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语文作文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 小学生《长津湖》的观后感10篇正文

《小学生《长津湖》的观后感10篇》

时间: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

《长津湖》观后感 1

前几天我和妈妈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名字叫《长津湖》。这部电影很感人,也很励志,主要讲我们国家抗美援朝时期的故事

长津湖主要讲述了是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美军突击我们国家,在朝鲜长津湖地区发生的战争,这场战争一共打了有一年多的时间,中国军团冒着生命危险。赶到战争地区,在他们过石子路的时候,突然来了两辆美军侦察机,他们躺在石头上面一动不动的。美国一个飞行员提议是来炸那些尸体,看谁炸的多,那些中国军人当场就被炸死了很多。在零下四十多度的天气里,他们吃的是冰冻的土豆,那些军人们爬雪山的时候有的军人腿和胳膊直接都给冻僵了。战场上开打的时候,一个名叫五万里的战士拿着一个手雷,朝着美国军队的房子落去,只听见啪的一声,房子已经炸没了。炮长雷公为了保护其他战士,自己捡起地上的标识蛋放到车上,然后开车向另一个方向驶去,成功转移了敌人的战火,最后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毛主席说过一句话,"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这一代把这一仗给打完了,那么我们的下一代就不用再打仗了。在美国过圣诞节的那一天,美国军队的领导要去侦查,有一个情报员通知领导发现前面有敌人,他们走过去一看,原来是我们中国军人活活被冻死了。到了最后,美国军队的领导中国军人敬了一个礼,还说了一句话,"中国军人这种意志,我们怎么打都打不败他们国家"。

看完这部电影,我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好好学习,好好珍惜现在美好时光,长大后为国家做贡献。

长津湖观后感小学生 2

2021年国庆,电影《长津湖》上映。看时惊心动魄,爱国之情油然而起。我看到美军基地驻扎商讨越过三八线,看到美军监察机在上空监察,看到美军坦克坦然略过和平大地。

1950年6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国军悍然入侵朝鲜,并且美国多次派军飞过我国上空,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入侵我国台湾海峡。严重威胁我国安全,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参战。

影片中,易烊千玺,他把伍万里从一个叛逆、桀骜不驯的野小子,到成长为一名勇敢无畏的战士演绎的淋漓尽致。刚穿上军装时,他站得歪歪扭扭,无组织无纪律。他有着少年人的敏感和倔强,急需得到别人的肯定。但他的眼中也有着迷茫。后来,经历了真正的战争,经历了离别与死亡,他一步步成长,他的眼中写着坚毅和无畏。

吴京,伍千里。他经历过无数战斗以及生死考验,但其实他内心是有伤痛的——哥哥伍百里的阵亡、他那本画上无数红框的名字的小本子……他是一个连长,更像一个兄长,他要照顾整个连里的157名战士,他有责任让他们安全地回家。

不仅是他们,整个七连的志愿军们都是这样,面对严寒,面对美军,面对即将碾压自己的坦克,面对只剩几个硌牙的冰土豆,他们谁又不是在用坚强的意志捍卫国家的和平呢?

当看着美国兵吃着炸鸡和咖啡,而我们的先辈却只能在零下几十度的山头啃硬邦邦的土豆时,我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

毛泽东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为了让我们后辈不用再打战,再面对苦难”,电影里寥寥几句话,交代了,我们先辈为什么要打这场战争:为了让外国人觉得中国人不好欺负,给后辈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抗美援朝胜利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胜利了!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历久弥新,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永垂不朽!

我们何其有幸,生于华夏,恰逢盛世,不经战乱,不缺衣食,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目光所至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小学生观看《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 3

水门桥,建筑设计与环境融为一体。它既是一座桥,也是一座树木长成的自然桥,经过时间和岁月的磨砺,仍旧高傲地屹立在那里。我在上面行走时,可以看到水门桥旁的山景,感受到了自然环境的壮丽和美丽。

水门桥是一座典型的支撑性工程,由钢筋混凝土形成,它通过桥面的经济式分布来满足人们的行车需求,使人们可以轻松地穿过湖泊。这种建筑方式似乎非常简单,但它却蕴含着巨大的荣誉和艰辛。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水门桥也有着独特的意义。它是中国在战争中打败日军的重要遗址。在这座桥上,可以看到很多与中国抗日战争相关的地标,这些地标对于历史学家和游客都非常重要。这种历史和文化的交叉,也让我们更加关注到了长津湖和水门桥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水门桥既是一座优美的建筑,也是一座富有历史意义的文化遗产。它的设计和功能是建筑师借鉴古代建筑经验并全面考虑地发展而来的,是中国建筑历史的重要人物。通过游览水门桥,可以让人们更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激发我们对未来建筑发展的信心。

小学生《长津湖》的观后感 4

今天走进电影院观看了电影《长津湖》。这部电影通过长津湖战役向大家讲述了抗美援朝那段悲壮的历史。电影是历史的缩影,通过这部电影真正让这段历史鲜活起来,让抗战英雄们有血有肉地出现在大荧幕上。

《长津湖》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抗美援朝的战争故事。回顾整个观影过程,这四个场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第一幕是在去朝鲜的火车上,车门被打开,万里长城映在眼前,感到无比震撼。第二幕是在感恩节,美军在军营里大口吃肉,而中国军人却在雪山上吃冻土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中国军人没有一丝怨言,坚持奋战到底。第三幕是伍千里说大哥伍百里死的时候,身体被炸成了两截,肠子怎么都塞不进去。伍万里说:“哥,我要跟着你,你也帮帮我,万一我走了,帮我体面的走完最后一程。”第四幕让我们都哭了,雷爹牺牲的时候说了一句:“别把我留在这里,把我带回家。”伍千里哭着走到一旁,翻开七连的记录本,翻到第一页,找到了第十七名战士雷生,用红笔把这个名字打上了红框。

走出影院,我站在繁华都市的'中央,不禁想起网上的那一句话:“电影结束后久等了十几分钟没有彩蛋。走出电影院,看到外面灯火璀璨,高楼林立,热闹非凡,想来这便是最后的彩蛋。”

小学生观看《长津湖之水门桥》观后感 5

细雨绵绵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水门桥》。直到观影结束,那血肉模糊的场面我还是难以忘记。战士们不畏敌人的英雄气概也一直出现在我的脑海中。虽然不能很详细的记住电影的细节,但是那壮观的场面深深的印在脑海中。

这场战役我并不了解,于是我边看电影边听爸爸给我解释。我大概知道了这是长津湖战役后期,美陆战军面对中国志愿军的强烈打击下,不得不进行大规模的`撤退。而在美军撤退的必经之路,便是水门桥。水门桥掌握着美军的命脉,一旦水门桥被炸毁,那么美陆战军将成为瓮中之鳖。在这次战役中,志愿军为了攻入敌军阵地,用肉身将铁丝网撕开一道口子。后面的战士踏着鲜血往前冲锋,手掌断了,就用断臂拉响炮绳。炮架被炸毁,就用肩膀扛着也要继续开炮。多么伟大的战士们!

电影中有一个镜头出现了太阳,我看到了家国的含义,如今山河无恙,民族昌盛,国家富强,但是我们仍需牢记历史,继承革命先烈的意志与精神,勇往直前。我们作

今天观看了这场电影,我深深为中国如今的强大感到自豪,更深知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少年应该好好珍惜当下,努力向上。

《长津湖》观后感 6

今年的国庆节假期,爸爸妈妈带我去电影院看了一场有关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的影片——《长津湖》。看完影片后,我不禁热血沸腾,热泪盈眶。

《长津湖》主要讲述抗美援朝时期的第二次重大战役——长津湖战役。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侵略中国的邻国朝鲜,眼看战火就要烧到中国的边境。虽然我们的武器没有美国先进,但我们的志愿军战士还是义无反顾,前赴后继,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为国而战。

影片开头讲述了浙江湖州一个普通的渔民家庭,老大伍百里解放战争时已牺牲,老二伍千里抱着老大的骨灰回家探亲。刚相聚不久就接到任务需要即刻出发。看到两位老人依依不舍地送别儿子,我很受感动。多么伟大的父母啊!为了保家卫国,有多少家庭经历了这种生死离别啊!

影片中有段镜头我印象特别深刻:敌军的营地正欢快地过着圣诞节,吃着美味佳肴。而彼时,负责冲锋的志愿军战士,在气温接近零下40°C,穿着单薄而破旧的棉衣,潜伏在覆盖着白皑皑的积雪的山坳中,等待最后的总攻。饿了,他们就啃一个冻得硬邦邦的黑土豆;渴了,他们就随手抓把积雪。负责阻击敌军撤退的战士,一个个被冻成了“冰雕”,却还保持着战斗的姿势。终于,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凭着坚强的意志力,坚忍不拔、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坚持着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今天,我们能够生活在和平年代,坐在宽敞而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知识。离不开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离不开无数默默无闻的先辈的英勇奋战。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才不被他人欺负。我们都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争取将来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小学生《长津湖》的观后感 7

我在今天观看了电影——长津湖。

长津湖属于抗美援朝战役中的一战,而对抗美援朝战役,我至今最佩服的就是我们为什么会胜利这一点。当时的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他们有先进的武器,充足的人力物力,而我们这么一比,简直像是儿戏。但是我们的精神与意志不是他们具有的。

电影的一开头,是一些军人卧倒在阵地上,一动不动,保持着时刻准备战斗的姿势。在那冰天雪地中,他们是冰雕连、是最悲壮的、最具英雄色彩的人。他们的身躯被封在冰天雪地中,但他们不怕牺牲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是不能被风雪淹没的。

令人感慨的不止有前线的战士,更有炊事班的同志们。前线,天寒地冻,运输食物的道路又被美军狂轰滥炸。因此,土豆便成了宝贵的食物。一个个冻得冰疙瘩一样的土豆,也能被当作美食,再想想如今的`我们,超市中琳琅满目的商品堆满货架,怎么不让人感动?

“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我与万千人民一样,为这句话而动容、流泪,这是先辈们对国家和人民的宣誓!致敬战士们!

小学生《长津湖》的观后感 8

在长津湖战役中,有着� 他们不怕困难,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舍生忘死。即便要受冻挨饿,但还是用尽全力。我们称他们为最可爱的人。

他们勇敢坚强,在零下四十多度的寒冷天气,很多志愿军战士宁愿冻成冰雕,也要保持战斗姿势,一动不动,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那些战士们不顾自己的安危,用宝贵的生命来守护我们的国家,比如电影中的大伍小伍兄弟。

他们直面困难,战争爆发的时候,我们志愿军的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都远远比不上美军。打赢这场战争是很困难的,但是祖国需要他们,他们只能赢不能输。所以,他们只能穿着单薄的衣服,拿着简陋的武器,奔赴战场。

我认为这样的人是最可敬的人,也是最可爱的人。在和平年代,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为国付出的平凡英雄,比如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我长大了也要成为这样的人。

小学生《长津湖》的观后感 9

我今天去看《长津湖》,看老一辈革命者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换得如今我们没有硝烟的幸福生活,又比平日里更多了一份感慨。

我在电影院遇到了两拨人让我印象深刻,一拨是年轻的父母带着两个小男孩来看这部电影,结束后两个小孩站在海报前举着少先队员敬礼手势一起合照,没有嬉皮笑脸而是满脸认真;一拨是我原来初中的数学老师和他儿子,他年轻时候当过兵,现在他儿子也是一名优秀的海军战士。我想这就是传承!这就是永垂不朽的精神!

“我们现在不打,下一代也要打这场仗,我们现在是替下一代打”。被这部电影深深触到,战争场面拍的真的是太棒了,场面宏大气势很足,人物群像也展示的很深刻,中段炸通信台那段很激烈,心都被扣着,紧张感拉的很好嗯。还有食物对比,心里酸了,战役的补给装备差别实在悬殊,最后的冰雕更是绷不住了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啊!

长津湖观后感 10

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节,大家都知道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不过,在9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9月30日是什么日子?大家了解吗?没错,那是烈士纪念日。现在的太平盛世,正是无数先烈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我们要记住他们,怀念他们,学习他们!

为了缅怀先烈,电影《长津湖》正是在今年的9月30日上映的。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一个叫伍千里的连长带着他的小弟伍万里、志愿军战友一起对抗美国敌人的故事。

其中一个片段让我难受极了。感恩节快到了,美国兵营里一片喜庆,他们觉得很快能打胜仗回家过圣诞节,准备的食材应有尽有,丰盛极了。而在雪山另一边的山沟里,我们的军队连一个帐子都没有,一个个都或蜷缩在地上,或靠在岩石上,风雪把他们的脸颊打得通红,吃的是已经冻得硬邦邦的土豆。小弟伍万里啃着一天只能吃一颗的土豆,还把牙都磕掉了。这极端艰苦的条件和美国军队比,可真不是人过的生活呀。美国军队甚至信誓旦旦地说:“我们的装备比敌人强上10倍,这场仗我们必赢!”但最后,英勇无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还是取得了胜利。

电影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末尾的一个小片段,那段虽然短暂,但却让我感动得流泪了。在美军的撤退途中,前面突然出现了一队“冰雕连”,他们趴伏在阵地上,所有人都保持着战斗的姿势,连握枪的手都没有放下,而手***安静地躺在身旁,他们坚毅的眼神直视前方,似乎随时都能跃起杀敌。他们的生命虽然被冰冻在了这零下三四十度的寒冬,但他们坚持到了最后一刻,战斗到了最后一人,他们体现了中国军人的荣耀。就连敌方的美军将士都为他们致敬,就像雷公说的“让你的敌人瞧得起你,那才叫硬气”。

不知不觉,三小时过去了,电影结束了,但是这一幕幕场景,在我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先辈们的英勇无畏所换来的太平盛世,我们要好好珍惜,为此,我们更要好好学习,努力奋斗,为我们的下一代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愿祖国的未来更加繁荣,更加富强。

我是中国人,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最后,我想对先辈们说:如今繁华盛世,如你们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