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体会 > 幼儿园探究数学的学习心得(实用21篇)正文

《幼儿园探究数学的学习心得(实用21篇)》

时间:

幼儿园探究数学的学习心得(精选21篇)

幼儿园探究数学的学习心得 篇1

今天上的《分一分》,从内容上看,没有太大的难处,学生都知道是怎样分的,但最难得就是让他们说出是按什么分的。例题中出示的商店物体的摆放图,学生都清楚每一个架子上摆的是什么,但当问他们这些物品是按什么分类的,学生们就不知道了,我只好告诉他们是按用途进行分类的。

“想想做做”第3题是要求连一连的,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你是按什么进行分类的,之后再连一连。由于叶子的个数比较多,连线比较多,为了美观还得要求学生不能将线连到一起去。在课上检查他们连线的情况发现每个学生的差异还是挺大的,有的学生能够画的又直又美观,而有的学生画的很乱。这道题目在进行分类后,将属于同一类的先放在一个盘子里,一个盘子一个盘子地画,这样就不会太乱。

“想想做做”第4题,有多种分法,但在他们想不出分法时,要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图,这样学生就会很快地知道另一种分法了。

在分类教中,我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分一分,并和自己的小伙伴说一说,结果很多孩子的分法让我意想不到。他们除了按性别,按年龄,有的还按发型,按衣着,还有的按面部表情来分。这说明了这样的教材设计,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亲密性,易于学生接受。

幼儿园探究数学的学习心得 篇2

一、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回顾旧知引入新知。本课我通过主题的情境,一步一步地将学生引向学习内容,教学自然巧妙,有水到渠成之感,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通过丰富的情景,引导学生用“同样多、多、少、大、小、长、短、高、矮”来描述事物之间的量的关系,让学生轻松自如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能主动地学数学。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建立起较强的数感。

二、尊重学生,鼓励学生

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的见解,注重给予学生语言的鼓励,学生用词不当时委婉纠正。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合理的选择,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油然而生,学生逐渐地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了,提出的数学问题也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了。

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

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长短、高矮的比较并不是纯粹的知识性的学习,而是一种体验的活动。本节课,我通过“初步感知——直观比较——操作练习”几个环节的教学,使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比较的方法。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虽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进行有序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都能积极的参与,思维的火花不时的出现。

四、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习

在实际生活中,比较大小、多少、长短、高矮是经常遇到的,学生也较熟悉。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观察、操作和交流,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从矮到高排队、判断铅笔的长短和寻找最近的路、看谁做得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发展思维。

五、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如:

1、有些学生性格有些内向,在活动的过程中不够主动,我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忽略他们了。

2、给学生思考的思时不够充足,老担心内容上不完。

3、课堂的控制能力还有待提高。

幼儿园探究数学的学习心得 篇3

一、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

只有树立“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观,使幼儿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实现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进而喜欢数学。如:多翻阅报刊杂志、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多到兄弟园参观学习、多利用网络信息和外地相互交流科研成果等。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是无止静的,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只有不断创新和不断进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教师必须要改进教学方法

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多采用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幼儿勇敢大胆地探究问题。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应从幼儿园实际出发,根据数学教学中的不同内容、不同教学目标、幼儿的.个性差异,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灵活多变。

三、在数学教育中,注意尊重和呵护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提供一个愉快、和谐、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通过实际的操作与体验来学习。如:教“果汁吧”活动中,课前在数学角里布置一个果汁店的情景,店里摆满了空果汁瓶数个、白开水和蜂蜜或橙汁、同样大小的纸杯10个、彩色笔等等。老师当果汁店的老板。选教室的另一角安排果汁吧,让幼儿轮流当老板和客人。这样使幼儿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中学会了瓶子和杯子之间的容量关系,从而又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和大家分享了开果汁吧的乐趣,使数学知识原本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育内容应根据幼儿的兴趣点选择,要相似于幼儿生活,相似于幼儿心理发展,相似于动物性,相似于幼儿的好模仿、好户外活动、好奇、好合群、好成功、好称赞、好动、好游戏。

四、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了解幼儿行为的真正目的,理解幼儿自发的学习数学的良好动机

教师应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倾听孩子们的谈话,了解幼儿表面看似错误行为的真正目的,避免误解和伤害幼儿,保持他们永久的乐于探究身边数学现象的欲望。幼儿的认知、体能、语言表达、社会技巧等能力的发展都是渐进的,经过学习而不断积累、发展、成型,因此,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

五、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

根据数学科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明,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

总之,只要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一定能够自觉地、毫无负担地、积极地接受知识。这样,既开发了智力,培养了能力,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探究数学的学习心得 篇4

一、教师如何进行知识更新

"知识也有保质期"。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在充分尊重教育者的基础上,强调打破教育霸权,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武装教育者的头脑,使之打破其坚冰一样的由陈旧的知识和经验累积起来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那么,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必然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信任儿童,相信儿童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儿童,俯下身子看儿童的生活,平等参与儿童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儿童,儿童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的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那么,怎样调动儿童的“思维参与”呢?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儿童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儿童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让儿童充分思考,给儿童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儿童说。这样,儿童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感受压力,增强信心

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就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加大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等,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的。

注重实效,确定合理的培训内容。正在推行的新课改,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向探究性学习方式转变,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培训中心构建了合理的培训内容,使学员感到“受用”、“解渴”。通过听课、座谈等形式,就学员急需和困惑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培训。开设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学员们通过研讨反思和不断剖析,经过努力完成了富于挑战性的问题,以高度的注意与浓厚的兴趣投入培训活动中。

校际交流,博采众长。本期骨干教师培训挖掘全县的优秀教学资源,通过交流,博采众长。我们先后听取了十几节优质课。让我们的眼界大为开阔,更新了我们的教学理念,熏陶了我们的心灵。

幼儿园探究数学的学习心得 篇5

动手操作是幼儿数学课堂活动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数学活动中选择适宜的操作材料,能够促进幼儿主动活动,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地呈现出来,使幼儿更好地感知数学,并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为将来进入小学、中学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数学活动中如何处理和使用好操作材料,我通过多年幼儿数学活动实践,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材料应体现数学概念属性的主要特征

幼儿数学活动中,教师提供的材料要从教育目标和内容出发,要把教师的教育意图和要求融进材料之中,提供材料时应选择那些与数学概念属性特点有关的物体,如认识几何图形的教学,提供几何图形板、钉子板、火柴棍、画剪工具材料等。生活中数字符号,字母符号等的应用,指导幼儿多观察。笔者认为,重视幼儿数学表征能力的培养能使幼儿积累符号经验,对其进入小学后“符号感”的.进一步建立乃至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材料应遵循数学知识内部的逻辑顺序

在提供材料时要考虑适合每一阶段表征特点的材料,即实物――图片―符号标记。如学习“3”的组成,开始提供实物,如小动物模型片、果核、小棍等。在幼儿摆放实物中进行实物分解,3可以分成2和1,1和2;2和1合起来是3,1和2合起来是3。再用图画表示出物体分、合结果。数学活动中,按照数学知识内部的逻辑规律,指导幼儿摸实物、看图片、识符号、写数字,幼儿学得快,记得牢。

三、材料要适应幼儿学习兴趣和学习特点

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求知兴趣对幼儿智能活动有着重大的能动作用,在提供材料时 要注意诱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数学教育中提倡玩中学,提供材料要把玩具、材 料一体化,从而体现游戏、学习一体化,寓教于乐。提供材料时要考虑幼儿学习的特点。小班幼儿好模仿,学习目的性差,任务意识淡薄,他们对活动的工具和使用工具的动作感兴趣。到了大班他们学习目的性增强了,能为完成学习任务做出努力,重视学习结果和评价。

四、材料应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操作需要

幼儿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应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允许他们从不同起点按不同水平、不同速度发展和学习。经过帮助使幼儿有所提高,逐渐达到目标要求。在提供材料中改变过去全体幼儿人手一份,统一学具的作法,应该提供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材料,照顾幼儿智力差异,给幼儿量力而行的可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从而增强自信心和独立性。

幼儿园探究数学的学习心得 篇6

久闻上海一众名师的大名,盼望着有朝一日能一睹其风采,没想到5月11、12日梦想终于成真!衷心感谢长安教育办学前教学管理办公室老师的努力和辛劳!一天半的培训,颇有体会。

上海名师最值得我欣赏和借鉴的是:名师的表情丰富到位,充满活力。她们真正做到了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热情,并创设机会与条件让幼儿大胆的发言、探索。教师教学流畅生动、思路清晰、小结到位。步骤清楚,每个提问都是为了引导小朋友思考,探索、发现为目的和出发点,每个环节结束后教师都用清晰的进行归纳小结,教师用幽默的话语使课堂上充满欢笑。

这次的培训学习我最深刻的体会是:第一,教师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有创意,让幼儿体会到学习源于生活,这样幼儿的兴趣才浓厚。第二,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要使教学活动轻松、有气氛,幼儿态度积极、有激情,不但要教师选材好,准备充分,教具使用合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激情,语言要贴切,易于与幼儿交流。第三,对数活动也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和理解,如开展数的教学活动应围绕科学性、规范性、基础性选材和设计等。

本次学习活动也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如设计活动时还没有充分理解个别孩子的能力水平和差异等,如提问及评价的教学语言单一等,以后在工作中一定要以上海名师为榜样,向她们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今后的工作对我而言,将是充满挑战性和意义性的,我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的去学习、观摩和实践,从而使自己不断的进步,教学水平不断的提高。

幼儿园探究数学的学习心得 篇7

科学家认为,教学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体操,幼儿期数的概念和数学计算能力的发展,直接反映着幼儿发展的趋势。

幼儿教育有其独特的独点,幼儿由于其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和运动。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运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根据这一理论,在组织大班教学活动时,我就着手进行教学知识与游戏运动相结合的实验。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在游戏中学数学

游戏是个体主动的、自发的、愉快的自由活动。教育学家说:“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年幼儿童必然会从事游戏,除非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某种不正常状况因而遭受痛苦,或者是被置于受到限制的环境。否则,他们是不可能不游戏的,游戏与儿童的关系更为密切,它是“儿童的工作”,但又不同于“成人工作”。将游戏融入数学知识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否则枯燥乏味的数学只能使幼儿敬而远之。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去,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教师教的轻松,幼儿学的愉快,数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1、结合角色游戏学数学

角色游戏,是让幼儿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模仿和想象,体验活劝的乐趣,创造性地反映其周围的现实生活。可通过角色游戏帮幼儿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如:在复习整点、半点时,可做游戏“报时”,一名幼儿戴上公鸡鸡头饰,学公鸡叫“喔、喔、喔……天亮了”。教师扮演“太阳公公,敲六下三角铁,其余幼儿扮演“时钟”将钟面的分针和时针分别拨到12和6,表示6点钟。

在数学活动中,还要接触到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概念,可在“娃娃家”或“小商店里”,让幼儿扮演“小店员”或“娃娃阿姨”表演卖商品的游戏。还可以在“小诊所中”,让幼儿扮演“白衣小天使”的角色,给幼儿看病。还可以在“娃娃家”活动中提示幼儿清点娃娃的“数量”、玩具的“多少”,设计物品摆放的位置等。

在角色游戏中渗透数学知识,既调动了全体幼儿的积极性,又注重了对个别幼儿的教育,发挥了幼儿的创造力、想像力,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2、结合结构游戏学数学

结构游戏中,幼儿在利用不同的结构材料时,要接触到大、小、长短、粗细、宽窄、厚薄以及空间方位等数学概念,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掌握、熟练这些概念,在游戏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如:让幼儿明确用了哪类积木或插塑,应该放在哪个方位,哪块应该放在上面,哪块应该放在下面,哪块放在中间,积木的形状是梯形、三角形、圆形还是正方形、菱形,让幼儿搭座“小木屋”等。借助这些直观形象的教玩具,能帮助幼儿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

3、结合音乐游戏学数学

音乐游戏多种多样,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渗透数学知识。让幼儿在音乐中接受数学教育。如:在复习“8的分成”时,我们可以做“拍拍奏奏”的音乐游戏。儿歌内容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七个阿姨来摘果,七个花篮手中提,七个果子摆七样,每个摘了8个果,又有苹果又有梨。七个阿姨七个样,请你猜猜每个阿姨摘了几个苹果几个梨?请七个小朋友代表七位阿姨,分别用红、黄圆点卡片,摆出所摘苹果和梨的数目,并说出相应的组成形式,如:第三个阿姨摘了3个苹果5个梨,以此类推。

4、结合智力游戏学数学

在智力游戏中,可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及快速敏捷的反应能力。如:复习大于号、小于号时,把1—10的数字卡片,按单数在上,双数在下摆成两排,教师说“5和2比”,全体幼儿边举“>”的卡片,边说5大于2。老师再说“4和7比”,幼儿边举起“<”,边说“4小于7”。在复习对单、双数的认识时,可做游戏《神奇的花》。请一名幼儿做种花人,其余幼儿集体朗诵儿歌:“神奇花,神奇花,风吹雨打都不怕,你猜猜,开的是什么花?”种花人可以回答“单瓣花”或“双瓣花”,其余幼儿分组手拉手相应的各种单数(1、3、5、7、9)或双数(2、4、6、8、10)。

二、在运动中学数学

有人说,幼儿是在摸、爬、滚、打中认识周围的世界的,由于年龄特点,孩子们更喜欢运动,顺应这一年龄特点,我注意将数学练习和运动即体育游戏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运动中学数学,收效也很明显。

1、结合户外游戏学数学

我园幼儿大多数家庭来自农村。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在学习了数的组成后,让幼儿到户外活动时,让幼儿捡些小石子,小树叶或从家自带玉米、小麦、大豆粒等进行数的分合练习,让幼儿自己动手分一分,练习数的组成。在复习相邻数时,可以做游戏《找朋友》,让幼儿在户外站成一排,每位幼儿胸前挂张数字卡片(1—10),老师边拍铃鼓边说:“嗨、嗨快上来找好朋友”。老师用点兵点将的形式点到一名幼儿,幼儿大声报数,“我是×”。然后与这个数的相邻数一起说:“嗨嗨,我是你的好朋友”。

2、结合体育游戏学数学

体育游戏是幼儿非常乐于参与的活动。幼儿可以通过蹦蹦跳跳锻炼体质、提高技能、学得知识。在体育活动中渗透数学知识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进行“投球”比赛,比较远近。在复习1—7的序数时,在硬纸板上画一幢楼房,一共七层,每层有两个房间。56张小兔卡片,小鸡、小鸭、鹅、狐狸、小熊、小乌龟、小花猫、小狗、小猪、小羊等14种动物的卡片。幼儿送小动物(小兔子除外)住新房,每种小动物住一间房,说说玩玩,每个小动物住在第几层楼,谁和谁是邻居。在复习10以内数的相邻数、序数、双数、单数时,可为每一位幼儿编上号,从小到大排成一横队。教师说:“请单数幼儿出列,然后再请双数幼儿出列。请比某数大1或小1的数(幼儿)出列”。另外,通过训练幼儿各种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还可以促进幼儿对空间方位和时间概念的认识。

3、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

根据数学学科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明,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如:结合“按大小排序”的教学,可创编《我给球儿来排队》的室外游戏;结合图形的数学,可创编体育游戏《跳房子》等。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有学者提出了让幼儿从“操作中学数学”向“社会情景中学数学”的理论。总之,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在各类活动中,进行数学知识的散点渗透,能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数学知识,发挥创造力、思维能力、想象力,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单化、具体化、形象化,让幼儿掌握得更牢固、扎实,从而达到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探究数学的学习心得 篇8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现代教育观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孩子以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孩子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理解和应用。学数学不光是为了计算和应用,更不是为了无休止的做题;学数学,是在学一种化繁为简,解决问题要有依据的数学思想,是在学一种思维方法。解决问题应是数学课程的中心,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幼儿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通过主动探索,发现数学,学习数学的过程。

一、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

只有树立“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观,使幼儿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实现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进而喜欢数学。如:多翻阅报刊杂志、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多到兄弟园参观学习、多利用网络信息和外地相互交流科研成果等。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是无止静的,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只有不断创新和不断进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教师必须要改进教学方法

教育家说:“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幼儿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游戏深受幼儿喜爱,融入数学知识的游戏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在数学活动中,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小朋友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效果也会更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多采用启发、引导、积极参与等方法,指导幼儿勇敢大胆地探究问题。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应从幼儿园实际出发,根据数学教学中的不同内容、不同教学目标、幼儿的个性差异,选择一种或几种最优的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灵活多变。

三、在数学教育中,注意尊重和呵护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提供一个愉快、和谐、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通过实际的操作与体验来学习。如:教“果汁吧”活动中,课前在数学角里布置一个果汁店的情景,店里摆满了空果汁瓶数个、白开水和蜂蜜或橙汁、同样大小的纸杯10个、彩色笔等等。老师当果汁店的老板。选教室的另一角安排果汁吧,让幼儿轮流当老板和客人。这样使幼儿在愉快、宽松的环境中学会了瓶子和杯子之间的容量关系,从而又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和大家分享了开果汁吧的乐趣,使数学知识原本比较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育内容应根据幼儿的兴趣点选择,要相似于幼儿生活,相似于幼儿心理发展,相似于动物性,相似于幼儿的好模仿、好户外活动、好奇、好合群、好成功、好称赞、好动、好游戏。

四、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了解幼儿行为的真正目的,理解幼儿自发的学习数学的良好动机

教师应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倾听孩子们的谈话,了解幼儿表面看似错误行为的真正目的,避免误解和伤害幼儿,保持他们永久的乐于探究身边数学现象的欲望。幼儿的认知、体能、语言表达、社会技巧等能力的发展都是渐进的,经过学习而不断积累、发展、成型,因此,幼儿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取长补短。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成果。

五、根据需要创编体育游戏

根据数学科的教育计划,许多游戏是让小朋友在室内进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创编一些包含数学练习的室外体育游戏呢?因为那样既可以满足幼儿户外活动的需要,同时也能进行数学练习。实践证明,根据数学教学的需要,创编一些易组织的体育游戏是可行的。

总之,只要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他们就一定能够自觉地、毫无负担地、积极地接受知识。这样,既开发了智力,培养了能力,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幼儿园探究数学的学习心得 篇9

(一)幼儿生活要“数学化”。

就是说在日常生活进行数学教育的渗透,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教育建议中指出(15页):在日常生活中和幼儿谈论所看到的事物的形状,鼓励幼儿联想,并用一些相关形状的词汇来描述事物,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如:发现生活中用数字作标识的事物,如电话号码、时钟、日历、商品的架签等;拍球、跳绳、跳远可通过数数和测量的方法确定名次;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孩子去发现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孩子进餐时,我们可引导他们去发现众多的一一对应关系;孩子散步时,我们可引导他们数数楼梯的台阶,说说花草的数目、形状、颜色;孩子玩沙玩水时,我们提供各种形状的容器,引导他们感知容量守恒;孩子玩扑克游戏时,我们指导他们学习数的组成、加减和序数;孩子整理玩具时,他们会按形状、颜色、类别分类,在义卖活动中认识货币等等。孩子在轻松自然的一日生活中获得了数、形、量的知识和经验,既增强了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又形成了初步的数概念。让幼儿感知到数学在生活中无所不有,感知到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二)强调幼儿数学教学“生活化”。

就是在数学教学中,要让数学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数学教学,让数学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在第二个目标第16页教学建议中,句子开头出现字眼的是“结合具体事物”、“结合日常生活”“利用生活和游戏中的实际情境”、“通过实物操作”等,这就是说要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教育建议中指出一些例子,如:结合日常生活,让幼儿给桌子上的每个碗配上勺子时,在一对一配对的过程中发现两组物体的多少;数苹果、数梨,判断苹果和梨哪个多哪个少;在操作练习时,要注重选取生活中的实物让孩子摆弄,如在学习数的组成时,可以给孩子提供钮扣、蚕豆、花生、开心果壳等操作材料,让孩子百玩不厌。在学习了“人民币”,让孩子练习使用人民币时,可在角色游戏中让孩子学习换算等等。

下面再谈谈蒙台梭利数学和指南中数学的关系:

梭利数学的教学理念和“指南”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蒙台梭利数学教育,是在日常生活教育和感觉教育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它通过日常生活练习,激发和培养幼儿的秩序感、专注力、判断力、手眼协调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从而使幼儿的一些内在特质得以发展。事实证明,这些内在特质正是幼儿在初学数学时的必备条件。幼儿对“数”是否敏感与感官智能的高低是密切相关的,蒙台梭利感觉教育正是根据这一点,设计了大量与数学教育相关的教具,以此来促使幼儿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能够熟悉数字,并对数字非常敏感。

蒙台梭利的教具也是来自生活,更有利于孩子的理解,如:粉红塔、棕色梯、纺锤棒、数字与筹码、金色串珠的换算、邮票游戏等等。

《指南》指出(13页):“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因为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这不正是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吗?蒙台梭利教具它是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发展需要的科学“儿童玩具”,这也是蒙台梭利教育法从二十世纪以至今,能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原因。

所以,我们要在《指南》指导下,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引导孩子运用已有生活经验与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来学习数学,使数学教学不再抽象、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时代的气息、生命的活力。

幼儿园探究数学的学习心得 篇10

一、创设情境,激发主动。

兴趣是学习之最重要的动力,没有兴趣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所以我们要根据幼儿的特点,为他们创设充满气味的学习情境,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还利用幼儿好奇、好动、好问的心里特点,紧密结合数学科学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幼儿感到真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促使幼儿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并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同步发展。

大家都知道幼儿对故事,小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公,使幼儿身处拟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这样不但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效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在游戏中学数学,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组织大班教学活动时,我就着手进行教学知识与游戏相结合的实验,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中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与操作活动效果还好。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把抽象的数学与生活的游戏结合起来,能够使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理解与应用,如:在复习整点钟、半点钟,我就用游戏来报数。让一名幼儿扮演公鸡,我就扮太阳公公…...当公鸡叫:“喔、喔、喔…...天亮了,太阳公公敲了六下锣鼓,全体幼儿将时针、分针分别指着12和6,表示6点钟。通过游戏,幼儿扮演的各种角色参与活动,通过模仿与想象,体验活动的乐趣。如:商品游戏中,幼儿可以将商品分类摆放,在买卖的过程中,让幼儿学会主动去购物、结账,充分对人民币单位有更高的认识。并且在买卖的过程中学习数的加减法。其他如:抢椅子、扑克牌游戏等,可使幼儿比较10以内的多少、大小、学习数的组成分解、序数等知识,为幼儿提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与材料。

三、在教学中必须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别异。

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幼儿的能力差异是客观的,是不以老师意志为转移的。有的孩子思维敏捷、感悟快、一点就通,而有的孩子思维迟缓、感悟慢、总不开窍。在数学中,让孩子进行有层次的练习、也可以让幼儿按不同要求练习。俗话说:“千人千面”。说明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老师只有尊重孩子的前提下,他们才能自由、大胆地表现自己。

总之,我认为在幼儿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方法。通过动手实践、自由探索与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真正理解与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幼儿园探究数学的学习心得 篇11

科学家认为,教学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体操,幼儿期数的概念和数学计算能力的发展,直接反映着幼儿发展的趋势。

幼儿教育有其独特的独点,幼儿由于其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和运动。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和枯燥。如果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和运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在运动中学,就既可满足幼儿的游戏和运动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根据这一理论,在组织大班教学活动时,我就着手进行教学知识与游戏运动相结合的实验。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运动中学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和操作活动效果要好。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在游戏中学数学

游戏是个体主动的、自发的、愉快的自由活动。教育学家说:“玩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是幼儿的伴侣”。年幼儿童必然会从事游戏,除非在儿童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某种不正常状况因而遭受痛苦,或者是被置于受到限制的环境。否则,他们是不可能不游戏的,游戏与儿童的关系更为密切,它是“儿童的工作”,但又不同于“成人工作”。将游戏融入数学知识或者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游戏则更受幼儿的欢迎。否则枯燥乏味的数学只能使幼儿敬而远之。我总是采用游戏的形式,千方百计地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去,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教师教的轻松,幼儿学的愉快,数学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1、结合角色游戏学数学

角色游戏,是让幼儿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模仿和想象,体验活劝的乐趣,创造性地反映其周围的现实生活。可通过角色游戏帮幼儿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如:在复习整点、半点时,可做游戏“报时”,一名幼儿戴上公鸡鸡头饰,学公鸡叫“喔、喔、喔……天亮了”。教师扮演“太阳公公,敲六下三角铁,其余幼儿扮演“时钟”将钟面的分针和时针分别拨到12和6,表示6点钟。

在数学活动中,还要接触到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概念,可在“娃娃家”或“小商店里”,让幼儿扮演“小店员”或“娃娃阿姨”表演卖商品的游戏。还可以在“小诊所中”,让幼儿扮演“白衣小天使”的角色,给幼儿看病。还可以在“娃娃家”活动中提示幼儿清点娃娃的“数量”、玩具的“多少”,设计物品摆放的位置等。

在角色游戏中渗透数学知识,既调动了全体幼儿的积极性,又注重了对个别幼儿的教育,发挥了幼儿的创造力、想像力,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2、结合结构游戏学数学

结构游戏中,幼儿在利用不同的结构材料时,要接触到大、小、长短、粗细、宽窄、厚薄以及空间方位等数学概念,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掌握、熟练这些概念,在游戏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如:让幼儿明确用了哪类积木或插塑,应该放在哪个方位,哪块应该放在上面,哪块应该放在下面,哪块放在中间,积木的形状是梯形、三角形、圆形还是正方形、菱形,让幼儿搭座“小木屋”等。借助这些直观形象的教玩具,能帮助幼儿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

3、结合音乐游戏学数学

音乐游戏多种多样,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容,渗透数学知识。让幼儿在音乐中接受数学教育。如:在复习“8的分成”时,我们可以做“拍拍奏奏”的音乐游戏。儿歌内容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七个阿姨来摘果,七个花篮手中提,七个果子摆七样,每个摘了8个果,又有苹果又有梨。七个阿姨七个样,请你猜猜每个阿姨摘了几个苹果几个梨?请七个小朋友代表七位阿姨,分别用红、黄圆点卡片,摆出所摘苹果和梨的数目,并说出相应的组成形式,如:第三个阿姨摘了3个苹果5个梨,以此类推。

4、结合智力游戏学数学

在智力游戏中,可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及快速敏捷的反应能力。如:复习大于号、小于号时,把1—10的数字卡片,按单数在上,双数在下摆成两排,教师说“5和2比”,全体幼儿边举“>”的卡片,边说5大于2。老师再说“4和7比”,幼儿边举起“

一、数学活动设计

中班的孩子年龄小,思维方面还存在于具体形象思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具体的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是非常符合幼儿特点的,活动的效果也很好。如在"比较大小"活动中,我将活动设计为"去游乐场玩",让幼儿坐椅子的过程中感知人数和椅子的多少关系,玩跳圈的游戏中感知人数和圈数量的多少关系,抽奖票得到奖票进行比较感知每个人点卡的数量多少关系,非常情境化的设计,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掌握了多、少、一样多。在如在"按照大小分类"活动中,我将活动设计成了"勤劳的小兔子",小兔子去帮兔妈妈拔大小不同的萝卜并装进大小不同的筐子里,帮兔妈妈摘大小不同的苹果也放进大小不同的筐子里,孩子们在运动、劳动的过程中很自然的感受了物体大小的关系。在按照大小排序活动中,我设计的是"大毛和小毛"的活动,大毛和小毛分别是三个大小不同的圆按照大小的正逆排序而成,孩子们通过找到大毛和小毛很自然的学到了大小的正逆不同排序。类似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中班的数学活动设计成具体的游戏,有一定情境性,可以加入体育活动,这样活动能满足小班孩子的心理特点,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在运动中快乐的习得。

二、数学操作材料的设计

操作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在小班数学活动中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幼儿只有亲身去操作摆弄那些材料了才能有更深一步的掌握,这是关键。在操作材料方面给幼儿提供的是幼儿所熟悉的、经常接触到的,如在"认识图形"中,给幼儿提供的是饼干,买来两种形状的饼干幼儿在吃吃、比比的环节中认识图形。在"学习四以内的点数"过程中讲活动设计成"水果舞会",给幼儿提供了各种水果块,幼儿按照要求制作出相应的水果串。在"按照颜色分类"的活动中提供的学具是幼儿喜欢的小汽车,幼儿将不同颜色的小汽车送到相应的停车场。操作材料的提供也应结合相应的活动情境,这样活动更整体、完整。

三、数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数学活动中老师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不仅只是单纯的给幼儿提供材料和适当的引导,在很多时候需要一定的教授,如在"图形分类"活动中教幼儿分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图形的时候,引导幼儿表述图形特征,幼儿这个时候往往会表达不清楚,教师这个时候应该告诉幼儿正确的表达方式,如:"红色的三角形绿色的小圆形"等等。另外教师的示范也比较重要,比如在活动中应该给幼儿示范正确的点数方法,示范排序方法、比较、对应方法。教师有意识的把学习数学的方法贯穿其中,这样最终提高的是幼儿学习数学和思考操作的方法。

四、数学活动内容的选择

作为幼儿园阶段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我想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是数学要为生活提供帮助,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三是有一个基本的数学学习的方法。其中第二点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应该抓住身边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围绕幼儿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件让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幼儿能随时随地学,不断地积累学习经验。如吃午点苹果时,让幼儿先观察发现盆子里有许多块苹果,小朋友一个人拿一块,感知一和许多的关系。如我在午餐前,让幼儿分发碗和勺子时,就引导幼儿发一只碗后就在碗里放一把勺子;做操时,一个小朋友站在一个点上等等,这个是比较多少的对应重叠方法。孩子们带来许多水果来开展认识水果的活动时,带领幼儿一个一个的点数,孩子们学习了点数。看天线宝宝的动画片时,引导幼儿观察四个宝宝不同的颜色和电线特征就认识了颜色和图形。这些都是教育,其实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知识,只要我们老师能够注意观察,教育的契机非常多。

五、数学活动环境的充分利用

幼儿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丰富的环境刺激幼儿的感知,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注意为幼儿创设与数学活动相适应的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和条件。特定的环境可使人产生相应的态度,情绪、情感。创设好的环境,可以激发人产生某种情绪的态度,强化人的某种行为,从而产生情景效应。如在"认识圆形"的活动中,我在教室里布置了很多圆形的物品,在幼儿认识圆形的基础上让幼儿找出周围的圆形物品参加活动。比如"区别多少、一样多"的活动中,我将幼儿带到了幼儿园的音体教室,以去游乐场玩的形式首先请幼儿观察游乐场里有哪些东西?并一一带领幼儿点数,幼儿在点数的过程中有对周围环境的熟悉,也有复习点数的过程,还有区别物体不同特征如:大小、颜色等过程。环境的适当运用可以为活动的开展形成好的铺垫。

六、数学活动开展的连续性

数学是比较规范、系统的一门学问,在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组织中也应该注意到这方面。教师在安排整个学期计划的时候应该是目标非常明确的,涉及到具体的活动内容应该是逐步递进、有层次性。这个我们在一般的设计活动中都会注意。教师应该注意的是每个活动之间的隐形联系,后面的活动内容中有对前面活动内容的复习。在一个活动中幼儿不光是由新的知识习得,对旧内容也应有相应的复习,这个复习不是单纯的复习活动,是可以通过材料的提供和随机教育来完成的。

以上是我开展中班数学活动的一些心得和体会,最关键的是教师自身,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运用恰当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手法,不管是大班还是小班的孩子都是在数学的王国中自由自在地探索,愉快地学习,从而感到无穷的乐趣。教师自身也会有一种成就感!我想我会继续学习和努力!

幼儿园探究数学的学习心得 篇12

数学操作材料是数学活动中用来帮助幼儿理解数学知识的一个媒介,数学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是一对突出的矛盾,需要依靠这一媒介,结合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孩子理解习得数学知识和经验因此,直观的数学操作材料在幼儿数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具体、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幼儿面前,使幼儿通过不断的操作、探索过程获得对数学知识的感悟。现就胡老师的讲座中说到数学操作材料投放中应该注意七个问题举例说明。

一、材料能够体现近期目标,并有明确的目标指向

在材料投放时,教师应了解并围绕各年龄段幼儿认知发展特点及本班幼儿近期的培养目标,投放一些有目标指向性且对幼儿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操作材料。如,在学习使用序数“第一、第二……第八”或方位词表示物体的位置时。我设计了横8格、竖6格的格子图,提供:小老虎、小鸭、小鸡、小猪、熊猫、小兔、小狗、小青蛙等动物头像图片及1~8的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让小动物住在什么地方,然后用“第×排第×个”的说法,表示动物在格子图中的位置。用现场操作的方法,使幼儿意识到还需要规定数数的方向,否则会有两种及以上答案。

二、依据幼儿的不同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材料能够体现出不同的层次

数学操作活动要考虑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同一班级内的幼儿他们的发展水平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投放数学操作材料时也应体现出不同的层次。如在中班进行关于分类的教学时,我给能力强的幼儿提供形状、颜色、花瓣大小各异的花朵,要求按不同的特征分类;给能力弱的幼儿则提供只有一个变量的图形片,如颜色不同,而大小、形状相同的花朵,这样分类时没有干扰,就显得简单了;能力更弱一些的,则提供颜色不同、花朵大小、花瓣形状相同(或是颜色相同,花朵大小、花瓣形状不同)进行分类。只有让每个幼儿进行适合自己层次的操作,数学活动才不会流于形式,真正做到既面向全体,又注意个别。

三、材料安全、卫生

选取的物品要安全、无毒,大小适宜,选取的物品尽量以塑料、木材、塑料泡沫、布等轻便、耐用、不易碎的东西为原料。对于收集来的一些材料需要进一步筛选,特别是一些容器需要清洗、清毒。对于在使用的材料也要定期进行清洁、修补,以确保安全与卫生。如:小班区域活动中利用废旧易拉罐制作的“摇一摇、听一听、猜一猜”必须把罐子清洗干净并将开口处封好,幼儿操作前强调注意事项确保安全。

四、材料能够根据目标和教育内容的变化,不断增加、更换

如原定一周的阶段目标,幼儿可能在前三天内就已经完成得很好了,或者幼儿对此材料已经不感兴趣了,那么教师要灵活调整,提供新的材料。假如原定一周内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或者幼儿的兴趣正浓,教师可以适当延长活动的时间,以满足幼儿的需要。我们要根据孩子认知的变化进行调整。

五、突出趣味性和操作性,具有探究的空间,能够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幼儿的兴趣越高,活动的有效时间就维持得越长。因此,提供的活动材料一定要富有趣味性和娱乐性,这样更容易激发和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培养幼儿的数数能力时,我提供了许多趣味性强的材料:串烧烤串(提供海绵纸制作的各种替代食材)串树叶项链等,又可以在玩角色游戏时巩固;给宝宝喂饭、扣花瓣等,让幼儿边操作边数数……这些材料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使活动更生动有趣。再如小班的幼儿都很喜欢玩钓鱼的游戏,在学习“1”和“许多”时,我提供许多和幼儿一起制作的小鱼(鱼纹硬纸板材料),让幼儿边钓边说:“一条大鱼是鱼妈妈,她带着许多小鱼做游戏。”……这些富有娱乐性的材料不但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满足好奇心,还能使他们与材料的互动保持持久性。

六、材料的种类丰富多彩,幼儿可选择的空间大

指使用材料的丰富多样,同等层次的材料种类不同。例如:在开展排序活动中,我们还在区域游戏中提供多种色彩珠子、排序卡,让幼儿按不同颜色间隔规律进行窜珠子活动,还提供彩色纸、小剪刀,让幼儿自己制作彩色纸条进行排序活动等。根据孩子能力的不同,分别提供难易度不同的材料让幼儿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七、材料体现生活化,能够引发幼儿自觉地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当中有许多事情离不开数学,因此我们要挖掘让孩子感到亲切的生活中的数学材料,如石子、树叶、种子;废旧材料如纸盒、易拉罐、果壳、冰糕棒、瓶子、盒子、纽扣、纸杯;成品材料如积木、积塑玩具等可以说幼儿生活中的任何物品都可以成为数学活动中的材料。幼儿操作的材料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在操作的过程中,使幼儿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懂得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在中班数学“认识数字10,感知数字10的实际意义”的活动中,我们结合主题设计了“点心屋”的活动情境,设计了四种点心的卡片,请幼儿点数,操作活动又以“面包屋”的形式呈现,这种生活化的游戏情境帮助幼儿在点数不同点心的过程中过程中,生动形象地理解了10的实际意义。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探索,使孩子学得开心、学的快乐。使幼儿在轻松的情境之下,思维更加的活跃,充分的挖掘幼儿的潜能。所以我们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时应该尽量将活动游戏化,让幼儿对活动产生兴趣,乐于进行数学活动。从而在轻松的氛围内接受知识,并消化知识。

幼儿园探究数学的学习心得 篇13

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经验 以及园领导与其他老师的交流结合,我总结出幼儿数学教学的一些心得。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幼儿创设引发他们兴趣的学习情境。

首先,必须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必须目的明确,要为教学服务。提出的问题要仅仅围绕教学目标,而且要非常具体,要有新意和启发性,这样幼儿能理解问题的含义,才有可能来探索思考这些问题。

其次,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形式。作为数学老师,在课程设计之前,必须充分的了解幼儿,幼而对于颜色、声音、肢体动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数学本生的魅力去吸引幼儿,让幼儿多感受、多运用,尽量让他们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情感上的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下面就是我在大班级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点总结:

一、创设情境,激发主动。

兴趣是学习之最重要的动力,没有兴趣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所以我们要根据幼儿的特点,为他们创设充满气味的学习情境,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我还利用幼儿好奇、好动、好问的心里特点,紧密结合数学科学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幼儿感到真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促使幼儿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并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同步发展。

大家都知道幼儿对故事,小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公,使幼儿身处拟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这样不但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效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在游戏中学数学,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在组织大班教学活动时,我就着手进行教学知识与游戏相结合的实验,结果表明,让幼儿在游戏中数学比单纯的数学集体活动与操作活动效果还好。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把抽象的数学与生活的游戏结合起来,能够使幼儿获得有益的经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理解与应用,如:在复习整点钟、半点钟,我就用游戏来报数。让一名幼儿扮演公鸡,我就扮太阳公公…...当公鸡叫:“喔、喔、喔…...天亮了,太阳公公敲了六下锣鼓,全体幼儿将时针、分针分别指着12和6,表示6点钟。通过游戏,幼儿扮演的各种角色参与活动,通过模仿与想象,体验活动的乐趣。如:商品游戏中,幼儿可以将商品分类摆放,在买卖的过程中,让幼儿学会主动去购物、结账,充分对人民币单位有更高的认识。并且在买卖的过程中学习数的加减法。其他如:抢椅子、扑克牌游戏等,可使幼儿比较10以内的多少、大小、学习数的组成分解、序数等知识,为幼儿提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情境与材料。

三、在教学中必须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别异。

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幼儿的能力差异是客观的,是不以老师意志为转移的。有的孩子思维敏捷、感悟快、一点就通,而有的孩子思维迟缓、感悟慢、总不开窍。在数学中,让孩子进行有层次的练习、也可以让幼儿按不同要求练习。俗话说:“千人千面”。说明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老师只有尊重孩子的前提下,他们才能自由、大胆地表现自己。

总之,我认为在幼儿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方法。通过动手实践、自由探索与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真正理解与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幼儿园探究数学的学习心得 篇14

数学教学活动是很多老师都比较头疼的,觉得数学活动不好组织。曾经我也这样觉得,每次数学活动的设计我都是比较困难,光看教案书上的教案组织活动,觉得实际操作起来都不是那么顺手,今年又是新教材,我不得不根据幼儿实际情况设计数学活动教案,觉得数学活动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觉得数学教育活动其实很有趣,好的数学活动的开展然自己觉得很有成就感。

一、数学活动设计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思维方面还存在于具体形象思维,将数学活动设计成具体的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是非常符合幼儿特点的,活动的效果也很好。如在“比较大小”活动中,我将活动设计为“去游乐场玩”,让幼儿坐椅子的过程中感知人数和椅子的多少关系,玩跳圈的游戏中感知人数和圈数量的多少关系,抽奖票得到奖票进行比较感知每个人点卡的数量多少关系,非常情境化的设计,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掌握了多、少、一样多。在如在“按照大小分类”活动中,我将活动设计成了“勤劳的小兔子”,小兔子去帮兔妈妈拔大小不同的萝卜并装进大小不同的筐子里,帮兔妈妈摘大小不同的苹果也放进大小不同的筐子里,孩子们在运动、劳动的过程中很自然的感受了物体大小的关系。在按照大小排序活动中,我设计的是“大毛和小毛”的活动,大毛和小毛分别是三个大小不同的圆按照大小的正逆排序而成,孩子们通过找到大毛和小毛很自然的学到了大小的正逆不同排序。类似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小班的数学活动设计成具体的游戏,有一定情境性,可以加入体育活动,这样活动能满足小班孩子的心理特点,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在运动中快乐的习得。

二、数学操作材料的设计

操作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在小班数学活动中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幼儿只有亲身去操作摆弄那些材料了才能有更深一步的掌握,这是关键。在操作材料方面给幼儿提供的是幼儿所熟悉的、经常接触到的,如在“认识图形”中,给幼儿提供的是饼干,买来两种形状的饼干幼儿在吃吃、比比的环节中认识图形。在“学习四以内的点数”过程中讲活动设计成“水果舞会”,给幼儿提供了各种水果块,幼儿按照要求制作出相应的水果串。在“按照颜色分类”的活动中提供的学具是幼儿喜欢的小汽车,幼儿将不同颜色的小汽车送到相应的停车场。操作材料的提供也应结合相应的活动情境,这样活动更整体、完整。

三、数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数学活动中老师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不仅只是单纯的给幼儿提供材料和适当的引导,在很多时候需要一定的教授,如在“图形分类”活动中教幼儿分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图形的时候,引导幼儿表述图形特征,幼儿这个时候往往会表达不清楚,教师这个时候应该告诉幼儿正确的表达方式,如:“红色的三角形”“绿色的小圆形”等等。另外教师的示范也比较重要,比如在活动中应该给幼儿示范正确的点数方法,示范排序方法、比较、对应方法。教师有意识的把学习数学的方法贯穿其中,这样最终提高的是幼儿学习数学和思考操作的方法。

四、数学活动内容的选择

作为幼儿园阶段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我想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要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是数学要为生活提供帮助,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三是有一个基本的数学学习的方法。其中第二点是非常关键的,教师应该抓住身边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教育,围绕幼儿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件让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幼儿能随时随地学,不断地积累学习经验。如吃午点苹果时,让幼儿先观察发现盆子里有许多块苹果,小朋友一个人拿一块,感知一和许多的关系。如我在午餐前,让幼儿分发碗和勺子时,就引导幼儿发一只碗后就在碗里放一把勺子;做操时,一个小朋友站在一个点上等等,这个是比较多少的对应重叠方法。孩子们带来许多水果来开展认识水果的活动时,带领幼儿一个一个的点数,孩子们学习了点数。看天线宝宝的动画片时,引导幼儿观察四个宝宝不同的颜色和电线特征就认识了颜色和图形。这些都是教育,其实生活中充满着数学知识,只要我们老师能够注意观察,教育的契机非常多。

五、数学活动环境的充分利用

幼儿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丰富的环境刺激幼儿的感知,知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注意为幼儿创设与数学活动相适应的教育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和条件。特定的环境可使人产生相应的态度,情绪、情感。创设好的环境,可以激发人产生某种情绪的态度,强化人的某种行为,从而产生情景效应。如在“认识圆形”的活动中,我在教室里布置了很多圆形的物品,在幼儿认识圆形的基础上让幼儿找出周围的圆形物品参加活动。比如“区别多少、一样多”的活动中,我将幼儿带到了幼儿园的音体教室,以去游乐场玩的形式首先请幼儿观察游乐场里有哪些东西?并一一带领幼儿点数,幼儿在点数的过程中有对周围环境的熟悉,也有复习点数的过程,还有区别物体不同特征如:大小、颜色等过程。环境的适当运用可以为活动的.开展形成好的铺垫。

六、数学活动开展的连续性

数学是比较规范、系统的一门学问,在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组织中也应该注意到这方面。教师在安排整个学期计划的时候应该是目标非常明确的,涉及到具体的活动内容应该是逐步递进、有层次性。这个我们在一般的设计活动中都会注意。教师应该注意的是每个活动之间的隐形联系,后面的活动内容中有对前面活动内容的复习。在一个活动中幼儿不光是由新的知识习得,对旧内容也应有相应的复习,这个复习不是单纯的复习活动,是可以通过材料的提供和随机教育来完成的。

以上是我开展小班数学活动的一些心得和体会,最关键的是教师自身,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运用恰当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手法,不管是大班还是小班的孩子都是在数学的王国中自由自在地探索,愉快地学习,从而感到无穷的乐趣。教师自身也会有一种成就感!我想我会继续学习和努力!

幼儿园探究数学的学习心得 篇15

一、创设情境,给学生充分的观察和交流的时间

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学生易于理解容易于接受,就易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这一节课,我运用创设情境,给学生充分的观察和交流的时间。展示“美丽的校园”图之后,先让学生随意看、随意说,自由发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指定内容,让学生“看看,说说”,全面了解画面的内容,并把尊敬老师、爱护同学等思想品德内容渗透在其中。然后让学生由数画上的物体的数量到数身边的实物的数量,体验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数一数”的学习动中,注意关爱每个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尤其特别关注学困生的培养,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发现他们的进步和他们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到“我能行”,不断获得成功和体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人受益终身。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数一数”这节课,也是入学教育课。在上这节课时,我充分利用“美丽的校园”的画面资源,指导学生看图数数。由学生自由观察数数到有序地进行观察数数,让学生领悟观察的方法。由老师反复提问“还有什么?”使学生明白要认真、仔细、用心地观察。引导学生观察、说说“画面中的学生在校园里看见老师时是怎么做的?”猜一猜“他们这时会说些什么?碰见同学时他们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来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到数数的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掌握数数方法的同时,受到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

幼儿园探究数学的学习心得 篇16

一、材料能够体现近期目标,并有明确的目标指向

在材料投放时,教师应了解并围绕各年龄段幼儿认知发展特点及本班幼儿近期的培养目标,投放一些有目标指向性且对幼儿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操作材料。如,在学习使用序数“第一、第二……第八”或方位词表示物体的位置时。我设计了横8格、竖6格的格子图,提供:小老虎、小鸭、小鸡、小猪、熊猫、小兔、小狗、小青蛙等动物头像图片及1~8的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想让小动物住在什么地方,然后用“第×排第×个”的说法,表示动物在格子图中的位置。用现场操作的方法,使幼儿意识到还需要规定数数的方向,否则会有两种及以上答案。

二、依据幼儿的不同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材料能够体现出不同的层次

数学操作活动要考虑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同一班级内的幼儿他们的发展水平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投放数学操作材料时也应体现出不同的层次。如在中班进行关于分类的教学时,我给能力强的幼儿提供形状、颜色、花瓣大小各异的花朵,要求按不同的特征分类;给能力弱的幼儿则提供只有一个变量的图形片,如颜色不同,而大小、形状相同的花朵,这样分类时没有干扰,就显得简单了;能力更弱一些的,则提供颜色不同、花朵大小、花瓣形状相同(或是颜色相同,花朵大小、花瓣形状不同)进行分类。只有让每个幼儿进行适合自己层次的操作,数学活动才不会流于形式,真正做到既面向全体,又注意个别。

三、材料安全、卫生

选取的物品要安全、无毒,大小适宜,选取的物品尽量以塑料、木材、塑料泡沫、布等轻便、耐用、不易碎的东西为原料。对于收集来的一些材料需要进一步筛选,特别是一些容器需要清洗、清毒。对于在使用的材料也要定期进行清洁、修补,以确保安全与卫生。如:小班区域活动中利用废旧易拉罐制作的“摇一摇、听一听、猜一猜”必须把罐子清洗干净并将开口处封好,幼儿操作前强调注意事项确保安全。

四、材料能够根据目标和教育内容的变化,不断增加、更换

如原定一周的阶段目标,幼儿可能在前三天内就已经完成得很好了,或者幼儿对此材料已经不感兴趣了,那么教师要灵活调整,提供新的材料。假如原定一周内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或者幼儿的兴趣正浓,教师可以适当延长活动的时间,以满足幼儿的需要。我们要根据孩子认知的变化进行调整。

五、突出趣味性和操作性,具有探究的空间,能够引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幼儿的兴趣越高,活动的有效时间就维持得越长。因此,提供的活动材料一定要富有趣味性和娱乐性,这样更容易激发和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在培养幼儿的数数能力时,我提供了许多趣味性强的材料:串烧烤串(提供海绵纸制作的各种替代食材)串树叶项链等,又可以在玩角色游戏时巩固;给宝宝喂饭、扣花瓣等,让幼儿边操作边数数……这些材料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使活动更生动有趣。再如小班的幼儿都很喜欢玩钓鱼的游戏,在学习“1”和“许多”时,我提供许多和幼儿一起制作的小鱼(鱼纹硬纸板材料),让幼儿边钓边说:“一条大鱼是鱼妈妈,她带着许多小鱼做游戏。”……这些富有娱乐性的材料不但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满足好奇心,还能使他们与材料的互动保持持久性。

六、材料的种类丰富多彩,幼儿可选择的空间大

指使用材料的丰富多样,同等层次的材料种类不同。例如:在开展排序活动中,我们还在区域游戏中提供多种色彩珠子、排序卡,让幼儿按不同颜色间隔规律进行窜珠子活动,还提供彩色纸、小剪刀,让幼儿自己制作彩色纸条进行排序活动等。根据孩子能力的不同,分别提供难易度不同的材料让幼儿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七、材料体现生活化,能够引发幼儿自觉地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建立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当中有许多事情离不开数学,因此我们要挖掘让孩子感到亲切的生活中的数学材料,如石子、树叶、种子;废旧材料如纸盒、易拉罐、果壳、冰糕棒、瓶子、盒子、纽扣、纸杯;成品材料如积木、积塑玩具等可以说幼儿生活中的任何物品都可以成为数学活动中的材料。幼儿操作的材料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在操作的过程中,使幼儿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懂得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在中班数学“认识数字10,感知数字10的实际意义”的活动中,我们结合主题设计了“点心屋”的活动情境,设计了四种点心的卡片,请幼儿点数,操作活动又以“面包屋”的形式呈现,这种生活化的游戏情境帮助幼儿在点数不同点心的过程中过程中,生动形象地理解了10的实际意义。变被动教学为主动探索,使孩子学得开心、学的快乐。使幼儿在轻松的情境之下,思维更加的活跃,充分的挖掘幼儿的潜能。所以我们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时应该尽量将活动游戏化,让幼儿对活动产生兴趣,乐于进行数学活动。从而在轻松的氛围内接受知识,并消化知识。

幼儿园探究数学的学习心得 篇17

《寻找小鱼》是一节很有趣的美术活动,看似平凡的卷曲线中变出了一条条神奇的小鱼,这个过程是多么的奇妙呀!

我根据幼儿当前的绘画发展水平结合《指南》要求,制定了以下两点活动目标:1、能在随意的卷曲线中找出小鱼,添画出鱼的眼睛、嘴巴、尾巴等部位并用线描画的方式装饰小鱼。2、喜欢进行线描画活动,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绘画活动不应只是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而应成为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发现获得有效的体验和成功的喜悦。我巧妙利用了白板课件,让孩子通过点击白板来寻找小鱼,在所点击的卷曲线中出现小鱼的瞬间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通过观察同伴间的探索习得寻找小鱼的方法,使活动更具趣味性和师幼互动性。

活动中,我较清楚明确的'交代了作画要求,每位幼儿都能在卷曲线中找到小鱼。但在材料准备方面,卷曲线中的圈形状存在差异,一些较圆的椭圆形由于形状不似常见的鱼形,一些幼儿在绘画中产生了疑惑,不知道该如何添画小鱼的头,最后还是按照常见的鱼的形状用自己的方法将卷曲线中的圈添画成了小鱼。

在讲评时,我重点强调了幼儿线描画的装饰效果,但活动中出现的个别幼儿寻找小鱼的困惑和自发产生的方法却未提及。其实在讲评中,我应该针对绘画中发现的个别幼儿寻找小鱼的不同方法进行讲评,肯定幼儿的想象和创作,还可以就此一点展开延伸,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尝试用多种方法、多个角度在卷曲线中找出小鱼、添画小鱼。

同时,本节活动还可进一步延伸,如在接下来的区域游戏或课堂教学中,鼓励幼儿尝试自己绘画卷曲线,并在其中找出小鱼、添画小鱼,用多种方法装饰小鱼,还可为小鱼添上漂亮的鱼塘背景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

正如《指南》中所说:“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我们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在美术活动中鼓励孩子的大胆创新,而不是用成人的想法来框死孩子的创造力。

幼儿园探究数学的学习心得 篇18

随着炎热暑假的来临,我们有迎来一个学期的结束,社会是高科技和知识经济时代,幼儿教育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对幼儿教育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本学期我园以《纲要》精神为指导,结合《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的课题研究,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开展了有计划、有目的的课题教研活动,现将我们大班组的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

我们教研组内的老师都较年轻,经验不是很足。而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不学习就会落伍。为了使老师们在教学工作中有所提高,我们教研组加强了学习和实践。首先是制定了严密的制度,保证每次的业务学习,人人参与,认真做好笔记。我们制定的计划有教研组计划、班级计划、课题计划等,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师们能及时进行反思,总结经验与不足的地方。在业务学习时,大家能相互探讨如何使课题内容上的更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及材料提供的多样性等,使教研活动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教研组的实践活动也形式多样,我们每月制定详细的课题内容和下月的重点课及组内的交流课。然后老师间相互听课、评课,讨论各自的优缺点使大家在课题教学中有一定的提高。也有大家同上一节课,如4月份的课题内容《兵兵为什么肚子疼》通过组内老师各自的教学活动,再推选到园内上交流课,经过多次的评析,使老师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既是参与者又是投资者,同时也是受益者,教师间的互动,使得个人经验和思考成为一种共享的资源。

还有就是加强考核制度,每周检查备课本,指出各自的优缺点。每月抽查个案记录、课后反思等,并对其进行考核。同时围绕幼儿园工作计划,开展各班竞赛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家长开放日活动等。使教师在活动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课题探讨,提高教研水平

时代在不断进步,对于每个人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需要我们老师具有更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叫高层次的专业发展。本学期,我们大班制定了《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的课题,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加深内容,并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及时增加有关幼儿性别方面的知识,每周四节课题课,教师能精心设计,并在上好课后及时进行反思,提高了自己对课题内容的理解能力。

在课题的交流、分享与合作中,在积极搜集资料中,大家对课题的了解又进了一步,能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有关自我保护的方案,进行分析、评价和反思,改进自己的教研。使我们的教学工作取得了有效的成果。每位老师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并及时肯定和表扬教师的长处,更好的发挥各自的优点。

在教研教学中,我们每位老师都在努力,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起提高。相信在我们教研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教研工作会更出色,有更多的进步。

幼儿园探究数学的学习心得 篇19

在一次下午游戏中,我组织幼儿画“我最喜欢的人”,我提醒幼儿可以画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可以是自己的好朋友,并要把他们的特点画出来。一些孩子嚷着:“老师,我最喜欢你,我可以给你画张像吗?”“当然可以!”我高兴地回答。听完老师的话,孩子们立刻拿起手中的笔开始画了。一些原本准备画爸爸妈妈和好朋友的幼儿,也受了他们的影响,开始着手改画老师了。

在巡回观察中,我看到画面上的我是瘦瘦的,卷卷的长发、弯弯的眉毛、翘翘的睫毛,还穿着花裙子,这与我平时的穿着完全两样。可能他们认为,穿裙子是最美的,他们希望老师穿上花裙子,这融入了他们对老师的喜爱之情。我看后不禁沾沾自喜:原来,我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是这样的美。我快乐地欣赏着孩子们的作品,却发现杰杰的画把我“丑化”了。他画的画面中的我,脸上布满了显眼的小黑点。他的画也引起了其他孩子的不满:“老师,杰杰在你的脸上画黑点,丑死了,他肯定不喜欢老师!”杰杰听到同伴的话,露出了委屈的表情。

我心里虽然有点不太舒服,但我还是耐下心来为他解围:“陈老师脸上确实有一些小黑痣呀?”这时,杰杰一下子变得理直气壮起来:“陈老师,你以前脸上不是有好多痘痘吗?”是啊,我忽然想起杰杰也曾经问过我“陈老师,你脸上好多小点点是什么?”我当时就告诉他这是“痘痘”。虽然现在我的脸上不长痘痘了,但孩子却记住老师的脸上以前有这个小痘痘。我不禁感叹他的细致观察力和大胆表现的能力。其实,他是我们班里画画画得最好的一个男孩子,他也真实地把老师的样子画了出来,他是用心画了这张画。

我很庆幸自己耐心地倾听了孩子的讲解,否则就要抹杀一颗诚实的童心了。为了给杰杰一个肯定,我对此次画画活动进行了评价:“今天,你们都是一个很棒的摄影师,而杰杰的这只照相机质量最好的,老师脸上的痘痘都能照出来,真是太厉害了。”杰杰紧绷着的小脸都放松了,教室里也充溢着欢快的笑声。

这件小事虽然过去了,但给我的触动却是很大的。幼儿期正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老师,一个决定、一个想法都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教育孩子诚实、纯真,是老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幼儿园探究数学的学习心得 篇20

前几天,幼儿园组织了学习。这次的学习真的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不管是新形式下的教育教学,还是一名幼儿教师如何真正的走进孩子,真心爱孩子。都让我得到了启发和思考。

苏老师的《幼儿数学教育的探讨》给我们年轻教师又上了一节数学课。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各个内容都进行了梳理。从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制定,幼儿园教育内容有哪些?和详细的数量关系,都做到了详细的说明和解释。特别是数学教育内容中的数量关系很深刻。当苏老师在讲解这十二种数量关系,请我们说说这些关系是什么意思,平时有哪些在教学中是有的?这一下还难住了我。有的数量关系我还真的不能就马上给予很好的解释。所以,我觉的在数学教育上关于有关理论的东西我还要学习,要对各和年龄阶段的数学的一些目标,关系还要重新的学习。活动的课前准备还应更丰富和充分。

任老师的《走进童心世界》让我感觉我又回到了那个刚刚从幼师毕业踏入工作岗位的那几年。那时候年轻,积极,爱孩子。对幼儿有耐心。但是因为幼儿园工作的琐碎,一些活动的增加,慢慢的我也出现了职业倦怠期。在人们的眼中,幼儿教师是一群活泼美丽的姑娘,每天带着孩子唱歌跳舞,自由自在,非常开心。事实却不然,幼儿教师辛苦的程度,外人难以想象。任老师在学习中提了一个问题:你为什么选择幼儿教师这个职业?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为什么不开心的工作,而生命的价值在于生命本身,过好每一天,面向当下。以后我要积极,快乐的过好每一天,从“心”开始教育,拾回当初那颗爱心和耐心,走进孩子的童心世界。

幼儿园探究数学的学习心得 篇21

我很喜欢上幼儿自己探索的课,可以是科学类的,也可以是美术手工类的。在探索的过程中,幼儿会自己进行思考,发现问题,并自己想办法去解决。在活动中,幼儿就必须自己去思考,而不是等着老师想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预先讲清方法。试误,是一种学习,我个人认为,还是个很有效的学习方法

当第一次研讨提出花格子大象时,我脑子中就有了这样一个设想:让孩子自己来研究制作方法,发现线条的作用,发现正反画的秘密。所以在试教时,我就采用了这个教学方法:每张桌子上放一头制作好的花格子大象,幼儿通过看一看、拆一拆、想一想的步骤,来研究大象是怎么变出来的,这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但结果让我很失望,幼儿是自己进行了研究,但教学的时间远远超出了30分钟的规定。所以在权衡之下,只能将难点降低,全班一起讨论制作方法,教学重点定在了线描画上。

线描画,对大班的幼儿来说没有什么难度,因为在中班时,我们就画过。通过对幼儿自己设计图案的鼓励,班上幼儿还是能画得比较好,能画出很多教师没有展示过的图案。

3种手工线条的讲解,也是我们研讨的内容。分隔线、折线、剪线,到底要讲解到什么程度?是让幼儿自己看、老师轻轻一句带过,还是演示一遍?通过对幼儿能力的分析和时间考虑,最后定为稍稍提点,一句带过的教学方式。

话多,啰嗦,是我的毛病,平时在上课时自己也感觉得到,挺简单的一件事情,就怕孩子听不懂,我会一遍、两遍、三遍地反复说,说上很久。在备课时,我就时刻提醒自己,话语要简单、扼要,争取一遍过。背教案时,也谨记简单话语,不多啰嗦。所以在整堂课里,这个问题基本没有出现。但在给孩子们提制作要求时,原来我对大象的耳朵是没有具体要求的,可以按示范上的空白着不画,也可以给她画上漂亮的图案。但在说时,一个嘴快,说成“每个格子”了。这样,幼儿在制作时就产生疑问了,到底是按老师的范例不画?还是按老师的要求画?以后还是要记住教案上的每一句话,毕竟这是推敲出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