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 > 新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实用20篇)正文

《新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实用20篇)》

时间:

新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20篇)

新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1

有偿补课现象表明,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知识及其传播就可能成为一种商业化行为,师生之间的知识传承关系就可能被解构,对知识的追求就可能演变成一种金钱交易。其结果是一些人有可能会为了经济目的而背离教育宗旨,变公共资源为私人资源,变公共利益为私人利益,模糊甚至抛弃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

在这里,我想特别谈谈有关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性质及其行为规范问题。尽管法律明确规定了教师职业的专业人员性质,但由于现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由国家举办、管理和监督的公共事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职责的相当一部分内容都是通过法律、政策予以规定。因此中小学教师根据法律和政策规定的培养目标、教育标准和课程标准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具有公务性质的活动,具有典型的国家强制性和公益性。教师职业的公务性质意味着作为一个教师,必须保证国家教育职责得到充分履行,公平地向社会不特定人群提供普遍的教育服务。中小学教师所传递的知识从形式上看是个人的,但它与一般所说的个人知识不同。这种知识是由国家规定的教育内容决定的,表现为课程标准、课程大纲和教材,因此教师的这种知识从根本上看并不属于教师个人,而是一种公共教育资源,应当服务于公共教育事业,而不应当借此营利。

强调教师职业的公务性质并非要否定教师职业所具有的专业性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精神领域中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个性化活动,在许多情况下要由教师个人做出独立的判断和行动,因此教师的职业活动除了公务性外还会表现出一种专业的性质,二者并存是教师职业的重要特征。但现在的问题是,在教师管理中忽视了对教师职业公务性质的要求,导致教师的职业行为产生偏差,出现诸如有偿补课这类明显有悖教师职业要求的行为。

有人认为,社会有需求,学校有资源,有偿补课体现的是市场的供需关系,在今天的市场经济社会中有其合理性。确实,社会的畸形需求是产生有偿补课现象的重要原因。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养育儿女有着重要的功利性目的。这样一种复杂的心态导致了一些学校和教师有可能利用自己手中所拥有的教育教学权力,把本应在课上完成的教育内容转到课下来上,借补课的名义收取费用。这种所谓的市场供需关系不仅于理不合,而且助长了教育界的歪风邪气,败坏了教育的公信力。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有出息,这种心态本无可厚非,但有偿补课之风不可长。因为当学校与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某种利益需求时,这种行为就有可能演变为钱权交易,就会触犯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如任由此风滋长,将给教育带来严重困扰。

有偿补课现象是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腐败现象,必须在改革中遏制这种腐败的滋生。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在于改进公共教育系统,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而不是相反。就此而言,如何建立一种有效的机制来防范改革中的腐败风险,遏制甚至根除各种教育腐败现象,是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突出问题。从根本上说,解决教育体制改革过程的腐败问题取决于反腐倡廉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例如,加速体制改革进程,不给腐败交易保留时间;按照标准程序操作,减少改革过程中的行政自由裁量权;确保透明度,做到改革进程、改革坚持的价值目标以及改革的最终结果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对改革进程拥有独立控制权,避免由原来隶属的部门控制一切等,所有这些手段都可以有效遏制有偿补课等腐败现象的滋生。

我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贡献自己、造就他人是教育的本有之义。丢失了教育的这一本义,教育就会变味。诚如一位长者所说,教育势利了,会让道德退化。为了防止道德的退化,教育应当回归其本有的意义。

新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2

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主导气力和决定因素。要办好教育,要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建设和造就一支师德优、业务精、作风正、能够让人民群众满足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通过这次师德师风教育学习,让我觉得要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重德为师,爱岗敬业,依法治学,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要在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强师德的制度建设和教师的师德、业务考核治理;要大力弘扬尊师高考英语作文《EnvironmentalProtection》重教的优良传统,千方百计地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以爱执教,刻苦钻研教学业务,不畏艰难,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高尚师德。在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进步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做让人民满足的教师。

通过师德师风的教育学习,我对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了较明确的熟悉。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初中生预防毒品的调查报告-范文师很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气力,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因此,针对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热门或突出题目,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极有必要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对照教师法等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以为教师应留意从下面四个方面加强学习和修养,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留意事业*人和建设者的重任。

一、热爱教师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条件。教师职业也是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应该只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更应该把教书育人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是伟大的。

二、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方向。要结合教学,宣传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宣传知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告诉学生任何知识、公式、定理、定律都是人类总结生产实践获得的。告诉学生只有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我们“进步全很新的受资助大学生的感谢信民的素质”的伟大理想才能得以实现。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只有把握足够的知识,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才不会被时代淘汰,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

三、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同等对待学生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学生观。现代教育提倡教育工作者与学生是同等的师生关系,这已成为全社会都普遍认同的观点,爱和责任是师德之魂。青少年学生都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难免有缺点和错误,作为教师不能一味批评指责他们,而要从关心爱护的角度指出他们存在的题目,和他们谈心,谈感受,让他们从内心熟悉到自己的错误,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才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杜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发生。

四、刻苦钻研业务。精通教学业务A&A兵种修改简易教程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正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假如学生提出的题目教师总是不能正确地解答,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丧失,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信心可言,对教师任教的学科也不可能有学习爱好,当然也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进步教育教学质量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教师要进步教学业务水平,就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进步。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要想有效的从事教育活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也就是我们说的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指在共产主义道德的指引下,通过教育劳动过程逐步形成并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申办幼儿园的申请报告德,使我更加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不仅要求我们教师发扬烛炬的精神,还要求教师自觉服从党和人民的安排,到祖国很需要的地方往,甘为人梯,做辛勤的园丁。只有这样才能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终生献身教育,并用自己聪明的钥匙,打开学业生踏进科学知识的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让我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气力源泉和精神动力,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道德情感,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看,千方百计的往教好学生。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则。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劳动很有影响力的就是“言传身教”,也就是说教师是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品质和人格魅力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无论哪一层的学生都自觉或不自觉的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榜样。教师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参照对象,所以人们常说“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以身做则要求了教师做事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还要求我们仪表端庄,大方得体。否则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学习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可以促进我们往实现自己的理想,帮助我们不断的进步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且是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是贯串教育全过程的精神支柱。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让我受益非浅,我会用它时刻的鞭策我自己,让它成为我教育事业中的一盏明灯!

新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3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搭建了人类的昨天和明天。教师的工作就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作为人类启蒙教育的幼儿园教师来说,责任就变得尤为重大。因为0—6岁的孩子正处于一个知识积累,塑造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所以幼儿园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幼儿园教师必须重视及拥有良好的师德。

1、幼儿教师应提高对师德的认识

所谓师德,就是指教师的品德及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者的品德,至少应包含高度民主负责的敬业精神,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科学态度,对教育对象的真诚关爱。我从事幼教工作已8年,回顾自己的经历,对师德认识有一个由浅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从偏重业务能力、专业文化的学习到认识到师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经过学习,可以说在师德认识上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上使我爱岗敬业有了具体内容和明确目标,我对自己所担负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培养跨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其基础就是从教师的一言一行及教育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人们形容育人职业是“园丁”,那是很贴切的,可以这样说,什么样的教师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育人之本,关键在于师德。

2、提高幼儿园教师修养,建立幼儿教师行为规范

教师的行为规范是教师个人道德情操的反映,是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仅要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幼儿,勤于学习新知识,了解新信息,还要成为意识新、能力强,有高度责任感的幼儿教师。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修养、文化修养、身心修养,成为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作风正派、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楷模。在科技发展快、观念更新快、信息增加快、生活节奏快、环境变化快的竞争社会中,更要加强自身的身心修养,提高情绪调节自控能力和对困难挫折的承受能力,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对幼儿的身心健康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保证每个幼儿受到公平教育的权利,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日常工作中要坚持依法办学,以德立园,将《教师法》、《教育法》、职业道德规范中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3、树立榜样,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新时代崇高师德的最高境界是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创造活力来源于教师对事业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教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意识。教师只有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认真反思,一切从有利于幼儿主动发展,让幼儿有充分发展个性的时空出发,对原有的学科资源等进行整合,使之形成新的合力,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给学生一杯水,教师本身应该有一桶水”,此话很有道理。我感到在孩子们眼中,教师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物,教师的投手举足,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孩子从教师身上看到无私奉献,孜孜不倦追求精神,看到社会的形象。

师德不只是学识问题,更是塑造良好教师形象的问题。因此,对于师德除了要深刻认识其重要性,更关键就是如何去提高自己的师德。本人结合自己的情况,提高以下几方面:

1、重视学习和实践

认真学习,充分理解《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以此作为自己言行准则,工作中要时刻牢记自己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能:育人,只有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幼儿教学经验丰富,才能胜任此项光荣的工作。而要做到这些,就应该不断地坚持学习和实践。

2、严以律己,注重言行

为人师表,坚持严以律己,要把自己看作既是个普通的人,又是个教育者,言谈应该和颜悦色,循循善诱,举止应该优美文雅,体现心灵之美,自己的穿着应该朴素大方得体。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必既重言教,更重身教;既教孩子掌握知识,更教孩子运用知识做人做事。因此,师德建设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具有道德魅力的幼儿教师,总能使孩子乐意亲近。教师承担培养和造就人才的重任,就必须站在思想道德建设的先行者和示范者。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增强“人格教育无闲人,人人育人;人格教育无小不,事事育人人格教育无空地,处处育人”的意识。

3、培养良好的内在素养

注重积累、陶冶、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学习,开阔视野,不断丰富,充实自己,有意识地从祖国优秀文化中吸取养料,作为美术特长的幼儿教师要多欣赏各种中外绘画、手工作品,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调动各种教学要素及儿童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形成最优化的教学系统,还必须要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及使用方法,并适用于教学,以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内在素养。

总之,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燃烧的蜡烛”,教师是“人梯”教师的工作就是奉献。让我们牢记学无止境,为人师表,让我们用行动去播撒爱,让我们用爱去培育心灵,让我们平凡的师爱,发挥非凡的力量,培养出全面、健康的下一代。

新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4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为重,德育为先。这是师德建设重要性的深刻体现。我们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的职责。教育的育人功能决定了教师应是一个“学为人师,德为世范”的群体;是一群追求知识,献身教育的模范;是一批认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楷模。因此,教师对国家对民族对未来有着巨大的责任,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任务,同时也决定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德育建设应该放在首位。

我们面对的主体是学生,而学生是人,是具有独立思想和自我意识的人,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学工作与其他任何工作的本质区别。教师必须时刻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生产”和“加工”的对象不是机器零件,而是有头脑的人,而且是人民、祖国和社会的未来建设者,教师就必须明白自己在这过程中所担负的责任,这责任是民族未来兴旺发达的责任,这责任之重或重于泰山。而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归宿点,以人贯穿于各方面及其始终是我们教会学生成为一个有正确价值取向,有正确人生观,人文素养、道德情操和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完善的人格的基础。初中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特点是学生各方面要寻求独立,但他们对于独立的理解没有正确的引导是片面的,有害的,甚至一个错误的或者是不合适的思想会对他们一生产生重要的、决定性的影响。而教师的责任就在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因素,这是学生成材的基础,同时身体力行的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然后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品质,进而这种品质又外化为人格、知识和能力。我认为教师的这种作用是引导,这种引导不在于推,而在于带,要走在前面,带动学生进步。带领者要有榜样的力量,带领者要更胜一筹。而要做到此,教师首先要是一个积极健康的人,能够起到表率作用,以身作则对学生产生影响,就要求他拥有博大的学识和高深的修行来引导学生、感染学生。有人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在孩子身上总能找到家长的影子,我说:老师是孩子精神世界中的第一个火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师的学识、人品不仅是自己的准则,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可以说以人格来培养人品,以灵魂来塑造灵魂。

教师是崇高的职业,是令人羡慕的职业,同时也是辛苦的职业,枯燥清贫的职业。在当今商品经济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教师行业无暴利、无势力,容易被诱惑,不安心,甚至不安分。爱岗敬业就应该首先热爱教师工作,安心教师工作,淡泊名利,尽职尽责;认真备课,用自己严谨治学的作风感染学生;刻苦钻研,探索真理,用自己丰富的学识教育学生;诚实做人做事,用自己的人品感动学生;循循善诱的教诲,用自己的真情启迪学生。作为教师还要有较厚的知识储备,要有较强的传授知识的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正像德高望众的教师,受学生尊重和欢迎的教师,不仅是学识渊博的教师,同时也是人品高尚的教师。

比如,在我们的周围,经常听到学生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听课兴致高;不喜欢某位教师,听课时老是昏昏欲睡。这“喜欢”与“不喜欢”并不存在年青教师或老教师、女教师或男教师之分。事实上,能否赢得学生尊重和爱戴,不是单方面因素决定的,而是涉及到一个老师的方方面面,比如学识、能力、性情、言行举止、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形成的人格,这是一名老师吸引学生的主要原因。如果每一位教师除了外表的形象美,更拥有良好的师德,用自己高尚的人格、优美的语言、规范的行为和真挚的情感去影响、启迪、塑造、感染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学生,那我们的学生将沐浴在师德无限魅力的阳光雨露中健康地、快乐地成长,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将无限地光荣和伟大。教师不但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协调跟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这样学生的性格能受到教师各方面的良好影响,受益终身。

新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5

过前几天学校组织师德师风教育的学习活动,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作为教师在新时期的素质要求,学习师风师德心得体会。下面简单谈谈几点体会:

一、敬岗爱业,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

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自己应该系统地学习《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三、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孜孜不倦,积极进取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新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6

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说的是我们教师的感情是无私的、高尚的。只有付出不图回报。教师提高师德水平是教书育人的需要,没有良好的师德就谈不上教书育人。教师在工作中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师德行为,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行为。作为一线教师,我认为师德主要体现在平时的工作之中——在工作中让家长满意,让学生满意,让社会满意,真诚的善待每个学生,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赢得社会的普遍理解和信任,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今后教育教学中,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热爱教师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教师职业也是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应该只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更应该把教书育人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是伟大的。

二、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宣传知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

三、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学生观。青少年学生都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才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才能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发生。

四、刻苦钻研业务。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要想有效的从事教育活动,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也就是我们说的职业道德。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更加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终生献身教育,并用自己智慧的钥匙,打开学生踏入科学知识的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让我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道德情感,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千方百计的去教好学生。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明白了凡事都要以身作则。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劳动最有影响力的就是“言传身教”,教师是学生学习做人的参照对象,所以人们常说“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

学习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可以促进我们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帮助我们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而且是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是贯穿教育全过程的精神支柱。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让我受益非浅,我会用它时刻的鞭策我自己,让它成为我教育事业中的一盏明灯!

新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7

中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我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矗

经过师德师风文件和宣传资料的学习,自我进一步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热爱教育事业。要把教育与国家的兴亡、民族的振兴,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联系起来,才能对教育事业有深刻的认识,并将这认识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才能产生对教育事业的真爱,树立服务学生奉献社会的精神。

二、热爱学生。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仅有把学生教育培养好,振兴中华才有期望。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不侮辱、谩骂、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热爱学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科研水平。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关键要有较高的素质。必须具备扎实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本事素质。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进取参与教育改革,认真心得体会经验,努力探索教育规律,改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四、工作进取、认真负责。工作进取,就是要勇挑重担,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吃苦耐劳,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认真负责,根本的一条是对学生成长与成才负责,所以必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五、团结互助,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团结互助,一方面教师与教师之间第1页共1页

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忙;另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也要团结互助。廉洁从教,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利用职务和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不向学生乱收费,不向学生和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举止礼貌礼貌,爱护公共卫生,语言规范健康,禁止粗俗言辞,衣着朴素端庄,随时以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严格要求自我。

新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8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我深深的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这句话的内涵。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可以说,教师是除父母外,对学生的成长影响最大的人。作为一个幼儿园教师,最重要的就是爱,教师应该用爱来温暖每一个孩子。 首先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所以要热爱和尊重每位幼儿。走进孩子的童心世界,了解每位孩子的性格特点,感情世界和家庭情况。用平等的眼光去对待每位孩子,使孩子同时也喜欢你,愿意和你玩,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一日活动中要时时关注他们。哪怕一个鼓励的眼神,拉拉手、摸摸他的头,都传递着我们对孩子的爱。我们还采用多鼓励、多表扬的方法,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在教育活动中及时给予孩子评价,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同时也是对孩子的一种肯定。爱是建立优良师幼关系的“基石”,是打开教育之门的“金钥匙”,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滋补品”,而作为新世纪的幼儿教师,我们要从多个方面教育孩子,使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用慈母般的爱去温暖孩子的心灵,用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孩子,必能与孩子之间搭建起“爱”的桥梁。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会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生活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会觉得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那么,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快乐的环境中呢?我想,他的心情一定是快乐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是营造快乐环境的根本,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只是一个小小的眼神,都是孩子快乐的源泉。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也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自己的孩子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种本能,而爱别人的孩子是一种超脱、飞跃,是一种升华。教师的爱是优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教师的爱是教育工作的灵魂。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我们之间就能以诚相待、心心相印。有了爱,师生就可以无障碍地沟通;有了爱,在师生和谐的氛围中,就可以开展教学互动,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在教育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爱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要平等民主地对待幼儿,尊重幼儿发展的主动因素,让幼儿主动地发展。孩子从出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他们的行为。每当孩子有事情跟我来讲时,我都认真地听,而且同个别幼儿对话时,我一般都蹲下来,使孩子感到教师是尊重他的,孩子们已把我当成了‘大朋友’,有什么事情都愿意跟我讲。

幼儿园,班集体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而孩子们个个都是小主人,而我则只是一个大主人。爱孩子要面向全体幼儿,关注每个幼儿,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关注到幼儿的点滴进步并予以肯定,如“我知道你能做”、“你能这样做,老师心里很高兴”等等。幼儿就会感到老师是爱我的,自己是被老师关心的,而且是能干的,只要自己有进步,老师总会很高兴,从而进一步引发幼儿学习的内在动机,使之能够轻松愉快自信地去学习。

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新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9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清楚地意识到: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责任意识,是社会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我们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人们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是啊,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汶川地震中为了学生而献身的老师们就是我们的楷模,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社会,他们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换来了千万家人的幸福,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而奉献自己的一生。

二、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在教育教学当中,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伟大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我们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在我上一届的班级中,有一名女生,她成绩平平,也很听话,但最大的缺点就是性格内向、不自信,缺乏生活的勇气。在经过我与她的多次谈心后,她改变了许多,她变得大方、自信了,她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在学习上,她变得更加努力了,后来她考起了高中,实现了自己读高中的愿望。通过她的事,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三心具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行为习惯特差生,更是要向歌曲中说的那样:“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对他们既要严厉,又要对学生细小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育教学当中,我经常告诉他们在学习和生活当中要有六心,即“爱心、耐心、专心、细心、信心、决心”。教育学生读书、做事要专心、耐心、细心,待人接物要有爱心、耐心、细心,对生活要有永不言败的决心、坚定不移的信心。

三、终生学习、努力进取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我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教育好学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要多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年轻教师要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虚心学习,不断创新,开辟新的教学方法。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做符合社会发展的合格教育工作者。

四、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如果教师言而无信,表里不一,不仅会失去学生的信任,而且会让学生对老师所给予的教育产生怀疑。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过程中,要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家长的人格,不呵斥,不指责,调动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形成正确的与育人观念和思想。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总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在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用一片赤诚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崇高的师德塑造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新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10

市二实小举行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幸福的引路人》的师德主题报告会。通过书记的讲说,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养与责任。

爱是教育亘古不变的主题,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爱祖国、爱人民、爱教育、爱学生,用心血、汗水和智慧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

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教师爱学生是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德区别于其他行业的主要特点,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就等于丧失了教育的权利。

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难免有个别学生出现违反纪律、不按时完成作业、缺课、与同学闹不和等现象,针对这些现象,我都能及时深入了解,问明,然后进行有效的教育。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对教师教学生涯的写照。在教师岗位上,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既然已经选择了这份职业我们就要默默无闻的奉献。

认真负责、工作严谨是教师的职业要求,是教师责任感的体现,我们要严格遵照师德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新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11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一颗善良的灵魂,就没有美德可言。师德是教师的良心。当一个教师不断充实、完善自身,使思想达到一定境界时,一切都变成了自然的行为,学生也会自然地感受到老师。从教师爱岗敬业的情感到乐业、勤业、精业的实践,教师的身传言教到教师的自我修炼,从教师学而不厌的钻研进取到教师诲人不倦的忘忧情怀,等等,形成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无不包含着何以为善的道德策略。培养良好的师德,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人事的教育事业,象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

二、热爱、尊重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来要求。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将上一个新台阶,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更将跃上一个新高度。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光要求学生,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反而胡作非为,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出尔反尔而不可信赖。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说明这个道理。

四、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

所以,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仅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教师的知识应比这宽广得多。通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教师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从远古时代到未来世界他们什么都知道,并认为教师什么都知道。这种好奇心加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教师应珍惜它,而不能扼杀。这就要求教师要多才多艺,和学生打成一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所以,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正如加里宁所概括出的辩证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奉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样。

新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12

国家的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的兴衰,系于教师。 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著名教育家斯霞曾经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师德、优良的师风。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教师素质的高低又直接决定着培养人材素质的高低;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成败。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也需要广大教师提高自律意识,自觉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爱岗敬业。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生之本,每一位教师都要爱读书、读好书,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丧失学习兴趣。我们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叫苦叫累,学习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2 、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如果我们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天堂,相反,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地狱。

3、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教师要知道教育是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感动另一个心灵。我们要学会喜欢学生,喜欢和他们在一起,这样才可以发现他们的优点,我觉得“身临其境”才是最好的教育。

4、刻苦钻研业务。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不能准确地解答,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丧失,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信心可言,对教师任教的学科也不可能有学习兴趣,当然也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

5、加强学习、提升教师魅力。在培养人的道德素质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有一种奉献的精神,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受到他人的称赞和社会的褒奖,就是他具有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的品质。学校里有经验的老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受人景仰。我从他们身上学到:对工作埋头苦干、精益求精的态度;对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作风;对教育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对待教书育人工作的神圣态度,真心实意,踏踏实实,自觉刻苦自我完善,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是学生瞩目的焦点和榜样,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我修养,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和楷模。教师要重视修品练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和工作魅力感召和吸引学生,起良好的示范作用。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任重道远。因此,我们要更新观念,变教育者、传授者为指导者、促进者、设计者、沟通者,以生为本,以情为主,尊重学生爱学习、爱自由、爱快乐的天性,相信每个学生都想学好,能学好。善于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先学后教、教少学多,追求不教而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目标。教师只有做到以身立教,才能以自己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学会做人,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去引导学生学会发展,才会有学校教育的高质量。以上是我对师德师风的一些学习体会。我将坚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能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能够把自己所学奉献给学生,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

新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13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为人师,应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务必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但对于一名合格的教师而言,师德并不仅仅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要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润物细无声。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往往是很神圣的。它是职业赋予我们的神圣,而这种神圣更需要我们平时在点点滴滴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加以呵护提升。严于律已,正人先正已,正已是师德的基础和前提。

不能正已,也就无所谓教师的垂范作用。正己则在于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指导学生。教师要以自己合乎规范的道德行为给学生做出榜样。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不让学生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所说的和所做的一致,也就证明所说的是正确的,所做是合理的。这样,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教师的榜样作用才能得以发挥。

身为人师,应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各不相同,但作为教师,我们理应立志将自己的所学运用于诲人不倦的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去。做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们刚刚走出高校大门便踏上三尺讲台,长处是知识新、思想活,与学生更亲近,但在教学中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转变纯理论型的思维模式,养成传统儒家的教学思维方式—知识加实践教学。教师要成为追求真才实学的榜样。教师不能满足于先学于学生,而且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

随着形势的发展,高科技突飞猛进,让我们感觉到一停止学习,就会落伍。当今的时代,人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潜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才能获得生存的社会位置。教师不但要自身持续一种勤奋学习的潜力,还要把这种学习潜力无私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无怨无悔热爱教育事业,爱学生、尊重学生。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一名教师,言传容易,但是把“仁”、“德”当作自己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很难。作为一名教师,其一生应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的一生。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我觉得教师应该像默默付出的叶,不去计较得失,真心地教书育人,从自身做起,透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新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14

教师在树人的过程中必须以师德作为典范,用自己的道德情操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因此,合格的教师首先应是道德情操的合格者,好的教师首先应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世范。

一、爱国守法

爱国守法是师德形成的基础。一个教师要教育学生爱国,他本身就必须是爱国的,这是方向性的问题。一个不爱国的老师教育学生爱国充其量只能成为空喊口号。教师的爱国情感主要体现在:

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育无论在哪一个时代都是国家进步的源泉和动力,教师作为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只有真正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培养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这一历史任务,才会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当中去。教师是人民的教师,为人民的教育事业作贡献本身就是一种爱国的行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真正能做到这一点,就能真正地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肩负国家的历史使命。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是“育人者”、“人梯”。教师除了教会学生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感;除了教会学生如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在这个社会上生活;除了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各行各业的精英,还要造就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教师在推动国家民族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身上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的希望的使命。这一使命是任何人都取代不了的。

3、依法执教。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准则,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教师也一样,要依法执教。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使自己的教育行为符合各类法律法规的要求,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是依法执教的法律依据,教师除了要认真学法的`同时还要懂法、守法。一旦触犯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教师的教育活动根本无法正常进行,更不可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爱岗敬业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对教育行业,教育事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育是一场持久战,要坚守阵地默默奉献几十年,所以要树立一种乐于奉献、甘于清贫的思想。思想上端正了才能做到行动上的成功。树立一种责任意识。走上了教师岗位就意味着身上有一种特殊的职业责任,和军人保家卫国、医生救死扶伤一样,教师有教书育人、传承文化的职责。教师的工作是繁重的、琐碎的,但又是重要的,所以要对自己的工作保持一种高度的责任感。

三、关爱学生

关爱学生是实德的灵魂,是师德的核心部分。师德的魅力在于师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师爱的最好体现。教育需要爱,没有爱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

1、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对学生最基本的爱。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兴趣爱好,建立一种自由平等的师生关系。每一位学生都具有独立的人格,教师不应以威胁、恐吓,甚至暴力来对待学生。一千个学生有一千种个性,不成熟也是学生的固有特性,所以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多一点尊重就多一点爱。

2、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应该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应该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个性行为、家庭背景为条件对学生进行区分,并进行差别对待,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有教师平等对待的权利。任何教师都喜欢学业成绩优秀、听教听话的学生,所以难免会对他们表现出更多的关注和关爱,但那些学业成绩相对落后、性格相对调皮的学生也需要我们的关爱和平等对待。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有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

3、用爱感染学生。爱,是人生最永恒的主题,作为一名教育者,除了爱学生以外还要教会学生学会爱。一个没有爱心的老师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教育出有爱心的学生的。所以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爱心去爱学生,才能真正在行动上以身作则,学生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就能拥有一颗同样充满爱的心。

四、教书育人

教师以教书育人为使命。“教”就是教导、教授,“书”就是知识、技能,“育”就是培育,“人”就是学生、学习者。所以“教书”是途径,“育人”是目的,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注重“教书”又要注重“育人”。只注重“教书”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更多是一批批只会考试的“机器”。他们可能知识渊博、学富五车,但是因为缺乏生活的技能、技巧,其心理、情感、道德可能存在缺陷;只注重“育人”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则又是缺少社会竞争力的人。即使满口的仁义道德,但始终都很难得到这个社会的认同。所以,“教书”和“育人”的结合甚为重要。

在教育工作中,无论是脱离了育人的教书,还是脱离了教书的育人,都是不完整的教育过程。要把两者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教师想要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其次和还要在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五、为人师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就是要求教师注重身教胜于言教。因为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很多言行、举止都会被学生不经意间模仿。教师在学生心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要教育学生好好学习,自己必须现努力充实自己;要教育学生热爱劳动,自己必须先要亲力亲为;要教育学生乐于助人,自己就必须要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试想,一个只会空喊口号、只会对学生指指点点,夸夸其谈,说一套做一套的老师怎么能让学生信服?总的来说,为人师表就是要充当学生的模范。

六、终身学习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老师的不学无术。”可见,教师的学识是评价一名教师是否具备教师资格的硬性指标。当今社会知识更替日新月异,教师如果仅仅只有那么“一桶水”是远远不够被学生“吸取”的,而应该拥有“一池水”甚至“源头活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理论,努力为自己充电,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深入专研教材、创新教法,推陈出新。

新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15

通过这次暑假的师德培训,它们不仅使我认识到生活中充满爱,更使我懂得如何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懂得关爱学生的教师。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师则是培养人的专门劳动者。对此而衍生出一种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那就是热爱学生。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有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这一道德要求教师必须围绕着热爱学生,很好地为学生服务,但不能笼统地把所有的“爱生”都选为师德崇高,必须看教师对学生爱的动机和爱法是否正确,特别还要看教师爱的效果如何,正如敬爱的周总理所说的那样,要“爱生教好”,教不好学生的教师何谈爱生?谈何师德?为此,相互信任就时下几种被人们说是“爱生”的表现,略谈一下我自己心里的认识:

一、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恨铁不成钢”的爱

某些教师抱着对学生“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态度,对学习和品德行为不够好的学生,一味批评训斥,甚至采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这样的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因为,青少年的叛逆性很强,教师这样教育学生,只会让学生加大恨老师,使其品德行为就更为放荡,日益失掉争取进步的信心。记得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有厌学的情绪,上课常走神或做小动作,作业糊涂至极,甚至干脆不做。我屡次直接严厉地批评了他,没想到他不但不思悔改,情绪反而更加低落,一副无精打采、毫不在乎的样子,我差点为之气昏。过后,我头脑冷静下来,回想自己的言行,才吃惊地感觉到对他的态度过于偏激并且简单草率。后来,我重新从另一个角度支观察揣摩他,抓住他爱表扬的特点,尽量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当他老毛病再犯时,不是再一味批评他,而是避开这事,表扬他爱动脑,声音响亮,这样一来,他可来神了,身子坐得挺直,集精会神,那节课的提问,他回答得正确而且声音十分响亮,课后的作业也做得不错。所以,经验教训让我深深觉得,做老师的不要动辄就批评学生,或用单调的罚抄、罚背、体罚等来对付学生,因为这种表面看似乎“爱之深”,但实际表现出来的却是“恨之切”的行为,常常给学生带来身心的摧残,学生也是一个有独立人格尊严,拥有为人权利的人,当老师兵贵神速或践踏了他们为人尊严和权利时,学生就会产生越批评、越惩罚、越偏跟教师对着干的逆反心理,因此,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学生不尊重的态度和行为,都是应当予以遗责的。

二、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让学生一口吃成胖子”的爱。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考试是教育结果检测的手段,考试是为教育服务的,但由于社会总是用考试来检查、评价教育的结果,并以此为依据来区分各个学校教育效果的好坏,决定学生的升学率。由此,大部分教师为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大幅度采用题海战术,大量的作业让学生简直喘不过气来,教师却不为之所动,仍不知疲倦地搜集资料,绞尽脑汁不停的出题,让学生不分昼夜地做!做!做!学生考试成绩好,教师就高兴;学生考试成绩差,教师就不高兴,甚至大发脾气,责怪、漫骂、歧视、课业惩罚、肉体惩罚等相继出现。这样的教育只会造成学生对学习恐惧的心理,日益把学习当作苦差事。试想一下,成年人工作一天下来,尚可会觉得疲累不堪,一下班回家还可以停歇下来休息,悠闲地坐在沙发上听听音乐,看看电视。而学生一整天除了上课时间外,课后还有大量的作业在等着他们,甚至连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休息日都不例外:背书、作业一大堆,学生真是比大人还忙累!长期下来,学生吃得消吗?知识掌握得了吗?这样的教育适应现当今的素质教育吗?答案是显而易见。

三、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只重优差生而忽略中间生的爱”。

一个班中有几十个学生,先天条件、心理素质、文化素养、学习成绩不可能完全一样,总有强弱优差之分,当然,也就有夹在优差的两头的中间生。有些教师重视的大都是冒尖的“两头”,由于应试教育的泛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少教师总是比较喜爱品学兼优的学生,少数开学有望“尖子”平时对他们总是给予更多的注意和关心,甚至常开“小灶”而“转化后进生”已引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全社会的重视。因此,“厚爱”后进生,关注后进生,促进后进生转化是教师必须坚持不懈的工作,而处在“中间层次”的学生,学习一般,能力一般,平淡无奇,没有出众的表现,但也不会带给老师麻烦,不少老师常常任其自然,对他们的长处熟视无睹,对其缺点了心不在焉,使“中间生”处在“受冷落的尴尬之境地,”这样“中间生”就容易因被冷落而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他们中一大部分人就会对周围的事物反应冷淡,学习的劲头也不高,参加集体勉勉强强的,他们心里认为“没人注意我的存在,干好干坏一样。”其实,这些学生最渴望的是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心,哪怕是一句简单的表扬,一个关节的眼神,一声亲切的问候,都会带给他们很大的影响,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本学期,我新接手一个班,班上有一个女生,学习默默无闻,相貌一般,毫不引人注目,并且有个最大的弱点,就是特别胆小,连课堂上站起来回答问题都会脸红。对此,好也很苦恼,我发现了她的这个弱点以后,特意选她为语文科代表,早读要她创造出头露面的机会,女孩的心里感动极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她变了,变得活泼开朗,胆子也大了许多,对班级的工作热情参与,对各类活动,比赛都积极投入,学习成绩也有惊人的进步,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教师应当把爱心分给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那些平平常常的,不声不响的学生也是需要关心、重视的一群,他们身上的“亮色”也需要老师去挖掘,他们同样渴望着老师鼓励的目光和赞许的点头,还有善意的批评。教师对学生的“爱”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呢?我想这里存在着一个“爱”的方式方法的问题,以及如何表现教师的“爱”的问题。有不少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强制的爱、盲目的爱、粗暴的爱、变味的爱。

教师如何爱学生?我想教师应该正确把握好“爱”的艺术,用好自己神圣的爱。

第一,爱应该是公正的,要做到不偏不袒的爱。教师不仅要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要爱学习成绩及表现差的学生,对于成绩及表现差的学生,教师应该多发现其优点,找出爱的理由,用真心去爱他们,用热情去感化他们。

第二,爱应该是细腻的,要做到无微不至的爱。学生是人,是一个多样化的人,他们的生活、学习、情感是多样的,这就要求教师用真心去发现学生的需求,用爱心去化解学生的矛盾与痛苦,让他们体会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去爱他们。

第三,爱应该是严峻的,要做到刚柔相济的爱。教师爱学生并不是无要求的爱,并不是爷爷奶奶式的爱,并不是无限的爱。爱中有要求,爱中有希望,爱中有原则。

显然,教师对学生爱的正确动机,是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师爱,是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教师要力求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理,这样,才能把正确的爱生动机和真正教好学生效果统一起来,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这样努力去做的教师,才堪称师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做一个真正有爱的教师!

新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16

有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如何教学生做一个真正的人,这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过程,还是教育的归宿,离开了培养人这一点,教育也就不复存在。这句话包含着这样一个道理: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方能兴教育人"。也就是说,教育必须在"尊重、理解、关心和信任"的基础上进行,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即"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使孩子们成为"和谐的人"、"完整的人"、"全面发展的人"。那今天的我该如何做一个老师呢?古人说天地君师亲,可见为教师是倍受尊崇,之所以如此,就是教师有极好的人品。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为明辨善恶与真伪,并使人倾向于真与善,排斥恶与伪。"所以教师有"教给学生怎样做人"的重大责任。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的人格魅力无时不在影响着他的学生,所谓"身教重于言教"益出于此。师德不但可以感染学生,也能为教师树立起自己的教学形象,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因此,教师首先要严于律己,公平,公正,言行一致,坚持原则,有错就改,心胸豁达,庄重热情,同时还要有一颗爱心。要"严"字把关,"爱"字当头,这样,他才能赢得学生。如果说过去的教育是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的应试教育,那么现代教育越来越以人的本身发展为教育目的。然而即使这样,热爱学生仍然是教育的一个永恒的命题,古往今来的优秀教师无不热爱自己的学生。教师是爱的职业,从事的是爱的教育。这是世界上最博大、最深广的爱,这样的爱能容下一切,能融化顽石、能点铁成金。都说母爱无私,其实最无私的应该是师爱。在现代教育中,热爱学生自然具有了时代的特征。有人说过:"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的原动力。"可以说,教师的爱心能使学生更健康的成长。爱学生就要公平地对待学生,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创造精神。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学生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的伙伴,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如何做人.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

进入新世纪,当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改变的同时,教师所面临的一些老问题变成了新问题,而更多的新问题则层出不穷。面对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学习方式、交往方式所带来的深刻变革,面对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教师要能抵御诱惑,守得住寂寞,要有一颗冷静平常心。不要只看腰缠万贯,风流潇洒,也要看到身败名裂,锒铛入狱,甚至丢了小命的。他有他的幸福,我有我的快乐,教师就要志存高远,趣避庸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洁身守志,独立于世。这正是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做不好人也教不好学。因此,做一个好老师崇高的师德是第一位的,要一身正气,为人师表。

新的世纪,新的形势向我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作为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转变理念,迎接挑战。我们己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时代,今天的知识就是明天的经济。这就给培养人才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要进一步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进一步接受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育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方面转变等等。尤其要注重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并做到两个转变,一是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二是由技能型向艺术型的转变。在"和谐、互动、探索、创新"的基本教学模式中不断钻研摸索,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迎接"课改"。过去有句形象的话,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而在今天仅有一桶水的观念是不够的,要有一缸水,一江水,常新的水。教师除了在自己所教专业方面要做到"知得深"外,还要对其它学科和领域的知识"知得广"。大家都知道,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们的学生要学会学习。而我们,再也不能只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而应教学相长,在学会工作的同时,也要学会学习,加强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不断地给自己增添燃料,储备能量,使自己不断完善,充实自我,必须形成终身教育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自信地面对学生。叶圣陶说过,他并不称赞某老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是不利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的。比如常见的语文阅读教学,教师过多的讲解、分析和说明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读不懂课文,于是就包办代替,结果适得其反。在21世纪的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科学的思考方法将比简单的传授知识更重要,方法可以使学生受用终身,也可以使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超过教师。"在本世纪,传统的师生关系将发生变化。教师将更多的在思维方式与知识的导向性上给学生以指点。教育不能再象以往那样,只会知乎者也,再也不是灌输,不是表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审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新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17

近几个月以来,我校组织了一系列的师德培训活动,在这几天的学习过程中,作为一个刚刚从事教学工作的我而言是极其重要并且十分迫切的。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认为教师“在其位,谋其职”就是把书教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教育学生作一个品行端正的人。殊不知,教师除了教书以外更重要的是育人,而怎样育人最重要的就是要以身作则。

都说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就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因为孩子善于模仿;其实老师在学生的眼中也是不容忽视,因为学生对老师的敬畏。对于学校而言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师德 ,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通过培训,我有诸多体会,现归纳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知识容量在扩大。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学校教育虽说由师生两个主体共同完成,但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教师的主导、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途径来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导,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二、提升自身素质。

教师的责任是教育学生,然而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很大程度主要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感染出来的。教学中依赖的是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气氛以及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起表率作用的言行举止。推进教育教学的融合管理的根本保证,是有一支思想过硬、品德高尚、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要全员有意识、人人有责任,人人都要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道德权威。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对学生道德纪律的实施需要借助的是教师的道德权威,而不是行政手段,更不是纪律强权。道德权威来源于教师的师德,教师的人格力量。教育学生是不是多上几节思想品德课,让学生背诵日常行为规范就可以了呢?不是的。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们要在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三、“心中有学生”,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牵挂。

在我们心中要有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每位教师要重视感情上的熏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与学生心灵的沟通,自觉地把培养美好感情作为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目标。情是师生交流的纽带。杜甫有诗句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与其说的是春雨滋润万物的特点,不如说是教师的感情特点。关心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是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充分条件。按理说现在的学生在家里是小皇帝,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与其父母相比,我们再去关心他们的生活岂非多余,如果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生活在学校里的学生当然希望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爱护。时常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会让学生感觉到长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不关心学生的生理健康有可能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记得我班里有一个不太听话的学生,学习态度不好,有一次在课堂上随意讲话,我批评了她,之后也没有及时的找她谈话教育,结果这个学生不仅在背后骂了我,竟然连我的课也不来听了。现在犯罪低龄化,大多是因为其心理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而至。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教育得就得尊重、理解、贴近他们;还要建立正确的学生观,了解学生的需要,做一个服众的威而有信的老师。

另外,通过培训学习,我了解到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尊重学生的实质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同志和朋友”。

新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18

通过师德师风的学习,让我深深的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有教无类…,这都是师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做到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同在一片蓝天下,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花xx年时间,将一名有偷窃习惯的学生培养成一名成功的农庄主席。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我们班就有一位这样的同学。在他的学习生活中我对他是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心中的坚冰”,让他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虽然我无法象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却可以象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但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老师们对学生如此关爱,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可?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青少年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让我们时常想想教育家们的谆谆告诫:“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新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我从教育中体会到:尊重学生的实质就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同志和朋友。在学生心灵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爱心去浇灌,必将伴随其生命的成长竖起人格的参天大树。“万紫千红随风去,冰心一片载玉壶”,这就是我这样一位普通教师的高风亮节!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我想,教师所从事的就是这种叶的事业——平凡而伟大。

科技兴国、科技强国、科技富国是我们党在近期以来的发展战略。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国际间高科技、高水平的多样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多种人才的竞争。传统型的、简单的手工、高体力支出低收获的劳动方式已经落后,祖国的建设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教师是振兴教育、培养人才的关键;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事业兴衰的关键。要办好教育,就必须造就一支事业心强、工作作风扎实、师德优、业务精、让党和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师德师风的学习,我认为很有必要,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给我们老师上了生动的一课。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甚至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起典范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工作不应是为教书而教书,更要以人为本、教师育人,学生把几年、十几年的生命时间交给学校、交给教师,学校、教师就有责任去珍惜别人的生命,浪费别人的生命时间就是罪过。针对以往在教育行业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热点问题,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改善教书育人的软硬环境、净化教育风气,很有必要,希望通过这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更好发展,使我们的学校都能成为培养人材的基地,我们的教师都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合格教师。

总而言之,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师如果能时时处处把师德建设、提高师德修养放在首位,并努力实施、积极参与、加强提高,那么我们的新课程改革的成功就能得到根本的保障,我们的教育事业就能得以蓬勃、健康的发展,我们的学生就能得以成为新世纪建设的栋梁。一句话,师德修养的加强和提高承载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民族责任。

新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19

近日,党总支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学习观看了有关师德师风的警示教育典型案例,我深受启发和震撼,结合工作岗位和自身实际体会有:

一、高校教师群体应该永远秉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广大高校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和先进模范人物,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体现了教师职业的崇高和伟大,赢得了全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

观看了纪录片《黄大年》,深受感动,被黄大年精神鼓舞,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高校辅导员岗位的高校教师,我深知师德师风的极端重要性,长期以来,也是极其认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价值追求,用此激励自己做好本职工作。

二、认识到高校教师必须摆正思想价值态度

高校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历史责任,负有对青年一代价值引领的历史使命,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必须与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社会主义教育方针高度契合,必须自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在教书育人中做到思想牢靠、精神富足,才能在大变局中咬定青山不放松,保持定力。

三、必须秉持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原则教书育人

我认真学习了《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文本,规范从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个方面,对高校教师职业责任、道德原则及职业行为提出了要求。必须秉持高校教师职业伦理,做学问、做教师、做人做事都要有原则,在工作生活中做到: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敬业爱生,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终身学习,刻苦钻研。

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做学生良师益友;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严慈相济,教学相长,诲人不倦,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严谨治学,弘扬科学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精益求精,秉持学术良知,恪守学术规范;服务社会,传播优秀文化,普及科学知识,热心公益,服务大众;为人师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遵守社会公德,言行雅正,举止文明。自尊自律,清廉从教,以身作则。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习近平同志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同志希望全国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

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广大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习近平同志指出,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好老师的道德情操最终要体现到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上来。好老师应该执着于教书育人。我们常说干一行爱一行,做老师就要热爱教育工作,不能把教育岗位仅仅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有了为事业奋斗的志向,才能在老师这个岗位上干得有滋有味,干出好成绩。如果身在学校却心在商场或心在官场,在金钱、物欲、名利同人格的较量中把握不住自己,那是当不好老师的。

书记对怎么样做好一名好老师,给出了深刻而科学的解释,我们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必须认真细读习近平同志关于师德师风的重要论述,在教书育人中,转化为对自身的要求,转化为工作的原则和具体方法,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思政元素,转化成为人师表的一言一行。

五、牢固树立师德师风红线底线意识

我认真学习了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观看了师德师风典型案例,深受启发和震撼,我认识到必须牢固树立师德师风的红线底线意识,准则中的禁行性规定是底线,是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不可触碰的红线,也是一份“预防保健手册”,是对广大教师的警示提醒和严管厚爱。底线职业道德,相当于法律和国家相关部门所规定的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明确了教师职业行为的“负面清单”,有利于所有教师有意识地规范自己行为。

只有牢固树立师德师风红线底线意识,才能在复杂的现实环境和不断变化的育人环境及学情中,坚守职业道德,经受住各种考验和挑战,才能永葆教师精神底色。

新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20

传道是三大任务中的首要。要向人传道,自己的师德就要高尚,这也是老师受人尊敬的原因。教师是为人师表的神圣职业,其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下一代的成长。然而,这些年来,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教育行业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大到学校乱收费、吃学生、拿学生,小到教师个人贪占学生,一度成了一种极坏的社会风气。师德不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即风气问题。个人师德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老鼠屎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问题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问题,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已不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即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今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显得极为重要。

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作为教师更要无私地向学生奉献自己的爱。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学生,学生也会爱你。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

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教师的心应当充满对每一个他要打交道的具体的孩子的爱,尽管这个孩子的品质败坏,尽管他可能会给教师带来许多不愉快的事。这足以证明师爱是博大的爱,是理智的爱,是升华了的母爱。它蕴含着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学生的一种博大而深沉的爱,包含着沉甸甸的责任感、使命感。师爱是无声的,其表现却是铿锵有力的!

一、爱学生

(一)尊重、关爱学生。

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师生相互学习、相互尊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言。作为老师,即使只当了一天的教师,我们也要对学生负责任。既然为父,就要遵循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当学生犯了错,应主动承担起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责任。

关心、尊重每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或天性。所谓关心学生,即教师要全心全意地教书育人,为学生服务;不只是关心他们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不只是关心他们的学业进步,还要关心他们的品德成长。教师的心应当和学生的心紧紧相连,学生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学生的欢乐就是自己的欢乐,学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所谓尊重学生,就是在关心学生的同时,必须尊重他们的人格,相信他们的力量。然而对学生的尊重必须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决不能停留在用慈祥、关注的态度庇护他们,而要将之融进严格的要求中,从而使学生成为自尊、自强的人。

(二)鼓励学生自我超越。

教师爱学生,还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每个学生的潜能是不一样的,只有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潜能,鼓励学生不断地自主探索,才能使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不断地超越自我。我在当班主任时,班内一位学生非常好动,自由散漫,但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信。我既指出了他的不足,同时又非常信任他,相信他有一定的能力,能做好班级工作,我叫他担任了体育委员。果然他不负众望,把班级的体育工作搞得非常出色,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赞赏,同时也改变了他以往散漫的习惯。所以信任每一位学生,让其在实践中自律,纠正自己的错误,相信他们,不断地鼓励他们,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挖掘他们身上巨大的潜能,让他们实现自我超越。也许从此他们的人生道路将会发生不同的改变。

教育不是万能的。当我们在教育中遇到挫折、失败时,必须以自己的良好心理品质去影响学生,细心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与成功,及时、适度地予以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形成良好的稳定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超越。

二、爱事业

(一)奉献、探索精神。

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

教师要视课堂教学为生命的活动,把上好每一节课看作是生命意义的体现,每一节课都如同欢度节日一样地喜悦和激动,体味生命力的满足,感悟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不仅是一种献身,更是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而这种发展和实现必须是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中把人的世界还给学生,即在对象成了他本身中产生的。

每一位立志献身教育事业的教师都应成为事业的创造者,要有脚踏实地、进取开拓的工作态度,具有对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能力,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发现新现象的意义,对日常教育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的习惯,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认识,在富有时代精神和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实践,反思、探索和创造中付出自己的心血,使之凝聚成教育智慧。教师的教育智慧会使自己的工作进入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个性的独特风格。此时,教育对于教师而言,不仅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享受。

(二)敬业精神。

敬业,就是敬重自己从事的事业,专心致力于事业,千方百计将事情办好。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结合教育的现实要求,发扬优良传统,大力倡导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是当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一项十分有意义的事。教育事业的生存和发展须依靠全体教师敬业爱岗。社会的进步说到底,是靠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的。而科学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每一项科学发现,每一次技术进步,都需要人们付出巨大的代价,都闪耀着敬业精神的光辉。世界上所有的财富,都是劳动者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创造出来的。离开持之以恒的劳动,没有敬业精神的灌注,财富从何而来?不论是一个时代还是一个民族,敬业的人越多,敬业精神越强,这个时代进步就越快,这个民族发展就越迅速。当然,社会进步还包含着精神文明的发展。教育事业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一部分,其发展,需要从事这一事业的人们具有很强甚至更强的敬业精神。

敬业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人生的价值在于奋斗、进步与奉献。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是最基本的一条。有人说,伟大的科学发现和重要的岗位,容易调动敬业精神;而一些普普通通的工作,想敬业也敬不起来。道理并非如此。教师们发扬敬业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可感召成千上万人投身到教育事业建设中,推动社会现代化的建设与发展。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长期能爱岗敬业,创造让党和人民满意的业绩,需要我们有坚韧不拔的毅力。

要想完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各行各业从业人员都应该努力做到爱岗敬业。现代化事业的大厦由一砖一瓦累积而成。在大厦建筑过程中,如果某些环节丧失敬业精神,出现黑心工程,整个大厦的质量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在教育业中倡导敬业精神是关系全局的大事。

师爱无声,无声师爱。让我们共同用爱来谱写辉煌的爱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