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论坛演讲稿实用三篇》
读书论坛演讲稿(通用3篇)
读书论坛演讲稿 篇1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人的一生,是由各种各样的追求堆砌起来的。
疾病时,追求健康,健康时,追求时尚;贫困时,追求富足,富足时,追求高雅。凡此种种,归结起来,无外乎人生总也缺少不了对快乐的追求,或者说,快乐就是人的一生最频繁、最强烈、最本质的追求。
同学们,你快乐吗?你想快乐吗?
长期以来,人们总爱将读书与勤奋、与辛苦紧紧地拴在一起,给人的感觉是:书山无路只有勤能开路,学海无涯苦乃唯一之舟。冷静想一想,是不是有些荒谬。人类繁衍了几百万年,学习一直是人类进步的最强推力。如果学习是人世最难最苦之事,我们的祖先何以如傻冒,死抱着勤苦而不追求其他快乐的方式呢?
如今,人类讲求的是终身学习。学习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从业、谋生的需要,同时,学习更是人类自身精神的需要,是每个人提升生活品质的需要。虽然,学习的过程离不开勤,也避不开苦,但从本质上讲,既是自身的需要,是精神的需要,学习本就该是件快乐的事,就像我们大嚼心爱的食物,牙床难免有些酸痛,但对食物的摄取会给我们更多的快乐。
那么,学习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在叫苦、叫难,而很少有人感到快乐呢?
在我看来,造成这种局面的有因有许多,但对我们而言,主要有这两点。
一是我们还很幼稚,思想不够成熟。总以为学习是父母强加的、老师逼迫的任务,而没有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责任,自身的需要,心不甘,情不愿,所以就快乐不起来。
事实上,世间任何事,哪怕是再有趣的事,一旦变成了任务,就难免给人压迫感,就会枯燥、艰难起来。譬如:某同学喜欢篮球,上课时总在幻想自己在篮球场上驰骋,甚至希望将篮球运动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而一旦我们让他停课,让他一天到晚在球场上挥洒汗水,他肯定吃不消,会打退堂鼓,又希望重新回到回来自认为枯燥乏味的课堂中来,就像有的同学上学久了盼放假,假期长了又想上学。
如果学习中你觉不出快乐,不妨先调整一下自己对学习的认识。把学习当作一种运动,当作一种锻炼。为自己的未来作准备,这也是你人生的一种需要。我想,苦点、累点,你也就不会太在意。不在意了,反而会觉得轻松许多,快乐感就会萌生。从此,你会觉得自己是个快乐的人!
二是学习的过程较为漫长,我们通过学习所获得的成长短时间难以觉察,缺乏耐心的人往往会灰心丧气,学习的快乐就会大打折扣。
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目标。作为读书人,我们从踏入学校那一刻起,就在自己的中心暗暗确立了自己的目标,或是前多少名,或是考上一个什么学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觉得目标似乎越来越渺茫。不是我们没有努力,到底为什么?我们自己想不通。于是,我们就开始怀疑,开始放弃,开始在学习过程之外寻找快乐。
还记得吗?小时候,爸爸妈妈为哄我们多吃一口饭,老爱说,再吃一口,你就长得像谁一样高,你就能打赢。当时,你是吃了,但你长高了吗?你打赢了吗?没有。吃一口后没有,吃一天后也没有,吃一月后还是没有。爹妈还在那么哄,我们还在那么吃。几年之后,再看看现在的你,是不是已经长高了、长壮了?当然,因为时间长了,努力的结果才有可能显现。
读书也是这样,短时间感受不到学习的成果,并不意味着学习就没有效果,只是时间还不到,用哲学的观点看就是量的积累还没有促成质的飞跃。事实上,今天的你与小学的你、幼儿园的你比较一下,你是不是能说会道了,你是不是会思考处理问题了?这就是读书学习的效果。没有达成你所定的目标,但你毕竟成长了。想想这,你能不欣慰吗?你能不快乐吗?
快乐不只是一种心情,更是一种态度。就像在山谷里听回声,你哭它就哭,你笑他就笑,。笑着过一天总比哭着过一天好,快乐地过一辈子远胜过苦恼地活一辈子。
我们是读书人,读书人最需要的是心志的活动,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学习,愉悦的你才有可能充满激情地投身你的“事业”——学习。书山有路为径那是对我们的勉励,学海无涯乐也是舟啊!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难吗?不难。读书人也是人,和从事其他职业的人没有两样。做我们该做的事,完成我们能实现的目标,知足就能常乐。
早上到学校读读书,让文化滋润我们的灵魂,我们的心会进入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仙境;上课时候听听课,让知识占领我们的大脑,我们的心就会感受到充盈,精神就会变得强大;下课之后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作业,作业会给你游戏的快感,会给你成就的美感!
我们是读书人,我们的追求就是学习,追求的过程本就该是快乐的过程。无论暂时的结果如何,有朝一日,你会觉得自己无愧于中学时代,无愧于读书人的称号,你的人生会一起伴随着快乐!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读书论坛演讲稿 篇2
三月份读了学校为我们推荐的《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如何教育学生、帮助学困生;如何对待课堂,锻炼学生的思维;如何检查学生练习、减轻学生负担等等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其中也不乏许多对教师自身学习的指导,比如《怎样听课和分析课》就使我受益颇深。
虽然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但也听了很多名师的课,听了不少身边的优秀老师的课,可每听完一节课后,我总觉得很好很好,可是真的问怎么好,好哪里?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就说不上来了。看了《给教师的建议》后,我开始有些明白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怎么去听课和分析课了。
关于听课和分析课,苏霍姆林斯基用了两章的篇幅加以阐述,这条建议不管是对于学校领导还是对于我们普通的教师,都是非常适用而且值得去认真学习的,因为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我们只有认真的分析自己和别人的课,把别人的课的有益的经验吸取过来,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们的教学生活都会逐渐成熟起来,才能真正发挥“课”的作用,我看了一下,里面提到的许多观念都与我们现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有着一致的地方,苏霍姆林斯基分了九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下面我简单说一下。
1.听谁的课,何时去听,听多少课?
2.教师的课有没有明确的目的,目的是否达到?
3.为了什么以及如何检查学生的知识?
4.是否在教给儿童学习?
5.在学习新教材过程中学生的脑力劳动。
6.知识是否得到发展和深化?
7.是否让全体学生都掌握了牢固的知识?
8.教师应当怎样布置家庭作业?
9.在分析课的过程中进行概括。
阅读了上述建议的详细介绍后,我体会到了我们听课和分析课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听课要有准备
常言到,有备无患,不打无准备之仗。可是在我听的课中,有时是听课时间到了,拿上一本听课笔记就去教室了,根本不知道要上的这节课是什么课,上的是什么内容。这样当然不利于听课了,那么听课要做些什么准备呢?
1.要了解这节课上的是什么内容,与之相关的有哪些新旧知识,重点难点是什么?
2.要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师的设计意图是什么,这样才能看出教师教学的完成情况。
3.回忆自己是否教过这个内容,当时有什么困惑和问题。
二、听课时听什么,记什么
我有这样的经验,听课时好忙哦,总是低着头忙着记教师上的内容,学生的回答,最后听课笔记就象上课老师的一份详细的教学设计。
而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动合作,师生的互动是怎样开展的,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如何发挥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是如何展现的,往往被忽视掉了。
其实听课时主要是听,看。听课的结构,听重点难点的突破,看教师的板书和教学媒体的运用,看课堂气氛,听教学的细节,听教学的闪光点。
当然记录也是必不可少的,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研讨资料,是教学指导与评价的依据,但它应有别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应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简要、合理的.再现,又是对课堂教学环节、方法、效果的一种记录和思索。听课记录要做到有实录有评点。记录要抓重点,对内容要选择,不宜“有言必录”,落在纸上的文字要精练,言简意赅。为了简便迅速,有时用符号做标志和提示。
三、课后的交流反思
听课的效果怎么样,关键在听课后的交流与反思。我们去听课,特别是听不同学科的课或不是同一学段的课后,往往是不参加课后的交流,听完就走,至于听地怎么样,有什么收获,不会去思考与讨论。这样听课的效果甚微。
听完一节课后,我们应该及时地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这节课的特点和闪光点,听听其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交流切磋以达到互助互学的目的。
只有以谦虚的精神、欣赏的眼光、研究的心态和分享的神情,去听、去品、去悟,坚持经常去品悟不同类型、不同科目、不同阶段和不同老
师的课,及时向授课老师讨教授课感悟,聆听评课老师的意见,才有可能使自己的授课水平得到提高。
拜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文章后我收获很大,今后仍会多读多学多交流。充实自己,放松自己,很高兴今天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交流,以上内容如有不当之处请见谅。谢谢!
读书论坛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自己想要的“房子”,那便是梦想。没有梦想,人生就没有了方向,只能随波逐流,就好像是找不到航标的轮船,永远也找不到正确的轨道。
的确。也许曾经童言无忌地向年幼的自己说出理想的志向;也或许现在回想起来会为当时的懵懂而发笑。其实在那时,梦想已经在心底埋下了种子,等待的是努力的汗水将它浇灌成长。
偶尔有闲暇倚在树荫下,看着地上被树叶遮蔽的光影忽暗忽明,不由得感慨时间的飞速。如果认真地盯着钟表,会发现一秒钟其实过的很快,弹指间,人一生的学习生涯已经走过了一半。平时为了竞争而埋头读书,却不知最初的梦想已被淡忘;而沉醉在万物中的人,长久不可自拔,最终让乌云遮住了双眸,迷失了自己该走的方向。用名人的话说就是:“有时候,等到失败了我们才知道,我们离成功其实只有一小步;而失败的原因往往是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坚持自己的梦想。”
校园,是个梦开始的地方,也是走向梦想的地方。我们每一个学子其实都很幸运,可以在这样一所孕育了无数人才的百年老校的摇篮中成长和学习。我们在这里收获了友谊,收获了知识,收获了经验,收获了为我们铺造实现梦想道路的金石。
与伙伴们一起奋斗拼搏,与伙伴们一起分享自己小小的梦想,与伙伴们一同为自己的梦想相辅相佐。也许身边有很多同学已经玩物丧志,他们并不是没有梦想,也并非没有聪明的头脑,只是在许多看似不可跨越的障碍面前,畏惧的心理让他们变得不堪一击罢了;也许他们总是会埋怨学习的累和苦,抱怨许许多多的不公平,其实,学校给了我们一样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只是有的人懂得珍惜和利用学校的资源去为自己的理想打拼,而有的人却没有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离成功越来越远,连自己的梦想也跟着堕落了。
从前,总是我们看着毕业班的学长学姐们放手一搏地跟时间赛跑,看着他们昂头挺胸自信满满地走进考场,看着他们跟自己朝夕相处三年的同窗们依依惜别的背影,看着他们背上行囊朝梦想进发。恕不知,如今即将要重复他们那样的动作的是我们,即将要坐在考场的是我们,即将要与伙伴们分别的是我们,即将要走向梦想的是我们。三年的每个黄昏,到底从哪个黄昏起,梦想的种子真正的被唤醒?三年里,收获的究竟有多少呢?我们最初的梦想呢?
信念是创造奇迹的温床。我们都曾有过梦想,也曾为梦想编织过美丽的梦境,但却没有真正的为了梦想而努力过就被一些所谓的挫折绊倒,过早的选择退缩和放弃,最终成为失败者。
朋友,拾起最初的梦想吧!只要有诚心,有抱负,有坚定不移的理想,并且付出奋斗,即使有再大的困难都能战胜自如。梦想只属于肯为自己的梦想步步打拼的人,拾起最初的梦想,让成功离我们更近一步。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