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实践论心得体会优秀10篇正文

《实践论心得体会优秀10篇》

时间:

《实践论》关于间接知识和间接实践的论述,使我想到对“脑力”实践是否为真正实践,目前该如何认识,将来“脑力”实践占人的实践比例会不会越来越高?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实践论心得体会优秀10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实践论心得体会范文 篇1

关键词:实践教育哲学;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3-0046-04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实践依据客观主义认识论,把理论和实践对立起来,教育理论取得了相对于教育实践的优越地位,致使我们在实践中利用各种教育理论裁剪教育实践,并用单一的教育理论垄断了对教育实践的解释,忽略了教育实践的异质性和多样性。结果,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长期处于相互隔膜的状态,教育实践得不到有效改善,教育理论也难以产生原创性成果。新的实践理论认为,实践并非单纯是感性的,而是内在的包含着、甚至在一定的意义上高于理论,“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新的教育哲学在功能上包含两个前后递进的方面,一是力求对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作出新的解释,发现和整合当前教育实践中有利于未来教育变革的因素。形成变革教育实践的巨大“合力”。另一方面,希望在重新解释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改造现有教育形式,力求把教育的目标和社会实践变革的需要统一起来,使教育成为社会实践变革的有效工具。因此,实践教育哲学首先要探讨的,就是在这种新教育哲学的观照下,对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进行实践化改造,使新教育能够生发出理论创造的生机和变革社会实践的无限活力。

一、知识教育的改造

知识是个体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直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经验的理智化(或抽象)提炼,并借助人类在长期实践经验中发明的各种符号,比如文字、数字和图画等组成的体系得以有效组织和表达。就知识的发生或产生而言,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个体对其实践活动加以反思的主观产物;就新知识借助已有的符号体系并且也只有被有效地组织进入其中才能成为知识而言,知识又体现着人类族群的类特征,具有强烈的客观性。知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使知识的创新具有三个重要条件或特征:一是知识的创新必须是实践性的,也就是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没有这一条件或前提,无所谓知识的真创造:二是知识的创新在其起点上一定是个体性的,虽然它最终以人类的类知识形态表现出来;三是知识的创新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即人类的类知识对个体知识创新活动的促发和接纳,个体知识的类化以及个体知识的创造活动本身具有历史性。人类既有的知识王国是它的肥沃土壤。有效的学校教育一方面就是在个体知识和类知识之间建立生动的联系,可以使个体的知识融入人类知识的王国,进而使知识的王国充满生机和活力,日益丰富和扩展,同时个体也可以吸收类知识王国中被激活了的或者被个体“主体化”了的那部分知识,获得更加成熟的智慧,成为其后来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主要智慧形式;另一方面,它还要使个体知识中广大的不具有类知识特性、无法进行明确理智化的,以直观的形式保存下来的“默会知识”能够得以表述。在理论上,个体外在的实践活动与其内在的生命实践(体验和发展)活动是同构的,是人之作为活的生命有机体的一体两面。个体的生命实践活动无疑是短暂的,无论与客观的知识王国还是与其自身的“默会知识”相比,它所创造的真正能够类化的知识也是少量的。而量的多少和质的差异既取决于个体生命实践活动展开的形式和程度,也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教育活动以及教育视域中的知识。

在实践教育哲学的视域里,教育过程与知识的产生过程是一致的,教育过程的发生和发展绝对不可以违背这一过程而单独进行。当然,真正的教育只可以更加清晰的以符合教育科学的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的形式才能更加有效,同时要保护和善待个体的隐性的、个性的原初经验和兴趣,并在其中注入能动的反省思维,以加速和提炼个体经验的类知识转化,这一知识的“转化”既包括可以明确进行类化的个体经验,也包括默会知识的进一步明确、提升和构造。当生命实践活动、知识生产活动以及教育活动三者之间获得高度统一的时候,人性的生成、知识的创新以及文明社会的持续更新也就取得了一致,并且三者之间建立了良性的循环。这是东西方古典教育所共同追求的崇高教育理想。近现代教育则是对这一古典教育范式的一种反动,它的哲学基础是笛卡尔心身两分式哲学以及培根的实验科学哲学。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知识论认为: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是可实证的、独立的,具备自我发展的自组织性。这一知识逻辑发展的极致便是产生了一个如波普尔所发现的知识王国,即与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鼎足而立的知识世界,这一世界具有鲜明的客观性、自主性和实在性。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理想就是通过标准化的班级教学生产统一制式的人才,以服务于这一科学知识王国和科技型社会。在这种教育类型下,人成了知识自我发展的工具,知识也自然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独立王国,与社会生活实践之间保持着日益加深的距离。而个体则竭尽全力去习得和掌握客观的知识,日益淹没在知识王国中,成为知识的奴隶。随着生命的凋零,个体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随之消退。面对着浩瀚无垠的类知识王国,个体只有尽己所能博学之。因为他们被告知:只有建立一个广博的知识基础才会有创造。殊不知,知识的基础是在包括知识的实践在内的整个实践活动中建立起来的,把打基础和知识创新分成两阙是对生命及其实践的。个体活泼的经验受到排斥,社会生活也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偶然与必然、经验与科学、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等等,两者之间都有着难以逾越的界限。教育成了对普通个体进行奴役和专制的工具,只有少数天才式的人物才可以逾越这一间隔,在生活与知识之间重建富有生机的联系,加人类知识创造的活动。结果,学校成为梁启超批评的“知识贩卖所”,师生之间是一种纯粹的商业式“卖和买”的关系,生产出成批的“高等无业游民”。畸形的学校教育成了生命实践和知识王国之间有效沟通的巨大障碍,知识创造的生命内核有着逐渐枯竭的危险,追求理性生活构建的客观主义教育哲学因对其自身理想的背叛而必将走向“终结”。

二、道德教育的改造

不论何种年代、何种类型的教育,也不论哪个民族、哪个国家的教育,道德教育都是其核心,因为教育是关于人的培养的,没有人之德性维度,哪怕你掌握了至高的技术和最为先进的观念,大概也不能称之为人。《说文解字注》中把“德”字训为“得”,释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心”。“德”至少包含着这样几个特征:一是伦理性,“德”所处理的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这种关系包括家庭内部父子、夫妇、兄弟之间的亲人关系,国家中的君臣(现代社会中的上下级)关系,以及社会上的朋友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等。二是实践性,一个人是否有德,不在于你外在的闻见知识甚至关于道德的知识有多少,这些不是“德”之高低的判断标准,只要你能在实践中把上述的各种人际关系处理好,你就是一个有“德”的人:反之,不懂得或不会处理这些关系,就是无“德”。三是内在性,“德”从外在看,表现为能够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的行为,在内在上则是一种处理好人际关系后的主观体验,《论语·学而》开篇所谓的愉悦和快乐的心理或情感体验。如果把“外”看作“行”,把“内”看作“知”,这一体验是内外,也即知行合一的整个实践行为的心理或情感效果。

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行为个体会把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经验加以理智化提炼,进行伦理道德知识体系的建构,以作为后来处理新的人际关系的可资利用的资源之一。有效的道德教育正是对这一过程的更高程度的“模拟”,而不是如现代学校德育所认为的是更高程度的抽象,抽象在客观上造成了德育过程中道德的知识化,也就是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来解析道德的知识。康德早就证明这种把道德实践进行知识化的理解是错误的,因为关于纯粹知识的问题是“现象”界的。不适合于道德的“本体”界。道德的知识化在逻辑上使得道德教育成为杜威所说的道德说教,现实上则产生了道德实践或社会实践中知行的分离,引发和加剧了社会的“道德滑坡”。所谓更高程度的“模拟”,就是教育提供了一个场域,使得个体能够把自己的道德实践经验,不论是引起愉快的经验,还是曾经起过冲突或争执的经验,进行一次正确而有效地反思。在道德教育的场域里,任何道德的品质都不是脱离道德事件的孤立存在,比如当个体想到“诚信”时,这一概念一定是和之前发生的某一个关于“诚信”的事件结合在一起的,即使这一事件本身并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经过反思,个体将会把有益的经验智慧迁移到后来类似的道德事件中。道德意识相关联于事件的这种现象可以称作道德品质的“具象化”,道德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道德品质具象化的程度。道德教育就像一束光,使得个体的这一具象化更加清晰和明亮,从而使得个体的道德判断更加明确、道德情感更加深刻、道德意志更加坚强、道德行为的倾向性更加稳定,最终形成个体坚定的道德信仰和道德信念,能够用道德的眼光审视和评价我们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发生的一切活动。从而更加积极和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革和改造。

三、审美教育的改造

实践论心得体会范文 篇2

一、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社会实践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实质就是使作为受教育者的大学生将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内化是指人们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彻底地改变自己的态度并形成稳定的价值取向的行为。”[1]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诸多方面的优势,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1.社会实践能够有效地消除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障碍接受心理学揭示: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与受教育者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受教育者愉快的心态,会使他对教育活动持积极的态度,使之愿意接受教育;而如果受教育者处于冷淡、烦闷的心态时,就会对教育失去兴趣,产生抵制的态度。[2]传统课堂教学单一的知识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一般都具有居高临下的强制性,容易使青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态度。而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三下乡”、志愿者、义工等,则具有与实习就业密切相关、形式多样、隐蔽渗透、生动直观、富有趣味性等特点,较能适应大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爱好,使之乐于接受和参与,从而增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动力。

2.社会实践能够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情感认同接受心理学还揭示,受教育者接受某种思想观念或理论的前提之一,是他对其产生情感认同。而产生情感认同的前提,又是接受的内容必须具有科学性、正确性、合理性。“只有当人们在实践中通过亲身体验、认识和选择,确认某一思想、理论或事业是正确的,才会在行动上维护和履行,这时价值观念才能确立起来。”[3]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联系现实社会的纽带,可以使大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合理性,从而产生情感上的认同。譬如,通过实地考察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发展程度的对比,可以增强大学生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认同;通过在实践中感受辛勤劳动、诚实守信、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带来的好评和奖励,可以增强大学生对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同;通过体验市场经济的活力与竞争性,可以增强大学生对坚持创新精神的认同。

3.社会实践能够增强大学生对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与自己利益一致性的认识价值观念是“在长期的价值活动中形成的对某类事物的价值信念、价值目标、价值标准、一般价值规范的稳定的思维模式”[4]。价值观念的形成,主体的利益和需要具有决定性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同时也是价值活动。人们的实践过程,就是人们在自己利益、需要的驱动下,去追求价值、创造价值、实现价值、享用价值的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人们会对能满足自己需要、有利于自己的事物或现象向往和追求;对不能满足自己需要、不利于自己的事物或现象拒斥、躲避,并以此作为评价事物的标准,从而最终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同样是一种价值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行为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奖赏,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行为则会受到社会的批评和排斥。通过这种价值活动的反复,能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趋于肯定和认同,并最终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

4.社会实践可以为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奠定重要前提和基础从哲学认识论的视角看,“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苏霍姆林斯基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看到:“由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道路,是从行为和习惯开始的。”①政治心理学也揭示,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和确立,是一个个人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政治学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实践性质的操作学习、模仿、直接政治经验最为重要。[6]社会的政治实践活动也表明,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大,政治行为的反复,可以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和技能,使公民成长为更理想的具有民主意识的公民。[7]总之,行为习惯是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行为规范训练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之一。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接受到大量的、由组织方要求实施的,诸如职业行为、政治行为、学习行为、道德行为和人际关系行为等方面的规范训练。而这些行为规范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具体化。因此,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的行为规范训练进而行为习惯的养成,必然为他们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强知弱行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明显缺点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在实效性方面仍然存在着问题。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偏重理论知识教育,疏于社会实践历练,无疑是主要症结之一。

1.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层面,课堂教学得到加强而实践环节相对薄弱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有了明显进步。但这种进步是不平衡的,表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加强,在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社会实践环节的建设则相对薄弱,高校虽然把社会实践纳入了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了学时和学分,但在实践方式、组织形式、经费落实等方面均存在着问题,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2.在实践育人层面,实践育人得以全面开展但存在形式主义现象近年来,高校对通过社会实践途径进行育人的认识有所加深,各有关部门,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学生工作部、团委、教学院系党团组织等,积极探索实践育人的各种形式和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另一方面,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实践育人的举措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形式主义的色彩。表现为:一是覆盖面狭窄。有些高校组建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团队,往往通过公开招聘、选拔的形式进行。这种做法,一方面确有维护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之意图,但另一方面,的确覆盖面有限,往往仅有少部分精英学生得以入选,那些性格内向,或缺乏文体特长,或非学生干部的学生往往很难得到这样的机会。二是片面追求政绩。某些组织者或参与者兴奋点往往在于活动本身,注重参加活动人次的数量,关心总结上报的数字,以利评优评先,而不太关心活动的质量。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评比,也往往有重数量、轻质量之嫌。三是随意性、随机性和虚假性。社会实践一般是在课外、校外进行,尤其是个人自主实践,组织者往往难以监控。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形成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让部分有投机心理的学生有空可钻,使这部分学生的社会实践带有一定程度的随意性、随机性和虚假性。[8]

3.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价层面,重视理论知识考核而忽视实践效应评定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来说,在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估上,一般只采取与其他专业课程考核一样的方法,即采用书面答卷的方法。这种方法只注重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检查,而把实践检查的环节排除在外。即使把学生的实践纳入考察范围,也因为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评价体系,仅仅是看学生参加实践的时数,没有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态度与过程进行评价,而难以对学生的实践效果做出准确的评价。学生工作部门对学生进行的综合测评,是包含有实践环节的内容,但如上所述,实践过程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的虚假性,以及往往仅把学生比赛获奖的情况作为衡量的主要指标,就难以全面和真实地反映实践的育人效果。

4.在对教师的评价层面,重视其学术成果而忽视其实践育人成效相关部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其他教师的评价,往往以学科专业教师的标准对待,即仅仅把教师上课的课时数、承担科研课题和发表学术成果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其评聘职称的主要依据,而对教师从事的实践育人活动和成效则往往忽略不计。以上种种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育人环节的建设,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

三、统筹兼顾,建构起社会实践的科学体系

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我们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和主要的环节,要不遗余力、积极探索、建构起大学生社会实践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体系,以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之功能。

1.要坚持正确的指导原则

要建构科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就要坚持正确的指导原则。原则是“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绳”[9]。笔者认为,在建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如下原则:

(1)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宗旨上,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就是以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为本。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其根本宗旨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一方面,社会实践应从大学生根本利益的高度进行顶层设计,切实着眼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社会实践作为一种体验教育的优势,给予学生积极的实践情感体验,激发起学生自我发展的追求,不断发展自身个性志趣。使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加强,身心得到锻炼、才干得到增长。

实践论心得体会范文 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五结合”;实践教学模式

近年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笔者结合本院建设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验区新契机,同时结合本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特色建设,探索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五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即课堂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自助式实践教学与集中式实践教学相结合、网络实践教学与现实实践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以探索提高育人效果的有效路径。

一、课堂实践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

第一,突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课堂教学实践相对于校内教学实践和校外教学实践来说,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教学实践,是实施校内教学实践和校外教学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如果忽略了课堂教学实践环节,就忽略了学生成长成才最主要的教学环节。”[1]我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注重围绕课堂教学的“切入点”(问题、新闻故事、歌曲、视频等)、理论与实际的“联结点”(思想实际、自身实际、社会实际等)、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学校热点、社会热点、自身热点等)和促进认同感化的“感应点”(与自身相关、教师相关、大学生相关、学校相关等)开展教学研究,充分利用课堂,积极开展案例教学、讨论教学、辩论式教学、问题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高课堂教学参与性,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帮助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教风学风落到实处。

第二,拓展课堂空间和内容,让校园成为实践教学的“大课堂”。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活动场所,校园教学实践是课堂理论教学实践的直接延伸,校园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要取得实效,必须拓展“第一课堂”的教学空间和内容,将“第一课堂”和校园“第二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融入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把大学生的校园活动作为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课堂”。在探索和实施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和途径过程中,充分利用学院的大学生文化活动中心、体艺中心、演艺中心等,依托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以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与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团委、就业服务中心等职能部门、各系部合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积极参与,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紧抓思想政治教育主线,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思想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突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性,让校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课堂”。一方面,教师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思想教育活动相结合。依托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实验区思想道德素质训练基地,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将素质教育活动制度化、常规化。另一方面,教师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校园各项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此外,教师还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我院大学生素质教育实验区专门建立了身心素质训练基地,建立了一支心理教师和心理辅导员队伍,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健康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等多门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程,建立了三级心理咨询教育体系和网络咨询平台。通过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查、心理健康节、阳光心理月等活动,多途径、全方位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

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积极走向社会,让社会成为学生锻炼成才的“大熔炉”。校外实践教学是以社会为课堂,学生通过参与各项社会活动,来了解社会、认识自我,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课堂和校内实践教学的空间是有限的,社会是学生锻炼成才的“大熔炉”,学生必须也终究要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社会实践是课堂、校内和校外三位一体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积极创造条件,走出课堂和校园,走入社会,延伸和拓展实践教学空间,引导大学生进入社区、工厂、企业、机关和农村等更广阔的领域。学院通过与社会各方广泛开展共建活动,建立了多种合作形式的师生社会实践基地、志愿服务基地、德育基地和实习、就业、创业基地,为广大教师尤其是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学院各职能部门和系部,充分利用基地的教学资源,将理论教学延伸到社会,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实践教学的效果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如在讲授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时,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企业、工厂,并由所在部门的负责人给学生讲解改革开放30年来该企业如何在科学观念的指导下获得巨大发展。我院采取参观、考察、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和“三下乡”等多种形式开展一系列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走进横塘三个社区活动,开展和谐文明生活宣传、法制宣传、禁毒知识宣讲、文艺演出、困难家庭帮扶、关爱民工子弟、敬老院爱心慰问、人口普查协助等多项志愿服务工作,促进了社区的文明和谐与稳定。在服务社区管理、服务横塘居民和横塘企业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社会,锤炼了品格和意志,拓展了能力,促进了就业和创业。

三、自助式实践教学与集中式实践教学相结合

自助式实践教学不同于传统的集中统一安排实践教学,它是指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而在教师指导下按计划要求以大学生自主管理、自助服务和自我教育方式,在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地点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自助式实践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突出了每一位大学生自主管理、自助服务和自我教育的积极作用,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主体地位。[3]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求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布置实践任务,提出实践要求,明确时间范围,让全体学生在规定的时段内,自行结伴或分组,围绕理论内容,结合现实生活,进行认知、情境体验、调研等实践活动,从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

自助式实践方式结合当前高校面临的实际困难,不仅破解了以往参与实践的广泛性不够的难题,同时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一位大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效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和形式主义的问题。通过学生自由组合,分组进行,在教师指导下自行安排时间、活动、行程和自我完成实践,发挥大学生在实践育人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从而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自助式实践教学中要坚持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坚持就近可行的原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并且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费用支出、安全等相关因素,同时不能弱化管理与考核,自助式实践要求学生提供践行证明资料。这一方式坚持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贴近当代大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学习特点,具有针对性强、灵活性大等优点,使得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既可行又有效。

四、网络实践教学与现实实践相结合

随着网络对教育影响的不断加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紧跟内外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积极开拓网络这一平台,抢占实践教学新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必须转换观念、更新形态,探索多种形式的虚拟实践,实现与网络的深度融合与对接,形成网上实践与网下实践互动、互补的新格局,进而激活课堂教学、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4]网络的普及和电脑的广泛应用,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实践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提供了新的平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结合理论教学内容主题,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课程网络平台等,安排网络实践教学,这突破了过去囿于实践教学空间等因素的限制,任课教师可以网络为依托,以虚拟空间为场所,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网络对接。其优势和特点明显,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超越性。网络不受时空的限制,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灵活性,可克服实践教学学时不足、基地不足、经费不足以及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也可增添学习过程的探索性、创新性,最大程度满足学生自主性、多样化需求。因此,网络实践教学与现实实践相结合,相互补充,受到学校和师生的广泛认可,未来的发展空间广阔。如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虚拟实践,如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虚拟参观等。

五、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走与大学生专业特点相结合的道路,通过向专业前贤学习,用专业所学了解社会,用专业所学反映社会,用专业所学服务社会,探索育人效果的有效路径。[5]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模式下,开展实践教学,要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合作,建立合作沟通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才能更好地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的专业实践相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主动了解各专业实践教育的计划和安排,以便能适时地根据专业实践的内容和要求,及时确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主题。在专业实践任务布置的同时及时布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任务,要求学生在实习、顶岗过程中不仅记好专业实习日记,还要记好思想日记,在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思想品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专业课实践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的。专业课实践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即培养学生“如何做事”,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侧重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二者统一于人才培养目标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安排时,既要考虑课程的性质与要求、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又要考虑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既要考虑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又要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既提高思想觉悟,又强化专业意识,增长知识、锻炼能力。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仅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实践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渠道。我院通过“五结合”实践教学模式综合性立体化实施,在教学实效性上有所突破,但在时间安排上和覆盖面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结合我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验区”的建设和完善,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不断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唐荣双。高校思政课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校内实践与校

外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1,(16).

[2] 王丽霞。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J].

职业教育研究,2013,(2).

[3] 郑荣伟。“自助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J].

教育与职业,2019,(9).

[4] 陈宝,刘会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实践教学探微

[J].思想理论教育,2013,(8).

实践论心得体会 篇4

〔关键词〕 “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

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是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最有争议的热点问题之一。我国学术 界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取得了许多积极的研究成果。比如,克服了长期以来对实践 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的倾向,主张在坚持物质本体论的前提下阐述实践的本体作用,等等 。但是问题并没有取得相对一致的看法,有的问题仍有较大分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 讨。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基石不能被抽掉

世界的客观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性问题,也是最受形形色色唯心主义非难的问题。 至今哲学领域中的斗争仍然绕不开这个问题。

有人提出,世界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难道世界的本体性质就不会发生变化?世界不是永恒 不变的。它一方面是自在的变化,这就是自然自身的进化,另一方面是人类对自然的改造。 人 可以创造自然界没有的东西,可以改变自然存在的状态,这就是人化自然。但是,人化自然 的存在,并不否定世界的客观性。因为,人化自然是由人对自在的自然改造而来的,没有先 于人 而存在的自然界,就不可能有人化自然。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人们的感性活动… …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①而且,人化自然 对于所有的人来说,仍然是意识之外不依存于人的意识的存在,它能为所有的人所感知、反 映和利用。自从人类产生以后,我们先辈改造自然的全部成果都是作为后代所面对的客观事 实。即使信息科学的发展,虚拟现实问题和数字化生存方式问题的出现,都不能取消世界的 客观实在性。因此,世界在人的参与下不断变化,可变化中又保持自身的同一性。这种同一 性的基础就是世界的物质客观实在性。

有人提出,世界是由人来认识的,世界的意义也是由人来赋予的,怎么能说世界是客观的呢 ?我们认为,依存于主体的不是客体而是被反映在主体中的客体的内容。确实,人所面对的 世界是包括人和人类社会在内的世界。因此,人无法撇开人自身、撇开人作为主体来谈论世 界以及世界的客观性。主客体关系的存在,的确使世界客观性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因为, 撇开主体谈论世界的客观性问题,就使谈论处于认识之外、经验之外的存在,这是神秘主义 。而在经验之内、认识之内、意识之内谈论世界客观性问题,又可能会陷入唯心主义的陷阱 。这个看似不可解决的矛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引进“实践”范畴后而得到解决。由 于人的实践活动,客体的坚硬性被消融并为人的目的和愿望所重铸;同样由于实践,主体的 任意性和纯主观性被化解并必须受到实践的检验;尽管人在认识中不可避免地有主观附加, 但这种主体的附加会在长期反复的实践中得到清洗,然后在开始新的认识中又会有新的附加 。因而按照世界本来面目认识世界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反复的过程。马克思所说的人应该在实 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的现实性和力量,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和非现实性 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是把实践作为防止由主客体相互作用而滑向唯心主义的 不可逾越的栏栅,从而为世界的客观实在性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明。

有人提出,强调物质本体论会不会导致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忽视?我们认为,人的存 在问 题、人的命运问题当然是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充分关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 世界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把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哲学使命,最充分地体现了 对人的现实命运的关怀。但这种人文关怀不能纳入当今的人文主义的哲学思潮中,不能按照 存在主义或抽象人道主义观点来解读或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不是人 的存在的本体论。因为,人的生存境遇的改变,不能归结为对人自身的探求,而是对客观世 界的改变。人的问题的正确理解和解决必须在科学世界观特别是历史观的框架内才能做到。 把人的存在问题、人的命运问题的根据放在人自身,而不是放在“人的世界”即人所处的经 济制度、政治制度和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来考察和解决,最多是悲天悯人或一掬同情泪而已 ,何以谈得上人的主体地位的正确发挥。

有人提出,物质本体论是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物质本体论会不会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降 低到旧唯物主义的水平?我们认为,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与旧 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是有区别的。旧唯物主义讲物质的时候,由于没有把历史放在视野之内 ,它的物质观是片面的、半途而废的,也是缺乏辩证法的。它的物质概念并没有包括人的实 践活动及其产物。这就是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物质观进行批判的缘故。可是,马克思从来 没有批判旧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客观存在的确认。他只是指出它的主要缺点是不了解实践的 意义,而没有说它在确认自然界的客观存在这一点上也是错误的。相反,他是在旧唯物主义 的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并克服它的缺点。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马克思的物质概 念包含了旧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所没有的内容,那就是:(1)人的实践活动本身;(2)实 践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即人化了的自然(包括人造的物质客体);(3)实践造成的一定 的生产力;(4)实践造成的一定的生产关系。”②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所作 的 这种“增加”,决不是外延的扩大,也不是在一袋马铃薯中增加几个马铃薯,而是根本性 的变革,这种“增加”使唯物主义的性质、作用和历史地位都发生了巨大的革命性变化,完 成了由旧唯物主义到新唯物主义的飞跃。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讲物质第一性,可 是概念的内涵不同,命题的性质也不同。难道新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讲“人”,就划不 清界限了吗?难道为了不致于降低到旧唯物主义的水平,新唯物主义就不讲“人”了吗?毫 无疑问,马克思哲学的特点、马克思哲学所造成的革命正在于它把实践看作理解“全部社会 生活”的钥匙。可是这并不等于说马克思抛弃了旧唯物主义肯定过的前提,或者反对旧唯物 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的论断。一句话,如果只说到旧唯物主义的这个论断为止,当然不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可是如果连起码的一般的唯物主义命题也不承认,恐怕就更不是马克思主 义哲学了。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而要在本 体论问题上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就必须以承认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为前提。在这个问题 上动摇,就会全线崩溃。在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历史观问题、 价值观问题、人生观问题等任何重大哲学问题都会因为丧失辩证唯物主义的本体 论前提而倒向唯心主义。否定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忽视世界的客观性,无论在理论上还 是在实践上都必然陷入困境。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内在地包含实践的内容,但不能归结为“实 践本体论”

为什么我们承认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又不能归结为“实践本 体论”呢?所谓“实践本体论”就是“把实践引进本体论,把实践提升到世界本质的行列中 去”。在实践本体论看来,实践是万物的本原,整个世界都是人类的历史实践的派生物。那 么,这种“实践本体论”为什么是错误的呢?

第一,“实践本体论”是对“物质本体论”的否定,它从本质上说是同唯心主义相通的。实 践 本体论用“实践一元论”来取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一元论”,即取代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因此必然走向唯心主义。从表面上看,他们似乎是反对机械论的, 但实际上是把矛头指向整个唯物主义,特别是指向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或物质一元论,并不是机械的唯物论,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变 化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变化发展的统一,而人们正是 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这个物质世界并参与这个物质世界的运动。而“实践本体论”认为,整 个物质世界的“一切存在”都是人们从主体出发在思想指导下从事实践的结果,即都是人创 造的,只能存在于人的实践之中。这样,就否定了人的实践以外还有一个物质存在,这不是 唯心主义观点又是什么呢?

第二,“实践本体论”把本属中介范畴、功能范畴和属性范畴的“实践”提升到本体的地位 ,最终必然走向唯实践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重视实践的哲学,是对实践概念作出最科 学解释的哲学,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马克思主义哲 学反对把“实践”范畴上升到本体论范畴。因为,实践作为主体的人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 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它只能作为一个中介范畴、功能范畴和属性范畴。所谓中介范畴 ,就是实践是作为主体与客体相互联系的中介物,它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更不是本体 。所谓功能范畴,是指人通过实践而发挥改造物质自然界的功能,实践是人特有的功能,它 既不先于人,更不先于自然界。所谓属性范畴,是指人这个特殊的物质实体所特有的行为属 性。如果把实践的这种中介地位、功能地位、属性地位上升到本体的地位,也就是上升到万 物创造主的地位,那就必然从实践出发而最终走向唯心主义的唯实践主义。

第三,“实践本体论”的观点混淆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具体形态是可以通过实践 而改变的,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这个本质是不能被创造,也是不能被消灭的。马克思、恩格 斯在《神圣家族》一书中指出:“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 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还 说:人在生产中“只能改变物质的形态”,而且“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④这充 分说明实践活动本身不是本体,不能取代物质本体。

第四,从哲学史上看,“实践本体论”是西方人本主义和南斯拉夫“实践”派的观点,它是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存在的。南斯拉夫“实践派”的代表人物彼得洛维奇、坎 格尔加等,他们挂着马克思主义的招牌来篡改马克思主义,向马克思主义宣战。他们要把马 克思主义哲学改名为“实践哲学”,要挖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物质本体论。他们说 :“世界的统一性既不存在于上帝、理念、精神之中,也不存在于物质性之中,而只存在于 人类的创造性活动之中。”“关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的看法,是没有得到克服的 教条主义和直观主义的残余,是过时世界观的最后残余。”“马克思主义是实践一元论,而 不是物质一元论。”

第五,“实践本体论”的观点会在现实中造成危害。实践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中有着巨大的 作用,这是毫无疑问的。“实践本体论”的错误并不在于承认实践的作用,而在于无限夸大 实践的作用。用这种理论指导现实,必然会导致工作中的主观蛮干、不讲科学和不顾社会效 益。一句话,必然会在工作中背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贯彻唯心主义的思想路线。因为 ,人们的实践并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它总要受到客观条件和主 体自身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并非实践就是一切,实践就有一切。在这方面,我们过去曾经 有过深刻的教训。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实践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有自觉与盲目之 别,蛮干是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的。

三、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辩证统一”的说法值得商榷

在讨论中,有学者提出,既要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又要发挥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动作用, 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的“辩证统一”。我们认为,对 此“辩证统一”问题仍值得深入探讨。

“辩证统一”即矛盾的对立统一,这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作为科学的思维方法,就是 既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又要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客观事物的矛盾对立统一,既有普遍性, 又有特殊性,因此,我们必须对具体事物、具体问题作具体的分析,正确把握其对立统一的 特殊性。

我们认为,如果要提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的“辩证统一”,那么,这种“辩证 统一”关 系的实际内涵应该是:一方面,物质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本体论,不可混 淆;另一方面,它们之间又有同一性,这不仅表现在它们之间存在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 发展的相互依赖关系,而且还表现在物质本体论中包含着实践本体论的因素。如果只承认它 们之间存在对立性,而不承认它们之间存在同一性,那就不是辩证法的观点,而是形而上学 的观点。

有人对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的“辩证统一”作这样的理解:物质本体论主要说明世界的 客观性,实践本体论主要揭示人的活动的能动作用,两者互为前提、互相补充,同时又各自 相对独立,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基本点。由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是“辩证统一”的。这种理解的根本错误,就在于两种根本对 立的观点的调和与混淆。

有的同志也许已经觉察到以上观点存在问题,所以在他们的论著中对“实践本体论”作了一 些严格的限定,比如,认为“实践本体论”是以承认自然界存在的优先地位为前提的,是“ 唯物主义的实践本体论”而不是唯心主义的实践本体论。诚然,经过这样一番限定性的解释 ,其观点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我们不能不考虑这样一个重要事实,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论述 的:在哲学史上,实践本体论是与物质本体论相抗衡的唯心主义本体论,在唯心主义的 头上戴上“唯物主义”的帽子,显然是不妥的。特别是经过这种限定性的解释以后,就以为 可以得出结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既包含物质本体论,又包含实践本体论,必须坚持“ 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的辩证统一”。显然,这样的解释和提法本身就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很容易引起误解和在理论上造成混乱,不利于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有的人说,既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承认世界的客观性,又承认人的实践活动的 能动作用,那就应该承认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的辩证统一。我们认为这样的理解是肤浅 的。这里把两个不同的问题混淆了,即把“承认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动作用”与“实践本体论 ”两个不同的概念等同起来了。合理强调实践在历史活动和认识活动中的作用,是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本来意义,但把实践当作世界的本原、本体,这就超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来意 义了。其实,这两者不仅有程度上的差别,而且有本质上的不同。为了坚持彻底的唯 物主义一元论,我们认为不宜提两者的“辩证统一”,正如历史唯物主义既主张人民群众是 历史的创造者,同时又承认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的重大作用,但我们不宜提“群众史观与英雄 史观的辩证统一”。其道理都是一样的,就是为了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与唯心主义 和二元论的观点划清界限。因此,承认实践的观点是从属于物质的观点,是第二层次的观点 ,也可以说是物质本体论的确证、表现和补充。那种认为实践本体论同物质本体论在“本质 上是同一个东西”,并且试图以实践本体论取代物质本体论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从逻辑 关系上说,物质本体论是总体观点,承认实践的能动作用只是这个总体中的部分或环节,我 们不能把部分归结为总体,或者用部分来取代总体,否则,就会犯逻辑上的错误。同理,在 认识论上,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无疑包含着认识选择性的内容,但我们决不可以把它归结 为“选择论”。在辩证法上,列宁指出:“辩证法,正如黑格尔早已说明的那样,包含着相 对主义、否定、怀疑论的因素,可是它并不归结为相对主义。”⑤在历史观上也是一样, 历史决定论内在地包含历史主体选择性的内容,但不能把它归结为“主体选择论”,这就是 历史的唯物论和历史的辩证法。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

②陶德麟。从马克思的两段话引起的几点看法〔J〕.现代哲学,2002,(2).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58.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57.

实践论心得体会范文 篇5

实践性 校本培训 模式

当今中小学的校本培训,大多采用专家报告、名师上示范课和教研组研讨与学习等形式进行。虽然,学校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效果还是不明显。就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数教师认为专家和名师的报告与示范离现实的教学太远,不实用、不现实(即教师的水平有限和所教学生的差异,而无法推广落实),自己又是被动地接受式培训,因而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效果不显著。为此,我们针对以上现象提出了实践性校本培训的基本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实践性校本培训的理念

现今的中小学校本培训,关注的外在培训价值多,装饰作用多;而忽视了校本培训的内在和本质的价值――实践价值和情感价值;只习惯于把校本培训看作是专家报告和名师示范的一种特殊活动,而忽视了校本培训还应该包括全体教师的实际操作、实践体验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的培训:强调专家和名师的知识传授过多,重视全体教师的实践操作体验较少,重视教师主动参与和勇于实践较少。因此,使得这种培训必然导致在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情感体验方面的严重丧失。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实践性校本培训的基本模式,形成了“实践则提高,实践则发展”的理念。因为实践需要是每个教师教学生涯中的最基本的需要,所有教师自身都蕴涵实践冲动的本能,都渴望实践体验的需要,都可望在实践中获得成功。正如所指出的“在实践中求生存,在实践中求发展”。现代社会,人与人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个缺乏实践应用能力的人将会被淘汰,一个具有一定实践应用能力的人较有利于生存。

因此,我们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必须把实践性校本培训融进每个教师的生活世界中和教学实践中,使实践训练成为教师的生存手段和个性表达方式。通过实践,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天赋;训练教师适应新教材的能力、适应学生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实践性校本培训的特点

通过几年的实践性校本培训,我们明显地体验到该培训必须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理论联系实际性

实践性校本培训不但要有专家的指导,而且还必须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教师只有通过实际教学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提高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才能为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与基本功。

2.人本性

校本培训不但需要专家的引领,进行理论上的培训和学习,而且还必须重视人本性,进行人本化培训。因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存在着接受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在培训时就需要因地、因校和因人而宜的进行培训,根据不同教师的实际需要,实际接受能力,实际接受方式进行人本化式的培训等。

3.开放性

实践性校本培训淡化培训的模式化和专一理论性,使培训方式呈现非模式化和实践性,其策略是用规范模式而不唯模式论。如学科实践教学研讨、学科渗透、学科综合知识应用、心里素质训练和人际关系培养等;也提倡创新、有效和有意义的新教学模式和探索等。在培训过程中力求达到培训开放化和多元化,使教师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式的接受培训,从而最大化地挖掘教师的潜能和利用教师的智慧来主动参与培训等。

三、实践性校本培训的内容与方法

在实践性校本培训中,我们除了采用常规的专家专题讲座、报告会、案例分析、观模课和名师示范课、经验介绍、论坛等手段对教师进行群体性培训外;还运用师徒结对、座谈、沙龙互动和网络平台交流等手段进行个体性培训和自主培训等。除此之外,我们还特别进行了对教师专业技能和综合知识的培训,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对新课程新教材的培训,生成性问题的培训;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性培训和学科内探究性培训等。

1.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让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能健康地生活和发展,都能得到幸福和快乐。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心理是否能够健康的成长与发展,决定着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安定。因此,我们在对教师进行校本培训时,首先是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具体的培训内容主要有:一是心理个案分析,如通过对本校本县和全国学校内发生的一些典型的心理个案进行分析,指导教师如何运用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来解决这些心理问题;二是互助活动,通过教师间的心理互助活动,使教师获得感悟和内省;三是学会自我减压,就是运用运动、郊游和书写等方式来发泄心理的不良情绪;四是心理辅导;五是同事支招,就是当教师有困难的时候,不仿向同事适度地示弱,激起他们的侠义情结,向你伸出橄榄枝为你支招,以解你心头的困惑;六是阅读心理学知识和观看心理健康教育电视节目,专家自编的心理小说与心理故事,从中分析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心理问题,从而模仿主人翁的办法进行解除和根据专家的建议进行自我自助等。

2.生成性问题的培训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碰到许多问题。如教师综合素质存在差异,教学手法存在差异,教学专长不同;学生对不同学习方法的运用存在着差异,对不同的教学方法存在着适应性差异,对新教材不同内容兴趣上存在着差异等。我们就把这些生成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对教师进行培训,具体的有新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在各学科中的渗透,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方面的培训。

3.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性培训

本类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运用多种智能共同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掌握其中的原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及运用新理念、新手段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由于各级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参差不齐,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接受各种培训较少(农村缺少资金),大都靠自学。因而,对新课程的理念和原理掌握不足,把握不准,不知怎样理解和具体应用,导致落实偏差较大。因此,我们把提高教师如何参与新课程培训放在首位,通过把新课程的理念和理论进行改编、整合、补充后,并与当地实际教学结合起来编写出许多教学案例、示范课、展示平台、研讨课、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应用等供教师们参考学习,教师们积极性很高,认为很实用效果好。

四、实践性校本培训模式构建的评价

实践论心得体会范文 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认识

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是“作为一定的阶段,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活动。”从本质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即实践活动。如果将实践活动区分为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三大类的话,思想政治教育应归入社会实践活动,是其中的教育实践形式之一;如果将实践活动对象区分为自然、社会、人的话,它属于以人为对象的实践活动,因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于人思想观念与行为的发展与改造的实践活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是关于“教学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而不是关于“教学是什么”的问题。学生通过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课程,既把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又在实践中得到了理论教学和课堂上得不到的知识。

同时,在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并且从中受到了最为切实有效、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目标的认识

1.通过课堂实践教学,可使教学内容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活起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实践教学中以大量的、鲜活的资料或案例,为理论教学提供坚实的实践支撑。一方面,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理论到理论单一的模式,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通过给学生提供自学、思考、研究、讨论、辩论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的认识,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2.通过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注社会承担责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法律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管理活动,在活动中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协调与管理,在参预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对思想政治课程实践教学实施方式的认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分为课堂内的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而课外实践教学又分为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

(一)课堂内的实践教学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根据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而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包括:课堂讨论、演讲、辩论、观看课件等。1.课堂讨论和辩论。课堂讨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围绕某一理论或现实问题各自抒发己见,展开辩论,以求得正确认识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的特点在于信息多向,传递反馈迅速,能够调动每一个参与者的积极性。增强参与意识,使得教学模式不再单一,课堂气氛不再沉闷,增加吸引力和说服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通过课件创设现实情境。课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创设了用语言无法营造的情境,能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其主要特点是生动、形象、具体、富有吸引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些事物和现实,如具体事件、异国的风土人情、宏观世界、微观结构、事物的内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等很难使大学生实际感知,而这些通过教师的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都可以表现出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增强生动性、实效性,并提供更大的信息量,使抽象的理论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接受理论知识。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课外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所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以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包括校内实践活动和校外实践活动。

1.校内实践活动

校内实践活动是在学校范围内除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外所开展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有:读书活动、社团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育教学的延伸,是寓教于乐的载体,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内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1)读书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阅读报刊,丰富时事政策教育的内容,加深对时事政策的理解,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帮助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和马列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形势,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丰富和加深已学的政治理论知识。(2)观看影像资料。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观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电影、教学资料片、以及富有教育意义的影视资料,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构建良好的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怡情养性、陶冶高尚情操。(3)大学生社团活动。大学生社团活动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而存在,是学生依据自己的需要而自由拓宽的天地,是大学生培养能力、增长知识、提高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仅靠课堂教育是不行的。(4)开设专题讲座。根据实际情况开设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专题讲座和学术讲座,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可以通过外请专家或自己开设讲座的方式。

实践论心得体会 篇7

关键词 心理健康 实践教学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心理健康实践教学的现状

全面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心理健康课程的实践教学如何开展?在高职院校扩招、教学资源紧缺、教学时间短的情况下又如何开展?三年制学制的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几乎就只有2年,可以给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时间往往只有有限的十几个学时,根本没有办法完成教育部规定的36个学时,一般大多用课外活动来补充。但是课外活动由于不能进入教学体系,教育内容随意性很强,“候补活动”活动计划往往落不到实处,就是勉强开展了,质量也难以保证。而许多体验教学、心理行为训练、讨论等实践教学是心理健康课程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由于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实践教学体系保障,真正落到实处的非常少,使心理健康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 开展心理健康实践教学的必然性

2.1 心理健康课程本质决定了实践教学的必然性

实践教学相比于理论教学具有“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感受、侧重过程评价”的显著特点, 而心理健康课程的实质为“体验式、活动式”课程,这就要求课程在心理学课堂理论教学之外必须有“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理论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锻炼和优化能力、科学评价”为特点的实践教学环节,这些教学环节可以在课堂,也可以在课外,目的是使学生达到“在体验活动中感悟书本以外的真知灼见”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2 “部分课外活动”转变为“实践教学”,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

“实践教学”与“课外活动”相比,笔者认为实践教学具有“整体规划,管理科学,考核完善”的教学体系优势,可以有效避免课外活动管理制度不严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明确、组织管理跟不上的弊端,把部分课外活动、实践活动纳入教学体系,进行实践教学,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层次。其次,实践教学的设计与理论教学有很大的关联性,当然,不是所有课外活动都强行进入课程体系,是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联系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的课外活动才是实践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3 心理健康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院结合时展的新要求,提出了培养高职学生“学做事、学做人”的方针,其中学“做事”就是要大力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学做人”就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论是职业能力还是综合素质都必须经过实践的锻炼,所以开展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3 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3.1 整体规划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的制定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整体规划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连,一年级进行新生适应训练,包括提升班级凝聚力、提升人际互动与交流的班级心理辅导、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团体辅导;二年级开展以自我意识、挫折应对、恋爱等的教学内容相联系的实践教学,三年级就业心态调、就业面试模拟等的实践教学内容,总之,对于各类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要根据根据教学计划对不同年级进行侧重点不同的引导和任务的安排,全盘统筹,科学规划。

3.2 丰富、创新教学途径

(1)实践教学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是在课堂理论教学之外的教学活动, 它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 也可以在课堂外进行;若认为实践教学等同于社会实践,会大大缩小实践教学教学的方式和途径,所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把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实践教学形式融入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开展各具特色的团体心理训练。发展性团体心理训练,不同于治疗、矫正形式的团体辅导,参与人数少,发展性团体心理训练一般以班级为单位,训练内容的安排可按时间顺序性和学生特点来设计。例如不同年级训练不同的内容(如前述);其次根据各学院生源特点和专业特点,开发特色团体训练,提供给各班级按自己实际情况选修实践教学课程,充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课余时间。

(3)结合其他素质教育学科开展实践教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综合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可以与其他素质教育课程结合起来进行实践教学,互相渗透,相得益彰。其次,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相联系,为学生确立未来职业目标提供了解自我的科学测评手段,包括学生气质、性格、能力、职业兴趣、SWOT等的职业倾向测评;或者开展卓有成效的“大学生自我意识成长记录”自我探索实践教学活动;利用主题班会时间开展与课堂教学相联系的、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讨论或者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心理健康、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讲座,全方位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4)积极开展心理委员会、心理社团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活动。要充分调动各级心理委员、心理社团成员参与到学校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中来,既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用于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又可以通过对心理委员、社团成员的培养促进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学生自制能力的提升。例如班级委员对各班学生心理状态的及时反馈和对心理健康高危人群的持续跟踪;5.25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心理剧大赛、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都是由各级心理委员和心理社团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开展的,这些实践工作在大大提升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性和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的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真正到达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5)大力推动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是实践教学的社会延伸,主要以对周边社区服务方式进行。我院学生志愿者积极参加到周边社区的老年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服务和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中,给老人定期进行形式多样的心理陪护,给留守儿童进行丰富多彩的团体训练活动,得到了老人和儿童的极大认可,学生在巩固了所学知识的同时,也在这项活动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3.3 建立健全过程考核评价标准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评价采用重过程评价的评价方式,学生选择了学校提供的选修项目,完成相应的训练和作业,就能获得学分。我院的心理健康实践课教学的学分是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12个学分中的4个学分来体现,参加了团体心理训练的、完成自我探索心理测试 或者完成《自我意识成长记录》的、参加自愿者服务并完成活动总结心得的、担任各级心理委员或服务各类社团年满一年的,均可获得相应的学分,这样的评价体系大大提升了学生参与心理健康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陈丽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考[J].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2010.2.

实践论心得体会 篇8

关键词:教育理论;生命力;创生;学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2)01-0015-05一、富有生命力教育理论始创机理

富有生命力教育理论的始创机理,主要表现为以个体方式创建教育理论的认知、情感等形成过程的机制和学理。在教育理论研究或教育实践活动中,主体因问题触发而产生创造冲动,进而创建出闪现智慧、灵感火花的生命力原创点。由这些富有创造力的精神生命力所触发的智慧火花,与研究者既有经验和理论基础结合,就会从好奇和攻克难关的挑战心理上激发出研究激情,促使研究者从既有理论和研究范式出发,形成新理论建构框架的潜在认知地图。从而将教育研究者的内心冲突与理性精神的规范提升有机结合起来,促成个体教育理论最初的原点创新,为新理论体系研究起点和演绎走向的形成奠定基础。

实践解题中的创生机理。从最终的意义上说,“实践是任何理论产生的最终根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研究富有生命力教育理论的始创机理,理应从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关系人手。而问题的发现及其解决方案的提出,则是教育理论之根与实践之源有机结合,孵化出富有生命力教育理论创新点的温床。因为问题不仅是引发研究者深入思考的聚焦点,更是新观点、新认识产生的最初原点。正如顾明远教授所说“教育科研的生命力一在实际,二在创新”。富有生命力教育理论的孕育,正是从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研究中创始的。这样的问题由于来自于教育实践或理论研究实际,不仅具有生命力的源泉性,而且其一连串问题解决所构成的初级理论框架,具有从宏观上制约教育理论生命力走向的隐性作用。因为“问题框架的意义和作用远远超过问题本身,它使人们进一步增加对问题整体性的认识,并对科学认识的发生和形成显示出方法论的功能”。首先,研究对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彼此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只要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带有关键性的问题,就会有助于推动解决其他问题。因此,在建构教育理论中解决关键问题所形成的理论支撑点,往往以新概念、新原理、原则等形式构成教育理论的概念体系、核心原理等,从框架结构上形成对整个教育理论体系的支撑和规约。其次,从问题中产生的教育理论因为植根于现实教育或研究实践土壤,不仅代表着教育实践群体或者研究群体的利益,还蕴含着他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喜怒哀乐等生命本能冲动,所以是构成富有生命力教育理论的基础和直接材料。在始创教育理论的过程中,研究者所拥有的现有理论与解决实践问题中形成的初级理论,不仅从矛盾冲突的关系上限制了其理论建构的走向,而且由于社会发展变化,还将从意识形态和解题思路上促使研究主体解题方式的转变。同时,也促成实践群体意识形态和实践行为的改变,这就从客观意义空间和主观解题思路上,大体规约了解题理论的基本结构,从而影响着由此引发的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

始创富有生命力教育理论的认识论机理。一是心理动力机制。只有当研究者应用既有理论不能解决面临的问题时,才会主动探求创造新的理论,这时研究者面对新问题完全处于认知失调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研究者的经验和理论积累所提供的知识背景、习惯性认识图式等没法解决面临的具体问题,或者应用先前掌握的逻辑推导法则、研究工具等,总是得出矛盾、错误的结论。正是这些矛盾激发主体探究的激情,力图通过重构原有经验和理论体系,改变自我认知结构来达到新的心理平衡。在这一艰苦的创建过程中,解决具体问题的“功利因素”和认知失调的心理因素所形成的“力场”时时驱动着研究者探索新的解决办法,构成始创教育理论的认知环境。二是解决问题的认知结构形成机制。在利益和认知失调的驱动下,研究者将解决问题的经验因素与既有理论和分析工具等因素融合起来,形成相互作用的认知起点。然后,从已有认知起点出发,针对现实教育问题提出既符合自身需要又能解决问题的策略。一旦尝试性解决策略获得成功,研究者即可借助解决问题策略的思路形成暂时的神经联系回路。再经若干次反复实践的成功,神经联系回路得以不断强化,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内生工具、理论支撑点、经验操作程序之间的内在联系性逐步清晰起来,于是新组合的暂时神经联系回路逐步转化为研究者内心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最后,是研究主体认知习惯对始创方式的制约作用。研究主体认知习惯的养成,一是起源于其本科、硕士、博士的求学经历,尤其是其所学专业及其研究方向,对其理论素养和知识结构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和制约性。二是其长期以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研究习惯。在长期的教育研究实践中,研究者逐渐对某些问题产生了特殊兴趣,形成了适合自己的独特研究方式,并从习惯性理论建构思维方式上决定着其始创的视角和推演形式。

始创富有生命力教育理论体系的成形机理。研究者在始创教育理论体系过程中,一般根据解题程序和逻辑演绎规范来构造教育理论框架。首先,是教育理论“生长基点”的成形。研究主体思维中孕育的创生点,只是朦胧、混沌的有助于始创教育理论的生长要素,只有形成理论体系中的创生基点――即演绎整个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所依托的基本概念,才能将蕴含着研究主体的教育精神清晰、明确地表述出来。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只有形成了新的概念,把握住了问题的本质,才能开始理性的思维活动,演绎出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体系。为此,作为富有生命力教育理论创生基点的概念,必须具有科学概念的特征,即具有“反映科学对象本质属性的基本思维形式”。也只有形成了新的基本概念,才标志着主体研究深度和意识的成熟,标志着始创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体系找到了立足点。其次,是教育理论体系枝干的萌发。基本概念形成后,研究主体内心涌动的精神生命力就处于深刻的转型时期,研究主体通过积极寻找能够支撑新认知结构的理论依据和教育事实,来促进和论证教育认知结构新框架的形成。美国社会学家史蒂芬・科尔(Stephen Cole)在其《科学的制造》一书中,把科学知识分为核心知识与知识。核心知识是科学知识中的一小部分,是被科学共同体承认为“真实的”和“重要的”那一部分知识。知识则是由科学研究人员产生的在核心知识以外的所有未被普遍认可的知识。从科尔关于核心知识的论述中可以推知,在始创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中,必须确保创生基点的“真实性”和“重要性”。因为只有这样产生的教育理论,才具有较高的“公认度”。沿着基本概念的微观结构,再结合解决问题中形成的初级理论,演绎出始创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这些基本原理就构成了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这些原理在没有被实践检验以前,还只是一种假说,除了需要运用相关理论来论证其正确性外,还要用经验事实丰

富假说的内容以获得支持。研究主体在搜集、筛选、组织教育事实或者利用相关理论对核心理论进行解释的过程中,支持假说的理论观点和经验证据不断增多,逐渐形成了围绕核心原理的保护圈层理论带。第三,形成枝繁叶茂的理论体系。一旦核心原理得到一定程度和范围验证,研究者就将以此为基础,根据核心原理的启发力衍生下位理论。这些边缘层次教育理论的衍生,主要是研究主体将核心原理蕴藉的抽象精神向外具体化,并熔炼其创建理论过程中的新体验、观察结论、解题办法等应用或操作性的过程。从方法论角度看,概念方法、经验方法和逻辑方法都是知识编纂的基本方法,但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在演绎下位理论时,往往侧重的是经验方法基础上对其他方法的综合运用。因为只有这样始创的教育理论才具有亲和力。才能有针对性的走向教育实践,激发出广大实践群体的行动力量。最后,认知结构的外化机制。研究者一旦形成了相对明确的认知结构,为了获得共同体的关注和认可,很容易激发起由内隐结构向外显文本表达的冲动。在生命力很强的教育理论始创中,一般借助对问题的经验认识人手,形成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再以此为支撑点,将研究者的内在认知结构作为演绎整个理论体系的行文提纲,以准确的语言对认知结构的网点和联系方式、结构样态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展开陈述。

二、富有生命力教育理论生成机理

富有生命力教育理论以公开出版物方式始创后,经过教育研究和实践共同体的反驳、建构,进入其社会实践生成阶段。其生成中既有始创理论的基本精神,又有新的发展,还会融入一些相关概念和原理,由此实现从个体始创教育理论体系的书面革命,到引发教育实践革命。并生成更加完善的理论体系阶段。

社会实践生成机理。首先,生成性是判明教育理论富有生命力的关键。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由于来源于教育现实或研究实践,因此其精神生命力中不仅蕴藉了对实践的理性认知力量,而且还充盈着解决现实难题的激情,代表着实践群体的意志力等。因此,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能不断开拓出新的认知视野。而这些新领域的开拓,又反过来促成教育理论新支点的形成,为生成教育理论的新生命力提供条件。其次,实践生成是教育理论不断增强生命力的途径。第一,教育理论的发展需要根据实践反馈进行建构,是“建构性的而非描述性的经验认识论”。第二,在解读和应用教育理论过程中,应用程序的确定和对理论内涵的解读具有因人、因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第三,在传播教育理论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实践群体理解,通常需要按照其所处情境特点把理论精神重新情境化,赋予其地方性解读的新意。第四,研究共同体与实践群体之间,由于资源关系的不同,二者对理论的使用价值和选择内容也有所不同,从而造成各自发展、完善新教育理论的重点不同。所有这些因素,都会造成不同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根据自身的理解,对教育理论的创新点作出新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探讨全面发展教育理论方面,理论研究者更多的侧重马克思全面发展理论与教育史上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的区别和联系,而实践群体则侧重研究怎样做到教育方针所倡导的全面发展。正是多方面研究的有机结合。协同建构生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全面发展教育理论。

实践建构生成中的协同机制。教育理论生成中的协同运动主要表现在:第一,每当教育实践中出现某种理论的急切需求时,往往使研究群体在认识上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对教育研究中的理论子系统产生相干状态。在这样的相干状态中,不仅使各相关研究主体及其形成的理论子系统之间彼此相互调节,而且引发相关研究群体朝着一个共同稳定的目标协同动作。协同结果就生成了层次更多内容更为丰富的系统教育理论。第二,在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教育理论作用下,各相关理论和相关研究者也会自动地彼此趋于同一个目标,以开拓和延伸已有教育理论的精神生命力,协同形成某些更为高级的理论层次,衍生出更为庞大的下位子系统。基础教育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不仅应用了生活教育理论,而且还根据新形势的教育需要生成了适合当前条件的更为丰富的内容,从而发展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第三,每当富有生命力的研究方法或认识手段出现,也可能使相关研究者利用新的研究方式开展协同研究,促进新教育理论的有序生成。总之,协同是教育理论实践生成中各个研究者相互作用的一种重要机制,它使整个社会实践生成向理论有序化的方向发展,直至形成相对稳定的体系结构。

社会生态环境对教育理论生命力生成的锁定机制。生命发展的轨道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教育理论生命力的走向会因情境和机遇生成不同的轨迹,具有不可复制和逆转的锁定效应。教育实践和研究环境中的个体,每时每刻都面临着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挑战,其认识每深化一步都面临着抉择。好比生命之树的生长,政治时令、主体所处的学术平台、人们关注的热度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教育理论的生成状态。因此,各教育研究者创生的教育理论精神生命,会因其生境的差异而不同。但是,就大环境而言,又可从社会性质及其基本关系的制约上来探究其锁定效应。一是计划经济条件下教育理论的锁定效应。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集权制的等级划分设定了不同研究机构的行政地位,南于“科学家直接依赖机构而不是科学”因此身居高位研究机构的人员就获得了优越的研究地位。加上这些机构“做了大量的努力来力图阻止其他人使用这些资源”,这又加剧了研究平台的等级锁定效应。建国初期,一些中小学教师对因材施教和个性教育展开研究,但很快就被北京和上海研究机构中的权威人士从更高的理论层面超越,形成更为高级和完善的个性发展理论就是例证。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理论的锁定效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科研成果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的,“科学领域不再被看做为了创造性的成就而竞争的专家共同体,而是为了垄断科学信用进行竞争性地角逐的场所”。在这个场所中,得失攸关的不是某一成果的价值,而是研究者的“信用”资本决定的利润。这意味着研究者既不对真理感兴趣,也不对研究的主题感兴趣,而是对新创教育理论能产生多少利润感兴趣,从正在进入市场化的我国教育理论生成中即可看到这种现象。研究者将创生的教育理论撰写成学术论文后,拥有“信用”资本的生产者把稿件寄给权威期刊,权威期刊为了从中获得“信用”人士声望的无形资本,很容易得以原文照发。而对无名小卒,则因没有“信用”资本可以交换,要么以新颖的创新点提高期刊的权威度;要么削足适履紧跟期刊热点,扭曲本原的创造精神以提高其特色类文章的“信用”资本;要么直接交版面费进行“信用”交换。在这里,大批无名小卒的创新,为了少花钱必然紧紧围绕期刊主题走向展开研究,对研究成果也必须根据编辑意见加以修改,因此真正见诸报刊的成果已经是多方作用“生成的理论”了。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高层次研究者除了对低层次研究者进行理论始创权和研究资源的掠夺外,还利用制度“不仅对研究经费的分配,而且对研究内容也有相当决定性的影响”,迫使下层教育研究者向着他们指引的研究方向,建构生成符合主流需要的教育理论新体系。

三、富有生命力教育理论的生长机理

富有生命力教育理论的生长是指新教育理论相对成型后,在广泛应用于实践中产生的自我完

善、发展过程。这一阶段其基本概念和核心原理相对稳定,基本精神没有实质性变化。根据实践需要衍生出系列下位行动理论,是其自我生长的鲜明特征。

实践论心得体会 篇9

关键词:高校;德育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8—126—03

德育实践作为高校德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意义与作用已越来越得到各高校的普遍认同和重视。当前,许多高校在德育实践的开展与深化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显现出了德育实践的内容缺乏时代性、途径较为单一、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为此,结合大学生的不同阶段、不同特点、不同需要,加强德育实践内容、形式和途径的探索已成为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高校实施德育实践的作用和意义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素质对人的成长极为关键,它统领着学生的成长方向,赋予学生发展的动力,决定学生做什么样的人,如何做人的问题。马克思认为,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更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大学生良好德育素质的形成既需要加强德育理论教育增强道德认知,更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将思想道德理念内化为学生的品德,进而转化为学生的行为。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德育实践,可以说是重要的教学形式,是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要求。它是德育理论的深化,是德育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德育效果的检验。因此,开展好德育实践工作有着重要和深远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通过组织德育实践,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区、农村去体验、感受,使他们充分了解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增加爱党爱国的情怀。也使他们看到国家由于一些原因所造成的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农村、西部地区的滞后状况,从而增加对国情、社会的认知,提高学生对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认识,使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责任感。第二,有利于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夫之提出:“德者,行焉而有德于心之谓也,行而有得谓之德。”中心思想就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离不开实践。通过开展以公民道德规范、“八荣八耻”等为核心的实践活动,锻炼大学生的毅力,培养大学生的品格,使学生置身于具体活动环境中,耳濡目染,将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价值观念、情感意志等吸纳到个人思想中,内化为个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团结互助、诚实守信、艰苦奋斗、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第三,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认知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学生会带着疑惑和争论问题用眼睛观察,用大脑思考,用双手实践,用心灵感知,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同时通过到企业实习,助工助学,到农村支教、支医、支农等方式,将自己的所学知识、创造成果应用于社会。既能从实践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又能通过社会实践回报社会、奉献社会。所以,高校实施德育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提升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二、高校实施德育实践的内容

(一)教育性实践

思想认识的高度取决于对理论的把握程度,德育取得实效的关键是使大学生在理论上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更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上,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与理论性实践的衔接,突出理论性实践对理论教学的补充、深化和延伸效应。通过开展专题报告、专项社会调查、主题报告等形式,增加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阐述的新思想、新成果、新理论的认识和理解的认同,使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世情,察国情,看党情,始终做到与党同心,与祖国同命运,与时代同步伐。

(二)道德实践

道德既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也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实践可以深化人对道德教育的认识与理解,将道德观念、道德规范、道德操作转化为内在的道德素养和道德需求。要以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创新道德实践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心灵得到净华,思想得到升华,将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追求和自觉行为,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养成道德行为,形成高尚道德品质。

(三)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将社会实践作为深层教育的延伸和载体给予深化,围绕实践作用和功能给予细化,通过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校门,到社区、厂矿、农村等场所进行体验和感受,接受教育和锻炼,增加对国情、社会的认知,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公益实践

公益实践是一种直接服务于社会和他人的活动,也是处理自我与社会、他人关系的一种手段。通过服务社会与服务他人,使学生切实体会和感悟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又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我,亲身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和奉献精神,真实体会到社会关系的发展以及对人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爱心、诚心、责任心,切实有效地受到道德陶冶,获得道德境界提升。

《实践论》的内涵、来源及其价值 篇10

[摘 要]《实践论》是哲学思想的精髓。这篇文章不仅对中国的革命,而且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长期以来《实践论》备受关注。本文从《实践论》的主要内容入手,分析其本质内涵。进而,探讨其两大主要来源。最后,突出《实践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里程碑意义。

[关键词]《实践论》;来源;价值

[中图分类号]A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2 ― 0019 ― 02

一、《实践论》的主要内容

1937年7月,同志为了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而写了《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什么是实践。本体论强调,事物是什么必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指出。我们认识问题也是一样,首先要知道到底什么是实践。在《实践论》中这样写到:“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①

这样,首次在中国的哲学史上甚至外国的哲学史上全面、明确、深刻而且具体的说明了什么是实践――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

(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论》中详细、清晰地讲解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只有正确把握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称的上真正理解了实践是和认识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既继承了马克思列宁的观点,又丰富发展了他们的观点。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的标准,二者不能分开来讲。

(三)实践与真理。实践与真理有什么样的关系,它对认识真理又有何意义。关于这些,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只存在一个客观的标准即社会实践。对于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问题,认为:二者既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一面,又有着相互统一的一面,两者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四)认识的辩证过程。对于如何认识事物,作了全面而且详细的解释。首先他从感性认识开始,讲解什么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如何把握感性认识,怎样从感性认识进入到理性认识,如何达到真正的理性认识。为此,他给出了具体的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经过这一系列分析,得出的结论才有可能是正确的,然后还要用于实践,看看是否可行即用实践来检验一番。所以,不管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要以实践为基础。

(五)总规律。在《实践论》中对认识的规律性做了一个总结:首先,先要实践。其次,形成或正确或错误的认识。再次,用认识指导实践,用实践来检验认识。最后,通过实践的检验再重新认识。这一规律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反复以至无穷的过程。

二、《实践论》的两大来源

(一)传统文化

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无论有没有读过书都或多或少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只不过是读过书的人要比没有读过书的人受到的影响、发挥的作用更大而已。作为旧时代的中国人,7岁就被送到村上的南安私塾念书,在五年的时间里,它熟读了《论语》、《孟子》、《左传》、《三国志》、《隋唐》、《水浒》、《西游记》等有关中国哲学、历史方面的书籍。他16岁开始到湘乡一所“现代学校”学习,20多岁到长沙第一师范学校学习,之后又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在这一段时间中,的学识迅速增长。他对中国的古代文化已经达到非常熟悉的程度了。这一点从《实践论》――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这一题目以及他在《实践论》中运用的事例(例如《三国演义》、“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等事例,就可以很好的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的深刻影响。

从小到大耳闻目染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已经深深的根植于他内心。一生极其重视研究认识论问题,在青少年时期就阅读过中国传统书籍,特别是青年时期的知行观深受朱熹、王夫之的影响。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认识论问题,尤其是知和行的关系问题,到了的实践论才讲清楚。从孔孟到王夫之几千年以来,关于认知能力的发展对的影响是很重要的。首先,以孔孟、二程、朱子和王守仁等人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主张“知先行后的唯心论”。这一主张虽然不正确,但是对的影响是存在的。正是站在这些巨人的肩旁上,才有可能通过对比分析得出正确认识。其次,以墨子、王充和王船山等人为代表的唯物论者主张,“行先知后论”。关于这一主张,也是辩证的来看待,他既强调行也注重知指出二者统一,即王船山的“行先知后,行可兼知”。所以,由此可见写《实践论》时受到传统文化影响是非常深的。

(二)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人历来强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的老师(岳父)杨昌济先生,杨先生不但对中国古文有坚实的基础,而且曾在日、英、德留学十年。他虽然成了康德和托马斯・格林的信徒,但是并不放弃12世纪著名哲学家朱熹的理学。杨先生曾经在所教的班级里写过:“避桃源作太古,欲栽大木拄长天”以此抒发他决心以教书育人为天职,培养经国济世之才的激越情怀。说杨昌济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努力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①

这不仅是出于对岳父的爱慕,而且表现出对老师的衷心敬佩。自从认识杨先生以后耳闻目染,势必会受到杨先生的深刻影响,从而对西方哲学尤其是德国哲学又很深刻的见解。加上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他本人自从1920年阅读《共产党宣言》,确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后,阅读大量马列著作。他在写实践论时,从中吸取了许多思想。例如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等。《实践论》对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总过程以及真理的两重性和检验真理的标准进行了全面、深刻和系统的阐发,尤其是对《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中的认识论辩证法予以了高度概括和进一步充实、发挥,构建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大框架,把他们发展成为更适合中国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说他们是《实践论》最直接、最重要的来源。

三、《实践论》的价值

由以上两部分,我们可以得出《实践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部分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美结合,无论是对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九三七年七月写了《实践论》,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当时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二是用《实践论》指导全国人民正确认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从而坚定不移地完成革命事业。在《实践论》中,详细阐释了知和行的关系,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中国化,把难以理解的认识论用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不仅有利于党员以及知识分子理解,更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其中文盲特别多)理解使得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当时的复杂环境和革命的长期性和曲折性,从而坚定不移地完成革命事业。曾用《实践论》中的观点,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做过演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在当时挽救了一大批受教条主义影响的党员干部,也为革命事业指明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实践论》强调的知行统一,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指导了以后的革命胜利。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从实践出发,取得了一次次斗争的胜利,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赶走了美帝国主义,结束了在大陆的统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可以说,这些胜利都是《实践论》的功劳。《实践论》不仅纠正了主观主义错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还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二)中国经济走向繁荣――改革开放

《实践论》不光指导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也对改革开放的实施起了重大的理论指导作用。邓小平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以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些思想和写的《实践论》中观点不谋而合,实际上是对实践论观点的继承。邓小平在党的关于党的若干历史决议上就说《思想》的重要性,而思想的精髓灵魂实事求是,就是《实践论》中的认识和实践的统一。邓小平继承和发展思想,面对当时的国内外环境,大胆提出了改革开放政策。“不管白猫还是黑猫只要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市场经济”等等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既是对思想的继承,也是对思想的发展。改革开放就是在实践中一步一步摸索着,用实践来证明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完全正确的,虽然还有很多政策需要不断完善,但是改革开放这几十年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表现为;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人民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军事实力显著增强。

(三)“中国梦”――改革进入深水区

改革开放这几十年取得的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实践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例如,经济的发展导致道德的滑坡,裸的金钱关系,政府官员的腐败,钱权色交易等等。这些新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尤其是今天改革进入深水区,面对的困难可谓是“难于上青天”。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阻碍改革的进行,甚至。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上任伊始就采取一系列深得民心的政策。例如:反腐倡廉,依法治国等等。特别是新一届党中央提出:“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这几十年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反映。面对新问题,关于腐败提出“八项规”“苍蝇老虎一起打”、“打破刑不上大夫”“依法治国”。经济上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教育上改革高考制度,实现教育公平。作风上公示领导人外出不封道、“八项规定”等等,都是对实践中问题的新认识。这些措施得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护。我国的改革一定会走出深水区。“中国梦”也一定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实践论》是思想的精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它不经对中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里程碑。

〔参 考 文 献〕

〔1〕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外国人眼中的〔M〕.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