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18篇)》
内容导航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4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5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6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7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8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9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10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1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1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13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14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15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16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17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18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1
早上,一阵悦耳的电子音响——台历的音乐将我从睡梦中唤醒,连忙提起笔写下梦中的小康生活。
先说说环保方面吧,在新世纪里,我们要设计一种能够吸收噪音的设备安放在居民区和公共场所,人们就不再受噪音的困扰了,噪音都变成了动听的音乐;还要发明一种空气清新剂,只要往受污染的空间一喷,有害气体一下子就被净化了;经过水处理,又将所有被污染的河水换成了净化水,河里的水变得清澈见底,鱼儿又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了;在垃圾处理厂,安装一种新型垃圾处理装置,所有的垃圾一倒进去就消失了,或变成其它有用的物质;到那时人们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再说说交通方面,那时候的交通工具非常发达,再没有烧汽油、柴油的机动车,人们普遍使用“气—电太阳能车”。这种车不仅能在道路上行驶,还能变成飞车在沼泽地上行驶,也能在低空中飞行,而且绝对安全,每辆车的车头有一个喷气机,可以观察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如果两辆车对开,在50米远的时候,车头的强力喷气设备会自动启动,两股气流互相冲击,就会把两辆车分开,车完全由电脑控制,人们可以舒服地坐在车里,不再会有车祸发生。
学生也不用背着沉重的书包去上学,带上一本字典大小的万能笔记本电脑,就能学到课本上的知识了。
这就是我心目中未来的小康生活,我想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实现。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在“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三个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一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到了最关键一程。越是接近奋斗目标,越要防范应对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必须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把各类风险隐患化解于小、消弭于早。二是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精准脱贫是全面小康的根本标志和底线任务,也是最难啃的骨头。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夫、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__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三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高度关注,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热切期盼蓝天绿水、清新空气、优美环境。必须以最坚决的态度铁腕治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效益,增强对发展的认同感。
从现在到20__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也是最后冲刺期,3年时间虽短,但收官之战十分重要。结合我们甲路镇实际,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胜利。
一是坚持生态优镇战略,加快绿色发展,构筑生态环境新优势。坚持规划先行,严格执行我市生态功能区规划,有序推进污水处理、环境卫生整治、生态环境修复等工程,严控秸秆焚烧、违法建房、农村“滥建乱葬”等行为,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处处能够“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二是坚持旅游重镇战略,加快项目推进,实现旅游产业新突破。未来我镇发展的重点是旅游。发挥宁绩高速青龙湾度假区交通主入口优势,大力发展“道口”经济,以集镇拓展区为中心,规划建设青龙湾度假区游客接转中心和旅游商品集散市场,将旅游项目作为招商引资重点,大力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以点串线,以线连片,进一步打造青龙湾“汤口”、建成青龙湾“门户”,逐步将我镇建设成为青龙湾度假区的“观光驿站”和“休闲后花园”。
三是坚持经济强镇战略,加快调整步伐,推动综合实力新提升。研究制定产业发展综合配套扶持政策,加快“调转促”,支持鑫马公司转型升级、庄村矿业公司复工生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储备一批市级重点项目,为我镇未来发展积蓄能量。持续推动农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飞地经济”和“总部经济”建设,积极发展新型业态,不断优化我镇产业结构,推动我镇“三产结构合理、两化深度融合”。
四是坚持和谐新镇战略,加快文明创建,构建和谐社会新风貌。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加快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步伐,有序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提升农村保障水平,推动我镇“社会和谐、干群融洽、人民幸福”。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3
20__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一年。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脱贫攻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3月底,省委省政府发动脱贫攻坚“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利用4,5,6三个月时间,奋力冲刺,同时间赛跑、与贫困较量。越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越需要强化党建引领,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坚决夺取最后总攻的全面胜利。
凝聚思想共识,树立必胜信心。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充分利用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方式,强化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提升脱贫攻坚履职能力,引导党员干部化任务为责任、化压力为动力,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脱贫攻坚战中。要充分利用院坝会、大走访、宣讲培训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真正做到传递真情、理顺民心,让贫困群众增强脱贫内生动力,坚定脱贫摘帽信心。
坚持尽锐出战,确保打法精准。“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冲刺的关键阶段,必须调精兵遣强将,集中优势兵力投入歼灭战,让一批好干部、好党员真正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排头兵。兵法讲究“以谋为上,先谋而后动”,面对最后难啃的“硬骨头”,更要确保各项政策精准落实,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确保已脱贫户不返贫,着力补齐“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短板。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以及因病、因灾、因学等问题支出骤增的农户进行动态监测,提前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从源头上抑制新的贫困的产生。
强化责任担当,锤炼过硬作风。“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受疫情影响,有些扶贫项目开工推迟、有些地区种养殖产品滞销、有些贫困群众务工收入减少...面对重重困难,更需要党员干部扛起责任,勇于担当,敢于向身边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亮剑”,积极解决脱贫攻坚战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以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带领群众抢时间、补损失,如期交上一份高质量的、人民满意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放心答卷。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4
5月19日,湘潭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曹炯芳轻车简从,深入湘乡市月山镇石矶村、壶天镇潭桥村、翻江镇等地,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调研督导。他强调,要抓住问题补短板,以实干赢得贫困群众的口碑,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村里贫困户都脱贫了吗?是通过什么途径脱贫的?”在月山镇石矶村,曹炯芳仔细询问贫困户脱贫情况。村上负责人告诉曹炯芳,石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200人,已于20__年全部脱贫,其中,通过产业扶贫“造血”,实现53户176人长期稳定脱贫。曹炯芳察看了位于该村的湘乡市领剑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得知该公司与13户贫困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平均每户贫困户年增收达6000元时,曹炯芳鼓励公司负责人带动更多贫困户共同致富。
壶天镇潭桥村是省定贫困村,也是今年湘乡市唯一的省级脱贫攻坚重点帮扶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8户570人,还有5户11人未脱贫。曹炯芳十分关心未脱贫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现在家庭有几口人?收入有多少?帮扶后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未脱贫群众罗喜华家,曹炯芳关切地询问。罗喜华的嫂嫂介绍,罗喜华是先天性聋哑人,丈夫早逝后,靠她拉扯两个小孩长大,生活十分不易。今年以来,湘潭市发改委安排1名班子成员对她家进行了一对一重点帮扶,落实了产业、就业、教育、医疗、兜底等帮扶政策。去年,罗喜华的儿子陈启明中专毕业,在长沙当学徒,现在每月有20__元的收入,生活发生了积极的改变。曹炯芳听了后非常欣慰,他鼓励罗喜华一家自力更生,勇敢面对生活,叮嘱镇、村干部千方百计解决好他们的实际困难。
随后,曹炯芳来到位于翻江镇曾家山居委会的湖南波比工艺品制造有限公司,了解企业带贫益贫情况。得知目前该公司共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8人就业,平均每月工资3000元,曹炯芳很高兴,希望大家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稳定贫困劳动力就业,千方百计增加他们的务工性收入。曹炯芳还来到翻江镇镇政府,与基层干部面对面座谈。
曹炯芳强调,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大考之年,剩下的未脱贫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重中之重。各地各部门要对标对表,抓住问题补短板,逐一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不到位、干部工作不细致和作风不实等问题。用心用情落实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各项帮扶措施,重点关注边缘户的生产生活。要带头多走访,引导贫困户主动脱贫,以实干赢得群众的口碑,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都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奋斗。
改革开放之初,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现代化,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到20世纪末要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三大提出经济建设“三步走”战略。党的xx大把“三步走”战略进一步具体化。经过不懈努力,到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党的xx大作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判断,并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到20__年的奋斗目标,要求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党的xx大以后10年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作出新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居于引领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并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力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奋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加强美丽中国建设,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扎实迈进。
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奋斗目标,要求全党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6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文章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就当前总体而言,我国已经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成效比当初预期的还要好。同时文章也指出,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有一些短板,必须加快补上,要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强弱项、补短板,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役。
一是当好“排雷员”精准排查问题。落实好“四逐四准”机制,开展问题大普查,逐人逐户进行排查问题问题,确保问题全面排查精准,不漏一户一人问题,全面精准查问题。只有精准排查问题,全面发现问题,当好问题“排雷员”,真正停下步子,俯下身子,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需求,敢于发现问题,才能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二是当好“情报员”精准报告问题。精准研判问题,敢于上报问题,敢于自揭弱项、短板和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不隐藏、不瞒报,当好问题“情报员”、精准上报情况,当好领导的千里眼、顺风耳,为领导知民情、解民意,了解情况,制定措施提供搭好桥梁,真正当好群众“贴心人”。
三是当好“销号员”精准解决问题。一切计划不落实都是空的,一切理想不落实处都是空想,针对查出的问题、短板,精准制定措施,有的放矢解决问题、补齐短板,解决好群众心急心忧之事,补齐短板弱项,打好问题歼灭战。以产业稳群众增收,以就业保群众稳定。确保群众一达标四保障无问题,衣食无忧,心有所向,真正为民所想,为民谋利,为民所忧!
四是当好“战斗员”精准攻坚问题。只要肯琢磨,办法总比问题多。作为基层干部,是最直接和我们广大群众接触,最直接反映群众心声,是群众意愿的“晴雨表”,在脱贫攻坚道路上,问题不少,困难不小,时间紧迫,但我们要相信,没有翻不过的山,没有迈不过的坎,没有打败不了的困难,只要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集结力量和资源,攻克难关是势在必行,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是大势所趋。
20__年作为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要聚焦短板问题,实施精准攻坚问题,打好问题歼灭战,完成好“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满分答好脱贫攻坚试卷,同步完善答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试卷!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7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贫困人口脱贫带来了冲击,给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带来挑战。面对这场时间紧、任务重、近尾声的脱贫攻坚战,要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绷紧思想、政策、精准三根弦不松劲,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获得最终胜利。
绷紧“思想弦”不放松,提振精神树好“致富志”。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人穷不能志短,扶贫要先扶志。只有把好贫困户“思想关”,才能引导他们摆脱“贫困志”。只有把“致富志”树立好,才能充分调动贫困户参与生产生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扶志须攻心,要引导贫困户树立“靠勤劳双手摆脱贫困”的思想,坚决杜绝“等靠要”思想。做足做深做透困难群众思想工作,多到田间地头“走一走”,多到贫困户家中“坐一坐”,多与贫困户“唠一唠”,全面提升其进取心,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进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让“懒汉”心热起来、行动起来,用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
绷紧“政策弦”不放松,为民造福植好“福祉林”。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政策如果对我们的百姓好,就是真正的好,我们就坚持这个政策”。政策为行动提供有力保障。扶贫政策可以为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保障。只有“少搞一些盆景”,把扶贫政策宣传到位,才能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春风拂遍贫困户的面颊,温暖人心。只有把这些政策落实好、运用好,才能真正发挥政策保障作用,助力脱贫摘帽。扶上马送一程。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始终坚持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在当前决胜的关键时期,既要把这些政策宣讲好、传递好,更要巩固好“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凝心聚力把这些政策落实好、运用好,对不稳定户、边缘户及因疫情导致的特殊户针对性帮扶,让生活有保障、饮水安全、住房温暖、老有所养、幼有所依,脱贫致富指日可待。
绷紧“精准弦”不放松,脱贫致富种好“幸福花”。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是行动取得实效的关键。脱贫攻坚若想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在精准。只有坚决摒弃“大水漫灌”“走马观花”“空喊口号”等行为,真正下足精准扶贫的绣花功夫,才能切实提高脱贫成效,防止返贫。精准须找准“穷根”。要不怕山高路远,原汁原味地“看穷”,把情况掌握清,找准“穷根”,尤其是盯准“硬骨头”,完成当前剩余的脱贫攻坚任务。精准须因地、户、人施策。要把好脉、开好方,明确靶向、对症下药。未脱贫的,制定详实“怎么扶”方略,逐项落实力求高效;已脱贫的,防返贫举措必须精准对焦,重点关注因“疫”返贫群体,找准并堵上可能导致返贫的风险点,让已取得的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有效巩固和提升。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唯有绷紧思想、政策、精准三根弦不放松,才能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8
“通知一经发出,立即在同事们的朋友圈‘刷屏’。对奋战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第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而言,这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湖北省咸宁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丁永涛说,通知聚焦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紧盯老问题和新表现,全面检视、靶向治疗,为进一步破除形式主义束缚、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提供了行动指南。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斗争中,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攻坚克难。
一顶帐篷、三个折叠床、一张桌子、一支测温枪、几只口罩、一个火盆,这是云南省河口县桥头乡簿竹箐村新店小组疫情防控执勤点的简易设施设备。
“尽管条件艰苦、天气寒冷,但每一位执勤人员热情饱满、认真值守。”河口县委书记杜应昆说,中办印发的这一通知极大鼓舞着基层党员干部愿作为、善作为、敢作为、有作为。河口县将坚持在疫情防控、开放发展、边境治理、脱贫攻坚实战中培养锻炼干部,在工作一线提升干部队伍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服务水平。
“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进一步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通知中这些表述和要求,令广州市黄埔区夏港街青年社区党委书记高哲强印象深刻。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社区是很重要的阵地。”高哲强说,“这个通知让我们感到贴心、温暖,一定会为当前的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凝聚人心、团结力量,让基层干部心无旁骛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9
作为湖南省的贫困县和全国的移民后扶县,至20__年止,新化县共有21666户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低于3000元。我县计划于2020__年底实现20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县摘帽,至目前为止已脱贫51个村。我县早已把扶贫攻坚任务作为十三五期间的重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来抓,强力推进,加压奋斗,争取早日达成脱贫攻坚目标,在参加县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部署的多次任务和行动后,现有心得体会如下:
1、用“心”扶贫。对基层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我们很多的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我们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在一家一户的走访过程中,我见过太多的卧榻病床的老人、太多患有绝症的病人、太多渴望走出困境的村里人,这些更加的驱使我们用心去帮扶他们。
扶贫攻坚对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要纳入最终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一丝的责任感,如何能够用心。在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2、用“新”扶贫。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白天走访入户,在田间地头、山场树园等处与贫困户交流,结合实际,与帮扶结对的贫困群众谈心,聊天,思考脱贫的对策和方式,同时为他们积极争取以大病救助、民政救助、雨露计划等方式渡过难关,让贫困户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正能量去面对现在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用没用心和新,群众是有感觉的;被动扶贫和主动帮扶,群众是心知肚明;有没有将工作落在实处,群众是看在眼里的。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会更加巩固,在攻坚战役中会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会体现出我们帮扶工作者的自我价值。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习近平同志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他还指出,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现在,我们党就是要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10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比起从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家家户户都渐渐富裕了起来。全国人民过上了舒适的小康生活。
小康生活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美好的生活。你看现在,家家住的是楼房,别墅;外出出行坐的是摩托车,汽车;出国旅游搭的不是飞机就是海轮;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总之,小康就是意味生活美好。而现在,人们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水平,真是好呀!
正所谓是今古变迁呀,以前可没有现在这样舒适的小康生活了。听长辈们讲,以前的生活可艰苦啦!先说居住环境。那时,住的地方当然没有现在好。城市里有些人家还能勉强住得起茅草小屋,但是农村里就没有这么好了,那里可是连茅草小屋也住不上的!他们只好住一些自家挖的窑洞。里面是脏得没法说,不仅如此,由于是个洞,所以它是夏天热得像个蒸炉,冬天冷得像个冰窖,有时还会漏雨,非常难以忍受。但除了忍受又有什么好办法呢?又没有钱去买个好一点的房子。不仅房屋如此,就连家具也实在没办法说好。那时,桌子是些粗糙的石桌,椅子也一样,是些粗糙的石头椅子。连床都是用石头砌起来的。灰暗的家里连个电灯都没有,用的都是些很“古老”的油灯,照明效果差到了极点。真是家里没有一样称得上算是好一点的东西了。现在呢,家家住上了楼房,再好些的都住上了别墅。这些房子全都是冬暖夏凉,舒服极了!家里的家具也可说得上是不错的。大冰箱,电视机,空调,电脑基本上是家家户户都有。照明设备,比如电灯,一个房间就有两三个。而且是个个被装饰得很好看,简直就是几个艺术品。打开时,屋里亮堂堂的。
说完了居住环境,再来说说饮食。说到饮食,那是最能体现当时艰苦的代表了。那时,生活还算可以的人们吃的也只不过是些大饼等粗粮。如果是乡村里,那就只能吃稀饭和干菜了。有些实在开不了锅的家庭,连干菜都吃不到,就只好吃点盐巴再吃点稀饭了。到了米都吃完了的时候,人们就去挖野菜来充饥。经常是吃不饱的。那时的人们能吃
上一碗香喷喷的白米饭已经是相当的奢侈了。再看现在,人们吃鸡鸭鹅鱼早已不是什么奢侈,而是家常便饭的了。人们时不时还会尝一尝甲鱼,螃蟹,龙虾等海鲜产品。人们的餐桌上的菜变得五花八门,而且是个个美味呀。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11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事关党的事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脱贫攻坚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自然成为各地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最好的“试金石”。因此,年轻干部不妨从“虚心做人、真心待人、恒心做事”三个方面入手,肩负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历史使命。
“虚心”做人,做“不耻下问”的初学者。三人行,则必有我师。面对脱贫攻坚这一艰巨的任务,无论来自哪个层级的机关,不管职务高低,在单位能力有多强,到了基层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恐慌”,这种“恐慌”来自于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能力恐慌”、缺乏农村工作的“本领恐慌”、缺乏与群众打交道的“语言恐慌”、缺乏机关到基层的“跨度恐慌”,等等。因此,要解决这类“恐慌”心理,放得开手脚办事,年轻干部就得摆正位置、端正心态、转变角色,积极主动“走出去”,大刀阔斧“引进来”,“虚心”向书本学习,向群众讨教,了解风俗习惯,与群众打造一片;“虚心”向当地的干部学习,积累正确处理群众矛盾纠纷的方式方法,为群众排忧解难。
“真心”待人,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脱贫攻坚目的是要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工作中,出现的部分群众对于政策不满意的评价,不是因为相关政策没有制定落实,更多的是因为政策的宣传发动没有让群众听清楚、弄明白、记得住。因此,做好群众工作需要能力和水平的同时,更需要年轻干部付出百分百的“真心”。就得时刻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做群众的“贴心人”,时时审时度势,处处换为思考,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办事情、解难题,用简单实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解释政策,把自己“摆进去”,将群众“拉进来”,用真心真情真意服务群众,为群众谋取福利。
“恒心”做事,做“水滴石穿”的践行者。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到了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越往后脱贫成本越高、难度越大,最后脱贫的大都是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地区和群众,是越来越难啃的“硬骨头”,需要年轻干部持之以恒的“耐心”。因此,对于年轻干部而言,既是机遇,也更是考验。它需要年轻干部怀揣坚忍不拔的意志,时刻保持坚持不懈的“恒心”,一步一个脚印,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关乎群众利益的每一件“小事”,做好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积水成海,积土成山,用艰苦卓绝的努力践行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做到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行无愧于人,止无愧于心。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12
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越到关键时候越要响鼓重锤。不要搞“大跃进”“浮夸风”,不要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当前,正是脱贫攻坚“吃劲时候”“紧要关头”,广大党员干部要一鼓作气,真抓实干,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一鼓作气战脱贫,要“精”字为先。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扶贫干部要在深入调查、反复核对、查缺补漏、认真分析上下功夫,全面准确掌握每户贫困人口数量、居住条件、就业渠道、收入来源、致贫原因等情况,因地制宜、因户而异,一户建立一本台账、一户制定一个脱贫计划、一户研究一套帮扶措施,“点对点”服务、“一对一”救助、“多对一”精准帮扶,真正让贫困户去“穷根”,奔“富路”。
一鼓作气战脱贫,要“严”字当头。干部作风是脱贫攻坚提供重要保证。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干部作风,关乎脱贫攻坚成败,作风越硬效果越实。从一些地区和部门近期反映的情况看,有的地方仍在搞数字脱贫、突击脱贫甚至虚假脱贫;有的乡、村两两级压力不够、紧迫感不强,个别地区“上热下凉”的现象依然存在,中央决策部署在执行中走了样,既损害了干部形象,又损害了群众利益。党员干部既要有细的品质,又要有严的作风,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以作风建设推动脱贫攻坚,让作风的“虚火”降下来,坚决克服急躁症、漂浮症、虚假症,严防急功尽力、弄虚作假,久久为功、持之以恒,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锤炼过硬工作作风,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
一鼓作气战脱贫,要“实”字为重。扶贫工作要务实、脱贫过程要扎实、脱贫结果要真实。脱贫不停顿、扶贫不止步,实绩是最有力的扶贫助推器。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面子工程”,导致扶贫政策“失准”,严重影响了脱贫攻坚成效和人民群众获得感。广大党员干部要做群众脱贫的“主心骨”,全力开拓贫困群众致富“主阵地”,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牢笼中挣脱出来,紧紧围绕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结合贫困地区实际,找准推进脱贫的“金钥匙”,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真做真为、善作善成,切实提高脱贫质量,做到脱真贫、真脱贫,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1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战略目标,在重要会议、重大场合反复强调全面小康,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今年,青海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省委省政府向党中央、向全省人民立下的军令状。虽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军令如山倒,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完成我们立下的军令状,交出一份令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这就要求我们要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政治高度认识行动方案、理解行动方案、落实行动方案,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关系,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弱项,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奋力谱写“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青海答卷。
“小康”作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代名词,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朴素愿望和社会理想。奔“小康”,有方向。行动方案提出“一脱贫、两翻番、四实现”总体要求,并且聚焦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弱项,确定7大类32项重点任务,同时梳理了160条“四实现”集中攻坚台账,都明确了完成时限和责任单位,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迅速行动,围绕总体要求真抓实干。“一脱贫、两翻番”目标虽然已经实现,但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社会进步仍存在各种短板,需要我们逐条分析短板弱项、逐条强化工作措施、逐项抓好责任落实,全面实现这四个方面的目标任务,用行动兑现庄严承诺。
要凝心聚力打攻坚战,不折不扣完成32项重点任务。本着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聚焦重点任务,坚持进度与质量并重、整体与局部协调、硬件与软件统筹、定量与定性结合。要加强组织领导,党政主要领导身先士卒作表率是交出青海答卷的关键。制定一个好的行动方案不容易,确保好方案落地生根更不容易,领导小组要当好顶梁柱、各级领导干部要当好领头雁、党员干部要当好主心骨、相关职能部门要当好助推器,以领导力来带动执行力,让行动方案真正行动起来。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1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事关党的事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脱贫攻坚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自然成为各地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最好的“试金石”。因此,年轻干部不妨从“虚心做人、真心待人、恒心做事”三个方面入手,肩负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历史使命。
“虚心”做人,做“不耻下问”的初学者。三人行,则必有我师。面对脱贫攻坚这一艰巨的任务,无论来自哪个层级的机关,不管职务高低,在单位能力有多强,到了基层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恐慌”,这种“恐慌”来自于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能力恐慌”、缺乏农村工作的“本领恐慌”、缺乏与群众打交道的“语言恐慌”、缺乏机关到基层的“跨度恐慌”,等等。因此,要解决这类“恐慌”心理,放得开手脚办事,年轻干部就得摆正位置、端正心态、转变角色,积极主动“走出去”,大刀阔斧“引进来”,“虚心”向书本学习,向群众讨教,了解风俗习惯,与群众打造一片;“虚心”向当地的干部学习,积累正确处理群众矛盾纠纷的方式方法,为群众排忧解难。
“真心”待人,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脱贫攻坚目的是要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工作中,出现的部分群众对于政策不满意的评价,不是因为相关政策没有制定落实,更多的是因为政策的宣传发动没有让群众听清楚、弄明白、记得住。因此,做好群众工作需要能力和水平的同时,更需要年轻干部付出百分百的“真心”。就得时刻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做群众的“贴心人”,时时审时度势,处处换为思考,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办事情、解难题,用简单实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解释政策,把自己“摆进去”,将群众“拉进来”,用真心真情真意服务群众,为群众谋取福利。
“恒心”做事,做“水滴石穿”的践行者。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到了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越往后脱贫成本越高、难度越大,最后脱贫的大都是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地区和群众,是越来越难啃的“硬骨头”,需要年轻干部持之以恒的“耐心”。因此,对于年轻干部而言,既是机遇,也更是考验。它需要年轻干部怀揣坚忍不拔的意志,时刻保持坚持不懈的“恒心”,一步一个脚印,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关乎群众利益的每一件“小事”,做好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积水成海,积土成山,用艰苦卓绝的努力践行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做到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行无愧于人,止无愧于心。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15
20__年10月3日,在共产党员网写了一篇《优选“中国机长”式党员干部》,有幸被编辑推荐并加上了小火苗,使得刚从事组织工作的我,对继续从事干部选拔工作充满了信心。近日,全省组织部长会议强调,要切实把事业最需要的干部、最合适的干部选出来、用出来。笔者在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后认为,组工干部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选出人民的好干部,为打赢脱贫攻坚硬仗提供后备力量。
“压”好担方能“百折不挠”,把干部潜力“激出来”。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迎难而上不言难、知难而上不畏难,得到了组织和人民的认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以人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为党的干部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让党的干部队伍更具有先进性、纯洁性,激活了干部队伍的“一池春水”。嫩竹做不了扁担,嫩肩挑不起重担。组工干部对那些在脱贫攻坚中有激情、有潜力、有能力的党员干部,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去经受锻炼,把这些党员干部放在重要岗位磨炼,把重担压到他们身上,让他们在难事急事乃至“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的经历中经受摔打。要提升党员干部脱贫攻坚的能力,激发出干部的政治力、决断力、动员力,切实把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牢,培养出一批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实干家。
“墩”好苗方能“破茧成蝶”,把干部能力“炼出来”。在脱贫攻坚战中能不能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切实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一次综合检验。一个党员干部的政治品质坚定与否,体现在关键时刻、重大考验、极为复杂的情况下。在脱贫攻坚战中,不少党员干部立即响应、紧急行动、勇挑重担、敢于负责,严格按照党中央要求和党的纪律规矩办事,在脱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厚植土壤,苗儿的成长才会墩得实,组工干部要善于“墩”苗儿,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党员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党员干部。要善于把有潜力的党员干部安排到急难险重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改革发展主战场,让党员干部在处理复杂问题、新老难题中强弱项、补短板、学真本领,把苗墩厚、压实,把干部能力“炼出来”,真正炼出攻坚克难的“逆行者”。
“暖”好心方能“干劲冲天”,把干部士气“提起来”。组织上的关心关爱,是党员干部心无旁骛干事创业的坚强后盾。党的干部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资源,只有把关心关爱党员干部的措施落地落实,才能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在这脱贫攻坚的关键年,组工干部要采取更贴心、更用心、更暖心的举措,要从后勤服务、生活关心、工作支持、心理关怀、精神鼓励上关心关爱党员干部,解决党员干部的实际困难。要坚持正面激励,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激发党员干部真抓实干的热情,为敢担当、勇创新的党员干部减压力、兜底子。与党员干部多交流、多沟通,力争做到为党员干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渴、心理上解压“,提供心理疏导、心理减压服务,减轻心理压力,凝聚起干群同心、人人参与、齐心协力的强大合力,把党员干部的士气“提起来”,打一场有质量、有温度的脱贫攻坚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xx大、xx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到20__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始终聚焦的战略目标,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目前,中国仍然是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各领域发展并不均衡,区域、城乡之间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程度等方面差异巨大,生态文明建设、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等短板明显。如何缩小差距、补齐短板,依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全面小康,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持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在“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三个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一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到了最关键一程。越是接近奋斗目标,越要防范应对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必须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把各类风险隐患化解于小、消弭于早。二是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精准脱贫是全面小康的根本标志和底线任务,也是最难啃的骨头。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夫、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__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三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高度关注,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热切期盼蓝天绿水、清新空气、优美环境。必须以最坚决的态度铁腕治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效益,增强对发展的认同感。
从现在到20__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也是最后冲刺期,3年时间虽短,但收官之战十分重要。结合我们甲路镇实际,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胜利。
一是坚持生态优镇战略,加快绿色发展,构筑生态环境新优势。坚持规划先行,严格执行我市生态功能区规划,有序推进污水处理、环境卫生整治、生态环境修复等工程,严控秸秆焚烧、违法建房、农村“滥建乱葬”等行为,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处处能够“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二是坚持旅游重镇战略,加快项目推进,实现旅游产业新突破。未来我镇发展的重点是旅游。发挥宁绩高速青龙湾度假区交通主入口优势,大力发展“道口”经济,以集镇拓展区为中心,规划建设青龙湾度假区游客接转中心和旅游商品集散市场,将旅游项目作为招商引资重点,大力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以点串线,以线连片,进一步打造青龙湾“汤口”、建成青龙湾“门户”,逐步将我镇建设成为青龙湾度假区的“观光驿站”和“休闲后花园”。
三是坚持经济强镇战略,加快调整步伐,推动综合实力新提升。研究制定产业发展综合配套扶持政策,加快“调转促”,支持鑫马公司转型升级、庄村矿业公司复工生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储备一批市级重点项目,为我镇未来发展积蓄能量。持续推动农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飞地经济”和“总部经济”建设,积极发展新型业态,不断优化我镇产业结构,推动我镇“三产结构合理、两化深度融合”。
四是坚持和谐新镇战略,加快文明创建,构建和谐社会新风貌。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加快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步伐,有序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提升农村保障水平,推动我镇“社会和谐、干群融洽、人民幸福”。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17
精准扶贫必须是组织扶贫。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建旗帜引领下,广大党员干部攻坚克难、奋力拼搏,我国累计减贫6000多万人,年均减贫1300多万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在距离20__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大坝合围”“攻坚拔寨”的关键时刻。脱贫如负重登攀,越到最后时刻任务越坚、责任越重、难度也会越大,必须紧紧依靠党建引领和组织建设。农村各级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和各类群体的“主心骨”,更是脱贫一线的“桥头堡”,只有让党组织在基层工作中唱主角,党的各项扶贫惠民政策才能真正贯彻下去、落到实处,精准脱贫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扶贫领域的形式主义需要“下重药”根治。要以党建为引领,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通过严格的党内政治训练和组织生活,突出政治标准,强化基层党组织阵地意识、堡垒意识、斗争意识,坚决杜绝“虚假式”“算账式”“指标式”脱贫,实事求是、严格标准、稳扎稳打,切实剜除“形式主义”的毒瘤,绝不降格以求,让脱贫成果真正经受得住人民和历史的严格检验。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谱好“党建搭台、扶贫唱戏”协奏曲,关键是要将基层党建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要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重点,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充分激发出来,将党建目标任务与脱贫任务统合起来,健全巩固支部引领、党员联户、人才保障、防范返贫等长效机制,精准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不断提升农村治理能力和水平。要选准人、用对人,充分履行组织部门职能,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聚力打造作风硬、懂扶贫、会干事的扶贫干部队伍,优选派强“第一书记”,探索建立跨村任职和容错纠错机制,让政治强、能带富、善治理、经验足的村党组织书记成为“领头雁”。要细化脱贫攻坚调研和日常跟踪考核,强化巡查督查和监督问责,建立更加精准科学的动态化考核机制,不给形式主义者留下钻空子的机会,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促进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个人感想2022 篇1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而且更重要的也是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强调“全面”,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系统思考和整体谋划。
全面小康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就能更好推动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民生问题是影响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突出因素,发展不全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表现在不同社会群体的民生保障方面。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全面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仅要缩小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而且要缩小居民收入水平、基础设施通达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差距较大,生产力发展水平层次多,不可能实现同一水平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就全国而言的,而不是每个地区、每个人都达到同一水平。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既坚持一定标准,又防止好高骛远;既紧盯20__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又立足于打基础、谋长远、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