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初中教案 > 初二教案 > 《云南的歌会》八下精选8篇正文

《《云南的歌会》八下精选8篇》

时间: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

《云南的歌会》 篇1

积累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蹲jù(    )    酬hè(    )    pì(    )喻

xī(    )微    忌huì(    )  chún(    )朴

2.给加点的字注音。

即物起兴(    )    龙吟凤哕(    )    柞木林(    )

3.解释下列词语。

(1)即物起兴:

(2)向例:

(3)面善:

(4)引经据典:

4.用下列词语造句。

悠游自在——

忌讳——

5.通读全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内容

特点

写作重点

山野对歌

即兴的自由歌唱,发

挥性情,自然成趣

唱歌的场面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1.�

3.� (100字左右)

二、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问答下面问题。

1.第四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一段用很多笔墨写进城一路的景色,想一想路上的景色、小鸟的歌唱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呢,你觉得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意图?

●迁移延伸

收集一首民歌或民谣写在下面,仔细地读一读,看看它是属于“见景生情,卸物起兴”,或是“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还是“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

16云南的歌会

■憧建坠。    1.踞  和  譬熹讳  淳2.xìng  huì  zuò  3.略4.略5.略▲阅读理解    一、1.工笔画。2.肖像牙齿衣饰3.细腻真实,笔触细致,如在眼前。  4.提示:注意从面容、衣饰等方面写,注意写细致。二、1.赶马女孩子的歌唱。  2.作者并没有直奔主题来写这些内容。首先是一种写实:云南确实有着如此美丽的风光,也有如此动人的赶马女孩,作者此时所做的只是据实而录——慢慢描绘,为读者画出了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然后再自然地写到女孩的歌唱。其次为“赶马女孩子的歌唱”创设了一个动人的场景。山花烂漫,山鸟齐唱,这是何等的生机活泼,而生活在其间的女孩日日领略,潜移默化,在性格气质上早已渐渐沾染了如此美好的自然真趣。第三,山鸟或悠扬或朴质的鸣唱与“赶马

的女孩的歌唱”交相应和,互为呼应,交织成一片动人的田园交响曲。

《云南的歌会》八下 篇2

教学目标:

1、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及作者的表现手法,从而体会歌会的特色。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欣赏品味精彩的语言片段,感受云南歌会的美。

3、体会作者对民俗文化的赞美,领略民俗风情,并激发学生热爱民俗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及作者的表现手法,感受歌会的特色。

难点:

理解我国民俗文化的深层内涵,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生命意蕴。

教学方法:

本篇课文虽然脉络清晰,但是内容繁多琐细,对三个场景的解读上很难处理,因此我决定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并以美为切入点,把对美的赏读与挖掘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基于本文的特点,我将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并充分发挥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作用,同时通过点拨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其中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在关键时刻进行恰到好处的点拨,使学生展开想象,拓展思路。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引导作用,目的是打开学生思路、激活其思维,同时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索精神,从而领悟课文的内涵。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展示民俗文化

1、由单元特点——民俗入手,先让学生说说我们河南本地都有哪些风俗?

民风和民俗,作为精神文化产物,是我们民族成员创造力和智慧的体现,然而在当今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这种民俗的声音已经完全被都市的喧嚣所淹没,因此我希望学生并不要拘泥于课本,充分了解我们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让传统文化因子再次活跃在孩子们的视野中,所以在讲课之前必须要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对民俗问题的兴趣。

我们的民俗文化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我们刚才说了我们河南的民俗,接下来我们就开始美丽的云南之旅,看看那里都有怎样美丽的风俗?

3、云南之旅:

在这个环节中我将用多媒体向学生们展示由我和学生在课前共同收集的材料整理而成的ppt《云南之旅》,通过图片展示向他们介绍云南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风情。

看完了美丽的云南风情后,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作家沈从文是怎样向我们展现云南的民俗风情的,不知是云南之美流淌出这样的文字,还是沈从文的文字流淌出别样美丽的云南。

二、了解作者——熟悉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本篇课文选自沈从文的《记忆中云南的跑马节》一文。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云南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尤其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就往往靠那些知识广博、阅历丰富的老歌手,以长篇的叙事性歌曲,向本民族群众和青少年传授历史知识、生产知识、生活知识和礼仪知识。《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就是沈从文作为历史文物研究学家对云南民俗——云南的歌会的一种“行为采录”,是作为作家的沈从文对于民俗文化一种特殊的“抢救性发掘”。

三、通读全文——感受文章特色

让学生大声的朗读课文,自己解决文中的生字词,并在朗读中初步感受文章的特色。

例如本文的特色词语:

蹲踞酬和譬喻柞木龙吟凤哕

箍桶阉鸡熹微

(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正确读音的同时,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速读全文——理清结构层次

本篇文章结构非常清晰,描写了三种不同形式的民歌演唱。再次快速地阅读课文,筛选关键信息,看看本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各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找同学分别说出自己的答案,并请全班同学共同分析,看看那个同学分的最准确?

进而明确:

第一部分(1)总写对云南的感受和认识,引起下文的叙述。

第二部分(2―3)描写山野对歌。

第三部分(4)描写山路漫歌。

第四部分(5)描写村寨传歌。

五、合作探究——讲述歌会场景

本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哪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都是怎样描写的?(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主动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点拨:比如在“山野对歌”中

小结: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在第一课时,要让学生多读,在阅读中初步感受文章特色,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1、关注民俗话题——走进美

2、初识文章特色——发现美

(由于本文的篇幅比较长,在课堂上让学生反复的朗读体会并不符合实际,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找特色:

速读课文,归纳总结本篇文章都有哪些特色?

教师点拨:所谓“特色”也就是这篇文章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咱们可以从全文的结构和文中的语言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明确:

比如:课文结构清晰

表现内容丰富

语言自然生动

片段描写精彩等特色。

在归纳出这些特色后,紧接着我会让学生们在课文中找出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些特色?

比如,课文结构清晰,可以分为“山野对歌”、“山路漫歌”以及“山寨传歌”三个画面;

片段描写有:

景物描写片断: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

动物描写片断:有时面前三五步路旁边,忽然出现个花茸茸的戴胜鸟,矗起头顶花冠,瞪着个油亮亮的眼睛,好像对于唱歌也发生了兴趣。

场面描写片断:有一次由村子里人发起,到时候住处院子两楼和那道长长屋廊下,集合了附近几个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六人围坐一矮方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桌子,每桌各自轮流低声唱《十二月花》,和其它本地好听曲子。

人物描写片断: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明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了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学生们通过查找可能还会总结出还有情景描写片断、事物描写片断等等。

(接下来为了让学生了解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及作者的表现手法,更好的体会云南歌会的`美,我将从以下两大步骤来讲清本课的教学重点。)

第一步:

3、展示歌会画面——感受美

在这个环节我将通过四人小组讨论的方式,通过比较阅读,分析比较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以及它们在特点和描写内容、描写重点上都有什么不同?并通过表格的形式将其展现出来。

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加以教师的点拨进而总结出以下内容:

歌会画面描写重点描写内容歌会特色

山野对歌人物外貌、动作、才智对抗赛歌

比拼才智

紧张激烈

山路漫歌环境花、鸟、人即兴歌唱

快乐自由

无拘无束

山寨传歌风俗参与的人、场面、形式民歌传唱

热闹非凡

其乐融融

(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就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并且用表格的形式加以展现,化繁为简,直观清晰,让学生很容易从整体上进行把握。)

第二步:

紧接着我会让学生对“山路漫歌”这一自然段进行重点品析,因为本段对景物、动物的描写都很精彩,而且十四五岁的赶马女孩子与学生们的年龄相仿,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4、体会民俗风情——品味美

接下来咱们来具体品味一下“山路漫歌”这一自然段究竟美在哪里?

①听歌声

本段生动地描写了唱歌的场面,试着在文中找出都是谁在唱歌?

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学生很容易就会找出:

云雀在唱歌:一边飞一边不停的唱歌······

戴胜鸟在唱歌:“郭公郭公”叫个不停······

赶马女孩子在唱歌: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让学生通过品味体会作者把自然界的歌声与人的歌声相应和,给人一种自然朴实,和谐欢快的美感。)

②赏语言(本段语言非常优美,我会找出具有代表性的)

“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让学生边读边注意着重标注的地方,从而让学生体会把报春花的颜色和天空的蓝色交织在一起,不仅有种醇朴自然的本色,而且使人产生一种联想,给人一种意象美,让人身临其境。

“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云雀起飞的样子,并体会动词运用的生动精彩,不仅表现出云雀的轻捷,更形象生动地写出云雀扶摇盘旋而上的姿态,活灵活现。

③品美点

在此为了激发学生们的表达欲望,我会先进行点拨:

“这段文字写的多美呀!比如美在有动有静:

动态的有关于云雀动作的描写: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静态的有关于景物的描写: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有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粉蓝色的报春花······”

经过点拨学生们可能会发现更多的美点,比如:美在有点有面,美在有声有色,美在有人有物,以及美在有高有低,美在有详有略等等。

(好的老师要懂得有放有收,在学生们的思维被调动起来后,进而我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在本段中作者把大量笔墨都用在了景物描写上,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意图?

明确:“赶马女孩的歌唱”是这一段的主脑。但是作者并没有直奔主题来写这些内容。首先,这是一种写实:云南确实有着如此美丽的风光,为读者画出了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然后再自然而然地写到“赶马女孩的歌唱”。其次,为“赶马女孩的歌唱”创设了一个动人的场境。山花烂漫,山鸟齐唱,这又是何等的生机活泼,而生活在其间的“女孩”日日领略,潜移默化,在性格气质上早已渐染了如此美好的自然真趣。第三,山鸟或悠扬或质朴的鸣唱,与“赶马女孩的歌唱”交相应和,互为辉映,交织成一片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

(设置这个问题也不一定要求学生分析的面面俱到,在这些手法上大做文章,只要有所感受,体会到民俗的形成与环境人物的密切关系,以及作者热爱民俗文化的情感就行了。)

5、反思民俗生活——升华美

思考:学习完这篇课文试着比较一下,云南的歌会和马街书会的异同。(这样学生在比较中既是对课文的回顾,又能提高分析能力。)

拓展延伸,突破难点:我们的马街书会虽然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但如今却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学习完这篇课文,在对待民俗文化方面我们都有哪些思考呢?

教师点拨:

学生明确:

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1、收集我们家乡的民风民俗,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以“家乡风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课外阅读《记忆中云南的跑马节》。

板书设计:

山野对歌:对抗赛歌人物美

山路漫歌:即兴歌唱风俗美

山寨传歌:民歌传唱场面美

《云南的歌会》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感受云南歌会的特点。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句。

3.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

二、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整体思路

以“短片”为导入,以“歌唱”为线索,以“情感”为切口,以“言语”为立足点。

五、教学流程

(一)短片导入

1.播放《彩云之南》flash短片,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2.提问:从这文章中,你想学到些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师相机总结纠正。)

3.总结补充学生发言,明确本文学习目标:

(1)感受云南歌会的特点;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句;

(3)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

(二)设疑读文,整体感知。

(学生带着任务速读文章,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可“读”更有针对性。)

1.设置问题

(1)你对文中哪些字词存在字音、字义方面的疑问?

(2)速读课文,试着完成表格。(借助多媒体出示表格)

2.读文

3.学生自由回答,师总结归纳。

明确:

1.不仅人在唱,鸟也在唱。

2.唱歌的地点:山野、山路、山寨。

(三)分析重点句段,发现文本意味。

1.精读全文,勾画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句段,并尝试在旁边写些注释。

2.学生自由回答,师相机指导。

3.总结。

(四)透过问题,深入探究。

1.提出问题:

(1)文中写了三个场景的歌唱,且都写了人、地、歌,是不是有些雷同了?

(2)本文第四段过多的自然环境描写冲淡了“歌会”主题,是不是应该删掉些?

2.同学自由思考后,小组讨论。

3.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4.师简介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解决问题。

总结。明确:

(1)不雷同。三个场景的描写各有侧重。“山野对歌”侧重写人:“山路慢歌”侧重写环境:“山寨传歌”侧重写场面。

(2)第一,这是一种写实。云南确实有着如此美丽的风光。

第二,这是为“赶马女孩的歌唱”创设一个动人的场景。第三,这与“赶马女孩的歌唱”相交映,互为辉映。

(四)联系现实,拓展思维。

1.总结本文。

云南的歌会最大的特点就是:随意、惬意。唱歌的人是随意、惬意的;唱的地点是随意、惬意的;唱的内容更是随意、惬意的。

2.联系现实。

我们自己的生活随意吗,惬意吗?我们该如何而活?

3.拓展思维。

学生联系实际,谈谈感受。

4.师谈认识,升华主题。

(三)作家的“意思”

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此为选入教材时被删掉的文字)

(四)我们该如何而活

四、步骤解说

笔者以“文本细读”的方式仔细研读了《云南的歌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语言点,那就是“意思”一词。在《云南的歌会》中,沈从文先生两处提到“意思”一词。一处是在第四段“最有意思的是云雀”(言外之意是前面所写的也是有意思的);还有一处是第五段“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言外之意是后面所写的更有意思)。其实,本文在节选时省略了前面一段文字: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显然,这里的“意思”应是统领全文的)。由此看来,“意思”俨然就是贯穿全文的关键词。我以为,这是一个极有意思的发现,那么,为什么不以“意思”为主线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方案呢?于是,就有了以上的教学设计

1.发现“意思”:在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后提出:作者写的这些有意思吗。要求学生静静地默读,用横线划出有意思的地方。交流时,教师及时抓住学生回答的一些语句引导学生进入字里行间去品味其中的意味。

2.没“意思”:在学生充分感知本文很有意思的时候,有意识的抛出这个问题,一方面是想让学生把分散全文的目光聚焦到第四段的研读上来,从而达“点”“面”结合的教学境界;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就是想让课堂的线性推进出现转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表层感知进入深层探析。通过讨论,让他们明白沈从文在自然环境的描写上之所以不吝啬自己的笔墨,是因为作家认为“产生这种山歌实有原因。如没有一种适当的对象和特殊环境作为土壤,这些歌不会那么素朴、真挚而美妙感人”。

3.作家的“意思”:本文节选自《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选入教材的部分省略了前面的一段文字: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引出这段文字,其意在要学生明白沈从文认为“意思”在于“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然后抓住这个“活人”的“活”字,利用它的多义性,引导学生再细读文本,然后从文中去发现作家是如何描述这些“活生生的”“鲜活的”“充满活力”的生命状态的。

4.我们该如何而活:设计此问题是想让“语文”贴近生活,走进心灵,关照灵魂,从而让语文教学从言语的层面进入文化的层面。

《云南的歌会》特色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1.感受云南歌会的特点。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句。

3.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

二、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整体思路

以“短片”为导入,以“歌唱”为线索,以“情感”为切口,以“言语”为立足点。

五、教学流程

(一)短片导入

1.播放《彩云之南》flash短片,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2.提问:从这篇文章中,你想学到些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师相机总结纠正。)

3.总结补充学生发言,明确本文学习目标:

(1)感受云南歌会的特点;

(2)品味文章优美的语句;

(3)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

(二)设疑读文,整体感知。

(学生带着任务速读文章,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可“读”更有针对性。)

1.设置问题

(1)你对文中哪些字词存在字音、字义方面的疑问?

(2)速读课文,试着完成表格。(借助多媒体出示表格)

2.读文

3.学生自由回答,师总结归纳。

明确:

1.不仅人在唱,鸟也在唱。

2.唱歌的地点:山野、山路、山寨。

(三)分析重点句段,发现文本意味。

1.精读全文,勾画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句段,并尝试在旁边写些注释。

2.学生自由回答,师相机指导。

3.总结。

(四)透过问题,深入探究。

1.提出问题:

(1)文中写了三个场景的歌唱,且都写了人、地、歌,是不是有些雷同了?

(2)本文第四段过多的自然环境描写冲淡了“歌会”主题,是不是应该删掉些?

2.同学自由思考后,小组讨论。

3.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4.师简介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解决问题。

总结。明确:

(1)不雷同。三个场景的描写各有侧重。“山野对歌”侧重写人:“山路慢歌”侧重写环境:“山寨传歌”侧重写场面。

(2)第一,这是一种写实。云南确实有着如此美丽的风光。

第二,这是为“赶马女孩的歌唱”创设一个动人的场景。第三,这与“赶马女孩的歌唱”相交映,互为辉映。

(四)联系现实,拓展思维。

1.总结本文。

云南的歌会最大的特点就是:随意、惬意。唱歌的人是随意、惬意的;唱的地点是随意、惬意的;唱的内容更是随意、惬意的。

2.联系现实。

我们自己的生活随意吗,惬意吗?我们该如何而活?

3.拓展思维。

学生联系实际,谈谈感受。

4.师谈认识,升华主题。

(三)作家的“意思”

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此为选入教材时被删掉的文字)

(四)我们该如何而活

四、步骤解说

笔者以“文本细读”的方式仔细研读了《云南的歌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语言点,那就是“意思”一词。在《云南的歌会》中,沈从文先生两处提到“意思”一词。一处是在第四段“最有意思的是云雀”(言外之意是前面所写的也是有意思的);还有一处是第五段“仅是这个唱法就极其有意思”(言外之意是后面所写的。更有意思)。其实,本文在节选时省略了前面一段文字: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显然,这里的“意思”应是统领全文的)。由此看来,“意思”俨然就是贯穿全文的关键词。我以为,这是一个极有意思的发现,那么,为什么不以“意思”为主线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方案呢?于是,就有了以上的教学设计。

1.发现“意思”:在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后提出:作者写的这些有意思吗。要求学生静静地默读,用横线划出有意思的地方。交流时,教师及时抓住学生回答的一些语句引导学生进入字里行间去品味其中的意味。

2.没“意思”:在学生充分感知本文很有意思的时候,有意识的抛出这个问题,一方面是想让学生把分散全文的目光聚焦到第四段的研读上来,从而达“点”“面”结合的教学境界;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就是想让课堂的线性推进出现转折,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表层感知进入深层探析。通过讨论,让他们明白沈从文在自然环境的描写上之所以不吝啬自己的笔墨,是因为作家认为“产生这种山歌实有原因。如没有一种适当的对象和特殊环境作为土壤,这些歌不会那么素朴、真挚而美妙感人”。

3.作家的“意思”:本文节选自《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选入教材的部分省略了前面的一段文字: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引出这段文字,其意在要学生明白沈从文认为“意思”在于“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然后抓住这个“活人”的“活”字,利用它的多义性,引导学生再细读文本,然后从文中去发现作家是如何描述这些“活生生的”“鲜活的”“充满活力”的生命状态的。

4.我们该如何而活:设计此问题是想让“语文”贴近生活,走进心灵,关照灵魂,从而让语文教学从言语的层面进入文化的层面。

五、课后反思

《云南的歌会》特色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积累词语,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课文,赏析品味文中几处精彩的语言片段。学习本文准确的语言,优美生动的场面描写及抓住重点表达主题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位与赞赏。激励学生关注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所写的三种场合中唱歌的不同情境,体会内容和写法的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揣摩语言,品味文中人物描写和场景描写的妙处。

教学方法:讲读法,合作讨论。

教具:多媒体。

教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谁知道老师刚才放的歌曲是什么地方的歌曲?歌声美不美?

2.其实,云南不仅歌美,风景也很美,那里的姑娘就更美了,大家想不想到云南去看一看啊?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的散文《云南的歌会》,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听一听云南的歌,去看一看云南的景和人。

二。检查预习

三。作者简介。

四。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思考本文写了哪几个场合的歌会?

2.下面我们就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三个不同场合的歌会情景。请大家分别在横线上填入一个字,谁来填?

五。深入探究,了解歌会。

本文写了三个场合的歌会情景,着三个场合的歌会,可谓各有千秋,下面请大家有选择地读课文,你喜欢哪个场合的歌会就读哪个部分,可以有感情地朗读,也可以默读,读完后想一想,你喜欢的理由是什么?

六。品味语言,深入理解课文。

1.课文哪些语句的描述特别富有乡村生活特有的气息和情趣?

2.对比阅读。

七。拓展延伸。

1.想一想,说一说。

云南歌会与你听过的,看过的各种音乐会,演唱会相比较,你更喜欢哪一个?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作者对它的情感又如何?

2.欣赏对歌,课堂即兴对歌。

八。小结课文

九。作业

1、熟读课文,摘出你喜欢的句子并加以点评。

2.课外调查我们家乡的民俗(如信仰、婚嫁、寿诞、衣食住行等)写一篇介绍民风民俗的短文。

《云南的歌会》特色教学设计 篇6

《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张笑天

一、课文说明: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中,有介绍我国各地的节日风俗的,也有讲民间艺人轶事的,也有描绘街头商贩吆喝的,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学习这个单元,能够引导学生关注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无穷的乐趣,还能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云南的歌会》出自现代作家沈从文之手,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作者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唱歌情景,对每一个场面的描写都各有特色,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了解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云南民风民俗,还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感悟生命的真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

2、品味文章精妙的文笔, 理解三种不同场合歌会的方式和内容及在写作手法上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散文的特点,品味文章极具特色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自然、对生命、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生活,追求幸福人生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语句的品读,引导学生去感受云南歌会所蕴含的人情美和人性美,感受作家对人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走进云南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看完后,请大家谈谈感受。

这些图片让我们领略到了云南特有的风情,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跟随着沈从文先生的文字去云南看看。

(二)整体感知,走进歌会

沈从文,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民俗的作家来到了云南,被这里的风土民情深深吸引。他说:“云南本是个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这一回却更加丰富了我的见闻。”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分享一下作者的见闻。

请同学们速读文章,说说作者有哪些见闻?

(三)探究文意,参与歌会

作者用微妙的笔触描绘了三个不同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如果你到云南旅游,当地人邀请你参加其中的一种歌会,你会参加哪一种?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理由。

(四)品析人物,回味歌会

沈从文先生说:“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

请同学们思考“活人”的含义。

文章中,沈从文先生描摹出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假如你是一位摄影记者,请你为文章中的一个人物拍摄一张照片,你会选择哪个人物?请你根据文章内�

(五)走出歌会,认识作者:

沈从文笔下的人物各具风采,他们健康美丽、质朴纯真、热情无私……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位洗涤人的灵魂,为生命颂歌的作家吧!

沈从文,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出生于湘西凤凰县,有苗汉土家族的血统。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很多传奇:一个只读了几年私塾、自学成才的大学教授,一个写了《边城》《湘行散记》等伟大作品的文学大师,一个生命前40年做作家、后40�

推荐阅读:小说《边城》

五、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文本的改革,更是教的方式,学的方式的改革。就教材而言,与旧的教材比较,最大的改变在于从知识性到人文性,从被动性到主动性,从微观性到宏观的改变。在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点,最后认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教的方式来说,在于要求教师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

《云南的歌会》就是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这篇文章写的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一种古老的歌会,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但是文章内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材的处理中,我特别注意了几点:

一、在激情中导入课程内容。

课堂教学一开始我就利用多媒体放展示云南风采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让学生沉浸在教学情景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打下了学习此文的基础。

二、在朗读中感知作品内容。

“语感”,反映人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把握和运用能力,是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学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的感觉。”

朗�

三、在参与中领略文字的魅力。

将教学重点放在对本文语言的欣赏上,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课文,通过角色转换,让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成为歌会的主角,以此去感悟文字的魅力,感受歌会的魅力。教师根据情况选出语言片段引导欣赏,以补足个体差异。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这样的设计成功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又有力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同时学生的精神领域受到了一次强烈的撞击,充分张扬了教材的人文性。

四、在回味中感悟生命的真谛。

学生在歌会中体味到了诗意的生活,更被那些张扬生命本色的人们所感动,脑海中闪现着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为了让学生再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我设计了为人物拍摄照片配解说文字这一环节,希望学生将这些“活人”的形象在头脑中定格,也为这些鲜活的生命颂歌一次。抒写性情之中,方显学生对生命真谛的感悟。

.9

《云南的歌会》特色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的】

1、分析本文结构,理解散文特点。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

3、掌握本文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散文特点、结构。

以读讲、探讨方式围绕课文内容和结构展开。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迤(yí)西 譬(pì)喻 糯(nuò)米 蹲(dūn)踞

忌讳(huì) 酬(chóu)和 铁箍(gū) 熹(xī)微

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

忌讳:忌怕而隐避。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

淳朴:诚实朴素。

二、导入

在云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每逢集会或节日,人们聚集在一起,即兴歌唱,互相问答,游戏传情。这种古老的歌会形式,蕴涵着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自然引发了作者浓厚的兴趣与由衷的赞赏。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三、阅读课文 整体感知

学生复述文中描绘的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

学生自评、互评。

四、学习课文

1、指定学生甲诵读1~3段。

指定学生乙诵读1~3段。

评议优劣。

2、归纳第一段:

引出歌会地方。

3、讨论并归纳第二段的中心内容:

分析:“这是种别开生面的场所……却互不见面”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随口而出。”

“在场的既多内行……解口渴去了”

争论后归纳:写歌会的场所、方式、胜负的情况。

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小结

了解文章描写的别开生面的云南歌会,表现了云南人民无限趣味的生活,给读者崭新的视野。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1日课

听写词语,并用其中的三个词语口头造句。

蹲踞 酬和 熹微 譬喻 淳朴

即物起兴 引经据典 悠游自在 龙吟凤哕

二、继续学习课文

1、诵读三~五段:

师生点评诵读情况。

2、讨论第三段内容:

归纳:写女歌手的情况(性情、外貌、穿着、本领。)

3、讨论第四段内容:

⑴ 本段属于什么描写?

(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⑵ 本段侧重写什么?

明确:歌声不断。

⑴ 山鸟呼朋唤侣(戴胜鸟、云雀)。

⑵ 赶马女孩子唱山歌。

环境:树林、山坡、花。

侧重“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

4、讨论第五段:

⑴ 段落主要内容:

写“金满斗会”。

⑵ 发起、处所、人数、曲名、唱法(声响)、时间、参加者(妇女饰扮,熟人身份)、作用和歌师傅。

三、讨论问题

1、下面两段人物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⑴ 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性情开朗活泼,劳动手脚勤快,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布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

⑵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

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 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沈从文<边城>》

(明确:两段人物描写不同点是个别与群体,一重精神,一重具体的衣服。第二段文字还运用了比喻的修饰方法,把人物描写得惟妙惟肖。)

2、课文第四段,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明确:用环境作背景,达到诗情画意的效果。)

四、拓展训练

课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谣,分小组进行交流,看看哪些属于“见景生情,即物起兴”,哪些属于“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答解”,哪些属于“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的。有兴趣的同学,不妨选择一两首唱一唱。

学生可以收集民歌,互相交流,比较。

例如:陕北民歌《信无防字》福州民歌(真鸟仔,啄波波,三岁孩子会唱歌……一条竹子插下土,皇帝落难去放牛)……

五、小结

《云南的歌会》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散文?

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本文虽然是描写音乐的佳作,但首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在教学中必须扎扎实实地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品析词语、句子,感受语言文字创设的美妙情境。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训练四。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云南的歌会》 篇8

16、《云南的歌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云南歌会的情趣与盛况。

2、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框架,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说出文中三个歌唱场面的内容与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课文,欣赏品味文中语言片段。

2、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及教师的点拨,学会自主解读文章。

3、在认真研读文章的前提下适当进行小型的研讨交流活动,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4、延伸拓展,横向比较,体味各地民谣民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在歌会场景所触发的情感,学会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欣赏生活、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文是一片极富情趣的散文。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三个场面中的唱歌的情景,三个场面的内容各是什么,写作手法上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1、环境描写的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⒉赏析、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体味文中蕴含的喜爱之情。

【设计思路】

本篇课文用两课时完成。按照整体感知——研读探究——拓展延伸三步教学,以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合作学 还要把握不同场合的歌唱又怎样的特色。在写作方法上,不同的内容是怎样表现的。画出文章中自己所欣赏的语段,通过反复研读,及比较阅读体会文章写法和语言上的特色。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课外收集有关民歌的资料,在拓展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学生利用工具书掌握以下字词:

蹲踞 酬和 熹微 譬喻淳朴 即物起兴(xìng) 引经据典 悠游自在 龙吟凤哕(huì)

2.收集有关民歌的资料及沈从文表现湘西农村生活的有关文章。

3.教师搜集资料准备制作幻灯片,采用多媒体电脑教学。

【学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相信同学们都喜欢听歌吧 。近几年来,各种个人演唱会风起云涌。你最喜欢谁的演唱会? 能把当时的场面描述一下吗?(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情绪,活跃气氛。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评价。)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歌会——云南的歌会,我们来一起欣赏。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了解作者: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有《沈从文散文选》等。(学生收集资料,进行交流,教师补充介绍)

2.积累字词:蹲踞、酬和、譬喻、淳朴、 即物起兴(xìng)、 引经据典、悠游自在、 龙吟凤哕(huì)、迤西yí 、熹微xī、凤哕huì、 当行háng 、出色、 规矩。

3.整体感知:

(1)、读了全文,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可能说得五花八门,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三种不同场合下的民歌演唱会。)

山野对歌      山路漫歌      村寨传歌

(2)、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思考:

1)、课文中描写了在的大的哪三种不同场所听到的民歌演唱,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说说与你通过电视和其它途径听到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云南的歌会有哪些特色,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

(要点提示:1.第一部分:山野对歌。第二部分:山路漫歌。第三部分:村寨传歌。            2.云南的歌会淳朴自然、气势壮观。对歌具有对抗赛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是急性的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是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

三、研读探究、深入理解:

1、进一步读课文,看看三种场合下的演唱会在内容、写作手法上有何特点,与个人演唱会有何不同?(学生读书、思考)

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3、班内交流、总结:

a.三种场合下的演唱会,内容上有的侧重于比赛性质 ,有的侧重于自由漫歌,有的侧重于流传性质 ;手法上有的侧重于描绘人物,有的侧重于描写环境,有的侧重于场面描写。

b.个人演唱会中的歌者只有一人,是既定的;而云南歌会中的歌者 有多个,可自由参加。

c.个人演唱会演唱的歌曲是早已计划、准备好的;而云南歌会的歌唱内容是即兴而作、随意而发。

d.个人演唱会的舞台是固定的,显得严肃又辉煌;而云南歌会没有特意搭设的舞台,它 多疑乡村山野为舞台,自然灵动。

4、进一步阅读云南对歌的三个场面,分别把握三个场面对歌的不同特点以及作者写作的不同手法。四人小组在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完成下列表格:

内容 特点 写作手法

(要点提示:内容 特点 写作手法

山野对歌 对歌具有对抗赛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 重点写唱歌人

山野漫歌 急性的自由歌唱,发昏性情,自然成趣 重点写唱歌的环境

村寨传歌 这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民歌的课堂。云南民歌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重点写唱歌的场面)

5、教师评价学生的观点,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出云南歌会的特点 :自然、淳朴、自由、气势壮观。

6、回读课文 ,进一步领会云南歌会的特点,体味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四、作业

搜集你学过或听过的几首云南民歌。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一堂课:

1.我们已经了解云南歌会这种民风民俗 ,你喜欢它吗?

作者把对它的喜爱都融进了优美的字里行间。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找出这些词句,并赏析、品味(运用圈点批注的形式)

以民主表决的形式,以“我最喜欢          场面,这里                     ” 对话方式,即兴安排学习三个歌会场景的顺序,进行语言品味。这部分着重体验作者描写的侧重点。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教师可以补充提问:

课文第四段,用许多笔墨描写由呈贡进城时一路的景色,写“开满杂花的小山坡”,“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还有戴胜鸟和云雀的歌唱。这些内容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你觉得作者写这些有什么用意?

(明确:“山路漫歌”中环境描写对人物心情的衬托作用;用环境作背景,达到诗情画意的效果。)

5.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入体味文中蕴含的喜爱之情,并摘抄、积累优美的句段

二、复述:

选择文中你喜欢的一种云南歌会场面,口头复述 (一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是训练口头表达力)

三、合作交流、研读探究:

1、赏析文章语言:

默读课文,画出你文章中的所欣赏的语段,说说你喜欢它们的原因,注意分析这些语段的作用和写法。(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分析人物描写:

(1)齐读课后练习二和文中的二小节,思考讨论各用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人物特征的?

(2)比较两种人物描写在写法上的不同。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种,及其原因。

(要点提示:文中的二小节,以工笔描绘为主,刻画细腻真实,作者的态度隐藏在字里行间。这段文字用一系列短句,如同一幅人物肖像:写面容、写牙齿、写衣饰,笔笔如在眼前,着色浓重、艳丽。

《边城》中对主人公翠翠的描写,中在描写人物的神韵气度,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情感倾向。为了写出人物内在的精神风貌,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意在写出人物空灵动人的精神之美。因此这段文字显得飘忽灵秀。

这两段人物描写各有千秋,文中的二小节以写实为主,写出了人物的面目神态;课后练习二中的第二段侧重写虚,写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

3、分析环境描写:

第四段用很多笔墨写进城一路的景色,想一想路上的景色、小鸟的歌唱和“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关系呢,作者着力描写美丽的山野风光,其目的何在?

(要点提示:“赶马女孩子的歌唱”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但是作者并没有直奔主题来写这些内容。首先是一种写实:云南确实有着如此美丽的风光,也有如此动人的赶马女孩,作者此时所做的只是据实而录——慢慢描绘,为读者画出了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然后再在自然地写到女孩的歌唱。其次为“赶马女孩子的歌唱”创设了一个动人的场景。生花烂漫,山鸟齐唱,这又是何等的生机活泼,而生活在其间的女孩儿日日领略,潜移默化,在性格气质上早已渐渐沾染了如此美好的自然真趣。第三,山鸟或悠扬或朴质的鸣唱与干“赶马女孩的歌唱”交相应和,互为呼应,交织成一片动人的田园交响曲。)

4、通过第五段学习场面描写:

文章中的场面,一般是指情节发展过程中的某一时间和环境中,人物同人物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画面,即“一个或多个人物,在某一境界中,占若干连续的时间而有所活动”。因此,场面描写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等描写手段的集中表现。它要求通过人物的活动写出全场的气氛。它既有全场的鸟瞰也穿插有个别人或事的特写。

5、找出第五小节中所写的人物及人物活动,区分哪些是对全场的鸟瞰,哪些是对个别人或事的特写。

四、体验感悟、总结反思:

1、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仿写练习(可做家庭作业)

如:仿照下面的句子, 以另一种动物开头,写一句话。

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2、归纳总结: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对自己写作有什么指导和值得借鉴的地方。(教师针对学生的总结,可提出写作训练,在课堂上或课后均可。如:谢一段人物描写、一段场面描写、环境描写)

五、拓展延伸:

1、课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谣在小组进行交流,看看哪些属于“见景生情,即物起兴”,哪些属于“用提问题方法,等待对方解答”,哪些属于“唱其他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

2、收集有关民歌的音像资料,学习课文中三种不同写方法,把课堂上播放有关音像资料把听到的民歌及其场景,结合联想和想象,用语言表达出来。

3、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美丽浓郁的民俗文化,鼓励学生写出或唱出当地的一首民谣(写不出的字可用拼音代替),并解释它的意思。

六、作业:

1、课外收集其他文学作品中有关描写民歌的段落。

2、课外阅读沈从文作品

[资料平台]

过节和观灯

我生长家乡是湘西边上一个居民不到一万户口的小县城,但是狮子龙灯焰火,半世纪前在湘西各县却极著名。逢年过节,各街坊多有自己的灯。由初一到十二叫“送灯”,只是全城敲锣打鼓各处玩去。白天多大锣大鼓在桥头上表演戏水,或在八九张方桌上盘旋上下。晚上则在灯火下玩蚌壳精,用细乐伴奏。十三到十五叫“烧灯”,主要比赛转到另一方面,看谁家焰火出众超群。我照例凭顽童资格,和百十个大小顽童,追随队伍城厢内外各处走去,和大伙在炮仗焰火中消磨。玩灯的不仅要气力,还得要勇敢。为表示英雄无畏,每当场坪中焰火上升时,白光直泻数丈,有的还大吼如雷,这些人却不管是“震天雷”还是“猛虎下山”,照例得赤膊上阵,迎面奋勇而前。我们年纪小,还无资格参与这种剧烈活动,只能趁热闹在旁呐喊助威。有时自告奋勇帮忙,许可拿个松明火炬或者背背鼓,已算是运气不坏。因为始终能跟随队伍走,马不离群。直到天快发白,大家都烧得个焦头烂额,筋疲力尽。队伍中附随着老渔翁和蚌壳精的,蚌壳精向例多选十二三岁面目俊秀姣好男子充当,老渔翁白须白发也假得俨然,这时节都现了原形,狼狈可笑。乐队鼓笛也常有气无力板眼散乱的随意敲打着。有时为振作大伙精神,乐队中忽然又悠悠扬扬吹起“踹八板”来,狮子耳朵只那么摇动几下,老渔翁和蚌壳精即或得应着鼓笛节奏,当街随意兜两个圈子,不到终曲照例就瘫下来,惹得大家好笑!最后集中到个会馆前点验家伙散场时,正街上江西人开的南货店布店,福建人开的烟铺,已经放鞭炮烧开门纸迎财神,家住对河的年轻苗族女人,也挑着豆豉萝卜丝担子上街叫卖了。

(选自沈从文《过节和观灯》,见《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

个性鲜明的云南民歌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各族人民生活中,民间歌唱活动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几乎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他们以歌唱倾诉男女间的相互爱慕,以歌唱激发生产斗争中的劳动热情,以歌唱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对婚配的祝福,以歌唱抒发丰收的喜悦和节日的欢乐……尤其是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就往往靠那些知识广博、阅历丰富的老歌手,以长篇的叙事性歌曲,向本民族群众和青少年传授历史知识、生产知识、生活知识和礼仪知识。据说,解放前的僳僳族人民“打官司”也是唱歌,原告、被告以歌唱申诉各自的理由,调解人也以歌唱进行裁决。一个高明的民歌手也就常常在本民族中得到人们的特别尊敬。

云南民歌不仅是云南民族音乐的核心和基础,而且对各民族文学艺术的发展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各民族歌舞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民族器乐发展的胚胎,它不仅孕育了各民族戏曲、曲艺音乐的形成,同时也为戏曲、说唱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他丰富的养料。在各类民族哭乐和花灯、白剧、壮剧、傣剧、扬琴、大本曲等戏曲、说唱音乐中,大量的曲调至今还保留着民歌的原型或近似民歌的变体。尤其不能忽视的是,各民族民歌歌词本身就是极其丰富多采的民间诗歌,许多文学价值很高的长篇叙事诗都是民间歌手创作的。自然,各民族民歌也正是文学艺术创作的肥沃土壤。

云南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歌曲均有其各自不同的个性,色彩鲜明,风格独特。而不同的歌种,不同的体裁,不同的演唱形式,不同的旋律风格,则显现出千姿百态、斗艳争芳的动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