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教案 > 教案大全 > 教学设计 > 会计课程教学设计优秀6篇正文

《会计课程教学设计优秀6篇》

时间:

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会计课程教学设计优秀6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会计教学范文 篇1

众所周知,中专学校招收进来学生大多基础知识都比较差,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也较差,因此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进行理论化教学,中专生往往很难理解,也很难运用于实践。因此,为了提高中专学校会计教学水平,必须充分考虑到中专生理论接受能力差的特点,在会计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本文将从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出发,就案例教学在会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过程进行深入探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会计教学;意义;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发挥

在会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大量理论和相关知识,这些理论知识往往比较枯燥,加上中专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比较差,所以学生基本很少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而通过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利用已有的案例素材让枯燥无味的理论转变成为生动形象的动态情景,一方面,通过具体案例能够将抽象难懂的会计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具体简单和易懂;另一方面,会计案例与实际生活更加贴近,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符合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接受并融入其中。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经常会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案例教学法往往注重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换言之,就是让学生学习在具体事件发生时,能够灵活地运用会计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潜力依然巨大,会计就业市场的整体形势不容乐观,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中专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为了响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提高会计教学质量,很多中专学校都已经在会计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会计实际案例教学,弥补学生在会计实践能力上的不足,让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得到增强,从而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二、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主要分为教师准备工作和学生准备工作两个方面。对于教师来说,在准备阶段的工作就是案例材料的选择、收集与整理,在进行案例教学之前将案例素材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提前熟悉案例,并查找相关资料,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完成讨论提纲的编写,这样在课堂上,就不必花时间和精力去准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说,在准备阶段,拿到教师下发的案例素材,要尽快着手进行阅读和思考。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版块,查阅相关文献,尽可能地对案例素材内容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很多学生已经熟悉了被动学习的学习模式,在开展案例教学法开始时,很可能会感到陌生和不适应,对于这种情况,应及时向教师反映,了解并把握课堂教学中的注意事项,防止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无法及时进入状态。

(二)实施阶段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师应当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实际的基础上进行分组,尽可能地保证每个小组的学生具有层次,这样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就能互帮互助。比如说,为了让学生掌握工程完工前后因借款所产生的利息费用的处理,可设置如下案例:A公司2015年度的工程已经全部完工,所有工程均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是该公司在对工程借款所产生的利息费用进行账务处理时,以工程未完全竣工为由,计入“在建工程”账户,试问这种做法是否合理?何时将利息费用予以资本化,何时费用化?该公司如此处理的目的是为什么?案例设置完成,让学生提前熟悉案例材料,课堂上,让学生在熟悉案例的基础上按照之前的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很多学生都提出该公司这种账务处理方式不合理,认为既然工程已经达到了预定可使用状态,此时借款所产生的利息费用就应该计入“财务费用”予以费用化,而不应该给予资本化。至于何时资本化和费用化,学生们意见不统一,有的学生可能之前看过教材内容,指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应计入“在建工程”,否则就应对其予以资本化,但却不知道这是因为“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导致工程借款利息应由工程承担,而工程建设完工就是企业的资产,所以就应进行资本化。对于公司账务处理的目的,很少有学生提出进行资本化不会对企业利润造成影响,而费用则作为企业利润的抵减项,对企业经营成果和盈利能力都会产生影响。通过这个案例,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不同阶段费用的确认问题,这样能够对今后的会计实务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而这个案例是一种比较典型的费用核算案例,其内容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三)总结阶段

考虑到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观点存在不足,因此在课堂结尾时教师应进行总结和评价,解答学生在讨论阶段未能解决的问题,防止学生因为这个问题而在学习和掌握知识时存在一定困惑。如果剩余时间不多,教师可以在学生反馈的问题中找出比较典型和问题进行统一解答;如果时间较为充裕,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适当归类,为学生讲解同类型的题目,帮助学生发现差异,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专学校会计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发挥,从而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的变化。

作者:张静 单位:云南曲靖财经学校

参考文献

[1]孙守平。案例教学在会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2X)

会计课程教学设计 篇2

【关键词】会展设计;3ds Max;问题;教学改革

一、前言

会展设计是一种实用的、以视觉艺术为主的空间设计。从事会展设计的学生要学习众多软件,而3ds Max软件是作为一名会展设计师所必须掌握的基础软件之一。3ds Max是3D Studio Max的简称,是由Autodesk公司开发的三维动画渲染和制作软件。是一门实用性和操作性非常强的软件类课程,非常广泛的应用于会展设计、影视动画、室内设计和工业设计等领域,是我校会展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

二、授课方式

目前,3ds Max这门课程的教学设计仍然是以教师作为整个课程的主体,授课方式一般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的知识讲授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知识点进行技能操作训练,可适当安排一些实训课,以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熟练程度,达到更好的应用效果。

三、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 教材的选择与课程不匹配,教学内容的选取缺乏时效性和专业指向性

由于会展设计是一个相对新兴的行业,发展时间较短,在市场上专门针对会展设计的教材和参考资料较少,所以在教材的选定上会偏向建筑行业设计或介绍软件的科普类教材,在教学内容上的选取的实例都是陈旧的、过时的,缺乏时效性和专业指向性。

(二)3ds Max 软件的复杂程度影响了学生学习效果

3ds Max 软件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遍布诸多行业,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软件。它的命令、功能和参数选项很多,是个比较难掌握的绘图软件。有些学生在初学时较感兴趣,能够很顺利的完成作业。但是随着课程的深入,实例中运用的命令参数复杂性增加,作业需要耗费的时间延长,有的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就吃不消了,对课程失去了兴趣。再加上有的老师讲授的是英文版本的,而学生的英文水平较差,学起来就更加吃力了。

(三)教学方法单调、枯燥,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ds Max是一门要求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在课堂上如果老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按照教材照本宣科、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机械地向学生讲授,这会使学生始终处在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中,很容易产生厌倦的情绪,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四)课程学时安排不足,教师缺乏实际项目的制作经验

3ds Max 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二下学期,高职学生的学制通常为3年,而大三这个学年是在企业顶岗实训,实际只有两年的学习时间。这两年的时间里要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完成众多课程,学的多却不精,所以高职学生的很多重要课程的学时严重不足,而3ds Max这门课程包含的内容非常庞杂,也给教学带了很大挑战。在职业院校中,很多教师都是直接从学校踏入教师岗位的,没有企业工作的经历,也没有实际项目开发的经验,学校也没有专门输送教师去培训学习。

四、解决办法

(一)通过校企合作,编制适合岗位需求的教学内容

会展设计中3ds Max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不能照搬书本内容,局限于教科书,教师要根据最新的专业岗位需求,分析本专业学生在真实工作岗位中对3ds Max软件的应用程度与范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用的工具和命令有哪些;针对该专业哪些软件功能需要重点讲授,哪些内容可以一带而过。通过校企合作不H能够解决教材的选择与课程不匹配的问题,也能够解决教学内容的选取缺乏时效性和专业指向性的现状。企业掌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可以帮助教师选取最具时效性和最适合专业需求的教学内容。还可以由企业授权将真实的企业项目、案例引入学校的教学内容中,使学生有机会真正接触实际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使教学内容直接和社会的岗位能力需求对接。

(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依据从事会展设计工作所必须的3ds Max的基础知识和可能遇到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筛选和提炼,设计出具有代表性的教学任务,将学生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素质目标糅合在这些任务的教学中,提供符合“教、学、做一体化”要求的课程内容、教学环境和实施方案,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设计的项目或任务要涵盖3ds Max的软件常规操作方法和应用技巧,以任务所包含的工作过程为中心重构了软件操作的知识体系,从而完成职业能力的培养。

(三)合理安排课程学时,输送教师到企业中顶岗实践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要充分考虑3ds Max软件的复杂性和学生学习的困难性,合理安排课程学时数,通过项目或者任务的训练,既能够完成基本的知识目标,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也可以安排一定学时的实训课,进行实际项目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设计创作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学校可以安排老师到企业中工作一段时间,这样教师再讲课时就能够有的放矢,将该领域的前沿知识和实用设计技巧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能够快速的和社会接轨,也能够提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结 语

3ds Max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软件类课程,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教师要克服授课过程中的所有困难,设计出适合会展设计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而完成职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朱玉凤。试析五年制高职《3ds Max》课程教学改革[J].农业网络信息,2014(12).

会计课程教学设计 篇3

1.成本会计学课程设计思路

成本会计学课程实践性、技术性较强,对学生的要求是掌握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其中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和成本http://分析基础,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是成本核算的最终目标。

利用项目导向将成本核算一般过程进行任务分解,核算内容化整为零,就形成了若干个知识点,而后各具体环节有机组合,形成多种不同的基本方法。

教材应选择知名高校的教材及教学辅导书,使学生能从理论框架上有清晰的理解;课程定位方面,专业核心课的地位,以便让学生能有更充裕的时间去掌握专业知识;课程重视程度上,积极地为本门课程配备相应的资源,不仅进行理论授课,还要安排上机或手工操作的实验,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技竞赛以作为教学辅助手段,更好地检验理论知识的应用;师资配备层面,要保证教学梯队的层次性与合理性,适当安排企业中的兼职教师为学生传授成本核算与管理的真实经验。

2.成本会计学课程反馈信息分析

成本会计学课程在大学第四学期开设,2008级和2009级平均每届学生300人左右。为了检验本门课程的授课效果及学生反映情况,笔者设计了问卷,利用课余时间对两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人份,收回284人份,回收率88.75%,回收问卷全部有效,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成本会计学课程问卷调查统计(n=284)

从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效果调查统计结果可知:大多数学生对本门课程较为重视,学习效果较好,能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部分学生还能根据课程内容的延伸,积极去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和课外竞赛,有一定的成绩;少数学生学习效果令人堪忧。

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职业素养。教授本门课程存在一定难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关键,理论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训需要搭配好才能相得益彰。

3.由教学效果折射的课程设计存在问题及分析

3.1成本会计学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教学内容组织系统性差。教师对整体成本会计学学内容把握不够精准,重局部轻整体,重点不明确,内容组织不合理。许多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印象是大量的计算,易形成条块分割,比如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与品种法,很多同学会误以为是两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而不知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手段不够先进。受客观条件所限,很多高校成本会计学学课程教学手段多局限于课堂传授或制作较为简单的多媒体课件,效果不甚理想。

实践教学的缺乏影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发展。虽然也有对应的实验,但校内实验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的成本核算相去甚远。一直在学校的环境中按老师的思路去处理业务,对于将来工作中的实务操作缺少实质性的帮助。

3.2原因分析

学生学习成本会计学课程动力不足。成本会计学本身内容相对于其他课程有些枯燥,许多学生潜意识里不太愿意去长期记忆与之相关的专业内容,这与原本的教学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学生对于很多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通过期末考试,所以考试过后关于成本会计学知识的记忆所剩无几。

教学改革力度不够。所谓“名师出高徒,高徒出名师”,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许多高校教师缺乏整体课程建设的思路,而且,授课教师需要集百家之长为己用,缺少外出交流学习和校外实践的机会,也对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形成一定的障碍。

高校配套设施不完善。大部分高校首先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这些主干课程作为会计学专业的重点建设课程,成本会计学学虽也是专业必修课,但重要性次之,这样导致成本会计学学课程各方面的资源配置可能受限。

4.完善课程设计进而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建议

4.1重视实践环节

校外企业何时便于让学生去实习时间视自身情况而定,生产旺季往往是专注于经营,无暇顾及其他,而淡季又不能反映生产经营的全貌;在校生有固定的课时安排,如何与校外实习时间搭配合理是需要在每一开课学期初始就与合作企业协调好的问题。

4.2教学方法改革

利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程内容,基本方法侧重于将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核算得准确,辅助方法中核算与管理并重,而成本控制则重在控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解释清楚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采用倒推思维模式进行思考,在本门课程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成本还原,对各种核算及分析方法进行对比和联系。

4.3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网络课程建设也是不能被忽略的环节。在现有的成本会计学学课程网站上,有相关的教案、课件、实验资料等,但往往一年之中只登陆几次去调整课程内容,应做到随时更新。

4.4考核方式的创新

会计教案范文 篇4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通过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来获得学习的知识。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能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形象直观。案例是通过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在这个情境里,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中来获得所要学习的知识。多元性是案例教学的另一个特点。由于每一个案例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所以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不必局限自己的思维来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认为准确的答案。这种多元化分析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而且有利于学生自己进行独立思考。

二、在基础会计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不是传统知识灌输性的学习,而是通过对一些具体案例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来找出解决方法。这个过程是学生自己通过思考来进行的,教师只是起到了辅助作用。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而且更加锻炼了思维能力。

2.有助于个性化教学

案例教学是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针对案例提出的解决方法来进行分析,从而会发现学生个体在学习上的差异,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

3.提高学生记忆能力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案例教学以其生动性和形象性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这种主动性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对基础会计知识的记忆。案例教学也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从而提高记忆水平。

三、案例教学实施的主要环节

1.准备案例教学

案例的准备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所以教师要通过布置一个案例来展开案例教学。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案例:东山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有资本总额一亿元,其中发行在外的普通股7500万,一股50元,银行借贷2500万,年利率为10%。公司准备融资上一个新项目,大约要1000万,新项目投产后每年税前利润为2000万。目前有个两个融资方案,一个是按每股50元的价格增发1000万新股,一个是以12%的年利率发行债券1000万。教学目标就是通过对这个案例分析出最佳的筹资方案。对学生而言,学生在知道这个案例后,要仔细进行阅读,了解其主要内容,并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来帮助分析案例。

2.小组讨论

针对案例,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来展开学习。例如针对上面这个案例,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各抒己见,发表不同的看法。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当积极的督促每个同学都参与到讨论中来。小组讨论结束后,争取组内成员形成较为统一的观点。

3.班级讨论

班级讨论是小组讨论的继续和延伸。经过小组讨论后,每个小组可以派代表同学来陈述本小组的观点,当然,如果有的同学有不同意见也可以单独提出,以便大家一起讨论。在这个环节中,不同的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进行讨论,表达不同的想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应进行适当地引导,保证讨论顺利地进行。

四、对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的几点建议

1.研究分析案例,建立案例库要在基础会计教学中运用案例,就要提前准备好案例。为了便于长久的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应当建立基础会计教学案例库。在建立教学案例库时,教师应当注重案例的多元化。但是在进行基础会计案例选择时,不管是教师自己设计的,或是国内的,亦或是国外的。由于不同文化环境和法律背景的不同,就会导致案例解决的方式不同,所以不应随意的选择一些国外的案例。一定要选择一些同我国会计工作相符合的一些案例,这样才能保证对案例分析的准确性。

会计教案范文 篇5

当前的成本会计考核一般都是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而其考察内容基本上都是来自书本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如果只是为了单纯地应付期末考试,只需死记硬背课本公式和理论即可,这种考核方式存在明显的弊端。首先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无法体现学生的实际应变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一定偶然性。其次仅仅建立在笔试基础上的考核,往往会导致学生对实践技能的忽视,从而无法学以致用。

二、成本会计教学创新方案

(一)教学一体化,学以致用

针对成本会计课程的特殊性,让教学将理论与实际融为一体,让理论服务于实际生产和生活需要,才是该课程的最终目的。所以在教学中,针对该课程的内容繁杂、实践性强等特点,综合学以致用、学做一体的教学原则,实现成本会计教学的一体化教学。首先,以课程的实际运用为导向,以计算方法和考试要求,重新整合成本会计的教学板块,并适当整改教学内容。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训项目,把实践任务划分成不同模块让学生分组完成。旨在培养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将理论学习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也更容易适应未来工作需要。

(二)根据课程环节优化教学内容

成本会计是一门综合性和系统性很强的课程,所以有必要根据课程的不同环节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开展教学。成本会计中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大致有三种: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所以在教学中可根据这三种计算方法设置相应的情境。根据每种方法的特点、难易程度,分层次、有步骤、有条理地逐步完成每一种方法的教学。这些方法和情景看似互相独立,但实际上作为常用的计算方法又是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此外,完整的成本计算过程可按计算成本、账务处理、分析成本几个部分进行,唯有每一次计算都遵循完整的成本计算步骤完成,才能将知识体系系统化、全面化地展现出来。

(三)分阶段进行实践教学

实训学习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按照一定程序分阶段进行,成本计算本身最终是为社会需要和企业发展而生的,所以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根据这一原则,实训可按以下几步开展:1、单项实践根据课程的每个独立的环节,安排学生完成与之相关的单项实践。2、综合实践就是在完成各个单项实践之后,将课程的每一模块串为一体,明确每一环节的核心内容并环环相扣,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明确化。3、仿真实践这一环节可在财会实训室开展,模拟财务办公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进行感受和学习,有利于营造有利的学习氛围,在提高自身技能的同时又培养出一定的工作责任意识。

(四)完善考核体系

成本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所以考核方式应由单一的闭卷考试变为以笔试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考核方式。考核内容也应由单一的课本知识延伸至与实际财会案例相关的分析和计算能力的考察,并将平时实训成绩纳入期末考核标准中去。通过完善考核方式和丰富考核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自身技能的提高。

会计课程教学设计 篇6

【关键词】 基于工作过程 会计电算化 “教、学、做”一体化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强调应用性,突出综合实践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其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求知、教学、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教轻学、重书本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培养质量,有悖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打破了传统学科系统化的束缚,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和弊端,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通过构建“工作过程完整”而不是“学科完整”的学习过程,将“工作过程中的学习”和“课堂上的学习”融为一体,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和开发已成为现代职业课程研究和发展的方向和重要内容。

一、课程的定位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作为高职高专教育省级教学改革的试点专业以及河南省特色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实践,已探索出一条适应市场经济改革需要的“三四四”人才培养模式,即“三个培养阶段”:第一培养阶段: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第二培养阶段:取得助理***书;第三培养阶段:取得会计师资格考试科目合格证书。“四个核心技能”:会计核算技能,成本核算技能,财务管理与审计,纳税策划与申报。“四个实践环节”:实岗感知环节,单项技能模拟环节,实账实训环节,实账实岗环节。该专业秉承“服务河南农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从广度和深度上动态地对会计电算化行业及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调研,了解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并以这些岗位的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岗位技能需求与职业能力要求为依据,构建了“基于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导向”专业课程体系。该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指导思路为:根据就业岗位每项任务的工作过程,分析每一个工作步骤所需的基本知识、必需技能、职业资格标准要求,把这些学习型的工作任务进行归纳、整合,按照先简后繁、先易后难的顺序进行排列,构建基于系统化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专业课程体系既考虑了专业、课程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又涵盖了会计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全部内容。采取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与课堂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用社会认可、技术含量高的职业资格证书代替校内相应课程的考核工作,实现了专业会计教育与行业标准接轨。

而《会计电算化》课程作为“基于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导向”专业课程体系中重要环节和重要职业核心学习领域,是学校为实践“三四四”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开设置的核心专业技能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方面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一门融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与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一体的学科交叉型课程,它继《会计基础》、《办公软件与应用》等课程之后开设,一方面可检验前导课程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为后续学习《初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数据处理技术》等核心专业技能课程奠定专业基础。同时,作为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准入的必备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顺利取得初级会计电算化证书,进而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很好地体现了会计电算化专业“专业教育与会计职业资格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特色。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具备会计电算化职业岗位必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力、基本素养和工作能力,能快速适应不同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工作,为实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以会计电算化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会计算化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在分析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基础上,确定会计电算化学习领域的目标及内容。并遵循认知学习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对学习领域进行具体化,分别以工具应用层次和企业类型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首先根据软件应用层次由易到难共创设了四个学习情境——会计电算化单项级应用、会计电算化部门级应用、会计电算化企业级应用和会计电算化集团级应用,分别满足企业特定应用需求、核算需求、业务与财务一体化需求和集团企业管理需求;然后在每个学习情境下又结合学生就业分布行业及岗位分布状况,依据企业类型分别创设了商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和农牧企业会计电算化两个学习子情境;每一个学习情境都以一个真实完整的工作任务为驱动,并依照会计电算化实际工作流程,采用“实岗感知+实验实习+实账实训+实账实岗”四种实践形式顺序组织和实施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始终与真实具体的职业实践相对应,实现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让学生真正感到学习就是工作,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和要求。

三、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以完成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中必备的知识、能力和技能,以及职业资格标准、会计电算化应用和普及现状、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求、学时及后续课程要求为依据,重新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型工作任务,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具体将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复习检测内容、核心教学内容和自学拓展内容三个部分,并对这些内容进行重构和序化,确定核心教学内容为会计电算化单项级应用和部门级应用两个学习情境,共计四个子情境。每个子情境又按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并确定了八项工作任务,涵盖系统管理、总账管理、报表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薪资管理等系统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根据总账管理系统在管理软件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应用的普及程度和操作难易程度,将教学重点确定为总账日常业务处理,教学难点确定为总账管理和报表管理。在整个教学内容组织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在做中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同时,在操作过程中产生知识需求时,适时引入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将理论教学实践化,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融为一体,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改变了以往单一的,以讲授为主的班级教学形式,变“坐中学”为“做中学”、“例中学”、“探中学”和“评中学”,将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角色扮演、启发引导、小组讨论、分层导向、模拟仿真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入课堂,灵活运用电子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演示录像、课程教学辅助网站、精品课程网站等多种教学手段和工具,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地丰富学习资源、时空、方式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如在进行分层次导向教学时,充分考虑学习对象知识水平的差异性,将知识体系分为必学、选学和自学三部分。从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策略的实施、教学任务的下达、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均采用分层差别化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又如在教学手段的应用上,针对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心理强、不主动思考、对出现的问题不主动分析和解决,导致重复性的问题较多、老师指导工作量较大、教学效率低下这一教学现状,设计了“实验问题记录与诊断表”。通过设计“问题描述”栏目,让学生及时记录出现的问题,规范专业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设计“问题诊断”栏目,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沟通交流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积累了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设计“友情提示及建议”栏目,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学习延展能力;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启发和指导,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积累教学经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学生解决问题时的求助对象依次为自己、同学和老师,设计“诊断人”一栏,记录问题解决的真实情况,也作为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一项重要参考。在实际教学中,这种方式已成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不断累积学习和工作经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五、课程考核内容与方式

《会计电算化》课程属于单列实验课,课程的考核主要以岗位职业能力为重点。改革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以理论知识为重点、以学习结果为目标的考评方式,将他评与自评、定量与定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加大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比重,强化日常过程考核,知识、能力、素质考核并重。如在对学生日常过程考核方面,加大和拓展了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考核,将纪律、认真程度、互助程度、沟通交流能力、团队表现等都纳入考核标准和范围中,并结合小组评定与老师评定的意见进行综合测评。在考核内容设计上,不仅明确了理论考核30%与实践考核70%的比重分布,加大了实践考核的比重,还将课程质量评价与职业资格证书挂钩,将实践考核分为单项技能考核(实验)、综合技能考核(实习)和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三个部分。其中,在单项技能和综合技能考核中综合考查学生的技能、知识和态度,而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则规定凡在课程授课期间通过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的同学,就可以折20分计入课程总成绩,而没参加考试的同学,若在期末模拟资格测试中达到60分以上的,也视为取得证书,获得相应分数。这使整个课程的评价更具有职业导向性和实效性,考核内容也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了全程化开放式的考核体系,全面客观地考查和检验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

六、课程改革与实践效果

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电算化》课程设计与改革,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评价等课程基本构成要素入手,逐步形成、全面构建了一个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有效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做分离、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状,全面带动了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改革和建设,经过多年改革和实践,已基本达到硬件与软件共强,学生、教师、用人单位共赢的局面:校企合作共建的“牧专——百业会计真账会计实验工作室”,为学生在实验实习和实账实训阶段进行“真账实做”提供了有力的硬件保障和支撑,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宣传报道,多所高校前来参观学习相关做法和经验,并普遍给予了好评;学生的会计电算化职业能力和素养得到不断加强和提升,会计电算化证书通过率达到100%,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一次通过率平均达到85%,高于河南省及郑州市的同期水平;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实习和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和好评,就业率逐年攀升;专业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和水平也得到提升,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高职高专教育省级教学改革的试点专业以及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有利于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