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实用3篇)》
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精选3篇)
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篇1
1.ICU作为病重病人的监测声场所,必须保持整洁、安静、舒适、避免噪声,工作人员应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移物轻、操作轻。十不准:上班不准会客、不准在办公室吃东西、不准带小孩、不准看小说、不准打瞌睡、不准打私人电话、不准闲聊、不准做私事、不准化浓妆、不准放私人用品。
2.进入ICU室应衣帽整洁、换ICU专用鞋。
3.非本室的工作人员及病人的管床医师不得随意进入ICU室,外来参观人员必须经医务科或护理部批准后方可入内。
4.统一病室的陈设,保持床单位及床边桌等用物的清洁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得批准,不得随意搬动。
5.做好病室医疗文件的保管工作,病人和陪人不得翻阅病历和医疗文件。
6.任何病人不得留陪护,探视的时间进行探视,病人的一切治疗护理由护理人员承担。
7.ICU各类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各种操作规程,认真履行各班岗位责任制,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巡视,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随时做好危重病人的抢救准备工作。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避免发生差错事故。
8.随时做好接收新病人的准备工作和平稳病人的转出工作,病情及药品等其他物品交接清楚,病人的贵重物品不得带入ICU室。
9.切实做好病室的消毒隔离及清洁卫生工作,防止医院感染,经常保持病室的清洁,每日清扫,每周一次大扫除。
10.医务人员工作时,穿好工作服,注意仪表仪容,讲究文明和清洁卫生。
11.做好安全保卫,节约用水电。
2ICU规章制度
1.ICU 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医疗组长负责制。由医疗组长分管医疗、教学、科研等各项具体工作。科内重要决策均由管理小组会议讨论科主任集中意见后再做决定。
2.ICU 对住院医师实行严格且正规的 5 年临床培训。
3.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4.值班医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清患者的病情、治疗等,仔细检查急救物品、药品和器械。做好记录,监护记录和资料要妥善保存。
6.室内急救物品,用后务必放回原处,不得外借,特殊情况下需外借时,须经护士长同意,用毕立即归还,并检查有无短缺、损坏。
7.严格操作规程,室内设置的各种贵重仪器,要有专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所有精密仪器,均有使用说明和记录.注意仪器的保护和维修,加强保卫,注意四防(防火、防盗、防爆、防电击)。定期实行有害作业人员的体格检查和保健。
8室内不留家属陪伴,遇有抢救患者时经医师允许嘱家属在指定地点等候.
9. 工作人员在医院范围内,严禁在任何时间、地点打牌、下棋和任何形式的赌博。上班(包括值班)期间禁止喝任何带酒精的饮料。不准用科内电脑玩游戏、炒股等。.非病室人员不得入内,室内不得会客、闲谈、喧哗,中心监护台严禁聊天,看报纸,以免影响监测。
3ICU病房管理制度
ICU病房是危重病人集中之地,这里集中了全院最先进的设备、精湛的医术、优质的服务、科学的管理,为了您的亲人和他人的早日康复,请遵守下列规章制度:
1、ICU病房是一个相对无菌环境,不经病房管理者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入;
2、上午10:00之前是查房和处理医嘱时间,谢绝参观、会客;
3、ICU病房为无陪护病房,非规定时间禁止探视,家属在家属休息室休息;
4、禁止在病房周围使用移动电话和大声喧哗,禁止吸烟;
5、病人送饭时间,早:6:00—7:00,午:12:00—1:00,晚:5:30—6:30;探视时间:下午3:00—4:30;
6、每个进入ICU病房的人员必须先换鞋、更衣;
7、探视家属必须遵守医护人员的规定,不得随意乱动,注意保持室内卫生,每次每个病人仅限2名探视家属。
4ICU护理工作规章制度
1、了解自己所分管病人的病情、诊断治疗、处理等情况。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危急情况下可行必要的处理。
3、按时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医嘱,认真做好特护记录,严格执行查对交接班及消毒隔离制度,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4、随时检查,备齐急救所须药品,器材,迅速准确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工作。
5、凡有ECG、心导管、上呼吸机和气管切开等特殊监护时要按常规做好一切护理。
6、保持各管道通畅,静脉输液按每小时如量均匀输入,凡用药物必须遵医嘱,特殊药物剂量浓度要精确计算,必须经另一人核对。
7、熟悉常用仪器,按正规操作,注意保养。
8、凡须置导尿管病人应保留开放,记录每小时尿量,24小时出入量平衡,并按常规护理。
9、每日按常规做好晨、晚间护理及呼吸治疗,每日更换床单,保持床铺整洁,病人卧位舒适,定时翻身、防褥疮护理。
10、交接班认真、无误、除写好交班报告,必须做好床头交班。
11、保持病室安静,物品定位放置,井然有序,定期清洗,消毒。
12、凡入ICU工作人员须着工作衣、帽、穿工作鞋,各项无菌操作须戴口罩,按无菌操作规程。
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篇2
一、猪瘟:后备公猪6月龄或采精前免疫1次,以后每年免疫2次,每半年1次。
二、口蹄疫:后备公猪6月龄免疫1次,以后每半年1次(浓缩灭活苗)。
三、乙脑:5-6月龄免疫1次,以后每年4、7月各免疫1次。
四、猪细小病毒:6-7月龄免疫2次,每次间隔时间为15天,以后每半年免疫1次。
五、伪狂犬病:6-7月龄免疫1次,以后每半年免疫1次。
六、蓝耳病:配种员2月免疫2次,间隔时间为20天,以后每年免疫2次。
七、猪链球菌病:采精前1月免疫2次,间隔时间为15天,以后每年2次免疫。
八、猪传胸、副嗜血杆菌:5-6月龄1次,以后每年免疫2次。
九、传染性萎鼻:引进时立即注射,以后每年免疫2次。
十、衣原体:采精产30天、15天各免疫1次,以后每半年免疫1次(油佐剂灭活苗)。
十一、猪肺疫:采精前免疫1次,以后每半年免疫1次。猪人工授精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要求整洁、干净、卫生,每周彻底清洁一次;
二、非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正常情况下不准进入实验室,采精员也不准进入实验室;
三、所有仪器设备应在仔细阅读说明书后,由专人按操作规程使用和维护保养;特别是高压蒸气灭菌器,超声波洗净器,双蒸水器使用时更应注意人身安全;
四、各种电器设备应按其要求选择适应插座,除冰箱、精液保存箱、恒温培养箱等外,一般电器要求人走断电,干燥箱无人时设定温度不应高于100℃;
五、物品、器皿的清洗、消毒方法:所有器皿应以洗洁精或洗衣粉清洗干净,再以蒸馏水漂洗,60℃干燥(玻璃用品干燥温度可高于100℃)后,以锡纸包扎器皿开口,玻璃器皿180℃1小时进行干热灭菌,非耐热器皿、用具以高压灭菌器121℃、20分钟湿热灭菌;
六、稀释液的配制、精液检查、稀释、分装一定按照人工授精操作规程进行;
七、实验室仪器设备保持清洁卫生:实验室内使用的仪器设备,如显微镜、干燥箱、水浴锅、17℃精夜保存箱、冰箱、37℃恒温板、电子天平等,必须保持清洁卫生,显微镜镜头(目镜和物镜),应每2周用二甲苯浸泡一次,保持清洁;
八、采精室与实验室之间的传递口的两侧窗只有在传递物品时才能按先后顺序开启使用。
安全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篇3
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全体教师务必高度重视,以确保学校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1、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必须严格履行《班主任职责》和《任课教师职责》,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2、教师要以《守则》、《规范》、《学生安全十不准》、《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法》等为依据,做到经常宣传讲解,不厌其详、不厌其烦,并作好督促、检查工作;
1、全体领导和教职工均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对每个学生的安全负责。大型集体活动、社会实践安全管理要以“完备预案、严格申报、全程关注、确保安全”为指导思想,落实安全管理,确保活动安全。
2、建立活动安全管理组织系统。组建活动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班级集体开展活动中,班主任具体负责本班学生活动安全。学生活动中,学校卫生老师也应参与安全工作。
3、完善活动方案制订和安全工作信息呈报。每一个活动都需制订活动方案和安全预案,落实安全岗位责任,并及时呈报。在活动中如果发生师生受伤害事件,要及时向校长汇报,并由学校上报教育局。
4、发生重大突发事件、事故及时上报。如学校不及时上报或隐瞒不报造成严重后果,将追究学校主要负责人及有关人员责任。
5、实施特殊体质学生活动管理。由班主任牵头,建立特殊体质***,记录体检情况和向家长告知的.身体特殊情况,并告之相关活动组织部门。活动组织者应根据已知情况,禁止安排或限制特殊体质学生参加不适合的活动。
6、活动前要加强安全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运动常识、生理卫生和运动安全教育,要向学生提出安全保卫要求和注意事项,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让学生掌握自护、自救、互救安全防范的知识和本领。学生活动如需家长配合的,及时加强家校联系,实现家校的有效沟通和配合。活动结束后要进行活动总结,评价学生对活动安全的执行情况。
7、学生在活动中如遇紧急情况,活动组织老师要迅速做好处理工作,本着学生优先的原则进行,尽最大努力确保学生人身安全,救助为先。并在第一时间上报活动负责人及学校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