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 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合集17篇)正文

《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合集17篇)》

时间:

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通用17篇)

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1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加之近年来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高等教育的殿堂。我们大学生消费市场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父母用这样一种观念对教育进行投资,也让大学生的消费能力高出了一般水平。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财商攀比“超前”消费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

1.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我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20xx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我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我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但质量、价位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2.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龄限制之后,20岁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我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我们的共同特点。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

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我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我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经济独立意识较差,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大多数同学表示陌生。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家庭,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说明大学生的经济独立意识较差,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而对于开支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对一个学期的花费没有具体预算,很多人把整个学期的钱全带在身上,因为没有合理预算,生活上的开支比较随意,毫无计划性,经常前松后紧,时常会出现“寅吃卯粮”的局面,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想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

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家庭收入基本上决定了大学生的消费水平,我国贫富差距的现实决定了大学生个人消费存在较大的距离,高消费与低消费差距比较悬殊。《青年时讯》20xx年3月11日报导,由山东大学社会系承担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月平均消费额已达到400元,但最高消费额已达到1450元,最低的尚不足90元,前者是后者的10倍还多。郑州轻工业、学院对郑州市五所高校的600名在校大学生调查显示:学生每月最高消费为20xx元,最少的只有180元,这意味着一名学生一个月的消费几乎相当于另一名贫困学生一年的开支,这些调查结论是一致的,当前大学生的消费差距打,两极分化比较明显,个体间差异很大。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

大学生的消费大体有四个方面,基本生活消费、学习消费、休闲娱乐消费、人际交往消费。对大学生的消费结构虽无一致的结论,但从对大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来看,目前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是不合理的。在大学生的月消费中,用于休闲娱乐消费、人际交往消费的比重偏高,而正常的伙食费、书、文具和日用品之处所占的比例较小。另一方面部分女生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这种因各种原因削减基本生活开支的现象在男生中也一定程度的存在。

4.过分追求高消费,攀比心理较重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追求时尚与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比较普遍,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大学生旺盛的消费欲望和前卫的消费观念与非经济独立之间存在着矛盾,过度的追求时尚与攀比,可能会使大学生偏离正确的理性消费,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近年来,大学生盗窃、诈骗等犯罪现象层出不穷,原因就在于为追求时尚的非理性消费。脱离自身实际的“出众”消费,不顾家庭实力“超前”消费,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手机不断更新,电脑频频还贷,买东西讲究名牌,盲目的追逐潮流,使大学生中高消费群里呈现出增多之势,催生了一批大学生“负翁”。

6.恋爱支出过度

另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3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10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大学生普遍认为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三、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与行为

当代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的问题,是社会、学校和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校园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扭曲了校园的人际关系,增加了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消费观念,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

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对于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加强学校教育管理以及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克服攀比心理,要学会懂得有节制消费

大学生作为一个纯消费者,经济来源大多依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消费应该量力而行,防止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学校应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如开设《消费经济学》《消费常识》等消费教育课程,举办系列消费知识专题讲座,开展消费问题研讨会等指导大学生确立合理的消费期望,引导他们做有经济头脑的消费者,教育他们讲究消费道德,形成科学消费观,促进学生的合理、适度消费,提高学生的理性消费能力。家长要克服“再穷不能穷孩子”的做法,应借鉴西方“再富不能富孩子”的做法,给他们营造一个适合的环境即可,要让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2.培养大学生独立的理财能力

当代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就应该具备独立理财的能力,记账和编制预算,是控制消费最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对理财能力的一种培养。社会学者分析指出,21世纪的大学生不应该只有智商,还应该具备一定的“财商”,在大学时代就应该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为自己的现在和将来精打细算,为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2

虽然中学生还属于无收入阶层,但在有些地方已成为消费领域的强势群体。那么我们的同学消费观念如何?消费状况到底怎样?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其中潜伏着哪些值得深思的问题?就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一份简单明了的调查问卷表,对本校同学做一次调查,共发放110份调查问卷,收回100份,下面是相关的报告总结:

零用钱的来源

从来自100份中学生的调查问卷中,98%的中学生零用钱都来自父母,基本是父母或其他长辈主动给予,很多家长可能有“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念头,对子女的消费要求都尽量满足,即使是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富有的家庭。在调查中,约有28%的同学表明假期有参加打工赚钱,但那远不能用来交学费及平时的日常花销,长期的开支主要是依赖父母,对于月零用钱,50%的中学生零用钱的数额每月在职10-50元;有42%的中学生表明够用;30%的中学生认为“还可以”,只有28%的中学生认为“不够用”。由此可看出,大部份的家庭给孩子的零用钱的数目还是足够,认为不够手的可能是花销太大或家庭困难及家长有意限制。

关于假期打工,50%的中学生有这种想法,30%的中学生打工过,其实只要去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子劳力,所获得的报酬都是会欣喜且倍受鼓舞的。劳动是光荣的,不劳动是不光彩的。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一个将要面对社会种种挑战和考验的人,树立只有劳动才能创造财富的观念,对于自己的消费行为不无裨益。

零用钱的流向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中学生主要消费有两大去向:一是买零食占42%,充分体现了少年嘴馋的天性;二是买学习用品占37%,说明这些同学在享受口福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给自己添置些课外学习资料和文具用品。此外,衣着消费也占了总消费的一定比例,尽管调查中发现相当部份中学生在购买衣服,鞋等日常生活用品时选择普通标准,但由于“更新换代”频繁,毕竟也是一项不小的开支。玩方面的消费,在当前的中学生消费中不容忽视,占7%。虽然是农村中学生,但有的同学追潮流,赶时髦,随身佩带手机、CD、MD等;有的同学迷恋网吧,把所有的零用钱都花在上网;调查中还发现人情交往也是学生中一笔不少的开支,如交朋友,生日派对,封建节日相互宴请,甚至过早地涉入爱河。人情交往太多、太频,既耗费钱财,也影响学习。作为中学生,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过早和过多地涉及人情世故方面的问题。

世界上什么事最容易?相信许多人都会说花钱,而且花钱的过程中充满着莫名的快感,真不知道当前中学生到底想得到什么?是自由?是快乐?抑或其他?为满足自己的欲望,无意识地花掉不该花的钱。或许,这一代的中学生实在太前沿,遗失了本应有的那份纯真,消费趋势体现出成人化的特点,在这里真想对同学们说,保留一点纯真,保存一点少年与成年之间的距离美,多花一些精力在学习上思考,多花一点时间在个人素质修养的提高上,不要浪费钱,更不要浪费青春啊!

用钱是门学问

用钱与花钱从深层次的角度理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花钱”有随意性强,“用钱”指把钱用在必需上,充分体现钱的真正功能。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零用钱的使用全部由自己支配,但使用的计划性、节制性不强。有计划的只有26、7%,其他都无计划或无节制。调查中还发现部份家长对中学生处理零用钱的态度不明朗,或许并不关注中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状况;或许忙于工作、家务无暇顾及,听之任之;还有部份家长把零用钱的多寡,作为激励的筹码,学习好,就多给一点零用钱,学习差就少给点,这样,有些中学生为了多拿点零用钱就会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方法。当被问及如果有人向你借钱,你会借给他吗?88%的中学生选择看情况,说明目前的中学生在这方面的处理上还是比较谨慎理智的。对于是否捐献给希望工程,只有5%的中学生有经常性的行为。分析其中原因,也许囿了囊中羞涩,也许对捐献的社会意义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如果每个中学生每年捐献10元,不知可以让多少个西部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调查中还发现没有一个同学能把剩余的零用钱放进银行储存,由此可见,中学生的理财意识相当薄弱。

反思与建议

中学生的消费以受外界影响为主,既然外界的环境不易改变,那就只好改变自己,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有零用钱是正常的,但数额一定要合理,要合理地使用零用钱,不大手大脚,应用则用,不要用在一些既昂贵又不实用的东西上,如购买衣服鞋袜时,不必追求名牌、时尚,应学会购买物美价廉的东西,当自己买的东西不别人好的时候,不必理会别人是怎样看你的,只要自己坚信这样做是对的;消费时更多的从父母的角度出发,懂得钱是得来不易的,学会节俭,用得合理,这样才会让父母感到放心。

对于个别中学生的高消费现象,主要原因有:青少年自尊心强。注重外表,很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评价,很在意周围人的眼光,如认为穿的显眼点,漂亮点,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想别人都尊重自己。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发达,中学生们对新产品、新技术十分敏感,加上青少年的发奇心,就把钱花在这上面,以为边走边打着手机,十分潇酒,风光。其实现在中学生大多设有必要购买手机,这样做很不理智,不仅浪费,还加重家庭负担,又容易在同学之间形成攀比的风气,使乱消费的现象愈演愈烈。家长对子女的溺爱。现在的中学生中有不少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十分疼爱,只要开口,绝不会空手,有求必应,长此以往,轻则助长了他们的乱消费的风气,重则使他们变得自以为是,一意孤行,形成不考虑他人处境,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结束语

进入21世纪,社会竞争愈加激烈,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会占得住脚。消费也是一种能力,消费又是为了更多的知识和形成更高的能力,只有这样,未来才会掌握在我们手里。作为中学生,还没有在社会上工作的能力,但到了将来,也许你就会感觉到钱的来之不易,可能会很后悔自己中学时所做的事,所以,我们不要让生命留下任何遗憾,从现在起就要学会好好利用自己手上的钱,正确的去消费。作为中学生应该把有限的零用钱统筹安排,合理使用,主要用在学业上,作为自己的学业后勤保障,同时也提醒同学们要学会善于理财。

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3

调查目的:

了解大学生消费现状

调查对象:

在校大学生

调查项目:

1、明确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费状况

2、明确大学生用于满足衣食住行的消费状况

3、明确大学生用于学习方面的消费状况

4、明确大学生用于娱乐方面的消费状况

调查范围:在校大学生

问卷以及调查情况

本次问卷发放37份,有效问卷37份。问卷内容包括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两大部分,问题大致包括:月消费额及伙食费用、通讯及网络费用、恋爱支出、文娱方面、储蓄方面、购物态度和理念以及消费的自我满意度。

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调查结果

1、月生活费数量

在接受调查的人中,有22人选择了500-1000,结合现行物价水平,总体消费还算合理。虽然个别消费较高,可能是受家庭消费跟其他因素的影响。

2、月生活费来源

调查数据显示,33人选择父母给予。这表明,大学生月生活费来源于父母给予,由此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有较强的经济自立的思想意识,但在具体消费来源上却出现了极大的倾向性——父母,要实现大学生经济上的独立,除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树立经济自立的意识,关键在于还要社会上的给予更多的机会与支持。而且,学校也应该提供更多的帮助,使大学生在思想和经历上共同成长。

3、月生活费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生活费状况是刚好用完。由此可知,学生消费基本趋向理性化,但是也有部分同学任然出现不够花的情况,说明个别同学的消费还存在不合理消费现象。

4、月生活费不够用采取的措施

统计结果表明,当学生生活费不够的情况下主要采取向同学借的方式,其次是向父母要跟自己做兼职。

5、生活费主要的用途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主要消费用于饮食和通讯方面,但在娱乐、服装方面也占了较大的比例,而用于学习方面的却很低,这值得我们深思。

6、月伙食费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用于伙食费的状况主要集中在300-500元,500元以上这两个区间,证明大学生在用于生活方面的支出占了月生活费的大部分。

7、月购衣的花费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每月用于服装方面的支出主要集中在一百元以下,也有部分同学在服装方面的支出过高在三百元以上,这需要适当的调整。

8、每月学习的花费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平均每月用于学习方面的支出过低,大多都集中在30元以下。由此可见,学生应适当增加在学习方面的支出。

9、日常生活用品消费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用于日常生活用品消费多集中在10元—60元之间,这在每月消费支出中是较为正常的。

10、每月上网的花费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的上网费用在50元以下,由此可以看出这部分同学上网时间较为合理,而有少部分同学的上网费用在200元以上,这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

11、每月话费状况

统计结果表明,64.4%的同学每月话费支出在30—60元之间,对于依靠手机与家人、朋友等进行联系的大学生来说算合理。

12、每月交际花费状况(包括恋爱消费)

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用于交际的花费主要集中在一百元以内,也有部分同学每月交际活动较多支出在两百元以上。

13、生活费有盈余的用途

统计结果表明,大多数大学生财商也比较高,会把节余的钱存入银行,以备不时之需。

分析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

消费两极分化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5.4%的同学在500元以下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59.5%的同学月消费在500--1000元之间,有29.8%的同学月消费在1000--1500元之间,有5.4%的同学有1500元以上高消费。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比较分明。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比较分明。现在高校校园里,不乏这样的“新新人类”,他们身上穿着阿迪达斯,脚蹬耐克运动鞋,胸前挂着新款手机,出入高级的娱乐场所,高消费学生,他们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生活消费主要来源于家庭供给、亲友资助。在调查中发现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生活消费主要来源于家庭供给,只有一小部分是勤工助学和依靠助学金。由于生源来自不同地区,加之大学生生活的家庭背景也不尽相同,大多数学生勉强维持学业,只有月消费在1000元以上者才比较自由、潇洒,才可以衣、食、游无忧。一般来讲,农村学生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两个集合的交集较大,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及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在消费上的差异,更多地体现为经济状况良好的生源与经济状况困难的生源的消费差异。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一差距会逐渐缩小,问题会逐步得到改善。

储蓄观念淡薄

通过调查及口头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少数同学有储蓄的意识一部分同学每月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钱度日,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少数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追求时尚品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中发现,同学之间的攀比远不止是学习,还表现在生活(吃穿住用)、娱乐、人际交往等方面。他们为了争得所谓的面子与其他同学比高低,就会不顾实际需要以及家庭的经济能力,超前购物消费,这是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中一种很普遍的不良现象。他们为了争得所谓的面子与其他同学比高低,就会不顾实际需要以及家庭的经济能力,超前购物消费,这是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中一种很普遍的不良现象。同时还指出有时为了拥有一款时尚手机,不少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使得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的“随大流”。这种从众行为是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人情交际消费愈演愈烈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通讯手段的便捷,大学生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多,同学、朋友之间的来往越来越密切。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通讯手段的便捷,大学生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多,同学、朋友之间的来往越来越密切。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大学生人情消费有蔓延之势。同学过生日、入党提干、比赛获奖、评上奖学金等都要请客,否则便视为不够人情。请客者档次越高,被请者的随礼也就越高。在调查中,有七成以上的大学生有“人性消费”,每月的人情消费超过了100元。人情“包袱”给一些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

建议和意见

总的来讲,追求实用、理性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主流,但其中不乏非理性消费的存在。但是大学生消费的问题仍旧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如果对这些非理性消费行为不能及时引导扭转,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还影响家庭的经济支配,增加父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甚至影响社会的未来及持续发展。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要得到改善需要时间,不仅要学生自身,社会、学校、家庭的相互配合,才能慢慢的看到成效。

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数学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础,需要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大学时代是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在大学时代养成很好的理财习惯,平时适度地紧缩财政支出,为自己建立一个富有弹性的消费习惯,往往可以受益终生。要避免学生因花钱无度陷入“金融危机”。

2、克服攀比情绪、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首先,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个体差异大,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可通过心理咨询、课外沟通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以遏制部分学生膨胀的攀比心理和近乎失控的超前消费。

3、加强“新消费理念”的引导和教育、在大学校园形成良好“新消费”氛围。面对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及消费教育的误区,作为学校,应该主动地加入到倡导、宣传、教育“新消费运动”的队伍中来,重视对学生进行“新消费理念”的培养及教育,加强对大学生“新消费理念”的指导力度。将“新消费教育”作为一项科普知识纳入学校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中,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建立完整的消费教育网络和教育体系,通过开展“新消费运动”讲座、“新消费运动”知识竞赛、建立“新消费”社团、“新消费”社会实践等方式,向大学生倡导“健康、节约、环保、责任”的新型消费理念,倡导合理、适度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让当代的天之骄子们接受一场“新消费运动”的洗礼,以扭转大学生消费中错误的价值观和消费方式,使他们作为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能够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责任感,学会科学消费、理性消费。

4、对于社会而言,要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

5、对大学生来说还应加强合理储蓄的观念。在调查时,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

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4

被调查人年龄__年段___专业_____

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请尽量如实填写,(不方便的可以留空)并祝愿您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一路走好。

一.客观题

1.您的月消费额大概为多少

a.350以下b.350-500c.500-800d.800-1200e.1200以上

2.您每月饮食方面支出(包括零食饮料)大概为多少

a.250以下b.250-350c.350-450d.450-600e.600以上

3.您每学期学习方面的花费(包括文具、书籍、复印、培训班)

a.200以下b.200-300c.300-400d.400-600e.600以上

4.您是否有定期出去聚餐的习惯或请朋友吃饭的行为?如果有,平均每月用于这方面有元支出

a.50以下b.50-100c.100-150d.150-200e.200以上

5.如果您是女生,您花在服饰和化妆品方面平均每个月的消费

a基本不花费b.50以下c50-100d100-200e200以上

6.您每月谈恋爱浪漫气氛“制造费”是多少

a.我尚单身b.100以下c.100-200d.200-400e.400以上

7.您拥有手机吗?如果有,每个月话费支出为多少?如果没有,请回答下一题。

a.50以下b.50-100c.100-200d.200-300e.300以上

8.您每月用于通讯方面的支出为多少(仅限于使用电话卡的情况)

a.20以下b.20-50c.50-80d.80-110e.110以上

9.您是否有打工的经历,如果有,或有此打算,目的是

a.补贴日用b.增长社会经验c.赶时髦d.渴望独立

e.闲着没事,干就干了

10.您花费的资金主要来自

a.学子勤工俭学,b.用休息日在外作家教c给企业打工d.主要从家里拿钱,很少自己挣钱e.其他:

11.您的家庭月总收入为rmb

a.500(以下)b.500—1500c.1500-3000d.3000-5000e.4000以上

12.您觉得您现在每月消费情况如何

a.高得惨不忍睹b.偏高c.刚刚好d.偏低e.低得一塌糊涂

二.问答

1.您的家乡是:____省(直辖市,自治区)_____市

2.您有没有在不知不绝中花去很多钱的体验?如果有,您觉得这部分花费是否必要?

如果您认为不必要或者很大一部分不必要,您能想出什么办法避免这部分花费么?

福州大学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计算机系01极(2)班耿雪垠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弄清楚大学生要花多少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样改进……

二、问卷情况

见附录(含调查问卷和结果分析表格各一份)

本问卷共发放42份,收回有效问卷31份。发放以我们周围的同学为主,基本上做到了随机发放。

我们在下面对有代表性的几项进行了具体分析

三、数据统计和分析

1.总消费额

统计结果表明,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500和500——800之间,对于一个基本上的纯消费群体,我们觉得这个结果略低。我们认为,合适的人数分布峰值应该出现在500——800区间,其他区间应该符合正态分布,两种极限情况a(350以下)和e(1200以上)的选择较少,倒是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2.恩格尔系数

由表中数据可看出,饮食方面支出居于350——450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因此,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可能是这一群体的特点。虽然考虑到,这一数据受限于我们学校的物价水平,并且与个人饭量的关系较大,但还是可以反映福州地区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大概情况。

3、通讯开支

随机问卷得到的结果,拥有手机的同学居然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强(这个数据尚有余地),可见大学校园手机的普及率之高。然后,在拥有手机的群体中,月花费高于100元的占到43%,已经接近一半。对于这部分人,按照每条短信0、1元,话费每分钟0、3元计算,月平均支出在250元以上,就意味着每天要打十几分钟电话或是发几十条短信,显然,这些不是都有必要的。也就是说,在手机消费方面,不理性、高开销的情况还是存在而且颇严重的。相比之下电话卡的开支就比较小了

以我们的感觉,似乎大一的时候电话方面支出较多,而大二除了极个别人外似乎这方面的支出锐减,而我们的数据也基本反映了这个特点,月支出在20——50元和20元以下的分别达到78%,接近八成的同学每月都很少打电话,或每个电话时间较短。即使考虑到目前的手机普及率,大家这方面的消费还是比较的合理,这可能与在校生平时时间紧张有关。

4.打工目的方面

最高的选项是增长社会经验,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做家教的目的不在于经济方面,而只是为增加社会阅历,由这点也可以看出大家普遍的经济状况较好,有足够的资金应付日常支出。但是,我们也应该考虑一下这些资金的来源,于是我们设计了下一个问题。

5.生活资金来源及家庭收入

其实出这个问题之前,答案就在我们意料之中了,不过九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资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这个数据还是说明了一切,这种情况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普遍情况。很多社会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使做家教,也不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或是尽早经济独立,大家经济独立意识之差可见一斑。

大部分同学的家庭月收入都比较高,因此,再回头看前面大额的、惊人的月支出,就也可以理解了。但是,我们还要问一个问题,是不是赚得多了,就可以毫无顾忌的大手大脚的花钱?

6.自我评价

结果显示,71%的被调查者认为花销较大,与自己的预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一直保持着这种花费势头,这也算是大学生消费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现。

四.更进一步的思考

综合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的大学学子目前正受到市场经济的强力冲击。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学生群体,包容着具有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他们像鸡尾酒一般拉开层次,并且区分程度相对稳定。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不仅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而且也是地域经济差异性的反映。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消费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点的。

1,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4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总体来说上大学生的消费仍然处于“温饱”阶段,即吃饭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但是这种“温饱”已经有向“小康”过度的趋势了(这点由我们日益增多的手机支出,潜在恋爱支出就可以看出)。

2.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

据调查,武汉大学生中其中年消费最高的达到28500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2100元。大学生年支出均值为8383.96元。这其中有92.7%的大学生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占其总消费的70%以上。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call机或手机等方面的消费上。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丰富大脑不惜钱

调查中我们发现:由于就业单位对高学历的要求,现在一些大学生读完专科升本科、读完本科读硕士,成批量地买回参考书。还有一些学生则在读本专业的同时,辅修其他学科,为自己就业积累知识资本。在旁听课程、购买资料等消费项目上,他们出手大方,而且家长对此项消费的投入也是乐此不倦。

4.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广州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12名女生中,66、7%饮食费用在35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19名男生中也只有84、2%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90%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讨论会上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5.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讨论会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6.恋爱支出过度

在调查和讨论会上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5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7.经济独立意识较差,储蓄观念淡薄

例如,取样调查中有7人根本没有作过家教,而且那些作过家教的同学里面,多数是为增长社会经验,以“补充家用”为目的的比例极低。显然,大家这方面的意识极为淡薄,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可是,换个角度思考,这也是我们提高大家经济意识的一个突破口,需培养和加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讨论会上,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五、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1,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

2,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

3,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

可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另外,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六、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他们在质量、价格、品牌、情绪等诸多影响购买的因素里面,他们首先考虑质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与情绪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充满的是感性而略掺有理性的消费观。而对于流行与时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个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过分的攀比会产生危险的影响。

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5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走向全面小康,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已发生着转型。生活在这样一个信息通讯发达、科技先进、经济繁荣时代的——高中生的消费已成为商家争夺的生产经营新动力。琳琅满目的饰品、漂亮的服装、款式新颖的文具,所有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我们,刺激着我们的消费欲望。面对现代市场的诱惑,我们学生的消费出现超常,触发我们学习小组的极大关注与思考,为更深入的调查、分析同学们的消费现状,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我们做了“高中生消费状况调查与分析”这样一个调查报告。

一、研究目的:

(1)从中学生的消费额、消费准则、消费对象等方面,了解目前高中生的普遍的消费状况,进而透视高中生的消费现状。

(2)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实践、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能力。

(3)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二、研究过程:

1、立题、制定计划方案。

2、搜寻资料和理论学习并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3、问卷调查、访问学生。

4、结题。汇总资料、分析数据、讨论、撰写并修改结题报告

在开放题中,如其中问及如果你有一大笔钱会如何使用。多数同学认为要享受人生,完成目前不能完成的事,并把剩余的存入银行,极少数同学会去帮助他人。这表明对金钱的支配已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观念,知道该这样去花,但同时也说明帮助别人的意识较单淡薄,以自我为中心,这也是独生子女的通病。

问及对于捐款的看法:极大多数同学赞同,表示愿意尽力而为献一份心意,极少数同在表示赞同的同时也提出对政府的质疑,希望不会让政府贪污或录用。这说明目前社会上的贪污受贿的风气已给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使他们对社会,对政府产生了不信任感。

三、通过调查与分析认为,高中生目前的消费状况具有以下特点:

1、经济上依赖父母长辈,很少考虑价格因素,想买就买。

2、对时尚、对生活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追求。一方面,关注时尚,追求流行。另一方面,又崇尚个性化的独特风格,喜欢标新立异,较少受别人左右,只要自己喜欢的就好,反感于千篇一律,装扮出富有“个性”的自我,这就容易造成盲目消费,浪费金钱。

3、消费的目的不再仅仅为了吃饱穿暖,而是为了吃好穿好,享受生活,而这种享受是以金钱为代价的。

4、在金钱的支配和消费两方面自主性较大。

同时,也有些误区:

1、追求名牌。较注重外表,希望穿名牌,吃名牌,用名牌,否则认为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不论家庭条件如何,也要打肿脸充胖子,逼迫父母满足自己的要求,希望在服饰着装得以自身价格的升华,反映出虚荣与肤浅,这是很浮躁和浅显的举动,容易造成盲目消费和攀比。

2、追求时尚。这实际上是一种盲目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发生在中学生身上,并不奇怪,中学生整天生活在集体之中,自然会受集体中其他人的影响,但是在这种从众心理的支配下,消费常常会出现浪费。

3、过早受到社会风气影响,人情消费向成年人看齐,同学之间送礼成风。“礼上往来”,用贵重礼物为自己支撑面子。

4、不顾家庭经济状况,花钱大手大脚,盲目消费,同学之间攀比成风;消费不够合理等。

四、对高中生正确消费的合理建议

高中生是纯粹的消费者,每天都有消费行为,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是又自己来决定的,那么高中生怎样消费才合理呢?

为了培养正常合理的消费能力,自觉地规范和调控消费行为,我们课题小组认为:

1、学校要加大力度对学生理财引导和勤俭节约的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适度、科学、文明消费。

2、父母对孩子的爱要适度。对不合理要求,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教育,在金钱上加强“宏观调控”,促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3、我们高中生要树立适度的消费观。既要考虑家庭的经济承受力,又要适中学生正常需求之度。

4、防止盲目消费,反对一味追时髦,赶潮流。要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接受科学的消费咨询,多思考消费的实效,避免盲目。

5、要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抑制不良消费。消费应多投向发展性层次,订购有益书刊,学电脑,经常参加锻炼,进行健康的娱乐活动。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有正确的审美标准与良好的生活方式。

总结:过去人们说“清贫之志不敢忘”,今天我们要牢记“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荣辱观,在修身、立志、促学、健体上下功夫,做一个正派而有风采的当代高中新青年。

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6

一、问题提出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家长们对自己子女过度宠爱,所给零用钱也比较多。那么,这些钱都花在什么地方呢?这些消费开支合理吗?高中生应建立怎么样的理财观念?现在我们决定对中学生的消费情况做一些调查,进行一些研究。

二、研究目标

预设目标:希望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大体了解现代中学生消费情况,能够找出其特点,并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找出原因,进而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达到目标:了解现在中学生消费状况,分析中学生的消费状况合理的一面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写论文,实现预设目标。

三、研究过程

我们的课题调查,采用的是调查分析法。回收的有效问卷36份(男生18份,女生18份)。调查问题全部为客观选择题,然后对答卷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并得出结论。在根据结论,提出了一些比较有建设性的意见。

准备阶段:在众多课题中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我们都感兴趣的关于中学生消费状况的研究课题。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查询资料后,在做好准备工作之后,我们讨论并制成了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问卷。

调查阶段:把调查问卷派到同学们的手中。调查对象是高一的男女生。

统计整理:采用人工统计法,组员利用课余时间对回收的36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

报告撰写:首先对统计的数据作认真彻底的分析,另外还参考查询到的资料,确定报告格式、讨论目的、分析对象,撰写成文。

四、调查研究的结论

(一)中学生消费状况的合理性

1、合理的消费观念

消费,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部分。消费可以分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种,每个中学生都是消费者,进行的消费主要是生活消费。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观念有着重要意义。据第二题的调查结果表明,约64%的中学生每月花费比较合理,只有小部分中学生的花销较大。

同时,据第十一题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在消费时,注重质量的占61.1%,这说明过度追求名牌的消费观念将成为过去,理性消费渐渐成为主流。据第十二题调查表明,50%的中学生有为自己做过“财政计划”,消费的有序进行也是中学生消费观念合理性的表现之一。

2、消费内容的合理性

据第三题的调查结果表明:

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比例比较协调。这表明中学生的消费不仅仅满足于衣食这种基本需求,为满足精神需要的消费比例也在上升,特别是随着internet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上网查询资料、休闲娱乐已成为当代中学生的时尚消费,这些消费是e时代的必然产物,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近年来中国网络事业的蓬勃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无限便利和乐趣。

学习资料是中学生消费中继食品、上网消费以后,居于第三的消费内容,这说明中学生对于学习的重视程度很高。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中学生的消费是多样化的,这种多样化也是中学生消费合理化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对于各种消费领域的涉猎,是中学生的眼界开阔起来。中学生始终站在当今社会的消费前沿。]

你认为高中生的月花费应在300元以下300—400元400---500元500元以上人数171234百分比47.2%33.3%8.33%11.1%

(二)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消费结构仍有片面性

首先,部分中学生的消费内容过于集中。其次,追求品牌的中学生也占一定的比例,这些学生的消费观念显然进入了误区,这也反映了中学生消费中不合理的一面。当一个中学生满身名牌、穿戴时髦的时候,所显示的并不是那个中学生的个人价值,却是虚荣和不合适宜。作为一个中学生,其个人价值在于勇敢向上、勤奋、智慧、活跃的思想以及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于他的独立性。这样的中学生充满自信,无论是否穿戴名牌,都不影响他们的个人魅力。相反,如果一个中学生只能靠外表在名牌来支撑自己的“价值”和“地位”的话,说明这个中学生毫无自信,已经“一无所有”了。

你认为你的消费合理吗?合理一般不合理2212361.1%33.3%8.3%

2、攀比现象严重

据第七题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是十分严重的。这种不好的现象会使中学生的消费走向歧路,不利于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另外,要注意的是94.4%的中学生的经济来源是父母,过攀比会使中学生的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为了满足这些中学生的虚荣心,过度溺爱孩子的父母只得一再尽力提供经济上的支持。而对于这些中学生来说,真正需要的不是这些,真正需要的是正确的引导和自省,若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变得歪曲,消费很难再正常化,会影响他们将来的生存和发展。

有无攀比现象有无不知道人数1998百分比52.8%25%22.2%

3、家长对于中学生的理财教育不够到位

据第八题的调查结果显示,约38.9%的中学生家长不经常甚至从不对其进行理财教育,这也是中学生的消费有片面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第九题的调查结果显示,86.1%的中学生认为需要对自己进行理财教育,这体现了对中学生对理财教育的渴望。

家长是否进行过理财教育正常不经常没有人数14148百分比38.9%38.9%22.2%自食其力的准备情况心理上有无人数2412百分比66.7%33.3%行动上人数2214百分比61.1%38.9%自己认为是否懂得理财是否人数2115百分比58.3%41.7%

通过研究性学习,我们的学习态度更加严谨认真,在困难面前我么学会了坚持与忍耐,发扬了团结协作的精神,无论做什么,都会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我们发现自己遇事更冷静,处事也多了一份成熟。

一份辛苦,一份甘甜,通过大家努力,获取了可喜的研究成果。这次研究对我们来说是一次特殊而有意义的经历,我们克服了胆怯,拥有了更多自信和成熟。

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7

一、问题提出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家长们对自己子女过度宠爱,所给零用钱也比较多。那么,这些钱都花在什么地方呢?这些消费开支合理吗?高中生应建立怎么样的理财观念?现在我们决定对中学生的消费情况做一些调查,进行一些研究。

二、研究目标

预设目标:希望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大体了解现代中学生消费情况,能够找出其特点,并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找出原因,进而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达到目标:了解现在中学生消费状况,分析中学生的消费状况合理的一面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写论文,实现预设目标。

三、研究过程

我们的课题调查,采用的是调查分析法。回收的有效问卷36份(男生18份,女生18份)。调查问题全部为客观选择题,然后对答卷进行统计和综合分析,并得出结论。在根据结论,提出了一些比较有建设性的意见。

准备阶段:在众多课题中不假思索地选择了我们都感兴趣的关于中学生消费状况的研究课题。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查询资料后,在做好准备工作之后,我们讨论并制成了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问卷。

调查阶段:把调查问卷派到同学们的手中。调查对象是高一的男女生。

统计整理:采用人工统计法,组员利用课余时间对回收的36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

报告撰写:首先对统计的数据作认真彻底的分析,另外还参考查询到的资料,确定报告格式、讨论目的、分析对象,撰写成文。

四、调查研究的结论

(一) 中学生消费状况的合理性

1、合理的消费观念

消费,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部分。消费可以分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种,每个中学生都是消费者,进行的消费主要是生活消费。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观念有着重要意义。据第二题的调查结果表明,约64%的中学生每月花费比较合理,只有小部分中学生的花销较大。

同时,据第十一题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在消费时,注重质量的占61.1%,这说明过度追求名牌的消费观念将成为过去,理性消费渐渐成为主流。据第十二题调查表明,50%的中学生有为自己做过“财政计划”,消费的有序进行也是中学生消费观念合理性的表现之一。

2、消费内容的合理性

据第三题的调查结果表明:

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比例比较协调。这表明中学生的消费不仅仅满足于衣食这种基本需求,为满足精神需要的消费比例也在上升,特别是随着internet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上网查询资料、休闲娱乐已成为当代中学生的时尚消费,这些消费是e时代的必然产物,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近年来中国网络事业的蓬勃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无限便利和乐趣。

学习资料是中学生消费中继食品、上网消费以后,居于第三的消费内容,这说明中学生对于学习的重视程度很高。

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中学生的消费是多样化的,这种多样化也是中学生消费合理化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对于各种消费领域的涉猎,是中学生的眼界开阔起来。中学生始终站在当今社会的消费前沿。

你认为高中生的月花费应在300元以下300—400元400---500元500元以上人数171234百分比47.2%33.3%8.33%11.1%3、消费方式的现代化

据十四、十五题调查结果表明,约13.9%的中学生使用过银行卡,有50%的中学生已有或将会有属于自己的银行卡.这表明中学生的消费方式已进入信息化网络化的新时代,快捷便利的消费方式深受中学生欢迎。作为新一代青年,当代中学生是不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的。

关于银行卡使用情况经常使用偶尔使用没用过没见过人数 5 12 18 1百分比 13.9% 33.3‰ 50% 2.8%拥有情况 有 偶尔有 没有很快就会有人数 18 7 11 0百分比 50% 19.4% 30.6% 0

4、对于消费的正确思考

第一题调查结果显示,94.4%的中学生的经济来源是父母,这种经济来源稳定可靠数目可观。据第六题的调查结果显示,94.4%的中学生在消费过程中考虑过家庭的经济情况,他们认为这是十分必要的。这说明中学生再也不是过去只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太阳”,而逐渐成为能为父母家庭分担责任的主人翁。另外,第十题显示,有66.7%的中学生在心理上做好了自食其力的准备,更有61.1%的中学生已进行过实践。这也充分反映了,当代中学生对消费的思考正趋于理性化,对于将来消费的思考逐渐趋于成熟。

经济来源父母其他亲属你的储蓄自己的劳动所得人数34232百分比94.4%5.6%8.3%5.6% 对高中生进行理财教育的必要性 有 无人数 31 5百分比 86.1% 13.9% 消费时是否考虑家庭状况 是 否人数 34 2百分比 94.4% 5.6%

(二)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消费结构仍有片面性

首先,部分中学生的消费内容过于集中。其次,追求品牌的中学生也占一定的比例,这些学生的消费观念显然进入了误区,这也反映了中学生消费中不合理的一面。当一个中学生满身名牌、穿戴时髦的时候,所显示的并不是那个中学生的个人价值,却是虚荣和不合适宜。作为一个中学生,其个人价值在于勇敢向上、勤奋、智慧、活跃的思想以及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于他的独立性。这样的中学生充满自信,无论是否穿戴名牌,都不影响他们的个人魅力。相反,如果一个中学生只能靠外表在名牌来支撑自己的“价值”和“地位”的话,说明这个中学生毫无自信,已经“一无所有”了。

你认为你的消费合理吗?合理一般不合理2212361.1%33.3%8.3%

2、攀比现象严重

据第七题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是十分严重的。这种不好的现象会使中学生的消费走向歧路,不利于中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另外,要注意的是94.4%的中学生的经济来源是父母,过攀比会使中学生的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为了满足这些中学生的虚荣心,过度溺爱孩子的父母只得一再尽力提供经济上的支持。而对于这些中学生来说,真正需要的不是这些,真正需要的`是正确的引导和自省,若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变得歪曲,消费很难再正常化,会影响他们将来的生存和发展。

有无攀比现象 有 无 不知道人数 19 9 8百分比 52.8% 25% 22.2%

3、家长对于中学生的理财教育不够到位

据第八题的调查结果显示,约38.9%的中学生家长不经常甚至从不对其进行理财教育,这也是中学生的消费有片面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第九题的调查结果显示,86.1%的中学生认为需要对自己进行理财教育,这体现了对中学生对理财教育的渴望。

家长是否进行过理财教育 正常 不经常 没有人数 14 14 8百分比 38.9% 38.9% 22.2% 自食其力的准备情况心理上 有 无 人数 24 12 百分比 66.7% 33.3%行动上 人数 22 14 百分比 61.1% 38.9% 自己认为是否懂得理财 是 否人数 21 15百分比 58.3% 41.7%

(三)对于培养中学生合理消费习惯的几点建议

作为当代中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攀比,不过分追求名牌,提倡艰苦奋斗精神。

由于中学生正处于消费前沿,能轻而易举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各种消费信息,所以,对于社会上的新兴事物要学会辨别好坏是非,增强消费意识,提高自主消费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但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薄弱,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说得少了,浪费现象由此滋生。还有一些家长认为现在生活好了,不能亏着孩子,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们的要求,对孩子过分宠爱,使他们过者“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在学生中攀比、浪费的现象十分严重。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当小康生活向我们招手之际,当太平盛世向我们走来之时,我们更须永葆艰苦奋斗的本色。惟有如此,方可民族兴盛,大业有成。为此,希望学校和家长加强教育引导,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经常抓,这样中学生才能形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尊重和珍惜大人们的劳动成果、不追求奢侈、不贪图享乐的正确消费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中学生的家长应该对中学生进行适当的理财教育,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不要过度溺爱,严防中学生攀比心理严重化,要经常作适当的引导,做好中学生合理消费的第一任老师。引导学生把零花钱存起来,用到最需要的地方,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家庭理财。

对于培养当代中学生的合理消费习惯,中学生所在学校也应该积极对中学生进行理财教育。

一些发达国家在中小学和家庭教育中,理财教育是热门的话题。他们根据孩子年龄不同的特点,学校和家长按不同的阶段,由浅入深地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进行理财教育。面向新世纪,我国却加入世贸组织,外国人可不会等我们准备好了才和我们赛跑。如果还意识不到理财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后果不难想象。所以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中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合理消费习惯的养成,才能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五、研究反思

通过这次的研究学习,让我们不仅了解了现代中学生的小状况,并且提高了我们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

为做好中学生消费状况分析,我们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内容涉及:经济来源、每月花费、消费内容,以及同学的一些想法和消费方式等内容。经过分析研究,我们发现,同学们的消费理念较为合理。大部分人在消费时更注重质量和实用,并考虑到家庭经济状况。看来,在社会主义的中国,中学生消费也是同我国的国情相统一的。并且,同学们也同时保持着艰苦朴素、不乱花钱的优良作风,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一些问题,有些同学仍然有攀比心理,而且比较严重,这与许多因素有关,有家庭的也有社会的。还有,有些同学的消费结构不合理,偏重在玩乐上,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却又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既然已经出现问题,就应该拿出积极的措施来改正。在这方面,我们希望家长和学校对学生加强理财教育,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全社会都来关注中学生的消费问题。

在研究学习中,我们自身也有很大的收获,我们组的每一个成员在学习能力方面都有所提高。面对问题和困难时,我们没有退缩,而是积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通过研究性学习,我们的学习态度更加严谨认真,在困难面前我么学会了坚持与忍耐,发扬了团结协作的精神,无论做什么,都会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我们发现自己遇事更冷静,处事也多了一份成熟。

一份辛苦,一份甘甜,通过大家努力,获取了可喜的研究成果。这次研究对我们来说是一次特殊而有意义的经历,我们克服了胆怯,拥有了更多自信和成熟。

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8

随着经济水平以及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广大的师生尤其是标榜个性与求新的青年学生更是电脑消费中巨大的潜在消费群体,随着电脑消费群体不断趋于年轻化以及大学生电脑消费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电脑消费的重要性逐渐受到社会各界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关注。 本次调查主要是为了了了解大学生电脑的购买状况,以及消费行为的研究,从而为大学生购买电脑以及健康消费提供建议以及指导等方面的建议,使我们大学生能更加健康地进行电脑消费。本月的18日我们做了101份的网上调查问卷,分发给附近大学的大学生进行了网上调查,调查显示

一、前言

计算机(Computer)全称:电子计算机,俗称电脑,是一种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和软件所组成,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电脑是高科技的产品,它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硬件的制造技术极其复杂,是科学的象牙之塔。目前,人类已经迈进了网络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老百姓生活以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通过电脑,人们可以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查询到自己需要的部分,可以和远隔重洋的亲朋好友互通音讯,可以和未曾谋面的陌生人交流情感,可以坐在家中接受全球各地医学专家的会诊,可以实现网上购物、网上婚礼、网上营销、网上政府。凡此种种,都是人们过去所不能想象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和网络化的高度一体化的信息交流方式使人们明显感觉到这种新的方式带给我们的快捷与自由,开放与互动。随着电脑消费群体不断趋于年轻化,青年学生使用给电脑的比例不断增加,尤其是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电脑成为我们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物,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欧诺个起到很巨大的作用。

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电脑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人类的生活以及其他方面产生了某些危害,比如也有一些人利用网络牟取暴利,违背了理性,超越了法制的界限而给社会和个人带来极大危害。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电脑的危害也不容小觑,过于沉溺与虚拟的电脑世界以及网络上不健康内容的渲染,使部分大学生身心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耽误了学业。为了让大学生能正确的认识电脑的用途以及正确的使用电脑,给大学生电脑消费提出更加合理健康的指导性意见,于是,我们小组成员准备了101份的调查问卷,对我们学校的同学以及附近学校的同学做了一定的电脑消费行为的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次大学生电脑消费状况的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获得真实、可靠、有效地数据资料结并结合小组搜集到的二手资料进行分析。在数据统计与分析的方面,我们采用了数据表格的数据筛选功能,得到有用的资料,辅以图表作出报告。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从101份来自我校以及附近学校的大学生的调查问卷回答结果显示,近93%的大学生认为电脑对大学生活是必须的,其中近84%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拥有的是笔记本电脑,本次调查中,男女所占比例相差不大,其中大部分的是大四的学生,占58.42%,其中,大一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最少,从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是电脑消费市场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脑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度越来越高,且从调查结果中显示出,电脑的价位、性能、品牌、购买场所以及优惠方式灯方面因素对学生群体购买的电脑具有一定的影响。

1、大学生偏爱的电脑类型和品牌

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的快节奏化,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便捷化,大学生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群体,追求时尚以及新奇事物的本能促使大学生对一切新事物的敏感度不断增强,选择笔记本这种便捷的电脑类型也体现了大学生一种快捷生活的一种态度。

2、大学生购买电脑所考虑的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有38.4%的大学生在购买电脑时考虑电脑的性价比,其他因素依次为:售后服务18.57%,品牌16.88%,价格15.19%,外观设计10.97%。可见,大部分大学生购买电脑时较多的考虑到电脑的性价比,购买到价格公道性能又比较好的电脑是大部分学生首先考虑的因素,在售后服务方面,部分的学生也比较重视这一方面的内容,总体来说,大家对电脑的质量方面比较重视,对于质量好的电脑比较偏爱,而对于电脑的外观设计方面,大家的重视度并不是很高。

3、大学生主要关注的电脑性能方面

从图中显示可看出,大学生对电脑的性能方面考虑最多的是电脑的CPU,比重为28.2%,其次是显卡以及内存,比重分别为23.68%和21.43%,相比而言,显示器,硬盘,电池持续时间以及其他等因素比较少的考虑到,因此大学生对电脑的核心部件的质量是相对重视的。

4、大学生认为电脑需要改进的方面

大学生认为电脑应该改进的方面中,安全保护功能所占的比例最高,为27.44%,其次为耗电量26.98%,外观设计17.21%,画面音响16.74%以及键盘触感11.63%。电脑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方便的同时存在着一定的危害,网络的安全性成为了困扰着许多电脑使用者,因此电脑的安全保护功能也就变得重要,同时,高保护性的电脑设备能让我们更加安全放心的上网。大学生在关注电脑安全性的同时,对电脑的其他设备的质量也有一定的考虑。

5、大学生平时的上网时间以及上网目的

从数据看出,大学生平时的上网时间大部分在3-6个小时,时间安排上还是比较合理的,表明大部分的学生没有把大部分的时间花费在电脑上。

大部分学生上网的目的是游戏娱乐,所占比重为34.25%,其次是查资料31.96,了解新闻24.2%以及其他9.59%。可见,大学生在上网的时间内很少把电脑的用途运用到学习上,过多的把时间分配在了游戏娱乐上,因此,在使用电脑方面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使用观念,减少娱乐游戏的时间。

6、大学生所能接受的电脑价格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所能接受的价格在3000-5000元,这是因为大部分学生没有经济来源,而结合我们学校以及附近学校的大学生状况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家庭不是特别富裕,大学生的生活费是来自于父母的,因此,这个范围内的价格能被大部分学生所接受也有能力负担起,所以,这个价格范围的电脑比较受学生们的青睐。

7、大学生一般通过哪种渠道了解电脑相关信息

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9

【内容提要】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阜阳师范学院的在校大学生消费构成、特点等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消费的主流是科学的,合理的,但也有一些不健康的消费观,而且大有上扬趋势。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出新变化,而多层次消费水平对大学生又有双重影响。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因素,得出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大学生消费心理,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消费构成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水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一变化必然通过在校大学生物质文化生活的消费现状得到反映,也必然要引起大学生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新变化。大学生消费观体现着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着青年一代的精神文明程度。因此,重视大学生消费观的新变化,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正确引导,便是本问题提出的依据之一。

大学生是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来源主要依赖于家庭。大学生的消费观既受到家庭消费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消费的影响,特别是受到来自不同消费水平家庭的大学生的消费观的影响。同时,在校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同样在消费伦理观上也还需有正确的引导,这是本问题提出的依据之二。

大学生是他们同龄人中的特殊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现状以及消费观,既表现出18-25岁处于青年前期的年轻人消费现状以及消费观的新变化,又表现出具有不同于同龄人的消费现状及消费观。由于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是知识文化水平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好的群体,因而在同龄人中就会具有表率和示范作用。重视大学生消费观,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对社会消费行为及消费观的正确引导,也必将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这是本问题提出的依据之三。

二、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的是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并结合口头调查,网络调查等方式做出分析。问卷设计的着眼点在于了解阜阳市大学生消费的各方面情况,以及对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因素。问卷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涉及受访者的个人特征以及消费的基本现状;第二部分则是消费心理、消费行为以及影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因素等。

阜阳是个中等城市,消费水平中等偏上。本研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范围阜阳师范学院的本科生,具体包括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四个年级的学生,共涉及文,理,工科的相关专业。问卷调查于20xx年3月底实施,历时3周。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1份,有效回收率为97%;网络调查问卷浏览者107人,回复23份,有效回收率为21%;口头调查46人,有效回收率为100%。然后运用统计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筛选归纳,对比分析。

三、大学生消费构成调查

(一)大学生的日常消费额

大学生月消费额调查统计表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按1年在校10个月计算,一般大学生在校日常消费每年少则3000元左右,多则在5000元,少数大学生还会更高一些。

通过对阜阳师范学院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师范生的日常消费比非师范类的学生低一些。师范生学费相对低廉,另外每月学校补助稍高一些。师范生消费在150元以下的占20%,在250元左右的占35%,在300元左右的占34%,400元以上的占11%。

从月消费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状况,即在大学生中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水平为中等,月消费水平过低和过高的都只占少数。

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10

调查背景:

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信息通讯、科技发达的新时代,我们的视野可能比长辈们还要广阔,加上我国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学生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有的中学生能正确利用好手上的钱,但是有的人却表现出乱消费的现象,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学生消费状况,揭示这一现象,警示有乱消费这种行为的学生,并建议正确的消费途径,我们做了一组调查。

在中学生当中,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曾自己进行消费,而我们调查所得,中学生当中有98.6%的人是有零花钱的,而仅有1.4%是没有的,这些钱主要来源是父母亲,零用钱的数额在每月0~200元以上,这个范围,且分布比较平均。

从数据上看中学生的零用钱数额不少,有些学生的零用钱足以维持一个生活比较困难的家庭的日常开支!但这算不算乱消费,还必须调查一下这些钱的用途。经过我们调查所得,零用钱最多是用于买零食吃,玩电子游戏,买衣服及各种消遣、娱乐活动等。可见,现在中学生乱消费的现象的确很严重。

为了找出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在同学及家长中进行抽样调查,最后经过整理,总结,得出以下几点原因:

①青少年自尊心强。主要表现在:注重外表,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现在许多中学生穿的都是名牌的衣服、裤子、鞋子甚至袜子都要名牌的,平时用的、吃的、喝的都要买好的,原因就是名牌的更漂亮,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想别人都尊重自己,这样很容易在同学之间形成攀比的风气,致使乱消费的现象更加严重。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发达,中学生们对新产品、新技术十分敏感,加上青少年的好奇心强,很容易把钱花在这上面。如手机和电脑,现在在中学生当中,有的人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购买了手机和电脑等,其实这样做是很不理智的,是很浪费的,但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②父母对儿女的溺爱。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十分疼爱,很容易使他们养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钱用完了,又向父母要,父母不给,便发脾气……如此下去,轻则更加助长了他们乱消费的风气,重则使他们变得自以为是,一意孤行,不考虑别人处境的自私性格。

还有很多其他原因,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而总的来说,中学生乱消费都是受外界影响为主。既然外界的环境不易改变,那么要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只有从小开始培养,以自身做起,有零用钱是正常的,但数额一定要合理,要合理的使用零用钱,不大手大脚,当用则用,不必用在一些既昂贵又不实用的东西上,花钱要花在刀刃上。进入21世纪,竞争更加激烈了,有能力的人才能站住脚,而消费也是一种能力,我们不应该浪费自己的能力,而只有正确利用这些能力,未来才会掌握在我们的手里!

附:问 卷

1、你有没有零花钱? a、有 b、没有

2、你每月的零花钱是多少?

a、50元以下 b、50~100元 c、100~150元 d、150元以上

3、你每月零花钱的来源?(可多选)

a、父母 b、祖父母/外祖父母 c、自力更生 d、其他

4、平时与什么人外出消费?

a、父母 b、朋友 c、自己 d、其他

5、这些零花钱你主要用于干什么?(可多选)

a、购买书籍 b、储存起来 c、零食、饮料等 d、体育运动

e、买衣服 f、娱乐消费(卡拉ok、酒汉、球桌、网吧等) g、其他

6、你经常购买的书籍?

a、科技丛书 b、报刊杂志 c、专业用书

d、漫画书 e、文学著作 f、其他

7、你对吃零食、穿名牌的看法如何?

a、不会因价格贵而不买 b、在经济条件允许下可以考虑

c、没什么看法 d、不应该

8、你的消费理念和风格:

a、做好计划 b、能省就省

c、肆忌挥霍 d、看到合适的就买,相信自己]

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11

一、大学生使用信用卡的基本情况

我国信用卡市场已经初见雏形,但与境外成熟信用卡市场相比,我国信用卡市场的市场规模还很小。不过中国信用卡的增长速度却非常惊人,以标准贷记卡为例,到20xx年中国信用卡已经突破一亿张。随着各大商业银行发卡量的不断提高,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死卡比重大、各大银行无序竞争、学生透资难以还清贷款等等。为了更好了解大学生使用信用卡情况,正确引导大学生信用卡消费,我对内蒙古财经大学09级大学生信用卡的现状、存在问题等内容进行了调查,重点对大学生信用卡消费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本次调研活动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并采用了随机调查的方式, 共发放200份调查表,调查对象主要是目前在内蒙古财经大学09级就读的大学生。

二、大学生使用信用卡情况的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消费过度

图1 大学生使用信用卡消费金额情况

从调查结果看,大多数学生每月消费额度大约为300-600,其中占了57%。但我们应该知道,在校大学生没有固定收入,大学生信用卡很容易陷入债务问题,而往往发生后,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大学生消费过度,普遍认为刷卡消费没有付现金的那种心疼感,消费起来大手大脚。这致使家长受累,由于大学生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消费一般要靠父母。使用信用卡的不理性消费,不但不能培养其理财意识,反而助长了他们的过度消费行为,给家长造成经济负担。

(二)信用卡市场业务开展拓展困难

据调查显示,当前阻碍办卡的原因有12%是申请的途径不方便或手续麻烦, 11%得不到父母的同意,23%的学生认为附近可用信用卡消费的场所不多,使用不方便,54%担心刷卡引起的过度消费,引起经济困难。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是不知道国家已经建立个人信用档案,在使用中往往因为未按时还款而被记录黑名单,对将来的个人金融活动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也使大学生对使用信用卡产生反感。大学生对国有银行以外的其他商业银行的信任度不高,使其他商业银行市场拓展任务艰巨。整个信用卡业务各大银行的之间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人们对农业银行的熟知度是最高的达45%,依次排名分别为工商、建设、中国、招商,其中中信的知名度相对而言极低,而拥有者更是少之又少,仅占2.5%。

三、 对大学生使用信用卡的建议

目前,信用卡的业务仅仅局限在透支、刷卡、分期付款等方面,而当前大学生的合理花费又主要集中在学费、上补习班费及考证费用上。因此,银行应拓宽信用卡的业务渠道,使更多需要吸取知识而又一时缺乏资金的大学生能够利用信用卡进行学习,更大程度上发挥大学生信用卡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信用卡是把双刃剑,如果处理得好,对银行既保证了一定的收入和拥有了一个潜在的优质客户而对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达到科学理财的目的;但是如果使用得不恰当,银行不仅会有一笔呆帐,而且光死卡费用就令人担忧,而大学生的过度透支、逾期不还会对他的一生产生负面影响。根据对大学生使用信用卡情况的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1.学校应相应地对大学生进行关于“消费道德”、“理性消费”及“诚信”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为了避免大学生滥用信用卡造成攀比之风与拖欠款项,高校应从加强大学生的道德理念着手,开设相关课程,将“消费道德”、“理性消费”及“诚信”教育引入课堂,教育即将真正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们如何正确、理性、合法地消费。

2.由于大学生对于因刷卡产生的债务,自己基本上无力偿还,建议将他们所办的信用卡,与其父母的银行卡捆绑,使其可以在刷完卡后,不必头疼还款问题。但为了防止,因此而产生的责任风险,可以根据父母或本人意愿规定其每月的刷卡总额,不论是否透支,中止刷卡功能。

3.许多学生并无能力或根本没有使用信用卡,使所办的卡成为睡眠卡,因此常为交年费而烦恼,导致有一部分学生会将信用卡注销。对此,我们建议是否根据大学生的学年,免去他们在校期间的年费,以留住潜在客户。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家庭状况,对于所办的信用卡只有沉睡或注销的结果,造成很大的人力物力资源浪费,吃力不讨好,建议根据状况对一部分学生发放信用卡。并且政府、银行与学校要共同监管大学生信用卡的发放过程,努力建立有关信用卡和银行卡使用的法律环境、支付基础环境、信用风险评估和征信管理体系。

四、结论

1.高校大学生信用卡市场将是一个十分具有前景的潜力市场。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得出,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高校大学生持有信用卡,并且大部分都只拥有一张信用卡,所以信用卡的发展空间是相当大的。信用卡在大学生中产生与流通是不可避免的。

尽管在校大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职业和资产,不符合银行发放信用卡的申请标准,但是大学生知识结构高,毕业之后可以迅速补充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生就是发展信用卡市场上的一个潜在的优质客户群,与其高风险高收益的内涵相吻合。从长远意义上看,高校大学生是未来的中高收入者,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应用新产品的意愿也比较强,他们将成为未来银行卡持卡人的主力军。因此,从诚信角度与长远角度上考虑,高校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的开发前景相当巨大。

2.从一定意义上讲,信用卡在高校中的流通与使用,确实给高校大学生的消费结构与观念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刺激了大学生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扩大了总需求,刺激了经济的增长。实际上,发行真正的信用卡,其实就是对中国传统观念的挑战。而如何从正面健康地引导,树立起新一代人正确的理财与消费观念,是包括教育机构、发卡银行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应当思考的问题。

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12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走向全面小康,传统的家庭生活模式已发生着转型。生活在这样一个信息通讯发达、科技先进、经济繁荣时代的——高中生的消费已成为商家争夺的生产经营新动力。琳琅满目的饰品、漂亮的服装、款式新颖的文具,所有的一切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我们,刺激着我们的消费欲望。面对现代市场的诱惑,我们学生的消费出现超常,触发我们学习小组的极大关注与思考,为更深入的调查、分析同学们的消费现状,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我们做了“高中生消费状况调查与分析”这样一个调查报告。

一、研究目的

(1)从中学生的消费额、消费准则、消费对象等方面,了解目前高中生的普遍的消费状况,进而透视高中生的消费现状。

(2)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实践、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能力。

(3)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二、研究过程

1、立题、制定计划方案。

2、搜寻资料和理论学习并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3、问卷调查、访问学生。

4、结题。汇总资料、分析数据、讨论、撰写并修改结题报告。

在开放题中,如其中问及如果你有一大笔钱会如何使用。多数同学认为要享受人生,完成目前不能完成的事,并把剩余的存入银行,极少数同学会去帮助他人。这表明对金钱的支配已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观念,知道该这样去花,但同时也说明帮助别人的意识较单淡薄,以自我为中心,这也是独生子女的通病。

问及对于捐款的看法:极大多数同学赞同,表示愿意尽力而为献一份心意,极少数同在表示赞同的同时也提出对政府的质疑,希望不会让政府录用。这说明目前社会上的贪腐的风气已给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使他们对社会,对政府产生了不信任感。

三、通过调查与分析认为,高中生目前的消费状况具有以下特点

1、经济上依赖父母长辈,很少考虑价格因素,想买就买。

2、对时尚、对生活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追求。一方面,关注时尚,追求流行。另一方面,又崇尚个性化的独特风格,喜欢标新立异,较少受别人左右,只要自己喜欢的就好,反感于千篇一律,装扮出富有“个性”的自我,这就容易造成盲目消费,浪费金钱。

3、消费的目的不再仅仅为了吃饱穿暖,而是为了吃好穿好,享受生活,而这种享受是以金钱为代价的。

4、在金钱的支配和消费两方面自主性较大。

同时,也有些误区:

1、追求名牌。较注重外表,希望穿名牌,吃名牌,用名牌,否则认为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不论家庭条件如何,也要打肿脸充胖子,逼迫父母满足自己的要求,希望在服饰着装得以自身价格的升华,反映出虚荣与肤浅,这是很浮躁和浅显的举动,容易造成盲目消费和攀比。

2、追求时尚。这实际上是一种盲目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发生在中学生身上,并不奇怪,中学生整天生活在集体之中,自然会受集体中其他人的影响,但是在这种从众心理的支配下,消费常常会出现浪费。

3、过早受到社会风气影响,人情消费向成年人看齐,同学之间送礼成风。“礼上往来”,用贵重礼物为自己支撑面子。

4、不顾家庭经济状况,花钱大手大脚,盲目消费,同学之间攀比成风;消费不够合理等。

四、对高中生正确消费的合理建议

高中生是纯粹的消费者,每天都有消费行为,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是又自己来决定的,那么高中生怎样消费才合理呢?

为了培养正常合理的消费能力,自觉地规范和调控消费行为,我们课题小组认为:

1、学校要加大力度对学生理财引导和勤俭节约的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适度、科学、文明消费。

2、父母对孩子的爱要适度。对不合理要求,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教育,在金钱上加强“宏观调控”,促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3、我们高中生要树立适度的消费观。既要考虑家庭的经济承受力,又要适中学生正常需求之度。

4、防止盲目消费,反对一味追时髦,赶潮流。要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接受科学的消费咨询,多思考消费的实效,避免盲目。

5、要建立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抑制不良消费。消费应多投向发展性层次,订购有益书刊,学电脑,经常参加锻炼,进行健康的娱乐活动。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有正确的审美标准与良好的生活方式。

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13

调查地点:

中南民族大学

调查对象:

大一学生(不分性别)

调查方式:

抽样调查

调查原因:

了解大一学生自主理财的情况

调查人数:

70人

调查结果: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消费群体,我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加突出而直接地影响我们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进而对我们一生的品德行为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作为一名大学生,“财商”也是大学生活中一个必不缺少而重要的知识,为了掌握大一新生对“财商”的认识与“理财”的概念,故此在中南民族大学随机的对大一同学进行面对面的问答与大概的统计,并整理和分析了调查结果。

在问答时,主要通过围绕以下三个问题来问的:

1、一个月消费在多少之间?

2、在名牌与非名牌之间更倾向哪一方?

3、有没有储蓄的想法?

在问答中,根据有效数据分析:6%的同学月消费为1000元以上,73%的同学月消费为500-800元,21%的同学月消费为500元以下。在对名牌与非名牌之间的选择调查中,79%的同学倾向与两者之间。再继续调查了上述的第三个问题,90%的同学都回答没有储蓄的想法!

从这个调查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三大问题:

(1)现在的大学生消费都趋于500元-800元之间,虽然不是很高但也不能说低。

(2)现在的大学生过分追求时尚与名牌,存在攀比心理,所以导致消费支出上涨。

(3)大学生的储蓄观念淡薄,这也影响到他们今后的理财,不小心也会成为所谓的“月光族”。

而且据调查所知,大学生的消费多半的支出在电话费与服装方面。在被调查的大学衙,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每月用于手机费在50-100元之间,而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每月用于学习上的花费在20元以下,2%的大学至此项花费不足10元,就业压力的加大,大学生需要学习更多的技能,所以应该课后买辅导书加以充电,此外也要有许多大学生复印与学习有关的资源来充实自己的知识,这是一项积极的消费,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这种有意义的消费。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在服装方面的消费也越来越成为大学生不可小看的支出,再加上她们对名牌的倾向,所以一些女生每个月平均下来用于衣服的消费在100-300元之间,也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所以从整体调查来看,有些消费是必须的,例如火食费等,但有的可以避免的消费我们应该尽量克制,要知道对于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来说,我们眼中的一元钱胜似于他们心中的十元钱。如果我们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价值观,不盲目地与他们攀比,不过分地追求时尚流行,合理的规划自己的支出消费,在消费时谨记要勤俭节约,那样也会对我们的思想道德有很大的提高。如果能做到简单的记财与预算提高消费质量,把再一笔钱花在刀刃上的话,那么对于在大学生活中的“财商”来说,我们可谓是赢家了。

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14

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请尽量如实填写,(不方便的可以留空)并祝愿您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一路走好。

一、客观题

1 .您的月消费额大概为多少( )

A.350以下B.350 -500 C .500-800 D.800-1200 E.1200以上

2.您每月饮食方面支出(包括零食饮料)大概为多少( )

A.250以下B.250 -350 C .350-450 D.450-600 E.600以上

3 .您每学期学习方面的花费(包括文具、书籍、复印、培训班)( )

A.200以下B.200 -300 C .300-400 D.400-600 E.600以上

4.您是否有定期出去聚餐的习惯或请朋友吃饭的行为?如果有,平均每月用于这方面有( )元支出

A.50以下B.50 -100 C .100-150 D.150-200 E.200以上

5.如果您是女生,您花在服饰和化妆品方面平均每个月的消费( )

A基本不花费B.50以下C50-100 D100-200 E200以上

6 .您每月谈恋爱浪漫气氛“制造费”是多少( )

A.我尚单身B.100以下C.100-200 D.200-400 E.400以上

7.您拥有手机吗?如果有,每个月话费支出为多少?如果没有,请回答下一题。

A.50以下B.50 -100 C .100-200 D.200-300 E.300以上

8.您每月用于通讯方面的支出为多少(仅限于使用电话卡的情况)( )

A.20以下B.20 -50 C .50-80 D.80-110 E.110以上

9.您是否有打工的经历,如果有,或有此打算,目的是( )

A.补贴日用B.增长社会经验C.赶时髦D.渴望独立

E.闲着没事,干就干了

10 .您花费的资金主要来自( )

A.学子勤工俭学, B.用休息日在外作家教C给企业打工D.主要从家里拿钱,很少自己挣钱E.其他:

11.您的家庭月总收入为( ) rmb

A.500 (以下) B.500 — 1500 C .1500-3000 D.3000-5000 E.4000以上

12 .您觉得您现在每月消费情况如何( )

A.高得惨不忍睹B.偏高C.刚刚好D.偏低E.低得一塌糊涂

二、问答

1 .您的家乡是:____省(直辖市,自治区)_____市

2 .您有没有在不知不绝中花去很多钱的体验?如果有,您觉得这部分花费是否必要?

如果您认为不必要或者很大一部分不必要,您能想出什么办法避免这部分花费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们决定在身边的同学中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弄清楚大学生要花多少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样改进……

二、问卷情况

见附录(含调查问卷和结果分析表格各一份)

本问卷共发放42份,收回有效问卷31份。发放以我们周围的同学为主,基本上做到了随机发放。

我们在下面对有代表性的几项进行了具体分析

三、数据统计和分析

1.总消费额

统计结果表明,消费额主要集中在350——500和500——800之间,对于一个基本上的纯消费群体,我们觉得这个结果略低。我们认为,合适的人数分布峰值应该出现在500——800区间,其他区间应该符合正态分布,两种极限情况a(350以下)和e(1200以上)的选择较少,倒是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2.恩格尔系数

由表中数据可看出,饮食方面支出居于350——450的人数最多,“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较高,因此,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恩格尔系数较高,这可能是这一群体的特点。虽然考虑到,这一数据受限于我们学校的物价水平,并且与个人饭量的关系较大,但还是可以反映福州地区大学生消费支出的大概情况。

3、通讯开支

随机问卷得到的结果,拥有手机的同学居然占到被调查总人数的三分之二强(这个数据尚有余地),可见大学校园手机的普及率之高。然后,在拥有手机的群体中,月花费高于100元的占到43,已经接近一半。对于这部分人,按照每条短信0、1元,话费每分钟0、3元计算,月平均支出在250元以上,就意味着每天要打十几分钟电话或是发几十条短信,显然,这些不是都有必要的。也就是说,在手机消费方面,不理性、高开销的情况还是存在而且颇严重的。相比之下电话卡的开支就比较小了以我们的感觉,似乎大一的时候电话方面支出较多,而大二除了极个别人外似乎这方面的支出锐减,而我们的数据也基本反映了这个特点,月支出在20——50元和20元以下的分别达到78,接近八成的同学每月都很少打电话,或每个电话时间较短。即使考虑到目前的手机普及率,大家这方面的消费还是比较的合理,这可能与在校生平时时间紧张有关。

4.打工目的方面

最高的选项是增长社会经验,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做家教的目的不在于经济方面,而只是为增加社会阅历,由这点也可以看出大家普遍的经济状况较好,有足够的资金应付日常支出。但是,我们也应该考虑一下这些资金的来源,于是我们设计了下一个问题。

5.生活资金来源及家庭收入

其实出这个问题之前,答案就在我们意料之中了,不过九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资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这个数据还是说明了一切,这种情况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普遍情况。很多社会因素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即使做家教,也不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或是尽早经济独立,大家经济独立意识之差可见一斑。大部分同学的家庭月收入都比较高,因此,再回头看前面大额的、惊人的月支出,就也可以理解了。但是,我们还要问一个问题,是不是赚得多了,就可以毫无顾忌的大手大脚的花钱?

6.自我评价

结果显示,71的被调查者认为花销较大,与自己的预期不符。可是,大家又一直保持着这种花费势头,这也算是大学生消费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现。

四、更进一步的思考

综合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的大学学子目前正受到市场经济的强力冲击。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学生群体,包容着具有多种经济状况和消费能力的个体,他们像鸡尾酒一般拉开层次,并且区分程度相对稳定。这种经济上的差异和分层不仅取决于他们不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而且也是地域经济差异性的反映。但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在消费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点的。

1.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4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总体来说上大学生的消费仍然处于“温饱”阶段,即吃饭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但是这种“温饱”已经有向“小康”过度的趋势了(这点由我们日益增多的手机支出,潜在恋爱支出就可以看出)。

2.消费层次一定程度两极分化。

据调查,武汉大学生中其中年消费最高的达到28500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2100元。大学生年支出均值为8383.96元。这其中有92.7%的大学生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占其总消费的70%以上。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CALL机或手机等方面的消费上。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丰富大脑不惜钱调查中我们发现:

由于就业单位对高学历的要求,现在一些大学生读完专科升本科、读完本科读硕士,成批量地买回参考书。还有一些学生则在读本专业的同时,辅修其他学科,为自己就业积累知识资本。在旁听课程、购买资料等消费项目上,他们出手大方,而且家长对此项消费的投入也是乐此不倦。

4.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广州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12名女生中,66、7饮食费用在35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19名男生中也只有84、2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90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讨论会上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5.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讨论会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6.恋爱支出过度在调查和讨论会上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5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7.经济独立意识较差,储蓄观念淡薄例如,取样调查中有7人根本没有作过家教,而且那些作过家教的同学里面,多数是为增长社会经验,以“补充家用”为目的的比例极低。显然,大家这方面的意识极为淡薄,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可是,换个角度思考,这也是我们提高大家经济意识的一个突破口,需培养和加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讨论会上,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五、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1.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

2.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

3.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另外,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六、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他们在质量、价格、品牌、情绪等诸多影响购买的因素里面,他们首先考虑质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与情绪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充满的是感性而略掺有理性的消费观。而对于流行与时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个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过分的攀比会产生危险的影响。那么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我们能提出什么建议呢

1.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财不是简单的四则运算,不是简单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长期的理性基奠,个人盲目的冲动不是独立,是任性的表现,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脑中有独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独立的行动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

2.克服攀比情绪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首先,我们应树立适应时代潮流的、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逐渐确立正确的人生准则,给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学生的确需要竞争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们都需要争,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基本掌握了当代大学生消费心理趋势及现状。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大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这主要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和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费为主的大学生中,培养独立的理财能力、科学的价值观应是当务之急。

3.形成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的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已逐渐成为引导社会消费潮流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深入分析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把握当代大学生生活消费的行为导向和心理特征,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

根据美国市场营销学会(AMA) 的定义:消费者行为是“感情、认知、行为以及环境因素之间的动态过程,是人类履行生活中交换职能的行为基矗”

学生在购物消费的过程中,对所需的商品有不同的要求,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活动,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购买行为。

1. 理性消费是主流价格、质量和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在实际消费过程中,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他们的购物目的是为了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更多地关注商品的质量,而对外表则不十分挑剔,只要实用也就满足了,此种心理在当代大学生消费群体中最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这是由于中国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打工挣钱的不多,大学生每月可支配的资金是相对固定的,大约在300 —800 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不超过20__ 元,而这笔资金主要用于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在购物消费时十分谨慎,力求物有所值,尽量搜索物美价廉的商品,即注重商品的实用性、质量的可靠性与商品价格的完美结合。

2. 品牌时尚是永恒的追求

大学生作为一个拥有高等学历、思想求新、观念先进的特殊群体,他们站在时代的前沿,追新求异,擅长敏锐地把握时尚,唯恐落后于潮流。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阶层,其消费行为体现为追求新潮、时尚、情趣的特点,相对于其他阶层的消费群体而言,大学生消费带有更强烈的情感色彩。品牌代表高质量,代表了较高的价格,代表使用者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在当今媒体无孔不入的广告舆论的长期影响下,大学生在实际购物中更多地关注品牌,选择所谓的“名牌”产品,通过对时尚商品的追求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 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差距逐步增大大学生的日常消费主要以生活消费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而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随着各种商品的销售价格不同程度上涨,大学生每天需消费10 元左右才能满足基本的饮食生活需要。

在对大学生月平均消费的调查中, 有不足18 %的学生在400 元以下的生活水平线上坚持学业;43 %的学生月平均消费在400 —600 元之间;有33 %的学生维持在600 —1200 之间;而有6 %的学生月消费则在1200 元以上。在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在逐步增大,两极分化将更加显著。

2. 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调查中,不少学生指出,为了拥有一台轻巧的笔记本电脑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一部分学生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学生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或透支银行卡以满足自己强烈的消费欲望。这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为出,存在严重的攀比心理,最终的结局是债台高筑、生活窘迫,逐渐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债务危机中,进而严重影响了正常学习和生活。

3. 储蓄观念淡漠,理财观念需培养和加强

在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限额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因专业知识而注重理财的学生,数量极为有限。可见,当前大学生的理财观念需要加强引导,

注重培养。

4. 恋爱支付过度

在调查中发现,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需要多支出100 —300 元左右,最少的也在50 元左右,多者则达到1000 元以上(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 。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三、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心理成因及影响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心理活动是消费者在购买行为的全过程中发生的系列心理活动,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是消费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也独具特点:广博的知识面使其在消费时注重知识性;对新鲜事物热衷并乐于尝试,使其在消费的同时注重时尚性、潮流化,强调新颖美观;由于个性独特,思想起伏,在消费时会情绪化,即兴购买、冲动性的购买代替计划性的购买;而富于创造力的思维、强烈的表现能力,使大学生在消费时注重个性,追求与众不同。消费态度,即个体以特定的方式对待人、物、思想观念的一种倾向性。消费态度通常决定了大学生对某种商品的评价,甚至代表了某种积极或消极的感觉和行为趋向。当代大学生在消费心理上表现出以下特点:

1. 求新心理

对于新产品,不少大学生在广告舆论和宣传的长期影响下,或是接受赞

同,或是产生逆反心理,但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最终趋近新产品,进而产生消费。

2. 求美心理

这是大学生以追求欣赏价值为主要目的的购物心理。在同一品牌、同等价位、相同款式、不同色彩间,大学生的消费选择自然以达到最大欣赏价值为目标。

3. 求名心理

青春是激情张扬的时代,大学生追逐个性,为了显示商品的附加属性,如气质品位等,或为了炫耀自己,他们十分在意商品的品牌,追求品牌卓越、款式新颖的进口高档商品。通过消费此类商品,以达到表现富有、高贵、洒脱、时髦的目的,此类大学生消费群体极少考虑到商品使用价值和商品的实际质量。

4. 从众心理

主要是指消费者在购物认识和行为上不由自主地倾向于同多数人相一致的消费行为。意志薄弱、顺从型性格的大学生从众心理更强一些;当大学生对商品的认知程度不足,缺乏必要的自信,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实现消费的目的时,更多地表现出从众心理;从消费利益的角度讲,大学生多认为随着多数人购买总会得到好处,即使上当受骗,也是大家一起上当,以求得心理上些许的安慰。

四、引导大学生树立个性、文明、科学的消费观

在大学生消费的问题上,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对错作为评价标准,更不能用传统的'教育方式以期达

到抑制大学生消费的目的。作为引导者,应更多地关注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施与时代相适应的消费教育,使大学生自觉自愿地做到个性、文明、科学适度的消费。

1. 发展个性消费

由于个性的不同,不同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消费行为也迥然不同。美国社会学家戴慧思认为:“高速的商业化进程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余地,提高了物质生活水平,而且打破了国家对社会生活的垄断。”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对大学生的消费,也应以学生为本,遵循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特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选择,因此,我们不宜压抑大学生的正常消费,相反,在购买力允许的前提下,我们应该发展其个性消费。

2. 消除不良消费

消费所追求的内心满足是永无止境的。有些大学生一味地想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和心理上的平衡,而不顾目前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承担能力去赶时髦、追新潮,这不仅会助长讲名牌、好攀比、爱虚荣等不健康的消费观念,还会出现过度消费的情况,带来不必要的浪费。因此,应该在大学生中倡导文明消费行为,加强自身修养,抵制畸形消费,消除不良消费。

3. 倡导文明消费

文明消费即强调健康向上的消费精神,反对不健康或有害的精神文化消费;强调智力性、发展性消费,反对只重视娱乐性、享乐性消费,逐步提高消费结构中的文化、教育含量,实现最大的消费价值。通过倡导文明消费,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价值观,弄清什么是正常的、适度的、健康的消费;什么是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消费,从而正确地评价和选择自己的消费行为。

4. 提倡科学适度消费

由于从小受到过度照顾,远离家长过独立生活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没有理财的经验。因此,必须提高大学生对国情、社情和家情的认识,要对学生的消费加以科学的指导,使大学生的消费步入健康、科学、适度的轨道。

1、大学生消费的情绪性还表现在消费上的连续性,如果消费一次后如果感觉很满意,很可能会连续消费同企业的相同或不同产品,并且还会推荐自己的伙伴消费;若不满意很可能不再消费,而且这样的感觉因为大学生之间信息的迅速交流,会感染到周围的同学,因此企业应该着重注意产品的质量,企业的服务等,要给大学生留下一种亲切的感觉,产生下次还想来的欲望,切不可对他们进行坑骗等不良行为,也不可以设一些“合法的陷阱”,这样会砸掉自己的产品和企业信誉,产生连锁反应。

同时情绪性的另一面是冲动消费,容易受广告等宣传的影响和商家宣传和促销方式的引导(尤其在黄金周等时期),消费具有冲动的特点,因此商家要注意利用广告等宣传形式,尤其加强适合学生特点口味的宣传,如公益与商业相结合的互动型大学生活动,或对大学生活动提供一些赞助。百事可乐大学生艺术新星大赛就是这样的活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力,这种活动影响比较深远。

2、先锋性消费,消费观念越来越超前。

大学生站在先进文化的最前端,容易接触到、也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消费观念也比较超前,消费观念也变化比较快,比如对网上购物容易接受,对“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的对新兴消费方式也比较容易接受。

大学生具有勇于尝试的个性特点,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同时比较喜欢新事物,消费观念比较超前。新事物包括全新的物品以及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的新功能,新包装,新内涵,新形象,旧产品的新购买方式(如网上购物)、促销活动(如有奖促销)等等,因此企业应该根据大学生不断变化的心理,结合社会新出现的时尚开发新产品和新创意,并注意作好宣传,增加内涵等附加价值。

3、消费产品集中,购买集中特征明显

目前消费产品比较集中,主要停留在时尚、电子、影像、文化、娱乐、交友、培训上,随着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变化和时尚物品花样的发展,受示范效应的影响,消费逐渐向多元化发展,但目前来讲仍然处于一个集中的水平,但具体物品变化较快,比如在IT消费产品上,可能在一段时期内流行的是CD机,而另一段时期可能就是MP3了。

另外,大学生消费最大的特点还在于追求时尚化,追求时尚的东西,喜欢新奇的和浪漫的事物,消费品追求个性的张扬。追求时尚也是大学生消费具有盲目示范效应的原因,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比较容易把握大学生产品的方向。大学生消费有一个趋势就是从实用化向时尚化过渡,消费的大头已经不再是学习用品、书籍之类的东西,已经转变成了电脑网络、手机、旅游等比较前卫的带有时尚气息的产品。

4、对商品的品牌比较看重。

名牌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大,通常大学生在购买东西时,非常看重品牌。没有牌子的东西一般不会去关注。在大学生的心目中,品牌既是一种质量的保证,也是一种品味的象征。他们有着非常强的品牌意识,在他们看来,有品牌才会有质量。他们认为一个品牌的建设需要很长时间。他们认为“一个品牌能生存下来,就表示市场肯定,有相对可信度,同时建立一个品牌,产品质量是保证。另外,良好优质的售后服务也是非常关键的。”同时大学生有很高的品牌忠诚度。一旦尝试了某个品牌,觉得很好用,一直都会使用这个品牌。当然,对于类似于服装之类的时尚商品,大部分同学表示,毕业之后不会再买现在喜欢的品牌。而且,大部分大学生是上了大学之后,从开始关注一些品牌,对一些品牌的忠诚度也是在之后才慢慢形成的。可见,大学阶段对于大学生的品牌意识和忠诚度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大学生能够接触到海量产品信息,同时他们判断能力也不断趋于成熟,而且这个阶段形成的一些品牌观念也很有可能会带到他们毕业以后的生活中。

5、大学生群居性、集中性购买

大学生群居性、集中性购买的特点非常利于商家们进行季节性的重点促销,因此企业应该加强重点性的有针对性的促销,众所周知,在每年的九月份,随着新生入学,高校市场会形成一次井喷的过程,同时在各个节假日来临之际,学生经济能力较强,消费欲旺盛。校园消费将进入井喷状态,形成了“节假日经济”,这实际上成为商家在高校范围内树立属于自己的独特商业品牌的良好时机。

以上几点独特的商业价值,都呈现出大规模、低成本,以及高质量等几个特点,使得校园营销极具商业价值。简要地说,企业开展产品和品牌推广,近期可以影响甚至改变大学生的购买行为,产生实际的营销结果,远期可以长期地改变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意义非常重大。

不要攀比合理消费

社会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胡守钧认为,学生的高消费有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的原因,社会上消费分高中低的等级,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但应该将重点放在中低档。高消费毕竟是少数,遗憾的是我们恰恰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上的错误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院研究院刘惠林的观点可谓一针见血,他认为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他们害怕自己的孩子在消费上比别人差,怕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实际上是自己在攀比,怕比别人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消费经济学者、上海同济大学田晖老师认为,以前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着重视储蓄积累,忽视即期消费;重视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重视经久耐用,忽视追求时尚;重视维持性消费,忽视消费更新;重视子女消费,忽视成人消费;重视大路货消费,忽视品牌消费等落后的消费观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使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开始形成即期消费、精神消费、品牌消费等消费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不少大学生高消费的现象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积极的因素。西方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对西方国家的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逐步提高消费方式的文明程度。同时,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加强道德建设,提倡、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济困助危、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克勤克俭等优良传统。

现在的校园与社会已经没有了围墙,与社会的广泛接触,使得中国的广大学子正在接受着市场经济的冲击.大学校园内也正在形成带有层次性的消费群体,形成着不同的消费观念这些差异不仅体现了价值取向.思维结构的不同,也体现出了地区经济的差异.

1.以理性消费为主

从调查,与同学的交流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还是在进行着实际.理性的消费.价格.质量.潮流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这是因为中国大学生的消费来源基本上都是来自父母,每个月的消费并不是无限度的,从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消费的恩格贰系数是很高的,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还处于”温饱”状态.所以他们在购买东西时必定先考虑到商品的性价比,然后才会做出合理的选择

但消费趋势是在慢慢变化的,许多同学的消费已在想”小康”过度,在其他方面的消费已在慢慢增加,这也可以从许多同学在月底出现”经济危机”可以看出.

2消费的两极化

在整个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多同学的消费是处于两个端点.家庭收入高的同学在物质方面的生活就更丰富,电脑.手机.旅游等等.而贫困声同学去仍在为每月的伙食费发愁,使得大学校园出现了不同层次的生活状况

3.消费结构的不合理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的消费结构很不平衡,吃饭,通讯.日用品费用占了很大部分.而在学习上的花费却是少之又少,而其中男女在吃上面的消费又不同,男生体力消耗大,吃的方面很注重,而许多的女生为了保持体形而节食,把大多数的钱花在了衣服.化妆品上面.

4.经济独立意识较薄

中国的大学生已经习惯了依赖父母,打工的目的也不会是为了补贴生活费,而绝大多数都是在为了增加见识.经济上呈现出了一种依赖性,而没有了独立,在经济上处于被动.调查显示,只有28%的同学有记帐习惯.对于钱他们只是一味的在花,没有预算,没有想到自己去获取,自己在钱上面取得真正的自主权

五、大学生消费的心理行为和引起的原因

1.大学生消费的结构的不合理.无计划的消费主要还是由大学生所处的位置所引起的.大学生是处于与社会没”围墙”的校园,与社会正进行着广泛的接触,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诱人的.,使得许多同学都想去一一尝试,这就很容易在学生中形成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出现攀比的现象.这有着学生自己的原因,也有着社会的原因

2.父母对子女的错误引导,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是孩子最先效仿的对象,父母如果在消费上面盲目,那孩子又咋会有好的榜样呢

3.学校教育的不完善.在对于大学生消费问题,学校是应该最先做出反映的,对这方面的教育还不足.学校对学生消费的心理行为的指导还不够,没有把学生引向一个正确的方向。

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16

一、大学生消费的结构和层次分析

大学生的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 通过调查发现,在生活费来源方面, 有75%的同学依靠父母,13%的同学依靠贷款,8%的同学获得了奖学金,9%的同学通过打工补贴日常开销,另有1%的同学还需减免学费。由此可见, 同学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但来源趋向于多元化。但生活费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等,要是这个“大头”加上去,来自父母的比例将更高,可以这么说,大学生基本上还是以一个纯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在社会的舞台上。

对于大学生的消费去向问题,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用于衣食住行,消费金额较大的比如手机、电脑、各类培训并不含在其中。而手机已成为大学生主要消费品,这从下面分析中可以看出。

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高校学生是手机使用普及率最高的人群之一。调查表明,烟台大学有47.2%的大学生拥有手机,年级越高,手机的普及率也越高,如大一刚入校仅有6%的学生拥有手机,而大四学生中拥有手机者已经高达82%,远远高于社会群体手机平均拥有率。约有83%的大四学生明确表示,购买手机主要是为了方便找工作。虽然手机的主要功能是通话,但大学生们使用最多的是短消息功能。在选择手机时,他们认为价格在1000元至1800元之间的手机最受青睐。

因此,大学生消费结构呈现出类似于正立锥形的结构。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位于锥形的上端,他们拥有电脑、名牌手机等贵重物品;家庭贫寒的同学则处于锥形的下端,他们往往要靠勤工助学或贷款来维持大学正常生活;其他同学则位于锥形的中间,他们衣食无忧,生活水平居中。同时,从以上的分析可以清醒的看出,从锥形的上端到锥形的下端依次降低,这也鲜明的体现了大学生消费的层次性。

二、大学生消费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直接影响着家庭。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平均每年约一万元的费用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谓是重中之重了。就拿普通家庭三口人来说,满足一个大学生一年的消费将花去家庭收入的大部分,特别对于农村的家庭而言,更甚。虽然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家庭用于大学生消费的比重普遍下降,但下降缓慢且比重之大已经是某些家庭所难以承受的。一个大学生的消费占到城市家庭收入的45%左右,特别是农村,

可占到80%~90%。无疑,目前大学生的消费已经给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特别一些贫困家庭,在调查中我发现,三高校各有20%的同学需要通过申请助学贷款来完成大学四年的学业,他们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保证,更不用说这近万元的费用了。由于山东省经济算中等发达,其居民收入水平比大学生家庭的收入水平还要低一些。所以实际比重可能比这个数目还要偏高一些,影响可谓深远。

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行为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影响不只局限于家庭,市场上的很多消费都与大学生息息相关,大学生消费已直接影响着整个消费市场和国民经济。目前,大学生消费市场已经形成,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它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普及,它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有关大学生消费的几点建议

大学生消费不仅仅关系到自己、学校,而且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问题。现从个人、学校、社会三方面对大学生消费提出几点建议。

(一)对于大学生而言,要树立自己合理的消费观念,要理智地对待自己的消费。作为一个纯消费者,大学生经济来源大多靠家庭,所以自己的消费要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还要有自制能力,不能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如今有的学生消费上大手大脚,还有沉迷于盲目消费中,比如最近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将大大增加自己的消费负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也会在盲目的消费中迷失自己,以至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另外,大学生也要具有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进入大学,已经开始慢慢地融入社会,社会中欺骗消费者的各种不法行为屡禁不止,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学生要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二)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 “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三)对于社会而言,要积极开拓大学生消费市场,从产品的种类、价格、服务多方面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大学生的需求,同时要规范市场秩序,为大学生确立一个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其消费。无论从哪方面讲,大学生的消费市场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它已严重影响着高校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

(四)对大学生来说还应加强合理储蓄的观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理财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调查时,当问及对理财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结束语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着自己特殊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1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大学生消费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也会影响着方方面面。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极易受家长、教师、同学及社会其它成员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如何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消费观念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难题。同样大学生消费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大学生市场是一个规模和潜力都很巨大的市场,如何规范并合理的发展这样一个市场也是摆在我们大家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只有在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努力下,大学生消费才会一路走上

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篇17

调查背景:现在的中学生生活在信息通讯、科技发达的新时代,我们的视野可能比长辈们还要广阔,加上我国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学生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有的中学生能正确利用好手上的钱,但是有的人却表现出乱消费的现象,为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学生消费状况,揭示这一现象,警示有乱消费这种行为的学生,并是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我们做了一组调查。在中学生当中,绝大多数的同学都曾自己进行消费,而我们调查所得,中学生当中有98.6%的人是有零花钱的,而仅有1。4%是没有的,这些钱主要来源是父母亲,零用钱的数额在每月0——100元以上,这个范围,且分布比较平均。从数据上看中学生的零用钱数额不少,有些学生的零用钱足以维持一个生活比较困难的家庭的日常开支!但这算不算乱消费,还必须调查一下这些钱的用途。

经过我们调查所得,零用钱最多是用于买零食吃,玩电子游戏,买衣服及各种消遣、娱乐活动等。可见,现在中学生乱消费的现象的确很严重。

为了找出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在同学及家长中进行抽样调查,最后经过整理、总结,得出以下几点原因:

1、青少年自尊心强。主要表现在:注重外表,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现在许多中学生穿的都是名牌的衣服、裤子、鞋子甚至袜子都要名牌的,平时用的、吃的、喝的都要买好的,原因就是名牌的更漂亮,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想别人都尊重自己,这样很容易在同学之间形成攀比的风气,致使乱消费的现象更加严重。现代信息通讯技术发达,中学生们对新产品、新技术十分敏感,加上青少年的好奇心强,很容易把钱花在这上面。如手机和电脑,现在在中学生当中,有的人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购买了手机和电脑等,其实这样做是很不理智的,是很浪费的,但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2、父母对儿女的溺爱。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十分疼爱,很容易使他们养成“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钱用完了,又向父母要,父母不给,便发脾气如此下去,轻则更加助长了他们乱消费的风气,重则使他们变得自以为是,一意孤行,不考虑别人处境的自私性格。还有很多其他原因,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而总的来说,中学生乱消费都是受外界影响为主。既然外界的环境不易改变,那么要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只有从小开始培养,以自身做起,有零用钱是正常的,但数额一定要合理,要合理的使用零用钱,不大手大脚,当用则用,不必用在一些既昂贵又不实用的东西上,花钱要花在刀刃上。进入21世纪,竞争更加激烈了,有能力的人才能站住脚,而消费也是一种能力,我们不应该浪费自己的能力,而只有正确利用这些能力,未来才会掌握在我们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