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致辞讲话 > 主持词 > 80老人生日宴会主持词【优秀9篇】正文

《80老人生日宴会主持词【优秀9篇】》

时间: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歌吧,不同的诗歌,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80老人生日宴会主持词【优秀9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歌颂幸福生活的诗歌 篇1

1、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高尚的革命气节、顽强的革命意志,感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每个队员心中竖起一座座高大的英雄丰碑。

2、了解为国争光的潮乡体育健儿,学习她们的拼搏精神,激发队员爱家乡、爱国的热情,努力学习,扬起理想的风帆,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

活动准备:

1、观看《潮乡魂》爱国主义教育专题片。

2、再次参观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请几位队员准备好英雄人物的故事。

3、排练舞蹈《红旗飘飘》

4、出一期相关的黑板报。

活动过程:

一、队仪式(略)

二、主要环节

1、 中队长导言并宣布活动开始:

歌舞升平,鸟语花香,和平安详的生活,日复一日,也许你会觉得太平常,然而,你是否知道,平安来之不易,幸福更非天赐。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出现了许多民族英雄,没有这些英雄,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的家乡也涌现出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吴敏霞、赵莹莹两位体育健儿是我们潮乡人民的骄傲,是我们少年儿童学习的榜样。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崇敬和自豪的心情来走近他们,了解他们,赞颂他们。

我宣布六乙中队“民族魂 爱国心”主题活动现在开始。

2、牢记烈士英名。

形式:小组竞赛,在5分中内写出英烈的名字并概括他们(她)们的主要事迹,写出一位得10分,看哪个小组分数最高,评出优胜小组若干个。

3、 知家乡英雄故事。

(1)请李美萍队员讲家乡革命烈士徐明的故事。

(2)请马星辰队员讲家乡革命烈士张偶江的故事。

(3)听后谈感受。

4、诗歌颂英雄。

1、小组联诵《 我的“自白”书》、《囚歌》、《就义诗》等

2、朗诵队员自己写的诗歌。

3、配乐诗朗诵《永远的丰碑》、《长征》

5、了解家乡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

(1) 请沈佳宇队员介绍奥运跳水冠军吴敏霞。

(2) 请孙慧静队员介绍第十一届亚洲青年田径锦标赛撑杆跳冠军赵莹莹。

(3) 谈启发。(从她们身上学到什么?)

6、欣赏舞蹈《红旗飘飘》

7、畅谈人生理想。

8、辅导员讲话 。

歌颂幸福生活的诗歌 篇2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公园晨练时,听一群老朋友说,他们在老年大学,既能学习知识又可以结交新朋友。我非常想治治我的“郁闷病”,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市老年大学当了一名白头学子。在老年大学,我报了古诗词班。我知道自己古文学的基础薄弱,天赋也不算高。学习时难免力不从心,但我本着充实生活的目的,尽量地用心多积累、多学习。从此,我与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

有一天,我被老年大学校园展厅的众多字画吸引住了。看着一幅幅妙不可言的作品,我也情不自禁地大胆提笔写了入学后第一首诗《题南昌市老年大学学员山水画展》:“校园一进眼生花,山水如图笔墨华。老者无能谁可说?齐翁再世众皆夸。良师画友兢研墨,手上胸中舞彩霞。喜看斜阳今又艳,童心鹤发也行家。”谁知就这么偶然的一次直抒胸臆,却得到任课老师熊老师的肯定。他说:“你的诗虽不算很有韵味,用词也不太精练。但对初学者来讲,这也称得上是一首不错的七律诗。今后,只要你自己克服畏惧心理,大胆写。就会有进步。”老师的一番鼓励,激起了我学古诗词的兴趣,也增强了我的自信。之后,无论是风雨严寒,还是炎炎夏日。每周上古诗词课,我都按时到校,从不随意缺课,也从未早退,甘当“学童”,虚心向老师和学友求教。

熊老师虽然与我们大多学员是同一时代的人。但他才高学渊,对古典文学、特别是古诗词尤为精通。他讲课引经据典,深入浅出,对诸多名作,无论篇幅长短皆能熟记于心,并倒背如流,让我们敬佩得五体投地。他上课时,教室从无杂音,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熊老师平易近人、诲人不倦,师德极好。在他的谆谆教诲下,我们这些白发学子都受益匪浅。我有感而发,在老年大学校刊上发表了一首仰慕熊老师的诗:“吾师六二精神健,腹满经书八斗才……长承国粹熬心力,欲使文华启智开。弟子诸多皆白发,寒窗岁月喜重来。”

有熊老师这样的良师指点,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对古诗、近体诗词的平仄押韵要求及粘对规则渐渐有了了解,开始了一些诗词创作。比如,在听完一节《论诗》课后,我写了首七律。熊老师阅后,再次给予了肯定和赞扬。于是,我接着又赋诗一首:“师夸拙作自心慌,哪有唐风意挚刚。初人骚坛勤练步,难分深浅出言狂。庸诗几句常寻乐,寡雅一笺何典扬。恩赐殊荣非始料,君声赞成且诚惶。”老师批改后,赠诗一首,加以勉励。在老师的细心指点下,我多写多练,对写诗词的爱好竟到了痴迷的程度。我常常在夜深人静时,不是翻阅唐诗宋词,便是写诗填词。

为了使自己的诗词创作进步更快,我加强了与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大家相互以诗词唱和、切磋。真是别有一番情趣。这种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不但提高了我们的写作水平。而且增进了学友之间的友谊,在老师和同学的推荐下,我先后加入了江西省及南昌市诗词学会。有了更多以文交友的机会。

如今,上老年大学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可以说,写诗填词是我割舍不了的情缘。几年来,我先后创作了各种体例的诗词300余首,在省内外各类报刊上发表了几十首。用诗歌颂时代、歌颂社会。畅叙改革开放成果及幸福生活,已成了我最大的乐趣。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成了我晚年的最好追求。

歌颂幸福生活的诗歌 篇3

关于古诗词,《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同学们要实现这个要求,要进一步激发自身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提高诗词的鉴赏能力。初中阶段阅读词的目标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反复诵读,分析节奏。感受词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体会词的音律韵味。

2.抓住重点词句品味。词的语句比较含蓄,大多是意在言外,要从重点句入手品味其深刻含义。

3.进行适当联想和想象。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现作者所描述的意境,从而感受作者的用意,领会诗词意境中的美。

【概念阐释】

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词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诗歌。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不同的规定。

【阅读指导】

词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为我国古典诗歌增添了无限光彩,也对我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1.词具有“可歌性”。词是一种配乐歌唱的新体诗,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跟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天才的作家们既有文学素养,又都洞晓音律。每填一阕,往往锤字炼句,审音度曲,把如画的意境,精练的语言和美妙的音乐紧密结合起来,既表情达意,又悦耳动听,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一曲新词酒一杯”,这些温柔香艳之曲,怀人赠别之调,又多是歌伎舞女们在花间、樽前,轻歌曼舞中弹唱的。一曲之后,余音绕梁,沁人心脾。“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便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浅斟低唱。这类“旖旎近情,铺叙展衍”的新曲,往往使闻者销魂。

2.言情,是词的传统题材。词以情动人,道尽人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晏殊的《珠玉词》,抒情委婉,光艳照人。清代纳兰性德的小词却委婉传情,凄恻动人。词人们把肺腑真情,悲愁与欢愉,通过抒情的婉约词,曲折细腻地透露出来,赢得古今无数读者的同情与共鸣。抒写爱情,主要反映在封建礼教的统治下,人们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遭到迫害、受到挫折时的悲愁与哀怨。词的重要

内容,首先表现在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与歌颂上。

3.抒发感时伤世之情。词人们把家国之恨、身世之感,寓于咏物,表面看似描摹物象,实际上却别有寄托。“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相见欢》)李煜在词中以鲜明的形象,炽热的感情,借花月春风,抒写了亡国之恨。

词人们又往往借咏燕、咏柳、咏梅、咏杨花等,寄寓身世之感,抒难于明言之意;以花草、闺房、送春、惜春为题材,表现自己的生活情趣,寄寓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爱恋以及受到挫折时的悲伤情绪。词是按照美的法则来反映生活的。词人们用精练的语言、真挚的感情、美丽动人的艺术形象,反映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社会生活,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千姿百态,丰富多彩,世代传诵,经久不衰。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点绛唇

[南宋]陆 游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样。

1.陆游,号__________,他的著名诗篇《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第三、四句“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 ”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之情。

2.本词以__________、__________、弄舟为线索,展示出作者多侧面的生活风貌。

3.“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此句借景抒情,视觉和听觉相结合,以村居的自然与人事之景,表达了词人 的心境。

4.“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此句以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表达了词人疏阔放纵,不怕连天波浪的__________情怀。

歌颂幸福生活的诗歌 篇4

罗伯特·彭斯生于农民家庭,辛勤从事田间劳动20年,他的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他37岁时,在贫病交迫中离开人世。

罗伯特·彭斯是苏格兰著名的农民诗人。他通过自修,深入地研究了古典文学和民间歌谣。他以诗歌为武器参加民族解放运动。1776年的美国独立革命,使他写作《华盛顿将军生辰烦歌》。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写了《自由树》,寓言诗《两只狗》和《威利神父的祷告》等诗篇,深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教会的专制和教士的伪善:1786年他的第一部诗集《苏格兰》方言诗歌出版,震动苏格兰文坛。从1787年起,他积极从事收集和改编歌谣工作,有370多首古歌曲经过他的创造性的艺术加工而得到广泛传播。如,赞美爱情的《红红的玫瑰》,歌颂友谊的《往昔的时光》等。

罗伯特·彭斯虽然生活困顿,但他始终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和饱含着乐观情绪,这充分表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我们读他的诗篇,就会感受到他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他歌颂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歌颂自由战士反侵略反奴役的无畏精神,抨击一切伪善的、贪暴的、荒淫的压迫者、权势者和宗教界人士。

罗伯特·彭斯写了大量的爱情诗,其中有热恋、有失恋、有欢乐、有痛苦。对爱情的忠贞是他的重要主题,他的爱情的特点是率直。如叙;.抒情长诗《爱情与自由》:“我曾经是年青姑娘,/多久以前己经记不清,/我喜欢如意的年轻男人,/一直到如今。/我的父亲原是轻骑兵,/难怪我见了大兵就相亲。”从中可以看到十八世纪苏格兰农村男女青年质朴无华的性格和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纯真气质。这些诗毫无雕饰痕迹,近乎天籁。

罗伯特·彭斯的诗作,无论是抒情诗、讽刺诗、诗札和叙事诗,都具有淳厚的民歌风味和浓烈的地方色彩。他的诗作仿佛不是写出来的文字而是流出来的音乐,他的许多诗篇被谱成歌曲至今在各国传唱。《往昔的时光》一诗仿佛成了全世界的“国歌”。

当代的彭斯研究家詹姆士,巴克说:“彭斯是最伟大的天才—贝多芬、莎士比亚:伦勃朗……等一群中的一员。”这不是过誉。当然彭斯的诗歌在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种种美德的同时,也宣扬了小生产者知足常乐的保守思想,这是他的诗歌所不足之处。但要知道。任何作家都不能超越他生活的社会环境,我们就能理解他们而不是苛求。

波西·比希·雪莱也同样是英国19世纪上半叶杰出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他出身于贵族家庭,深受卢梭和葛德文的思想影响,1811年因写《无神论的必然性》被牛津大学开除,1813年发表第一部长诗《麦布女王》,抨击封建制度的罪恶和宣传空想社会主义,因而受到英国统治阶级的仇视。1818年他被迫离开英国,定居于意大利。他接连创作了长诗《伊斯兰的起义》,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诗歌悲剧《沈西》。从雪莱最早的第一部长诗《麦布女王》看,它显示出诗人的诗风的最大特点是表现未来和乐观主义,轻快明朗,炽热奔放。如雪莱所说:“这首诗无疑是在一种颇为激烈情况下写的,是全力反对宗教、政治与家庭等方面的压制的。”在长诗《伊斯兰的起义》中更加鲜明地表现了雪莱的诗歌风棺。诗作中的黄金城革命暗喻法国大革命。反抗暴政的男女主人公被处死,然而他们死而复生,预言自由的最终胜利。诗人让他们在临刑前引吭高歌:“瞧!春天来了我们的生命虽告终,但春天的诞生早在我们心中,犹若山间的阴影烘托出朝阳,我们的死亡会促进人类的前进!”

诗剧《解放了的普罗密修斯》是雪莱的典型代表作。这首诗借用古希腊神话题材,颂扬了反抗专制暴政的斗争精神,赞美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并预示人类反抗专制暴政一定会胜利,美好的理想一定会实现。

抒情诗《西风烦》中一句优美深邃的名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动人的情感表达了对光明和美的追求。激励了许许多多置身逆境中却充满希望、执着追求的人们。

统观雪莱的诗作,不难看出,雪莱的浪漫主义理想并不是诗人的主观臆想,它源于一定的生活现实。在他的长诗《伊斯兰的起义》的序言中,雪莱说:“我看到了专制和战争造成的,看得见的灾难场面;城市和村庄化为零落、烧焦无顶的房屋,赤身裸体的居民坐在自己的凄凉的门口挨饿。”他通过对现实的诗化,使人们知道应该如何去求索、奋斗。他的诗作以想像的丰富,音韵的和谐,比喻的美妙,哲理的深刻和进步的思想内容著称于世。马克思对雪莱的评价颇高,称他是“一个真正的革命家,而且永远是社会主义的急先锋。”

歌颂幸福生活的诗歌 篇5

[关键词]黎・穆塔里甫;俄苏文学;阶梯式

20世纪的维吾尔文学是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的文学,经历着思想文化的大交汇和大冲撞。维吾尔族文学中不仅有接续着古典主义传统创作出的作品,而且也有受到俄苏文学的影响而创作出的著作。穆塔里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穆塔里甫是维吾尔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积极的倡导采纳异质文化。自五四新文学将目光首次投向俄苏文学之日起,在文学“为人生”理念的驱动下,与内地现代作家一道,自觉地从师于俄苏作家。深受普希金、莱蒙托夫、托尔斯泰、马雅可夫斯基等作家的影响。终生致力于革命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的创作。

一、地域、环境影响

1.内部条件影响

黎・穆塔里甫出生于伊犁这一特殊的地域,由于伊犁与俄苏地理上的毗邻关系,不同型的文化有了交流和碰撞,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俄罗斯文化风靡伊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他后来创作思想受俄苏文学影响奠定了基础。

穆塔里甫先后在伊宁的塔塔尔小学和俄罗斯中学就读,在其学习期间,他学会俄文,对他阅读大量的普希金、莱蒙托夫、托尔斯泰等俄罗斯古典作家的作品提供了很好的先决条件,同时他也熟知了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等苏联作家的作品。从他们的文字上汲取了俄苏文化的养料,这对他接受外来的俄苏文学提供了开拓性的优势,并在诗人以后的创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外部环境影响

穆塔里甫后期在迪化(今乌鲁木齐)读书、工作期间,正处抗日战争时期,接触到了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以及他们的爱国主义进步思想,对诗人思想的提高和创作的融合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中国文学不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深受俄苏文学的影响,但在具体推动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生长的基质。穆塔里甫的创作也不例外,在受俄苏文学熏陶的同时将身处的现实环境融合到其创作中,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创作形式。

二、文学精神影响

在五四时期俄苏文学倍受关注,原因主要在于它的积极主动关注人生的倾向和深切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以及他们既有的文学观相一致。作为中国抗日救亡运动重要部分的维吾尔地区,受俄苏“为人生”文学倾向的影响,近半个世纪的借鉴乃至模仿,逐渐使许多作家的写作理念、习惯和方式都留下了俄苏作家的痕迹。

面对着社会的黑暗、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以及一系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抗日战争、三区革命的斗争,黎・穆塔里甫用他那锋利的笔写下了大量充满战斗激情的作品,在激励人民群众进行反抗斗争、鲜明地表达爱国主义深情的同时,对现实社会的黑暗与残酷统治进行了侧面的深刻批判。如在《我们在战斗》中黎・穆塔里甫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的敏感所达到的思想高度并暗示着批判是以拯救为目的的:

“我们在向旧世界辞行,

在与封建迷信抗争,

步步都在和它拼命。

因此,

在我们的祖国,前途象开了花。

……

我们所盼着的解放,

它永远会给我们光明,

会给受难者敞开幸福的大门。

……”

在受俄苏作家的著作影响下,深重的道德感体现得尤为突出,对被欺凌的弱者、对受苦受难的人民大众寄予真挚的同情与悲悯,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进行猛烈的批判。诗人以深沉的忧患意识关注祖国蒙受的苦难,热情歌颂伟大祖国,激励各族人民进行民族解放运动的斗志。对自由解放、幸福生活的强烈向往和追求,使文学能够真正担负起反映生活和创造生活的重任,使他的作品呈现为时代精神、革命内容、艺术表现的很好结合。

三、创作方法的影响

俄苏文学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创作思想上,而且表现在创作形式上。在20世纪维吾尔文学史上,不乏维吾尔族作家把俄苏文学模式融合到自己的文学创作当中,从而创造出别具特色的文学样式。维吾尔族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杰出诗人黎穆塔里甫就是其中之代表。

1. 诗行格式上的影响

穆塔里甫部分诗歌明显脱胎于马雅可夫斯基所创的“阶梯式”诗歌,如马雅可夫斯基的《把未来揪出来!》

“战争

不止是

光让你

拿着机枪

在战线上奔跑。

家庭和住所的

攻击

对我们的

威胁

也不小。”

马雅可夫斯基独创的“阶梯式”诗歌节奏铿锵,有很强的节奏感,能够很好的增强诗句的气势,准确的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受俄苏文学、马雅可夫斯基的影响,穆塔里甫对诗歌也进行了分行处理,如《解放的斗争》中:

“我们在浪涛中

没有畏缩,

没有后退

只有向前猛冲。

……”

阶梯式诗歌通过分行格式,强化了诗歌的节奏,读起来感觉铿锵有力,运用惯常的词语发掘出崭新的表现力。相比于其它形式的诗歌而言不是一种僵硬的固定格式,在阶梯式的整齐节奏下,诗句富于变化,同时增强了诗歌的战斗力和感染力。穆塔里甫还创作了如《来吧,春天》、《我们的买买提――为儿童节而作》、《解放的斗争》、《中国女儿――热合娜命令三月之风》等阶梯式诗歌,以其强烈的节奏感表达了高昂了时代精神。

2. 题材上的影响

维吾尔古典诗歌深受阿拉伯、波斯文化的影响,创作倾向于以爱情、民俗等题材为主。而穆塔里甫在社会大背景之下,放宽视野,积极倡导异质文化的交融,并积极主动地紧跟时代的步伐,抓住现实的脉搏,创作出大量有关于社会现实、时代进程的著作。如《学习吧,青年》中写到:

“人类仿佛是新陈代谢的枝叶,

他的头脑又比一切都锐敏。

你要仔细观察,要善于思考,

时代喜欢的是中国的新生。

……

青年,你是雷电,你要象电一样爆发!

这是你的韶华时辰,学习啊,努力学习!

……”

这种文学倾向在主要受中国社会的性质、状态和特点制约的同时也表现出俄苏文学中现实主义的一些特点。穆塔里甫取现实而避古典是由于当时政治形势的迫切需要――抗日战争、三区革命等,诗人用尖锐的笔作武器,呼吁大众追逐时代的步伐,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从而从更高一个层面反抗战争、侵略。

3.结构上的影响

19世纪二三十年代,俄苏文学与维吾尔文学的频繁交流、影响,使得文化交流的步伐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而不断加快。无论是从作家自身还是他们的文学作品,都能够清晰地折射出俄苏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深远影响。

俄罗斯诗歌结构善用相同或相近的诗句对称呼应的手法,被称为“对称诗行”。从穆塔里甫的诗歌结构上依旧能看出俄罗斯古典诗歌结构的痕迹。像莱蒙托夫著名长诗《天魔》东方故事、第一部中的1.中写到:

“那时候,奔驰的慧星

喜欢用亲切致意的微笑

和他互表衷肠;

那时候,他贪婪地求知

透过万三古的浑浊

观察遗弃在太空中

成群结队游荡的星光;

那时候,他有信念,有爱心,

是造物主头胎的幸运儿郎!

那时候,他不知仇恨,不知怀疑,

一连串无为而空泛的世纪

……”

莱蒙托夫的诗歌除了描写热情之外,隐约可见人民群众反对暴政和各种奴役者的斗争历史,还热烈地保卫着人类自由的权利及无限制享用自由的权利。《天魔》这首诗在诗的神话性本质之中发展着悲剧,诗中“那时候……”重复出现四次,就如穆塔里甫的诗歌《我这青春的花朵就会开放》中每节都以“假使……”开端:

“假使我们能够不断地英勇地斗争再斗争,

那时我青春的花朵就会开放。

假使我们敢于顽强地背叛陈旧的人生,

那时我青春的花朵就会开放。

假使帝国主义从地球上绝了根,

一切被压迫者从生活里看到远大前程,

大踏步地向着幸福的未来迈进,

那时我青春的花朵就会开放。

……”

再例如,诗人帕斯捷尔纳克的《冬夜》中有诗句:

“白白的白白的雪花

铺天盖地地飘。

台上的蜡烛在燃烧,

蜡烛在燃烧。

雪花像夏天的蚊子

成群扑向火苗,

院里的雪花一片片一片片

落满窗棂犄角。

风雪在玻璃窗上绘出

各种花纹与棱角。

台上的蜡烛在燃烧,

蜡烛在燃烧。

……

一切都在茫茫的雪中

消逝掉了。

台上的蜡烛在燃烧,

蜡烛在燃烧。”

这首诗中,诗句“台上的蜡烛在燃烧,蜡烛在燃烧。”在隔一节重复出现。同样地,穆塔里甫《列宁是这样教导的》中每一小节都是以“是他教导了我们”结尾。这首诗是既在思想内容上也从结构上对俄苏文学影响的诠释。

黎・穆塔里甫在20世纪30年代末走上中国文坛,用他短暂的一生书写了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怜惜,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无情的批判了社会的腐朽,统治的黑暗。他的作品无论从反映现实生活的广度,批判统治的深度还是创作的形式都深受俄苏文学的影响,根据当时中国的现实社会环境而取其所长避其所短,将自己与俄苏文学的文化所长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大量具有文化特色的作品,为广大人民大众在意识形态上敲响警钟,为维吾尔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阿扎提・苏里坦,张明,努尔买买提・扎曼。二十世纪维吾尔文学史。新疆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刘文飞。俄国文学大花园。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

[3]陈建华主编。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 第一卷。重庆出版社,2007年4月。

[4]陈国恩等著。俄苏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

[5]张世荣,杨金祥,编。黎・穆塔里甫诗文选。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

[6]祁晓冰。俄苏文学对黎・穆塔里甫创作的影响

[7]祁晓冰。维吾尔族现代诗人黎・穆塔里甫与俄苏文学。

[8]樊星。俄苏文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

老人生日宴会主持词 篇6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晚上好,今天是XX年6月23日农历XX年5月初五,伴随着火热的夏天,我们迎来的李先生80岁的生日,首先请允许我**李先生及家属对各位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请允许我**在场的各位来宾,祝李先生福与天地同在,寿与日月同辉,祝老人增福增寿增富贵,添光添彩添吉祥!让我们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祝贺李先生生日快乐长命百岁。

好的,接下来,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寿星李先生及夫人杜x会上场。这就是今天寿星,夫人,请上座,说实话我们怎么看都看不出毛先生今年有80岁,行走如飞,精神矍铄,今天生日当然红光满面。

今天来到现场的都是李氏家人的亲朋好友,大家一起来为李先生过80岁的生日,接下来我们用热烈的掌声

有请xx先生向寿星致寿辞,

有请李先生之子李xx为父亲致寿词,

有请李先生朋友**为寿星致寿词。

接下来请李先生的子女为父亲拜寿。

一拜,祝老寿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二拜,祝老寿星日月昌明、松鹤长春;

三拜,祝老寿星笑口常开、天伦永享。

请寿星的外孙女拜寿

一拜,祝老寿星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二拜,祝老寿星万事如意、晚年幸福;

三拜,祝老寿星生日快乐、后福无疆。

在我们过生日的时候有一首歌是我们最真诚祝福的表达,那就是生日歌,我请大家全体起立共唱《生日歌》,寿星的子女们一起把生日蛋糕推向寿星,点点的烛光是所有在场来宾对寿星的永恒的祝福,来请你们全家人闭上眼睛许下一个心愿吧,来宾们让我们异口同声说出那真诚的四个字:“生日快乐”寿星和夫人切开了生日蛋糕,稍后我们现场的来宾和寿星一起分享这份幸福。

歌颂幸福生活的诗歌 篇7

关键词:饶阶巴桑;诗歌;艺术美

在雪域高原,有这样一批诗人:他们在苦难和战争中走过来,把自己的生命和祖国、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为沸腾的生活同奏凯歌,也一同经历风风雨雨。诗心如火,诗心似海,每一首诗,都洋溢着英雄主义的浪漫色彩。他们唱出了那个时代的声音,记下了那个时代的足迹。他们的名字,已记在中国的新诗史上,饶阶巴桑便是其中的一位。

饶阶巴桑,1935年生于云南省德钦县。1951年参军,先后当过战士、翻译、侦察兵、文化教员、干事等。1954年底开始发表诗歌,现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作协民族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云南分会理事。代表作有《母亲》、《高山上》、《子弹》、《金沙江边的战士》等。著有诗集《草原集》、《鹰翎集》、《石烛》等。他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诗人,同时也是属于雪域高原军旅诗群中的一员。雪域军旅诗群,这是一个特殊的诗群。饶阶巴桑在解放和建设西藏的同时,也开垦了西藏新文学的处女地。其诗歌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歌颂康藏公路筑路战士艰辛的劳动和英勇豪迈的乐观主义精神,二是反映西藏农奴的悲惨命运和翻身解放的历史进程。除了饶阶巴桑,雪域高原军旅诗群中的代表人物,还有高平、杨星火、周良沛、顾工等。

饶阶巴桑以西藏作为创作母题,因而题材也较为集中、深厚;在诗歌内容和情感基调上与当时的时代同步,都是时代“大合唱团”中的一员。正如顾工所说:“一个辉煌的胜利,接着一个辉煌的胜利;一个欢腾的节日,接着一个更欢腾的节日……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主题,这就是我们诗歌的主题。”[1]艾青写过这样的两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不光是艾青的心声,也是饶阶巴桑的心声。或许这也是一种信仰,一种关于诗的信仰。读了他的作品,笔者也开始理解这种信仰。我们的生活不正是缺少这种东西吗?

作为一位时代的歌者,在战火的洗礼下,饶阶巴桑成长为一位真正的战士,他以一个军人的豪气、诗情和睿智,开始了永不停歇的歌唱。五十年代初诗人进军西藏,雪域高原的美让诗人的灵魂战栗,百万农奴得解放的翻天覆地的巨大社会历史变迁,极大地震撼了诗人的心灵,写出了震撼人心的诗作,动人心弦的篇章。

一、史诗般的历史叙述

饶阶巴桑的诗歌多以中央平息西藏叛乱和解放百万农奴为历史背景,通过一组组诗歌片段的衔接,用如椽的大笔在文学的天空,记录下历史的足迹,史诗般的历史叙述,用诗的语言描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热情歌颂了为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而作出贡献的进藏官兵,歌颂了汉藏民族之间浓厚的兄弟情谊及西藏和平解放后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动人气象。

作为当时占绝对地位的政治抒情诗,饶阶巴桑的诗歌具有宏达的视野与情怀。虽然诗人写作的切入角度和选取题材上是表现个体,但作家一定会通过某种方式实现超越个体自我,上升到政治国家的高度上来,诗以此为生命。饶阶巴桑诗的主题是对党、毛主席、解放军的赞美和歌颂,譬如:《步步向太阳》诗人把“舞步”想象成为“海螺”和“鹏翼”,把“我”形容为“欢跳的小溪”,把北京街道幻化为“水晶满地”。体现出诗人想象力丰富,思维跨度大,其美感效果也就十分特别。还有另一首体验高原牧场的短诗:

细细的风牵我缀绳走栈道,

――翻一山,尝一山野果,

浅浅的浪送我马蹄过沼泽,

――走一路,拾一路牧歌。

甜的山果,甜的牧歌,

巡逻兵再也不能贪得更多,

让剩下的一切甜的滋味,

悄悄流入他人的生活。

――《牧歌》

在这短短的八行诗中,充分显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将巡逻兵在栈道上的所见所闻进行了热情洋溢地赞颂,笔触委婉,将读者的思路打开,给读者以补充、遐想和生发的广阔空间;同时,作者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让不同的感觉通过替代和转换形成活泼、新奇的意象。

饶阶巴桑认为:诗是召唤大众前进的号角,也是打击敌人有力的武器,诗从来不属于个人,而是属于国家和人民,因此,它理所当然地应该为政治服务,诗人应该表达的是国家和人民的意志。所以,对饶阶巴桑而言,诗就是走向革命:“因为我是士兵,所以我要写诗;因为我写诗,我才被称作士兵。”他的诗歌创作并非是要建造一座艺术的象牙塔,而是要将诗所彰显出的精神转化为自己及读者的行为。

饶阶巴桑是一个有追求有理想的诗人,他不满足于自己这种绝对的政治抒情诗,他自己也说过,根据“诗情画意”的说法,他深感诗应以情为重,以情掀起读者心海中的情潮,以情陶冶读者高尚的道德和情操,以情激起读者奋发图强,保卫西藏,建设西藏的斗志;以情引起读者强心美育的喜、怒、哀、乐的情思。诗人在此也回归到诗歌的本质――抒情。

二、多彩的艺术美

诗人受到藏族传统文化的氤氲,藏族民歌和藏族文人诗歌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认为诗歌应能“谱曲能唱,离曲能读”,强调诗歌应该让读者的情感随着诗行的声调韵律,时高时低,或急或缓,时轻时重,或大或小,时亮时暗,或起或伏地波动、变化、流淌、宣泄,一咏三叹,回环往复,为诗歌的音乐美所陶醉。因此,饶阶巴桑的诗读来朗朗上口,别具音乐美。诗人特别重视诗歌的语言艺术,注重学习人民群众的口头语言。因此他的诗歌创作,总是能在生活中寻找不竭的创作源泉,读来亲切感人,更能激发人内心深处的情愫。

“饶阶巴桑是位很富有想象力的诗人。在他的诗歌中,想象占有其特殊、突出、显著的地位,所表现的形式也非常广泛,因为诗人对表象进行了不同的选择,进行了不同的分解和综合,创造的凭借物也不同,所呈现的形式也就各不一样。作者把并不相关的表象,通过意匠经营,使它们发生联系,显示出其加强渲染某一表象的创造性思维。”[2]饶阶巴桑在诗歌创作中所用的比喻、比拟等手法就是这种想象思维的结晶。

夜在旋转,旋转,

好象河边的磨盘在和金鱼谈情,

它低声地、低声地叙谈,

这催眠的声音灌满了我的弹仓,

醒着的却是我的每一粒子弹。

―一《夜》

“夜”与“磨盘”、“金鱼”之间本来都是完全无关的表象,然而作者的想象如同丝线一般,把它们串联在一起,曲折地从侧面表现了事物的内在美感。起沟通两个不相关事物桥梁的类比想象,并非是要企求两个事物在形态上完全等同,因为完全等同就如同折断了想象的翅膀。饶阶巴桑在“面目全非”的表象中创造出的某种“相同”,能使人对事物的本质产生一种新颖的、深刻的美感,加深了诗歌本身想象的跨度与审美感受的深度,使二者形成某种限度内的成正比。

作为一名军旅作家,饶阶巴桑的写作充满了军旅色彩,其关于西藏的诗歌,抒写了作家对于西藏那一片高山厚土的热爱和依恋。其多种艺术形式的运用,使饶阶巴桑创作独具特色。在其作品中,比喻、拟人、夸张、排比、通感、意象等修辞手法比比皆是,使诗歌读来充满韵味,使诗读来更鲜活,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感觉。他运用多种意向表达自己的感情,通过新奇的、变形的意象来凸显诗意。在他的作品中,诗人大多以旁观者和讲述者的身份存在。他善于把自我的情感放在诗歌意象之中。通过描写,精心营造出富于暗示性和感染力的意象。将生活中寻觅到的寄托物、假借物通过想象,变形表现出来,使意象暗藏含蓄,而又深远广阔。在《瀑布》一诗采用喻义性的意象,在确定性中又有某种多义性与不确定性。如同饶阶巴桑的许多诗中,生活事物在情感想象的作用下,被假借地应用在诗中,赋予了全新的美学意义。

饶阶巴桑具有独特而深刻的内心体验。诗人在创作中有一种“诗的直觉”,它能有赖于自由想象的能力和智性固有的力量。他诗的直觉唤起他的感悟力和创造力,使它发生作用;并能使它感受现实中发出反响的那个奥秘,它就处在智性之泻处,推动诗歌的创造,达到主观和客观融为一体,感性与理性合二为一,具体和抽象融为一体,假性具体意象便因之产生,从而形成一种虚实相生的诗境。

饶阶巴桑的诗,注入了散文般“行云流水”的行文风格。作者不拘泥于死板的诗歌样式,独具匠心地开辟了一套自己的风格。作者在其中蕴含了自己对西藏人民至深的感情,作者的诗,不同于“诗言志,歌咏言”般的立志诗,而是像“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般的抒情诗,情之所至,便成其诗。“新批评”派维姆萨特认为:在最杰出的艺术里,思想的普遍性化入个别形体,在个别形体里体现思想的普遍性。维姆萨特这种“具体共同”理论,实际上是指文学作品中感性和理性的相互融合、感性和理性有机统一,则成了最杰出的艺术作品。饶阶巴桑的诗就是抽象与具体紧密结合,理性与感性的有机融合、水乳交融。

作为现实主义诗人,饶阶巴桑的诗也表现出浪漫主义想象的奇异和广阔。诗人将想象的骏马跨越于现实生活的沃土之上,驰骋于虚幻的境界之中。《牧人的幻想》塑造了藏族牧民的典型。一位斑白头发的牧羊人,解放前放牧数十载,只有天空和白云是他最亲密的伙伴,他对白云充满了无限的遐想。云儿似牦牛、绵阳、白马,自由的在天空中奔腾翱翔。解放后,“新的生活带给他新的幻想”。老牧人迎着朝霞,头发变得黑亮起来,从此他不再羡慕云儿,物质上的丰富让他精神更加洒脱。《牧人的幻想》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在过去和现在两个时空的纵向比较中来建构自己的诗歌体系,以此赋予诗歌强烈的冲击力度,表现西藏解放前后和农牧民命运的巨大变化。抚今追昔,忆苦思甜,对中国共产党、国家领袖、解放军将士的歌颂,对解放后人民幸福生活的热情赞美,这是其诗歌创作的主旋律。

在艺术上,饶阶巴桑的诗歌以浅近直白为基本特征,没有文辞晦涩难懂,没有复杂语言句式。因为当时的大多数革命诗人认为,繁复的形式和陌生的语言,会让大众难以接受,因为他们创作诗歌的本身,就是给这些刚刚站起来的翻身农奴传播接收的。如果他们阅读不了,这种诗歌就丧失了宣传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只有将情感直接宣泄,把固有逻辑和日常生活中群众的语言直接糅合到诗歌中,而这正是诗人追求的艺术特色。

三、结语

在共和国早期的诗歌版图中,政治诗歌无疑占有绝对的比重。虽然无论从创作实绩还是以影响力来讲,饶阶巴桑都不是最重要的诗人,但是却可以被称为那个时代最“标准”的“战士型诗人”。[3]他的诗鲜明而规范地体现着与新中国十七年文学及文革文学主流一致的藏族诗歌的总体特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对于藏族当代文学史来说,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饶阶巴桑的诗歌总是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交相迸发,他多次强调“诗歌是人的情感的迸发。”“诗人须有情,诗人须多情”、“诗情燃烧的时候就像发热病”等,因此读他的诗,总是被他那饱含激情的颂唱所感动所激励,给人以澎湃向上的力量。然而另一个方面,由于时代的局限,这种情愫的绝对扩大蔓延,也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诗歌艺术美的范围,降低、弱化了诗歌的审美性。特别是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诗歌,不能不带有时代的烙印,有些诗歌流于“为歌颂而歌颂”,忽视了对诗歌本身的艺术美的塑造。完全从诗歌美学角度上审视,这种诗歌难逃意象的凝固化。在他的一些诗歌中,有较多频率使用的意象:“革命”、“朝霞”、“红旗”等。由于被反复使用,不断强化,多多少少让其诗丧失了美感,变得呆板、单调、平乏。

诚然,这也是当时红色诗歌普遍的特点,我们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西藏女作家马丽华在《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一书中写道:“那一时代的文学基调是高大的、高调的和高蹈的,是激越的和昂扬的,响应了新生中国、新生西藏的欢欣鼓舞,写照着这片土地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和人民翻身做主焕然一新的思想风貌。由于是未经前人开垦的生荒地,虽有刀耕火种,开辟蒿莱的艰辛,但在素材题材的选取上,也有俯拾即是的便利――生荒地也可能是沃土,经年的腐植质足以使第一茬庄稼获得始料未及的丰收,更何况这些置身于火热的生活之中的部队作者。这一时期文学所表现的内容,就是这一时代的社会生活内容:向着北京的礼赞,对于刚刚逝去的旧社会旧制度的控诉和批判,军民团结,民族团结以及新人新事新思想新感情,总之这是一个歌唱太阳,歌唱新生的时代”[4]饶阶巴桑的诗歌记下了那个时代的足迹,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他的名字,已载入了新中国文学辉煌的史册。(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学院文学院)

本文是2013年西藏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诗歌创作、接受与批评――当代藏族新诗研究》(编号:2013ZJRW6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东方民族网――西藏五十年:http://.com/xizhang50/wenxue/xizhang1.htm。

[2]黄波。饶阶巴桑诗歌写作的想象艺术。《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2期

[3]黄波。高原出色的战士诗人――饶阶巴桑。《西藏文学》,2007年4期

老人生日宴会主持词 篇8

尊敬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

大家中午好!

今天是公元xx年的x月x号,在这热情似火的七月,我们欢聚一堂,共同为我爷爷xxx的80大寿送上我们最诚挚的祝福。请允许我**寿星及其子孙对各位来宾的光临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谢意!

八十年风风雨雨,八十载生活苍桑。老人的一生辛苦并没有白费,在他的教育下,子女们都已经长大**,为老人赢得了无尚的荣光。如今老寿星一家,正可谓儿子孝,儿媳能,女儿贤,女婿强,就是在校读书的孙子孙女们也是个个品学兼优捷报频传,真可谓是后继有人啊!

在今天这个开心、大喜的日子里,在此良辰吉时,我非常荣幸的宣布:——老寿星八十大寿生日庆典活动正式开始!

好了,亲爱的朋友们,下面我们将在万众瞩目中,隆重请出今天的焦点、我们的主角、老寿星闪亮登场。朋友们,掌声响起来!

朵朵鲜花颗颗心,心心相连情谊深,祝愿寿星添福寿,寿似松柏万年青。那么,下面我们有请寿星的孙女和外孙登场敬献鲜花,表达孙辈的祝福。来,掌声响起!孙辈们把最真诚的祝福和最美好的祝愿融在鲜花中送给了我们台上的寿星,祝福寿星以后的生活像鲜花一样灿烂。

子孙拜寿在台前,敬老爱老美名传,**家庭人长寿,潇洒快乐度晚年。下面举行拜寿仪式。

请老寿星的全体子孙上堂拜寿:

一拜,祝老寿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二拜,祝老寿星日月昌明、松鹤长春;

三拜,祝老寿星笑口常开、天伦永享。

这正是喜看儿女站堂前,只愿家风代代传。让我们共同祝愿老寿星增福增寿增富贵,添光添彩添吉祥。一家人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共创美好未来。

各位来宾,此时此刻,您们肯定也感受到了现场的喜庆的氛围,您们肯定也想对老寿星说点什么。下面,有请来宾**梁平县军干所袁所长讲话。

来宾们有来宾的感情,东道主有东道主的心愿。接下来有请老寿星的儿子叶xx先生向全体来宾致答谢词。

为了给老寿星祝寿,我们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们用他们的真心真情、孝心和爱心共同铸造了隆隆的生日蛋糕,要在生日殿堂前亲自敬献给台上的父亲,来感谢父亲的养育之恩。有请儿女们献上生日蛋糕。下面请儿女们为老寿星点燃那象征八十辉煌的生日烛火。请奏响生日快乐歌。请我们的寿星和儿女们,孙辈们来到台前。亲爱的来宾们,这蛋糕象征着老寿星八十大寿,一层一层的蛋糕就是儿女一片一片的孝心,蛋糕中甜甜的、淡淡的奶香味也就象征着所有的儿女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

现在,我们的生日烛光已经点燃,星星点点的烛光映红了寿星的笑脸,有请我们的寿星来默默地许个心愿,双手合十,老寿星请闭上双眼,默默地许个心愿,因为此时此刻,许的心愿呢一定能够实现,有这么多的亲朋好友,来到这里共同为老寿星家祝福祈祷,相信你的心愿在瞬间能够实现。好,睁开你的双眼,许愿完毕,请老寿星同儿女们共同吹灭这生日。

歌颂幸福生活的诗歌 篇9

关键词: 语文教学 现代诗歌 鉴赏 技巧

现代诗歌,或称现代诗、新诗,通常也包括翻译的现当代外国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韵律美的语言、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现代诗歌有了明显的量增加,且内容不同、风格迥异,这意味着现代诗歌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取向、社会地位得到了重新审视和切实回归,诗歌鉴赏也成为语文考试的一个重要考查点。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存在,多数语文教师带有功利性,加之诗歌鉴赏题又多考查古代诗歌,因此现代诗歌的鉴赏便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盲点。多数学生平时对现代诗歌的学习仅止于诵读,根本不能达到鉴赏的程度。

《语文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是:通过诗歌教学,让学生了解诗的表现方法和语言特点,逐步学会鉴赏诗歌。其实,诗歌鉴赏题一般从对字词的理解、作品的风格和内容方面考查学生,如果教师平时对学生有这方面的训练,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水平就会有显著的提高,考试时学生也就不会总是困惑不解了。

对于现代诗歌的鉴赏,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掌握鉴赏技巧。

一、看作者

大凡有名的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作品风格,或清丽、或哀婉、或豪放、或沉郁,知其人,晓其风格,对其作品的理解也就容易多了。例如:著名诗人艾青,虽出身地主家庭,但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对人民疾苦有着切身的体会,后加入左翼作家联盟,目睹了祖国的满目疮痍。抗战爆发后,艾青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受到时代的精神,激发了诗情,抗战期间是他诗歌创作的高潮期。了解艾青的这些人生经历后,我们便不难认识艾青诗歌创作的高潮期。了解艾青的这些人生经历后,我们便不难认识艾青诗歌的特点:抗战前的诗歌表达其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有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抗战期间的诗歌则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为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息,笔触雄浑,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读其《黎明的通知》,我们便不难体会到诗人向往光明、歌颂光明的可贵热情和高度责任感,以及其对革命必然胜利的信心。

二、审题目

有些诗歌的题目就暗示了所写的内容,学生通过审题,可以了解诗歌的大意。

例如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少男少女不仅是新生命的代表,更是热爱追求新生活,勇于塑造自我的形象代表;“歌唱”是喝彩的意思。因此,这首诗表达的就是诗人热爱青少年、热爱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整体把握意境

把握意境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读一首诗,如不从整体上把握其意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很难深刻理解诗的含义。意境的营造离不开具体的意象,因此要从诗的意象营造的具体氛围中,把握它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即诗歌的主题。以席慕蓉的《乡愁》为例:诗歌中的意象“笛”“月”,无不渲染着离愁别绪与思乡之情。古人的“羌笛何须怨杨柳”、“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等诗句中的“羌笛”无不渲染着离愁别绪;“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中的“月”也在诉说着诗人对家乡、亲人、故国的思念。因此我们就能深切体会到《乡愁》中诗人那一腔深沉浓郁、永远都挥不去的思乡之情。

四、品味诗歌的语言

古人是非常注重锤炼语言的。唐代卢廷让就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苦吟,更有贾岛“推敲”的故事传诵至今。分析鉴赏诗歌,除了从整体上把握意境外,还要对重点词语悉心体味。现代诗歌的语言风格有以下几种:或工巧或典雅;或明快或深沉;或轻灵或凝重;或热情奔放或委婉含蓄。但每一首好的诗歌语言都讲究精练、优美、音乐性,讲究变化。例如《纸船――寄母亲》中的诗句:“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其中“叠”这一动作,不是随意的,而是“含着泪”的,这三个字就将女儿对母亲的眷恋、思念流诸笔端,这一小小的例子足见诗歌语言的精练。

五、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

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掌握诗歌的表达技巧。

(一)表达方式。记叙往往明确过程,描写使对象更为具体生动,议论抒情往往点明主旨。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如《纸船――寄母亲》一诗,前两节运用记叙、描写,叙写了叠纸船、抛纸船的过程,蕴含了对母亲的思念。第三节诗人思念至极,展开想象直接抒情,点明题旨,感情达到最强烈状态,让人怆然不已,这是全诗最精彩的一笔。

(二)修辞手法。现代诗歌中常用到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设问、对偶、反问、排比。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可帮助读者更明确地理解意象,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主旨。例如:余光中在《乡愁》中将“乡愁”比成“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读者就更深切地理解四个意象寄托的一种情思――乡愁,从而更好地把握主题。

(三)表现手法。现代诗歌中常用到的表现手法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衬托、象征、引用典故。例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第一节中诗人看到“远远的街灯”,星星点点,时隐时现,像天上的明星,就自然地把二者联系起来,并用“比喻”把这种联想表现出来,既描绘了迷人的夜景,又暗示了对光明未来的追求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而对牛郎织女新生活的想象,则表达了人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要提高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必须多读现代诗歌,我们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着力于朗读、背诵,少做无谓的分析。也只有平时注重对学生多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对现代诗歌鉴得准、赏得真。

参考文献:

[1]杨东增。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