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调查报告【最新3篇】》
在现实生活中,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农村环境调查报告【最新3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农村调查报告 篇1
按照我局周五调研日工作总体安排及主要课题分解要求,我们采取走下去、请上来等方式,对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工作进展
大庆市现辖五区四县、58个乡镇、482个行政村。全市人口281万,其中农村人口138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49%。由于县域经济条件限制和历史欠账,我市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较差、环境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我市多年来坚持以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为载体,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区域生态,见到明显成效,让胡路区、杜蒙县成为省级生态县(区),49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级以上生态乡镇,383个乡镇村被命名为市级以上生态村。
(一)建立机制,强化基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重心为县区,为此,我们重点实行了“四个强化”。一是强化四级管理。在全市58个乡镇设置了环保助理,380多个行政村配置了环保监督员,实现了市、县(区)、乡镇和行政村的四级管理机制,把环境监管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二是强化能力培训。专门编制了有关农村环保工作的讲义,组织县区、乡镇和行政村环保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增强基层环保队伍的知识储备。三是强化载体带动。通过生态县区生态乡镇和生态村创建的具体实践,基层环保队伍的能力水平逐步提高。四是强化目标考核。全面实施生态县(区)建设目标责任制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高标准、严要求,农村环境监管有效加强。
(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为了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我们重点在规划设计上狠下功夫。首先,是纳入总体规划。把生态示范创建和农村环境保护纳入《大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我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生态市建设规划中都明确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目标任务。第二,是制定实施方案。制定实施《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生态市建设实施方案》,以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联合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落实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责任、年度实施进度和推进措施。第三,是科学谋划项目。按照全省统一安排,建立我市“十二五”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库,入库项目61个,并对入库项目进行了初步设计。
(三)各负其责,合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十二五”以来,环保、林业、畜牧、水务、建设等行业主管部门多措并举、合力攻坚,取得较好效果。自然生态有效保护。累计造林4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1.5%;禁牧草原1034万亩,累计治理“三化”草原(场)60万亩,草原“三化”比率降到29%;大同西大海湿地、林甸东兴草甸草原晋升为市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16个。人居环境有效改善。累计完成泥草房(危)房改造5.7万户,14万农村人口受益;绿化村屯746个,村屯绿化达标率76%;实施畜禽三进三退工程,新建、改扩建养殖场(小区)538个,16.2万畜禽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屯。面源污染有效治理。大力开展秸秆禁烧环境监管,提倡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推广测土配方500万亩,有效控制了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强度;建设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基地600万亩,获得“三品”标识490个。功能设施有效增强。我市四个县在全省率先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场和生活垃圾处理场,实现了“两厂(场)市域全覆盖;强化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环境监管,建设33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407处,22.08万农民喝上放心水;将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向农村延伸,实现了统一收集、统一运输、统一处理。
(四)突出重点,连片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关键是整治,重点在村屯。一方面,争取项目推动整治。国家和省从20PC年开始,针对各类突出的环境问题,启动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截至目前,我市列入中央和省计划项目16个,总投资2374.93万元,其中,中央投入797万元,地方配套700万元,村民自筹877.93万元,整治村庄16个,受益人口5.8653万人。另一方面,借助减排促进整治。两年来,全市列入全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的农村畜禽减排项目共160个,去年完成项目76个,减排化学需氧量4415.62吨、氨氮174.94吨;今年,由于洪水影响,我市计划项目84个,到年底可完成项目77个,将进一步为全市污染减排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问题
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对照先进地区经验,结合调研情况,我们深深地感到,尽管我市农村环保工作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对照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对照国家和省关于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任务,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需要进一步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一是基层环境管理水平低。在农村基层环保队伍建设上,我国很多地区走在了前面,积累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山西省阳城县把环境监管的触角向农村延伸,全县18个乡镇467个行政村全部配备了持证上岗环保监督员,在山西省率先实现了环境监管县、乡、村三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在乡镇层面,实现了“五有一专一保障一开展”。“五有”,就是有场地、有牌子、有办公设施、有制度、有工作职责;“一专”,就是乡镇配备了1至2名专职环保监督员;“一保障”,就是工作经费和人员待遇得到了保障;“一开展”就是有效开展工作。在行政村层面,实现了“六有一保障一发挥”。“六有”,就是有场地、有牌子、有人员、有办公设施、有制度、有工作职责;“一保障”,就是工作经费和人员待遇有保障;“一发挥”,就是能够发挥作用。我市虽然在乡镇、行政村环保队伍的建设和能力提高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短期内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没有工作经费和人员待遇保障,且环保工作人员多为兼职、非专职,素质偏低、流动性大,水平提升难度很大,难以适应日益繁重的工作需要。
二是农村环保激励机制弱。为了加快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持续改善农村环境,我国一些地区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相继出台了“以奖代补”、“以奖促治”政策,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村改善环境的积极性。河南省三门峡市农村环境保护生态示范创建以奖代补考核办法中规定,对于国家级生态县、区创建,完成规划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的奖励县、区政府3万元,通过环保部验收命名的奖励县市、区政府10万元;对于生态乡镇创建,完成环境规划编制并通过专家评审的奖励乡镇政府1万元,获得省级生态乡镇命名的奖励乡镇政府3万元,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的奖励乡镇政府5万元;对于生态村创建,获得省级生态村命名的奖励行政村1万元,获得国家级生态村命名奖励行政村5万元。同时,为鼓励对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探索和创新,对生态示范创建中在环境改善、污染治理、生态建设等方面具有推广、示范、借鉴意义的生态工程予以褒奖,奖励最高金额为10万元。由于我市没有建立农村环境保护“以奖代补”、“以奖促治”政策,乡镇和行政村的创建热情不高,创建质量得不到到保证,不能充分的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三是治污项目建设推进难。20PC年以来,环境保护部、财政部相继制定了“以奖促治”加快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实施方案、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及其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加强“十二五”资金管理的指导性意见,对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村庄实行“以奖促治”,对达到生态建设示范区标准的实行“以奖代补”。同时,明确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参照国家政策,安排本级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补助资金。由于历史欠账和县域经济紧张,我市虽然在四县分别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但乡镇和行政村的生活污染治理还没有全面展开,生活污水管网尚未铺设到位、生活垃圾存贮和收运体系尚不健全,规模化养殖场粪便污染还没有得到根本治理,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建设还存在差距。按照省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联合行动的要求,到20PC年,全市具备条件的小城镇要完成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置设施建设,60%以上的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要配套完善固体废物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困难很多,压力巨大,迫切需要稳定的资金投入,市级农村环保专项资金的建立迫在眉睫。
四是生态示范创建差距大。省政府将我市、杜蒙县、肇源县列为全省生态创建试点,对我市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给予厚望,对照生态市考核标准,特别是国标中规定的“三个80%”,我市达标难度很大,目前我市9个县区,还没有一个国家级生态县区,58个乡镇仅有4个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482个行政村中国家级生态村还是空白,此外,在具体指标上,我市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单位GDP能耗、森林覆盖率等指标还远远达不到国标要求,要想在“十三五”期末实现国家级生态市创建目标,尚需加大推进力度,加快创建步伐。
三、对策措施
“十二五”已经走过三分之二时间,即将进入冲刺之年、收关之年,形式严峻、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战略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解决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为进一步巩固环保模范城市成果、加快生态市建设进程做出积极贡献。具体工作上力争实现四个新突破:
1、超前规划研究,力争在顶层设计上实现新突破。在系统总结评估“十二五”农村环保工作的基础上,做好“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一是现实基础专题研究,系统全面掌握我市农村环保基本情况;二是制约瓶颈专题研究,调查分析制约我市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关键影响因子,确定需要整治的重点环节;三是治污技术专题研究,调查论证适合我市农村实际的生活污染、面源污染和生态修复的先进技术;四是引导政策专题研究,探讨工业反哺农业、社会资金吸纳等有利于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制度、政策;五是目标任务专题研究,确定我市“十三五”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六是管理机制专题研究,研究制定强化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保障措施。
2 、深化监督管理,力争在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项目建设是改善农村环境的有效途径,重点是把握好四个环节。一是做好项目。对于已经入库并有希望获得支持的项目,抓紧可研和方案设计,落实项目前期。二是争好项目。对于没有入库,但却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项目,组织县区积极向上争取,争取列入计划,获得支持。三是建好项目。对于已经列入计划获得支持的项目,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保证进度、保证质量、保证达标。四是管好项目。对于建成投产项目,要加强治污设施环境监管,确保稳定运行,达标运行;对于在建项目,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实施督察督办,规范建设、规范管理,确保项目建成运行后达到设计目标。
3、搞好协调推进,力争在综合治理上实现新突破。主要是协调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农村环保联合行动,确保实现既定目标。努力修复自然生态。通过植树造林,综合整治土地沙化、盐渍化,治理水土流失;通过草原修复,促进草原改良、草原植被恢复;通过保护湿地,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全面控制面源污染。推进整治畜禽养殖污染减排项目,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强化“三区”管理、推进“三区”治理;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行测土配方,控制农药和化肥施用。三是改善居住环境。继续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和农村垃圾治理,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推进村屯绿化、道路绿化,深入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
4、创新管理模式,力争在队伍建设上实现新突破。积极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农村环境管理机制模式,加快基层环保队伍建设。一是纳入目标管理。将农村基层环保机构建设列入年度生态县(区)建设和环境保护目标考核,做到有场地、有牌子、有人员、有办公设施、有制度、有工作职责、有工作经费和人员待遇有保障,在乡镇政府设置环保办公室并配备1至2名环保管理员;在行政村设置一名环保监督员。二是强化素质教育。实行环保管理员和环保监督员持证上岗制度,20PC年上半年完成58个乡镇环保管理员的岗位培训,下半年完成482个行政村环保监督员的岗位培训,合格的分别核发环保管理员和环保监督员上岗证。三是实施工作考核。环保管理员和环保监督员由县(区)环保部门和乡镇政府双重管理、双重考核,由市环保部门制定工作考核办法,县(区)环保部门具体实施考核,并将考核结果通报县区政府和乡镇政府。
农村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目的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同时,往往忽视了精神文明。像环境的污染,特别是农村环境卫生的恶化,已成为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形象的一大公害。为了彻底改变“粪缸垃圾到处见,苍蝇蚊子满天飞”现象,上虞市政府率先在全省开展了一场农村厕所“改革”,这一创举已成为老百姓的热点话题。我们课题小组为了了解老百姓对这一工作的看法,选取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谢塘镇作为调查点,对该镇的干部群众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关的看法和意见,希望能为农村厕改提供一些参考。
二、调查范围
******村
三、调查方法
(1)访谈 (2)发问卷 (3)实地察看
访谈:
3月30日我们课题小组成员向谢塘镇出发。首先对谢塘镇政府领导进行了面对面的谈话。镇长非常支持我们,同我们谈了厕改的来龙去脉。厕改是市政府发布文件,以道墟镇为试点的一场改革,谢塘镇走在了厕改的前列。在镇村两级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镇共投入资金234.07万元,兴建公厕57只,卫生户厕3916只。清除露天粪缸5089只,基本上改变了“粪缸垃圾到处见,苍蝇蚊子满天飞”的现象。
随后,我们课题小组对山东、戴家两村(谢塘镇的厕改试点)村干部进行面对面访谈。
发问卷:
因时间和范围的限制,我们只发放了60份问卷,有效卷为42份。但我们抓住了不同的典型对象,可以说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真实情况。
实地察看:
我们对当地的厕所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察看,公厕基本上做到了干净卫生,不同家庭的户厕都保持很干净,不出现污水直排河中的现象。
四、调查结果
1、关于厕改的提出和进行情况
厕改是由市政府发文件倡导的,是对农村粪缸遍地现象提出的一些针对性措施。据调查,当地镇部门实行责任落实制。以谢塘镇为例,他们采取以镇长抓片长(当地以五六个村合为一片),片长抓村长,层层落实。在村中,又以广播,宣传窗动员大会等形式号召村民积极配合此项措施,因此进行得十分顺利。有些村民不同意时,也会耐心开导,对其实行补贴,以每户100元标准,补助给改厕村,总补助资金达77万元。
2、村民对厕改的反映
经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村民都支持厕改,其中仅有极少数村民抱冷淡态度。并且与此相对应的,经调查发现,村民中不同年龄段对于厕改的看法也有较大的不同。
为了便于观察和统计,我们把调查中所得的资料反映到如下的图表中。从这里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年龄偏大者对公厕的改革支持率偏低。今据实地访察之后发现老年人,尤其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他们对公厕持抵触情绪。对于距公厕太远,也忿忿不平。二者经当地村委人员反映和我们组成员的讨论,认为老年人有这种反映也与他们文化程度有关,从总体上看村民还是积极配合此项举措的。
3、关于厕改后村民反映的调查
厕改后,村民对本村的环境基本上都持肯定态度。据调查发现,谢塘镇戴家村以户厕为主,公厕为次,山东村以公厕为主,户厕为次,公户结合的方法。户厕解决了人口分散的缺点,公厕解决了人口集中的问题。一般家中有户厕的对公厕的改造并无意见,且反应良好。而公厕情况并不如此良好,一般抱怨公厕的大致有如下三种:
(一)公厕距家太近,臭气熏天。
(二)公厕内卫生状况不满意。
(三)由上图表明,目前公厕如果广泛推广仍有一定难度,但作为一个最基本的行政村,公厕设施是应具备的。
4、厕改的优点
我们课题小组成员实地调查后发现,厕改之后露天粪缸消灭了。那种臭气熏天、苍蝇蚊子乱飞的作恶场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崭新的公厕和户厕。像谢塘镇山东村公厕的兴建,使全村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为其创建绍兴市级文明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厕改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大成就,也是我市已完成的一项实实在在的德政工作,大大改善了农村的卫生状况,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5、厕改之后的不足之处
但又经调查发现,个别公厕内环境很差,臭气熏天,有的公厕未及时打扫,便座上难以坐人,有的公厕内灯泡不亮,晚上去很不方便……总而言之,主要是这些村对公厕的管理不重视,管理工作没有及时跟上,有些干部存在一种以为厕改完成,万事大吉的模糊认识,这样就不能使公厕的作用得到很好的发挥,甚至使之成为农村又一环境污染和卫生难点,这就违背了厕改的初衷,损害了老百姓的利益。
五、调查访问后的几点感受
1、领导重视是抓好厕改的基础
像我们组调查的谢塘镇,我们从该镇有关领导中获知,为抓好厕改工作,该镇党委政府专题召开党政联席会,机关干部会,全镇性动员大会。镇政府成立了厕改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各党政领导为成员。下设办公室,由党委宣传委员兼办公室主任,负责指导和督促各村改厕工作。各村也相继成立领导小组,落实职责,明确工作任务,同时该镇领导在全镇性动员大会上特别强调,联村干部要深入农户做工作,党支部书记要亲自抓落实,并多次下村落实指导,督促各村。从而进一步坚定镇村干部的决心,形成了上下合力,齐抓共管,狠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2、宣传教育是抓好厕改工作的前提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厕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实点是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属于群众性活动。因此,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统一思想认识,引导群众自觉参与至关重要。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横幅、标语、倡议书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使厕改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群众的思想觉悟和自身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对这次彻底消除露天粪缸和建造公厕给予极大的拥护和支持。
3、把好“三关”是抓好厕改工作的关键
“三关”即“定点关”、“标准关”、“验收关”,在定点时让村民组长、村民代表参与定点,并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去抓好落实。不让农民误解为厕改只是上面下达给村干部的任务,与他们无关,而要切切实实的体会到这是他们想办的,而且也是自己正在参与办的实事。得到了群众的谅解与支持。同时,各村严格按照水冲式三至四格无害化标准建造公厕,否则劳民伤财,造成群众的不满,好心办坏事。在验收中不能走过场,搞形式,不能降低标准,开口子,对验收后达不到合格要求的,责令限时整改,直至验收合格为止。
4、长效管理是巩固厕改的保证
要把厕改这桩受益于人民群众的好事办实,真正体现厕改成果,落实长效管理至关重要。厕改任务完成后,要根据各自的实际认真选配落实保洁队伍,签订劳动合同,落实保洁员报酬,制定卫生保洁制度,做到公厕每日清扫2次,垃圾日产日清,确保镇村卫生整洁。
六、几点建议与意见
1、我们再三指出厕改的出发点与落实点是改善农村的卫生状况。而其中的重中之重是要提高农民的卫生意识,改进多年形成的不良卫生习惯。当地政府要加强厕改后的检查和督促力度,卫生部门要经常下乡帮助农民加强卫生医疗保障。文艺部门要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使老百姓能实实在在地提高自身的卫生素质。
2、虽然厕所改造已经~完成,但是我们认为厕改后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使其能真正地发挥它既清洁又方便的作用。
3、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可提供的资金和农民的承受能力,来制定完整方案,避免操之过急,以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4、厕所的改造虽然结束了农村几百年来露天粪缸的历史,但这只是改善农村卫生环境的一个方面,另外还要加强对农村的河道、村道垃圾、坟墓等进行彻底的改造。
农村调查报告 篇3
为认真贯彻镇党委、政府干部作风建设活动,积极落实“进村联户”工作要求,努力完成“六个一”任务,详细了解联系村的村情民意,帮助联系村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困难,本人在塘雅镇XX村开展蹲点走访,并在走访中重点突出“六类对象”。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XX村基本情况
XX村位于 。行政村由XX、XX 等5个自然村组成。全村人口共671人,农户275户,劳动力448人。土地面积575亩,农业经济主要以种植柑橘、棉花和葡萄为主。20xx年村集体收入4800元,来自山林承包。村人均收入超万元,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外出打工和来料加工。
XX村现有支委人,村委 人分别来自五个自然村,村民小组8个,党员32人,村民代表32名,会计、出纳各1名。村民风气较淳朴,社会秩序较稳定,无重大矛盾纠纷发生,无上访人员。村中困难户共15户,其中年人均收入低于2500元共25人,的主要原因是年老和因残病致贫。
XX村本届两委主要创业目标,一是完成各自然村间的道路建设;二是完成村三口池塘小库的加固;三是开展全村电网改造工程。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集体经济收入低。目前村集体收入主要来自一处山林承包,年收入仅4800元,各项建设工作受到资金限制严重,三年
村创业承诺中连接自然村与村之间道路及路面硬化工程也因资金问题进展缓慢。
2、农民建房管理存在困难。因自然村较多,XX村农民建房工作采取行政村和自然村共同管理的模式。但近年来,由于政策因素和建房需求存在矛盾,部分自然村的农民建房工作开始出现管理难的问题。
3、村班子战斗力需提升。整个两委班子不够团结,一是村主要领导个性较强,在村工作开展和工作方法上都不同,容易出现分歧。二是部分干部油滑怕事,左右摇摆,不愿担责任,遇到难事就观望推脱。
三、下步工作思路
1、做好村两委班子建设工作,加强两委干部特别是书记主任间的沟通交流,强调要把工作分歧与个人关系区分开来。加强两委干部的岗位培训和廉政教育,结合镇作风建设活动,在村班子中也开展作风建设相关内容, 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团结意识和为民意识。
2、加强和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完成各自然村间道路的硬化和几个小山塘的治理。向电力部门争取帮助,完成村电网改造工作。
3、继续做好社会稳定工作,开展各类矛盾排查和纠纷调处,确保矛盾调处率达到99%。做好信访人员的思想工作,力争零上访。着重对几个下落不明的计生三查对象进行寻找,通过各种方法争取重新联络,确保计生达标。
4、加强农民建房和土地管理,加大国土规划相关法律法规
宣传,严格落实村建房管理制度,建立巡查机制,及时阻止新发违建,同时做好农民建房安置报批工作,使农民建房工作规范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