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幼儿园线上教学交流心得体会(汇总三篇)正文

《幼儿园线上教学交流心得体会(汇总三篇)》

时间:

幼儿园线上教学交流心得体会(通用3篇)

幼儿园线上教学交流心得体会 篇1

本次活动是故事《大头鱼和小头鱼》的第二课时。在活动中,我组织孩子们进行识字游戏,让孩子们认识重点字词:躲、嘴巴、花纹、偷偷地、鲨鱼、漩涡。一开始请孩子们跟着我认读字宝宝时,我发现孩子的兴趣不高,有些孩子在下面悄悄地玩,有些孩子在与同伴窃窃私语,注意力不够集中,只有坐在前排的孩子在小声地跟着我读。当我拿出其中的一个字宝宝请孩子们认读时,我发现还有许多孩子不会认读,读错,而且经过几次认读的错误,孩子们越来越没有信心了,都放弃了回答,参与人数寥寥无几。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请孩子们和我一起来玩捕小鱼的识字游戏。请两名孩子牵手做鱼网,其他孩子当小鱼,当小鱼被渔网网住时,必须大声把老师手中字卡上的字读出来才能获救。在游戏中,我发现孩子们的兴趣大大提高了,个个热情高涨,都争着举手参加游戏,而且为了能够让自己获救,孩子们都想尽办法记住字卡上的字宝宝,在正确地把字宝宝读出来时,孩子们很是兴奋,高兴地直叫:“耶,我读对了”。一直到活动结束,孩子们还意犹未尽地对我说:“老师我还想再玩,好好玩哦!”活动结束后,我把字卡放到阅读区识字栏里,我发现在休息的时候,孩子们会主动找到同伴,去外面玩捕小鱼的识字游戏,都沉浸在快乐的识字游戏当中。

通过这次的活动,让我反思到:不厌其烦的带读,很难引起孩子们识字的兴趣。教师必须做到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注意幼儿学习的基本规律,不能把识字看做一种纯粹学习书面语言的活动。识字活动一定要和游戏活动相结合,才能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产生对学习的热情。在识字活动中,要充分注重孩子游戏的参与性,将静态学习和动态学习方式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孩子主动去识字,有兴趣去学习,才能获取得最佳效果。

另外,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新颖性对引起他们的注意有重要作用。而且小班孩子的有意注意应该在外界环境,特别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发展。在识字时,应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新颖有趣的游戏,帮助幼儿明确注意的目的和任务,提高识字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识字对小班孩子在阅读中的表现会有深远的影响。提高孩子的识字兴趣,他们就会尝到文字世界的无穷乐趣,把识字看成世界上最奇妙、最好玩的东西。在今后教学中,我会不断地反思、实践,利用识字和游戏相结合等多种有效方法,让孩子轻松、快乐地识字!

幼儿园线上教学交流心得体会 篇2

1、思想方面:

一学期来,我认真的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用心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园务学习,认真做好笔记,并认真的吸收,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持续一个向上的`心态。

2、教育教学方面

(1)虚心听课

外面老师来园上课,我总是珍惜听课的机会,把他们当做提高教学的台阶,认真听课及反思。

(2)认真备课

认真备课使我懂得了备课的基本要点,不仅仅仅是具备知识,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孩子,花心思变的多样,让孩子们感觉到新鲜,以游戏的方式让学习不枯燥无味。

(3)及时反思

蔡园长要求我们及时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于是,每一天备课基本上我总会反思一下教学活动的状况,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3、工作态度方面

我常常提醒自己:"凭良心做自己的本职工作,我喜欢幼教工作,所以,我会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潜力,每一天用自己最灿烂的微笑去迎接每一位家长和孩子,让领导信任,家长开心!

当然,工作不能做到完美无缺,人无完人,我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快脚步,尽的努力来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幼儿园线上教学交流心得体会 篇3

国学的复兴,从八十年代开始已有二十多年。时至今日,国学的复兴或曰国学教育的振兴已成国人的共识。因为某些原因,真正的国学教育现在仍未能进入各级各类学校,但是许多幼儿园或多或少地开设了经典诵读课,尤其是未来强者幼教集团为近20xx名幼儿开设了较为正规的国学课,并且出版了建国以来第一套幼儿国学教材,这在幼教界可谓一件盛事,值得我们欣慰。作为一个幼儿国学教育的从教者,我仅在这里谈几点教学感受。

幼儿国学教育需要老师的高度热情与热爱,需要教育者有高度的教育热忱。

国学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名词,是中华民族智慧与道德的源泉,是世界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繁荣与崛起的文化根基,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她是民族文化的源泉,我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都源于此,所以我们对她的爱应超越物质,超越外来文明,——对国学的热爱就是民族之爱,就是国家之爱。小孩子感兴趣的是小动物、好吃的、屁股和哈喇子,他们的兴趣与热情需要引导。简单的说,老师表现出极大兴趣的东西,他们也感兴趣。老师满怀豪情,孩子也陶醉盎然;老师哈哈大笑,孩子也喜不自胜;老师言必国学,孩子也视若神明。一个孩子的情志的养成主要靠家长和老师。曾有人戏说,一个人一生要遇到五个关键人物:爸爸,妈妈,一个好老师,一个好媳妇(或好男人),一个好老板。父母给了孩子先天的基因和家教,老师给了孩子看世界的眼睛和灵魂,一个好老师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在国学教育中断了几十年以后,幼儿国学教育者尤其要知道自己的担子有多重,自己弘扬国学传统的热情对孩子们又多么的重要。

幼儿国学教育需要百倍的耐心与细心。4岁以上的幼儿进入了一生记忆的黄金期,而这一时期的记忆特点是不需理解,只需重复。幼儿对已经背会的东西往往不厌其烦,而对尚未背会的东西重复几次以后却会厌烦,所以要灵活地找时间、抽空子、不遗余力地去领读,这就需要老师比平时有更多的耐心与细心,心里总得惦记着。在这方面,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效果非常明显。

幼儿国学教育,要解决好传统教育与现行教育、现行世风的矛盾。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领导者已经错误地将教育事业搞成了教育产业,教育成了高收费低投入的牟利工具。教育改革的失败导致民怨沸腾,导致大学毕业生学业“质量”下降,而国家发展的不平衡又导致毕业生供过于求与贬值。这一问题在20xx年终于引起了全国性的媒体大讨论,举世哗然。国家教育事业的导向性错误必然会导致各级各类学校某些行为的加倍扭曲与膨胀。所幸,幼儿园这一初级学段受影响较小。另外,传统教育重视育人,以德为主,而现今的社会是拜金社会,两者格格不入。只有在幼儿阶段才有可能将传统美德根植于孩子的心田,成为他们长大以后的普世价值与道德标准。这种德育工作即便在小学进行,也为时已晚。还有,现在的社会道德下滑、信仰缺失,每一个家长深受影响,使得家教有时会与幼教产生矛盾。幼教老师既要纠偏补弊,又不能与家长发生摩擦,这里边有个度的把握和对家长进行教育的问题。

幼儿园之所以称为幼儿园而不与小学、中学一样称为幼学,原因在于幼儿园教育是启蒙教育,不能搞成象小学中学那样满天课程大满贯,孩子得不到应有的休息玩耍时间,老师忙忙如带兵打仗。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问题要通过科学的方法与持之以恒以提高效率去解决。要搞清楚幼儿在幼儿园真正应该得到什么,对社会、对素质较差的家长的让步应该有限。这是打造幼教品牌的重要因素。国学在教育上最讲究“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而因材的“材”指的就是不同的学生和学生不同的生长阶段。国学经典(如《学记》)中有关于教学的经典论述,起码在幼儿国学教育中应该遵循。古代的私塾教育最重视背“熟”,要烂熟,更重视复习,而这正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古代的私塾教育最重视持之以恒,而这也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平时督促不利,一到逢年过节却“加班加点”,使孩子苦不堪言。家长把孩子放到未来强者,难道是为了看“年节过场”的吗?

幼儿国学教育乃至幼教对于幼儿最重要的,是解决 “洒扫应对”和“是非礼仪”的问题,即美好习惯的养成问题。中国在世界上号称“礼仪之邦”,那已经是辉煌的过去,现在的中国在礼仪上可谓“非礼之邦”。我们曾经的“礼仪之邦”的名号源于古代入格入矩的幼教、家教传统。我国古代的幼教基本就是私塾教育,而私塾教育科学地不能再科学,一是确立是非观,奠定“洒扫应对”的礼仪根基,二是很好地利用了小孩儿强大的记忆能力,把将来无有能力再背的和将来根本就没有时间再背的国学经典储藏在看小实大的脑袋里,以备将来发酵升华和应用。更重要的是,幼儿阶段的大量背诵恰恰打开了一个人真正的记忆大门,使其记忆能力在这个阶段也只有在这个阶段大幅提升,从而造就了众多的现代人无法理解的博学多才的学者与国学大师。其实很简单,一个人不论学什么,记忆力第一重要。现在年高德劭、凤毛鳞角的国学大师无一没有受过私塾教育,而建国后“铲除”私塾教育以后没有诞生过一位国学大师。同理,现在的中国在礼仪和道德乃至信仰上也是跌到了华夏文明史的最低谷。一个蒙昧无知的孩子走进开设国学课的幼儿园到毕业走出这所幼儿园,我认为,这时的他改变最大的不应该是会拼音识字,不应该是会几个英文单词几句简单英文会话,不应该是宣纸颜料的几下涂鸦,而应该是他热爱学习了,他懂得“洒扫应对”了,有了一个基本的人样了,——这样才能有一个完美的人生开头,才能获取抵御不良校风、学风和社会风气的基础免疫力,才能有一个用教育手段塑造美器大器的可能。幼教是着眼于孩子一生的,她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固本培基。

幼儿国学教育要有所回避。国学的哲学基础是《易经》,是《道德经》,是《论语》,是宗教,传统文化与世界上的其他民族一样是神传文化。那么,在讲授国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如神鬼、祭祀、因果报应等内容。而这些内容对于小孩子来说是难以理喻的,所以要尽量回避。

以上仅仅是个人的几点体会,偏颇之处仅作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