关于秋天的心得体会 篇12

在《多彩的秋天》这一主题活动中,有一个教学活动《秋天的树》。为了让幼儿对秋天的树的变化过程有一个更清楚全面的认知,我决定采用连续性观察的方式,让幼儿通过多次观察比较,懂得树上的树叶是渐渐地由青变黄的、由多变少的。于是,我们选定了幼儿园小门旁边的一棵银杏树作为观察的对象。继上次观察到现在,已有两周没去看了,上次看到的现象是:树上的树叶还都是绿绿的,地上也没有几片落叶。今天下午我们利用户外散步的时机,再去看一看那棵树的变化。

我们一起来到了幼儿园小门旁边的地上,先远远地看银杏树。我问:“小朋友,我们好多天没有来看银杏树了,它和上一次比,树上的树叶变怎么样了呢?”“变少了!”“对呀!那树叶到哪里去了呢?”想像力丰富的高晓斌小朋友半开玩笑地说:“飞到天上去了吧!”还有几个小朋友则凭借自己的已有经验说:“落掉了!”我问:“那落到了哪里去了呢?我们快去找一找吧!”于是,小朋友自由地分散开来,去寻找地上的落叶。一会儿功夫,个个小朋友拾到了落叶,有的则捧着一大捧的树叶,挤到了我的面前,争着给我看。接着,我就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你的这片树叶是什么颜色的?你在上面发现了什么?还可以找几片树叶比一比,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以此来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力、分析比较的能力及判断力。只见小朋友们津津有味地看着、比着,相互之间说着。呀!这些在成人眼里不起眼的破烂树叶,在孩子们童真的视眼里,变得那么神奇,他们仿佛是在看一幅美丽的图画,并不时地将自己的发现来告诉老师。以前,我们喜欢用一个好听的词来说秋天的树叶,那就是“枯黄”,可孩子们当时告诉我:“我的树叶有点黑”“我的树叶的颜色和巧克力一样的”“我的树叶的头上尖尖的地方是黄的,还有的地方是有点青的”……他们观察得真细致啊!

为了启迪幼儿的想像力,我拿起了法桐树叶,做扇扇子状,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问:“老师的这片叶子像什么?”小朋友不约而同地说:“扇子”“对呀!那你们手里的大树叶像什么?小树叶又像什么呢?”孩子们想像的闸门打开了。浩源说:“我的树叶像一条鱼” 胡清泉说:“我的树叶像船”,吴义淳说:“我的树叶像把宝剑”……

今天的观察活动真是太有意思了,不仅满足了孩子们自由探索的欲望,而且让他们通过观察、比较、想像等活动,智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