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精选10篇)正文

《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精选10篇)》

时间:

金融危机的影响领域也是相当的广泛,从金融行业、地产行业再到气候能源领域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这里是整理的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精选10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范文 篇1

从1992年到1997年,短短6年时间就爆发了三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分别是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经济学家们的争论也越来越激烈。本文从马克思金融危机的现论支点入手,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简单阐述现代金融危机实践,并提出中国应对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的措施,希望能为化解金融危机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现代金融危机;理论;实践;应对措施

一、马克思金融危机的现论支点

马克思早在19世纪中后期就对爆发金融危机的过程进行了阐述,并提出金融危机理论。马克思认为货币是金融运作的核心,使得一般的金融危机直接表现成货币危机,股票危机、信贷危机等其他情形都是以货币的表现形式而存在的[1]。同时,具备转换性与替代性的货币、商品间接造成货币自身无法直接增值,只能通过生产商品、流通商品等实现增值,注定了商品与货币是需要相互转换的,然而货币与商品在价值方面存在矛盾与对立,进一步加大了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而在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现代化的资本积累机制导致该矛盾进一步尖锐化,虚拟的资本商品由此衍生出来,导致它与货币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其本质就是爆发金融危机的内在基础条件。

二、亚洲金融危机的实践

(一)爆发亚洲金融危机的原因泰国于1997年7月爆发了金融危机,而此时墨西哥与拉美的金融危机才刚刚过去。泰国金融危机迅速在整个东亚、东南亚地区扩展,导致全球再一次陷入金融危机的漩涡,不仅持续时间长,波及的范围也非常广,警示着人们须对金融危机展开深入的讨论与研究。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呢?泰国的经济发展与开放代表着东亚发展中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上半期的开放状况,但在1996年,泰国的政治与金融市场的动态日益剧烈,特别是曼谷银行(泰国第九大商业银行)因其坏账损失占据总资产的47%而倒闭,有力冲击了金融市场,同时将政治动荡的***点燃,呆坏账不断蔓延。泰国班汉政府于1996年9月被赶下台,国防部长通过行贿与武力的方式走上新任总理的位置。由于泰国人民担心回到军人政府时代,所以国内人心浮动,外资纷纷撤出,泰铢的贬值压力巨大,爆发一连串金融危机。

(二)亚洲金融危机产生的骨牌效应跟其中一枚骤然倒塌后其余的骨牌也会相继倒下的多米诺骨牌一样,泰国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到周边国家。由于投资者信心的丧失,东南亚的溢出效应还没控制住,韩国的信用危机就雪上加霜,相继爆发货币危机。当东南亚的货币遭受重挫时,企业、银行等的财务状况愈加严重,刮起金融机构纷纷倒闭的风潮,导致债券利息与股价都暴跌,震惊了全世界。除此之外,拉美国家、俄罗斯也没能幸免,在不同程度上遭受冲击,导致经济低迷。

三、中国应对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的措施

(一)坚持改革国内政策在改革国内政策时,只有以不同阶段里国民经济发展实情为依据,合理确定具体的外部均衡、内部均衡目标,并明晰各种政策之间的协调机制,明确实施政策的步骤,同时联系理论与实践,对各种政策工具在不同政策目标上发挥的有效性进行鉴别,以此制定出实现内外均衡目标的政策搭配或组合,还要针对各种政策工具在效力上存在的冲突,引入更多政策手段或工具将不利影响冲销掉,才能消除存在于国民经济内外均衡目标之间的根本性冲突,才能确保人民币币值能达到最大限度的稳定性,确保国内金融体系更加安全,从而在经济开放的环境下有效抵御货币危机。

(二)快速关闭金融机构为制止金融危机下损失的不断增加,并向市场发出明确的信号,将那些接近资不抵债和已经资不抵债的金融机构迅速关闭掉是非常必要的。如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泰国停业的58家财务公司中有56家都是因没能提出当局可以接受的充实资本的计划而被迫关闭清算的;开始时,韩国政府促使停业的14家商业银行中有10家都是被关闭清算的,接着又将另外7家商业银行关闭;印度尼西亚关闭了6家严重资不抵债的、小型的私营银行,引发对银行的大规模挤提,存款人获得的担保不全面、金融系统中仍然留有差的机构、对政府经济管理丧失信心、外币兑换风潮等共同引发挤提银行的现象。所以中国为应对金融危机,也应迅速将那些无法继续经营的金融机构关掉,才能使关闭银行的政策获得成功。当然,关闭必须是可靠的、全面的重组战略的组成部分之一,必须要有恰当的宏观经济政策做支撑,必须要将整个关闭过程明确地解释给公众知道[2]。

(三)加强国际社会协作国际社会协作提供的主要是官方援助,采取私人协调的方式减少资本内流,减少到期债务的滚动。如为了协助投资者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恢复信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迅速反应,制定援助计划,帮助受严重影响的几个国家尽快恢复经济,并加强与外成员国进行磋商,防范危机传染;利用紧急援助机制下的特殊情况条款、快速程序等,满足成员国对获得援助、批准时间等的特殊需求;积极创建储备补充机构,帮助成员国渡过国际收支的特殊困境。此外,中国需积极与各国加强协作,共同采取宏观协调政策、应对措施来更好地控制金融危机的蔓延程度、速度。

四、结语

在新时期开放的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货币危机的威胁,且这种威胁会随着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而进一步强化。为此,中国应正视现代金融危机的理论与实践,积极找寻金融危机的应对之策,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周辉。从金融危机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科技创业月刊,2011(08):36-38.

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范文 篇2

关键词:东亚;货币金融;合作

一、引言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后,为刺激本国经济增长,欧美国家普遍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这意味着向以美元、欧元作为其外汇储备的国家征收通胀税。东亚经济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美元储备,对美元的过度依赖,对美国经济发展前景的担忧,对目前国际货币体系的不满再次引发了对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热烈讨论。本文在对东亚货币金融合作过程进行反思和对已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目前东亚货币金融合作面对的新形势、新问题,试图探究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新路径。

二、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已取得的成果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东亚各经济体普遍认识到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以及其对美元的过度依赖,欲寻求区域货币合作成为东亚各经济体的共识。1997年,日本提出组建总额为300亿美元的亚洲基金,用于解决危机发生时的资金短缺问题。2000年,在“10+3”共同努力下,关于东盟各经济体间的货币互换协议——清迈协议(CMI)签订。货币互换的总金额为10亿美元,为进一步的货币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001年蒙代尔基于最优货币理论,提出建立亚元。2003年初始规模为10亿美元的亚洲债券基金(ABF)正式启动,2004年扩大亚洲债券基金二期的20亿美元。2008年,“10+3”达成了CMI多边化协议。2009年,“10+3”特别财长会议发表了《亚洲经济金融稳定行动计划》, 扩大了“清迈倡议多边机制”( CMIM) 共同储备基金的规模,此次会议还要求建立独立的区域经济监控实体。2009年5月, “10+3”财长会议公布, 将于2009年底前完成总值1200亿美元的区域外汇储备库的筹建。在发生金融危机时, 储备库以借贷方式向出现流动性困难的成员国提供资金帮助。

三、关于东亚货币金融合作路径设计的思考

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究竟能不能“脱美元化”,合作的目标是什么,构建的思路是什么?

(一)需考虑“美元体制”的持续性

20世纪,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强劲的经济增长趋势,使得美国成为了以出口为导向的东亚各经济体的最终市场提供者。东亚各经济体为发展经济,反过来又稳固了“美元体制”的地位。在美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美元的比值稳定的前提下,这是一个相互促进和相互依赖的过程。即便是在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美国广泛采取量化宽松政策,肆意将金融危机的损害转嫁到以美元作为外汇储备的国家的情况下,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依然没有改变。原因主要有:首先,国际货币体系的变更都是以国际关系格局的变更为前提的。目前,“一超多强”的国际关系格局虽然已经形成,但是短期内仍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取代美国成为霸权国家,美国通过其强势的进入霸权实现了对那些向美国输入商品和服务的国家的绑架;其次,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取代美国作为东亚地区的最终市场提供者。近年来东亚各经济出口产品中美国所占的比重总体上虽有下降趋势,但美国依旧是该地区最大的最终产品市场提供者。因此,东亚地区在短期内难以摆脱对“美元体制”的依赖。再次,美元依然是强势货币。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即使是在人们一直讨论美元长期贬值趋势的情况下,每当全球性或局域性危机爆发时,不论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地点,美元依旧是各国政府和投资者资产保值和规避风险的最终选择,这里就有对选择美元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美元依旧坚挺的预期。欧元诞生后,也没有改变这种状况,特别是在欧债危机爆发后,强势美元的性子更加凸显。从2008年8月初到2009年5月初,美元指数上升接近15%。而且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房地产和其他资产价格暴跌,资产价格大幅波动,但国际资本向美国金融市场的流入并没有停止。2008年,投资于非美国政府债券的其他债券的规模出现很大下降,但投资美国政府债券的规模却达到约5080.65亿美元,远超过2007年2303.30 亿美元的水平。2008年,美国资本账户仍然出现5465.90 亿美元的顺差。因此,现阶段推进东亚货币金融合作最重要的背景就是“美元体制”的可持续性。

(二)需改变现有的合作路径设计思路

一直以来,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路径设计的思路主要针对如何解决和防范东亚经济体资金短缺的问题。这次金融危机轻而易举地击溃了既已取得的成果,原因在于两个危机的作用机制是截然不同的。

首先,产生原因不同。东亚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东亚个经济体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经济结构严重失衡以及金融体制建设的滞后和金融监管力度的不足。东亚各经济体的经济发展过度的依赖出口拉动,采取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当出口竞争力下降时,为避免本币贬值,普遍采取提高利率的做法,引发了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入,从而催生泡沫经济,当泡沫爆炸时,外资大量流出时,本国外汇储备不足以维持本国汇率时,本币大幅度贬值,金融危机产生。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新金融衍生品监管的有关的制度创新未能赶上金融衍生品创新的步伐,忽视了对创新使用新的金融衍生产品以获取暴利的金融部门的监管,金融监管系统漏洞难以及时发现,影子银行过度膨胀,当资产价格下降时金融体系就变得十分脆弱。其次,影响造成的结果不同。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是东亚各经济体的经济支付能力;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影响的是东亚各经济体资产价值的严重缩水。再次,应对之策不同。针对亚洲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其应对之策主要是如何解决东亚各经济体流动性不足和支付困难的问题,清迈协议(CMI)以及之后的清迈扩大协议(CMIM)可以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针对2008年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此次金融危机的应对之策主要是各国、各地区应加强其金融体系的监督和管理,注重金融监管制度建设的及时与完备,这是东亚货币金融合作既已取得成果所无法解决的。当然,全球层面的相互合作是度过此次危机的必然选择。最后,危机发生时外部环境不同。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 美国经济正处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时期, 这也是东亚各经济体走出1997年金融危机的重要的外在条件。而此次金融危机是由美国引发的,欧美经济都处于近乎停滞的状态,这对以出口为导向的东亚各经济体走出金融危机是十分不利的。 所以,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方向应是危机的防范与经济的共同发展。

(三)合理、准确地设定合作目标

迄今为止,对于东亚地区货币合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已毫无争议,早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时人们就已达成广泛的共识——东亚地区的货币金融合作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目标并不仅仅在于直接的应对经济危机,更应该是谋求东亚地区经济的共同繁荣与持续、稳定发展。鉴于东亚地区各经济体之间的历史文化、要素禀赋、经济结构的差异,各经济体对于危机的应对之策是不同的。所以,这种以直接应对金融危机为目标的合作机制不仅不会促进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进一步推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将阻碍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进程。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危机是非常态的,经济的发展、综合实力的增加才符合各经济体发展的要求。因此,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最高目标应该是东亚各经济体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共同繁荣与稳定发展”。

于此同时,本文认为那些把“脱美元化”作为东亚货币金融合作路径设计时的一个重要目标的做法也是不合理的。如上所述,“美元体制”在现阶段是不可能消除的。历史上所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是一种霸权更替的结果。目前,东亚各经济体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军事上都还不具备直接变革当今国际货币体系的能力。因此,若将“去美元化”或者说变革“美元体制”作为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目标会严重阻碍东亚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因此,“美元体制”的持续性仍将是现阶段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大背景,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目标不应该是变革“美元体系”,而应该是在“美元体制”的可持续性下努力避免和消除美元体制对东亚地区发展所造成的不利影响,谋求东亚地区的持续、稳定发展。

四、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路径设计

东亚各经济体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决定了短期内该地区不可能具备“最优货币理论”的前提条件,即共同的文化传统与政治意愿和相似的经济发展结构与发展水平。所以,东亚货币金融合作体系的建立必须是一个分步骤、分阶段、多层面进行的过程。

第一阶段,建立、健全危机防范体系。

继续扩大和强化“清迈多边扩大协议(CMIM)”取得的成果,建立制度化的金融机构即亚洲货币基金组织(AMF),主要负责设定共同基金执行标准、提供和管理区域性的紧急救助资金、评估和监督执行效果,各国的出资份额与该国在组织内表决权和可以申请的经济救助资金之间挂钩;建立一套早期预警指标,以便于及时发现和协调各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东亚各经济体整体对危机的防范能力。同时,为实现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共同繁荣,可以依照财富基金的模式建立一个主要投资区域内金融资产的多国合作投资基金。此外,组建2个独立于东亚货币基金组织的国家评级的非政府机构评级机构,这样既增加评级结果的准确性又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第二阶,组建东亚次区域地区的汇率联动机制。

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结构相似性相近的次区域构建一个共同货币篮子。在已经开启东盟自由贸易的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中国,构建分别盯住各自共同货币篮子的制度,实现次区域内的汇率联动,限定东亚各经济体币值对中心汇率波幅以防范价格不稳定带来的投机行为。次区域货币篮子的构建以“亚洲货币单位(ACU)”作为主要参考目标。这既可以增强整体区域对外汇率政策的协调性,又可以避免价格环境不稳定造成的区域内各经济体间非良性竞争。

第三阶段,建立东亚地区的共同货币篮子制度,组建东亚中央银行。

首先,在次区域范围内,实现货币的一体化,即用比较严格的固定汇率制度替代共同货币篮子制度。接下来,建立各次区域固定汇率与ACU的关系,形成东亚地区统一的货币联动机制。最后,随着东亚各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和东亚汇率联动机制的稳定运行,依据最优货币理论(OCA),就可以建立统一的东亚中央银行,实现单一货币——亚元的构想。

这将是一个复杂和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按照“充分协商,平等互利”的原则,分阶段多层面地进行,其最终结果还有赖于东亚各经济体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敏。最优货币区理论视角下构建东亚货币区的可行性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10).

[2]郭媚。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实践与展望[J].财政金融,2011(15).

[3]李晓。“美元体制”的可持续性与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路径选择[J].学术月刊, 2010(06).

金融危机应对论文 篇3

从经济运行的角度看,在货币信用制度下,产品供给与产品需求的脱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为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爆发提供了可能性。不管是实体经济的供求失衡,还是虚拟经济中的资产价格泡沫,只要蓄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的爆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已经对产生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根源做出了深刻的解释。

从大历史观的角度看,金融危机是人类经济运行不可或缺的周期性调节机制,是缓和或化解全球经济基本矛盾的重要渠道。在当今产品过剩和买方市场的格局下,全球经济存在着生产能力过度扩张与全球消费有限增长之间的基本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供给方,即限制供给的过度增长。在供求矛盾积累过程中,要么通过并购来约束生产能力的过度扩张并淘汰部分以落后工艺技术所支撑的生产能力,以缓解矛盾;要么通过金融危机来强行消灭部分生产能力,并大规模集中淘汰过时陈旧的技术,为下一轮技术创新创造条件。显然,前者只能治表、但社会成本很小,后者调整力度很大、社会成本高昂。可见,金融危机是强制性地缓解经济矛盾的一种方式。

正因如此,尽管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具有了广泛而严重的全球影响,是在各国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一国的经济矛盾向其他国家转嫁和扩展的结果,但把全球金融危机归因于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却是站不住脚的。全球化只是使金融危机具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但全球化和对外开放并不是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如果没有经济全球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当然不会发生全球金融危机,也不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冲击。但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表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社会总资源的配置必然要通过世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跨越国家的界限,市场经济日益具有国际性,国际贸易不断扩大,跨国投资不断增加,包括银行贷款、票据融资和债券发行在内的国际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全球化促进了国际分工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加速了商品、资金、信息和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加快了知识和技术传播与扩散的速度,密切了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提高了全世界资源配置的效率,导致了社会财富的日益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它们更多地获得资金尤其是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加快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有利于它们更好地利用自身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有利于它们更快地得到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技术跨越。对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如能加以正确引导和驾驭,可以促进各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社会的稳定。因此,尽管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资本的全球化,但经济全球化代表了人类社会的光明未来。我国也是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主要受益者。

不仅把全球金融危机归因于经济全球化是错误的,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排斥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也是没有出路的。排斥对外开放,可以规避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同时也必然阻碍发展,陷入落后与贫穷。只有完善对外开放管理体系,建立有效管理全球化经济的制度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减少金融危机的冲击;各国只有在加强国际协调合作中,协同行动,避免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维持多边贸易规则的正常运行,才能尽快恢复国际贸易的活力,避免包括出口需求在内的社会总需求深度下滑,早日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二、保增长与保就业、发展加工贸易的关系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出口需求下滑,贸易保护主义可能抬头,我国出口由人世后2002~2007年年均增长27.5%下降到一位数的增长甚至零增长,而目前为出口进行生产的劳动力已经超过1亿人,就业竞争更加激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企业大量撤离、关闭,内地也有一些企业开始裁员,失业压力不断上升。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08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但这并未包括城镇未登记失业的情况,更没有反映农民失业情况。前不久,由农业部组织的抽样调查中,根据农民工输出较多的15个省、150个村的情况看,全国外出打工的1.3亿农民工中,返乡率38.5%,60.4%是正常的春节探亲,39.6%失业回乡,失业比例15.3%,有2000多万人。金融危机不仅使大量农民工失业,加剧农村失业问题,而且许多城镇的企业在收缩业务、调整职能部门中裁员,城市的失业问题也同样在加剧。在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的过程中,保就业理应成为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也应该成为政府干预的首选目标。

保增长应该作为增加就业机会的手段,而增长本身不是目的。一般而言,通过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可以提供一些就业机会。奧肯定率描述了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存在替代关系,经济增长率提高可以降低失业率,但“奥肯定率悖论”也比比皆是,高增长与高失业并存的现象并不鲜见。这是因为: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同样的投资对就业的需求就不一样,资本有机构成越高,对劳动力的需求越少;资本有机构成越低,对劳动力需求越大。如果经济增长主要是由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增长拉动的,增长对就业的贡献就小。伴随着社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会产生挤出就业的效果,如果挤出就业大于新增就业,不仅不会增加就业,反而会在经济增长中伴随失业率上升。另外,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增加反映为增长,但在经济危机、企业库存超出正常水平的情况下,投资、消费和出口增加往往是企业消化库存、库存下降的过程,企业不会马上增加雇员。

为了降低失业率,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不仅要保增长,更应该考虑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严重冲击的条件下,要放弃理想主义的主张——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附加值低,限制其发展,人为增加其成本、降低其利润率,逼迫其转型,而应该帮助其度过难关,在财税、金融信贷政策上继续给予支持,以保持或增加就业;应该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资本技术构成较低,同量资本如果投资于若干中小企业,会比投资于资本技术构成高的大企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应该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的经营目标单一化——追求收益最大化,在劳动力价格便宜的条件下,它会选择使用劳动力替代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对就业贡献更大。还应该运用财政税收、信贷政策等,帮助返乡农民工创业,帮助城镇失业者创业;鼓励企业缩短工时、减少裁员。

从长期看,一方面,中国每年还有约600~700万的农民从土地上走出来进入非农产业就业,形成庞大的、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的供给,这一过程至少还要持续十到十五年,即务农劳动力仅需1.8亿左右,上亿农民需要转移出来。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过程没有结束之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就不会改变,人为排斥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政策就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在我国工业化加速发展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企业竞争加剧、市场集中度提高、社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企业的兼并、重组,以及技术进步,又会不断挤出就业。在我国大部分产业还没有形成企业适度规模经营和适当集中的市场结构的情况下,失业问题就构成我国的长期问题。因此,在经济发展中寻求降低失业率,应该成为我国的长期战略性课题。三、扩大内需与扩大外需的关系

受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放慢,甚至出现下滑。据IMF1月28日的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仅能增长0.5%。发达国家下降2%,其中,美国下降1.6%,德国下降2.5%,日本下降2.6%,法国下降1.9%,英国下降3.1%。唯一增长的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增长速度降为3.3%。全球将会出现5100万人失业。

由于全球经济增长下滑,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欧盟、美国、日本经济衰退,全球失业上升,海外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全球贸易增长放缓,我国的出口增速迅速回落。在我国出口依存度已经超过35%的情况下,出口增速下滑使出口对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吸收就业的能力减弱,加剧国内经济困难。为了弥补外需下滑,扩大内需是不可或缺的选择。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

内需包括国内投资需求和居民最终消费需求两个方面。增加投资可以扩大内需,但投资的增长必须与最终有效需求相适应,否则,又会造成投资过剩。因此,扩大内需的根本在于扩大国内居民的最终有效需求。而居民最终有效需求的增长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居民支付能力提高,二是需求意愿提高。居民的支付能力和购买力提高了,又愿意花钱消费,消费需求才能增加。要提高居民支付能力,就必须增加居民的税后可支配收入;要提高居民的需求意愿,就必须减轻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改善居民的风险预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我国扩大居民有效需求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效果,200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8.4%、8.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比上年同期增加4.8个百分点。但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预期普遍不乐观,2008年人民币存款增幅快速上升,居民储蓄存款增加4.63万亿元,与2007年相比增长4倍。而居民储蓄存款快速上升蕴含着潜在消费转冷的压力。改善居民的风险预期困难不小,仍需政府长期努力。

另外要看到的事实是:长期以来,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我国投资、出口的增长率一直高于消费增长率,这被许多人称为消费增长乏力。但近五年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2004年增长13.3%,2005年12.9%,2006年13.7%,2007年16.8%),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已经增长21.6%,明显高于出口的增长。尽管仍然存在扩大国内居民消费需求的余地,未来也仍然有一定空间,但两位数以上的消费增长已经不能称是太慢,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率的空间并不是很大。我国还必须高度重视出口的增长。应把扩大内需与争取外需增长结合起来。

扩大内需与发展出口贸易、扩大外需并不是对立的。我国不仅在扩大出口中获得大量直接的比较收益,而且因为开拓了海外市场,形成有效的国际市场供给,大量闲置的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及其他生产资料结合起来,形成实际生产力,有效带动了我国经济增长,这是我国三十年来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海外依存度高是我国现实经济条件决定的。在当今国际金融危机面前,海外需求萎缩,扩大出口难度增加,积极扩大内需是应对金融危机的现实选择;即便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的长期发展也离不开扩大内需。但不能把扩大内需与开发海外市场、扩大出口对立起来,不能把扩大内需理解为排斥发展对外贸易。无论是应对金融危机,还是谋求长期发展,中国都应该继续把扩大外需作为重要支点和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

四、保增长与深化改革的关系

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利用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是见效最快的政府干预手段,可以避免由于海外市场变化导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过快下滑。

在中央政府出台两年内增加投资4万亿元的政策后,地方政府立即响应,提出增加总额达18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充分显示出我国政府动员资金、主导投资的能力。一时间,政府投资、政府选项目,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正因为如此,在政府配置资源的过程中,极容易导致对市场力量排斥和对市场机制的扭曲,使市场取向的改革进程放慢,造成旧体制复归。

政府投资充其量只是诱致性投资,其根本作用在于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民间投资增长,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和就业,而不是要替代民间投资,更不能产生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在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投资的同时,还应该实行减税的政策。减税,同样可以产生刺激投资、消费需求的乘数效应,而且不至于产生对民间需求的挤出效应。更重要的是,为了避免旧体制复归。在扩大财政投资过程中应该积极谋求改革。如提高财政投资透明度,加强财政预算披露,强化财政投资监管;在财政投资中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分配体制,在增加财政投资中谋求缩小个人收入差距和地区差距;进一步改革计划管理体制、投融资体制,把保增长与推进改革结合起来。

五、保增长与调整经济结构的关系

在应对金融危机中,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三线并举,是把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结合起来的做法。但显而易见,保增长、扩内需与调结构之间并非没有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顾此失彼、鸡飞蛋打。

扩内需是保增长的手段,既是在金融危机影响深重条件下的急迫选择,也是长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需要。扩大投资和居民消费,可以弥补外需下降造成的不利影响。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在需求扩张中,一些本该淘汰的生产能力又有了市场需求,过剩的钢材、水泥、建材、家电、副食品等又有了销路,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投资结构和创新的压力减弱,市场出清过程被延长,使社会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放慢;在保增长中,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企业救助、产业救助措施,可以维持企业利润水平,避免企业大量倒闭,但同时也意味着在竞争中一些企业生存危机解除,调整产品结构、谋求技术创新、开拓新的生存空间的动力减弱,这又容易导致企业继续维持原有的增长和扩张方式,忽视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社会经济结构的进程放慢。反过来,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一批企业必然要退出生产,这又会使社会投资放缓,经济增长放慢,失业增加。

保增长,不是维持落后生产能力和落后生产方式的生存,也不是通过简单维持落后的生产技术条件和经营模式换取经济增长。必须把保增长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结合起来,把保增长与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创新能力结合起来,果断压缩高污染、高消耗和严重的资源依赖性产能。

六、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关系

金融危机论文范文 篇4

那么,外资银行的进入真的会成为金融危机的***吗?

一加入世贸之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银行市场的基本趋势

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的有关协议,中国银行业开放时间表的主要内容包括:(1)取消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在加入WTO后,立即取消在下列城市的限制,即上海、深圳、天津、大连;在加入WTO一年内,取消在广州、青岛、南京、武汉的限制;在加入WTO二年内,取消在济南、福州、成都、重庆的限制;加入WTO三年内,取消在北京、珠海、厦门、昆明的限制;在加入WTO四年内,取消在西安、沈阳、宁波、汕头的限制,加入WTO五年内,取消全部的地域限制;(2)取消外资银行在中国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客户限制,在加入WTO二年内,允许外资银行对中国企业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即人民币的批发业务放开;在加入WTO五年内业务,允许外资银行对中国居民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即人民币的零售业务放开。显然,这是一个渐进式的对外开放协议。

在这个协议的框架下,基于对中国内地金融市场的不同判断,不同的机构对于外资银行的进入速度表现出不同的预期。总体上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相当谨慎的预测。这一点以找重开拓高端市场的花旗银行为代表。花旗银行的专家在分析其进入中国市场的份额预期时强调,如果花旗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太高了,华尔街的分析师会提醒投资人:“花旗正在成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银行。”这会降低银行在市场上的价值,这不是股东们所愿意看到的,因此这些聚焦高端客户的部分外资银行只会努力做好在中国的、其市场定位范围内的部分业务,但不会追求市场的份额。换言之,在花旗银行的专家看来,如果不能为花旗银行带来不低于其在其他市场的盈利水平,花旗银行是不会盲目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的。这一点在近期花旗银行浦东分行对于理财客户最低存款限额的规定上就可见一斑。

(2)谨慎的预测。这一点以渣打银行的研究报告为代表。渣打银行的研究报告预期,在中国加入世贸十年后,外资银行在中国贷款市场的占有率会由现时的低水平上升至百分之八。根据该报告的预测,假如开放银行市场能让银行业总借贷额在二零零二年至二零一零年间每年增长13%,外资银行贷款增长每年将达到四成的复式增长,在二零一零年时外资银行贷款额将有百分之八的市场占有率。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内地的贷款市场占有率仍低,截至2001年九月时,外资银行的放贷额只及中国内地银行业的百分之一点七。

(3)较为广泛接受的预测。目前经济界被较为广泛接受的预测,是预计10年之内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平均会达到10%,这一预测稍高于渣打银行的预测速度。

(4)乐观的预测。这以亚洲开发银行的专家的预测为代表。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莫利预测说,中国的银行将在入世后丧失相当大的市场分额,其利润份额也将大大缩小。他说,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金融市场所占的份额过低,中国加入WTO后10到15年,将可能占据中国金融市场约30%的份额。

那么,如果外资银行按照上述较为乐观的预测的速度进入中国市场,是否会引发中国的银行危机呢?实际上,对于银行体系来说,只要不发生支付危机,只要流动性保持较好状态,即使出现较大比例的坏账或数额较大亏损,也能在相当的时期内维持正常的运营局面,这是为各国的银行体系所证明的。因此,即使外资银行以上述速度进入中国银行市场,在某种临界状态下,中国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即使失去一大批存贷款客户,也未必发生支付危机,而且,在这种限定的前提下,我们所能收到的必然是银行类金融服务得以改善的效果。这里所说的临界状态,是国有银行体系通过拓展业务带来的相对稳定的增量负债来支持包含一定比率的不良资产的流动性资产及总资产。根据现有的实际数据和经验比例,这是不难测算出来的,而且国有银行也是不难满足和达到这一临界指标的。因在此前提下,所谓外资银行的进入会引发金融危机基本上可以说是耸人听闻的说法,中国的分步骤市场开放策略更是分散了外资银行迅速进入可能对国内银行业带来的冲击和风险。

当然,在保证不断拓展业务、并且不发生支付危机的临界状态以下,中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只有提高营运效益才能不断补足核心资本,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外资银行的进入当然会导致部分优良客户的流失,但是我们的分析和预测不能静态地看待中资银行的经营行为,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中资银行既有坐以待毙的可能,更有能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在外资银行压力下加快内部市场化改革、并维持和争夺业务份额的可能。

二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力对比分析

实际上,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速度,取决于不同银行的市场定位及其相对的竞争优势。

一般来说,外资银行在经营机制方面的优势目前来看是明显的。由于外资金融机构在国际声誉、薪酬待遇、激励制度等方面比中资银行有较大的优势,可能会导致一定程度的国内银行人才外流。由于外资银行的市场定位和以盈利为导向的经营目标,外资银行通常会注重高端市场的开拓,注重高增值和高收益的业务,这一部分业务在整个市场份额中的比率是有限的。同时,外资银行为外资企业等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所促进的优质企业的成长,业能够带动总体的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与此相对应的是,由于市场定位和中国金融监管当局对于外资银行设立网点的约束,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对吸收居民储蓄存款的兴趣有限,对于企业存款的竞争会相对激烈。

因此,在当前对于中国加入世贸之后外资银行进入市场后的影响的讨论中,一些金融机构实际上有意无疑地夸大了外资银行对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力,这一夸大可能会形成政策上的影响力而对促进金融机构推进改革发挥积极的影响,但是也可能误导金融界对于外资银行的政策举措。即使不考虑当前外资银行相当有限的市场份额,对于外资银行竞争力的夸张实际上也低估了中资银行本身具有的竞争力和相对优势。近10年来,中资银行业的管理人员日益年轻化、专业化、技术装备具有国际水平,分支机构网点更是遍及全国,而且在五年的准备期里,中资银行还有很多事可以做。

另外,在中国市场上拓展业务的外资银行同样面临许多经营风险,相比之下还缺乏国内银行所具有的各种优势。中国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放开外资银行在华展开业务的机会,但真正的市场开放,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与一连串金融改革齐头并进的。外资银行在华经营既有跨国投资的一般风险特点,也有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同的中国特色的风险。首先是道德风险。由于中国市场还缺乏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和良好的信誉环境,导致一些企业经营者滥用和挪用贷款,这会直接或间接增加外资银行的风险,这是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都共同面对的。其次是市场风险。由于中国的非经常项目还没有对外开放,一定程度上也对外资银行深化业务形成了约束。再次是信用风险。由于中国企业的资信程度还较低,企业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靠性有限,连带影响贷款的偿还能力,这是西方银行系统不常见的现象。从资金来源方面,实际上人民币资金来源问题始终困扰着外资银行,加上没有一个公开、有效的最终贷款者制度,致使外资银行承担着较高的流动性风险。还要指出的是,外资银行在信息技术支持等方面并不比中资银行高出许多。中资商业银行经过20多年的磨练,在信息技术支持等方面虽然与国际著名银行尚有差距,但距离并不大,而且外资银行无论投入多少资金和物力,在网点规模上仍无法与中资银行分庭抗礼,在人文环境上,外资银行更无法与中资银行相抗衡。

因此,更为务实的看法,可能是国内银行和外资银行在竞争中合作,共同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共同把中国金融市场的蛋糕做大,则国内银行和外资银行都能够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三从香港市场的银行竞争格局看中国内地银行市场的演变趋势

市场的开放会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吗?不仅国内家电等行业的开放不能证明这个结论,以金融市场高度开放的中国香港为例,外资银行的灵活进出和高度竞争,实际上推动了相当银行体系的完善和发展,而且到目前为止,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也是有限的,而不是支配性的。

历史地看,20世纪80年代可以说是香港银行业的黄金时代。香港是世界上除纽约、伦敦之外,外国银行最多的第三大银行中心,全世界资产排名表前50名的银行中有44家在香港开有分支机构。溯本探源,1978年3月以来,香港取消限制,向外资银行打开大门,金融政策逐步自由,才吸引了大批外资银行蜂拥而至。香港金融业因此发展迅速,直追纽约、伦敦等国际金融中心,而成为世界上金融机构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目前,香港银行市场主要由三大银行集团主导,即中银集团、汇丰-恒生集团及渣打银行香港分行。三大银行集团占香港整个银行贷款市场50%以上,处于第二层次的东亚银行占4.5%,道亨银行占3.5%,其他中小型银行份额不高,平均市场占有率仅1%-2%。

历史地看,20世纪80年代的香港银行市场开放前可以说是英资独霸市场,现在历经风雨后的的香港银行业是天下三分,其一是英资银行,它在香港银行体系中一度居于垄断地位,主要有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其二则是中银集团系的中资银行,它在香港已有70多年的历史,但是真正崛起也只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间的事情。其三则是其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家外资银行,它们大多是实力雄厚的国际性大银行,在世界500家大银行中排在前100位。主要有美资银行、日英银行、加拿大银行和欧洲、亚洲、澳大利亚各国的银行,其中以美、日资银行为最强大。剩下的一股力量就是当地银行也称华资银行,居于香港银行业的第四梯队,它的黄金时代是1946年至1964年,华资银行规模小、分支数量多,在香港华人特别是中下阶层和中小企业中独具竞争力。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或被外资大银行及其它机构参股控股,或被被全面接管,真正独立的只剩下三五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不同的银行有不同的市场定位和自身的盈利空间,共同促进香港金融体系的发展。目前,香港的银行业的资本充足比率高达18.8%,远高于巴塞尔协议要求的8%,而且香港银行的平均盈利水平为亚太区内最高,股本回报率达15%,开放和竞争给香港银行业带来的共赢,这一点对于当前中国内地把握外资银行开放进程及其影响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四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之间的竞争性合作会推动中国金融体系运作效率的提高

如前所述,由于外资银行与其中资银行的市场定位不同,所具有的相对比较优势也存在差异,因而尽管外资银行的进入会对中资银行的经营形成相当的压力,但是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同样存在广泛的合作空间;由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是渐次推进的,因而外资银行的进入并不容易引发银行危机或者金融危机。在这个金融开放的进程中,真正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的,是中资银行在外资银行的经营压力下,不能及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经营效率,有效控制经营风险。

可以预计,外资银行的进入会促进中国银行业的市场重组进程,中国加入世贸之后开放银行市场将增加银行的收购与合并活动,而且并不限于大陆银行之间的合并,也可能涉及外资银行。特别是考虑到部份外资银行有兴趣与内地银行合作,从而受惠于内地银行现有的网络及市场声誉,这种购并活动会趋于活跃,并且使得中国内地的银行业的竞争更为激烈,从而促使银行体系运作效率的总体提高。

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的竞争性合作,能够共同把中国金融市场的蛋糕作大。实际上,外资银行能够选择进入中国市场,也是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分不开。在这个不断扩张的市场中,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因为经营优势的差异,选择服务的市场区间自然会有差异。例如,从目前有限的几家外资银行看,由于这些外资银行的运营成本高,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大客户上,例如,花旗银行要求理财的客户每个星期存款帐户不低于(或等值于)2000美元,客户每月日平均总存款额不低于(或等值于)5000美元,否则将收服务费人民币50元或美金6元。汇丰银行则要求客户的定期存款的起存金额为2000美元,活期存款虽然不设起存点,但如果客户每半年的账户平均金额低于2000美元,则要收取每6个月20美元的服务费。与此形成对照的而是,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中资银行则更多地是利用广泛的网络布局服务于更多的普通客户。在这个竞争性合作的过程中,中外银行之间是竞争对手,也是策略伙伴。而银行市场的竞争将使得企业和居民等金融服务的最终消费者获得益处,他们将切实获得更好的金融服务和更多的金融服务选择空间。

五中国加入世贸也为中国金融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空间和机会

中国加入世贸之后,目前主流的注意力大多放在如何防范和应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上,实际上,中国加入世贸也为中国金融业拓展海外银行市场提供了机会,这一方面是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对于金融服务提出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世贸组织这个开放的国际性平台为中国的金融企业提供了更为市场化的业务空间。中资银行通过拓展海外银行市场,有助于其发挥海内外行和海外行之间的联动优势,与拥有国际网络优势的外资银行共同争夺期望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性大型跨国公司。

金融危机应对论文 篇5

金融危机的思考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资本流金融系统稳定性

一、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的国际资本流因素

东南亚金融危机于1997年7月首先爆发于泰国、后迅速扩散到整个东南亚并波及世界,使整个金融系统乃至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1997年7月至1998年1月仅半年时间,东南亚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贬值幅度最低超过30%,最高的印尼盾贬值达70%以上。同期,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股市跌幅平均达30%~60%。据估算,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仅汇市、股市下跌给东南亚同家和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000亿美元以上。

关于金融危机的原因,很多学者做出过不同解释,然而对金融危机中国际资本尤其是国际私人资本的作用的重视可以说是从东南亚金融危机后开始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兴起金融自由化改革浪潮,这很大程度上为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创造了相对较宽松的条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爆发的几次大的金融危机(1992—1993年的欧洲金融危机、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2001年开始的阿根廷金融危机等)中,都出现了国际资本冲击的迹象,而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表现得尤其突出。

当时,东南亚国家利率在各国中央银行引导下水涨船高,不断攀升,此举虽可减缓通货膨胀上升的速度,但也因此吸引大批国际投机资本涌入套利,为索罗斯等人出兵创造了机会。花旗银行曼谷分行一位高级主管指出,泰国银行业者每天经手的海外套利热钱金额高达20至30亿美元。此外,由于有利可图,银行业者本身也大肆从海外借入利率比泰铢、林吉特等货币低上3-5个百分点的美元、日元和马克,然后出售这些货币,赚取利差。据统计,泰国各商业银行的海外借款总额已逾1万亿美元,其中95%属于不到一年的短期借贷。1997年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布尔曼发出警告,在墨西哥金融危机发生仅两年之后,大量的热钱正在以创纪录的步伐注入亚洲等新兴市场,“不理性的热烈情绪”正在这些市场广泛出现,这种现象可能会导致金融市场大幅震荡。

金融危机的思考论文表一危机前流向亚洲五国的私人资本净额(亿美元$)

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

亚洲五国私人资本净流入249290303326351629729

其中:FDI净流入627286867495120

证券投资净流入133363179106144203

其他17418515461171390406

五国GDP总和4764540861306690733083569854

私人资本净流入占GDP比重(%)5.235.364.944.874.797.537.40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国际数据整理

金融危机的思考论文表二危机前流向五国各种资本的比重(%)

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

FDI占总私人资本比重(%)24.9024.8328.3826.3821.0815.1016.46

证券投资占总私人资本比重(%)5.2211.3820.8054.9130.2022.8927.85

其他投资占总私人资本比重(%)69.8863.8050.8218.7148.7262.0055.69

金融危机的思考论文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国际数据整理

表一显示,在危机爆发前涌入五国的私人资本逐年增加,而且成加剧式增加:1990至1996年间私人资本流入增加了近三倍(从249亿美元到729亿美元),尤其是危机爆发前三年突然增多,其占当时GDP比重相应突然增大。表二数据说明,这一时期流入东南亚各国的大部份私人资本是流动性很强的证券资本及短期债权,以1993年为分界,证券投资比重突然剧增,而从94、95年,证券投资的增长势头被以短期债权为主的其他投资所掩盖。再看FDI,增长绝对数始终平平,但从94年开始,它占总私人资本流入的比例却呈逐渐减小趋势,与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比重差距均成“剪刀型”加大,这是一种危险信号,1997年的金融危机与其不无关系。早在1995年,新加坡克罗斯比证券公司曾对亚洲七个国家经济状况作了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东南亚国家大量国际私人资本涌入,整个经济运行状况突出表现为投机行为高涨,泰国政府一厢情愿地对外国资本敞开金融市场大门,外国银行带来大量低息美元贷款,泰国金融业就此大尝了甜头,开始对诸如房地产等基础产业产生浓厚兴趣,结果许多银行一窝蜂地把近30%的贷款投向了房地产业,供求严重失衡。随之而来的房地产市场低迷不振使得银行呆帐、坏帐激增,资产质量严重恶化,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国际资本冲击的结果。

二、国际资本流与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基本分析

Hellman,Murdock和Stiglitz(1994)在探讨了金融自由化进程中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内在原因后指出,金融自由化引发银行部门脆弱化的重要通道是利率上限取消以及降低外资进入壁垒所引起的银行特许权价值,导致银行部门的风险管理行为扭曲,从而带来金融体系的内在不稳定。Kaminsky和Reinhart(1996)认为在多数情况下,金融自由化伴随着对资本管制的解除,当本国银行从国际资金市场上借入外币资金,并将它贷给本国借款者时,就承担了外汇风险。Calvo(1998)提出的属于第三代危机模型的外资诱导型危机模型中认为大规模的外资流入将会促成该国经济过热,实际汇率升值,经常项目恶化,资产泡沫化等,加剧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根据以上观点:国际资本的非控制性流动特别是过度的流入会对一国内的金融主体系产生非系统性风险,在短期或长期对金融体系的安全产生冲击,严重时甚至引发危机或者加剧危机。那么这种国际资本是怎样进行运作并对金融体系产生冲击的呢?

20世纪70年代全球开始金融自由化后,国际资本活动范围迅速扩大,方式日益增多。在目前的国际资本流动中,国际资本主要是进行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直接投资一般是在国外开办工商企业,直接与生产过程或交换过程相联系,本文称之为生产性投资;而间接投资主要是投资国际证券以及国际中长期信贷、经济开发援助,证券投资和银行信贷以及相关金融衍生工具,这种投资不是以固定的持有相关证券盈利为目的,更多的是为了投机赚取证券差价,哪里有投机可能,有差价空间,这种资本就会流向哪里,本文称这种投资为投机性投资。一般来讲,国际资本的活动主要通过对银行体系及外汇市场、证券市场的影响表现出来。

(一)国际资本流对银行体系及外汇市场的影响:

从宏观讲,流入国内的国际资本会转化为本国货币,扩大货币基础,产生巨大的货币乘数效应,与国内存款一道参与存款货币的创造,扩大了一国的货币供给,导致市场上货币流通量增多,很大程度上削减了一国货币当局货币政策有效性,导致政策时滞。此外,据估计,很多国际资本通过非法的地下途径流入一国,这样就加大了一国金融监管的难度和成本,于是很多情况下当局采取不闻不问,这些巨大的潜伏国际资本就像一颗***。

从微观银行角度讲,在没有外资流入时,国内储蓄为S;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记为RD,于是本国银行可贷款额为S-RD。假设本国银行在当期能收回比例为η的银行贷款,并且获得λ的贷款利息,此时银行贷款余额减少(S-RD)×η,此时银行的理论投贷及偿还能力为L=RD+(S-RD)×η×(1+λ);设居民提款额为R=A+f×ε(A为一个常数,表示居民当期平均固定提款额经验数据;f为居民提款影响系数;ε表示普通居民对本币的贬值预期及突发提款总额),预期贬值及突发提款总额越大,居民在当期提款越多,当R>L时,银行出现流动性危机甚至导致银行破产停业。

在国际金融市场开放条件下,国外净资本流入记为F;国内储蓄为S;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记为RD,则本国银行存款余额为S+s×m×F(s为直接标价汇率,m为货币乘数),进而本国银行贷款能力为S+s×m×F-RD;同样假设本国银行在当期能收回比例为η的银行贷款,并且获得λ的贷款利息,此时银行贷款余额减少(S+s×m×F-RD)×η,此时银行的投贷及偿还能力总额为L=RD+(S+s×m×F-RD)×η×(1+λ),同样设居民提款额为R=A+f×ε(f、ε同前),在R没有变化的情况下,L比金融未开放前增加(s×m×F)×η×(1+λ),即增加了银行当期流动性,此时国际资本是否对银行稳定产生冲击取决于L与R的对比。

从国际资本投资角度讲,国际资本流入国内以后,市场上流通货币总额为生产性投资、投机性投资、现金的总和。生产性投资和投机性投资的资金以及存款准备金始终在银行系统内,通过银行系统中居民、企业和政府在银行间的帐户间转换,并不影响银行相关帐户总额。直接投资跟利润率紧密相关,因此生产利润为生产性投资×(i+i*)(i为国内投资的预期投资效率,i*为国外投资的预期投资效率)。如果国内经济发展良好,经济秩序稳定,生产性投资效益高,本国银行会将贷款更多发放给生产性部门,外资在利润驱动下,也会加大生产性投资,一方面,生产企业效益好,还款能力强,η的取值增大,在浮动利率制度下,生产企业资金需求增强时贷款利率λ提高,银行偿付及投贷能力L增大;另一方面,居民存款可以获得稳定较高的收益,从银行欲提固定现款A减少,此时国内货币价值稳定,ε会减小,使得居民当期提款R减少,本国银行、居民和外商都能从生产性投资中获得巨大利益,国内银行的效益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当国内生产效益较差,生产性投资收益不好,人们会从银行提款用于消费,或转化为外汇或黄金或地产等等,一时居民提款额R会迅速上升,此时,生产企业经营困难,η取值减小,如果银行信用管理不善,在前期将款项贷给效益不好企业,将会产生大量坏帐,这导致η的进一步减小,R将迅速超过L,银行走向危机。

外来投机性投资进入国内看中的是投机空间,与表面经济繁荣与否无太大联系,在繁荣时期若出现较大投机空间它会大量进入,在经济萧条时期,若存在投机空间它仍会进入。因此,外来投机性投资可表示为总国际资本×(μ*-μ)(μ*、μ分别为国外和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性系数,它们可以通过一国金融的某些指标反映,它们的取值越大表示越稳定),假设μ*固定,则国内金融越不稳定,μ越小,μ*-μ越大,投机流入越多。当本国经济中出现不稳定时,投机资本会不惜代价大量涌入,使得国内经济在短期内虚假繁荣,泡沫经济迅速膨胀。在赚取投机利润后,这些资本又会在短期逃离国内市场,使本国银行及市场在短期内资金严重缺乏,货币流动不足,银行及经济陷入危机。

从本币价值角度讲,根据剑桥方程Md=Ms=k×P×y,即m×s×F+m×(RD+C)=k×s×P*×y(Ms表示本国货币供给为,Md为货币需求,C表示现金,y为本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P*为物价水平,s、m同前,F为国际资本,k常数)。由此可以看出,在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下,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外资流入越多,本币贬值。国内投资效率越高,国内金融体系统越稳定,投机国际资本比重越小,汇率随生产性投资比重变动,出现本币价值的一种可预见趋势。当国内经济出现漏洞时,不稳定的投机资本趁虚而入,随后突然离去,使得汇率s剧烈波动,外汇市场压力增大,稳定性越弱。具体来讲,当投机资本大量进入本国后,汇率s上升,本国货币面临贬值。为了保值,政府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如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如买卖国债等,使得市场中货币供给减少;当其撤离时,带走比投机资本进入时更多的外汇,汇率s下降,本币升值。如果政府外汇储备不足,它只能从市场上购买外汇,从而增加货币供给,本国货币开始贬值,如果这种状况持续循环下去,本币价值将失去信任,将一直贬值,超过人们的心理底线后,形成金融危机,可以称这种情况为国际资本活动下的本币价值心理危机。

(二)国际资本流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外资进入国内后,首先带来基础货币的增加,货币供给相应增加,根据凯恩斯货币理论Ms=ky-hr,在y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Ms增加,必然导致利率r的下降,结果,国内居民纷纷将存款转化为证券,使得国内证券价格上涨。外资投机性资本随之为赚取差价而来,当证券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时,赚取巨大差价利润后逃跑,投机性资本撤出国内市场,带走比原来更多的外币。投机性外资占整个净资本流入比重越大,短时期内带走的资本越多,造成国内市场货币供给锐减,利率上升,证券价格直线下跌,证券市值瞬间缩水,整个过程造成国内证券市场价格的巨大震荡,居民损失大量财富。而较小比重的投机性外资,它的进入与撤离,不会带来巨大的证券价格波动,相反,它能活跃国内证券市场,利于国内证券市场的发展,提高国内直接融资效率,用市场的力量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金资源。因此国际资本是否对证券市场产生巨大冲击要看其本身的比重,市场运作机制。三、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中国十年后的启发

(一)中国存在爆发金融危机的隐忧

上面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对开放条件下金融系统的影响,其实金融危机的爆发不是偶然,更不是某人可以决定和操纵其爆发的时间的。它往往是诸多原因的总爆炸,国际资本流的迅速进入和退出在现代越来越表现为引火线的作用。曾多次访问中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力茨在很多场合表明一个观点:金融或经济危机只在小国或发展中国家爆发,国际资本也只能对小国进行冲击。有个形象的比喻,一阵风吹过,对一只苍蝇来说,这足以让其上天入地,可对一只大象来说,可什么也算不上。事实也证明基本如此,可为什么1929~1933在美国爆发了从金融业开始的大危机,1992~1993年发达的欧洲国家爆发危机呢?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作为一个新兴发展中国家,是否会面临金融方面的危机呢?本文仅针对国际资本流动角度提出一些担忧和疑问。

1,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引进外资,大量国际资本进入我国,我国实际利用外资一直位居世界前列。可以说我国的很大一部分GDP是国外在华投资创造出来的,一旦国际金融环境发生改变,国外在华资本进行投资性区域选择而撤离,势必影响中国经济安全,对金融体系产生冲击。

2,一段时间以来,国内股市一路飙升,很多股票市值与公司实际情况相去甚远,这种过热的股市实际是一种虚假繁荣。近期国外及国内一些权威机构如摩根斯坦利等相继发表报告表明类似观点;同时我国近年房地产居高不下,地产泡沫十分突出,很多地方房屋空置率很高。这种房产和股市泡沫是否有国际投机资本从中作祟呢?还有多少国际投机商对我国虎视眈眈呢?

3,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独大,这种单一的外汇储备结构本身意味着风险,一旦美元体系发生风吹草动,国际投机商对其进行攻击,我国的外汇市场安全将经受巨大考验。据有关报道,我国近期的国际收支中有很大一部分帐面外汇储备不明增加,困惑了当局和经济学家,值得思考。

4,近年来,我国金融体系自由化较快,金融创新冲动强烈,这其中也孕育着风险。2006年底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对外开放,大量国外金融机构进驻我国,而很多国内金融机构竞争力较低,影响到我国民族金融安全,而且这也为国际投机资本的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5,在我国强势政府的呵护下,国民的民族金融意识薄弱,极容易被国际资本投机家利用,一旦超出了政府调控能力,“蝴蝶效应”在所难免。

6,2006年底以后我国金融市场开始对外全面开放,国外金融机构的进驻,增大了我国金融市场的竞争,而国内金融体系还比较脆弱,尤其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这种类似“金字塔三角形”的金融机构体系是否像数学中的三角形一样具有稳定性呢?

(二)、针对隐忧的政策建议

从宏观上讲,一个国家对国内事务的管理调控能力,对周边及国际环境的预测水平,危机觉察和应急能力,可以一定程度上缓冲危机。东南亚危机中的事实证明我国的政府是一个强势政府,其宏观调控和动员能力有目共睹。危机也许离我们还遥远,但我们应该防微杜渐,随时做好应对金融危机的准备。

1,建立一整套完整科学的金融监测评价系统。在全国各地设立监测站点,严密监视国际资本流入流出情况以及流入国际资本去向,把握好外资的利用效率和结构。同时,由国家出面,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等部门相关人员,组建金融危机专门预测小组,研究金融市场各种指数,评估当前金融运行状态,以供宏观调控决策。

2,金融结构的自身完善,加强金融领域的法制建设,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稳定金融市场。

金融危机应对论文 篇6

世界主要国家出现滞胀的早期征毙

2007年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开始“减速”,全球大多数国家通货膨胀水平上升,世界上主要国家已经出现经济滞胀的早期迹象。

美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火车头的作用。然而2007年美国经济的表现不尽人意,次贷危机的爆发更是雪上加霜。经济增长速度降低,通货膨胀率升高,失业率增加,这一切显示出美国经济已经离滞胀越来越近了。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称“美国经济尚未陷入滞胀,但已经有早期迹象出现”。

从欧元区的数据来看,虽然2007年欧元区的GDP增长了2.6%,略低于上一年的2.8%,但是全年经济波动较大,第二季度仅增长0.3%,是2005年以来的最小增幅。欧洲经济面临经济下行的风险。

以“金砖四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为代表的新兴国家,虽然经济仍能维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是面临较高的通货膨胀压力。2007年,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GDP分别增长11.4%、8.9%和8.1%,CP1分别上涨4.8%、5.2%和9.4%,均超过其央行设定的控制目标。

总的来看,由于新兴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部分抵消了由于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带来的影响,全球经济陷入停滞的趋势还不明显,但通货膨胀已在全球范围内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如果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疲态延续,全球通货膨胀进一步向恶性势态发展,目前发展尚好的新兴国家经济必然会受到影响。果真如此,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涵盖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全球滞胀幽灵将在不远的将来显身。

经济趋于滞胀的原因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曾经出现过经济滞胀,当时是由突发地缘政治事件造成的“石油危机”引发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目前的全球经济形势与70年代滞胀有着相似之处,都是由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引发通货膨胀,导致经济衰退。但此次全球通货膨胀,是以美国的次贷危机为***,实质上是流动性过剩引发的全球大宗资源商品价格高涨所致。石油和粮食价格上涨。推动叠货膨胀全球扩散

石油短缺推动价格上涨。2001年至2004年间,美国、欧洲等国家为了应付经济衰退的局面大幅降低利率,货币供应量增加,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需求,同时新兴国家经济发展,石油消费量增加。但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一直奉行“限产保价”策略,导致石油供给短缺,油价持续升高。石油作为全球消费量最大的基础经济能源,位于产业链的顶端,石油价格上涨将会产生高位示范效应,给相关产业带来重大影响,会导致基础资源价格的整体上升,将通货膨胀推向更高的水平。

国际粮食价格也大幅提高。粮食价格上涨的部分原因是由于过去一年里干旱等自然灾害使得产量降低,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许多国家进行生物燃料的开发和生产,种植大量油料作物缩小了农业作物的种植面积。粮食和能源的高度关联使得粮食价格的上涨迅速“惨透”到总体物价,加剧通货膨胀,严重威胁对粮食和原材料依赖较高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美国次贷危机和美元贬值,加剧全球流动性过剩

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美联储连续17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将该利率从1%上调至5.25%。紧缩性韵货币政策击破了不断膨胀的房地产泡沫,导致次贷危机的爆发。由于全球性的流动性突然收缩,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信贷短缺,美国和许多欧洲国家央行进行降息和注资以稳定金融市场。这些措施虽然短期缓解了次贷危机带来的流动性紧缩的问题,但降息和注资将使流动性过剩再次出现,全球能源和初级产品价格不可避免上涨。而且利差的存在,使国际短期资本将流向新兴国家进行套利,拉高新兴国家的资产价格,催生经济泡沫。

2002年以来美元大幅贬值,作为国际商品交易中的计价货币,贬值直接导致全球能源和初级产品价格上涨,从而增加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压力。美元贬值,不但使得新兴国家的外汇储备“缩水”,财富减少,而且新兴国家经济发展大多依赖出口,美元贬值使得其出口商品价格上涨,进口国需求减少,导致新兴国家出口减少、经济增长放缓。

应对全球经济滞胀的政策选捧

金融危机论文 篇7

1.投资增幅低,管理难度大。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的房地产行业一度进入低迷状态,我国在房地产的开发和投资幅度上曾一度降低,尤其是2009年,仅广西的增速就回落29个百分点。而正是由于市场的低迷,投资幅度的降低,使得我国房地产泡沫被挤破,从而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例如土地购置及其开发力度下降、商品房销售难度较大、资金压大等问题的出现,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就直接影响了房地产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导致房地产经济的发展较慢甚至迟滞不前。

2.楼市交易量下滑,失业人数增加。

房地产作为我国的经济支柱行业之一,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为降低我国失业率做出了结出的贡献。但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楼市的交易量下滑,很多房地产企业为了生存而不得不裁员,这就导致失业人员的数量极大的增加,加上一些房地产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注重企业发展环境的改善,导致房地产市场秩序难以得到优化,尤其是有的房地产企业自身抵御市场风险的意识和能力的不足,将直接影响房地产经济管理的水平,导致房地产经济发展缓慢。

3.外资撤离楼市,影响行业景气。

近年来,虽然人民币升值的消息不断爆出,房地产价格也在不断的上涨,但是在当今的后金融危机时代,虽然当时的冲击已经得以逐步的消退,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就会导致人民币停止升值,甚至贬值,房地产价格也会停止上涨甚至下降,此时外资就会抛售在中国的房产,而正是这一举动,则对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最为直接。例如在2008年的9月,由于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上海的很多外资就急于抛售高档物业,导致房地产行业的景气受到影响,而这就会对经济管理人员的经济管理行为带来不便,由此而影响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房地产经济管理过程中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浅显的认识了金融危机对房地产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而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在房地产经济管理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管理目标,加上现有的房地产法律法规体系亟待完善,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和冲击意识不足,导致房地产泡沫的出现甚至破裂,因而为了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对房地产经济管理带来的影响,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致力于房地产金融产品的创新。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出现,极大的冲击了我国房地产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时,金融所占的地位具有主体性,加上利率波动幅度较大,房地产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严重不足,导致房地产经济发展受到影响。而究其根源,主要是一些房地产的信贷产品的证券化链条长,往往将风险包装后就忽略对其的预防,因此只有对现有的房地产金融产品进行不断的创新,并始终基于风险可控这一前提之上,预防再次出现金融危机。就全球的房地产行业来看,抵押贷款债券化已成为最主要的特征,因而为了对现有的金融产品进行不断的创新,作为房地产经济管理机构,必须在央行的带领下对肆意放贷的行为进行监管,才能降低多年来一直居高不下的房价,从而更好地确保所创新的房地产金融产品符合现代人的需要。

2.加大房地产信贷管理力度。

在房地产金融中,信贷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房地产信贷,在我国的银行中的贷款总额较高,因而银行必须严格按照银监会和央行对房地产信贷方面的各种法律法规,对放贷事宜进行严格的审核和批准,从而更好地防范由于信贷而带来的风险。而金融危机的出现,往往是由于信贷风险较大所导致,因而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作为房地产经济管理人员,必须对房地产信贷进行科学全面严格的管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在银行信贷中最为成熟的抵押产品就是房产,这是因为其属于不动产,但是在将其作为抵押物并借贷时,必须对其价值进行合理的估算,这是因为其价格随着市场的波动而对信贷资产的安全带来的影响,才能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

3.扩大融资渠道,盘活房地产经济。

我国房地产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而这就必须通过融资获得更大的主动权。但是我国的房地产融资渠道主要在贷款、企业垫资和销售款。正是由于融资渠道较窄,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很多房地产企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从而影响了房地产经济的管理,同时也难以抵御来自金融危机的冲击,因此,只有对现有的融资渠道进行扩大,始终将市场作为导向,通过不断的强化房地产经济管理,提高房地产经济管理水平,加大对房地产信贷的支持和审核力度,最大化的将房地产经济盘活。

4.引导理性消费,降税抑价。

由于房地产的不可移动性及其保值增值性,在宏观经济看好的情况下,市场参与者对未来房地产价格走向的预期已呈现过度乐观的趋势,出现了非理性的“集体无意识”行为。政府应努力避免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加快落实已有的房地产政策,包括国六条、国八条及住房按揭贷款新政等,对房地产市场存在的违规行为如“囤房惜售、哄抬房价”等予以坚决打击。引导房地产市场的理性消费,加大房屋住房供给以满足广大居民的居住需求,打击和抑制投机需求。加快我国居民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扩大公积金制度的覆盖范围,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住房支付能力。房屋供给方面应大力建设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房,保障中低收入居民的居住需求,降低房地产开发税费,有效平抑房价,避免房地产市场出现动荡影响经济的平稳运行。

三、结语

关于金融危机的论文范文 篇8

由于宏观经济环境和制度因素对公司资本结构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不仅直接影响公司最优资本结构的选择,还会扭曲公司自身的决定资本结构选择的特征因素。因此有理由相信金融危机这一宏观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影响了公司的资本结构选择。本文对国内外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关系研究进行总结,重点关注金融危机对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真正揭示出金融危机下企业对财务风险的反应以及企业对资本结构进行重构后其公司价值是否有所提升的相关研究是比较缺乏的。

[关键词]

金融危机;资本结构;公司价值

2007年初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先后经历了金融产品危机、金融机构危机、金融市场危机的演变过程,最终演变成为国际金融危机。顶尖国际投资银行土崩瓦解,东欧和南美的各个国家濒临破产边缘,各国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面临巨大的威胁。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步深化,其影响渗透到实体经济各个领域,各行各业的公司均面临严峻的考验。此次金融危机是否对公司的资本结构选择产生了影响,以及公司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对其资本结构所进行的重构是否其有利于危机风险的规避和公司价值的提升,是非常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本文对金融危机下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关系研究进行综述

一、财务风险与企业资本结构决策

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财务活动中因存在不确定性或不可控因素,在一定时期内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

国外诸多学者认为,经济周期、经济发展水平等等宏观环境变量影响着财务风险,进而影响着企业目标资本结构的选择。Haekbarth等(2006)明确指出,目标杠杆与负债的税收利益和破产成本有关。其中负债的税收利益与现金流水平有关,现金流水平又取决于于经济是扩张还是收缩;而破产成本与违约概率有关,而违约概率又依赖于当前的经济状态,因此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必定导致公司杠杆水平的变化。此外债务来源(Allayalmis等,2003)和利率期限结构(Nejadmalayeri,2002)等宏观经济变量都与企业的杠杆水平相关。

国内许多学者也指出了本次金融危机下我国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以及财务风险与资本结构决策的关系。例如罗美娟(2009)指出,在正常的经济周期阶段内,财务风险控制应当保障规模、速度、资金、效益四者的平衡,以能够承受的财务风险为限谋求公司价值的最大化。而在金融危机时期,财务风险控制的核心应当是确保现金流的畅通,使企业安全渡过危机。

邓秀英(2010)指出,企业的各项财务决策几乎都是在有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做出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更是如此。金融危机下企业面临着融资渠道受阻且筹资成本上升、资金占用规模增大且营运资金紧张、投资风险突出、现金流量风险加剧等财务风险。企业应充分权衡债务筹资的利弊,根据自身特点和经验数据测算出资产负债率的安全边界,优化其资本结构。

刘爱英(2011)指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面临着银行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偏高、贷款难度大、资金回收难等问题,必须及时监测各项财务指标,以达到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

二、金融危机对资本结构和公司价值的影响

对于金融危机对资本结构和公司价值的影响问题,一些学者在对涵盖金融危机年份的数据样本进行分析后,得出了金融危机会对资本结构产生影响以及金融危机前后公司特征变量对资本结构影响程度会发生变化的结论。

Deesomsak等人(2004)研究了亚太地区国家资本结构决定因素在亚洲金融危机前后是否发生了变化。研究表明,公司规模与杠杆水平正相关,成长机会、非债务税盾、流动性和股价表现与杠杆水平负相关,这些结论和主流的资本结构理论相一致。且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改变了公司和国家的特征因素的对资本结构的作用。例如,杠杆和公司的特征变量,如企业规模,成长机会,非债务税盾和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在金融危机前后发生了转变。

金建和王鲁璐(2009)在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对2006至2008年房地产行业的数据进行分析之后,得出抵押能力(+),流动性(-),都是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且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渐深化,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也在不断变化的结论。

和张波(2011)运用截面数据分析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后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关系,得出二者呈负相关关系的结论。同时还指出,房地产企业在后危机时代进行的高负债融资行为的风险性正在提高。

但是,系统地分析金融危机对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关系的影响的研究,尤其是研究金融危机前后资本结构的变化对公司价值作用的文献很少。

三、研究评述

目前的研究绝大部分还是局限在静态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研究动态资本结构的文献的研究结论大部分都旨在探讨危机前后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是否发生了改变,并没有说明资本结构重构会对公司价值产生的影响。真正揭示出金融危机下企业对财务风险的反应以及企业对资本结构进行重构后其公司价值是否有所提升的相关研究则很少。

参考文献:

[1]罗美娟。金融危机下的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控制[J].会计之友,2009,(8):2829

[2]刘爱英。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控制系统构建[J].商业会计,2011,(8):3637

[3]邓秀英。谈金融危机下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J].商业时代,2010(17)

金融危机论文 篇9

如今,文化软实力在提升国家整体实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通过文化走出去,让世界更深刻地了解中国,从而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已成为中国转型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抉择。然而,一场发端于美国金融业的危机正逐步扩散到全球各行业,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也难免受到影响。因此,本次金融危机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危还是机?中国文化产品及服务如何在本次危机中面对挑战,抓住机遇,持续有效地推进“走出去”战略?等等,是目前中国文化相关业界亟需思考的问题。

一、现状:本次金融危机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影响概述

文化“走出去”有两层含义,其一是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各国传播文化理念,展示具体的文化形态,其二是指国际贸易中文化产品及服务的出口,包括广播影视、信息服务、演艺剧目、文化用品等方面。而文化理念的传播,往往要通过一定的文化载体,并且最有效的实现方式是受者自觉的文化消费,因此,文化出口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最重要部分。

自2006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这场始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波及范围越来越广,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虚拟经济到实体经济,从金融业到各行业,正逐步蔓延。文化贸易方面,文化出口一直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部分,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各国文化市场均受到不同程度冲击,从而对文化产品及服务的出口造成一定影响。

由于文化产业多侧重于创意型经济,介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而中国文化出口总量较小,因此金融危机初始,产业链上尚未显现出大规模的受影响状况。目前波动较大的出口部分在文化相关类,如文化产品制造业。由于欧美市场萎缩,江浙一带的工艺品制造商均表示今年圣诞礼品的欧美订单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原本抱了较大希望的广交会也未能如预期带来大量订单。这对国内部分资本储备不足、产品单一的中小型企业是严重的打击。其次是中国当代艺术品在海外拍卖会上表现均不如从前。在11月初结束的伦敦苏富比秋拍会中,中国当代艺术品共成交203件,平均每件成交价107万港元,较春拍的每件158万港元降低了32%,成交总额已萎缩至最近三季最低。[1]海外演出方面,杨丽萍领衔主演的《云南映象》,原计划年底赴日本进行的巡演临时取消;天创国际演艺制作交流有限公司出品的舞台剧《功夫传奇》,原计划明年4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进行的几十场演出,如今也生出许多不确定因素。[2]而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扩散,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必然受到波及,中国文化走出去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文化消费作为柔性需求,消费随意性较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海外文化市场有可能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趋势。一方面,人们缩紧开支,对文化消费可能更为谨慎,从而导致市场需求减少;另一方面,人们也可能更频繁地选择以休闲娱乐方式缓解经济带来的心理压力,导致产生新的文化需求空间。更重要的是,由于欧美市场衰退,出于本土贸易保护,未来一段时间西方国家极有可能出现对华反倾销、技术性、标准性等贸易壁垒的手段。因此,国内部分出口型产品主导的企业,或许会借国家拉动内需政策之机,调整产品销路,转向国内市场,这将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二、时机: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文化“走出去”机遇分析

尽管国际文化格局在短期内并未发生显著变化,但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今后一段时间内,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的国家和地区很有可能在本次危机中趁势而上,占据世界文化版图的有利地位。如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日韩均抓住机遇调整国内产业结构,促使其文化产业崛起从而提升国家整体实力。因此,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文化走出去除了面临风险与挑战,更是有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首先,从国内文化发展环境看,本次金融危机对我国文化产业出口导向型调整,甚至加速我国文化产业结构优化是难得的机遇。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出口的产业结构偏重于制造业,消费的随意性、可替代性较强,原发性不足。中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文化产品占出口总额的近七成;外资企业文化产品出口额占七成以上;真正体现中国文化内容的出口产品出口占比不足15%。[3]近期文化产品海外订单的减少,恰好反映出我国文化产业出口结构的不科学性,这种反馈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十分有利。从各文化产业大国发展经验可以看出,文化走出去不仅要输出单纯的文化产品,更要输出本国文化,才能以原创性、创意性的绝对优势占领国际市场。而本次金融危机极有可能带来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变动,因此,在调整机遇中,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应更注重开发产业链上游,全面加入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囊括文化生产、输出各环节。此外,来自国际市场的压力迫使我国出口型文化企业优胜劣汰,这对国内出口型企业着眼长远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在打造国际影响力方面存在较大机遇。

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卓别林、米老鼠系列作品,97亚洲金融风暴中韩国“星际争霸”游戏碟、日本“疗伤系”卡通形象趴趴熊,本次金融危机中日本卡通形象“快乐小鸡”等,都是特殊时期文化形象创新推广、文化产品服务借机开发的优秀案例。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守性使得中国市场在本次危机中表现突出,较为稳定的中国市场使得全球各国刮目相看,这正是推广中国文化的大好机会,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出口的最佳时机。同时,稳定的市场是吸引海外资本注入,拓展境内文化产业国际影响力的最大保证。以影视制作业为例,近年来,好莱坞六大片厂的制作费保持在六千至七千万美元的范围内居高不下,为节约制作成本,各大片厂纷纷将拍摄地转移至海外,包括加拿大、东欧、澳洲等地。同时,在海外进行后期制作的影片数量也不断上升,据预测,以泰国、台湾、香港、中国大陆等地为主的亚洲地区有成为世界电影后期制作中心的趋势。金融危机当前,欧美影视制作业投资锐减,因此削减开支转移拍摄地、外包制作业务极有可能成为欧美影视市场得以持续发展的最优出路。

再次,从外部环境看,在拓展海外市场,鼓励中国文化企业走出去方面也是最好时机。

本次危机中,美国影视业由于资方退出导致部分公司发展停滞,博物馆、歌剧院等由于赞助、拨款减少而陷入经营困境;德国出版行业初显低迷;英国上半年广告市场营业额大幅下降、艺术演出行业遭遇寒流;日韩动漫产业、影视产业也受市场低迷影响不得不缩减开支……国际文化市场动荡,而中国国内市场稳定,这对有理想有实力走出国门寻找机遇的部分企业来讲,可谓恰逢其时。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更是突飞猛进,综合来看,中国资本有实力、也是时候走出去了。目前,金融危机导致美国金融市场紧张,部分企业由于资金困难而急欲出售,降低了其估值。特殊形势下,外资在政治层面的风险性也有可能降低,加之近年来人民币总体上对美元升值,这些外部条件给我国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并购机会。把握当前形势,依托国家近年来针对“走出去”战略制定的一系列优惠鼓励政策,选择暂时陷入困境但有实力有潜力的海外企业合作,是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大好机遇。

三、思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文化“走出去”对策初探

“走出去”战略,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做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97亚洲金融风暴后,在在十五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中,谈到做好经济工作、增强承受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时强调了六点,其中一点就是实施“走出去”的战略。[4]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特别提到: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实施“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加快“走出去”步伐,扩大我国文化的覆盖面和国际影响力。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这是在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对于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新要求,也是关系到新时期新阶段,如何在国际上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问题。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除了通过外交、对外宣传、对外文化交流等活动,还要从扩大对外文化贸易的思路来做。当前金融危机对国际贸易影响巨大,而文化出口对于拉动其它制造业、服务业产值、附加值,创造就业岗位等间接效果显著。因此国家鼓励扩大内需的同时,仍然倡导出口市场多元化,这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推进十分有利。

(一)宏观导向上的政策重视

2006年1月,时任韩国国务总理的李海瓒主持国务会议,专门讨论“韩流”的世界化问题,提出扶植“韩流”以中日为中心世界化。由国务总理亲自主持、专门讨论本国文化产品世界化问题的,这在世界各国中还不多见。尽管近年来为培育涉外文化企业,国务院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化产品服务出口的意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等。然而与欧美、日韩等文化产业大国相比,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对文化“走出去”的支持力度尚显不足。我国目前尚未制定明确的关于中国“大文化走出去”的具体方案,也未建立起完善的对外文化贸易的政策扶持体系,在资金补助、税收减免、出口奖励等方面力度也还不够。

在金融危机还未对我国市场造成大幅影响之际,国家出台了十项措施以扩大内需,稳定经济。其中,“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等几项对中国文化事业与产业在国际上争取新的发展机遇有着政策上的保障,也给我国文化产品服务“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带来了契机。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9日上午进行的第九次集体学习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强调,要着眼于全球经济发展新态势,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加紧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12月3日文化部部长蔡武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文化的发展”的形势报告中总结我国文化建设基本经验时也提到,必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因此,在“文化兴国”战略前提下,以国家政策层面支持文化出口,并将其最终指向中国整体国际影响力,是中国文化产业着眼长远发展的必然考虑。

(二)为“走出去”做足准备

目前,国家对文化出口贸易尚未有较为明确的统计标准,对我国可出口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各门类出口优势、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国际竞争力等也欠缺系统梳理,因此,为“走出去”作好准备,可考虑对出口文化资源及其价值做系统调研,分析其输出的可行性、出口结构搭配的合理性、出口渠道的有效性等。其次,深入研究各国文化体制机制,探寻中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差异,以利于制定适合我国国情及特殊资源优势的文化方略。再次,调研国际文化消费市场空间及文化产品的国际化需求,致力将我国现阶段欠开发的传统文化、文化遗产类产品服务与国际需求相结合,推向全球市场。

(三)抓住时机采取具体措施

1、及时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目前金融危机尚未对全球文化产业造成大规模破坏性打击,可利用时机,以探讨全球性文化议题,如“文化产业与金融危机”等为契机,搭建国际文化对话平台,携手各国共同应对困难。而国际文化论坛本身,也是促进国际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的有利平台。中国若是把握机遇,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以相对稳定的国内市场为支撑,邀请全球文化产业界共赴盛宴,对推动全球文化贸易将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若是更进一步借机形成国际文化论坛的长效机制,打造高规格的文化对话平台,也可助于中国扩大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话语权。中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一些做法。以全球文化论坛为例,2004年,由教科文组织及主办地政府为主导,非政府组织及赞助公司相配合成立的首届全球性文化论坛于巴塞罗那正式揭幕,以艺术、文化和对话作为主要活动。来自全球若干国家的文化艺术从业者,通过演讲、研讨、表演、展出等形式,平等对话并宣传各自文化,展现出丰富且令人惊艳的各地文化意涵,对所在国文化“走出去”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中国若能举办类似活动,并将议题的时效性与论坛的长效性相结合,会有利于吸引国际文化界对中国的聚焦。

2、广泛吸纳国际文化产业高端人才

如今,公司倒闭、重组的信息屡见不鲜,海内外各大企业也陆续出台裁员计划,这些无论对在职者还是求职者都是沉重的打击。例如《洛杉矶时报》、时代华纳旗下时代公司、甘尼特公司等重量级传媒集团均传出了裁员计划。然而,这也恰好成为国内许多文化机构难得的招贤机遇。这次的金融危机,可以说是一次资源重新分配、制度优化的时机。经过一次洗牌式的调整,对加速国内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结构优化、拓展人才储备,都是难得的机遇。若能把握时机,通过如“文化产业人才储备计划”等策略,吸纳国际上有经验有实力的文化高端人才,从他们身上获得国际先进的文化产业运作经验,同时吸取本次危机中其失败教训,将有助于推动今后中国文化产业健康、良好、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企业可利用这类熟悉国际化企业操作的海外人才,与熟悉中国文化特性的本土人才结合,打造精英团队,拓展海外市场。

3、加速中国海外文化交流机构建设

目前,中国文化中心和海外孔子学院是我国较具代表性的驻外文化交流机构。中国海外文化中心作为文化部外派的常设机构,可以长期、稳定、自主、灵活地开展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工作。全球已设有巴黎文化中心、开罗文化中心、马耳他文化中心、贝宁文化中心、毛里求斯文化中心、汉城文化中心、柏林文化中心等,这些海外文化中心以全面准确地介绍当代中国发展为主要任务,是驻在国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窗户。而孔子学院是公益性的非营利性的汉语推广机构,得到中国政府支持,由中国和海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合作举办。截至2008年3月,我国已经启动建设了238所孔子学院(课堂),分布在69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各国学习汉语言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场所。孔子学院总部计划,到2010年在世界各地建设500所孔子学院,使孔子学院年在学人数达到10万人,参加汉语言文化活动的人数达到50万人,国外学习汉语的人数预计将达到1亿。[5]

然而,国家间外交因素带来的政治障碍、海外干部派遣人事制度不健全等,使得类似机构在海外布局时存在重重困难。因此,在扩建此类文化交流机构时,可适当考虑淡化其官方色彩,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在保证传播中国文化本职不变质的情况下,尽量产业化运作,通过融入海外市场从而输出中国文化。

此外,还可拓展民间交流合作领域,鼓励人民团体、民间组织、民营企业和个人从事对外文化交流,以“文化周”、“文化行”等活动,或借助相对平等的产业资本,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对外文化产业发展。

4、以广电媒体境外落地、新媒体合作等多种形式输出核心文化

金融危机中,民众对于财经信息的报道和商业新闻的关注日益高涨的同时,不少国外媒体却陷入广告锐减、融资困难的境地。以美国新闻集团为例,在雷曼兄弟的帮助下,福克斯互动媒体分别于2005年和2007年收购了IGN娱乐和图片分享网站Photobucket。如今雷曼兄弟宣告破产,新闻集团网络业务陷入不知何去何从的局面。[6]默多克近期表示,新闻集团不再依赖某个单一市场或某种单一媒体。此外,美国一些报业公司还将印前、印中和印后业务分别外包,以节约成本;国外电视台寻求与网络互动以摆脱单纯的电视广告减少的局面,获得更大的收益空间……这些都是国内媒体,尤其是新媒体产业拓展海外业务的机遇所在。广电传媒的海外落地向来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部分,其传播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自建渠道,即通过中国电视频道在海外的落地或影视节目自办发行,直接掌控平台和收益。二是“借船出海”,包括向境外媒体出售节目的海外播映权,以及与境外媒体合办公司和频道进行本土化传播两种方式。我国对外传播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国家唱主角,以政府为主导,民间传播、民营企业的比重还很薄弱。因此,支持我国民间资本进入海外媒体,对拓展我国对外传播渠道、输出我国核心文化产品,都是非常现实且有力的途径。

但是,各国对外资准入审批制度存在差异,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国家的开放程度不同,例如意大利法律明确限制外资进入广播影视业;俄罗斯也限制外资进入覆盖俄领土一半区域的广播媒体、发行量较大的报纸和出版公司等。因此,在拓展海外传媒业务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投资地,以有效的审批渠道和企业形式,配合恰当的品牌经营策略,努力争取中国传媒在国际上的声音。

早在2004年广电总局就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管理工作的通知》:全国广电系统要严格执行总局2002年2月10日的《赴国外租买频道和设台管理暂行规定》,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以我为主、对外有利”为原则在海外拓展广电业务,并有针对性地播出外宣节目。国家十一五文化纲要及此后一系列鼓励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中提出,鼓励文化企业在境外设立出版社、广播电视网、出版物营销机构等,商务主管部门在境外投资促进、扶持、保障、服务、核准等方面提供便利。上述文件对我国传媒行业拓展全球市场、争取国际话语权既有政策层面的鼓励,对媒体也有着导向性的规范,避免在“走出去”过程中出现危及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行为。

5、加大国内文化企业“走出去”力度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目前很多境外公司市值已经较低,跨国并购对于中国希望走出去的企业而言将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然而文化产业投资见效周期较长,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同时,由于中外企业运作方式的差异,易导致投资境外文化企业的国有资产监管失位,以致资产流失,甚至进一步危及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有资料显示,1993年至2005年大中型国有企业在海外上市过程中,涉及国有资产流失至少600亿美元。因此,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的同时,在规范资产转让权、探索国企改制等方面,还有许多工作需要考虑。对购入海外濒临破产的文化企业,亦需将风险防范意识放在第一位。

在打造竞争主体方面,国际文化市场竞争要求国家文化产业有较高的集中度,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来看,一个国家文化产业竞争力主要表现为该国若干家文化企业集团以雄厚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实力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7]因此,中国文化走出去首先需重点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比如以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为代表的大型国有文化企业。近年来,该集团在建立金融和资本平台、形成较强融资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扩大文化出口基地建设、运营大型常年演出系列剧目、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和在境外设立国际文化市场前沿营销阵地等战略性举措,正逐步从传统的文化中介商转变为文化集成商、制作商以及文化产业规划者[8],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上,作出了很大努力。公司一直在探索如何通过金融和资本运作渠道,解决中长期文化产业投资的资金问题,以利于打造更具实力的国际性企业。在特殊背景下,国家可考虑以产业基金方式,引导鼓励一批大型文化企业发展,带动更多的文化企业走出去。其次,还可引导目前市场稳定且发展潜力巨大的非文化类大型企业进行业务拓展,例如通过投资文化地产、注资海外文化产业园区、建立文化产品分销机构等,以多元化发展进入国际文化市场。再次,由于直接投资海外文化项目的风险较大,对国内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来讲,投资收益不确定性高,因此,中小文化企业应在稳定其国内市场的同时,立足国内根据地,适当寻求国际合作,找准时机拓展海外业务。

对于出口资金短缺的问题,商务部早在2000年便设立了“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给予走出国门的中小企业以支持,2008年中央财政也出台了一系列财税扶持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比如连续5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安排资金12亿元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等。除中央、地方的专项资金,还要充分发挥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支持作用。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在接受17大集体访问时曾提到,近年来,在出口方面中国进出口银行更加强调支持中小企业和农产品走出去,将来会对服务贸易、旅游、信息产业的进出口给予更大支持。[9]国家目前已经将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纳入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范围,国家发改委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共同建立了境外投资信贷支持机制,对推动有比较优势的中国企业境外投资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但从目前文化企业“走出去”的进程来看,对上述银行资金扶持的利用是不够的。在当前机遇下,我国各大中小型文化企业应充分认识、利用以上政策,积极走出国门,以中国产品的质优价廉拉动海外消费。

产品市场方面,目前世界主流的文化市场仍然具有很大的开拓空间,出口定位也可根据形势作出调整。有资料显示,中国对美国、欧盟和中国香港的文化产品出口额合计占出口总额的85%以上,近期欧美市场的波动对国内文化产品制作业出口造成一定影响,但也让我国文化出口企业看到了全球其它很多地区尚有待开拓。比如,目前与中国文化贸易量较小的日韩、东南亚等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这些国家的消费者较容易理解中国的文化产品,文化折扣相对较小;此外,我国与亚非拉地区的文化交流、贸易往来日益密切,文化出口方面存在较大空间。

如何有效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一直是中国文化界、贸易界讨论的热点。尽管就目前而言,本次金融危机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影响还未完全显现,但不可否认,风险与机遇并存的2009年极有可能带来世界文化格局的重大转变,对中国文化产业本身而言,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全球各文化出口大国的发展经验来看,把握时机、跟进研究、调整政策,是制胜的关键。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百年难遇的世界经济动荡中,如何化危为机,建构强势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影响力,值得更多的文化“官、产、学”相关人士进一步思考。

(三)抓住时机采取具体措施

1、及时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目前金融危机尚未对全球文化产业造成大规模破坏性打击,可利用时机,以探讨全球性文化议题,如“文化产业与金融危机”等为契机,搭建国际文化对话平台,携手各国共同应对困难。而国际文化论坛本身,也是促进国际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的有利平台。中国若是把握机遇,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以相对稳定的国内市场为支撑,邀请全球文化产业界共赴盛宴,对推动全球文化贸易将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若是更进一步借机形成国际文化论坛的长效机制,打造高规格的文化对话平台,也可助于中国扩大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话语权。中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一些做法。以全球文化论坛为例,2004年,由教科文组织及主办地政府为主导,非政府组织及赞助公司相配合成立的首届全球性文化论坛于巴塞罗那正式揭幕,以艺术、文化和对话作为主要活动。来自全球若干国家的文化艺术从业者,通过演讲、研讨、表演、展出等形式,平等对话并宣传各自文化,展现出丰富且令人惊艳的各地文化意涵,对所在国文化“走出去”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中国若能举办类似活动,并将议题的时效性与论坛的长效性相结合,会有利于吸引国际文化界对中国的聚焦。

2、广泛吸纳国际文化产业高端人才

如今,公司倒闭、重组的信息屡见不鲜,海内外各大企业也陆续出台裁员计划,这些无论对在职者还是求职者都是沉重的打击。例如《洛杉矶时报》、时代华纳旗下时代公司、甘尼特公司等重量级传媒集团均传出了裁员计划。然而,这也恰好成为国内许多文化机构难得的招贤机遇。这次的金融危机,可以说是一次资源重新分配、制度优化的时机。经过一次洗牌式的调整,对加速国内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结构优化、拓展人才储备,都是难得的机遇。若能把握时机,通过如“文化产业人才储备计划”等策略,吸纳国际上有经验有实力的文化高端人才,从他们身上获得国际先进的文化产业运作经验,同时吸取本次危机中其失败教训,将有助于推动今后中国文化产业健康、良好、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文化企业可利用这类熟悉国际化企业操作的海外人才,与熟悉中国文化特性的本土人才结合,打造精英团队,拓展海外市场。

3、加速中国海外文化交流机构建设

目前,中国文化中心和海外孔子学院是我国较具代表性的驻外文化交流机构。中国海外文化中心作为文化部外派的常设机构,可以长期、稳定、自主、灵活地开展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工作。全球已设有巴黎文化中心、开罗文化中心、马耳他文化中心、贝宁文化中心、毛里求斯文化中心、汉城文化中心、柏林文化中心等,这些海外文化中心以全面准确地介绍当代中国发展为主要任务,是驻在国人民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窗户。而孔子学院是公益性的非营利性的汉语推广机构,得到中国政府支持,由中国和海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合作举办。截至2008年3月,我国已经启动建设了238所孔子学院(课堂),分布在69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各国学习汉语言文化、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场所。孔子学院总部计划,到2010年在世界各地建设500所孔子学院,使孔子学院年在学人数达到10万人,参加汉语言文化活动的人数达到50万人,国外学习汉语的人数预计将达到1亿。[5]

然而,国家间外交因素带来的政治障碍、海外干部派遣人事制度不健全等,使得类似机构在海外布局时存在重重困难。因此,在扩建此类文化交流机构时,可适当考虑淡化其官方色彩,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在保证传播中国文化本职不变质的情况下,尽量产业化运作,通过融入海外市场从而输出中国文化。

此外,还可拓展民间交流合作领域,鼓励人民团体、民间组织、民营企业和个人从事对外文化交流,以“文化周”、“文化行”等活动,或借助相对平等的产业资本,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对外文化产业发展。

4、以广电媒体境外落地、新媒体合作等多种形式输出核心文化

金融危机中,民众对于财经信息的报道和商业新闻的关注日益高涨的同时,不少国外媒体却陷入广告锐减、融资困难的境地。以美国新闻集团为例,在雷曼兄弟的帮助下,福克斯互动媒体分别于2005年和2007年收购了IGN娱乐和图片分享网站Photobucket。如今雷曼兄弟宣告破产,新闻集团网络业务陷入不知何去何从的局面。[6]默多克近期表示,新闻集团不再依赖某个单一市场或某种单一媒体。此外,美国一些报业公司还将印前、印中和印后业务分别外包,以节约成本;国外电视台寻求与网络互动以摆脱单纯的电视广告减少的局面,获得更大的收益空间……这些都是国内媒体,尤其是新媒体产业拓展海外业务的机遇所在。广电传媒的海外落地向来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部分,其传播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自建渠道,即通过中国电视频道在海外的落地或影视节目自办发行,直接掌控平台和收益。二是“借船出海”,包括向境外媒体出售节目的海外播映权,以及与境外媒体合办公司和频道进行本土化传播两种方式。我国对外传播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国家唱主角,以政府为主导,民间传播、民营企业的比重还很薄弱。因此,支持我国民间资本进入海外媒体,对拓展我国对外传播渠道、输出我国核心文化产品,都是非常现实且有力的途径。

但是,各国对外资准入审批制度存在差异,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国家的开放程度不同,例如意大利法律明确限制外资进入广播影视业;俄罗斯也限制外资进入覆盖俄领土一半区域的广播媒体、发行量较大的报纸和出版公司等。因此,在拓展海外传媒业务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投资地,以有效的审批渠道和企业形式,配合恰当的品牌经营策略,努力争取中国传媒在国际上的声音。

早在2004年广电总局就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管理工作的通知》:全国广电系统要严格执行总局2002年2月10日的《赴国外租买频道和设台管理暂行规定》,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以我为主、对外有利”为原则在海外拓展广电业务,并有针对性地播出外宣节目。国家十一五文化纲要及此后一系列鼓励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中提出,鼓励文化企业在境外设立出版社、广播电视网、出版物营销机构等,商务主管部门在境外投资促进、扶持、保障、服务、核准等方面提供便利。上述文件对我国传媒行业拓展全球市场、争取国际话语权既有政策层面的鼓励,对媒体也有着导向性的规范,避免在“走出去”过程中出现危及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行为。

[参考文献]

1.蔡尚伟等:《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人民网,2008年10月27日

2.蔡尚伟、王倩茹:《论金融危机与文化产业》,人民网,2008年10月17日

3.蔡尚伟、江南:《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人民网,2008年11月19日

4.蔡尚伟、张玥:《金融风暴对传媒产业的影响及对策初探》,人民网,2008年10月22日

5.蔡尚伟、唐丕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对策:“文化十条”》,中国文化管理传播网,2008年11月28日

6.蔡尚伟、崔嘉艺:《刍论“中国——南亚——东盟文化贸易体系”的构建》,人民网,2008年6月10日

金融危机论文 篇10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风险;金融监管

美国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巨大的连锁反应,美国金融危机暴露出其对金融监管的严重缺失,当前众多国家都在审视自己的金融监管机制并逐渐完善其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快,但在金融监管方面一直落后,必须警惕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并尽快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机制。

一、金融监管不力是导致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有一定的历史背景。2000~2004年,美国经济遭受“互联网危机”和“9·11事件”的冲击,当时美联储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直降到1%,信贷环境非常宽松,各商业银行纷纷放宽房贷标准,一些金融机构甚至推出“零首付”、“零证明文件”的贷款方式,即借款人仅需申报其收入情况而无需提供任何有关偿还能力的证明。数据显示,到2006年末,次级贷款已经涉及500万个美国家庭,贷款规模达到1.2万亿美元。美国房地产业由此迅速发展起来,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增长。与此同时,为分散美国抵押贷款机构的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美国投资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将次级按揭贷款打包,以债券形式在次级债券市场出售。一般来说,次级债券的利息相对较高,吸引了众多银行、共同基金、对冲基金、投资机构在资产组合对高风险资产的配置。在这种情况下,物价开始不断攀升,为抑制通货膨胀,从2004年6月开始,美联储先后17次提高利率,联邦基金利率最终达到5.25%。由于政策效应的时滞性,2006年美国次级房贷仍有上升。但随着加息效应的逐渐显现,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房价下降,抵押品贬值。贷款利率的上升由此加重了还贷者的负担,拖欠次级贷款的现象日益严重,这意味着利益供应链从源头开始出现断裂。2006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借款者被取消抵押品赎回权,同时抵押贷款坏账高涨,金融机构濒临破产。2007年4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NCFC)申请破产保护;8月6日,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公司——美国住宅抵押贷款投资公司正式向法院递交破产申请书。截至2007年8月底,美国已有30余家次级抵押贷款公司停业。2008年,随着美林证券、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的倒闭,美国对“房地美”和“房利美”的接管及政府的救市计划,预示着美国开始大力干预金融市场。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欧美证券市场暴跌。由于全球很多机构投资者包括投资基金、养老基金及保险公司等都持有美国次级贷款债券,导致美国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场。投资价值的大幅缩水,使许多基金投资者要求赎回基金,基金公司只好被迫卖出手中债券、股票套现,以便将现金还给投资者。由于美国国内债券市场流动性接近枯竭,债券无法套现,投资者只能将手中的股票抛出,由此造成股市下跌,一些国际基金甚至要卖出外国股票,以缓解赎回压力,进而产生全球连锁反应。从实体经济的角度来看,金融危机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其所引发的信用紧缩。信用紧缩打乱了原有的借贷关系,提高了融资成本。在美国,由于对经济前景信心不足,作为信贷资金主要来源之一的银行采取避险措施,使金融市场出现浓重的“惜贷”气氛。据统计,2007年以来美国商业贷款市场利率相对国债利率的利息差已明显上升,比2006年底翻一番。这一上涨反映出资金供应趋紧、“风险溢价”提升。市场融资成本上升的情况如果成为常态,影响就不仅限于资本市场上借助高杠杆的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还进一步影响到消费信贷和企业的正常融资需求,进而对整个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三、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亟需建立。2003年,中国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国“一行三会”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的形成。当前,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成为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是否需要建立“一行三会”之上的机构——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还是通过扩大中央银行的权力赋予其履行金融监管协调的最终职责?这取决于不同监管方式之间的成本比较及边际监管成本与边际监管收益之间的比较。一般而言,金融监管协调的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这是进行金融监管协调的理论基础。

(二)对住房贷款信用风险的监管尚待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存在信息不畅通、连环贷款、连环抵押等问题,虽然近几年有所好转,但也应从美国的次贷危机汲取教训,加强监管。近年来,我国以房地产和股票为代表的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其中,中国房地产价格指数从2002年开始上涨,到2007年已经上涨一倍多。比起美国次贷危机时期的数据,我国房地产价格上涨程度甚至更高。2008年下半年,房地产价格又开始下跌,与美国出现次贷危机前的背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应加强风险防范和监控,及时防范和化解各种潜在风险。

(三)金融创新层次低,监管不足。金融创新使衍生产品层出不穷,这有利于分散风险,增加流动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我国金融创新起步晚、层次低,金融市场衍生产品的种类少,金融服务相对匮乏,金融体系不够完善。如,长达10~30年的按揭贷款,对发放银行来说,发放时间跨度大,回收周期长,流动性差。而针对房贷衍生产品,由于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程度低,不良贷款风险集中在银行体系内,一旦房价下跌引发还贷违约,将对银行系统产生严重冲击。但对金融衍生品的推出必须坚持审慎性原则,根据经济发展需求和条件成熟程度以及监管能力逐步推出产品。

四、我国加强金融监管的对策

(一)加强监管成本意识,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当前,美国金融监管的最大特点是多头监管,即存在多种类型和多种层次的金融监管机构。如何规避多头监管模式下的监管重叠和监管空白,已成为美国金融界普遍意识到的问题。如,对不同类型的金融控股公司至少存在三个独立的监管者,再加上以州为单位的保险体系,这使美国在国际保险领域或其他领域里无法用一个声音讲话,因为没有一个联邦层面的监管者可以代表美国保险监管体系发表意见。2004年6月28日,中国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正式公布《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以制度形式赋予了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协调配合,避免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的使命。但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的实践效果不尽如人意,而且作为重要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主体的中国人民银行被排除在外。因此,我国有必要建立中央银行、财政部门和金融监管等部门之间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以适应金融业综合经营发展趋势的需要。另外,必须要加强金融监管的成本意识。不仅要考虑到新增监管机构增加的直接费用及采取金融监管措施的必要费用,还应考虑这些措施可能导致的市场损失,这是政府监管替代市场调节的一种机会成本。

(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完善金融创新监管。金融创新往往是一把双刃剑,在能够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往往会隐藏巨大的风险。所以,设计不好的金融创新产品往往会导致金融风险的积累,当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会演变为金融危机。当前,我国正处于金融市场发展的关键阶段,许多新型金融产品已经推出(如权证、抵押支持债券、公司债券),一些金融创新产品正在积极筹备(如股指期货),金融资产证券化也是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与理论研究的热点。在认识这些金融衍生产品的问题上,一定要理性对待,只有在各方条件完全具备时,才能稳步地推进金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