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勤俭节约主题班会的心得体会实用五篇正文

《勤俭节约主题班会的心得体会实用五篇》

时间:

勤俭节约主题班会的心得体会(通用5篇)

勤俭节约主题班会的心得体会 篇1

“成由节俭败由奢”,奢侈浪费是败家败国的祸根。历史上的有识之士从家族兴衰、社稷兴亡、朝代更替的无数经验教训中得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深刻警示。近日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号召,党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学下发了通知,要求在学员中开展“讲节俭故事,读节俭格言,做节俭实事,写节俭文章”活动,就是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警示中作出的一个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兴衰的战略举措。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百折不饶、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节约这种美德为世代中国人所崇尚。早在春秋时期,俭朴就作为一种公德,为智者仁人所大力倡导。《论语》中就有“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其中“俭”就是节俭。意思是孔子具有包括节俭在内的五种品德,所以能赢得人们的信任。墨子也极力主张要在衣、食、住、行、丧葬等方面“制为节用之法”。“节约”符合“天德”。奢侈浪费就是“亏夺人衣食之财”,侵害别人的生存权。《左传》中说:“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把俭朴作为培养良好道德的基础,把侈奢看成是一切恶行的根源。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多少年来,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艰苦朴素、勤劳节俭都作为一种被社会普遍认同的传统美德,得到倡导、保持和发扬。这也是我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重要因素。

通过这段时间的认真学习,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我们的党和广大的党员群众在此时此刻积极的开展这种新时代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我们要看到越是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就越需要懂得认真的、谨慎的、严肃的、科学的对待社会的变化;其次,社会结构优化了,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经济的发展必须科学的结合在一起同步进行,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最后,结合现在的实际情况,让节约和反思意识根植到每一个国防生学员的心里才是这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和《论群众路线》学习运动的关键。

勤俭节约主题班会的心得体会 篇2

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当我们唱起雄壮的国歌时,我们心中就充满了自豪和幸福。但是,你可知道,我国有十三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没有用不到世界十分之一的。土地养活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粮食一直是我们最关心问题,如果人人每天节约一粒米,就能养活三万多人,我国也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全国六百多个城市就有四百多个用水紧张,如果我们人人每天节约一滴水,就能让五万多人吃上一年﹔我国还是世界上能源最紧缺的国家之一,这几年不停的闹电荒,闹油荒,如果我们人人每天节约一度电,那我们每年就可以少烧两亿多吨煤。节约对我国来说,是多麽重要啊!

曾几何时,“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常在耳边回响﹔曾几何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缕恒,恒念物力艰难”的古训仍在心中索绕。一生倡导节俭,在战争年代他的衣服总是破了再补,补了再破,朱德总司令在井冈山时,一副副扁担总也不离身,到了北京还是不忘种菜。雷锋叔叔节俭到连一颗螺丝钉也不放过﹏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看看我们现在,穿的新,吃得好,住的暖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呢?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勤俭节约呢?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或许我们只是举手之劳,就能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只有我们稍加注意,就能节约一张纸,一支笔,一毛钱。那样的话,好多贫困的人口都有吃的,有穿的许多贫困学生就能圆了上学的梦啊!

历览历朝历代,成由节俭,败由奢。只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我们就会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勤俭节约主题班会的心得体会 篇3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开出富裕的花;它似雨露,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古人说:力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纵览全球,许多国家,包括很多的发达国家,都把节约奉为立国之本,为此联合国专门把每年的10月31日定为 世界勤俭日 ,提醒并要求人们在新世纪仍然不要忘记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聚焦在校园内外的时候,我们的心总有些阵阵作疼:偌大的教室空无一人,一盏盏日光灯依旧与明亮的太阳光争宠;洗手间外的水龙头,总会因为有人忘了关而呜呜哭泣;纸篓里的白纸气愤地说: 我身上能写1000多字呢! ,多少可以再利用的纸张就这么恋恋不舍的退出历史舞台;吃饭时不经意间倒掉不合自己胃口的饭菜;上学放学前后,总会有很多同学在校外的商店、摊点上排队买零食吃 其实稍加注意,我们可以做得很好,但往往我们却忽视了这些细节。同学们,还记得那则发人深省的公益广告吗? 如果任意浪费水资源,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 想一想如果都浪费,不节约的话,后果是多么的可怕!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古老的诗,我们都会背诵,它世世代代告诫我们,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勤俭节约被很多人忽视,有时候节约还被人笑话,节俭被当成贫穷的表现。我们需要改变那种所谓的虚荣消费心理和浪费观念,需要重新认识一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由此我想到了一向以 小气 闻名的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他们的 小气 让人震憾。为了节约用水,丰田公司的员工将抽水马桶里放三块砖,以节约冲水量;笔记用纸正面书写完后,裁成四段订成小册子,反面再作便条纸使用;一只手套破了,只换一只,另一只破了再换;员工上班时,如要离开工作岗位三步以上,一律自觉的跑步;有时候真觉得不可思议,偌大的一个世界知名企业,还这么小气,还在乎这么一点点浪费吗?但是,对于丰田来说, 聚沙可成塔,积水可成渊 ,正是由于丰田汽车公司员工的这种 小气 ,才成就了丰田公司今天的辉煌。

勤俭节约主题班会的心得体会 篇4

年终总结、考核及节前调研、慰问活动中轻车简从,不摆鲜花、不上水果、不搞迎来送往;“一碗烩菜、一盘馒头、两碟咸菜”吃得简单,不给基层增加负担,把更多时间用在访贫问苦、掌握实情、关注发展等方面,厉行节约的新风扑面而来,得到了基层群众的好评。

当前,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党员、干部淡化了节俭意识,助长了浪费之风。有的认为,勤俭节约是过去艰苦岁月的特殊要求,现在提倡这个过时了;有的认为,是否节约是个人的'事情,条件好了,奢侈几把、摆摆阔气没什么大不了;有的认为,现在国家提倡拉动消费,即便浪费一点,也是在为经济建设“做贡献”。这些观念无疑都是错误的。

物质财富是由人来创造的,必须充分发挥其价值。日子好过了,浪费一点没啥,实质上还是“能浪费得起”等思想在作怪。铺张浪费行为不仅挥霍了公款和公共资源,也损害了党的威信和政府的公信力。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必须要坚决刹住利用公款大吃大喝、奢侈浪费等行为,不让这些行为损坏党员干部自身形象,浪费国家资源能源,加重各级财政负担,滋生各种腐败,侵害公众利益,败坏党风政风。春节期间往往是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的高峰期,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防微杜渐,大力倡导节约理念,从源头上堵住不正之风,杜绝各种奢侈浪费行为。

作风实不实,干部是关键。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在公务往来、接待、会议、配车、消费等方面带头厉行节约,模范执行各项规定,用“厉行节约”来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这样,方能得到更多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带动各级干部转变作风,引领文明的社会风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断取得辉煌。

勤俭节约主题班会的心得体会 篇5

中国人的餐桌消费,跟中国的美食一样举世闻名, 舌尖之上,消费惊人,浪费也惊人。有报道称,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如此糜费,触目惊心。在全社会范围内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很有必要从餐桌做起。

应该说,中国人真正摆脱贫穷饥饿还没有多久,可是,到处能见到这样的场面:无论是亲朋好友团聚,还是公务商务接待,餐桌之上,总要七碟子八碗点上一大桌菜,酒酣人散,剩下不少食物白白倒进泔水桶,究其根源,有的是觉得不如此不足以显示待客之盛情,有的则完全是讲排场、好虚荣、比奢华、慷公家之慨。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从现实国情看,我们国家是资源短缺的大国,虽然现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均衡,还有上亿农村扶贫对象、数千万城市低保人口;从长远影响看,铺张浪费行为极其有害,任其发展蔓延,会造成奢靡享乐的风气,毒害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重道远,要靠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胼手胝足艰苦奋斗,我们绝不能倒在享乐主义面前,绝不能容忍各种奢侈浪费。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首先要从整治公款吃喝开始。要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将各项节约措施落到实处。同时,要采取针对性、操作性、指导性强的举措,加强监督检查,下大力气管好公款消费。管住公款消费,不用公款大吃大喝,既是对群众呼声的回应,也是所有公务人员理应恪守的职业道德。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也需要全社会每个成员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尽管生活条件好了,尽管花的是自己的钱,那也不应该铺张浪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敬惜物力,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要把这种传统美德延续下去、传扬下去。

再过些时日,春节、元宵节就该到了,节日期间聚会欢宴乃人之常情,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这个春节的餐桌上做起,吃多少点多少,吃不完兜着走,塑造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的餐桌文明风尚,让勤俭节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