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颂的演讲稿(精选5篇)》
中华颂的演讲稿(精选5篇)
中华颂的演讲稿 篇1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
这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美德,发扬美德》。
中华美德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的立身之本,是中华礼貌的精华。对于我们每个人乃至中华民族都是至关重要的。
中华美德传承着无私奉献。最美女孩虞秀芝因身患重症,自愿将自己的眼角膜进行捐献,使他人得以重见,而虞秀芝则走完了她生命的旅程。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不忘奉献他人,她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她展现了中华的美德,华夏的灵魂。
中华美德传承着舍己救人。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为救学生奋不顾身的扑到车前。车轮从她大腿上碾压过去,肉都翻卷起来,路面满是鲜血,惨不忍赌,经过抢救,张丽莉被迫高位截肢。从此她的学生奔跑在充满阳光雨露光明的大路上,而陪伴老师的却是永久的轮椅啊!她是冰雪为荣玉做胎,中华的美德,华夏的灵魂。
人生是一本书,岁月是一条河,时间是一台戏,高山流水谈不完阴晴圆缺,唱不尽春风秋雨。何不让我们用这谈不完的人生,唱不尽的岁月,用时间做纽带,来传承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传承着爱国主义情怀。中国的每一寸土地都不容许半点侵犯,更不容许一点丢失。数不尽的华夏儿女,自愿离开家乡,去南沙执行艰苦的守礁任务。例如守礁英雄李文波,20多年来他一向坚守在南海,执行守礁任务。尽管生活条件恶劣,但他还是坚持一次不落地守礁。自古忠孝两难全,为了守礁,他亏欠家里太多太多,当他第一次回到老家时,才明白母亲已经卧床三年。当母亲病危时,他回家仅仅几天,就接到南沙守礁的任务。在前往南沙的舰艇上,他接到了母亲病逝的消息。一个人长跪在甲板上,声嘶力竭地哭喊着:“母亲啊”
有人问他后悔吗他却说:“南沙守礁是我一生的荣耀,就算失去生命也没什么后悔的。”在李文波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中华的美德,华夏的灵魂。
中华美德已传承了数千年,是我们的根,永远都不能丢弃的根。时间如水,生命如歌,二十一世纪的朝阳已冉冉升起,历史的车轮谱写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与辉煌。中华美德是历史的瑰宝,是中国的财富,是华夏儿女的灵魂。作为一名21世纪的小学生,有职责有义务把这些美德传递下去,让这些美德世代相传,要让它永存人间。让我们一齐高呼,一齐展现,一齐传承中华美德,华夏的灵魂!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中华颂的演讲稿 篇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华美德颂》。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个人修养的民族。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因此我国向来就有“文明古城”之称。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认为有这样的传统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继续发扬这一美德。一直以来,有许许多多尊老爱幼的事例,如春风一样感染着我们,打动我们纯洁幼小的心灵。
当你向老师,客人彬彬有礼的问好时;当你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时;当你学会向父母表达一片孝心时;当你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时。你所做的一切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继和弘扬中华美德和民族精神吗?
我们不仅要学会孝敬自己的父母,还要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的学生的责任。
前方的路已经为我们铺好,下一步,就是要我们顽强的走下去,事在人为,我们首先要具备学生的美德,具备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没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让我们的校园从此绽放美丽,让我们的社会发出文明的火花,所以,同学们,让我们拥抱文明吧!让我们和美德手拉手,结伴而行吧!
中华颂的演讲稿 篇3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举行20xx年罗田县青少年“中华美德颂”主题读书活动总结表彰大会。我非常高兴参加这样的有意义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对我也是生动的教育。刚才看到那么多获奖的青少年,让我们深受鼓舞,我对他们的获奖表示衷心的祝贺。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发展史的古老国家,中华文明渊源之长,文化底蕴之深厚,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遗产,至今仍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积极的现实作用。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华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成果。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铸造了我们的灵魂,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它积淀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遗产,它蕴涵着丰富的人类道德精华,它体现了人类对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它昭示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净化我们的灵魂。这样的读书活动要大力提倡,要面向全体青少年,各个学校,各位老师要从落后的应试教育里走出来,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我更希望,大家不要读死书,要通过读书明理,更要在行动中提高道德实践能力。践行道德规范,维护道德秩序,崇德明德,向上向善,从日常的点滴小事做起,努力践行中华美德,从而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
中华颂的演讲稿 篇4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象征,是传统文化中的绮丽瑰宝。阅,则赏心悦目;读,则琅琅上口;诵,则心领神会;吟,则意气飞扬。
诵读经典,不仅是对自己,同时对学生的道德、品行、性情、气质都会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极见功效的人格熏陶教育。当然,我们也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华经典《弟子规》中“感恩”的旋律。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一位教师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可见,诵读经典是多么的重要。
当我们诵读着《弟子规》中的“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朗诵着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朗诵着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朗诵着李坤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朗读着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琅琅的诵读中,学生犹如与历代圣贤平等对话,感受到先辈们先进的思想。不知不觉地体验到人对自然生命的关心,体验到登高望远的心胸舒展,体验到要尊重劳动,体验到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一切美妙的修养和哲学会毫无痕迹地从他们的口中渗入血液,渗入生命感受的深处,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诵读千古美文是树人之根本。在诵读中,中华民族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滋养着我们。书声琅琅,开卷有益。一代新人的成长,将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准则;“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这一切,都将成为我们道德的根基。
中华颂的演讲稿 篇5
中国社会的改造只有通过“根本解决”的途径才能实现,这是李大钊在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后对中国社会革命的基本看法。在那场的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争中,马克思主义与实验主义发生了第一次冲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来看,“问题与主义”之争表达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持的科学态度,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意识,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李大钊明确提出“主义”与“问题”有不能分离的关系,强调了“主义”所具有的“工具”性质,在思想方法上尽量避免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李大钊认为“主义”都有理想与实用两个方面,“我们只要把这个那个的主义,拿来作工具,用以为实际的运动,他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生一种适应环境的变化”。李大钊坚信,“主义”与实际的社会运动相结合,可以使理想成为现实。在这样的思想意识中,任何理论都具有“工具”性质,其目的在于造成社会的实际运动,实现社会的改造。因此,他认为:“我们惟有一面认定我们的主义,用他作材料、作工具,以为实际的运动;一面宣传我们的主义,使社会上多数人都能用他作材料、作工具,以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在这里,李大钊所关注的重心在于实现社会的改造,因此,只有将“主义”引向实际的社会运动才能达到目的。李大钊这种务求实际的思想,在1922年他与邓中夏等人向“少年中国学会”的一个提案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和突出。他表示:“为革命的民主主义,我们全体动员了。我们不要躲在战线后,空谈高深的主义与真理,我们要加入前线,与军阀及军阀所代表的黑暗势力搏战”。李大钊一生思想的发展和变化,都是和中国社会改造和革命的实际进程相关联的。这样的思想意识使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采取了科学的理性态度,即不把它当作教条,而是当作行动的指南,这就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李大钊初步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他指出,社会主义者“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寻找到把“精神变作实际的形式使合于现在需要的企图”。当他还是一个民主主义者的时候,就提出了认识中国国情的重要性,中国的国情要靠中国人来研究、中国的问题要靠中国解决的思想。他认为,考虑中国的问题是不能“置吾国情于不顾”的。这里的“国情”既包括“近今之国情”,也包括“往昔之国情”,而且“近今之国情,较往昔之国情为尤要”。在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重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条件下的实际运用。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我们接受某一学者的学说时,“不要忘了他的时代环境和我们的时代环境”。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应当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怎样应用于中国今日的政治经济情形”。李大钊认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有着与西方先进国家根本不同的历史任务。他指出:“在别的资本主义盛行的国家,他们可以用社会主义作工具去*资本阶级。在我们这不事生产的官僚强盗横行的国家,我们也可以用他作工具,去驱除这一班不劳而生的官僚强盗”。1923年10月,李大钊对日本记者谈道:“由于俄国与中国的国情完全不同,不管外国怎样宣传,我国的改造惟有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来完成”。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来运用马克思主义,走中国自己的解放之路,虽然这只是对中国革命特殊性的初步认识,但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奠基的意义:
首先,李大钊思想中的灵活性原则,其核心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辩证法,没有这一原则,也就不会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何理论成果与实践成就。在李大钊的“根本解决”思想之中,他特别强调了“阶级斗争”的地位和作用,他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竞争”理论视为达到“根本解决”目标的重要手段或“工具”。实际上他是把阶级之间的对立与共存视为达到社会进步和改造的重要政治手段。在一定意义上说,他对“阶级竞争”的理解更具有哲学意味和客观性,这样的认识使他在革命与改良之间保持了必要的张力。如前所述,在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之时,已经与他自身的政治改良主义立场相脱离,但他在选择“阶级竞争”为“根本解决”的政治手段时,又对社会上诸种政治改良思潮表达了一定程度的理解,改良只是达到*旧制度这个大目标的某种方法,并非目标本身,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这也是李大钊与胡适在“问题与主义”论争中的深刻分歧所在。李大钊认为:“我们应该承认:遇着时机,因着情形,或须取一个根本解决的方法,而在根本解决以前,还须有相当的准备活动才是。”李大钊的“根本解决”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也是充满了五四时代智慧的。他以社会革命论容纳了社会进化说的不少合理的地方,他并不认为“根本解决”之前,就不需要以新的理想尺度研究具体的社会问题,就可以随意嘲笑真诚的“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人们的徒劳无功;他的“交互为用,并行不悖”的说法,以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表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中国特殊国情条件下运用的理解。正是在这一点上,先后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李大钊比陈独秀在理论上更加深刻和成熟。
其次,李大钊保持了理论上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即用自己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并尽量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吸收其他理论的合理成份,不固守成见,保持了理论思维的开放性。李大钊的“根本解决”这一思想包含了这样几个成分:有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的把握,有对“互助论”主张的吸收,有对人道主义的认同及倡导人类的“物心两面改造”。在中国进行社会革命必须以阶级斗争为政治手段,这一点在李大钊那里是十分明确的,但他又不把阶级斗争视为目的。在这里,他对“互助论”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启发性。我们应该看到,在对“阶级竞争”的理解上,他与马克思主义并无冲突,但在人类生存的未来和本质上,他强调“互助”的意义,使他把手段与目的严格区分开来。他认为“人类应该相爱互助,可能依互助而生存,而进化;不可依战争而生存,不能依战争而进化。这是我们确信不移的道理。依人类的努力,从物心两方面改造世界、改造人类,必能创造出来一个互助生存的世界”。他的结论是:以阶级竞争为手段改造社会组织,以互助原理为信条改造人类精神,实行“物心两面的改造,灵肉一致的改造”。李大钊的这一主张具有双重含义:它与中国传统的道德主义思想相区别,强调对社会组织进行改造的重要意义;它包含有对偏重物质进步而忽视人类伦理进步意义思想的批判和匡正。这是一个唯物史观的命题,并非是一种二元论的主张,而且从现实性来看,它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指导意义。
我们看到,在李大钊的整个理论构架中,既规定了中国社会改造的最终目标,即实现“经济问题的解决”,同时也看到了达到这一目标的长期性与艰巨性。他不仅寄希望于通过“阶级竞争”来实现社会组织的改造,而且也肯定了人类精神进步的巨大作用。中国社会改造任务呈现出层次性和阶段性,这样的认识使他保持了策略上的灵活性、理论上的开放性,也使他对知识分子在社会改造中所担负的角色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肯定,他强调指出:“知识阶级的意义,就是一部分忠于民众作民众运动的先驱者”。正如马克思所言:社会进步这个概念决不能在通常的抽象意义上去理解,而李大钊恰恰是根据中国的特殊环境赋予了它丰富的内涵。他并没有恩格斯晚年所批评的把经济因素当做历史进程中决定性因素的机械论的倾向,虽然在理论上,李大钊并没有达到恩格斯提出的历史发展“合力论”思想的高度去认识问题,但在实践中、在心态上,李大钊却与历史发展的“合力论”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