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星星心得体会(实用九篇)》
地球上星星心得体会(精选9篇)
内容导航
地球上星星心得体会 篇1地球上星星心得体会 篇2地球上星星心得体会 篇3地球上星星心得体会 篇4地球上星星心得体会 篇5地球上星星心得体会 篇6地球上星星心得体会 篇7地球上星星心得体会 篇8地球上星星心得体会 篇9地球上星星心得体会 篇1
这部电影一开始的画面就很特别。不干净的一滩池子里,有这么多垃圾,而在孩子的眼睛里,却只在乎那些游来游去的小鱼。
这好像是对这个现实社会的映射。
慢慢的,孩子各种各样生动的表情,自然的表演,把我们带领到他的世界里来。
啊~不得不说,起初还被他的行为弄笑,慢慢的也被他展露的内心情绪带到低谷,然后眼泪就自然而然的留下来了。
我还有我的店员,我先生,或是在家看这部电影的妈妈,我想,我们都被这部电影感染着情绪。仿佛带领着我们回顾着自己的童年。
恶作剧的男孩,害羞胆怯的女孩......
每一个人其实都这么特别,只是,我们用一条标准去把最美的光芒给割断了。
男孩遇到他的美术老师,真的是一件幸运的事!因为相同的童年际遇使得老师看到了自己,而深深的理解与爱,让他帮助这个孩子重新放出光芒来。
也感谢这部片子,其实,每个人看了这部片子,也就是获得了帮助。
它就是高诉了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知道了如何去爱,才是真正的爱!
地球上星星心得体会 篇2
《地球上的星星》是一部很感人的电影,同时它也能够发人深省。电影里讲的是一个名叫伊桑的7、8岁小男孩走向成功之路的过程。他和常人不太一样,他有先天性的学习障碍,常常上课捣乱,然后他的家长被叫去学校,被老师一顿批。
最后,他竟然逃学!还谎编请假条,让哥哥尤汗来写。成功后,又一个人在街上闲逛。最后被爸爸发现了骂了一顿,直接把伊桑送进了寄宿学校。刚刚进去,他十分害怕,后来,来了一位代课老师,这位老师出场是十分怪异。穿着一身小丑的服装,吹着我们中国传统的笛。伊桑在他的开导下渐渐变好,学习成绩也慢慢跟了上去。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应该明白了,孩子们如同地球上的星星,他们需要爱,更需要自由,阳光,有了这些才有能力去赢得残酷的竞争和挑战。让我们放开对孩子的束缚,让他们更好的去享受生活,成为闪着光芒的星星。
地球上星星心得体会 篇3
老师给我们推荐了一部印度儿童电影《地球上的星星》。这部电影很感人,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名9岁的小男孩伊桑的故事。
伊桑虽然学习很差,但是他的画画得十分好,想象力丰富。因为伊桑的成绩太差,老师觉得他已经没救了,爸爸实在没有办法,就把他送到了寄宿学校。到寄宿学校后,伊桑难过极了,一句话也不说,除了他的同位没人愿意理他。
直到有一天,美术老师拉姆来了,他发现伊桑有绘画的天赋。拉姆老师从字母开始教伊桑,伊桑的学习慢慢有了进步,也有了自信。之后,伊桑在绘画比赛中赢得了第一名,当老师同学看到他画的那么好时,他们都目瞪口呆、十分惊讶。当我看着伊桑拿着奖状,向拉姆老师跑去,伊桑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大教育:
一、每个孩子都有他的特点,有些只是成绩不好罢了,他或许在其它方面有特长,拉姆的.与众不一样在于他教育小孩主张用爱去感化教育他们,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是落入人间的晨星,要去发掘每个孩子的天赋,不能用成绩去衡量一个孩子的价值。
二、爸爸、妈妈你们也有过成绩不好的经历,为何要为难我们呢?我们何尝不知那怎样也学不会的感受呢?有了问题,不要什么不做就只会埋怨,埋怨有用吗?找到原因,选取适宜的方法,我们是会改变的。三、我们都是一颗会发光的星星,我多么期望老师和爸爸妈妈能关心、爱护、帮忙每一个孩子,让我们都能发出属于自我的光彩。
孩子们如同地球上的星星,他们需要爱,更需要自由,阳光,有了这些才有潜力去赢得残酷的竞争和挑战。让我们放开对孩子的束缚,让他们更好的去享受生活,成为闪着光芒的星星。
地球上星星心得体会 篇4
第一部分:伊桑的困惑。总是很努力的小孩子,天真的小孩子,叛逆的小孩子,不合群的小孩子,勇敢的小孩子,恋家的小孩子,成绩总是很差,老师不喜欢,家长无奈。
第二部分:收起的叛逆。新的学校,离家的孩子,依然找不到自信,连最喜欢的画画都不感兴趣了,妈妈的电话也不接了,总是沉默不语,黯然恐惧!一个八、九岁孩子,内心的挣扎已尽。
第三部分:伊桑的教父。一个穿花衣、吹长笛、跳摆舞的美术代课老师,眼里透着泪水,画着不尽的爱。
对于他来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地球上的小星星”。你们多孩子都被他吸引了,唯独伊桑那么特别。其实,他也那么特别,一个特殊学校的老师的教学方式,与“正规”学校,那么的格格不入!满含泪水、内心焦虑、探秘于行,为什么伊桑那么恐惧呢?伊桑的家,父母的错颌,他的痛心、决心。伊桑是个独特的孩子,一个极具天赋的孩子,就像很多改变世界的人们一样,他看世界的方式有些不同而已。他关注伊桑,帮助伊桑。
第四部分:伊桑是个天才。伊桑在其导师的帮助下,走出了阴霾,赢回了自信。伊桑本来就是个天才。父母的惊讶和感激,教学风气的转变,伊桑的快乐,无不让人感到希望和快慰!
我们有时候也是个小孩子,一直满努力,一直没找到自己要走的路,四处碰壁,妈妈不能为力,爸爸又视我们甚高,我们无力又困惑,我们也需要一位导师,指点我们走出困惑,走出迷茫,找到自己要走的路。
我们一步步走来充满艰辛,在面对别人渴望的眼神,怯弱的内心,是否有勇气去战胜自己和他人的困顿,去宽慰一颗颗如同我们曾经害怕和困惑的内心!不一定是指引的灯塔,或许只是一句“你还好吗?”。
想起一首歌:我们都是好孩子,异想天开的孩子。
地球上星星心得体会 篇5
假期里领导布置观看电影《地球上的星星》,看之前想着无非就是一部与教学、与学校有关的电影,但任凭怎么猜测也预计不到电影中的故事情节。虽然这部电影在20__年就上映了,但十几年过去后再观看仍然给人以震撼。
电影中的小主人公伊翔(音译)是一个有着“阅读障碍”的特殊孩子,他有着每个孩子都有的天真和浪漫,也有着每个孩子都有的热情和善良,更有着大部分孩子没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他唯一的致命的缺陷就是阅读障碍,而正是这个缺陷差点毁掉他的一生。
在这部电影中最令人感到温暖的就是伊翔的代课美术老师尼库巴,首先我很欣赏他的教学风格,他不拘泥于正常的教学方式,以独特的形式给学生们带来了别具一格的课堂,大部分孩子在第一节课就已经认可了他。扪心自问:孩子们喜欢怎样的课堂?换个角度,如果我是孩子我也会喜欢这样的老师。由此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我喜欢有板有眼的上课,认为维持好课堂秩序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我也一直是这样做的,我认为乱糟糟的课堂,学生的心就飞了,怎么能学进去呢?下学期我会每周拿出两节课尝试用宽松自由的课堂来教学,在实践中出真知。
其次我更欣赏他犀利的眼光以及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与其说是他有着犀利的眼光不如说他在课堂上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允许一个学生掉队,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这不禁让我记起夏校长智慧讲坛《做幸福教师》中的要爱每一个孩子。我们都知道每个班都有学困生和行困生,今年我班级的学困生和行困生都比较多,反思我自己的言行,我觉得我就和电影中的大多数老师一样,只看重的是结果,看到的是表象,我也应该把相关孩子的每种表现都用一种研究的精神,帮助的态度来对待。
至今仍然记得毕业第一年教的一个孩子翔翔,他属于很聪明但不按常理出牌类的孩子,举一个小事例,当时于校长教这个孩子体育,上课跑步的时候唯独他不跑,于校长很耐心的和他讨论这个问题,他说了一句“我没有心情”。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我也像尼库巴老师一样家访,多次与家长携手合作,在学校里花费耐心陪伴他,在课堂上开导他,在课外和他做朋友,就这样一年过去了,孩子真的有了很大的改变,虽然和别的孩子还有差距,但他真的进步很多。
作为一名老师,最根本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现阶段提倡赏识教育,我很认可,电影中尼库巴老师讲的罗门岛枯树的故事提倡的也是同样的理论。我不说什么冠冕堂皇的话,我认为用心对待孩子的才是真正的好老师。用电影中的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让我们用心对待这些可爱的小星星吧。
地球上星星心得体会 篇6
几乎每个老师都会遇到“伊夏”这样的孩子。他们上课总是开小差,没法掌握其他孩子都会的知识,也完不成老师布臵的作业,更没法按家长的要求考到应达到的分数。大人们会说:“孩子贪玩是天性”,但很少有人清楚“伊夏们”行为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电影里的伊夏是个天真活泼、富有创造力的孩子,可他就是没法跟文字和数字友好相处。老师厌恶他,父亲认为他不用功,对他一味地辱骂指责,还把他送到寄宿制学校受训。从未离开过家的伊夏以为被家人抛弃,加之老师和同学的讥讽嘲笑,出现了心理问题,把所有人关在了心门外。
万幸的是,他遇到了儿时有过同样问题的尼克老师。尼克老师在伊夏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那种绝望和无助让他感同身受。他明白伊夏所面对的问题,所以长途跋涉到伊夏家与他的父亲沟通,费劲口舌说服校长,并告诉伊夏爱因斯坦、达尔文、爱迪生等人都像他一样有学习的障碍,想尽所有办法拯救这个家长都无能为力的孩子。最后终于为伊夏找回自信和自尊,让伊夏的才华得以展现。
电影只是电影,现实生活中的“伊夏们”却不见得有那么幸运了。我们的老师多数会像伊夏的英文老师一样,上课严肃目不斜视,脑中绝没有所教科目之外的杂物—书本内容那么简单,读个句子都不会?还说字母都在跳舞!纯粹是捣乱!这样的孩子,怎么能学得好?
于是,天才被埋没了,摒弃了,最终成为令人扼腕的微尘。
诚然,我们当中的很多老师都被诸多客观条件限制--学生太多、家长不配合、公务繁忙等,致使自己无法成为现实中的“尼克老师”。但,如果不能帮助“伊夏们”,就请给他们关心和爱。如果不能爱他们,最起码不要隔离他、摒弃他,这是我们作为老师应有的最基本的道德。因为很可能这一点点的道德,可以成就更多的爱因斯坦、达尔文或者爱迪生。
地球上星星心得体会 篇7
《地球上的星星》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他有着读写障碍,被认为弱智,因此差点崩溃,最后在美术老师的鼓励下,展现绘画天赋,重拾自信。
小男孩伊桑瘦弱的身材,有着标志性的大门牙,大大的眼睛。让人对他的长像有了深深的印象。在他的眼里,世界神秘可爱,充满色彩。他喜欢天空、白云、飞鸟、河流,甚至可以津津有味地注视小水坑,欣赏它被人踩出的水纹和倒影。
三年级的伊桑,在他的世界里充满了别人并不以为然的惊奇:色彩,鱼儿,小狗和风筝。在他的眼里,所有的字母和数字都会跳舞,所以他所有的功课从来都是不及格甚至零分。老师们经常让他罚站在门口,父亲对他呵斥,打骂;同学们瞧不起他,说他是傻瓜,只有妈妈一如既往的爱他、关心他,可是最终也阻挡不了伊桑被学校开除,被送到寄宿学校的命运。
伊桑很伤心,甚至到了绝望的边缘,他不再对任何事情感兴趣,也不再和任何人说话,成了一个自闭儿。到了新的环境,他更加沉默,就在学校准备通知他的父母把他领走的时候,故事情节发生了变化,美术代课老师尼库巴的出现。俊朗干净的线条,棱角分明的侧脸,温和宁静的眼神。老师发现着他。他的孤独,他的自闭,他的才华。尼库巴老师质地柔软的心被浸润了,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降临在凡世的小星星,“正如那冬日的阳光撒在院子里,驱除我们内心的黑暗,彻底温暖我们,我们不能失去那些地球上的小星星。”
他翻阅着伊桑的画稿和是他收发的作业本、考试卷,渐渐的,心里有盏灯开始变得明亮,那颗落在凡世的小星星的光芒刺痛他的眼睛。他想尽自己的所能去引导、感化这个自闭的孩子。
尼库巴老师带孩子们去池塘边游戏。伊桑还是独自一人找了一个僻静的角落,掏出小口袋,里面有绳子,小木棍,石头,铅笔头,芭蕉叶,他竟然神奇般的做了一艘后面带着螺旋桨的并能在水上滑行的水上飞机。在尼库巴老师和同学们的欢呼声中,伊桑却静静的离开了,他的心门还没有打开。
尼库巴老师带着伊桑的所有作品找到了校长,说服校长不要放弃这颗小星星,并且主动要求为伊桑补课,校长也被伊桑的绘画作品深深的感染,同意了尼库巴的意见。在j接下来的日子里,尼库巴耐心的用尽了各种办法帮主伊桑记忆。在愉快的日子里,伊桑在一天天的进步。伊桑和尼库巴的距离越来越近,最终打开了内心快要关闭的门,走出了乌云。
为了向所有人展现伊桑的绘画天赋,他特地举办了一场校级绘画比赛,当校长宣布获胜者是伊桑是,他成了充任瞩目的焦点,全场的人为他鼓掌,欢呼时,伊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眼泪夺眶而出,一下子扑到了尼库巴的怀里。
“世界上从来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每个人都可以用爱点亮星星,每一颗星星又会用自己的逛照亮这个世界。影片中,伊桑与尼库巴老师,原始两个陌生的灵魂,却在无意之中相遇,为彼此带来生命的温暖和慰藉,这样的感受,是纯粹的人性美,至诚至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阴暗与脆弱,许多时候我们不信任冰冷现实的外界,于是像是空谷之中一只独自盛放的白莲,静静等待有一个人来撷取。平凡的我们虽然没有伯乐那样的能力可以发掘千里马的潜在能力,却可以用爱温暖他们,帮助他们,而希望多一点的人可以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我们也需要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每个学生的美的地方。
地球上星星心得体会 篇8
这几天,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地球上的星星》。看完之后,我不禁感概万千……
这部电影的主人公伊夏是一个识字困难的男孩,可他的智商并不低,他拥有很多美好的幻想,伊夏原来学校因为他成绩不及格,而将他退学,伊夏的爸爸继而也狠心的将他送进了寄宿学校。
在寄宿学校里,所有的同学都嘲笑他,唯一会和他玩的只有腿残疾的男孩罗杰。伊夏在寄宿学校里得了自闭症,也变得越来越自卑。
直到有一天,一位老师的出现改变了伊夏,他就是尼克老师。尼克老师的出现和他独特的教学方法使伊夏敞开了心扉,也使伊夏的父母改变了对待伊夏的教育方式。
终于,在一场尼克老师精心准备的绘画比赛中,伊夏获得了第一,也不再自卑,成为了真正的第一名。
电影中,伊夏有着非凡的想象力,但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孩子为了学习,不参加任何户外活动,成为一个个头脑发达,四肢简单的傻瓜。而现在的生活和社会中,需要不是天才,二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好学习,什么是都不让孩子做,就像之前电视上说的那样:一位男生年幼父母双亡,由他的大姐抚养他长大,他的大姐为了让他好好读书,什么事也不让他做。终于有一天,这个男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在大学里,他什么事也不会做,不会洗衣服,不会叠被子,甚至不会洗碗,最后的下场只能是退学回家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
其实,如果那些家长能多给孩子一点自由,多给他们一点自我创造的时间,世界就能充满童真,也会少一点埋怨和悔恨,更不会存在那么多的啃老族。
地球上星星心得体会 篇9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会犯错,但大多都有自己的理由—偶尔理由也许不那么充分,可仍然是可以理解的。孩子们更是如此。而与此同时,老师与家长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可我们不时看到,很多孩子犯错后,家长会大发雷霆甚至拳脚相加;
老师也只会批评指责,要求孩子写检讨、悔过书。他们都很少能去认真倾听孩子的感受,细致分析其中存在的潜在问题。于是,真正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孩子的错误仍然继续—甚至更加严重。
或许有些时候,孩子犯错是好奇心导致的—例如拆装手表、闹钟、电视等。但这恰恰说明孩子对环境有着非常敏锐的观察力和探究的兴趣。又或者,孩子还没掌握正确的方法,他需要实践并改进。
杰克·坎菲尔德是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他有次谈到教育孩子的问题时,讲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与他的女儿有关。有一次,他和妻子、女儿一起出去吃饭。席间。7岁的女儿碰翻了装满饮料的玻璃杯。她自个儿把桌子擦干净后。说:“爸爸妈妈。我真想对你们说一声谢谢,因为你们没
有像别的父母一样。我的朋友如果犯了这样的错误,他们的父母就会对他们大喊大叫,批评他们做事如何不小心。你们没有这样做,谢谢你们。”
第二个故事:一次,他和几位朋友聚餐。席间,发生了相同的事情。一个朋友5岁的儿子碰翻了一杯牛奶。孩子的父亲正要出语指责,杰克见状赶忙也故意碰翻了他面前的酒杯。他一面收拾残局,一面自嘲,说自己已经48岁了,还是这样不小心,仍然有把东西碰翻的时候。那孩子在一旁露出了笑脸。孩子的父亲也领会了杰克的意思。收住了未出口的指责。
有时候,大人们的确容易忘掉,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没有所谓的“犯错”,只有“经验”。成长是一个“错了再试”的过程,“失败”的经验和“成功”的经验一样可贵。
况且现实表明,很多孩子的毛病、缺点、坏习惯,都可以非常容易地在其父母身上找到答案。也就是说,孩子的错,很有可能是家长直接或者间接教育的结果。
所以,在孩子犯错后,家长和老师不妨冷静下来,温和亲切地问问孩子,听听他真正的想法。同时反省一下自己,看看自己在孩子的意识中是否曾“种植”了问题,导致了他犯错。引导他学会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教会他使用正确的方法,端正他对待错误的态度。
虽然我们不是著名的心理学家,但可以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人”,同时让我们也成为被孩子信赖且敬仰的“人”,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