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通个人研修计划合集四篇》
校本通个人研修计划(精选4篇)
校本通个人研修计划 篇1
转眼间,我已经工作了17年。回首这匆匆而充实的一天,我总能在工作状态中保持饱满的激情。但是,规划秩序的缺失,让我的路磕磕绊绊。思考规划是发展进步的有效手段,不然怎么会到国家发展规划,从小到个人发展规划,都要制定详细的规划,有目的、有秩序、有步骤地实施。我个人的规划很重要,我如何发展关系到每一个尊重我这个老师的学生的发展;我的进步反映了许婧中学新教师的出现。对我来说,想想就顿悟很重要,因为我属于集体,我属于学生。
一.教育
1.教育发展目标: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继续走情感教育路线,做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2.教育发展计划:
20xx年:因为终于可以释放当老师的热情了,爱情泛滥是必然的。也许我所谓的宽容会变成学生之间的纵容。所以在工作的第一年,我要求自己注意“度”,一定要注意自己是老师这个事实,处处保持老师的形象,做到善良与威信并重。这样,我觉得我在学生心中树立了一个当老师的好形象。老师可以善良,但老师不能溺爱。
20xx年:以第一年的亲身经历,这个时候我应该是又爱又恨的学生。所以,我要求自己不要偏袒好学生,不要歧视差学生,真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每个人充足的成长空间。学习成绩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对学生来说。真正公平的`说,我认为教师要有非常专业的精神,从关注学生的成绩到关注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
20xx-20xx:能够及时、独立地捕捉学生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小问题,使问题尽快、有效地得到解决,不至于扩大,为学生心理成长奠定基石,从而成为学生真正的导师。
第二,教学
1.从强调教学转向强调发展
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学生不是一个要灌的瓶子,也不是没有血有肉的东西,而是有思想有自主权的活生生的人。
传统教学往往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作为“人”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同时形成良好的人格和健全的人格。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把教学的重点从传授知识转向强调学生的发展。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很好的贯彻这一点。
2.从重视教师教学到重视学生学习的转变
我经常想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一开始我的课是以我的“讲”为中心,因为生物比较专业,学生没有基础。同时,我也很渴望让他们多了解一些生物知识。因此,在课堂上,我经常听学生说话。后来发现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慢慢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愿意自己思考。发现这一点后,我调整了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提出了更多有趣的问题,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主动思考、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慢慢的,我相信学生会成为班级的主角。
正如老教师叶圣陶所说:“最重要的是看学生,而不仅仅是看老师讲课。”
3.从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
“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和弊端。这也是我在教学过程中会犯的错误
误。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重只重视只是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略只是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然而,学生学习往往经历“感知——概括——应用”这样一个认识过程。由此可以看出,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没有过程的结果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学过程不能舍本求末,省略过程,这对学生的学习十分的有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改善这一点,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
4、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教学方法的大忌是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在新课程中要求教师要勇于创新、积累、总结和提高。教学的创造性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编制和优化教法;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上。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以这三方面为标准,努力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
三、不断的进行各种学习,得到专业化的发展。主要由以下几种方式:
1、教学反思
2、与他人进行专业合作
3、终生的专业学习
最后,相信在未来的三年里,在学校领导和同事的帮助和我自身的努力下,我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路漫漫其休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管这个过程是苦是甜,我都将为之努力
校本通个人研修计划 篇2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1、继续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组织教师开展专题性的学术研讨,围绕研究主题指导教师开展深入探讨,从更深层次把握教育改革的时代脉搏。本学期将重点围绕“如何使科学课简约有效”进行研讨,同时把理论学习跟教学实践反思、经验总结融合一体,努力提高学习的成效,以此促进教师理论素养的提高,以推动、促进课程实施水平的提高。
2、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是教学研究的主题,本学期继续深化研究 “立足思维发展,提高探究实效”,推广“动脑动手做科学”的科学学科探究性教学模式,针对我校科学教学实际,探寻使科学课简约有效的途径,以提高日常课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课程研讨,提高教研质量。
1、系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全面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本学期,将有计划、有选择地对部分重点章节开展教材分析跟研究。
2、参加专题研讨活动。本学期科学学科将继续围绕“立足思维发展,提高探究实效”进行研究,围绕专题,参加相应的理论学习、课堂观摩、沙龙研讨等活动。
3、加强校本研修。建立科学学科校本研修制度,积极开展校本研修,并努力做到务实有效。本学期安排4次的校本研修活动。通过开展扎扎实实的校本研究活动,促进专兼职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跟能力的同步发展。
4、做好“做中学”实验项目的.研究,深化科学课程的改革。本校是“做中学”研究项目,要积极开展实验,定时向科学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开放,引导教师用“做中学”理念深化当前科学课程的改革。
三、加强常规管理,规范学科教学,推进学科发展。
1、加强学科教学的日常管理。认真落实跟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开足课时,不挤占、不挪用,并要求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2、深入开展科学学科学生学习评价的研究。继续从评价内容、评价形式等方面进行探索,着眼于充分、全面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关注个别差异,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探索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五、课题研究
根据课程改革的发展跟我校科学教学教研的实际,本学期将重点对以下课题进行探讨与研究,
1、“立足思维发展,提高探究实效”的研究。
2、学生科学学习评价的研究。
3、“做中学”相关研究。
4、“简约有效的科学课”的研究。
5、小学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落实。
各教师也可根据教学科研实际情况,选择课题。
校本通个人研修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改新理念要求下,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必须转变。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变化自己,学习先进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当代教师的要求。结合学校本学期的校本培训计划本年度认真学习,学科新教材等为主要培训教材,认真研修以求自我发展。
二﹑学习内容:
(一)个人读书
1.至少精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书籍自己选定。
2.交一篇个人阅读的读后感。
(二)听评课
1.听评课的对象以本校教师为主,本学期至少听8节课。
2.每次听课后要认真填写听课记录本。
(三)小组集中研修
1、认真做好集体备课工作。
2、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并结合本组的具体实际开展教学研究。
3、学习教材、理解教材、探索教法。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做到及时研究解决。不断积累课改工作经验。
4、以典型课例和专题课教学教研为媒介进行“研”“训”,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5、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进一步提高师德。
6、学习《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反思意识,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主动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三、学习形式:
1、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努力解决在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促进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
2、创新集体备课,利用备课组,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设计出富有个性的教案。
3、深化反思型教研活动,范围包括课堂教学反思、课题研究反思、个人成长反思,课前和课后的反思。
4、每周做一次教后反思,每月写一篇教学案例或随笔,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每学期写一份经验总结或教学论文,每学期上一节公开教学研讨课。
5、充分利用自身信息技术知识的网络资源优势,在网上查找所需学习资料,进行互相学习和交流。
四、具体措施及安排
1、每周利用1——2小时自学各种理论知识,并做好要点笔录,写在校本研修报告册上。
2、每年寒暑假读一本教育专著,并写好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写在业务学习笔记本上。
3、认真按时参加学校的团队研修活动,并认真准备,积极发言,积极讨论,争取每一次团队研修活动都有所收获,并让老师们也有所收获。
4、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管理行为,不断地总结经验,找准不足之处,写好教学反思和案例,促进自己的不断进步。
5、在工作中对自己严格要求,决不松懈。
校本通个人研修计划 篇4
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日新月异的知识和个性多样的学生,作为教学校长,必须坚持不断地学习,主动寻求专业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做好本职工作。为了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有更大的提高,制定今年校本研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落实临江市中小学校长校本研修计划,充分重视中小学校长校本研修工作,加强学习,不断总结反思,切实发挥校长校本研修的`功能和作用。
二、主要任务
1、以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加强校长校本研修,及时总结经验和做法。
2、做好“校长专业化”、“学校常规管理”、“学校精细化管理”、“学校管理案例”四个专题研究的学习。
三、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干训部要求的《治学之道》的学习,记好笔记,写好每月一篇的体会,发布博客。
2、至少学习两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升华思想,感悟真谛,通过多读、多思、多写逐步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3、经常在网络、教育刊物浏览有效教学策略信息,带动教师做好学校有关提高课堂有效性课题研究,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科研的意识和能力。
4、每天校本研修时间不少于两小时。及时将校本研修的问题、困惑、收获、感悟,借助吉林省教育社区网络平台,发布个人博客,通过同伴互助,交流、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