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文秘知识 > 新闻报道 > 月球之谜评课稿(实用七篇)正文

《月球之谜评课稿(实用七篇)》

时间:

月球之谜评课稿(精选7篇)

月球之谜评课稿 篇1

《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学生通过对这么主题活动的探究,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索的精神。

以前遇到说明文总感觉无从下手,上后的唯一感觉是——索然无味。听了汪老师执教的《月球之谜》一课,我深有感触。汪老师能把一篇科普文上得如此富有语文味,如此入情入境,真是佩服。现我来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多媒体入教室,课堂气氛活跃。

感受月球的神秘和美丽,引发学生探索的愿望,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汪老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的合理运用,在情趣盎然的情境创设中达成情感目标,激发了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如教学本课第一句时,课件出示一轮明月挂在高空,还播放音乐,带给学生美的享受、美的遐想。在这样的情境创设下,加上老师优美抒情的引导语,让学生说说眼前有怎样的画面,既达成积累语言的目的,不知不觉中理解了“遐想”这个词。同时也给这堂课增加了浓浓的文学味。这样的指导朗读,学生是读得一个比一个动情,一个比一个精彩,完全与情境融合在一起,被带入了一个神秘充满美丽的月球世界。又如:在理解词义的时候,汪老师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帮助孩子们理解了词义难点。如对“水藻”、“环行山”的理解,汪老师也是出示相应的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的。我觉得本节课多媒体的.运用是适时的、适度的,真正起到了辅助的作用。

二、朗读促思考,学习积极性大增。

本课尽管是知识介绍性的文章,但朗读训练的资源非常丰富。汪老师对朗读的指导非常到位,评价富有激励性,特别是文中疑问句的指导尤为精彩。如何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呢?汪老师没有直接说怎样读出疑问的语气,也没有自己范读。而是以巧妙的评价语来进行引导。汪老师的评价是“你告诉我声音要往上扬。”,“你歪着小脑袋,头脑里还充满了好奇呢”,“听了你的朗读,老师知道该怎么读了。”然后师范读,学生再次读。汪老师就靠几句恰当而美妙的评价语教会了学生读好三个问句。汪老师的评价语非常恰当、自然,朗读指导取得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教师语言充满激情,使被表扬的学生如沐春风,让倾听的学生热情大增。整堂课,没有烦琐的分析,以读代讲,书声琅琅,充满人文性的评价语让人回味。

科普文章是很难上出语文的味道,但汪老师的课在这方面却有自己独到的诠释。尊重文本,紧扣文本特点设计教学,在朗读训练中达成三维目标的整合,使学生学得有趣,学有收获。有了这节课的成功铺垫,相信下堂课学生带着搜集到的资料来交流,对未解之谜进行自己的猜测与判断,一定会产生思维的碰撞,一定会有更精彩的互动。

月球之谜评课稿 篇2

《月球之谜》是一篇典型的科普知识短文,讲的是人们对月球的种种遐想和各种谜团。它从皓月当空的完美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看到的奇异景色,之后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全文最大的特点紧扣“谜”来写,可谓“谜”象从生,课文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空间,让读者去遐想,去探索。这篇课文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第一段用优美的文字,渲染月光给人们留下的完美印象,不但突出了月亮本身的魅力,而且也和第二段中月面的荒凉构成比较;文章主体是介绍与月球相关的几种难解之谜,其间运用疑问句和感叹句,强化了月球的神秘;结尾是开放式的,以“神秘”来概括上面列举的几种谜,与文题相呼应,同时激起读者探索的愿望。

根据以往的经难,我们老师在上科普类的文章最易上成“科学课”。因此,为避免此问题的出现,在设计时我紧紧扣住“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科普知识渗透为辅”这条主线。

一、直击语言,重视积累。

在课之初,我从一轮明月,月的别称,关于你所明白的月亮的诗句导入新课。围绕月,让学生从多方面多层次进行理解,对“月”的认识更加立体、丰富起来。再说:“古往今来,应对的是同一轮月亮,你望着月亮想到些什么?”再引入古人应对着这轮高挂空中的月亮,产生哪些遐想?让学生去朗读第一自然段的资料。由原先想象中的广寒宫等完美的景色与眼前所见到的景色的强烈反差中理解“奇异”一词的意思,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月球的“未解之谜”。

二、创设情境,领悟重点。

关于月球的三个未解之谜,在表述上十分平淡,但是一读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因此,在让学生朗读及谈论哪些地方令人费解之外,我让学生讲述三个谜,将语言的品味、内化和运用有机结合,在学习语言形式的同时,也比较深刻地认识了三个谜,从而高效地实现意与文的兼得。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人类探索发现了月球许多奥秘,但也发现了新的.未解月球之谜。你有哪些未解之谜?”老师的一句话,好比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里一下子开了锅,学生的思绪在无边的宇宙中尽情的遨游。

最后,我紧紧抓住孩子们探索月球奥秘的强烈心启发学生:“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说?”孩子们争先恐后:“我长大了要继续探索月球的奥秘。”“将来我想当一名科学家,到月球去探秘。”“我要……”这时我再让学生齐读最后一段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谜”字,从由月光引起的遐想入手,先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描述月球的诗句,再说说你明白的哪些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再读读课文中关于月球的疑问,然后说说你有哪些疑问,从而深入地理解“遐想”一词。情境的创设,优美的语言,将孩子们带入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境地,激发了孩子们探索月球的欲望。

月球之谜评课稿 篇3

《月球之谜》是一篇介绍月球知识的科普文,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文章内容简单,但要借此引领学生感受月球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难度还是比较大。因为这篇课文是科普文,所以与其它的文学作品相比,语文性不太强,要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球的魅力,难度也很大。但如果能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加强学生的体验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好些,所以我在课堂上作了一些尝试。

一、激发兴趣,诱发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的教学过程应该成为激发学生一种愉悦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如新课程所强调的学习是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这样,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诱发体验的欲望。因此,开始上课前,我先让学生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音乐中,吟诵自己喜欢的与月亮有关的诗句。在这些蓄意深刻、意境深远的诗句中,对月亮滋生出一种美好的遐想,然后自然导入新课。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今天学习的课堂。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语言学习实践活动、参与“体验”。接着,我让学生欣赏着皎洁的月光,说说自己无边的想象:

“我想知道月球上有什么?”

“我想知道月亮是从哪儿来的?”

“我想知道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吗?”

“我真想住到月球上去。”

……

从学生一连串的疑问中,自然引出课题,并诱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这些情感的铺垫,为学习下文,进入创设的月球之旅的情境作了充分的准备。

二、创设情境,加深体验。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创设出浓郁的情境,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训练智能。21世纪的课堂,应当是学生真正成为主体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为他们营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全身心参与。《月球之谜》是一篇科普文,如果用单一的阅读方法去了解里面所介绍的知识,就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丧失学习的热情。因此,我充分借助多媒体的辅助手段,为学生创设了力求逼真的情境,进行了一次模拟的月球探险之行。

“因为旅途遥远,我们需要四天的时间才能到达月球,利用路上的时间,请大家先阅读一下手头的资料,对月球的'特点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以便于顺利完成这次月球探险。”在宇宙飞船飞向太空的动画中,和着飞船起飞时的轰鸣声,我用播音员的语调向大家提出这样的要求。由于这些情境的渲染,学生很快进入状态,本来枯燥的文字资料也变得生动起来。“资料袋中的知识很快就掌握了。”当我宣布我们已经抵达月球的时候,他们似乎真的看到了那里奇异的景色:

“我看到月球上的阳光特别明亮!”

“我看到月球上到处是环形山。”

“我看到月球上是一片荒漠,太可怕了。因为听不到一点声音,真担心与同伴走散了!”

“月球上的景色太奇妙了,太阳光照在表面,可天空仍旧是黑沉沉的,这是在地球上看不到的景象!”

……

孩子们这些生动的描述,把我们一起带上了神奇的月球。

月球之谜评课稿 篇4

《月球之谜》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八组中的一篇科普文章,该组课文的主题是感受世间奥秘和人类科技新发展。如对教材钻研不深,目标定位不明确就很容易上成一堂科学课。王老师没有做科学家,她不是帮学生去解开一个个月球之谜,而是牢牢抓住语言文字本体,整堂课关注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特色,关注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方法,展示给我们一堂朴实扎实的'语文课。

1、关注字词

课始,王老师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了“遐想”一词,指出“遐”是个生字,揭题时,点出“之”、“谜”的含义,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题。此外,王老师在课堂中还教给学生多种解词方法。更可贵的是,王老师在解字解词后都把字词放回课文语句中再次朗读感悟,真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2、关注标点

整体感知课文后王老师要求学生说说课文写了哪些月球之谜,一开始学生找出的是那些显性的带问号的句子,然后王老师再让学生读书,再找,之后就有学生找出了“……”并说出了理由,教师也进行了板书和强调。至此,学生对省略号在此处的含义有了很深的体会。此外,在学生朗读时,王老师还关注顿号和逗号在停顿时间上的差别,给予细致入微的指导。

4、关注朗读

朗读是语文阅读课中的“重头戏”,什么时候该读?该读多少时间?都是教师所思考的。王老师给学生读书的时间是充裕的,读书面非常广,读描写月球之谜的问句时叫了7、8个学生读。她让学生在有求知欲时读,在不懂时,在读不好时读,在该加深体会时读。每次读有目的、有指导、有评价,读得非常有实效性。

以上都是非常值得我学习借鉴的地方,此外还有一点思考:《月球之谜》这样一篇科普文章,学生应该很感兴趣,会表现出一种探索求知的渴望。但在课堂中感觉不到学生的这种情绪,使得课堂的效果打了折扣。

月球之谜评课稿 篇5

杭州市第四次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暨语文新课程研讨会于4月21、22日在余杭临平举行。两天的观摩活动共有九位老师为本地区的八百多位教师上了观摩课。每位老师都是有备而来,上课得心应手,有条不紊。可4月22日上午,来自下城区大成实验学校的俞竹华老师在上《月球之谜》一课时,引起了全场听课教师的一片反响。

俞老师准备很充分,有1969年美国宇航员登月的课件,有资料袋,按照产生疑问——查找资料解决问题——产生新的问题的步骤进行上课。学生积极性很高,提出的问题也很有水平。由于教师有备而来,因此解决的游刃有余。本来这节课是上得滴水不漏,忽然,有学生抓住其中的一句话,提了个问题。

“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我认为,41、42……46、47都在40亿年前,地球上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头,并不能说明月球比地球的年龄大。”

俞老师被学生的提问一时蒙住了,沉思了一会儿说:“我们说40亿年前,自然包括41亿、46亿年前,看来是教材出了问题。”并称赞这个学生读得仔细,能发现问题。可接下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俞老师这样说:“这个40亿年“前”的前应改为“后”。”说到这里,俞老师把“后”代进去读了一遍:“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后的`石块。”当时台下一片哗然,俞老师也觉得有问题,就把这个“前”到底是否要换成“后”的问题滑了过去不再提及,又回到第一次解答上来:“看来教材编写有问题,我们可以向编教材的老师写封信,谈谈大家的看法。”

从这里,我不由想到了我们教师自己对所教文本的解读。沈大安老师在《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一文中讲到课堂学习是学生生命活动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具有丰富性和展开的多种可能性,时代和形势的发展也要求教学具有生成性。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成性的教学。既然是生成性的教学,那么课堂上有许多内容是老师无法预设的(就如“40亿年前”这个问题)。因为无法预设,所以我们就得抛弃以往那种事先设计口袋让学生钻进来式的教学设计,多阅读我们所要教的文本,吃透教材,把准文本的教学价值。但是,现在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张化万老师在这次观摩活动的小结中提到这次观摩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其中一点就是,未能充分认识教材的教育意义,也就是没有深入地阅读文本。他说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反复阅读文本,不是带着功利性地读,不要把文本当作教本,在读中设计如何教,而把自己当作一个普通的读者,在阅读中自觉感受打动你的东西,因为教师自己“披文以入情,课堂上才能情动而辞发”

月球之谜评课稿 篇6

《月球之谜》是一篇典型的科普知识短文,讲的是人们对月球的种种遐想和各种谜团。它从皓月当空的完美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看到的奇异景色,之后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全文最大的特点紧扣“谜”来写,可谓“谜”象从生,课文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空间,让读者去遐想,去探索。根据文本特点,我把第一课时重点确定为: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综观整节课,并综合各位评课老师的意见,觉得以下几个地方比较有特色。

一、定位明确,有效地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

这篇课文虽然散发着科普知识的光芒,但其文字优美,要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球的神秘,不失语文的本味。因此,我把文本的三维目标定位为:

1、认知目标——会认悬皎遐壤藻等几个生字,会写幕、临、奥、撒等字。了解“遐想、奥秘、令人费解”等词的意思。

2、技能目标——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积累有关月亮的诗句。

3、情感目标——感受月亮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探索月球的欲望。课堂教学中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方向,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重视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月球的奇异与神秘。

本课尽管是知识介绍性的文章,但朗读训练的资源十分丰富。例如,课文的第一句话,“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完美的遐想!”由于这句话的生字较多,而且易读错,我通过多媒体画面及多形式的读(范读,指名个别读,齐读)来启发学生“遐想”。再如,在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是通过问题的设计:“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景色?”来让学生先找出答案,再通过朗读来理解什么是“奇异”,在读后感悟“荒漠”。又如:在学习月球的未解之谜时,通过朗读品味其文字的优美与用词的准确性,到达“读中品”、“读中悟”的目的。整节课以读代讲,书声琅琅。

三、体现学科特点,注重知识技能教学,贴合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课前,小柯曾向我推荐,上公开课不宜上这类的文章,教学的侧重点很难把握。千万留意别把科普类的文章上成“科学课”。我谨记谏言,多次重复地阅读教材,翻阅教参,在设计教案时紧紧扣住“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科普知识渗透为辅”这条主线。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大转折点,课程增加,阅读量与写作大幅度提高。无论是读还是写,仍需继续扶持,尤其是像我们农村小学不能忽视。这是第一课时教学,对于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脉络我都采取了必须的教学策略。本堂课最大的特点是我将生字词教学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适时适度地在不同的板块教学中重点指导读或写。在学生在一堂课中真正的学有所得。

四、把信息技术与文本进行巧妙的整合,使学生能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也弥补了教材的不足。

如:在学生了解“环形山、月球的荒漠”时,我采用图片与解说的方式,让学生在视觉上有形象直观的体验。在拓展月球的未解之谜时,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其他的未解之谜,使学生又一次给月球蒙上神秘的面纱,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

当然,人无完人,再完美的课也是有缺陷的。在本堂课中也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1、情境模拟练习没有体现它的亮点。让学生讲解月面特点时,我本是想通过“模拟打电话”这一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口语表达潜力。但这类的表演在平时的课堂中训练太少,几乎没有,以至于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主角,发挥它的优势。所以,精彩的课堂就应是“功在平时,厚积薄发”的。这也是我今后要给学生弥补的一课。

2、学生学习的模式比较单一。虽然课堂训练的参与面比较广,但形式不够多样。在让学生介绍月面特点时,可先同桌模拟练习,再展示汇报,可能效果会大不一样。在了解月球的未解之谜时,也可小组合作探究,再让小组派代表发言汇报。学习的形式多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面也会更广泛。

在公开课中充分肯定自己,正确认识不足。“一课一得”,让今后的路走得更宽更远。

月球之谜评课稿 篇7

早上听了陈老师的《月球之谜》,总的感受是天马行空。

首先是老师和同学表现的都非常有激情,能从课堂上看出来。老师有许多话要说,也有想登上月球的梦想反复强调,学生从开始的朗朗书声,到群学时的阵阵掌声,都表现出了足够的学习激情。

其次是师生的课前准备都很充分。老师准备了PPT课件,学生导学案都完成了,还搜集了有关月球的不少资料。

第三是课堂流程完整。省略了独学环节,从对学到测评各个环节比较流畅。

第四是老师搞了个新花样,让学生抽签决定评价人是谁。

相对来说,这节课值得商榷的地方比较多。

一、是对学过程中,不是对子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而是简单地念自己的导学案,很多对子是两个人都在念,没有听。

二、是小组群学时,只要学生张口说了,就会有掌声和“行、行、 你真行。”口号声,不仅流于形式,而且小组之间相互干扰,没有起到激励表扬的作用。整个小组学习过程中没有生成的问题。

三、是展示环节,几个小组的.展示成果的问题形式出现的,提出来的问题也没有有效解答,更没有质疑补充,展示只是个形式。如“水藻在月球的尘土中为什么长的特别嫩绿?”这个特别好的问题,就没有讨论解答。

四、是课堂上老师太强势。老师说“我想登上月球去住一年。”“老师就能活xx年。”还有老师醉酒一样的歌嚎,让学生忍俊不禁。这些违背了高效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主张。

总之,这节课相应的教学目标完成不理想。无论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还是探讨月球之谜,可以说都没有有效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