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学期教学工作总结(三篇)》
三年级科学学期教学工作总结(精选3篇)
三年级科学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篇1
时光匆匆,一学期即将结束,在这一学期里,我任教三年级科学课,感受颇多。在教学过程中,本人积极参与教学研讨活动,获得指导的同时,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发挥科学课优势,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与学生共同学习,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提高科学课的实效性。
在教科学课之前,我学习了课程标准,阅读了相关资料。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要想上好科学课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首先,在理念上的转变。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下六个理念:
一、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二、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三、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四、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需求;
五、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六、科学课程标准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些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其次,在内容方面,我发现:
1、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创设开放性课堂。有的学习内容,实践性非常强,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因此,教学过程不能仅仅在课堂上,需要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搜集材料、合作探究、从中获取知识。而在课堂上,只是汇报交流结果,如植物的身体。当然,虽然探究的过程在课外,老师不能看到探究的过程,这就要求老师的指导更要及时、准确,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探究,得出结论。
2、科学课程具有更强的实用性、趣味性和灵活性。课程中的内容更注重选择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符合学生兴趣和需要的学习内容。尤其是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获取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形式,从而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全面的发展。
再次,由于理念的转变以及主要内容的变化,引起了我在教学各方面的转变。
1、由于文本提供的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很强,在备课时,教师要充分想到可能发生的情况,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和教学时间。所以,在备课时,我不仅要考虑到文本的内容,还要考虑到文本延伸到的内容,查阅相关书籍,上网查阅资料,以防上课时出现过多的学生质疑,而自己却不知怎样回答的情况。
2、科学课的主要内容,不仅综合了自然课的主要内容,还增加了科技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对人体自身的认识、环境保护教学内容。这样做更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
3、既然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那么在上课时,教学方法要根据课堂上出现的情况,灵活多变的运用;重视学生观察思考、探究性学习教学环节也要随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4、及时帮助学生写出探究记录。在写探究记录时,指导学生把探究的过程写得有条理、清楚,把结论写明白,并提出自己还没有弄清的问题。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困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想方设法解决。如:如何大面积地提高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更好地搞好小组合作的效果等。
在科学教学战线上,我还是一个新兵,但我会不断总结经验,进行教学反思,始终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学生进步成长,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的习惯。
三年级科学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篇2
一学期以来,我本着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努力摆脱以科学知识为中心的旧有模式,全面关注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紧张的20xx-20xx年的第一学期以悄然离去,为了能更好的搞好科学学科的教学工作,我把在上学期科学学科的教学工作做一下总结:
我在教学工作中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和实验来学习科学。努力将学生的学习建立在他们以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并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要让学生能够愿意看,教师能够教”是我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我不仅注意从小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尽可能地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喜欢科学课,建立起学习科学课的信心,而且注意到所设计的活动应是学校都能开课都有条件进行的。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出于科学探究始于细微观察的观点,我将教学工作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教学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尽管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的发展。
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我还综合的考虑了科学探究方面诸多能力的培养。通过观察如何提出问题,如何通过比较认识事物,如何进行猜测并验证结果,并如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形成结论。
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判断能力,我在教学活动中,对观察记录和报告撰写非常重视。要求学生在每一项观察活动中能够采用图画、表格、文字的形式进行记录。
我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在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教学,积极的把学生学习科学的场所引向生活和大自然,自始至终都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要求学生全身心的`投入科学学习活动,
并尽可能地运用自己的感官与认识对象相互作用。对于植物和动物,要求学生将他们作为活的生命体去看待。不仅从生命的角度展开对他们的认识活动,而且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体验生命的多样性和他们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让学生从小养成善待生命、亲近自然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我在教学中还有意识地安排了多项环境保护的内容,力图从多方面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追求学生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本身深层次的理解;以积极的思维推动学习活动的进展;善于把各种目标综合的看成一个整体。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代替单纯的讲解;以创造各种学习的机会和探究的情境代替灌输;学会倾听,了解学生理解了什么,误解了什么;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权利,对他们积极加以引导;将教学评价伴随在教学过程之中,努力与教学融为一体。
在期末检测中,学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最高分100分,最低分85分,及格率100%。
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在新的学期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争取更大的成绩,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增长知识。
三年级科学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篇3
科学课,一切都感到新奇,尤其是科学实践课。因此,我在教学中,以“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为宗旨,尽力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创设轻松愉悦的情境进行教学,并尽量创设玩的环境,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玩中积累。以下是我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的总结。
一、基本情况:
本班学生共39人,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好学,上进心强,学习目的明确,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观念。但仍有小部分学生学习、纪律都较松散,学习能力较弱。本学期主要开展了如下几项工作: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学生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学初,积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科学意识,提高认识能力。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细心发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评价肯定,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让其树立科学观念。
2、抓好常规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新教材理论知识,课堂上设计新颖、愉快的教学方法,增强趣味性,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技能。发挥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了学生乐学的兴趣。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调查小结工作,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根据其实际情况拟订学习目标,以目标来激励学生进步。
3、注意做好课前准备,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学习课标和教科书,准备好每节课必要的实验教具,做到先备课,后上课。坚持理论和实际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容易汲取知识,从而使教学任务能够按计划完成。同时,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二、一学期下来,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第一,树立学生的参与意识。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正确的判断。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进程,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也要布置学生按每节课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带齐实验器具,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依照提示就能热热闹闹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第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比如,教学《我们周围的材料》时,我让学生学习造纸,并设计造型,学生兴趣很高。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关键是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劳动者,勤动手、动脑、动口。
第三,丰富学生的参与方式。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就是改变过去以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的教学手段。科学课教材的特点非常抽象,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秘密,获取新知识。如果教学中只是老师讲、学生听,就会显得很不协调,太干瘪了。我经常带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观察、探索。学生自制树叶标本、观察蚂蚁觅食、组织蜗牛赛跑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只要勤于动手动脑,仔细观察,就会获得新的科学理念。
第四、抓住学生的参与过程。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质疑精神,从无疑到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时常探究。要让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过程成为主流。在学生参与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合理安排,解疑、质疑。让学生的参与及参与过程中的生存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
第五,体会学生参与的快乐。学生是好奇的,是好动的,学生通过捉蜗牛、看蚂蚁、摘树叶、学造纸、试材质。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生活智慧与人类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的快乐。
三、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在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完成了教学任务,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还有小部分学生的学习仍不够自觉,设计实验的能力和记录实验过程的能力还有待加强,缺乏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等,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