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后心得体会【通用16篇】》
听课后心得体会(精选16篇)
内容导航
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1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2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3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4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5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6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7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8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9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10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11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12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13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14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15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16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1
这学期,我参加了听课学习活动。听了几位老师的课,我感触很深,收获颇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我最深的体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思维方法是否合理、正确,影响着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创造机会,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使他们不但能学会,而且能“会学”,即: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发展思维,构成潜力,能独立解决问题。许多老师在课的开始运用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的方法导入新课,这本身渗透了“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当学生应对材料中的问题时,老师又告诉学生阅读说明文要讲究知识性、文学性,“先思考再动笔”这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个别老师的课思路清晰,环节流畅,从整体到部分合理过渡,再之后重点切入到品读诗句上;课扎实有效,注重训练,板块清晰,值得我深刻学习!
总之,几位老师的课处处体现着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教育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方式引导学生用心主动的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它们所体现的语文思想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听了他们的课后,我深刻地反思自我这几来年的语文教学历程,感慨良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我虽然也算极其敬业,但跟语文大家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主要表此刻教学设计上,我没有到达必须的高度,很多教学环节的资料设置没有深度,在点拨功夫上还是欠缺得很,尤其是课堂评价语言,我更是单调,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致使语文教学成绩没能到达我意想的效果。听了他们的课,我学到了很多,今后自我必须将所学到的教学新方法应用到自我的教学中去,尽快地提高自我的教学潜力,不辜负领导和家长学生的期望。
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2
10月16日,合肥市数学“大篷车”名师送课活动驶入经开区朝霞小学,我和数学组的同仁们有幸听了两节精彩的示范研讨课。这两节课分别是由合肥柏景湾小学谢晖老师执教的画线段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苏教版三上)以及合肥双岗小学张军老师执教的抢数游戏(人教版)。
首先,谢老师的课立足于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研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她特别注重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培养以及如何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自己的解题思路,而不是让学生仅仅只会列算式计算,为学生在中高年级学习解决问题打下思维基础。
另外“线段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学生能从“线段图”中抽象出算式3+1=4,理解一套衣服总价有4个28元组成,从而列出算式428=112(元)。这种计算方法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较难想到的一种方法,而学生却能轻易从线段图中整理出来,这体现了“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来源于对题目已知条件的感受不同,线段图能更简洁的将题意体现出来,也能将题中数量关系提炼得更简单。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线段图的简单便捷,产生学习需求,进而明白算理。我想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不仅应该教会学生算,更应该引导学生说出为什么这么算,明白这么算的道理,这才是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的。谢老师的教学将这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庐阳区教研员李玲玲老师在点评谢老师的课中说到,谢老师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这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有一个持续不断的培养过程,而今天听课的学生似乎对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解题思路仍有困难,当遇到这样的问题时,我们老师应该怎么办呢?个人一点拙见认为此刻学生对“解题思路”是什么意思并未理解清楚,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先说出计算过程并适时提问“你先算的是什么,后算的是什么”并告诉学生这即是解题思路,当学生明白什么事解题思路,我想他们表达起来会变得更容易。
这个问题其实体现出的是教师的预设提问在整堂课的教学中的重要性,当出现“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钱”这一问题时,谢老师提出问题:线段图中哪一段表示贵多少钱呢?这个问题对学生解决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老师并未让学生指一指是哪一段,就开始让学生“在线段图上把问题标出来”,这时学生便迫不及待在作业纸上开始了他们的计算而不是在线段图上标出问题。经过巡视谢老师发现学生们大多数都错误理解了她的意思,便让学生停下笔,让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指出哪一段代表“上衣比裤子贵多少钱?”,再引导学生们在这一段上用大括号标出问题。幸好谢老师通过巡视发现了问题,但这里依旧浪费了一些时间,我想当我们要求学生回答问题简洁明了,表述清楚时,我们教师提问是不是也该做到循循善诱,让每个学生明确自己要做什么呢?这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有的放矢,教师也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于第二节由双岗小学张军老师执教的抢数游戏,因为我对教材的不熟悉,在课堂的一开始我并未听出张老师的教学意图,直到一位非常出色的女生在“抢9游戏”中说出了这样一段话——因为9可以被“3”整除,所以我只要让对方先报数,别人报一个数,我就报两个数,别人报两个数,我就报一个数,我就必赢。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抢数游戏它的本质是一个是否被“3”整除的问题(此时的游戏规则是从1开始轮流报数,至少报一个数,最多报两个数)。抢9,只要占到9以内所有除以3没有余数的数就能报到9。抢10,只有占到10以内所有除以3余1的数就能抢到10。由此我联想到了苏教版教材中的找规律(苏教版五上)的内容,可以将抢数转化成了一个周期性的问题,需要抢的数除以3余1、2,想要赢就选择先报数;需要抢的数除以3没有余数,想赢就选择后报数。
这节课,张老师按照自己的设计思路在快乐的抢数游戏过程中一步步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让孩子体会了抢数游戏中的规律,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及思维能力,尤其是在这节课最后改变游戏规则时,那个机灵的小女孩的回答又再一次的让这节课的难点得到突破时,我在感叹一堂课的精彩不仅仅是教师的展示,更是孩子的展示,有生成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在游戏中探究规律、发展能力,体会数学的魅力,思考抢数的规律,张老师的课堂体现的是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
在这节课中这个小女孩又何尝不是充当了一个“小老师”的角色,教学契机就在这“张老师”和“小老师”之间碰撞了出来,“小老师”对“抢9必胜规律”的小结是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如果能在“小老师”的抢9必胜规律小结时,“张老师”及时总结规律,强调周期性(3个数为一组),再适时改变游戏规则(4个数为一组),可能在突破难点时会更有成效。
两节精彩的展示课给我留下很多对数学教学的思考,如何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有所培养,如何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增强数学思维能力,提升数学素养,这不仅仅是两节展示课要做到的事,更要是在平时的教学中点滴积累,逐步锻炼的。这两节课也给了我更多的启发,让学生多想,让学生多说,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让学生的学习变成真实的体验和实在的感受,把复杂的思维过程变得简单、直观,学生才会对学习更有兴趣,这也是我们作为教师要努力的方向!
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3
前几天有幸参加了苏州吴江市震泽中学的听课学习活动。听了两位老师的课,我感触很深,瘦弱颇多。
用一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能概括我的体会,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方法比知识更加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思维方法是否合理、正确,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的高低。因此,我们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当抓住机会,明白学生学习,将“渔”的潜力教给学生,使学生不但能够学会,而且能使学生“会学”,让学生了解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发展思维,构成潜力,能独立解决问题。这种“渔”的方法我觉得也适用于其他学科。
在刘朱刚上的诗歌鉴赏这以复习鉴赏课中,方法的教授体现得尤为突出。刘朱刚老师在上课的开始用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的知识,这样就到达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当学生应对学案中提出的问题时,刘朱刚老师又渗透着诗歌鉴赏的方法性,渗透着方法性教学。
第二位老师是顾老师的课,她的课思路很清晰,环节流畅,她讲的是《始得西山宴游记》第二课时。刘老师抓住重点“始得”并贯穿全文,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可见刘老师的课扎实有效,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她上课也比较自然、流畅,富有感染力,值得我去学习!
这两位老师的课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十分突出,自我扮演着主导主角,她们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用心主动地学习,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潜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听了她们的课后,我深刻地反思自我的教学过程,感慨万千,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自我虽然也认真投入,但跟她们比,实在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没有到达必须的高度,很多教学环节设置没有深度,在点拨功夫上还有所欠缺,尤其是课堂评价语言,我更是单调,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致使语文教学成绩没能到达预想的效果。听了她们的课,我学到了很多,今后自我必须将所学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自我的教学中去,尽快地提高自我的教学潜力,不辜负领导和学生的期望。
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4
上周五,区教研活动在景明佳园小学举行,教研主题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听了张恩宁老师的“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五年级),胡冰老师的“三位数减法”(二年级)。
在教研中,每个学校的发言老师都对这两节课给与了很好的评价。特别是张恩宁老师的课,将国标本四年级中“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融入五年级教材中,首先通过学校的班级数、教师数、电话号码等一些数据,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引出新课。接着出示集体舞照片,让学生猜一猜,“如果每2人一组没有多余,你们可能选多少人?”学生说出28人,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想的?”从而引出28“能被2整除”,教师问:“还可以怎么说?”根据学生的举例,让学生观察发现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再出示1-50个数,圈出2的倍数,验证猜测是否准确。(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教法与上同)。
从教师整节课来说,教师对教材挖掘的比较深,教学过程的实施精炼、重难点突出,板书设计有新意,教学基本功扎实。
听完教师的评课和教师本人的说课,发现有疑惑:教师曾在实验小学试上,对28能被2整除,还可以怎样说?学生说出很多种:“28是2的倍数”、“28有约数2”、“2能整除28”等,在他自己班上时,学生却没有说出来。教师解释说有好几天没上数学课了。我有个小小的想法: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张老师对自己班级的学生应该很了解,在实验小学上得非常成功,在自己班级是否能如此,应该也清楚。如果借班上课,所用的班级不了解,怎么办?是不是可以在前面稍稍复习一下前面的知识,让那个亮点得以展现?
教给学生研究学习的方法 《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案例评析
开展研究性活动,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施方式对我们数学教学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在《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中进行了尝试.
第一步:研究性学习的准备 ①知识准备。师:能被2整除的数还可以怎样表述?怎样检验一个数能不能被2整除?生:能被2整除的数就是2的倍数,也可以说一个数里含有约数2。生:一个数能否被2整除,只要将它除以2就知道了。 ②心理准备。创设情境,激起研究欲望。师:请每个同学随意写几个数,自己先检验一下能否被2整除,等会儿老师可以快速判断你报的数能否被2整除。生(报数): 367。师:不能。生: 68438。师:能。 …… (学生很惊奇)。师:你们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那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吧!
第二步:研究性学习过程 ①准备研究数据。 师:要研究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应准备怎样的数据?生:都是2的倍数。生:研究数据最好要多一些,才有说服力。生:排列应该有顺序,这样就比较容易观察。师:现在我们综合大家的意见,每人写出一组2的倍数作为研究数据吧。 ②先个体观察,后小组交流。 ③小组汇报研究发现。 生:我们发现它们的个位都是双数。生:我们认为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应该看个位,因为个位的数字是循环出现的。生:我们发现能被2整除的数的个位是0、2、4、6、8。生:我们每两个数据都相差2。 …… 师:你们把自己的发现总结一下吧! ④自主验证,集体小结。 师:任何研究发现都要经过验证,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请各小组检验自己的成果。不论成功或失败都请派出代表介绍自己的检验方法和过程。(小组活动。代表介绍。共同小结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 ⑤研究成果运用。 师:我们终于揭开了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的神秘面纱,现在就请大家互相出题,尽展神奇风采,快速判断这个数能否被2整除吧!(学生用自己发现的能被2整除数的特征,快速地判断着对方出的题,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第三步:自主深入研究。 师:我们研究出了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你还想研究什么?生:我想研究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生:我想研究能被7整除数的特征。生:我想研究能被4整除数的特征 …… 师:我提议大家运用今天学到的研究方法再研究一下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好吗?(各小组自主研究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
[教学反思]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要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主动探索、变革、改革活动对象为特征,以实现学生主体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保证主体能够自主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活动的开放性。开放性是针对传统教学活动的封闭性而言的。它集中体现在活动内容的开放性、活动过程的开放性、活动空间的开放性、师生关系的开放性以及活动结果或活动产品的开放性等。利用这种研究性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向学生渗透研究意识,教给研究方法,让课堂充满“我发现了---”的惊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抽象无声的教材转化为“我发现的方法”“我发现的规律”“我验证的……”。让学生体验研究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充满失败和成功的。最终让他们享受研究的快乐与满足,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不能迷信教材,不能迷信知识,要勇于质疑,敢于挑战。
总之,只有投身于各种研究活动中,人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发展。人在研究活动中形成主体性,在活动中表现主体性,让学生在研究中快乐成长。
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5
11月5日我有幸参加了下站小学的评估课听课活动。听了两位老师的课,我感触很深,收获颇多。
一、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学就应是源于教材但又要高于教材,尤其在当今社会显得更重要。教材是但只是一个范文或者例子,老师在教学时要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王翠琼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领会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窍门。在学习“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时教给学生抓住关键词来理解句子的方法,让学生透过读句子找出关键词,由理解关键词的含义进而来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二、尊重学生的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这种新理念,已成为阅读教学改革的重要话题,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可。王翠琼老师充分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阅读、思考、体会,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交流各自的体验,来领悟x的`资料与中心思想。
三、语言要具有艺术魅力。
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种艺术,谁能将他演绎好,谁就能抓住学生的心。王翠琼老师在课堂上能运用课文中所蕴含的感情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课堂的语言也非常简洁、准确,避免一个问题多个问法。在授课过程中,还善于运用多种鼓励性的语言及时进行评价,如:“你真会读课文,”、“你们肯定比老师读的好”?、“你真棒!理解的真深刻!”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读书的兴趣。
通过这次听课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忙。我也反思到在我的教学中存在很多的不足,还需要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6
今天是20xx年10月26,合肥市大篷车 “送教下乡”教研活动在经开区朝霞小学进行。谢晖和张军老师分别为我们上了《画线段图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和《抢数游戏》两节示范课。两位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巧妙的教学艺术,正如那窗外的细雨,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也滋润着听课的我。。。。。。
谢老师的教态自然清新大方,注重解题思路及语言表述的培养。我们知道,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数学语言的表述一定要规范,谢老师在学生表述不清楚的情况下,不急不燥,而是耐心的去引导孩子,让孩子的思维和语言完整的结合在一起。同时,也使孩子们明白,线段图只是一个方法,可以用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正因为如此,学生在回答解题方法时,反而把教难的方法先呈现出来。
一直以来,大家都感觉到活动课不好把握,而张老师今天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张老师充分的带学生玩,带学生游戏,
却不是单纯的去玩,而是让学生充分的在游戏中进行数学思考。
活动结束了,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会场,感谢“大篷车”送教,我会向他们学习,多钻研教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7
10月16日(星期五),作为市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课堂教学能力考核的评委,连续听了6节课,教学内容是苏科版《信息技术》(七年级)P28—30的“优化计算机”,要求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安装操作系统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掌握应用软件的安装和卸载方法。
从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来看,6位老师都能根据教学内容,确立明确、具体、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民主、平等、开放的学习氛围,设计合理的学习实践任务,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合理的学习资源。通过整节课的教学,初步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在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所发展,展示了青年教师良好的教育教学素养。
但是,纵观6位老师的课堂教学,还是展现出老师们不同的教学气质和特点。小计6节课的亮点如下,以为借鉴,不到之处,敬请批评。
缪洁老师通过学生抢答的方式,既复习了上节课教学的内容,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顺利过渡到新课讲授环节。其中学生参与“看配置、猜价格”的积极性很高,对抢答计算机系统组成的名称和功能也很感兴趣。整个教学环节清楚、流畅,一气呵成,体现了缪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屠琍老师以王老伯买计算机、用计算机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如:操作系统有什么用啊?我该装什么操作系统呢?怎么安装摄像头和QQ软件呢?如何删除一些不需要的应用软件呢?等等。体现了屠老师极为独到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是整节课的最大亮点。
高金东老师从为老Jack选购计算机引入课题(注:LENOVOE家悦3585和LENOVOE家悦3589,硬件配置相同,仅操作系统不同,分别为Dos和Windows Vista,价格分别为4000元和5000元),问学生希望给老Jack选择哪一款计算机,并说出理由。这种引入方式能让学生思考操作系统的价值,也很有新意。高老师用一个MP3播放器的安装,让学生认识了安装驱动程序和安装应用软件的过程。同时,高老师还向我们展示了良好的计算机技术素养,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突发事情的时候,都能不紧不慢,化险为夷。同时,6位老师中,只有高老师提示学生思考“怎样设置系统由CD-ROM启动”的,体现了他对教材的独特理解。
王静老师从“计算机管理维护社团”引入课题,很有新意。但是,后来又从科技节比赛项目引入“奇奕画笔”的安装,整个环节用时较多,似乎不值得。若直接从“计算机管理维护社团”引入课题,已够精彩。王老师的教学机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王老师事先已将“奇奕画笔”应用程序发到学生机上,但学生却搜不到(事实上,“奇奕画笔”应用程序的文件名为prsetup-203.exe,用“奇奕画笔”作为关键字当然搜不到。估计王老师事先也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此时她却用信息的真伪性作以解释,实乃机智。
潘小花老师开门见山,直接交待学习任务,引入课题,中规中矩。整个教学环节,潘老师设计了5个紧密联系的实践学习环节,学习任务清晰、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值得称道的是潘老师在每一个环节都要求学生以表格的方式总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比较扎实。
谢芸芸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学习兴趣点,通过让学生体验摄像头的安装,并在课堂上拍了一张照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接下来的大头贴制作软件的安装和卸载过程,让学生掌握了应用软件的安装和卸载方法。在制作大头贴的过程中,学生用刚拍的照片素材亲手制作了大头贴,充分参与了教学过程,是一种良好的兴趣激励。
但是,作为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的候选人,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也许对每一名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候选人来说,课堂教学能力考核的经历都是一次成长与进步。问题罗列如下:
1.对课堂教学的氛围把握不够。在两节教坛新秀的课上,有一些学生根本没有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两位老师都没有采取更加机智或有力的措施加以处理。在这一点上,两位老师与教学能手候选人之间尚有差距。
2.对课堂教学的节奏把握不够。一位老师在课堂引入环节花去了较多的时间,使得新课学习环节显得有些匆忙,且有些杂乱。两位老师没有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早早完成了学习任务,在剩余的几分钟时间里,学生无明确的学习任务。这里提醒我们,一方面要提高对课堂教学节奏的把握能力,设计适应学生认知水平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学机智,如: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进行更深层次的课堂小结和学习评价等。
3.对课堂教学的目标把握不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两个:一是了解安装操作系统的步骤及注意事项,二是掌握应用软件的安装和卸载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在学生完成应用软件的安装过程后,还安排了一些时间让学生操作该应用软件,似乎显得有些喧宾夺主了。显然有些老师对教学目标没有很好的把握,须知教学内容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标,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注意。
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8
20xx年x月x日,区师训中心的领导和老师组织我们区级骨干教师培训人选(小学语文班)和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在市x街小学一同观摩了两节二年级的写话课,课后师训中心的田老师和我们交流了《读万卷书—习作自阅读始》,以及彭老师对二年级语文教材进行剖析——主题为《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的交流。
在培训会上,为我们献课的两位都是非常优秀的年轻女教师:一位老师给我们展现了一堂看图写话课——《观猴子》,另一位老师给我们展现了一堂不一样的写话课——《学写日记》。
在《观猴子》这节课上,老师做足了功夫。首先,老师展现给孩子们的就是一幅《猴子戏耍》图,图上还有老师带领学生参观这些孩子。接着,献课老师一步一步的启发学生,例:
师:同学们,你们看一看,这些猴子都在干些什么呢?(生抓住个别猴子的动作进行口述,师及时纠正学生在表达上有误的地方)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都是我们所看到的猴子在假山上面所做的一些有趣的事情,那你们想一想,那些假山后面的猴子又在干嘛呢?(师在这儿就充分的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最后,经过老师的启发以及学生的交流,得出排比句式(小猴子的样子真有趣,它们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时,老师再要求学生流利的把刚才的说的内容以固定的句式说一说,这样一来又训练了孩子们的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两位献课老师贯穿始终的都是不吝啬表扬和鼓励,并且给孩子在同学们面前展现自己成就的机会(老师要求同学们来评一评、议一议拿上展示台的作品),这又教给了孩子们鉴赏作文的能力。但在这个环节中,《看图写话》的老师有一点值得商榷的是:读学生拿到展示台的作品,可以让学生本人读,而不采用全班齐读的方式。教学写日记的那位老师利用展示台时就做得比较恰当。
田老师和我们交流的《读万卷书—习作自阅读始》,使我深受感动。田老师的做法,我想不只是适合老师,同样也适合每一位家长。“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我们紧密家校联系,一同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9
今天早上我们有幸去了神木第五小学参加了神木城区小学有效教学联片教研活动,听了两位优秀教师的高效课堂,听后我收获颇丰,同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接下来我把自己听课后的体会与同行们交流一下。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这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能感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吃透”教材,还充分地了解学生。她们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学生的发展观。
2.教学过程精彩
从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板书也充分体现了知识的结构体系。
3.学生自主学习
不管是哪节课,老师都能做到面向全体,尊重差异;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体验成功。
常培玲老师的五年级语文课,整堂课轻松、自然。他那富有亲和力的声音,那亲切而温柔的姿态,就连每个听课的老师都觉得心情舒畅。新课程要求教师改变以往那种以师为尊的角色,首要的一点是让课堂成为平等的课堂,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要放权给孩子,同时给孩子热情的鼓励。常老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偶尔回答不完整时他给于鼓励,孩子答对时就给慷慨奖励,整个课堂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让我觉得孩子们能在这种宽松,平等的环境中学习,应该是种享受,这一点很值得我学习。
4.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制作精美的课件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逐渐进入课堂得到广泛的使用,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的表现力,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它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使教师更好的把握反馈信
息,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本次活动中,上课的老师都用到了多媒体课件。无论是导入新课,新知识的学习,还是巩固练习等都采用多媒体课件形式贯穿于整个课堂,环环相扣,真真实实地辅助了整节课的教学。
这次听课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我也反思到我的教学中存在很多的不足。我希望学校以后能多组织这样的听课活动,听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我会珍惜每一次听课的机会,向优秀教师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10
保险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将是我们工作方向的指南,是保险文化的核心,是行业群体判断是非的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核心价值理念将解决我们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内部矛盾的一系列问题,帮助我们理清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所以充分理解和掌握核心价值理念并将其转化和落实执行,将是我们企业和个人发展成败的关键工作之一。
通过学习,我发现保险行业的核心价值理念与我们国华人寿的企业文化是共通共融的,目标追求是一致的。现在,我对核心价值理念“守信用、担风险、重服务、合规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具体分享如下:
一、“守信用”
所谓诚信乃立业之本,人无信而不立,这是我们企业经营的基本原则,企业无信则难长久经营维持下去,保险是个特殊的服务行业,企业承担的保险责任远远高于其所收取的保费,我们并非通过有形的物质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而是以保险承诺和一系列的附加服务来满足消费者对保险保障的需求,这一特性决定了保险营销比其他产品销售更需要诚信。
二、“担风险”
这是保险的本质属性,“在稳步健全的经营管理方针下,从企业的人员产品等方面充分运用风险管理”,在工作中发挥标准化的功能,用标准对经营的各要素、各环节进行合理约束和协调,实现现代化管理,企业“不创新,即死亡”,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我们要及时运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管理方式来应对市场的挑战,同时需要与时俱进,不能一味地抄袭模仿,要在学习的同时坚持改革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更好地履行企业的责任。
三、“重服务”
是保险价值的实现途径。保险是无形产品,服务是基本手段,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对建立和保持积极、持久和紧密有力的保险客户关系是十分重要的,通过优质服务实现客户满意最大化、维系并培养忠诚保险客户、实现客户价值与保险公司价值的共同增长为长远的目标,最终传达保险的关爱,体现保险价值。
四、“合规范”
是保险市场健康运行的前提条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则规范、职业道德准则,并要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只有遵循知法守法、合规经营的道德风尚,才会拥有良好的市场秩序,行业、企业、我们自身才能得到更大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学习,我们深深认识到,核心价值理念不应该只停留在学习的保险行业核心价值理念体系建设是一个艰巨且长久的工程,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保险人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去实践和总结。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把理念变成实际行动,通过不懈的努力,为实现终极目标而努力奋斗。
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11
在学校的第五届教学节活动中,我认真地听了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课。我听了这几位语文老师的课后,感触颇深,对照她们的课堂,再反思自己的教学,觉得她们有许多地方值得我学习。
一、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
教师的教态很重要,在讲课过程中,要做到语言清晰,语速适中,声音洪亮,不但学生听得明白,听课人也会觉得赏心悦耳。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有的教师语调激情高昂、词汇犀利准确,语调慷慨激昂,陈词力求准确简洁,学生也是紧跟着她语言的步伐,一点点进入化学的至高殿堂。她的特点是语调轻快富于情感,在讲课中像是在慢慢编织一张网,能让学生透过她的语言,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分析文章。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
二、重视学生的思维变化过程,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课堂中,不仅让回答正确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更注重让答案错误的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虽然我们都知道,新课程提倡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尤其容易出错的同学,更要让他们说出错误的原因,这样有利于其改正,更有利于教师的今后的教学,但是真正这样坚持做起来的人不多。我站在讲台上已有十一年了,也让错误的学生说出过自己的想法,但不是经常这样做,更不用说坚持了。
三、教师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
教师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拓展知识面,丰富知识点,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才能上出精彩的课,才能让学生信服。我觉得,不论哪个学科的教师,都要多看书多学习,要活到老学到老。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老师们机智幽默,挥洒自如的表现,这真功夫决不是上天的恩赐,靠的就是自身一点一滴的积累,和实际经验中成败的总结。
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12
4月15日,我有幸参加了县小学语文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及教学讲座,期间我聆听了2位年轻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还有3位教师的语文教学讲座。每一堂课都具有学习意义,对于正在语文教学路途上摸索前进的我来说,无疑收获颇多。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听完2位老师的优质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但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苏静老师在教学《下雨啦》时,她能把课文从头背下来有感情真挚朗诵,声情并茂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思绪……可见对教材的掌握程度,比如崔老师的《再见了,亲人》这一课,王老师的课严谨到“环环相套,行云流水,滴水不漏”。情景导入,教学设计是那么合理,流畅。 “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索,
第二、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这2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这点。例如苏静老师在上《下雨啦》一课时,通过问题让学生想一下雨在外玩怎么样?引发学生想象力。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朗读。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崔老师在上《再见了,亲人》这课时,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的读并找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语句,体会文章中的大娘、小金花、大嫂和志愿军之间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学习中还穿插着齐读、开火车读、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浓浓的爱的精神,层次非常清晰,在文章最后分别让学生以大娘、小金花、大嫂的口吻对志愿军的浓浓的厚谊,感情真挚,可以说学生表现的淋漓尽致。可见学生的功底不是一天两天达到的。
随后,又有三位教师进行讲座,苏静教师讲的《我的语文课》主要从四方面来讲关于识字教学中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法。还有杨旭辉的《如何培养中年级学生阅读理解写作能力》中,他讲提高阅读质量,弄清阅读和写作的关系。让读与写相结合,习作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培养学生的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陈娜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讲了四点。让我明白了学习每一课重抓住文本,重视积累,进行拓展延伸。作文教学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注重课外阅读为写作打下基础。
通过此次活动,我对语文教学应是动情去读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去有意识的修辞炼句,善于发现、善于反省和领悟情感。这些能力得需要语文老师去教,去想方设法的教,多种形式,但要求实效。我想我是应该阅读更多的书,更努力地钻研教学这门学问了,还要从心底爱上这门课。
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13
英语优质课评比活动已圆满结束,这为我们英语教师的业务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一次学习机会。通过这次听课,我觉得在教育教学方面较有收获。虽然这些优质课的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
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多采用小组竞赛的模式或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激起了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了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平时我们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够好。
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在这几天的听课中我发现优秀的教师都有几个共同特点口语流利,发音准确。且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孩子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语言情景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些老师充分利用图片、多媒体课件以及身体语言创设了比较真实的语言运用情景,并利用情景讲解语言知识,进行技能训练,使教学内容既简洁清晰,又形象生动;使学生既能快速理解,又能流畅表达,让学生愉快地融合在语言运用的情景之中,自然而然地、不知不觉地吸取和操练,不断提高听、说、读、写等运用语言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英语课程的一项主要任务。在这些课中,各位老师坚持做到以语言内容和语言功能为主,以语言形式和语言结构为辅,使内容和形式、功能和结构相互渗透、相互作用。通过叙述、问答、讨论、等手段,积极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自己动口动手,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运用语言做事,运用语言吸收和传递信息,运用语言表情达意、交流思想,将所学语言运用于真实交际,这些老师由于运用了比较多的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课件,节约了讲解的时间,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的主动性。
本次活动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这些参赛教师就象是面镜子,从中折射出我们身上许多问题,例如:课堂教学设计,重难点的把握等等。知识点的落实及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否有利。”成为这样的教师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
通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怎样使学生喜欢上英语课?怎样提高学生的能力?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能不断进步!
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14
在20xx年5月19日,我有幸参加了六区联动听课活动,此次听课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各位出类拔萃的数学教师的讲学风采,也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和艺术化。现就我在这次区域联动活动中的收获和几点不成熟的见解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国家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明确指出了基础教育新课程倡导以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这种新的学习方式简称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学的要求,它是对教师主宰课堂的否定,对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扬弃。通过本次区域联动活动和平时的教学工作对探究式学习方式认识如下:
一、 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 探究即探索研究,是指人们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通过动手、动脑,对自然事物、现象以及文字、图象等的意义进行探索、研究,并期待对它们进行理解、掌握和运用。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中重视自主探索的行为和过程,是学生在学习中独立地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就学习行为自身的性质而言,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等探索性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的综合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和接受性学习相比,探索性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和时间性。
(二)探究性学习具有以下特征:
1、学生主体性。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具体体现为 学生对问题具有探究的习惯和探究的兴趣。
2、 学习探究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有明确的探究问题,每个学生能明确探究的问题是什么;二要有足够的探究时间,不以“少数学生完成了”来代替“大多数学生也完成了”;三要有探究过程,而且探究过程要有可视性。探究过程包括围绕探究的问题收集信息的过程、信息的处理过程和结论的评价过程等。为了使教师能了解每个学生是否参与了探究的全过程,并形成了什么样的探究结果,学生的探究过程一定要能看到或听到;四探究方法要具体,并有可操作性。
3、 合作性。探究学习的协作性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协作、学生与教师协作,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交流各自的探究结果,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堂上体现的是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
二、 实施自主探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1、 传统的“师生观”在教学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仍然处于强势地位,教师为主体的观念还是一种普通现象。这也是“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和实施过程中的一障碍。因此,教师观念的转变也是一个极待解决的问题。
2、 应试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处于主要地位。由于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耗时、不能立竿见影等特点,因此,我觉得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往往不能成为教学方法的主流,但教师尝试使用这种培养学生能力。
3、 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自主学习虚假。课堂教学中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满堂答”。 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数量,表面上气氛活跃,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合作学习泛化。
4、 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教师因素是课程实施的关键,首先是教师缺乏对合作、探究学习的本质理解,往往只注重形式,而对学习的内涵、实质、应用条件等很少去思考,其次,教师对合作、探究学习缺乏必要的筹划调控技能,使课堂的节奏、密度和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15
本学期学校为了总体提高教师授课水平,教师都参加了全国继教网的网络听课学习,听了四十多节课感觉颇多,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听课体会。
本次特别听了 老师好讲的一课采取多媒体教学,首先出示几个图像让学生看图找信息,再让学生提出问题。先让学生估算,再学生估算,再独立计算,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学生上台扮演整个环节衔接得很好。
我听完课的体会是:教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搜集了很多资料,并且在课堂上,能够灵活运用现有的课件资源,采用板书课件互变换,既发挥了信息技术的共享性作用,又节省了时间, 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者思维缜密峄知识系统可谓了然了胸,因此所设计的教学环节条理清晰,教学内容知识点不论从纵向看还是从横向看都考虑得相当周全、细致,处处体现了新课程所创导的基本理念思想。
通过听这些教学能力的课我也发现了与他们还有很大的差距。以后再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 要精心设计是教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因此,应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尤其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都有要进行精心的设计。
2. 教学过程要精致
在讲课时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每一句话都要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要恰到好处、板书也应充分体现知识的结构体系,应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要得当,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总得来说,通过听课,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听课是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其他成长的一条捷径。我会珍惜每一次听课的机会,努力学习其他其他老师身上的优点,使自己更快地成长起来。
听课后心得体会 篇16
总体来讲,三位老师很好的体现了天长小学的"选·动"课堂特质,让我们在听课时进一步了解和体悟了"四最"课堂的模式和选动策略,很有触动。三节的共性是:
1、关注了学生主体性,注意生成,注意从学生中来,研究材料来自学生。
2、突破了学生的选择性,让学生充分选择,自己选的与别人指定的学习任务,责任心是不一样的,完成达成度和自我成功感也不一样。
3、注重学习的经历,窋体验性的东西有体验印象才深刻摸过、做过、想过,学习有深刻才有效。
在交流中,张槎中心小学的杨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年级如何开展自主探究的小组活动”。郑主任认为:低年级开展小组活动一定靠平常养成,不是一蹴而就。
小组活动的要求要做到:
(1)简练,有明晰的操作步骤。
(2)小组内每个同学都有明确的任务,1号同学干什么、2号同学干什么﹍使每人都有事情干。
家一起交流一下:
国家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明确指出了基础教育新课程倡导以主动性、探究性、合作性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这种新的学习方式简称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时代赋予语文教学的要求,它是对教师主宰课堂的否定,对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扬弃。通过本次区域联动活动和平时的教学工作对探究式学习方式认识如下:
一、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探究即探索研究,是指人们充分利用自己的感官,通过动手、动脑,对自然事物、现象以及文字、图象等的意义进行探索、研究,并期待对它们进行理解、掌握和运用。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中重视自主探索的行为和过程,是学生在学习中独立地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是就学习行为自身的性质而言,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等探索性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的综合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和接受性学习相比,探索性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和时间性。
(二)探究性学习具有以下特征:
1、学生主体性。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具体体现为学生对问题具有探究的习惯和探究的兴趣。
2、学习探究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有明确的探究问题,每个学生能明确探究的问题是什么;二要有足够的探究时间,不以“少数学生完成了”来代替“大多数学生也完成了”;三要有探究过程,而且探究过程要有可视性。探究过程包括围绕探究的问题收集信息的过程、信息的处理过程和结论的评价过程等。为了使教师能了解每个学生是否参与了探究的全过程,并形成了什么样的探究结果,学生的探究过程一定要能看到或听到;四探究方法要具体,并有可操作性。
3、合作性。探究学习的协作性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协作、学生与教师协作,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交流各自的探究结果,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课堂上体现的是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
二、实施自主探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师生观”在教学过程中一定程度上仍然处于强势地位,教师为主体的观念还是一种普通现象。这也是“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和实施过程中的一障碍。因此,教师观念的转变也是一个极待解决的问题。
2、应试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处于主要地位。由于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耗时、不能立竿见影等特点,因此,我觉得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往往不能成为教学方法的主流,但教师尝试使用这种培养学生能力。
3、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自主学习虚假。课堂教学中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满堂答”。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数量,表面上气氛活跃,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合作学习泛化。
4、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教师因素是课程实施的关键,首先是教师缺乏对合作、探究学习的本质理解,往往只注重形式,而对学习的内涵、实质、应用条件等很少去思考,其次,教师对合作、探究学习缺乏必要的筹划调控技能,使课堂的节奏、密度和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