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教育心理学论文【6篇】正文

《教育心理学论文【6篇】》

时间:

在当今教育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的时代背景之下,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也随之增大。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教育心理学论文【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1

(一)社会发展目标

社会发展目标是社会期望在课程目标中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社会发展目标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党政工作管理干部和学生工作管理干部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此,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本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讲授与传播方面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较强的社会实践基础,成为能够在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学科知识目标

学科知识目标是课程目标实现的载体。学科知识目标会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要求上,具体表现为:要求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有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能够基本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历史经验,比较系统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研究方法,充分认识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认识。

(三)心理发展目标

心理发展目标是课程目标的核心。具体表现为:在认知发展领域,能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方法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在情感领域,能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形成较高水平的专业态度和专业价值观;在行为领域,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思考

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质量。以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常常难以处理好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的差异,过于关注课程内容的知识完整性与学科基础性,导致研究生课程成为本科生课程的简单延续,在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弱化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探索与科研训练的功能;与此相反,有些学校则忽视研究生课程建设,以和科研立项代替课程学习,或以协助导师完成课题研究、翻译外文资料等作为课程内容,忽视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理论深化的作用。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建构,一要充分反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特别是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二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的原则。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在确定具体课程内容时,要有针对性地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课程内容既要突出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又要遵循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学科特色;最后,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精神。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思考

在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之中,课程教学方式的变革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再好的课程教学内容,如果没有科学的教学方式,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教学方式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教学方式运用单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充斥课堂;教师习惯于专业知识的传递,虽然也会考虑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但忽视对学生智慧的启迪和思维的训练,也漠视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拒绝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导致学生难以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专业价值观。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教学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应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单向传递学科知识”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能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并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方式具体确定为:主要采用系统讲授、研讨、师生问答、案例分析、行为体验等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通过系统的知识讲授,使学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其将来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准备。通过师生问答、研讨、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双主体学导式”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进行研究性学习。结合课程内容安排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强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

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2

1.1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启发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只有对音乐感兴趣了,才能将注意力集中到音乐当中去。然而小学生的心理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在认知和思维能力方面,不能很好的转换和应用,时间一久,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慢慢降低,甚至出现厌恶情绪。此时,音乐教育心理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从心里教育方面,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和表现特点,将音乐教学以做游戏的方式呈现,先使他们对音乐产生好奇心,慢慢的将其兴趣提高。

1.2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心里学实验表明:人的注意力并不能达到持久状态。尤其对于身心处于发展中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课方式等。古语有云,心不专一,不能专诚。作为学生,只有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才能更好的学到知识。在音乐教育心理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注意力转移的因素,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课堂时间,采用综合教学的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1.3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发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现在的教学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音乐本身,还应使他们通过音乐的学习,培养一定的鉴赏力,使记忆和感受能相互协调,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通过在音乐教学中运用音乐教育心理学,可以有效的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力和欣赏力,还可提高学生的乐感和节律感。

二、音乐教育心里学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

2.1运用音乐节奏,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在各个年龄阶段,学习音乐的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师需要了解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学习音乐方面的认知和心理特征,因材施教,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音乐当中美妙起伏的旋律和鲜明生动的节奏,可以激起学生肢体的反应,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入手,将音乐与肢体动作结合,形成具有音乐节奏的体态动作,集中学生学习音乐的注意力,将节奏与记忆结合,学习音乐当中的流动美。

2.2注重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乐感

音乐的本质是对情感的自然反映,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音乐的情感,对于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在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当中的情感,而不是机械的告诉他们音乐表达的东西。倾听是很好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理感受,倾听他们对于音乐的特殊理解,培养他们自己的音乐乐感。例如在放一些具有催眠效果或者悲伤情感的乐曲时,学生会出现睡着或者伤心的现象,此时教师不应该打断他们,而是让他们慢慢感受,再通过讲解和表扬来加深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

2.3创造科学教学法,突出教学效果

我国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过于枯燥,使得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慢慢降低。因此,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一些具有创造性、科学性的教学方法很是需要在音乐教学中提倡。根据心理学原则,一些音乐学家在传统音乐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将音乐教育心理学理论作为指导原则,创造出了许多科学的教学方法,例如日本铃木教学法、匈牙利柯达伊教学法和德国奥尔夫教学法等。

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3

关键词:班级管理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无论是中学还是小学,学生的心理问题均比较突出,班级管理中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对学生的问题一定要细心观察,早发现、早引导,及时地调整问题学生的心态,引导学生理智健康的选择人生之路。但是这种心理健康问题,不是一蹴而就形成,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我们要把这种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一、建立良好信任的师生关系,是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班级不仅仅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集体,还是学生生活的集体,班主任就像是一位大家庭的家长。让学生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班集体是建立师生良好关系的基石。在这个大家庭中,要遵循“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重视每一个学生存在的价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种不同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如果能够做到尊重需要,和学生的关系一定会很融洽。因为尊重学生,会满足学生的安全需要,也就让学生对班主任、班级有了一种归属与爱的需要。在这种心理动机之下,班主任的工作就会很容易展开。一旦学生有了思想问题甚至是解不开的情结,在尊重班主任、敬爱班主任的心理动机之下,就会愿意接受班主任教师的劝慰,打开自己的心结,乐于沟通,学生也会在班主任教师的关爱之下,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就不存在所谓的心理健康的危机。在这里要特别指出,尤其是班级里的所谓“后进生”,更应该得到班主任教师的尊重。善于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要过多地批评与职责,更多的应该是找出问题的原因,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和帮助。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和问题家庭有关,比如,单亲家庭、重组家庭或者是父母的疏于管理等,因此还要与学生的家长经常联系,尽量地弥补原来给孩子造成的影响,让孩子充分地信任自己的老师,而班主任一定要发自内心地爱这样的学生,只有教师理解了学生,了解了学生的想法,学生才会理解教师,这样才会与学生建立起友好又牢固的师生关系,这为心理健康教育培育了良好的感情基础。

二、创设民主开放的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优越环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培育学生良好的性格品质、开发智力潜能、增强心理适应能力、激发内在动力、维护心理健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即和谐的教育。他认为:“和谐的教育就是发现蕴藏在每个人内心的财富。……就是使每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人的充分表现,这就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有自我价值展示的机会和愿望呢?建立民主开放的班级文化非常重要。所谓的民主型的班级文化,就是师生共同创造一个富有民主生活机制的精神家园,提升学生个体的精神生命的意义,提升班级集体的精神生活质量。建立这种开放的活动机制,需要班主任首先要相信学生,并且要给学生充分活动和思考的时间。当然,活动的组织仍然是要从学生的需要角度出发,尤其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选择活动内容。还要与学校的整体安排协调一致,只不过在落实上级安排的德育活动的同时,还要兼顾班级的文化特点,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积极地设计还要主动的参与。在班级文化中也可以结合社会、学校以及和生活相关的内容加入到课堂与课间。比如在内容上,可以让学生拟定班级的班训,设计班级文化角,安排每周一次的班级黑板报等,全方位优化社会、家庭以及生活的心理环境,减少劣性刺激,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的开展,可以在学生的活动内容上有所增加,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会是一句空话。这里所说的班级活动,主要是指班主任组织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各种课内外教育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现在的学生生活几乎被学习成绩填满,所以体育课成了学生最喜欢的课程。班级管理的健康教育之所以要把班级教育活动作为其实施的途径,也是有原因的。从理论上来说,这是因为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维果斯基曾指出活动是心理的本源,是心理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从实践层面来说,丰富多彩的班级教育活动为学生接触自然、走向社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它不仅增加了学生获得知识的信息渠道,而且在活动中可以获得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所以这种课外的教育活动比书本知识更有吸引力,有助于学生独立发现和独立探索,从而激发他们对生活、自然、对世界的热爱之情。试想,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又热爱自然的人,怎么会对自己的人生和未来不寄厚望呢?因此,班级管理要注意回归生活世界,在生活中并通过生活渗入到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学生的世界丰富起来。现代班级管理应强调“要遵循学生个体与集体的心理规律,管理为提高班级成员的心理发展水平服务”。所以,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科学地优化人、物、事、时间、空间等管理要素,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组织保证,进而发挥班级管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最后,借用朱丽芳的《班级管理,以“心”为重》中的一句话作为总结: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值得班主任去探索和创新,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学生,或代替学生去作出判断和选择,而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自我,尽量发挥他们的潜力,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军。从需要层次理论透视学校班级管理[J].教育与职业(办学与管理),2006(15):39-41

[2][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周蕖,王义高,刘启娴,董友,张德广译。给教师的建议[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11

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4

科学研究表明靠视觉获得的知识记忆率能达到30%,靠听觉获得的知识记忆率能达到20%,靠想象获得的知识记忆率能达到25%,将视觉、听觉与联想结合起来,知识记忆率能达到65%。教学幻灯制作时如能参考上述数据,利用大脑的各部分感官协同合作共同接受和处理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长,以提升学习质量,提高课时内授课质量。另外,幻灯色彩的运用也可参考色彩心理学相关内容,选用视觉上舒适、心理上亲切的颜色,比如蓝色系,以象征希望、理想、独立的天空蓝作主色,以暗示诚实、依赖、权威的深蓝色突出重点,同时,如果学校没有统一着装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蓝色系服饰以加强亲和性,暗示学生更专注倾听你的授课内容。

2.充满引导性的文字语言暗示

教学幻灯中文字内容的设计可以参照文字对心理的暗示选择,同时授课时生动的语言、起伏的语调可以缓解因授课内容过于学术而引起学生乏味、心理疲劳及注意力分散,具体操作可以参考保加利亚心理医生乔治•洛扎诺夫建立的暗示教学法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利用环境和学生之间经常不息却不知不觉的交流,建立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强烈的自主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接受程度、记忆深度。例如:授课时以稳重但愉快的语调为主,强调重点时与原有语速相比稍微放缓,等等。语调的调整要自然而不能过于夸张、轻佻,避免过于戏剧化而减少学生对授课者的信任度、降低授课者在学生印象中的权威感。

3.适时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肢体语言暗示

人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时,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而55%的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即肢体语言来传达。授课过程中可采用适度的肢体语言暗示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突出授课重点,或者在发现学生注意力分散时重新引导注意力回归授课内容。同时,授课时尽量保持微笑也可以引导学生的心理愉悦感觉,从而增强自主学习性;以短时间的目光交流增加学生的被关注度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手段。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肢体语言表现也是授课者获得学生对授课内容认知度、注意力集中程度等信息反馈的有利途径。

4.结合记忆规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德国心理学家H.Ebbinghaus发现的遗忘曲线直观描述了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过程,而且提出理解了的知识较无意义音节来说能够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的理论。这就要求授课者在设计授课内容时尽量联系实际、联系学生的兴趣所在,加强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尤其是本科生的教学。大多数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温故知新的习惯基本摒除,知识来源大多只依靠上课时间,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记住、理解更多的知识点一直是授课者的难题。依据遗忘曲线,合理安排复习、小结、总结的时间点应该可以改善上述难题,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以及对授课内容真正掌握程度。

5.以适当的竞争刺激学生学习积极性

“鲶鱼效应”常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是企业用来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具体包括竞争机制的建立、能人的启用、领导风格的变革等等。这一有效的激励手段是否能运用到本科生教育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消除因大学学习生活相对稳定状态引起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当然,鲶鱼效应会带来负面效应,比如影响学生间的团结,所以这一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还需慎重考虑。

6.总结

总而言之,授课者、为人师者应该时时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借鉴其他学科的长处以丰富自我的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尽最大的努力加强学生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切实负起教师职责。

教育心理论文 篇5

(二)必须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补效应

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效应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展的需要。在社会转型、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面临着学习、人际交往、异往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种种困难和烦恼,其中以忧郁、焦虑、自我中心为主要症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从观念、内容、方法手段、管理体制、组织机构、队伍建设等诸方面不断创新,才能跟上新时代,适应新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展的现实需要。

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效应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学生某些思想道德问题的根源可能是心理障碍所致,同样,某些心理障碍问题也可能是思想道德问题引起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无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深入地理解人和人的思想行为的实质及根源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方法,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科学化的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自觉学习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并有效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而且还要用丰富的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思想意识,从而有效地促使青年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必须促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良性互动,实现优势互补。将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引入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会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加以重新认识,而且还会促使他们自觉地构建一种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者密切配合的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拓展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思维空间,从更高层次上给学生以正确价值引导,有效地防止价值取向的偏离。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引入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效能的局限性,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密切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二者结合形成良性互动机制,不仅能实现优势互补和发挥整体效能,而且有利于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向科学化的转变。

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主要途径

(一)转变观念,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定位

教育部2001年3月16日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4]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进一步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5]以上两个文件,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定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并把它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更应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一条教育途径,而且是一种思想和观念。平时的工作中,要切实转变观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的合理因子。

(二)培训队伍,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者尽快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目前,各高校基本都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但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日益突出,仅靠几位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做工作,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时代的发展迫切需要培养一支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学校学生工作处、团委的工作人员、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等一批专兼职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是最合适的第二梯队人选。高校领导必须在财力、物力和人力上高度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直至在制度上予以规定。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能够明显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果。当然,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并不是要求他们像心理学专业人员一样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更不是要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者结合的理想工作状态,是希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方法融入自己日常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遵循学生心理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用正确的态度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地对大学生表示理解、关怀和尊重,真正成为大学生的朋友。

(三)利用课堂,在教学中集体咨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大学生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中,只有极少部分会引发心理疾病、心理障碍,需要到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求治。大部分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都是正常和普遍的,源自于关心自身更好发展和提高生命质量的需要。所以,学生学习、考研、出国、就业、兼职、恋爱、人际交往等方面暴露出的困惑和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心理健康教育者都应重点关注的工作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在《伦理学》、《思想道德修养》、《心理学》、《公共关系》等相关课堂中,进行系统分析和集体咨询。更可以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邀请专家为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学生开设专题讲座,在讲座中将集体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结合运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拓宽渠道,挖掘网络和同辈对学生的正面教育功能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努力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为进一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打破固定时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作为教学资源。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网页或网站、QQ群等网络资源,正发挥着日益明显的积极作用。在校园网上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室是现实心理咨询室功能的延伸。由于网络心理咨询的平等交互、虚拟隐藏性,可使有心理困惑、有求助需要却不愿走入咨询室、不敢面对咨询者的学生获得帮助,所以日渐受到学生欢迎。

同辈咨询和同辈教育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和思想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补充方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提倡的“三自”管理的重要内容。心理学研究表明,封闭性与开放性是青年学生具有的两个明显的特点。当学生遇到心理困惑时,他们总是沿着“自我调节—找朋友倾诉—求助心理咨询或老师帮助”的模式寻求帮助的。同辈比老师更接近学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容易“共情”和产生“共鸣”。

参考文献:

[1]陈学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加强心理教育[J].教育探索,2005(4):91.

[2]雷英。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4):90.

[3]周卫海,钟东。运用好“自己人效应”[J].政工学刊,2005(11):31.

教育心理学论文 篇6

学前教育心理健康论文

概述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说到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我就不得不说说我认为的心理健康的意义了。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在谈到幼儿心理健康这个定义的同时,我们不可回避的就是心理健康这个概念。

究竟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 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一个现实的、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对于办不到的事,也不会苛求自己。

② 有自信自立精神,有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明确的生活目标,有自我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在困难和逆境面前能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对待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并不断前进。

③ 能和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对人对事都能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已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能采取友好宽容的、公平的、有理有节的方式处理,容易与他人合作和相处。

④ 主动适应环境,顺应社会需要。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自觉地调整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不是环境顺应自己,而是使自己适应环境。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中,一方面保持自己人格、个性上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扬长避短、适应环境需要的应变能力,无论是在艰苦的逆境中,还是在顺利环境中,都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很难用一个统一标准来衡量,所以一般学者认为,应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而不要过分看重个别症状的有无。了解了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就可以帮助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卫生保健措施,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健康。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分析

幼儿心理教育是以“幼儿为本”,也就是把孩子当成与大人有着平等人格的人来关照,老师在关心与爱护孩子的同时,切莫丢掉“尊重”与“平等”,这两种当代人文意识,老师不仅仅是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更是真正地将大人的架子放下来,用心同孩子交流。孩子虽小,但却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一种来自老师“母爱”般的关照,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老师的温情关照下健康的成长。

三:如何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正如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而来的”。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下面这五条: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

(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

(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这五条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要靠大人的培养,如何培养呢?我们不要忘记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作为对孩子的终生教育的目标,点点滴滴、持之以恒,我们一定能把孩子培养成适应新世纪社会生活的栋梁之材。

而在现今社会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出现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77年就提出了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备状态”,将心理与社会适应这 两个重要内容作为了健康的基本要素。但是,在相当多的幼儿园中,目前对健康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水平上,还没有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转变,因此,明显存在着重生理保健轻心 理保健的现象。这种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普遍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在于对幼儿身心关系的认识模糊,在于没有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许多人将幼儿心理的一些异常 表现看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自然现象,不去加以关注。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严密的系统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没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迄今为止,全国除了少量的幼儿心理卫生、行为与情绪问题等方面的书籍之外,尚未见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著;二是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中,开设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课程 的极少;三是无论高校,还是幼儿师范,都没有一本全国通用的幼儿心理健康的教材;四是尽管《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了应做好幼儿的心理保健工作,但内容分散、零乱,大多体现在其他内容之中,如培养幼儿活泼开 朗的性格,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等。这些内容之间没有一个内在的联系系统和统一的观念,而且还有许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及教育的内容没有纳入到教育之中或没有引起教育者的重视。这导致我们在对幼儿实施心理 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而且整合不够。

三、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近年来,注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幼儿园日益增多,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而高校中不少 教师也开始重视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但是,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一方面,高校中从事幼儿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者较少深 入到幼儿园中去进行指导,更少去建立几个点长期进行实验;另一方面,幼儿园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又只能是停留在一种对表面现象的认识,不能由现象认识其实质,因此,在很多时候,其工作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一种 经验的总结,而难以使之得到更深的发展,主题难以深化,妨碍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进行。

四、教师缺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

教育活动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施行者本身的素质、专业知识的结构及丰富程度。然而,在沿袭 已久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中,知识更新尚未完全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这直接导致了幼儿园教师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扎实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是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与此同时,如何 把握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科学教育的关系,注意教育内容的整合,也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时下,在不少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与此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五、具体操作中的非科学性

1.违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问题。例如: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本属于品行障碍,对于这一类行为的矫正 与教育应当坚持正面教育,树立榜样作用,或采用暂时隔离、减少刺激的方法。但有些幼儿教师在对待这一类孩子时,采用宣泄的方法来加以矫正,为其提供摔打的物品,让其发泄愤怒的情绪。而研究表明,幼儿在宣泄 后习得更多的攻击技能,可产生更强的攻击倾向。因此,采用宣泄法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些教师甚至在对待这类孩子时采取体罚的方法,这更加强化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因为,体罚本身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起的就是示范作用。

2.家园教育不同步的问题。在幼儿园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 育本是一件有利幼儿身心健康的好事,但在 实施中如未注意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则可以使幼儿园的努力付之东流。某幼儿园几年来一直坚持对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分享与合作、提高其社会适应力。但在具体操作中, 他们忽略了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而有些家庭对其子女一向采用溺爱、放任的教育方式,结果导致幼儿园中所教与家庭所教的冲突,教育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3.不能区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在部分幼儿身上,说谎这一现象是较为常见的。造成幼儿说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在思维、记忆、想象、判断等方面出现与事实不符时造成的说谎;另一 方面,是由于幼儿做错了事,怕受到处罚,或由于老师、家长对幼儿的过分严厉所致。因此,我们对幼儿的说谎问题应全面分析,区别对待。如因认知水平低所致,则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如因过于严厉的要求所致 ,则为教育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都与成人时期的说谎有本质的区别,无所谓道德不道德。而在某些幼儿园中,防止一旦出现诸如偷窃、说谎等行为时,斥责幼儿品德不好,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混为一谈的现象并不少见 。

4.心理健康教育成人化的问题。由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一些幼儿园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常常是借鉴中小学校甚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这导致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对 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的忽视。如对一些有行为问题的幼儿进行心理矫正时,有些幼儿园的老师简单地照搬一些行为治疗的方法,而未考虑这种方法采用后,对幼儿会有什么样的消极影响,结果导致行为问题未矫正,又出现了新的适应问题。

其实,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幼儿素质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在这里,我们仅仅是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分析,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方面有赖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完善,另一方面,则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诸方面的共同努力。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而是关乎我们民族未来的大事。在这个方面,我们都要拿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气魄和胸怀来投入其中,让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沐浴着全社会呵护关爱的阳光下健康而快乐的成长,将来成为身心俱健的合格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