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工作报告 > 自查报告 > 学生减负自检自查报告(汇编三篇)正文

《学生减负自检自查报告(汇编三篇)》

时间:

学生减负自检自查报告(精选3篇)

学生减负自检自查报告 篇1

丹凤镇中心学校: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做好我校的安全工作,保障师生人生财产安全,我校积极响应中心学校的有关通知精神,根据师教发20号文件精神,根据丹凤镇中心学校有关开展学校校舍安全隐患排查通知及我校实际情况,我校安全领导小组于xx年5月3日对我校及小阿堵春卉幼儿园校舍及生活设施进行了拉网式的排查,并根据实际做出了相关的整改方案,现将本次排查的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完小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赵佳林老师为组长的校舍安全自检自查领导小组。

组长:赵佳林(大堵完小校长)

副组长:袁飞(大堵完小教导主任)

组员:阮红成(学校安全员)、颜明生(学校食堂管理人员)

汪海良(完小报账员)

检查组人员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全面检查了学校各种学习和生活设施,从细微处着手,不留死角,确保我校校舍安全无隐患。

二、检查内容:

学校教学楼、学生食堂、教师宿舍、厕所及幼儿园教学楼、厕所及相关生活设施;完小及幼儿园消防设施;完小及幼儿园安全标志;电气线路,体育活动设施、实验器材;幼儿园娱乐设施设备等。

三、学校及幼儿园校舍基本情况:

1、大堵完小现有教学楼一幢,框架结构三层,于xx年12月份竣工并投入使用;学生食堂一幢,框架结构两层,于xx年3月中旬投入使用;学校无教师宿舍,原教学楼建于89年9月1日,砖混结构二层,建筑面积300平方米,于xx年8月25日被曲市建鉴定为d级危房,现被用作教师办公室和宿舍;厕所建于xx年8月1日,砖混结构一层,建筑面积33平方米,于xx年8月20日被曲市建鉴定为d级危房。学校现有大门及围墙完好,体育设施设备完好。学校饮水系统完好。

2、小阿堵春卉幼儿园现有教学楼一幢,系以前小阿堵小学所用,生活用房属于砖木结构新建的大砖房,厕所系前小阿堵小学所用厕所,建于1996年3月1日,建筑面积28平方米,于xx年8月20日被曲市建鉴定为d级危房;学校大门及围墙系前小阿堵小学所建现完好。

由于我校于xx年3月中旬起撤并辖区内的村小校点,马路桥小学、长冲小学、普朝小学、大堵村小学校舍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师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师宗县中小学闲置资产处置方案的通知》175号文件精神,以上三校点的校舍归各村小组管辖,故本次没有列入检查范围。

四、检查情况及存在问题:

1、大堵完小教学楼及学生食堂属于新建建筑物,从建筑物本身上看无安全隐患,但教学楼楼梯间无警示标语及楼道中无消防灭火器,教学楼用电及用水设备完好无安全隐患。学校大门及围墙完好无隐患,我校地处公路沿线,学校大门口安有警示牌及减速带,学校变压器下安有警示标语、柴火堆放出都张贴警示标语防患于未然。学校饮水系统经老师们的不断更新下,现在的饮水系统从水质到饮水器械都完好无隐患。经本次排查,学校校舍隐患最严重的还是现用做教师宿舍的老教学楼及厕所,以上两建筑物均属于d级危房,但由于学校现状,不得已以上建筑物仍然在使用,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

①、大堵完小厕所,建于xx年8月1日,砖混结构一层,建筑面积33平方米,xx年8月20日被曲市建房鉴482号文件鉴定为d级危房,厕所地基现已经开裂,墙体砂浆脱落,墙体炸裂,经教育局领导于xx年4月19日检查,我校教师于xx年4月20日下午用水泥砂浆对开裂墙体做了简单的处理,由于我校407名学生无可供入厕的地方,此厕所也只能一直使用着,至于安全上问题只能靠老师的宣传和同学们的注意,何时拆除等待有关部门的通知,现只能采取修缮措施沿用。

②、大堵完小原教学楼,现教师宿舍建于89年9月1日,砖混结构二层,建筑面积300平方米,该建筑xx年8月25日被曲市建房鉴623号文件鉴定为d级危房,但由于我校属于寄宿制学校,学生食堂及宿舍解决后,教师的宿舍及办公室无法解决,所有此建筑一直没有被拆除,现有墙体开裂、砂浆脱落、用电线路老化,拆除时间等待有关部门的通知,期间的安全只能靠老师们自己注意。

2、小阿堵春卉幼儿园检查情况:小阿堵幼儿园校舍及生活用房属于原小阿堵小学,教学楼经园主修缮后使用,在教学楼的二楼楼梯处出现墙体炸裂,用电线路老化、混乱,娱乐器械简单;厕所为d级危房,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小阿堵幼儿园厕所建于1996年3月1日,砖混结构一层,建筑面积28平方米,xx年8月20日被曲市建房鉴482号文件鉴定为d级危房,该建筑物因属于园主从村委会租借,学校无法落实何时拆除,至于使用期间的安全问题由春卉幼儿园的园主颜国孝负责。

学校原有校舍中大堵村小学教学楼、马路桥教学楼虽属于d级危房,但现已归各村小组使用,安全由各村小组负责。

①、大堵村小教学楼,建于1995年3月1日,砖混结构二层,建筑面积540平方米,xx年8月25日被曲市建房鉴623号文件鉴定为d级危房,现用做大堵村的老年活动中心。

②、马路桥教学楼建于1988年9月1日,砖混结构二层,建筑面积250平方米,xx年8月20日被曲市建房鉴482号文件鉴定为d级危房,现用做马路桥村小组老年活动中心。

五、整改措施

1、大堵完小积极联系教学楼建设方,让他们在各楼道安装灭火装置;在各楼梯张贴安全警示标语及安排教师在课间操和放学时段值日,尽量消除安全隐患。

2、小阿堵春卉幼儿园需对用电线路进行改造。厕所应拆除重建保障幼儿入厕安全。

我校坚持“安全大事,人人有责”的原则,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督促、检查,全体教师参与其中,逐个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实行责任追究制,确保我校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和谐、顺利。

学生减负自检自查报告 篇2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教基一厅函[20__]1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的通知,开展好“减负万里行”活动,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我校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首先召开行政会,成立了以任军奇校长、晏世斌书记为组长,朱亚玲副校长、谭金果副校长、董建勋副校长为副组长,其他校务组领导为成员的学校专项行动自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认真学习文件,向全校师生传达文件精神,积极开展自查活动。现将我校“减负万里行”活动情况自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宾川县城镇中学始建于1985年,位于县城中心,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是全县唯一一所县教育局直属初级中学。建校至今主要承担县城区适龄少年和进城务工子女的初中义务教育。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9721平方米,建筑总面积6705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5252平方米。有2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57人,教职工108人。

学校拥有3栋教学楼,设有26个普通教室;有1栋实验楼,设有理化生实验室和语音室;有1栋综合楼,设有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远程教育接收室、多媒体教室、展室、会议室和行政办公室;有1个257座的多媒体报告厅;有1个升旗台,2个篮球场,1个简易跑道和单双杠等体育设施;有3栋教师全额集资房(22套),1个公共厕所和两个停车棚,教学设施设备基本齐全,基本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我校中老年教师很多,年轻教师偏少。经自查我校办学行为规范,学生课业负担不重,无乱收费现象。

二、取得的主要成绩

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州县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体家长的配合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我校已成为全县名牌、全州有名、省内知名、社会各界评价高、人民群众十分满意的学校。

1、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学校对校园进行了彻底改造和美化,还配备安装了多种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安装了宽带网、远程教育接收系统、微机室、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学校基本步入了教育现代化行列。

2、教学质量大幅提升,成绩突出。无论是中考,还是非毕业班统考,教学总体成绩居全县首位、全州前茅。特别是近五年来,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突出,开创了建校以来的最好成绩,社会各界给予了较高评价,人民群众十分满意。

20xx年,全校424名考生参加中考,合成成绩在600分以上的人数有259人,占考生总人数的61.1%,其中700分以上人数有23人(全县29人)占考生总人数的5.4%,512分(宾川三中分数线)以上人数有361人,占考生总人数的85.1%,123班洪浩丰同学以726分的优异成绩摘取全县中考状元的桂冠。

3、办学成效显著,多次受到各级嘉奖。学校先后被评为:“大理州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大理州育人环境优级学校”、“大理州文明单位”、“大理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示范学校”、“大理州先进职工之家”,20xx年被教育厅评为:“云南省教育督导评估优级学校”、“云南省中小学校本培训先进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一级三等初级中学”,20xx年4月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云南省文明单位”,20xx年9月被州政府评为:“大理州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xx年,学校被州教育局评为“大理州课改示范校”,被云南省住建厅评为“园林单位”,学校已连续九年被评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学校党支部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校团委连续两届被评为大理州“五四红旗团委”。

三、主要做法

(一)规范招生入学和分班行为

我校坚持义务教育入学制度,确保辖区内适龄人员全部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由县招办统一招生、分班。整个招生及编班过程由县招办完成,做到公开、透明、规范。没有参与举办“占坑班”、以竞赛名义和组织考试形式招生,更不存在将“奥数”同招生入学挂钩现象。在学生入学后,及时完成学籍电子注册,同时按要求做好学生变动及普及资料更新工作,目前学生学籍管理的制度健全。

(二)规范教育教学活动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方案,按照国家、省课程计划的规定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做到:按标准课时开课,不随意增减课时;按课程设置开课,不随意增减科目;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按教学计划把握进度,不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按规定的要求考试,不准随意增加考试次数。严格杜绝教师补课。

(三)规范学生作息时间和作业量安排

我校每周上课5天,学生每日在校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约6小时,每节课上课时间为45分钟。严格执行节假日放假通知,不占用课余和节假日等时间,安排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我校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作息时间。在校时间:上午8:00上课,中午11:40放学,下午2:00上课,5:00放学,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我校确保学生每天至少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我校严格控制作业量。我校积极运用多种新课程理念及新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练习基本都在课堂上完成,课后作业每天不超过1.5小时。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加大作业量。教师能根据课改的要求,精选作业内容,不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学生作业量基本上适中。杜绝教师布置大量机械重复作业和以做大量作业惩罚学生的现象。

(四)规范考试科目和次数及教育评价

我校严格规范日常考试。我校未组织参加未经县教育局批准的各种考试、竞赛活动,对平时的检测也予以规范,按新课程标准确定考试题型,做到难易适度,每学期举行一次期末考试。严禁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按成绩排列名次,更没有按考试成绩给学生安排座位,没有将学生成绩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等。我校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评价学生。

(五)规范教师行为

1、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制定了教师考评细则,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2、学校制定了教师备课、上课、听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考核评价的基本要求,教师能按要求进行备课、上课、听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考核评价。学校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我校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严禁教师对学生实行有偿家教、有偿补课,教师也不得组织学生统一征订教辅材料。

(六)规范办校办班行为

1、今年七年级招生时严格控制班额人数。教师配置做到合理均衡,以保障所有学生公平接受义务教育。

2、学校没有办特色班、兴趣班、实验班。

(七)规范学校安全管理

1、我校建立健全了安全工作管理制度,同时制定了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层层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确保广大师生校园内的安全。

2、我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安全教育,预防为主的方针。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3、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校舍、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协助有关部门加强校园周围环境的整治,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4、按照省卫生学校标准,落实卫生责任区,学校每天组织打扫校园两次,每周组织一次卫生检查,校园环境卫生良好。

四、经验与教训

通过开展“减负万里行”自查活动,学校注重师德建设,树立新型教师行业形象,通过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有效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使全体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思想与技术,加强教师的知识积累,开阔教师的视野,提升教师的素养。

我校通过开展多层次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实现高效课6堂。学校开展“名师”主题研讨活动,充分发挥我校名师的作用,认真组织骨干和青年教师开展校级和组级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活动,集体研究,共同提高。开展教师之间的教学观摩、评优交流活动,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进行交流、学习,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交流,达到资源共享。

我校通过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实现减负。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开展了篮球、写作、校园小歌手等个性飞扬的课外活动。学校创建了校刊《新荷》,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创作平台。

通过自查,我们意识到规范办学行为,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尽管我们在工作中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存有差距。我校在课改、科研等方面还很欠缺,需要加大改革步伐。

五、工作设想

通过开展“减负万里行”活动,我们认识到,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有认真的措施,要有严格的督查,更重要的是要长期坚持。

努力创新工作方式,把我校创建为周边学校学习的“身边的好学校”,同时以学生、家长、亲属、教师、校长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为主宣传学校办学特色、理念、成果,引导家长形成“适合孩子的学校就是最好的学校”的正确观念,理性安排子女就近入学。

我校要以活动为契机,及时总结经验,全面推广典型。做好“减负”经验的收集、整理工作,深入挖掘、及时总结,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先进经验的总结交流和推广工作,以点带面,努力把“减负”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实处。

六、存在的问题

在县委政府和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城镇中学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仍面临诸多影响和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占地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目前学校占地9721㎡,学生1657人,生均占地仅5.87㎡,学生活动场地只有3200㎡,生均不足2㎡的活动范围,学生活动场地严重不足,无法正常开展体育活动,对减负工作有很大影响。

2、由于我校老教师多,年轻教师少,少数教师对新的教学理念接受慢,个别教师教学方式没有完全改变,穿新鞋走老路,作业量偏大,目前正在整改。

学校将把“减负万里行”活动作为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推动行风建设、维护教育良好形象的大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细化措施,切实把“减负万里行”活动各项工作抓紧抓好。学校将制订对教师“减负”工作的考核目标,学校将与任课教师签订规范办学行为落实“减负”要求责任书,建立我校“减负”工作的考评制度。我校将“减负”工作纳入8

学校日常管理考核,做好对教师的日常考核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必将更加坚定地贯彻执行减负精神,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我校“减负不减质”这一宗旨得到出色的体现,也使每一个孩子都感受成长的快乐和拥有知识的喜悦!

学生减负自检自查报告 篇3

根据《鄂托克前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全旗干部因私出国(境)证照专项清理和信息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结合实际,开展了违规办理和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专项治理工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登记备案情况、

严格按照登记备案人员范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上报有关部门。同时,对干部个人信息报备工作进行一次梳理和完善,目前,我局机关共有10名登记备案人员。

二、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情况

1、根据要求向旗人社局和组织部提交登记备案人员名单,并查询登记备案人员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情况,根据查询结果,对本单位登记备案人员办理和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及因私出国(境)情况进行认真仔细核查,现登记备案人员共有10人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其中9人持有出国护照,5人持有大陆居民往来港澳通行证,登记备案人员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按规定时间统一交人社局专人保管。

2、根据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提供的因私出国(境)记录和本单位备案人员因私出国(境)审批情况进行核对,无未经批准擅自因私出国(境)情况。

3、经认真梳理核查,我局不存在违规办理因私出国(境)证件、违规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瞒报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未经批准擅自因私出国(境)、未按审批要求因私出国(境)、瞒报因私出国(境)审批和因私出国(境)事项把关不严等情况。

三、坚持备案经常化,做到“登记备案”无误差

将登记备案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实行组织部管理、定期复核,要求单位根据单位机构、人员变化情况,及时对人员信息进行更新维护,进一步理顺了证照办理审批权限,信息更新后在职科级干部申办出入境证件由旗委组织部或旗委领导签字,普通干部职工申办出入境证件由所在单位党委(党组)书记签字审批。同时,把单位在职国家工作人员、退休人员、调入调出人员全部纳入因私出国境备案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