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我是一只小虫子教案(优秀3篇)正文

《我是一只小虫子教案(优秀3篇)》

时间: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我是一只小虫子教案(优秀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语文下册《我是一只小虫子》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屁、股”等16个生字,会写“屁、股”等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泡”。

2、体会想象中蕴含的童趣。

[教学重点]

1、能够用“一会儿”造句。

2、体会想象中蕴含的童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一、图片导入

讨论有关虫子的话题,引入主题。

二、合作探究,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互相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2、组长考查生字认读,边读边组词。

3、教师检查指导小组学习情况。

(1)出示课件词语。

(2)指名带拼音认读,去拼音认读。

(3)联系文中的词语、句子巩固识字。

(4)组词学习多音字“泡”。

1、读一读,连一连。

尿jìn

劲shn

婶huàng

撞niào

晃zhuàng

2、给多音字组词。

泡po( )( )

pào( )( )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说说读懂了什么。

3、教师提问:

哪几个自然段讲“当一只小虫子不好”?(1~2自然段)

哪几个自然段讲“当一只小虫子还真不错”?(3~4自然段)

哪几个自然段讲“我有很多小伙伴”?(5~6自然段)

第7自然段讲了什么?(我喜欢当一只小虫子)

3、照样子,写词语。

蹦蹦跳跳

毛茸茸

二年级语文下册《我是一只小虫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手、脚协调向前爬的能力,发展大肌肉群的灵活性。【】

2、鼓励个别体弱幼儿和大家一起参加游戏。。

【活动准备】

1、跳跳袋每人一个、纸板饼干若干。

2、录音机,节奏轻快、活泼的乐曲带。

3、虫子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做热身运动。

2、自己选择头饰戴上,并互相探讨动物的各种姿态和动作,看谁模仿的逼真。

二、基本部分:

1、音乐起,老师和小朋友戴头饰分散在运动场地,随着音乐走跑交替,做动物模仿操。

2、出示布袋,请幼儿说出名称,讨论布袋有什么用?

幼儿自由地玩场地四周的布袋,看谁玩的花样多。

3、教师引导幼儿互相交流玩布袋的方法,并请玩法象扭扭虫爬行的幼儿表演,其余幼儿仔细观察并说出该幼儿爬行的动作方法。(站在袋内,手提袋子跳一跳将脚踩到袋底,把袋子提至胸部,双手抓住袋口,跪地,慢慢趴下,练习扭扭虫爬行。)

4、幼儿自由练习扭扭虫爬行。老师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

5、游戏:扭扭虫吃饼干。

玩法:场地四周放好纸板饼干若干块,幼儿在场地中间。请孩子作扭扭虫爬到场地四周吃饼干,“吃”饱了再爬到场地中间。

(1)老师先做示范,请幼儿原地模仿。

(2)幼儿自由练习,找出做得好的幼儿进行演示。

(3)分组听口令进行活动。

6、游戏:扭扭虫运饼干。

玩法:要求幼儿做扭扭虫排成十字队形,分四队爬向四角取饼干,然后手提袋学袋鼠跳回来,把饼干放到中间的篓子里,比赛哪组运得快。

老师介绍玩法后,请每队的幼儿出来一个,进行演示,老师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动作,让幼儿观察怎样的动作才是规范的。

7、集体听音乐自由进行爬行活动。

8、老师把两个游戏结合起来,集体进行比赛活动。

三、结束部分:

1、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地做布袋放松活动。

2、整理活动场地和用具,下课休息!

我是一只小虫子教案 篇3

(说教材)

我说的是义务教育课程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我是一只小虫子》;这篇文章是以“童心”为主题的第四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是自述性散文,从小虫子的视角描述了小虫子生活中的苦与乐,表达了“我”对生活的热爱。全文共7个自然段,课文结构清晰,可分为当一只小虫子“不好”和“真不错”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小伙伴们的感受,再写觉得不好的理由;第二部分是写的当一只小虫子还真不错的感受,两点都是围绕“小”的特点描述的;两部分都是以先概括再具体地说,段落之间联系紧密。最后以“我喜欢当一只小虫子”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说目标)

基于该学段在本册书中认识常用汉字450个,会写汉字250个;继续学习默读;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不同语气,学习独立识字,继续学习用部首查字典的课程标准,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借助拼音、随文识字、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屁、股”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泡”,会写“屁、股”等8个字;会写“屁股、苍耳”等8个词语。

二、能发现月字旁的表义特点,不认识的字能借助查字典认读。

三、能借助拼音朗读、默读课文,能就课文感兴趣的部分与同学交流。

其中根据教学实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细化如下:一、借助拼音、随文识字、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认识“屁、股”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泡”,通过范写观察指导把“屁、尿、屎”书写正确。

二、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继续学习默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说出当一只小虫子不好的原因。

(说教法学法及评价任务)

根据教学实际,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学法,以达到完成学习目标。

目标一:识字

通过完成预习单,圈出本课带生字的词语。

通过看屎壳郎图片识记生字“屎”。从图画入手,将词语置于图画中,图文结合,直观形象的识字。

出示第一组浅显易懂的词语进行集中识字,带拼音自由读———去掉拼音读———全班齐读,指导学习多音字“泡”。

读一读老师出示的句子,回顾加一加识字方法,联系上下文和生活进行识字。这主要是针对生字在课文中相对集中的情况下,寓识字于阅读之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避免孤立、机械的识记。

随堂检测巩固识记,我是将生字编入顺口溜中复现,让学生2通过读顺口溜,提高识字效率,检测识字效果。

写字

根据第一课时实际情况,安排了形近字“屁、尿、屎”的书写,引导学生了解“尸”字部的字大多与身体排泄物有关,同时通过回顾语文园地一左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进行巩固左半包围结构的字写字要点,范写“屁”字,以一带二,由学生自己交流该注意的重要笔画占格,旨在巩固这类字的。写法。

目标二:默读

根据新课标要求,在本堂课中带着“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的问题去默读,有助于学生思考,初步感知课文层次结构。

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明确学习任务:找出当一只小虫子不好的原因。由默读的问题引出所出示的几个句子,进行恰当的停顿指导,引导学生读好关联词。

通过想象和总结小虫子遇到危险时候的心情,再齐读第二自然段,从情感上予以朗读指导。

(说教学过程)

根据该学段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一、看图读虫名,导入新课。

出示关于本课小虫子的图片,同时识记“屎”字,从图画入手,将词语置于图画中,图文结合,直观形象的识字,并初步感受课文中提到的几种昆虫的形象。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学生通过预习圈出本课带有生字的词,在通过多种识字方法进行识字,避免孤立、机械的识字,最后以复现字顺口溜进行生字检测,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三、书写生字“屁、尿、屎”

把形近字归类书写,可顺势引导学生了解带有“尸”字旁的字的字义。同时范写指导“屁”,回顾之前学过的相同结构的字,交流书写注意的笔画,以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

四、默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明确学习任务:默读课文,找出当一只小虫子不好的原因。由默读的问题引出所出示的几个句子,进行分解指导,引导学生读好关联词。

通过想象和总结小虫子遇到危险时候的心情,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想象小虫子遭遇的危险,读懂“一点都不好”的原因,再齐读第二自然段,从情感上予以朗读指导。

五、教师总结:其实当一只小虫子也非常有意思,下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吧!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育思想。

六、分层布置作业:

1、把“屁尿屎”各写2遍并组两个词,进行巩固。

2、有余力有兴趣的同学,认真读读课文,猜猜“我这只小虫子”是谁?旨在根据学生接受水平不同进行作业布置。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