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工作报告 > 调研报告 > 农村现状调研报告【合集九篇】正文

《农村现状调研报告【合集九篇】》

时间:

农村现状调研报告(通用9篇)

农村现状调研报告 篇1

当前“三农〞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也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农村的实际现状进展分析,明显的感到,农民在教育、公共设施、医疗卫生等诸多方面享受着不公平的待遇。由此认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进步农民自身的素质,进步他们获得较高收入的才能,而要到达这样的目的,进步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是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农村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了形成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农村的根本状况

全面深化的理解农村的根本状况,包括农业消费情况、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农村医疗、农村贫富差距等诸多方面的情况理解,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进步农民教育程度的重要性,农村各种问题的存在及恶化,这些都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都有着亲密的联络,并且影响着农民下一代子女的受教育程度。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展阐述:

〔一〕关于农业问题

如今不少农村专门从事农业的农民照旧占了较大的一局部。不少农民离不开土地的原因一般为:1,家庭劳动力较少,而承包土地较多;2,家中有病人或自己有疾病,不方便外出;3,年龄较大,村中又没有外出的习惯;4,文化程度较低,缺乏技能,不敢外出;5,自己在家做小生意或者为村干部、老师、乡村医生、或是在附近村庄搞建筑等,能获得非农收入,不愿外出等。致使农业上仍是一家一户几亩地的小消费方式的小农经济。不同村庄,不同小组亦有很大的不同,很难形成农业规模消费,无法产生现代农业的规模效益,而且使一批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只能维持最根本的温饱。他们从选种、育苗、耕作、施肥、灌溉、植保、收割、运输、储存、出售完全是自主的全能操作,没有分工协作,技艺不可能精益求精,也不可能产生系统效益,没有结合,力量分散,使得农民在农产品的销售上处于优势,不能左右农产品的价格,无法改变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场面。而且小农经济承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容量较小,无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这一消费力,农业的消费力很难有效得到进步,再加上农业效益较低,很多农

民已不愿意对土地进展较大的投资,而是维持自己家庭的根本生活即可。如今随着农业机械的大量应用,农民的压力有所减轻,但是由于土地面积较小等原因农业机械并不能普遍应用。由于农作物的季节性,在农闲时一局部农民就无事可做,而在农忙时那么从早忙到晚,有时吃饭都在地里。在气候不顺的时候,干旱是要灌溉,涝淹时又要排水,增大了农业的投入本钱。

其次,农业的效益较低,仅靠农业是农民是很难富裕的。由于土地边际收益递减,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并不能明显进步农作物的产量,而进步农作物产量又会是农产品的`价格降低,因此靠农业增产也很难大幅度进步农民的收入。

〔二〕农民工进城务工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逐渐放宽了对农民进城的限制,农民大量涌进城市,务工收入成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进城务工的农民呈现以下特征,一是所从事的工作较为低级,大局部为又苦有累的低层次工作。进城务工的农民所从事的工作一般集中在建筑,力工,效劳业等行业,其次为文教卫生,零售业,机械制造,餐饮业等行业,比例极少。而在公司销售部门、人事行政管理、文秘、通信工程、财会等工作的农民更是极少,特别是在计算机、金融保险、人事行政管理等行业部门工作的农民根本为0。由此可以看出农民工所从事的行业大多数是城市人所不愿从事的又脏又累又苦的最底层次工作;从农民工工作的单位类型来看,以自由职业者为最多,其次是私营企业和国营企业,再者是个体户,事业单位,集体企业,比例较少。从工作层次来看,从事操作层〔一般职员或工人等〕占74。6%,为绝大多数,从事技术工作的只占到18。3%,而从事中层以下管理工作的仅占7%,从事高层管理的那么为0。二是农民寻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较难,又很不稳定。三是农民的工作环境较差,而且工作时间较长,但收入却很低。总体的评价在城市的工作环境不是令人满意的。不少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时间较长,而他们的收入却很低,除去花销开支已所剩无几。

进城务工的农民因受教育不同而待遇有了较为明显的差异,总体来讲,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民工作环境相对较好,工资待遇相对较高,心理压力也较小,同时面对城市比拟自信,有一定的目的和追求。而

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民公所从事的工作也相对较苦,选择余地也较小,心理压力也较大,很难适应城市。

〔三〕农村医疗状况

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理解,我们发现农村的医疗问题主要有:一是乡村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绝大多数乡只有一个卫生所,只能满足农民看头疼发热感冒等小病,对于较大的疾病没有力量解决;二是医生短缺,并且医生整体素质不高,有相当量的医生并未承受正规的医学教育;三是医疗费用较高,药价居高不下。有病或家庭中有病人的农民因医疗问题而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农民面对重大疾病束手无策,农民渴望治病又害怕治病,主要医疗费用太高,农民住不起大医院,而小医院对大一点的病又无能为力;二是农民因病致穷现象严重,医疗支出费用曾逐年增加趋势,并成为农民的主要支出之一。巨额的医疗费用已对子女的教育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三是农民的“小病拖,大病忍〞现象严重,因病死亡人数不断增加,并且大病的增加对家庭的幸福和谐有极大的影响。不但加重了病人的身心的痛苦,也使得与病人关联的亲朋好友心理压力加大。特别是跟病人利益亲密相关的人员与病人〔如生病老人与其子女〕的关系面临考验。

虽然受教育程度对身体安康的影响并不明显,但身体安康程度却对自身或子女受教育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对开展农村的教育事业也有很大帮助。

〔四〕农村的贫富差距问题

现如今,农村的贫富差距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不但在不同地区有很大的差异,就是在同一地区同一村庄差异也是非常的明显,并且这种差异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农村的贫富差距在住房上可以窥见一斑,贫穷的农户的住房非常的简陋,而富裕的农户的住房较为豪华。根据富裕原因的不同可以将富裕农民分为二类,一类是技能性富裕,主要是指通过自身的技术、知识等获得较高收入,他们一般是医生,老师,商人,养殖户,外出务工人员等,对于这类人拥有较高素质,通过辛勤劳动富裕起来,那么要大力倡导,积极引导,予以扶持;另一类是短暂性富裕,此类主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如今虽能获得比其他农民较高的收入,但是随时

间的增长而不具有可持续性。如有的家庭子女较多,在未完成九年承受义务教育的情况下,都外出务工,从而能获得比其他农户较高的收入,但是由于他们的文化程度较低,他们的开展潜力有限,收入增长缓慢,一旦他们成婚成家,积累起来的财富就会迅速消耗,原有的富裕景况难再。对于此类那么要予以引导,下力气进步农民的素质,进步他们持续挣取较高收入的才能。

根据贫困原因的不同可以将贫困农民也分为三类,一类是投资性贫困,这主要是指为了进步自身的或子女的素质才能而进展投资导致的贫穷。一般受教育子女较多的家庭,属于投资性贫困,但是由于他们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进步了劳动力的素质,因此在可期望的将来获得较高收入的才能进步,在经历贫困后会很快的富裕起来。对于这样的贫困家庭,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力度,使他们可以顺利完成对自身几子女的投资;一类是技能性贫困,主要是指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知识贫乏,技能缺失等造成的贫困。对于这样的贫困,需要政府制定积极政策,广开途径,努力进步他们的素质;三类是衰竭性贫困,主要是指由于年龄、安康等原因此使得收入程度很难保持或持续下降,以致不能获得能维持根本生活的收入,如老年人家庭,有重病人的家庭,大多属于这一类。对于此类贫困,需要政府建立社会保障体制,以保障每一个公民生存的根本权利。

农村的贫富差距持续拉大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农民的心理感受上会觉得不公平,从而有可能造成矛盾的不断积累,对社会和谐产生严重冲击,特别是农村的一些怀旧之人,目睹当前的贫富悬殊状况,不断的发出了今不如昔的感慨,这种现象值得给予关注,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农民对改革开放以来,财富分配不公的不满。防止农村贫富差距两极分化,其治本之策是以城乡统筹的方法破解“三农问题〞,进一步壮大农村经济,在开展中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农民的受教育程度对自身致富的才能有直接的影响。

二、主要结论及几点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的阐述,认为农村从总体上来说还很贫穷,问题仍然很多,并有继续严重的趋势。农村的开展仍很缓慢,农民的生活仍很困难,农业的前景人令人担忧。农村的落后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有着密

切的关系,正是由于农民的低教育程度,才使得农村的各项事业进展缓慢,这又反过来使农村的教育大大落后于城市的教育,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拉越大了。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大力进步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促进教育公平,保证农民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时机。农民的困难不单是地少人多,而更重要的是知识缺乏,没有任何资产能比知识资产来得稳定可靠,而不像土地,只要愿意付出代价,知识资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进步老师的素质,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同时建立鼓励民间资金投入机制,扩大教育经费来源,鼓励支持民间兴办职业技术教育等以进步农民的致富才能。制定政策,保证农民与城市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时机,反对歧视农民的行为。对于因家庭困难等原因此不能上学的学生给予适当补助,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不能因为贫困而让他们丧失了学习的时机,让他们还未成年就饱尝人间的不公平不平等,让他们失去于别人公平竞争的时机。

2、给予从事工商业效劳业的农民以优惠政策待遇,政府部门应积极拓展渠道,提供便利,共享信息,成立专门的创业指导机构帮助农民选择工程,帮助农民创业进步农民独立创业的积极性。对农民创业贷款提供便利和优惠,给农民提供优质的效劳,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保障农村有一个稳定的平安的生活工作环境。同时要给予农业以积极有效的扶持,除取消农业税及粮食直补外,还要对农业消费资料如化肥、农药、机械等积极调控,控制价格不断的攀升,必要时应给与农民农业消费资料补贴。

3、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适应推进城乡一体化开展的需要,进一步放活政策,简化手续,探究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取消现行以农业和非农业性质划分户口的户籍管理制度,推行以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的城乡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让农民享有自由进城和自由迁徙的权利。鼓励农村充裕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在城镇落户,落户后在一定时期内方案生育政策不变。为使这项改革稳步推进,建议先将城市和像烟竹村一样的“城中村〞居民,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逐步向农村推进。建议由公安局研究制定详细

施行方法,力争用五年时间,完成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的工作。

4、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积极适应建立新型城市管理体制的要求,以强化街道管理、开展社区效劳为主题,进一步创新机制,完善设施,拓宽效劳领域,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要,进步城市管理效劳程度。对纳入城镇规划区内的村组,逐步“撤村建居〞,促其向社区管理形式转变。继续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着眼于集中资源、组团开发、形成开展“拳头〞,积极稳妥地推进撤乡并镇、合村并组,逐步实现由行政区划向经济区划的转变。

5、统筹农村社会事业开展。进一步调整教育布局,优化资源构造,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全面进步九年义务教育程度,大力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开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健全以乡镇卫生院为主的乡村卫生效劳网络。深化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医疗卫生保障措施,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兼顾根本医疗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配套完善设施,稳固文化阵地,开展文化产业,促进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扩散。通过统筹农村社会事业开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6、统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是打破体制界限,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劳动力市场。积极探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逐步把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城市向农村延伸,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促进农民由土地实物保障向社会统筹保障转变,力争到20xx年建起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弱势群体,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形成经济开展与社会保障同步进步的新机制。

7、统筹农村根底设施建立。突出抓好水利、能源、交通、通讯设施和康居工程建立。逐年施行重点水利工程工程,完善供水、防洪和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搞好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保护利用,建立节水型社会;加大投入力度,健全完善农村道路、播送电视和通讯网络,增强根底设施的承载才能;着力推进农村康居工程建立,实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完成农村客货运“村村通〞工程,实现区乡道路等级化,农户住宅全面到达小康标准。

农村现状调研报告 篇2

金融危机下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那个读了大学就有”金饭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那么,作为这个问题的关键人物大学生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们的职业规划情况又如何呢?对此,我在湖南财专和互联网上对一些同学进行了调查。

此次练习,我去了一所既有初中又有小学的农村塾校。在那边,我发觉了一个独特的现象:在职教师寥寥无几,而代课教师却占了大都。

我不由狐疑了:如今的师范生都说就业坚苦,有的毕业好几年了也异国找到工作,为甚么这里另有这么多的代课教师呢?因而,我对这里的代课教师进行了一番查看。

(一)代课教师大量存在的因为

这里地处偏僻的农村,交通不便,离县城得波动三四个小时。本地的年青人都到外埠打工去了,剩下老弱病残看家,趁便带带孩子。农村教师每个月除了领国度法则的那点工钱以外,并异国其他的补助。在职教师得在这里工作起码6年才有资格申请调离。如今的师范生毕业时差不多已经21、22了,加上6年,都快30了。

基于上述因为,很多师范生毕业后甘心托干系进城镇 的黉舍,哪怕那些现象已经趋于饱和状况,也不肯去农村任教。

代课教师大都为黉舍附近的长住人口,农村塾校的教师奇缺现象,无疑为他们创设了前提。

(二)代课教师的学历

他们之所以被称为代课教师,说普通一点也便是“临时工”,因为他们异国与黉舍签订正式的公约,异国经过议定正规的教诲渠道获得教师资格证,异国正式的式样。有的只念了初中,有的只念了高中,有的经过议定自考或函授获得别的大学文凭,却因为国度有关于代课教师转正年龄不得超出35岁的法则而只好连续代课。

(三)代课教师的报酬题目

从黉舍带领那边我明白到,教诲部分估计拨给代课教师的工钱有600元,可是因为如今农村塾生的膏火不收了,黉舍的滚动资金少了,黉舍就的从代课教师的工钱中抽取一部分作为黉舍的滚动资金,如许到代课教师手里的,只有400多一点了。

400多一点,我的天。我不由感喟,这要比在职教师几乎少2倍了,何况代课教师今后还异国退休工钱,这点钱怎样养家糊口生涯呢?

(四)代课教师的心态题目

以黉舍的于教授为例,她代课已有25年了,5年前她经过议定自考获得了小学教诲的本科文凭,可是她的年龄已经超出了35岁,不能获得正式的式样。

在他人看来,像于教授如许来黉舍代课,每个月的工钱又有了,家里的农业出产也跟上了,一年能有很多收益呢。

经过议定和于教授的反复漫谈,我才知道,于教授的内心装着很多苦水呢。

这里的黉舍履行的是坐班制,加上黉舍教师的紧张不敷,一个教师每每要上好几个班级。于教授说,平常还好,如果赶上农忙时节,她早上去黉舍之前就把粮食晒在院子里,如果碰到变天了,就只好等雨水把粮食冲走了。“我不大略看到要下雨了,就跟门生说不上课了,我要回家收粮食吧。”于教授苦笑着说道。

谈到代课教师的报酬题目,于教授也觉得挺屈身的。她说本身对门生付出的心血其实不比在职教师少,偶然还远远超出了,可到头来获得的呢。我们都是写临时工,随时都大略下课,今后还异国退休工钱。不过于教授又说,固然是如许,可当她抱着册本走进讲堂,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苛求知识的眼睛时,她的那些抱怨、那些懊恼,都抛之脑后了。她也不知道为甚么。

(五)几点值得评论辩论的题目

1 国度既然允许了代课教师的存在,那是不是可以得当的改进一下他们的报酬呢?比如,实行着给那些在教诲战线上工作了几时年,做出了很多贡献的代课教师一点嘉奖,今后发一点退休工钱,哪怕只有为数不多的一点,也不至于让他们感触老景悲凉吧。

2 我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代课教师也有一颗进步的心,原因来为期间的限制,他们没能接纳正规的高档教诲,如今他们参加了自考或函授获得了大学文凭,却又赶上了国度对代课教师转正年龄的限制,这是不是是让人感触很遗憾呢?

3 如今大学扩招,师范专业的毕业生更多了,面对毕业生们一个劲儿地往城镇黉舍跑,哪怕是托干系,而农村塾校却门可罗雀的近况,国度是不是可以采纳一些办法,鼓励师范毕业生去农村任教呢?

农村现状调研报告 篇3

我们镇在农村工作中,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探索、开拓创新、锐意奋进、大力推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主要工作措施

一)深入调研,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工作

1、认真开展摸清情况。按照省、市、镇关于“一村一档”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我镇的实际,我们在镇委镇的领导下,认真开展摸底调查,全面摸清了全镇农村工作现状,确定了农村工作的重点,为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好了基础性工作。同时,按照省、市农村有关要求,我们还积极开展了“回头看”活动。

2、积极开展案件查理工作。我们积极开展案件查理工作,全镇共查办案件13件,其中:一般32件,重大5件,轻要7件,其他各类案件17件。

3、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我们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通过排查摸底,我镇无重大群体性案件发生;二次案件23件,主要是:一般22件,轻微群体性52件;二次案件5件,轻微52件。

4、开展农村案件调查。全镇共排查出案件134件(含1405人次),其中:一般6件,轻要66件(含405人次);轻要6件,轻微25件(含602人次)。

二)精心组织,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工作

5、加强调查摸底调查。我们按照上级的统一安排,成立了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对我镇农村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

6、认真落实农村“两公开”和“三公开”工作。我们把农村工作纳入了重要工作,与村委会的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相结合,与、村的评议相结合,与农村工作的规章制度相结合,与农村的相关法规制度相结合,与村委会的工作方法相结合。

7、积极开展案件查理工作。我们认真按照上级统一要求,积极做好农村工作的准备。一是认真做好各村案件的查办、转办工作。二是认真做好案件的查处、转办和转办工作。三是积极做好案件的调查摸底工作。四是做好案件的归档、保管、转送工作。通过努力,全镇共查办各类案件705件,为全镇的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群众所拥有造福。

8、开展案件的调查摸底工作。我们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在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按照上级部门的统一安排,认真开展问题调查摸底工作。一是在学习上,我们积极认真组织农村工作人员学习了有关文件,学习了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二是认真做好农村案件的'调查摸底工作。通过学习培训,对有关的法律法规有了基本了解,对有关案件的规定有了了初步的认识。三是认真做好事项的调查摸底工作。我们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做好农村事项的调查摸底工作,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四是认真做好农村案件的调查摸底工作。通过学习培训,认真摸清了农村工作的现状,明确了有关问题的来龙去脉。五是认真做好农村工作。

三)认真开展农村案件的调查摸底工作

9、认真开展农村“两公开”工作。我们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认真开展农村信息公开工作。通过学习培训,对农村工作有了基本的认识,明确了农村工作的目的、任务和工作步骤,为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0、认真开展农村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工作。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我镇认真组织开展了农村隐患的治理工作,我镇共排查出各类隐患75项,为全面完成农村工作的各项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镇在全省农村现状调研工作座谈会召开后,按照区农工委统一部署,认真开展各项农村现状调研工作,并结合我镇实际,于xx月xx日召开了由全镇27个单位及186个村(居)委会、548名农村工作队长、各村代表,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的现状调研会。会议内容涉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工程建设、农村工程建设、农村农田水利工程、农村农民工培训及村级组织建设、农村经济工作会等方面。会议上,全镇、农民群众代表以及各行各业村(居)委会代表都作了发言,对农村工作有了充分的认识,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思路。

一是领导重视。镇农工委领导十分重视农村现状调研工作,成立了以镇为组长,镇长、副、委员、各村委主任为成员的农村现状调研领导组。镇副、各行各业村委会主任分别挂帅,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二是组织严格。镇农办领导与各行各业村委会代表签订了《农村现状调研报告》,制定了农村实际工作目标,明确了调研工作时限、调研对象和调研内容等。三是组织有力。为了有效地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镇各村(居)委会都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各自的调研内容和调研方法。四是工作有序。镇领导班子专门下到各村进行调研,各村(居)委会都结合农村工作特点,结合当前农村工作实际,制定了各自的调研内容,并把农村工作重点及农村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解答,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调查调研取得的成绩及效果

1、农村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农村工作得到明显提升。农村工作开展的不断深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速,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乡村道路和村级组织建设进一步健全,农村基层组织活动开展不断规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日益规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和发展,得益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农村工作得到了有效发展。农村工作的发展和稳定,得益于农村织全部的战斗力,得益于农民的支持。三是农村工作得到了有力保证。农村工作有效发展是的战略决策的关键,也是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为此,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责任,把农村工作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不断增强农村农村工作开创性、创造性,不断推进我镇农村工作的健康发展。

2、农村工作开展情况:

我镇农村工作开展的不断深化,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主要存在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待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紧紧依靠村级组织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能停留在“三个三”工程建设上。二是农村工作开展不到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全镇发展的成败。三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村级组织的各项工作紧密相联,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力度,加快村级组织建设步伐,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工作开展的不断深化,必须进一步加大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力度,切实提高各级组织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3、农村工作开展情况:一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我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开展的不断深入、扎实有效,得益于农村工作开展的持续性发展和持续性发展。二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绩。各村(居)委会和相关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要求都高度重视,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开展情况,特别是加强了对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村工作的指导,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三是农村工作开展情况。

农村现状调研报告 篇4

当前“三农”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也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农村的实际现状进行分析,明显的感到,农民在教育、公共设施、医疗卫生等诸多方面享受着不公平的待遇。由此认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提高他们取得较高收入的能力,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是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农村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了形成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农村的基本状况

全面深入的了解农村的基本状况,包括农业生产情况、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农村医疗、农村贫富差距等诸多方面的情况了解,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提高农民教育水平的重要性,农村各种问题的存在及恶化,这些都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影响着农民下一代子女的受教育水平。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一)关于农业问题

现在不少农村专门从事农业的农民依旧占了较大的一部分。不少农民离不开土地的原因一般为:

1,家庭劳动力较少,而承包土地较多;

2,家中有病人或自己有疾病,不方便外出;

3,年龄较大,村中又没有外出的习惯;

4,文化程度较低,缺乏技能,不敢外出;

5,自己在家做小生意或者为村干部、教师、乡村医生、或是在附近村庄搞建筑等,能取得非农收入,不愿外出等。

致使农业上仍是一家一户几亩地的小生产方式的小农经济。不同村庄,不同小组亦有很大的不同,很难形成农业规模生产,无法产生现代农业的规模效益,而且使一批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只能维持最基本的温饱。他们从选种、育苗、耕作、施肥、灌溉、植保、收割、运输、储存、出售完全是自主的全能操作,没有分工协作,技艺不可能精益求精,也不可能产生系统效益,没有联合,力量分散,使得农民在农产品的销售上处于劣势,不能左右农产品的价格,无法扭转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局面。而且小农经济承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容量较小,无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这一生产力,农业的生产力很难有效得到提高,再加上农业效益较低,很多农民已不愿意对土地进行较大的投资,而是维持自己家庭的基本生活即可。现在随着农业机械的大量应用,农民的压力有所减轻,但是由于土地面积较小等原因农业机械并不能普遍应用。由于农作物的季节性,在农闲时一部分农民就无事可做,而在农忙时则从早忙到晚,有时吃饭都在地里。在气候不顺的时候,干旱是要灌溉,涝淹时又要排水,增大了农业的投入成本。

其次,农业的效益较低,仅靠农业是农民是很难富裕的。由于土地边际收益递减,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并不能明显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又会是农产品的价格降低,因此靠农业增产也很难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

(二)农民工进城务工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逐渐放宽了对农民进城的限制,农民大量涌进城市,务工收入成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进城务工的农民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所从事的工作较为低级,大部分为又苦有累的低层次工作。进城务工的农民所从事的工作一般集中在建筑,力工,服务业等行业,其次为文教卫生,零售业,机械制造,餐饮业等行业,比例极少。而在公司销售部门、人事行政管理、文秘、通信工程、财会等工作的农民更是极少,特别是在计算机、金融保险、人事行政管理等行业部门工作的农民基本为0。由此可以看出农民工所从事的行业大多数是城市人所不愿从事的又脏又累又苦的最底层次工作;从农民工工作的单位类型来看,以自由职业者为最多,其次是私营企业和国营企业,再者是个体户,事业单位,集体企业,比例较少。从工作层次来看,从事操作层(一般职员或工人等)占74.6%,为绝大多数,从事技术工作的只占到18.3%,而从事中层以下管理工作的仅占7%,从事高层管理的则为0。

二是农民寻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较难,又很不稳定。

三是农民的工作环境较差,而且工作时间较长,但收入却很低。总体的评价在城市的工作环境不是令人满意的。不少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时间较长,而他们的收入却很低,除去花销开支已所剩无几。

进城务工的农民因受教育不同而待遇有了较为明显的差别,总体来讲,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农民工作环境相对较好,工资待遇相对较高,心理压力也较小,同时面对城市比较自信,有一定的目标和追求。而

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民公所从事的工作也相对较苦,选择余地也较小,心理压力也较大,很难适应城市。

(三)农村医疗状况

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了解,我们发现农村的医疗问题主要有:一是乡村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绝大多数乡只有一个卫生所,只能满足农民看头疼发热感冒等小病,对于较大的疾病没有力量解决;二是医生短缺,并且医生整体素质不高,有相当量的医生并未接受正规的医学教育;三是医疗费用较高,药价居高不下。有病或家庭中有病人的农民因医疗问题而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农民面对重大疾病束手无策,农民渴望治病又害怕治病,主要医疗费用太高,农民住不起大医院,而小医院对大一点的病又无能为力;二是农民因病致穷现象严重,医疗支出费用曾逐年增加趋势,并成为农民的主要支出之一。巨额的医疗费用已对子女的教育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三是农民的“小病拖,大病忍”现象严重,因病死亡人数不断增加,并且大病的增加对家庭的幸福和谐有极大的影响。不但加重了病人的身心的痛苦,也使得与病人关联的亲朋好友心理压力加大。特别是跟病人利益密切相关的人员与病人(如生病老人与其子女)的关系面临考验。

虽然受教育水平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不明显,但身体健康程度却对自身或子女受教育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对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也有很大帮助。

(四)农村的贫富差距问题

现如今,农村的贫富差距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不但在不同地区有很大的差别,就是在同一地区同一村庄差别也是非常的明显,并且这种差别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农村的贫富差距在住房上可以窥见一斑,贫穷的农户的住房十分的简陋,而富裕的农户的住房较为豪华。根据富裕原因的不同可以将富裕农民分为二类,一类是技能性富裕,主要是指通过自身的技术、知识等取得较高收入,他们一般是医生,教师,商人,养殖户,外出务工人员等,对于这类人拥有较高素质,通过辛勤劳动富裕起来,则要大力倡导,积极引导,予以扶持;另一类是短暂性富裕,此类主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现在虽能取得比其他农民较高的收入,但是随时

间的增长而不具有可持续性。如有的家庭子女较多,在未完成九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下,都外出务工,从而能取得比其他农户较高的收入,但是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他们的发展潜力有限,收入增长缓慢,一旦他们成婚成家,积累起来的财富就会迅速消耗,原有的富裕景况难再。对于此类则要予以引导,下力气提高农民的素质,提高他们持续挣取较高收入的能力。

根据贫困原因的不同可以将贫困农民也分为三类,一类是投资性贫困,这主要是指为了提高自身的或子女的素质能力而进行投资导致的贫穷。一般受教育子女较多的家庭,属于投资性贫困,但是由于他们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了劳动力的素质,因而在可期望的未来取得较高收入的能力提高,在经历贫困后会很快的富裕起来。对于这样的贫困家庭,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力度,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对自身几子女的投资;一类是技能性贫困,主要是指由于受教育水平低,知识贫乏,技能缺失等造成的贫困。对于这样的贫困,需要政府制定积极政策,广开途径,努力提高他们的素质;三类是衰竭性贫困,主要是指由于年龄、健康等原因而使得收入水平很难保持或持续下降,以致不能取得能维持基本生活的收入,如老年人家庭,有重病人的家庭,大多属于这一类。对于此类贫困,需要政府建立社会保障体制,以保障每一个公民生存的基本权利。

农村的贫富差距持续拉大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农民的心理感受上会觉得不公平,从而有可能造成矛盾的不断积累,对社会和谐产生严重冲击,特别是农村的一些怀旧之人,目睹当前的贫富悬殊状况,不断的发出了今不如昔的感慨,这种现象值得给予关注,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农民对改革开放以来,财富分配不公的不满。防止农村贫富差距两极分化,其治本之策是以城乡统筹的方法破解“三农问题”,进一步壮大农村经济,在发展中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对自身致富的能力有直接的影响。

二、主要结论及几点政策建议

通过以上的论述,认为农村从总体上来说还很贫穷,问题依然很多,并有继续严重的趋势。农村的发展仍很缓慢,农民的生活仍很困难,农业的前景人令人担忧。农村的落后与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由于农民的低教育水平,才使得农村的各项事业进展缓慢,这又反过来使农村的教育大大落后于城市的教育,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拉越大了。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大力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保证农民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农民的困难不单是地少人多,而更重要的是知识不足,没有任何资产能比知识资产来得稳定可靠,而不像土地,只要愿意付出代价,知识资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的素质,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同时建立激励民间资金投入机制,扩大教育经费来源,鼓励支持民间兴办职业技术教育等以提高农民的致富能力。制定政策,保证农民与城市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反对歧视农民的行为。对于因家庭困难等原因而不能上学的学生给予适当补助,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不能因为贫困而让他们丧失了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还未成年就饱尝人间的不公平不平等,让他们失去于别人公平竞争的机会。

2、给予从事工商业服务业的农民以优惠政策待遇,政府部门应积极拓展渠道,提供便利,共享信息,成立专门的创业指导机构帮助农民选择项目,帮助农民创业提高农民独立创业的积极性。对农民创业贷款提供便利和优惠,给农民提供优质的服务,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保障农村有一个稳定的安全的生活工作环境。同时要给予农业以积极有效的扶持,除取消农业税及粮食直补外,还要对农业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机械等积极调控,控制价格不断的攀升,必要时应给与农民农业生产资料补贴。

3、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适应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放活政策,简化手续,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取消现行以农业和非农业性质划分户口的户籍管理制度,推行以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的城乡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让农民享有自由进城和自由迁徙的权力。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在城镇落户,落户后在一定时期内计划生育政策不变。为使这项改革稳步推进,建议先将城市和像烟竹村一样的“城中村”居民,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逐步向农村推进。建议由公安局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力争用五年时间,完成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的工作。

4、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积极适应建立新型城市管理体制的要求,以强化街道管理、发展社区服务为主题,进一步创新机制,完善设施,拓宽服务领域,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要,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对纳入城镇规划区内的村组,逐步“撤村建居”,促其向社区管理模式转变。继续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着眼于集中资源、组团开发、形成发展“拳头”,积极稳妥地推进撤乡并镇、合村并组,逐步实现由行政区划向经济区划的转变。

5、统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调整教育布局,优化资源结构,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全面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大力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健全以乡镇卫生院为主的乡村卫生服务网络。深化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医疗卫生保障措施,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兼顾基本医疗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配套完善设施,巩固文化阵地,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扩散。通过统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6、统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是突破体制界限,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劳动力市场。积极探索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逐步把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城市向农村延伸,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促进农民由土地实物保障向社会统筹保障转变,力争到20xx年建起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弱势群体,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形成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同步提高的新机制。

7、统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水利、能源、交通、通讯设施和康居工程建设。逐年实施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完善供水、防洪和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搞好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保护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大投入力度,健全完善农村道路、广播电视和通讯网络,增强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着力推进农村康居工程建设,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完成农村客货运“村村通”工程,实现区乡道路等级化,农户住宅全面达到小康标准。

农村现状调研报告 篇5

党的__大提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宏伟目标,使教育的境界有了一次新的飞跃,而对于成人教育来说,那又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构建“学习型社会”,单靠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还远远不够,还包括纯学习阶段以外的学习、教育。从纵观来看,这种学习、教育包括从婴幼儿到老年人一切学习、受教育过程;从横观来看,又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能满足以上条件的,既不是义务教育,也不是高等教育,而是过去一直被忽视的成人教育。现在一些地区对成人教育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在成教领域取了明显的成效。我县近年来也渐渐重视成人教育,有好几所成人学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并形成了一套比较规范的管理模式。但是从全局来看,尤其是乡镇,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认识上的差距较大。

对成人教育范畴的认识。在农村,过去的成人教育在人们心目中就是扫盲,后来扫盲结束了,成人教育也就成了学历进修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那都是面向成年人的,成人教育也就是成年人的再教育。实际上,这只有说对了一半,成人教育不仅仅是对成年人的教育,而应该是终身教育。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秘书长谢国东在《成人教育—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条件》一文中说:“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思想的最好体现”、“终身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指’人的一生中所受教养、教育和训练的总和’,在纵的方面,它包括人在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各时期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在横的方面,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多种正规的和非正规的教育”。因此,成人教育所面向的教育对象不仅仅是成人,还包括青少年、婴幼儿。

对成人教育作用的认识。应该说,全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普通教育。对于地方来说,一个乡镇每年能出几个高材生、考上几个重点高中、中小学统考排名第几,对于乡镇领导、学校领导都非常关注。然而,那么多的'高材生,有几个完成学业后回来报效地方的,当然,胸怀远志、报效祖国,那是功不可抹(且不说留学生定居他国、为他人所用)。而真正在为地方经济作贡献的,大部分是那些普通学校的学习平平者,他们因为没有考上高等学府(也包括一些考试失常者),只能留在地方,为地方经济出力。如何提高留下来的这些人的整体素质,让他们更好地为地方经济作贡献?这就需要成人教育。

二、成教资源严重缺乏。

师资不足,成教工作缺乏生命力。目前,绝大部分乡镇都只有一名成教专职干部,而所谓的专职,实际上也并不“专”。作为成人教育的专职干部,凡乡镇内一切与教育有关的工作都是其本职工作,不能说是“不务正业”。可是,这些专职干部除了这些本职工作以外,还要干许多与教育无关的工作,偶尔一两次也就罢了,或者工作空余时间做一些,也算是积劳积德,可如果干得太多了,却影响了本职工作,那就是真的“不务正业”了,而作为成教干部,那也是身不由己。在这样的情况下,成教干部很难在教育上想点子,即使有心想一些发展成教事业的,也因为身单力薄,很难做成大事。

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教育经费缺乏,成教工作缺乏动力。目前,我县大部分乡镇还没有独立的成人学校,成教干部的办公一般都在政府办公室,这给自主办全日制班带来影响,即使是一般的培训班,期数太多、人员太杂会影响政府办公。再则,由于经费有限,而一般的短训班又是不收培训费的,但请来的教师要付授课金,因此,培训班只能少,不能多。

生源缺乏,成教工作缺乏活力。成教工作不同于普通教育,没有固定的生源。现在我县的企业以私营企业为主,以木业为主导产业的私营企业主不需要高学历的人才,那些打工者也不需要很高的文化素养,这样,他们就不需要参加成人学校的各种培训,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此,给成教工作的生源带来较大的影响。

三、对成教发展的几点思考。

前途光明。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我们国家对成人教育越来越重视。国发(====)==号《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强调要:“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积极贯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在广大农村地区,要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施’燎原计划’,实行农科教结合,统筹规划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采取更灵活的方式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采取有力政策支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加强和改善对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等。教育部====年又制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由于国家重视,近年来,各地的成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猛,为当地的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县目前也在加强对成人教育的管理,加大成教经费的投入,因此,成人教育的发展势头很好。作为在农村成教第一线的教师,面对经济发展迅猛与相对落后的农村劳动力素质,尤其是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能发挥具大作用的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如何提高他们的素质,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里谈一点个人看法:

首先,要充分认识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国农村地区地域面积和经济总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人口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由于文化相对落后,相当一部分村民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很较低,现代文明意识淡薄,出现了与农村城市化快速推进、农村面貌日新月异、经济结构迅速转变、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现代巨变很不相称的落后、消极现象,大批城市化后失去土地的村民"再就业难",成为游手好闲的"二世祖";"黄、赌、毒"的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农村经济发展也因为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而受到制约,村民因缺乏必要的文化素质而白白丧失了很多发展机遇,更难以适应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培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次,要做好组织工作与思想工作。要成立专门的组织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农村中青年劳动力的培训工作,安排好各村的教学点、授课人员、经费落实等;要做好农村中青年劳动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参加教育的意义讲深讲透,使他们充分认识这次教育完全是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的,从而变被动接受教育为主动接受教育,同时,还要努力为学员排忧解难,使他们积极参加学习。

最后,就要做好各项培训教学工作,合理安排培训的内容和时间,确保教学质量,狠抓教学管理,使每个学员都能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并能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学为所用。

加强管理。由于现在个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公有经济冲击很大。成人教育不同于义务教育,其办学模式也不同于普通全日制学校。成人学校的管理应该多学习个体企业(尤其是一些大型外资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合理利用人才,加强内部管理与外部统筹,在教育培训上要点面结合,既能吸引广大求学者参加,又能在经济上有一定创收(有时候即使赔一点也要办好)。努力创办特色教育,从而提高成人教育的知名度,提升学校品位。

加大投入。成人教育要发展,光靠一个专职干部和一间办公室是远远不够的,要在人力物力上加大投入。其一,要加大师资队伍的投入,强大的师资队伍是吸引求学者的前提;其二,要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先进的教学设施、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吸引求学者的基础;其三,要加大政府无形力量的投入,在许多情况下,成人学校的培训要政府行为的介入,政府出台的决策性文件是吸引求学者并使其完成学业的保证。有了以上的投入,生源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经济要发展,教育也要发展。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在当前形势下面临着许多挑战,如:“超前的择业观念的挑战”、“社会转型期就业压力的挑战”、“社会追求高学历的挑战”、“一些理论、舆论负面影响的挑战”等,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农村现状调研报告 篇6

根据省委、省关于农村现状调研的要求,按期完成了全市农村现状调研报告的编写工作。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中心工作,以党指导,以“抓好两个农民工作、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党的建设”为目标,积极开展农村工作,认真做好农村基层织和村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现将报告如下。

一、主要任务及指标完成情况

一)基本情况

全区农村总数为375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占535.5%,非农业人口占3327.2%,农村总数为357863人,其中农村基层织覆盖率98.1%,非农业人口占11.4%,非农业人口占10.5%,非农业人口占153.2%,非农业人口占284.3%,农村总数为75687人,其中农村总数为96553人,农村总数为40072人,非农业人口占285.2%,农村、村支委会主任、村民委员会委员和代表数为2681人,占总数的41.2%;非农业人口占2618.7%,农村织、村支委会主任、村支部、村委会委员占总数的76.5%。

二)主要工作

一)农村织建设工作。按照市委、市“抓好两个农民工作,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我们按照区委市统一部署,结合我区实际,扎实开展农村织建设的工作,现就我区农村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基本情况

我区农村织是全国农村工作示范区,是全市农村工作示范区,全区农村总数为1758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占42.3%,非农业人口占52.2%,农民总数为2487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占27.3%,农民总数为11657人,农村总数为14586人,农村总数为15767人。我区农村党代表大会、农村党代表会、村民委员会和等大会以及联席会议,党代表大会共56次,参加人数达3573人。

1、农村大会

xx年,组织农村大会,主要有两种:一是组织农村大会,主要是研讨农村的新路子,研究农村党的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探讨农村的新思路;二是组织农村大会,主要是研讨“农村大会”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

通过大会,广大和群众进一步认清了农村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明确了今后工作的目标。

2、农村织建设工作。

按照区委、区统一部署,我们在认真学习农村方面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抓好发展工作。通过发展,提高了教育培养能力,增强了的,加强了基层织的凝聚力;二是抓好“三会一课”制度的落实,确保了发展工作的规范化;三是抓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

3、农村工作。

为了使农村织和队伍充满活力,发展工作始终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开展,xx年我们在农村中大力开展“织一个,村织一个,群众的事”活动。

4、认真抓好发展工作。

按照市委、市要求,今年我们对村的进行了一次发展的培训,使广大掌握了一般发展、发展和发展程序。同时,认真抓好了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

5、抓好教育管理。

我们把加强教育管理,提高素质作为抓好抓的重中之重。一是抓好发展工作。今年,我们对的教育培训工作,采取(代表、代表、农民代表)的原则;二是严把质量关。我们把好发展入口关,对不符合条件的严格按发展计划,做好教育培训工作,保证发展的质量;三是重视对发展工作的管理。我们坚持把发展工作列入工作的议事日程,做到有目标、有措施、有制度、有奖惩。

6、抓好党费收缴工作。

农村现状调研报告 篇7

一、调查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开展,农村作为一个社会开展不可无视及或缺的社会基层,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20xx年,党中央假设干会议指示:当前农村应立足全面建立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位臵,做出了全面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了要培养新型农村农民,这就对我国农村农民的知识文化程度和精神文化生活以及农村的文化建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农村的经济文化开展情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积极响应常熟理工学院对大学生进展社会理论的要求,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习要求,我在此次寒假,回到自己的家乡郸城县参加理论,对农村的相关情况进展了调研,同时也对个人才能的进步有了很大的帮助

二、调查目的

通过调研农村如今的开展情况,旨在发现当前农村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因此,其具有很好的社会与现实意义!同时,从个人来说,深化社会基层能更好的提升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同时,自己来自农村,通过调研,自己也能为家乡的开展建立增砖添瓦。

三、调研方式

采用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

四、调研地点

xx市xx县xx乡的xx村庄:

五、调研对象

这是近几天我在周边村庄的根本情况,总的来看,我家乡的总体开展情况是趋于上升的但是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的要求还是不够的,对于其中的一些问题,我提出了以下建议:

1、政府加强扶持。经济根底决定上层建筑。农村经济开展相对薄弱,为求经济开展,才那么多人外出务工,才引发诸多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丰富的就业、创业之道,让农民的经济更好更快开展,各种问题才会渐渐得到解决。

2、加强根底设施建立。就目前的农村经济情况来看,是有才能来建立更多的公共文化场所,如:阅览室,健身的器材和场地,老人活动室等。

3、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文化教育。应多开展一些例如“送文化下乡〞之类的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的阅读才能和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进步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4、加强教育管理工作。为了农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地学到文化知识,进步文化素质,要加强对教育的管理,对于管理的破绽要及时补缺。这必将对将来农村的开展有深远的影响。要对网吧等点进展不定期排查,防止未成年人进入。

5、要竭力遏制黄赌毒,封建迷信活动。有关部门要及时掌握情报,对于涉入未深的人加强教育,对于已经陷落的人可以进展行政处分,对造成社会危害的要按照他的行为作出刑事处分。

6、要多关心老一辈的农民。加强基层党员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年老体弱的老人或者五保户要多送温暖,多送问候,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我相信,通过党和政府的正确指导、各大社会团体的支持以及农民的互相努力,农村的经济开展以及教育等各项事业一定会有新的飞跃,城乡差距会逐渐缩小,新农村建立会更上一层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会愈来愈好。农村作为社会主义建立过程中的基层力量一定会发挥其中流砥柱的作用。

班级:

专业:

学号:

姓名:

农村现状调研报告 篇8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推进我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满足农村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民盟永安市委课题组组织人员对永安及**市部分县(区)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组深入到部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在掌握了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现状的基础上召开专题研讨会,就

如何加强我省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广泛听取了相关主管部门、卫生界人士及部分民众的意见和建议。现按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基本现状、存在问题、主要成因及改进意见或建议等四个层次,分别进行如下阐述:

1、乡村医疗资源总体概况:就所到调研地区看,当前乡镇卫生院发展状况不平衡。目前保存下来的卫生院与原先相比,基本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些卫生院医疗队伍不断壮大,基本上由原来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每院10几人至20余人,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也正在逐步充实到这一队伍中。每个卫生院基本上设立了门诊、病房,美化了环境,增添了设备,如x光机、b超机、心电图机等,并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保障了乡镇级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从村级看,少量村庄至今仍然没有诊所及村医,就**地区而言,目前尚有200个村庄没有诊所及村医,约占村总数的10%,多数村庄均有一所一医(一个卫生所、一个村医),有的经济较发达、人口较多的大村甚至有两所两医或者更多,这些诊所虽然设备简陋,但基本上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担负着村级医疗和防疫工作。

2、乡村医疗队伍人员编制情况:大多数乡镇卫生院各拥有10-20名人员,编制分为全民、集体、临时工。全民由大中专院校分配;集体人员由卫生系统招收而来;临时工由卫生院根据工作需要自行招收。村卫生所基本上每村设1-2名村医,相当部分由原赤医担任。

3、乡村医疗卫生队伍人员层次情况。绝大多数乡镇卫生院目前没有高级职称卫技人员,有少量中级职称医疗骨干,大部分是初级职称或者是无职称人员。据不完全统计,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中,大学本科或以上人员仅占3.6%,大专学历的`为18.8%,中专毕业的占72.6%,还有4.9%的人员无学历。初级职称或中专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地方性卫校毕业生,有的甚至是国家不承认学历的中专生。而绝大部分村级老一辈卫生人员,是由原赤医培训而成,并非科班出生,基本上无职称、无学历,新一辈村医虽然大部分是科班出生,但基本上仅限于初级职称或中专生,属初级卫生人员,其中不少还是国家不承认学历的“中专生”。因此,乡村医卫队伍素质仍然有待提高。

4、乡村医疗队伍医疗设施配置情况。目前,每个乡镇卫生院基本上配备有x光机、b超机、心电图机等设备,设有化验室、病房,能开展基本医疗业务。但这些设备普遍存在使用率较低、缺乏有关管理制度的现象,个别卫生院x光机无防护设施,还有个别卫生院因缺乏设备操作人员或缺乏业务用房,导致这些设备实际未投入使用,同时,由于很大部分乡镇医技人员对知识掌握较肤浅,因此,上述设备配置实际应用较少,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相当有限的。而村一级卫生所,基本上设备配备简陋、不齐,绝大多数只能做简单的物理诊断。

5、乡村医疗建设方面经费情况。乡镇卫生院经费来源主要靠国家财政补贴及医疗收费收入,由于其人员较多,医疗收入有限,所以很大部分乡镇卫生院经费运转困难,有的甚至是负债运营,不能或根本无力投入更多的资金发展卫生事业,且员工年收入基本上在1-1.5万元之间,与县市级大医院相比差距很大,造成员工心理落差较大,影响了乡镇医疗事业的正常发展。而村一级卫生所,由于资金大部分是个人投入,他们自己精打细算,开支小,且收入与乡镇卫生院人员相比相对较高,整体医疗运转情况是比较良好的。

6、加强管理,提升服务,提高技术,努力扩大农村医疗机构的生存空间。为此,要加强农村医疗市场的清理整顿和医疗机构内部管理,取缔不合准入标准的卫生机构和无证非法行医,加强农村卫生院(所)的规章制度管理,将医德教育纳入农村医卫人员年度考核之中,增强从业人员的责任心,从制度上、思想上要求他们全心全意为农村居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服务。要提升农村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切实加强卫生行风建设,整顿、规范医疗服务市场, 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让群众既少花钱又能看病。要严格执行药价标准,保护农民群众合法利益。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必须要有乡镇卫生所服务改善和人才培养相配套,否则难以支撑下去。所以今后应着重提高农村医疗人员理论及业务素质,切实提高服务意识,实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卫生资源,发展乡镇及社区卫生事业,改进医疗卫生服务,才能适应今后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

7、加强医卫人员能力建设,提升医疗队伍人才素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认真落实省卫生厅“全省卫生系统高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全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的培养、考核和管理措施,组织开展高层次人才、中青年技术骨干等优秀人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工作,认真落实省卫生厅选拔大学本科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各项任务,制定了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的政策、措施。加大卫生支农力度,组织专业技术骨干下基层帮扶,帮助基层开展人员、技术培训。并且对每个骨干均要下发一本下乡服务考核记录手册,以便督促、考核。规定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在晋升前必须在县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接受不少于一年的进修培训。对此类相关规定,要进一步加大落实力度,使其不流于形式。

8、以加强农村医疗队伍建设为契机,着力研究解决边远贫困山区“就医难”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从执政为民的战略高度出发,进一步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网络建设力度,合理规划设置村卫生所,加强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添置医疗设备,提高卫生服务能力,方便群众就近看病;继续实施好巡回医疗制度,加大对卫生院对口帮扶和技术扶贫工作,切实抓好城市卫生支农工作,大力推广县、乡二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轮流到边远贫困山区驻村坐诊制度,,具体可采取巡回医疗队、扶贫门诊、扶贫病房及“千名医生送医进村大行动”等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要以加强农村医疗队伍建设为契机,通过扎实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医疗服务工作,确保边远贫困山区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此外,要逐步建立农民健康保障体制,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完善药品集中招(跟)标采购制度,实现农民基本医疗保障。

总之,加强农村医疗队伍建设,解决农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牵涉到社会方方面面,必须逐步加以解决。最终的解决办法就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农村医疗队伍的自身能力及收入水平,改善其医疗条件,以优质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吸引广大农村患者。在财政或民间资本无法更多投入之前,农村医疗就摆脱不了“条件差,留不住好医生;没有好医生,患者不愿来看病;患者少,收入少,条件改善不了”这个怪圈。财政或民间资本更多投入之后,医生好了,条件好了,剩下的就是只有等经济发展后反哺农业,让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切实得以提高,才能最终解决农村医疗卫生的困境。

农村现状调研报告 篇9

马铃薯作为乡的'主导产业,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稳中有增,质量不断提高,为全面加快本地区马铃薯产业的大发展,提升马铃薯产业的档次和效益,保护群众的根本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种植业发展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提高产、加、销一体化的服务水平,切实解决马铃薯产品滞销、流通不畅,效益低下的问题,近几年,乡把马铃薯经销协会摆到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总结于20xx年11月成立了西吉县乡马铃薯经销协会。

一、乡马铃薯产销优势

(一)马铃薯生长的自然优势。乡位于月亮山麓,海拔2200米,年内平均气温2—6℃,昼夜温差12.8℃,无霜期110天,年降雨量380—440mm。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这些自然条件为马铃薯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所产马铃薯具有病虫害少、无药物残留、淀粉含量高、口感好、耐储藏等特点。

(二)马铃薯生长的地域优势。乡现有耕地86130亩,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占总耕地的66.6%,年产马铃薯5.7万吨。同时,该乡又是西吉县的中心集镇之一,涉及2省3县的9个乡镇。这些地带由于受月亮山山脉气候的影响,为马铃薯的生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三)马铃薯生长的市场优势。据不完全统计,西吉县年产马铃薯60多万吨,有20万吨销往外地,其中市场年外销量达到10万吨左右。每年采货的外商不下100人,主要来自陕西、内蒙、广东、山西、山东、河南等地。本地常年从事马铃薯经纪工作的人员有70多。通过外销年创收4230万元,其中,种植收入4000万元,中介收入100万元,劳务收入130万元。

(四)马铃薯的品种优势。从目前市场品种销量看,主导品种为青薯168,占市场总销量的62%,该品种芽眼浅、薯形规则、易贮藏,含淀粉量高。其次有宁薯8号、二代青海等高淀粉型品种,是当地淀粉企业发展所需的主要品种。

二、乡马铃薯经销协会的运营现状

(一)乡马铃薯经销协会产生的背景。由于乡及周边县、乡是马铃薯生产的良好基地,加之上述诸多优势条件,使乡马铃薯市场发展迅速,为该乡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是分散经营、规模小、组货能力差,难以满足大客户的要求。

二是包装不统一,没有形成品牌,缺乏对外宣传力度、缺乏吸引力。

三是装卸市场混乱,乱抬装卸费、坑人宰客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挫伤了客商的投资信心。

四是马铃薯包装水平低,难以进入大超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乡党委、政府经过认真调查分析研究,由乡政府牵头,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组织成立了西吉县乡马铃薯经销协会,为加快马铃薯市场的发展步伐,拓宽市场渠道,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乡马铃薯经销协会的运行情况。乡马铃薯经销协会成立以来,按照市场需求,严格履行协会职责,为乡马铃薯市场健康运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协会自成立以来向外商销售马铃薯类计达19。5万吨,创收8400多万元。

二是加快了品种更新速度。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了适销对路的马铃薯品种,如青薯168、宁薯8号等优良品种。

三是加强了马铃薯装卸市场的管理,协会下设由60人组成的装卸公司,装卸费实行统一核价,统一管理,协会跟踪检查。对有坑人宰客或破坏市场秩序的,协会会按照协会章程会同派出所进行严厉的打击,保证了装卸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是组织学习,使经纪人能够守法经营,不朦骗客商、不欺行霸市,加强了经纪人之间的合作交流,增强了他们组货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五是积极参与了基地建设。为满足当地马铃薯籽种的供应,协会与县马研所协作在乡建立了2个优质马铃薯生产基地,1个脱毒薯原原种基地。

六是为了使协会发挥更好的作用,根据市场需求,协会在原有装卸公司的基础上,新增设了信息部、包装物加工部和精品马铃薯加工部。信息部负责马铃薯市场信息的搜集、运输车队的安排及宣传等工作;包装物加工部主要负责包装袋、包装箱的加工生产;精品马铃薯加工部主要负责进入广东等地超市的马铃薯筛选、加工、包装等工作。

三、乡马铃薯经销协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一)制约因素

乡马铃薯协会成立以来,为本乡农民种植和销售马铃薯,增加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资金少、办公场所紧缺,使协会各部无法顺利开展工作,严重制约着协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是部分群众与客商对经销协会的职能缺乏足够的认识,致使马铃薯销售形成的规模不大,销售时有断层现象,对外商在一定时限内集中收购马铃薯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是缺少有文化、有胆识、有作为的企业家人才。农业大中专毕业生,大多进了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或在外地工作,一些有文化、有头脑的农民,大多进城务工或从事三产业,在家的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受小生产思想的影响,缺乏合作观念,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介组织的统一经销活动。

(二)对策

一是社会各界要关注马铃薯经销协会的运营,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二是广泛宣传,扩大经销协会的影响力。通过宣传教育、典型引导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合作组织知识教育,使其真正认识协会组织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重要作用,从而唤起农民的合作意识,扩大经销协会的群众基础。

三是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加快九年义务教育进程,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从根本上改变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人才资源缺乏的局面。

四是倡导科技下乡,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通过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以及科技下乡、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育高素质的技术及管理人才,进而加快农民组织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