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小学教案 > 二年级教案 >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教案(优秀2篇)正文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教案(优秀2篇)》

时间: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教案 1

第9单元 总复习

第3课时 长度单位 认识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第3题和练习二十五,第12题102页第5题和练习二十五第9--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解时间的意义。

2.巩固学生对时间的认知,知道时和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画线段。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1时=60分,能准确地读出时间;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难点: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做规划;会量线段,会画线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认识时间

(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1.观察讨论。

(1)教师出示教材第101页第3题的实物钟面。

师:这些实物钟面上的时间各是多少?你能读出它们吗?

(2)学生观察思考讨论,根据自己以前学过的关于时间的知识读出实物钟面上的时间。

小组内进行讨论,看读出的时间是否一样。

(3)组织全班汇报结果,教师总结,给出正确答案。

2.回答问题。

师:钟面上有多少个数?这些数把钟面分成了多少个相等的大格?每个大格里面又有几个相等的小格?

生:钟面上共有12个数,这些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每个大格中有5个相等的小格。

师:时针走一大格是几时?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几圈?是多少分?1时等于多少分?

生: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1圈,是60分。1时=60分。

二、复习米和厘米 。

1.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

(1)用手臂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用手指表示1厘米大约有多长。

①学生比画。

②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长1米?哪些物体大约长1厘米?

(2)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

(板书:1米=100厘米)

2米=( )厘米 400厘米=( )米

3米=( )厘米 700厘米=( )米

(3)完成教材第102页的第5题。

(4)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师:请同学们估计一下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2.量、画线段。

(1)看教材第105页第10题,估计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

指名回答。

(2)动手量一量,验证你估计得对不对。

请同学们汇报测量结果,并说说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3)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小组同学相互检查。

三、拓展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五第12题。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时间的知识理解题意,采用互相讨论的方式写出时间或画出缺少的分针,教师给予评论。

2.写出下面的时间。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9题。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同学们又有什么新的收获没有?

五、同步训练

教学至此,敬请选用《新领程》相关习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时间教案 2

第7单元 认识时间

第1课时 认识时间

【教学内容】:课本第90、9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活动进一步认识时间,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能力。

3、情态、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感受到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会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1小时=60分

【教学准备】:挂图、钟表模型、手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教学开始,先出示一幅学生们正准备上课的情境图,让学生猜是第几节上课了,并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既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激发起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利用钟表模型,认识钟表刻度

1、 四人小组合作:观察钟表模型,并完成下表。

钟面上一共有( )大格

1大格有( )小格

一共有( )小格

2、让学生观察推理:分针从刻度12走到刻度1、2、3……各走了几小格,各是多少分。每一大格的刻度作为分针的单位时各是多少分。

3、同桌一起拨一拨,引导学生观察时钟走1大格,分针走了几小格,从而得出:1小时=60分。

三、加强观察、实践、探究几时几分。

1、让学生观察几个分钟正指向每大格的刻度时的钟面。通过同桌交流再全班反馈的方式说说钟面的时间,并归纳看钟的方法:先看时针,确定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可以用5分5分数的方法确定是几分。

2、让学生观察一般情况的`几时几分,通过小组交流得出看分针的方法:可以先确定接近分针的大格刻度是几分,再用1分1分顺数或倒数的方法读出是几分。

四、读读拨拨、初步实践应用

1、完成“做一做”。

2、同桌一起拨一拨,每天上学、放学时间。

3、小组一起拨一拨,交流所拨的时间,并说说所发生的事情。

四、活动延伸。

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时间方面的数学素材(如火车票、汽车票、飞机票,工厂商店作息时间表等等)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启发学生在实际应用方面举出更多的时间的例子。

五、课堂小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怎么样学的?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