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相关 > 工作文档 > 规章制度 > 消防应急物资的管理制度(通用三篇)正文

《消防应急物资的管理制度(通用三篇)》

时间:

消防应急物资的管理制度(精选3篇)

消防应急物资的管理制度 篇1

应急物资装备管理制度旨在确保企业在面临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通过规范物资的.储备、管理、使用和更新,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制度涵盖以下几个核心方面:

1. 物资分类与编码

2. 储备标准与策略

3. 物资采购与验收

4. 库存管理与盘点

5. 物资分配与调拨

6. 应急使用程序

7. 维护保养与报废

8. 定期演练与评估

9. 法规遵从与记录保存

内容概述:

1. 物资分类与编码:明确各类应急物资的分类标准,建立统一的编码系统,便于识别和管理。

2. 储备标准与策略:依据企业风险评估结果,设定合理储备量,制定动态调整策略。

3. 物资采购与验收:规范采购流程,确保物资质量,严格执行验收标准。

4. 库存管理与盘点:定期进行库存检查,防止物资过期或损坏,确保物资可用性。

5. 物资分配与调拨: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公正地分配物资,根据需要进行内部或外部调拨。

6. 应急使用程序:制定详细的操作指南,指导员工在应急情况下正确使用物资。

7. 维护保养与报废:规定定期保养和检查,对无法修复或过期的物资进行报废处理。

8. 定期演练与评估:组织应急演练,检验物资使用效果,对制度进行持续改进。

9. 法规遵从与记录保存:遵守相关法规,完整记录物资管理过程,以便审计和追溯。

消防应急物资的管理制度 篇2

1、目的

为进一步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对应急物资的.管理,提高物资统一调配和保障能力,为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安全事故提供重要保障,依据《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关于加强重点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物资储备的指导意见》、《北京市工业制造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评审通用标准》等相关规定,特制订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北京三元种业饲料分公司各部门所有应急救援物资的管理。

3、责任部门

3.1公司综合部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统一采购、储备和发放。

3.2各部门定期对本部门应急救援物资的配备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应急救援物资齐全、有效。

4、应急救援物资的管理

4.1公司根据各部门的实际应急需要,统一配置救护器材、消防设备、个人防护用品等应急救援物资(见附件1《应急救援物资台账》)。

4.2应急物资的采购

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前10天提出应急物资采购计划,并报请部门负责人和公司总经理审查批准后,统一报综合部采购

4.2应急物资的配备

各部门负责人是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确保物资储备种类、数量与本部门的发展相适应,能够满足突发事件时应急救援的需求。

4.4应急物资的保管

应急物资的保管由各部门明确具体管理人员,应急物资做到分类存放,建立台账,动态更新。

4.5应急物资的保养和维护

各部门对应急物资每月保养、维护一次,并做好记录,发现应急物资损坏、破损以及功能达不到要求的,要及时进行更换,确保应急物资种类、数量满足应急救灾的需要。

4.6应急物资的更新和补充

因损坏、过期等原因,管理人员应提出应急物资补充意见,报综合部及时更新、补充。

消防应急物资的管理制度 篇3

一、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规范风场应急管理制度,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员工的安全健康和生命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应急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快速反应”的原则。

三、应急管理分“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应急物资保障等。

四、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写与修订。风场应急管理制度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编制、修订、审核。预案应保持与上级部门预案的衔接。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实际演练情况,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做到科学、易操作。

五、应急演练。根据年度应急演练计划,每年至少分别安排一次桌面演练和综合演练,强化职工应急意识,提高应急队伍的反应速度和实战能力。安质环保部负责做好演练记录和总结。

六、应急通讯设备保障。风场要对电话、对讲机、手机等通讯器材进行经常性维护或更新,确保通讯畅通。

七、应急救援物资保障。根据公司预案做好应急救援设备、器材、防护用品、工具、材料、药品等保障工作。确保经费、物资供应,切实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并对应急救援设备、设施要定期进行检测、维护、更新,确保性能完好。

八、应急处置。事故发生后,要按应急报告制度逐级汇报,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以营救遇险人员为重点,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事故发生后及时封闭现场,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九、成立兼职应急救护队,人员由班组主要负责人、业务骨干和员工组成,并进行经常性训练,熟练掌握基本的救护常识和救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