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高中教案 > 高中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精选10篇)正文

《高中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精选10篇)》

时间: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精选10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高中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1

课文简析:

《烛之武退秦师》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以一己之力,凭借对时局的洞若观火(大局观)和过人的辩才(语言的艺术),终于使郑国免于灭亡,其临危不惧、解除国难的精神以及能言善辩的杰出外交才能,为人赞叹。全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

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学生升入高中后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对于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标主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基于这种理念,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读探究,疏通词句,质疑问难,合作研讨;然后再重点突破,发现创新。同时要指导学生动脑动手编制语文知识卡片,积累语言知识。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2.在教师的引导下诵读、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3.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重点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4.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5.赏析烛之武的说辞,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赏析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法与学法

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学习本文,主要采用诵读法(辅之以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质疑激趣,让学生在兴趣中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句。

在学法方面,主要采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兵法》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文心雕龙》

文言文该学些什么?

1.认准字形字音字义。(自己利用工具书和注释完成)

2.理解词语和句式:

(1)掌握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2)了解常见的虚词

(3)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和用法。

3.积累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

4.涵养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批判继承,为我所用。

二、解题

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诉我们哪些内容?

(1)一人与万人,力量悬殊,充满悬念;

(2)“退”如加修饰语,肯定是智退,而非力搏也;

(3)核心人物是烛之武。

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

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写史书的体例。如:《春秋》《左传》等。

国别体:先分不同国家,再在一国之内按年代编写史书的体例。如:《国语》《战国策》。

纪传体:由司马迁开创的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例。《史记》、《汉书》、《后汉书》等。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预习检查(见PPT)

2.学生读。

3.教师范读。

4.学生齐读。

5.学生谈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然后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各段内容。(每段用四个字概括)

例如:第一段:秦晋围郑。第二段:临危受命。第三段:说退秦师。第四段:迫晋退兵

四、课文解析

(一)第一段

1.师生共同疏通文意。

2.用课文内容回答老师的提问:

(1)郑国当时的面临的情况是——

(2)秦晋围郑的原因是——

(3)秦晋驻扎的地点分别是——

3.做好笔记。

晋侯、秦伯围郑(二打一,平地起波澜;一“侯”一“伯”说明什么?),以(介词,因为)其(代词,郑国)无礼于晋(状语后置句,也就是介词结构后置,从属二主)(模糊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究竟谁“无礼”?),且贰(数词活用作动词)于楚也(状后)(不能有外交?)。晋军(名作动,驻扎)/(于)函陵,秦军(名作动,驻扎)/(于)氾南(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为何交代驻地?)

4.教师范背。

5.学生背诵。

(二)第二段

1.这一段涉及到几个人物?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评点与指导:“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4.师生共同疏通文意。

佚之狐言于郑伯(状后)曰:“国危矣,若(假如)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悬念,如此肯定凭什么?一人何以退雄兵?)”公从(“从”表现郑伯什么?)之(代词,他的建议)。(烛之武)辞曰(省略句,省略主语,文言中,往往一个人物第一次出现用全称,其后出现则简称或直接省略):“臣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连用两个语气词,牢骚之味满堂可闻;为什么“辞”?一显波澜,二写出人物真实、可爱)公曰:“吾不能早用子(您,对男子的尊称),今急而求子,是(代词,这)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表判断)。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句末语气助词)。”(有错认错,晓之以利)(烛之武)许之(省略句)。

(三)第三段

1.学生齐读。

2.诵读指导。

①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平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要读得平缓而又委婉。但“焉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读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指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平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3.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可以分为几层?(五层)(见PPT)(出示地图)

(烛之武)夜(名词作状语在古文中,方位、时间名词出现在谓语动词前,一般活用作状语 )缒而(连词,表修饰)出(省略句)(“夜”“缒”说明什么?局势紧张,烛之武临危不惧),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若亡(动词使动,使……灭亡)郑而有益于君(状后),敢以(之)烦执事(敬称)。(祭出大招:显自知之明,彰对方立场)越国(古今异义,越过别国)以(连词,来)鄙(名词意动,把……当做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方的郑国),君知其(代词作定语,它的)难也。(分解第一招:从客观地理位置入手,有大局观)焉(疑问代词,何)用亡(动使动)郑以(连词,来)陪(增加)邻?邻之厚(形作动,变雄厚),君之薄(形作动,变薄弱)也。(分解第二招:再从时局现状入手,春秋时争人夺地以增强势力,亡郑之弊)若舍郑以(之,省略了宾语)为(“以为”,古今异义词,把……作为)东道主(古今异义词,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古今异义词,使者)之往来,共(通“供”)其乏困(形作名,缺少的物资),君亦无所害。(分解第三招:存郑之利)且君尝(曾经)为(动词,给予)晋君赐(动作名,恩惠)矣,(晋君)许君焦、瑕,朝(名作状)济而(连词,表承接)夕(名作状)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分解第四招:回顾历史,令秦警醒)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既东(名作状)封(名使动,使……作疆界)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侵损,削减)秦,将焉(哪里)取之?阙秦以利(名使动,使…..获利)晋,唯君图之。(终极大招:亡郑利晋阙秦)”秦伯说(通“悦”),与郑人盟(名作动,结盟)。(秦伯,省略主语)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于是)还。(不看广告看疗效,敌人变盟友,立竿见影)

4.烛之武为什么能三言两语退秦师?其游说妙在何处?

提示:春秋无义战。所有的战争出发点为“利”。烛之武正是抓住“利”在做文章。

参考:

(1)以“利”巧攻心理。

(2)以“害”巧析形势。

(3)以“史”巧施离间。

古人总体评价烛之武言辞的。评论:

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不老靠圆密。春秋时祖此者甚多,此不特千古辞命之祖,亦千古处难济变之师也。拜服,拜服!——【明】魏禧《左传经世钞》卷四

退秦词令,势透机圆。——【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三

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转斗无前,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一

(四)学习第四段

1.一学生读,教师作提示。

2.师生共同疏通文意。

子犯请击之(又起波澜),公曰:“不可。微(没有,假如没有)夫人(古今异义词,那人)之(助词,的)力不及(到达)此。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失其(代词,自己的)所与(“与”,动词,结交,亲附;“所与”,所字结构,“所+动词”相当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同盟者),不知(通“智”);以(介词,用)乱易(替代)整,不武。吾其(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还也。”(子犯与晋侯对比)亦去(古今异义词,离开)之。

四、引导学生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1.你最欣赏烛之武哪一点?

如文章第1段写国难当头,烛之武不顾年迈体衰,愿受君命,出使秦营,危难之际——“义”

“夜缒而出”——“勇”

面见秦君,一番慷慨陈辞,言简意赅——“智”

2.本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有什么特点?

烛之武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3.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给我们什么启示?

五、课后研讨和练习2。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词为主。解释课文中下列单音词,体会这一特点。

朝 亡 厌 国 戍 夕 危 师 及 辞

朝──早晨 亡──灭亡 厌──满足 国──国家

戍──戍守 夕──晚上 危──危险 师──军队

及──达到 辞──推辞

六、布置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拟几幅对联。

如:

三寸巧舌力挽狂澜息国难,一番善言情荡衷肠罢干戈——烛之武。

秦伯知难而退明时务,晋侯窥利则趋失盟友——秦伯和晋侯。

佚之狐眼明举辩士,烛之武语妙退秦师。

晋文公贪得无厌寒盟友,烛之武言之有理罢干戈。

佚之狐举辩士成正果,烛之武退秦师树奇功。

秦君出师无名取退策,郑伯用士有因荐使臣。

双雄盟兵千万欲亡郑,一臣出舌三寸即解难。

血腥滚滚卷土来,壮士巧言满胸怀。三言两语说君去。一场战事从此埋。

秦晋围郑形势忧,只为晋侯报私仇。幸而郑有烛之武,退军不动一兵卒。

三更秦帐辩声传,巧言妙说论利害。一语仿若锋利剑,割断两家百年缘。

临危受命身系国,孤身夜出见秦伯。晓以利害裂敌盟,巧舌不负众人托。

危亡之际挺身行,宝刀未老史留名。但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伯虎狼兵。

七、整理重点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4.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二)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三)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夜缒而出 (表时间,在晚上)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

③既东封郑 (表处所,在东边)

(2)名词作动词

①晋军函陵 / 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与郑人盟 (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

(3)名词的使动、意动

①既东封郑 (封:疆界。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

②阙秦以利晋 (利:利益、好处。名词作使动,使……得利)

③越国以鄙远 (鄙:边邑。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

2.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动词作名词,恩惠)

(2)动词的使动

①若不阙秦 (使动用法,使……削减)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动,使……灭亡)

③烛之武退秦师 (使动,使……退却(撤兵))

3.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越国以鄙远 (远,远地)

②臣之壮也 (壮,壮年人)

③今老矣 (老,老年人)

④共其乏困 (乏困,缺少的东西)

(2)形容词作动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4.数词活用

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

(四)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啊,句末语气词,表感叹)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⑦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语气词,还是,表商量)

5.之

①子犯请击之(代词,他们,指秦军)

②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③臣之壮也(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④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⑤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用“也”表判断)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失其所与,不知 / 以乱易整,不武(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

2.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有何厌)

(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① 以其无礼于晋

②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③ 佚之狐言于郑伯

3.省略句

(1)省主语

①(晋惠公)许君焦、瑕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③(烛之武)夜缒而出

④(烛之武)许之

⑤(秦伯)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

(2)省宾语

① 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指灭郑之事或退兵之事)

②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之:指郑国)

(3)省介词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3.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

1.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2.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一、从复习《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

(可让学生回忆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ī)而出共(gōng)其乏困阙(jué)秦秦伯说(yuè)逢(páng)孙

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三、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理清层次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一,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

(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教师教学用书》P162-163),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本段以简约之笔,刻画了3个人物。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二课时

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烛之武退秦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第四段:迫晋退兵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以上对文章层次和大意的了解可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不必字字落实,只求了解大意。)

五、总结全文。本文的主要特点是:

①伏笔与照应得当。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晋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③叙事详略得当。六参考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第三课时

一、在熟读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等文言知识。

可由让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先分类然后让学生回答。

分类如下:

1.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

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使臣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秣等物。)

(2)秦伯说。(说,同“悦”。句意是:秦穆公听了很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国,不是聪明。)

2.古今异义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

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

3.一词多义

封(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2)肆其西封(疆界,名词)之(1)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烛之武(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于晋(郑国,代同)以(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2)以乱易整(用,介词)烛之武退秦师。

(3)以其无礼于晋(因,介词)

4.词类活用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句意是,越过别国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邑。)

既东封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句意是,既然晋国把郑国作为东西的疆界。)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西面的。句意是:扩展它西面的疆界。)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句意是: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伤害他。)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句意是:晋军屯驻在函陵。)

5.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句意是: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也就是您秦国的势力削弱了。)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句意是:用自相冲突改变步调一致,不是威武。)

(2)倒装句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句意是: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烛之武退秦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3)省略句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亡郑的事〉。句意是:请拿此事麻烦您的左右。)

二、总结、扩展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并正确进行分析评价,就要掌握评价文意的方法和技巧。这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了解作者生平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3.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对记叙性的文章,要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4.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如此,我们才能正确把握文意,并准确进行分析评价。

二、布置作业

1.写一段能表达人物个性的语言片断,要求300字左右。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思。注意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若:

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说: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3.秦伯说,与郑人盟(喜欢,高兴)

辞: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2.停数日,辞去(告别)

3.不辞劳苦(推托)

鄙:1.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境)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微:1.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2.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3.见其发矢十中八 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之:1.辍耕之垄上(往,到)

2.子犯请击之(他们〈指秦军〉)

3.是寡人之过也(的)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

完成练习三

教学目标 篇3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情感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解决办法

1.注意与已有知识联系,初中已学过《曹刿论战》,对《左传》有了一些了解,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要使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并自己参看有关书籍。

2.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 3 课时

学生活动

1.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2.课内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课文的结构。

2.了解背景知识,作家、作品。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3.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4.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1)熟悉课文,达到背诵。特别注意把握课文的支撑句:

①秦、晋围郑,……且贰于楚也。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

(2)准确分辨一词多义。如若、论、辞、鄙、微、之等。

(3)注意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

(4)正确把握词类活用词。如:鄙、东、西、敝、军等。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通读全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的结构层次。

(3)了解《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

2.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讨论题:

(1)烛之武不拘形象从哪些情节中可以看出?

(2)从本文的。写作特点中,看《左传》文学的价值。

(参考答案)

关于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在第二部分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暗写烛之武在年轻时并没有得到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流露出他满腹的委曲和牢骚。这一情节的描写,使在郑国危于旦夕之际,郑伯由于佚之狐的推荐看到的一线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用自责化解了烛之武的不满,使他只身卦秦。文章在有张有弛,曲折有致中显示烛之武不计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精神。

再有,在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第三部分中,说理透辟,文章的主旨,决定了文章必须着意描写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陈辞先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再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第三部分,烛之武说退秦师。

烛之武首先向秦穆公承认郑国处在危亡的境地,把这件事放在一边不再谈。然后一面说明秦国灭郑则无益而有害,舍郑则有益而无害。一面举出事例,说明晋国不可信赖,秦国不应与晋国共事,晋国得到郑国,必将进而损害秦国。烛之武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根据事理和事实,把秦灭郑和秦与晋共事的害处分析得十分透彻,终于说得秦穆公不仅撤兵回国,而且留下一部分人助郑防御晋。

第四部分,晋师撤离郑国。

当晋国的监军秦国成为郑国的盟友后,晋侯毅然撤军。说帮伯而退晋师正是烛之武所要达到的目的。

。总结、扩展

本文是一篇记述古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泰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派兵助郑国防守,致使晋军不得已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这篇文章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利用秦、晋矛盾,说退秦国围郑之师,瓦解秦、晋联盟,保住了郑国的历史事实。

《左传》的文学价值很高,作者善于突出事物的重要环节,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复杂纷繁的过程。《左传》对战争的描写尤为出色,它注意从政治上分析各方力量,写出战争的性质和起因,并由此在开始便预示出战事的胜负。在叙述交战过程时则详略有致,曲折生动,形象逼真。《左传》还善于用精炼的笔墨刻画出人物的细致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左传》中有许多外交辞令也很出色。这些对后代的文学,特别是对叙事、议论的文字影响甚大。

本文烛之武的话虽系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在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中,把握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把握说理透辟,善于辞令的语言特点。

二、整体感知

本文情节充满了波澜,起伏跌宕。虽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但毫无呆板之意。人物就是在这样的情节中展示不同的性格,外交辞令,叙事描写各尽其妙。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述故事情节

2.导入新课

(1)从初中已经学习的《曹刿论战》引发拓展,明确《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提出本课要求,对《左传》的语言特点要有所了解。

(2)作家、作品介绍。

(3)时代背景介绍。

(4)进入课文内容的讨论。

提问:

全文中心写了件什么事?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

(参考答案)

全文以烛之武说退秦军为中心。全文故事情节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秦、晋围郑,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烛之武临危受命。郑国君决定通过外交途径来解除危机,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郑伯自责,情真意切感动烛之武,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决定只身见秦伯。进而阐述保存郑国,对秦的好处,利用秦晋的矛盾,指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使秦国意识到与郑订阅盟约不助郑的危险。终于达到

高中必修三《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分析烛之武等人物形象。

2.学习本文精彩的语言艺术以及跌宕起伏的情节安排。

主问题:烛之武是如何逐步说服秦伯的?体会其游说艺术。

温故知新:

鄙 蜀之鄙有二僧

越国以鄙远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翻译:(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一、导入:

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这就是语言的力量。《左传》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的。战争即事件,有事件就有情节。行人即人物,就要分析人物形象。辞令即语言,就要赏析外交的语言魅力。这就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历史背景:秦晋为什么围攻郑国?

表面上“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最终目的是“称霸”“扩张”。(插入历史背景)“春秋无义战,弱国无外交。”

三、情节安排:

文中没有直接写到战争的场面,但是却让我们感受到战争形势的危急。这种叙事方式在写记叙文时值得借鉴。如《三国演义》:“温酒斩华雄”。我们常说“文似看山不喜平”,那么本文是如何安排故事情节的?

明确: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大兵压境——一线生机——微起波澜——出现转机——危机迭起——一场虚惊)

本文看似短小,但叙事却一波三折,惊心动魄,虽然没有战争场面的描写,却感觉到了战争的气氛,手法可谓高明!

四、赏析语言艺术:

烛之武正是在这种波云诡谲的战争形势下出场的,并且成功游说了秦伯。那么,烛之武是如何逐步说服秦伯的?体会其游说艺术。

以退为进,动之以情 以“利”巧攻心理

阐明利害,晓之以理 利 以“害”巧析形势

以利相诱,替秦着想 以“史”巧施离间

以史为鉴,挑拨离间

烛之武正是从分析利弊、揣摩心理、利用矛盾三个方面,从而使“秦伯说”,并“与郑人盟”。正所谓“上兵伐谋,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五、分析人物形象:言为心声,语见其人。

本文即没有烛之武多余的外貌、动作描写,仅通过语言描写却给我们刻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那么,本文塑造了烛之武怎样的形象特征?次要人物有哪些形象特征?

深明大义、能言善辩、智勇双全。即辨士、勇士、志士。

郑伯:(正)虚心纳谏、知错能改|(反)出尔反尔、朝秦暮楚

佚之狐:(正)知人善举、慧眼识珠|(反)老奸巨猾、嫉贤妒能

秦伯:善于决策、审时度势

晋侯:头脑清醒、审时度势

六、拓展训练:

请给感动中国历史人物之烛之武写一段颁奖词。

七、作业:

背诵第三段。

八、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烛之武退秦师》的第三课时,主要分析人物形象,赏析情节设置和语言艺术,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以“六层递进‘问题发现法’”为推手,以主问题“烛之武是如何逐步说服秦伯的?体会其语言艺术”为主线,前赏情节,后析人物,最后拓展延伸,开放思维。然而匆匆讲完,遗憾颇多。

1、前松后紧。前面翻译略耗时间,另外,赏析情节部分可以一笔带过,稍作处理即可。

2、火候欠点。中间讨论主问题环节,应给学生再多点时间。学生回答的热情挺足,但由于时间原因,部分学生没来得及表现。

3、亮点没有全展现出来。最后的拓展训练颁奖词时间不够,学生表现的热情很高,但没来得及展现,略显仓促。最主要的问题是拓展延伸,本来是这节课的亮点,是拓展学生视野和思维的最好方式,但因时间原因,只好留作作业。

总体而言,经验还是不足,内容上,不应求全,求精即可;形式上,过于单一,应再多样些。毕竟年轻,尚需磨炼,我会继续努力,争取做课堂转型的排头兵。

《烛之武退秦师》文中细节解析 篇5

《烛之武退秦师》开篇就讲:“晋侯、秦伯围郑”,这是一种客观的历史陈述,因此用了“晋侯”“秦伯”的称呼,而且先说“晋侯”,是因为围攻郑国的“主谋”是晋国。其中的原因要追溯到晋文公重耳逃亡,逃到郑国,“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郑文公没有礼待重耳,此处却说“以其无礼于晋”,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以其无礼于晋君”,少了一个“君”字,显示出晋国围攻郑国的真正原因并非“无礼于晋”,这仅仅只是一个借口。第二个原因是在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既投靠晋国,又依附于楚国。其实重耳逃亡时,路过楚国,楚王对重耳礼遇有加,并且问重耳以后何以为报,重耳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君以周旋。”结果在城濮之战中,晋军果然退避三舍,诱敌上钩,楚军大败。这其实是典型的“恩将仇报”。也就是说,这两条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特别是“无礼于晋”,只是一个借口罢了,由此可见晋国特别是晋文公的诡谲之处。孔子说:“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就是这个意思。既然主谋是晋国,此处先说“晋侯”,那就理所当然了。

可是到了烛之武的口中,他却说“秦、晋围郑”,先说“秦”,再说“晋”,这是为什么呢?这是第一个需要探讨的细节。顺序颠倒,意味深长,耐人寻味。首先,这是暗示秦伯,在“秦晋联盟”中,秦国排在晋国之前,以秦为主导,这是给秦伯一个“高帽”。其次,烛之武和秦伯心里都很明白,在这出戏中,真正矛盾的双方是晋和郑,这时候,有意淡化晋,其实就是转移主要矛盾,淡化自己此行的目的性。

紧接着,烛之武进入到第一次劝说的核心问题,即亡郑有利于晋还是有利于秦,存郑对谁有好处?在这个阶段,烛之武并没有点明郑国与晋国的矛盾纠葛,在对晋的称呼上,只是用了一个“邻”字,即“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一字之差,也是意味深长。试想,烛之武上来就说,郑国灭亡就是壮大晋国的实力,晋国实力加强了,就会削弱秦国的实力,道理虽然也是这样,但这样讲的目的性就太明显了,郑晋的矛盾就会赤裸裸摆在秦伯面前,秦伯自然也会思考烛之武此番话的目的何在,闹不好,秦伯认为这是挑拨“秦晋之好”,那就弄巧成拙了,一个“邻”字正好将郑晋的矛盾巧妙地掩盖住了。还有,一个“邻”字,其实将晋与秦之间的关系表露出来了,如果坦然“焉用亡郑以陪晋?晋之厚,君之薄也。”不仅显得太直接,而且流于概念化,而“邻”字比“晋”字更形象,这个“邻”,意思并非“郑之邻”,而是“秦之邻”,郑国灭亡不要紧,而晋国强大对秦国肯定不是好事。因此,烛之武用“邻”字,确实耐人寻味。到了后来,在消除了秦伯的戒心之后,烛之武开始了控诉式的“挑拨”,直接称呼“晋”,“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夫晋,何厌之有”,“阙秦以利晋”,即使是称呼“晋”,也是在述说秦与晋的矛盾,从历史上看,“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从现实上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这都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替秦国来思考问题,收到了较好的劝说效果。

文中有三个假设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不阙秦)、三个疑问句(焉用亡郑以陪邻、夫晋,何厌之有、将焉取之),其意义何在?这不难理解。假设其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劝说方式,它从反面入手,预想未来可能出现的结果,甚至有意识地渲染这种结果,就会加强说服的效果。“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其实就是“郑国灭亡对您是没有好处的”,隐含的意思就是郑国灭亡的最大赢家是晋国,秦国没有任何收获;“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则是预想一种美好的未来,其实对于秦来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简直是微不足道的好处,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烛之武说“君亦无所害”,这是很恰当的表述,如果此处说“君亦有所利”,那就太托大了,反而会引起秦伯的警觉,说“无所害”,是一种“底线”,意思是“至少对您没害处”,这其实为秦伯留下了巨大的思考空间。再看第三处,“若不阙秦”则是预想一种严重的后果,“阙秦”并非事实,只是一种可能出现的对秦国不利的结果,烛之武是想说:不损害您的利益,损害谁呢,反正郑国已经灭亡了。至少我觉得,这句话的杀伤力是很大的,它直接将秦国与晋国的利益矛盾摆在了历史的前台。

而三个疑问句,同样值得注意。其中“焉用亡郑以陪邻”,“焉”是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隐含的意思就是这样做有太多的不合理性;“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就是有什么,隐含的意思就是晋国是贪得无厌的;“将焉取之”,“焉”,哪里,去哪里拿呢?当然是去秦国拿了。值得注意的是,烛之武每表述完一层意思,并非用疑问句或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的句子结尾,而是用近乎客观的语调结束自己每一层意思。烛之武的每一条理由的最后一句话都是语气异常坚定的肯定句或祈使句。“郑既知亡矣”,是先撇清自己,既放低姿态,又隐藏起强烈的目的性。实践证明,越是隐藏起自我的目的性,劝说他人才越容易成功。“君知其难也”,这是从客观形势上进行陈述;“君亦无所害”这是客观分析秦国获得的好处,至少是没害处;“君之所知也”,这是重复一种客观历史现象;唯君图之,这句话带有祈使语气,但并不强烈,只是建议对方冷静地思考一下。从用语上讲,第一句话的主语是“郑”,实质是“我方”。后四句中同时用到了“君”字,这是对对方的尊称,既是一种礼貌,也显示出烛之武是来说理的,而不是来乞和的,这正是烛之武不卑不亢的表现。

另外,一些带有强烈对比色彩的词语,对比意味着突出某一方,厚与薄,意在突出后者,朝与夕,意在突出晋国的“忘恩负义”等等。

《烛之武退秦师》文中细节解析 篇6

一、学习要点

1、文学常识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西汉后期古文经学家认为它是根据孔子《春秋》而作,是解释阐明《春秋》的,故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

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27年(前468年)共255年间周王朝及诸侯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既是一部详细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春秋三传”:解释《春秋》的三部著作的合称,即《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2、背景材料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年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3、人物形象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长期得不到重用,但他的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显得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他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两国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性和说服力,表现出高超的外交才能。

二、能力检测:

1、给红色字注音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 ( )

③夜缒而出,见秦伯。 ( )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

⑤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

⑥秦伯说,与郑人盟。 ( )

⑦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 )( )

⑧失其所与,不知。( )( )

2、辨析下列红色词语的不同意思。

┏①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 )

若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手 ( )

┏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 )

说 ┫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③秦伯说,与郑人盟 ( )

┏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

辞 ┫②停数日,辞去。 ( )

┗③不辞劳苦 ( )

┏①言语粗鄙 ( )

鄙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 )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

┏①人微言轻 ( )

微 ┫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 )

┃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

┏①辍耕之垄上 ( )

之 ┫②子犯清击之 ( )

┃③是寡人之过也 ( )

┗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 )

3、结合上下文,翻译下列句子。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②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④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⑥夫晋,何厌之有?

⑦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附参考答案:

1、①èr ②yì ③zhuì ④gōng ⑤jué ⑥yuè ⑦qǐ ,páng ,shù ⑧yǔ ,zhì

2、若①似乎,好像 ②假如 ③你

说①陈述 ②杂说 ③“悦”,高兴

辞①推辞 ②告别 ③推托

鄙①粗俗 ②以……为边境 ③浅陋

微①轻微 ②暗暗地 ③稍微 ④如果没有

之①往,到 ②他们,(代秦军) ③的 ④主谓之间助词,不译

3、

①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

②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③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那就烦劳您了。

④越国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很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⑤假如放弃灭郑之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是没有什么害处的。

⑥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⑦使秦国受到损害而让晋国受益,您还是好好掂量掂量吧!

枪与花

高一(2)班 张冬梅

5月16日 晴

太阳火辣辣的,让人烦透了。母亲的照片仿佛阔别了几个世纪,今日又在眼前重现了。哦,母亲你的笑容多灿烂。一朵蓓蕾的形象浮现在眼前。就在今天,我偶然发现围墙那个角落里有一抹粉红色——一个蓓蕾。真见鬼,在奥斯维辛这种地方也会有花。母亲讲述过一个花儿的故事,那是个没有战争阴影的世界。可是自从我被迫来集中营以来,那份生活中的美丽似乎已被上帝收回了,我这样的人,本不该拥有那份美丽吧!擦着枪,它已伴我一年了,它也制造了无数的红色。

5月17日 阴

“妈妈,那有朵花!”一个犹太小女孩高声叫了出来。我看着那花朵般的脸庞。一朵花竟让这群犹太人如此兴奋,带给他们死气沉沉的臭脸一丝喜悦,但我竟也看了那花一眼,噢,它长大了一些。转过头来,与许多目光相遇。那群蹲在墙角的人不约而同的看着那花!仿佛它可以代替今天没有上岗的太阳。不过这也许是他们最后一次见“太阳”了。

5月18日 阴

无聊的活计,面对一群无聊的人,做一些无聊的事,这便是我的生活——一年来我有了这样的灼见。可今天我失眠了。下午时照例枪决犹太人。曾经我甚至想那群人怎么杀不干净,但今天我呆住了。一张笑脸,那笑容很纯,看他那样子是位牧师之类的,我的枪口就对着他。可他却对着我笑,就那么一直笑,使我想到了我的老父亲,我呆住了好久,却扣不动扳机。他却似乎看透了我,“来吧,我的孩子”那慈善的面容就在我眼前。“来吧,孩子,上帝在看着我们呢!”我注意到了他身后角落里的那朵花,无法移动。一阵枪声过后,那面容也不再眼前了。手臂还是那么举着。“傻了!?”战友拍打了我的肩膀,将我僵直的臂膀扯下来。“我帮你干掉了一个,别忘了。”他冷笑了一声。那嘴角仅微微动了一下。我直视前方,下一批犯人也被赶来了。那朵花还在我的视野里,却变得模糊了。一滴汗珠滑过面颊,“叔叔!”一个天真的声音传入耳际。“你看见那朵花了吗?”天啊,他居然叫我叔叔,那个孩子,他叫我叔叔,我不能再看一眼,扳机被扣动了。

花,孩子,老人,枪,它们在脑中跳动。一年的时间,我以为我已经变了。在这个魔鬼聚集的地方。怎么会还有人,怎么会还有花儿呢!我偷偷到那花儿身旁,它已绽开了。我看了看手中的枪,又看了看那花,它却变成了孩子,变成了老人,又变成了我自己。我痛心这许多美好的事物被枪炮吞噬,生在了一个不该生长的地方。留在这里等待死亡。我,一个不知可以称为什么的东西,却在做死神的伥鬼,经历罪恶,制造罪恶。花儿你不该唤醒一个已经熟睡的死人,看着他沾满罪恶的十指,看着他手中的枪。看着他如今恐惧的眼神,那比他第一次杀人时更恐惧的眼神。你让一个人看到了他自己由生到死。看到了自己的堕落呀!你让他想起了那个作为杀人机器的自己,你打扰了一个行将就木的死人呀!

我拿出了母亲的照片,看着这另一个美丽的花朵,我无法思考。门开了,在这个时刻,那副阴冷的面孔闪现出来,那个“战友”进来了,嘴还没来得及微微一颤,我举起了擦得锃亮的枪。

[评语]

学生中总会有这样敢于想象,善于联想的人才,他们受任何约束,心骛八极,随心所欲,又合乎情理地书写自己的想法,本篇习作的作者借助一名二战时期的军人日记的方式,以“枪”与“花”作对比,展示出战争时期,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展现出人民之于生命的渴望,之于人性的呼唤,深沉而动人心魄,读后久久不能平静,堪称随笔中佳作。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以诵带讲,通过反复诵读,引领学生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引领学生品味课文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准确、深入的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设计

一、 导入课堂

导语(从文言学习入手):

大家学习文言文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好,今天老师给大家一把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那就是:反复诵读

苏东坡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由此可见朗读是理解的基础,因此我们尝试用朗读来带动理解要求:一要读准、二要读熟,读懂、三、读出情感

幻灯展示:三步诵读法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幻灯展示:第一遍诵读:读准字音

我们先来听课文,一篇文言文中哪些字音是要读准的呢?看哪些字词和我们平常的读音不一样

1、教师范背课文

要引导学生关注的字音有:缒共阙逢说知多音字通假字生字

幻灯展示:三类字

设计思路:在讲解这一部分的时候落实文言中的一部分基础知识并引导学生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字音和字形都是根据字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来确定的

幻灯展示:以意定音以意写形

2、学生活动:齐读课文

古人读书主张“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业诵数遍,自然上口,永远不忘”所以,在第一环节中大家一定要做到以上几点同学们来读一读

(教师点评,从字音和感情上引导)你们觉得在感情上和老师的比较有什么不同?

(评价的语言:字正腔圆,平淡,无起伏,无感染力)

三、读清句读,读懂内容

1、诵读课文的方法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首先是要读懂课文的内容,其次是要学会“抑扬顿挫”什么是“抑扬顿挫”呢?

那就要通过语气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句中的停顿,来表其心,抒其意,传其情特别重要的是八个字且把这方法说成“八字诵读法”吧

幻灯展示:语气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句中的停顿

2、对课文内容的把握

首先看看课文的内容吧,文章说了一件什么事?

为什么要去击退秦师呢?结局如何

板书: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说退秦师

晋军撒军

四、处理课文的诵读

1、第一自然段(教师范读)

我先来试读第一段,然后和大家说说我是如何处理的,为什么如此处理

总的来说本段在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因此语速较慢其中“无礼、贰、晋、秦、军”重读,因为要强调而且“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是动词,当“驻扎”讲

同学们来试一试,那一位?

学生活动:找一个男生来试读,然后全体男生再读

2、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从三个对话的语气入手品读)

国家出现了紧急情况,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啊,于是就有了我们第二自然段的对话大家先试着揣摩一下这三个说话时的语气,该如何处理那一位来试试

学生活动:找三位男同学分别诵读

追问:为什么这么处理?

提问:仅仅是郑伯的几句话就打动了烛之武吗?

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如果没有学生愿意站起来的话,教师则从以下角度去启发:当我们做决定的时候,谁起主要作用别人对你有没有影响?

在语段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沉重、坚定、胸有成竹的佚之狐;也看到了一个情真意切、心平气和的郑伯:更看到了一个在国家危难之时深明大义、义无返顾的烛之武

3、第三自然段(从说话时的技巧入手)(共同探讨)(在这一环节中如果学生没有反应,那教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激发引导:譬如可以把秦、晋、郑比作三个人,实际上就是孩提时经常玩的游戏,就如你得罪了同学甲,他就找到他的好朋友同学乙,甲乙分别在你回家的那条路上一头一尾的“候”你,除了告老师外,你走哪条路,用什么办法说服他?先认错,再瓦解、再诱惑)

我们烛之武是用什么方法完成自己的任务的呢?说服秦国国君

(1)第一步舍郑

首先说了什么?这儿,如何处理?

以退为进,搏得秦君好感,因此说得心平气和,诚恳可信

学生活动:个体诵读

(2)第二步亡郑

接下来说了什么?

阐明利害,动摇秦君,平缓而又委婉,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动秦伯之心

学生活动:个体诵读

(3)第三步扶郑

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接下来又说了什么呢?

更加诚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用中速读放慢,平缓、诚恳

本环节要落实这些文言知识:东道主,行李,执事

学生活动:个体诵读

(4)第四步离间

烛之武另换角度,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前快后慢,对其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的不屑一顾,激愤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 篇8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烛之武形象分析。

3、烛之武如何退秦师。

4、归纳整理文言文常见字词、句式。

过程与方法

1、问题式。以问题层层推进,梳理故事情节。

2、探究式。烛之武退秦师原因及现实影响力。

3、对比式。烛之武、邹忌、魏征、触龙等说话艺术之对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烛之武临危授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

教学重难点:

1、烛之武如何劝退秦师。

2、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带给我们的启示。

3、重点文言词语及句式。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相关故事背景。

3、梳理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秦王威风八面的朝堂,蔺相如轻启三寸不烂之舌,挫败秦王夺璧的阴谋,使宝璧平安归赵;在群儒唇枪舌剑的进攻面前,诸葛亮轻动三寸不烂之舌,折服东吴的饱学之士,使孙刘迅速结盟;在郑国危如累卵之际,老迈的烛之武轻摇三寸不烂之舌,虎狼之师不击自退,铁桶之围不攻自破。

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是如何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护郑国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

巧设悬念,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了解《左传》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 (解说《春秋》) 《左传》《公羊传》《谷粱传》

三、推进新课

该环节主要是疏通情节,在文中寻找关键句,由学生自主完成。

(一)烛之武如何退秦师的?

明确:①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②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④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⑤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文言句式及词语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

②敢以烦执事。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

④何厌之有?

⑤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分组朗读第三段。

(二)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齐读第一自然段,然后由学生回答。)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且贰于楚也。

补充故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

(三)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果如何?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

②乃还。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吾其还也。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四)齐读一、三、四段。

以上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诵读和寻找关键句中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线索。

四、结束新课

对照板书,回忆故事情节。一、三、四段读熟。

五、布置作业

1、背诵一、三、四段。

2、整理文言词语及句式。

板书设计

①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②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③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④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⑤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上堂课内容,并归纳总结文言词语及句式。

2、分析烛之武形象,并延伸讨论说话艺术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烛之武“ 怎么退——为什么退——退的结果”三个问题引出文章相关语句,

再次熟悉情节。并归纳一些词语用法及宾语后置句。

敢以烦执事。

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越国以鄙远。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

之何厌之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焉且焉置土石。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宾语前置句

何厌之有?(“之”提宾标志词)

①何陋之有?

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

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

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推进新课(从文本出发,逐步引进社会和人生。)

(一)朗读第二段,思考:

烛之武究竟何许人也?(学生探讨,分析其个性化及爱国情怀)

①佚之狐:“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侧面描写)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语言描写)

③(烛之武)许之。

④(烛之武)夜缒而出。(动作描写)

明确:①才华横溢、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②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③不卑不亢、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二)烛之武为什么会成功?

①烛之武——委婉,抓住对方心理。

②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③郑君——善于纳谏、勇于自责。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9

课时:2

授课方式:多媒体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能正确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尤其是下列十五个词语: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若、夫、微、之。并能归纳其中四个词语的义项:若、夫、微、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背景、解题

你们知道“秦晋之好”的意思吗?

晋国是西部的一个古老国家。晋国祖先是唐叔虞。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小儿子,成王幼弟。唐是地名,位于黄河与汾水之间,方圆百里。叔是排行。叔虞出生时手握“虞”字,就以虞为名,字子于。尚在孩提时,成王桐叶封弟,封叔虞于唐。唐叔虞后代于此繁衍生息,就是后来的晋国。到了春秋时代,晋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历经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等诸侯国。重耳在各国遭遇不尽相同。齐国是以厚礼相待,而在经过郑国时,郑国大夫叔瞻劝郑君说如果不能厚待重耳,就要把他杀了。重耳到了楚国,受到优厚的招待,并许诺楚王,有朝一日两国交战先退避九十里。后来秦穆公出于政治投机,派人把重耳请到秦国,并把女儿嫁给重耳,秦晋结下姻亲关系,这就历史上的秦晋之好。今天两家要联姻,还说欲结秦晋,当由此而出。再后来,秦穆公派兵把重耳护送回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题目点明了本文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二、读文知字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第一段:秦、晋围郑(形势/围郑原因/驻军位置/)

第二段:临危受命

第三段:说退秦师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拉拢引诱,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 篇10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概括能力和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2、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3、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4、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疏通课文内容。

2、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3、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2、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导读法、朗读教学法、圈点勾画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1、课文导入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古代的记叙文,在我国古典文学的历史长河里,史传散文是颗非常璀璨的明珠,初中我们学习过《曹刿论战》,还记得选自哪部史书吗?(《左传》),关于《左传》还记得多少知识呢?(请同学们回顾),同学们,“传”是什么意思?是“注解、注释”,《左传》、《公羊传》和《榖梁传》都是为了解释《春秋》而作,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还是先秦优秀的散文著作,为后世的叙事文学树立典范,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选自《左传》的文章,大家来看标题。

2、标题释义

“烛之武退秦师”中“师”的意思是什么?“军队”,意思是“烛之武试秦军退兵”。假如只是一份报纸的标题,同学们脑海中会想到哪些问题?

预设:

(1)为什么要退兵

(2)怎么退

(3)谁是烛之武

(4)结局怎样

大家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惑,课前已经布置预习了,通过课文来了解这整体的事件,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语感。

3、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三句话交代。

秦晋围郑,郑伯让烛之武劝退,烛之武做到了吗?烛之武智退秦师,化解战火。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读遍课文。

(2)、秦晋为什么要围郑?从文中找一个句子回答。

“以其无礼于晋”这其中将了一个什么故事?什么叫“且贰于楚也”?

重耳(晋文公)逃亡的过程中,郑国国君没有礼遇他。在城濮之战的时候,郑国先想出兵帮助楚国,后有想归附晋国,这叫“贰于楚也”。

(3)、郑国得罪了晋国,那秦国为什么也要出兵呢?从文中找到依据。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暇,朝济而夕设版焉”

①秦晋之好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春秋无义战

4、段落掌握和释义

(1)第一段

①请大家齐读第一段,短短25个字,交代了什么内容。

②两国分兵驻扎,有何用意?

③重点词语:“军”作动词“驻军”,虚词“于”当“对”之意。

(2)第二段

①重点词语和句式:“佚之狐言于郑伯曰”是什么句式?

“子”为尊称

“辞”为“推辞”

②请同学概括第二段主要内容。

③为什么先写烛之武推辞,而不是一开始就“许之”,这在写法上有什么作用?

(补充)《东周列国志》介绍烛之武

A、到70岁才被举荐,心理没有抱怨,这样更显人物真实。

B、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放下心中抱怨,体现烛之武身上深明大义的美德。

(3)第三段

①请同学朗读,本段重点写烛之武的外交辞令。

②重点词语和句式:“夜”名词作状语、“亡”使动用法、“敢”为谦词

③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国,秦国为什么能够接受他的建议,他用了哪些事实和事例使得秦心悦诚服地退军了。

“邻之厚,君之薄也”

从地理角度

“舍郑益秦”

从历史角度晋而无信

从逻辑角度晋贪而无厌

④烛之武从三个角度、四个层面来说服秦伯,秦国所以接受,除了思路之外,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技巧?

(4)第四段

为什么要交代这段内容,对故事发展有什么作用?

5、文章特点

这篇文章在叙事上有什么特点?(波澜、详略得当、精炼)

6、探究思考

(1)由本文及《曹刿论战》的写作特点看《左传》的叙事艺术。

(2)以今天的理念来审视“烛之武退秦师”这一历史事件,你从中得到的哪些启示?

7、课后作业

(1)归纳整理文中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和文言句式。

(2)拓展阅读《重耳之亡》和《殽之战》

【板书设计】

危在旦夕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烛之武夜缒而出秦军乃还

智说秦军

转危为安晋亦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