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 > 总结报告 > 工作总结 > 财务工作总结 > 成本会计总结报告精选三篇正文

《成本会计总结报告精选三篇》

时间:

成本会计总结报告(精选3篇)

成本会计总结报告 篇1

为了更好的了解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内容,以便于实际与理论相结合,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要求,我们开设了成本会计实训课程。

一、 实训目的:

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工作内容,以便于实际与理论相结合,也更能够适应社会的要求,了解成本核算在实际工作的重要性,成本对一个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要掌握的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综训希望我们都能够对会计有一个更新更深层次的认识,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具有实际的动手能力,更能懂得会计作账的基本流程。

二、 实训内容及其大概过程:

l 实训内容

1.各种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是本次实训的重头戏,是中心环节。成本归集与分配过程实际上就是成本计算过程。在本次实训中,我们按照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先后对材料费用、职工薪酬、其他费用、辅助生产费用、制造费用、废品损失、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等七个板块进行了练习。

a、材料费用方面。用于生产产品的原材料及主要材料,通常是按照产品分别领用的,可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成本”项目,但有时一批材料为几种产品共同使用,应根据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

b、人工费用方面。应按成本项目进行归集,生产工人的计入生产成本,车间管理人员的计入制造费用,厂部管理部门的计入管理费用等,若生产多种产品,应按一定的方法进行分配后分别计入各成本项目。

c、辅助生产费用。是为企业的基本生产服务而发生的费用,最终要分摊到各受益单位。在本次实训中,主要运用交互分配法对供气车间和机修车间发生的生产费用进行分配,这里用的方法相对来说难度比前面的大,不过最重要的是求分配率。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要分两次进行:

(1)交互分配:以(总费用/总劳务量)作为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内部进行分配。

(2)对外分配:以[(总费用+转入-转出)/对外劳务量]作为分配率在辅助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d、制造费用的分配。将在生产环节发生的制造费用按一定的方法(工时比例、定额材料比例、直接材料比例等)分配计入各有关产品的基本生产成本项目中。

e、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时成本核算的最后一项内容,企业应根据月末在产品数量的多少、各月数量变化大小、各项费用变化大小和定额管理的基础的好坏,选择使当地分配方法。在本次实训中,我们采用的时约当产量法,将在产品折合成产成品数量后,按比例分配,计算出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成本。

2. 各种成本基本计算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的综合训练。

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运用时第二项内容,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生产组织经营类型和成本管理要求具体确定计算方法。其中品种法时最基本的方法,其核算程序与上述所列成本费用归集分配的程序基本相同。而分批法按批别作为计算对象,是一种订单生产,成本计算期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一般不考虑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分配问题。

分步法是以生产步骤作为计算对象,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分步法是最难的,分步法分为逐步结转分步法和平行结转分步法,分步法实际是品种法的多次应用,最难的部分是要成本还原,学习了这些方法后老师带着我们对这些方法分别做了综合训练。

l 基本过程

1、熟悉资料,设置各种帐簿,登记起初余额。

2、根据经济业务,填制记帐凭证。并附上原始凭证。

3、根据凭证登记帐簿。

4、结帐、对帐。

5、装订、整理实训资料,上交实训作业。

三、 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

1、在刚开始的开设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时,我有的忘了登记期初余额,导致返工现象的发生,想想要是能细心一点就不用做重复的工作了。

2、由于自己不够细心,有时会看错数字或是遗漏业务,导致核算结果出错,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在费用分配和结转时,更是一步都不能出一丁点错误,出一点错误可能会导致以后工作的效率为0。

3、在分配生产费用时,由于分配率所保留的小数位数与老师有所差异,导致后面算得结果有微小的差数。刚开始犹豫想改,可是如果改又很麻烦。涂来涂去也影响凭证整洁。所以纠结了好久,其实这微差并不影响做题。这让我体会到有些东西不一定要和老师一模一样,如果太刻意的追求一样的,反而会浪费更多时间。

4、在实训过程中,为了避免做错导致恶性循环,所以基本每笔业务都会与同学老师校对,但实际工作中还须自己编制会计分录,在这方面我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今后还得加强练习。

5、关于一笔分录用多张记账凭证的原始凭证的黏贴。刚开始都习惯性地把原始凭证黏贴在第一张记账凭证后面,然后再之后的其他记账凭证后面附原始凭证几张处写上“见记X号”。后来才发现一直理所当然的做法竟然是错的。经过老师讲说后才明白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原始凭证黏贴在所属的最后一张记账凭证上。而在第一张记账凭证写上附原始凭证几张,中间其他记账凭证不需填写附几张原始凭证。

6、发现上面那个错误后,只好把已经包角好了的那份记账凭证拆开。重新来过。这导致又白白浪费了时间。体会:以后一定要弄清楚再下手。还有要去把所欠缺的知识补一补。

7、在算费用分配的时候,对 各种成本基本计算方法(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不能很清晰地判别。要通过问老师同学还有多看书才能灵活运用。

四、 实训心得体会

有人说会计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细心+一份耐心+一份责任心=人生价值的诠释。通过实训,我也真切地了解了什么是会计。

1、经过一学期的实训,让我真正体会到成本会计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作,可以说,它最考验一个人的耐力与细心,每一个过程都是非常的复杂与繁琐,所以一定要养成细心做事的习惯。

2、经过实训,使我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和熟悉了成本会计核算各个环节的基本内容,加深了对成本会计核算基本原则和方法的理解。但是,鉴于鄙人才疏学浅,认识上有许多不足,要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真正结合仍需加强训练,并投入更多的实践。

3、在综合实训期间我遇到了很多难题,比如说在做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时就让我犯难了,直接分配法是最简单的,最难的是交互分配法,刚做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下笔,因为平时没学好,听老师说又觉得太空洞了,但是自从自己慢慢的看书,自己慢慢摸索,我才知道了什么时候该对外分配,什么时候不计向辅助生产部门耗用的,通过综训我就弄明白了,这也使我明白了一件事,理论必须要与实际结合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成本会计总结报告 篇2

尊敬的领导:

主要为取得真实的数据而致力于内部管理规范上以及财务监督上,本人入职普天公司成本会计三个月来。对成本会计工作还没有完全切入。

具体工作包括:

(1)加强仓库进销存的监督,规范单据流转,改正仓库进销存计价上的错误。使其可真实反映本期发生的购入、领用和结存情况。并拟对产成品的入库以成本入账,使公司的所有资产都真实地反映在账面上。

(2)加强对车间材料盘存的监督、工资的真实性抽样调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随意性。

(3)建立已生产产品资料,细化到每一工序,为以后产品销售报价的准确性作准备。

(4)前二个月重点在收集数理并测试其真实性上,目前重点在财务上的一些自我调整工作。

以下是我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因目前灯饰行业处于生产经营淡季,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建议公司现阶段优化公司的内部管理以便在生产高峰期彻底改变现有状况。规范公司的各种运作。

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

(1)岗位职责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同一件事,几个人在做,但对某些事情,又无人在做,同时出现问题不能具体归责以致有些事情无人愿意做。建议公司先以现有管理人员自写职责上交的形式收集信息,界定有没有重复而无必要的工作、界定重要的工作有没有专人负责。公司的整体运作有效性应有一个完整流程审核来维护。

(2)企业是一个整体,应以一套自有的规范程序来解决内部管理问题。公司目前首先是决策程序不规范,对某项决策多数公司的程序是:先评价是否必须实施、再决定由谁去执行、在什么时候完成、最后确定具体操作方式交责任人执行,而目前简单化到先执行再去慢慢确定如何操作。其次是在具体业务中,执行人对接受必要的监督没有认识。认为这是一种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浪费、一种不信任的做法。

(3)没有一个标准作业规程,使很多工作在实际执行中有很大的随意性,想怎样做就怎样做,导致质量无法提高、现场管理乱、对工作有讨价还价的意识。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在流水线生产中,一个人的错误会导致到后面所有人跟着错。

以下是我对公司的建议。

第一、对规范化管理的认识

规范化管理是指企业通过有关管理制度、业务流程、操作手册、考核办法等手段将企业各方面的运作程序化、制度化、标准化,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也使得各个岗位的责权明确,以达到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并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的目的。规范化管理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采用的一种手段,是企业管理基础的基本要求,对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及增强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第二、在推行规范化管理过程过程的几点体会

1、规范化管理的核心是标准化和数据化。规范化首先就是要将各种工作标准制定出来,要将工作的结果、工作的内容、完成工作的时间、工作的程序等等进行标准化。这和简单的制度化是不同的,因为这种标准化必须来源于实际工作的要求,而不能是某些个人意志。而且,作为一种规范化的工作标准,它主要是规定员工应该怎样做,这跟很多制度重在规定员工不能怎样做是不同的。其次,规范化管理的核心是数据化,制度制定一大堆,却没有大用处和实际效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文字太多,数据太少。没有数据,制度的内容就模糊,违反和遵守制度就没有区别。但是要用文字来写制度容易,而用数据来表达一种规范就难了,数据所表达的东西是明白无误的,所以以数据化为核心,企业的规范化工作就要从工作的分拆开始,从各个环节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开始,经过较长时间的统计,才能成为一种工作的标准和要求,这与参照某些公认的“好制度”来写文件有本质的不同、这要求我们的各个部门对数据的记录、传递、保存要有一个健全的流程。改变目前数据不准、过多随意性的现状。

2、规范化管理的难点不是文件的制定,甚至都不是数据的收集,真正的难点在于改变人的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人们按照习惯的方式做事,自然又舒适,而违反一种习惯总是伴随着不适和痛苦。所以,人们在做“对”的事情和在做“习惯”的事情之间进行选择时,经常选择的是做习惯的事。他们都知道该怎么做,但他们还是不那么做,他们仍然会按习惯去做,例如白胚车间,他们已习惯了以流程卡的形式来交接产品、但是我想以

另一种方式来控制去取代它,但最终还是因他们不认真去执行而放弃。改变人的习惯是一个漫长和痛苦的过程,它远比制定一些文本、条例、标准、数据要困难得多,而且要从我们自身做起改起,从习惯的改变入手来进行规范化管理才是真正能改变企业、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切实方法。改变习惯的前提是规定什么事由什么方式什么方法来做。

3、要防止企业因规范化而走向官僚化。由于不理解规范化的实质,就会把文件的制定和遵守当成头等大事。由于它不是着眼于人们习惯的改变,而制定的文件又缺乏实践基础,经常会遭致人们的抗拒。在这种执行与抗拒的较量中,管理的成本必然增加,并且,极易发展成形式重于内容的现象。人们会变成为规范而规范,失去了或忘记了规范的真正目的,这就是企业官僚化现象。而我们普天公司的这一现象有相当的严重性。

第三、对进一步推行规范化管理的几点想法

1、加强与员工沟通,使规章制度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目前,公司制定的一些项制度还算比较完备(对管理人员的制度几乎是没有),但是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比如说,公司通常会要求下班后要关闭某一总开关这项简单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却不能很好的落实。这说明我们员工没有从思想上意识到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听之任之,我行我素。作为管理者,应该多同员工进行沟通,说明规章制度的目的和意义,教育和引导员工遵章守纪,让规章制度确实落实到行动中,而不停留在纸上。

2、制定管理文件和工作标准。规范化管理的核心是标准化和数字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管理文件和工作标准时,要实事求是要科学准确,要重视调查研究,杜绝闭门造车。比如,要求白胚的制作时间为1小时,这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实现。因为白胚制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工序的多少及材料是否合格。针对这种情况,在制定工作标准时应该区分相关维修工具是否配备齐全以及周边相关维修设备的饱有量来分别制定。同时,要实地测试一次维修需要多少时间,根据测量的结果分别制定标准。

3、用企业文化引导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一个企业运作就像海尔公司提出的斜坡球一样,规章制度只是保证这个球不后退的“上动力”,而要使这个球快速前进就需有强大的“牵引力”,而这种牵引力就是由企业文化引导员工养成的良好习惯。公司应慢慢开始计划企业文化的开展,公司规范化管理的持续改进,创新能力的明显提升,员工队伍素质的不

断提高和实现发展远景的需要,迫切需要以‘记录、务实、高效’为核心价值理念的企业文化推动公司管理思维和发展观念的转变,即从制度约束向文化影响引导的转变,以先进的企业文化改变管理思维和行为,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打造公司战略品牌,从而为开展国内市场描绘前景,目前就是要求重新审视原来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将要求员工“不能怎么做”改为“应该怎们做”,进一步提倡员工“怎样做更好”的创新思维。要求员工逐步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改掉一些不适应公司企业文化要求的坏习惯,自觉主动的开展工作,强化文化的引导,弱化制度的约束。

成本会计总结报告 篇3

我觉得我作为公司聘用的成本会计,我没有完成一个成本会计应该做到的事情。主要是荆总交代的工价问题,至今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眼看旺季就将来临,我深感惭愧!再就是作为成本会计我没有对公司成本状况做出分析,基本的成本核算数据都没办法做到90%的准确和完善!成本管理是一个公司核心,要使公司达到利润最大化,那我们只有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的情况下使成本消耗最小化,企业的核心力量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成本消耗的竞争。利润是企业生存的命脉,而成本是这个命脉的主脉!不论是市场价格的竞争还是市场占有份额的竞争都要源于成本!所以对于我现在的工作来说,我认为自己作为成本会计很不称职!为此我对自己目前的现状找了很多的借口和理由,我也列出来,首先我认为车间帐务不清晰不明确,仓库数据流不畅通甚至是数据根本就不准确,仓库的出入貌似真空状态,这还造成应付帐款难对,材料消耗未知,仓库库存不明,等等基本的核算数据没有,会计的分析是基于数据来的,没有数据何谈分析?那我的建议是先建立基本的数据,而且要对数据进行备份存档!我的工作当中,我回顾了一下,我发现我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记帐,登帐……也就是说本来应该记帐会计做的事情,我想既然公司安排我做这个事情,也无可厚非,我也在不断的努力,争取能把记帐会计和成本会计的双重角色扮演好,但是目前看来做的并不好,还请荆总谅解!以后如果我能顺利的度过试用期而得以在公司继续工作的话,我会对于这块工作加倍的努力,但是我不知道以我的能力能否扮演这个双重角色!找了这么多的理由,为自己开脱不是我的原意,只是想给自己一点缓冲的空间,也不知道是对是错,但是我从没有向任何人推脱过责任!因为这的确是我自己工作的失误和能力的欠缺!

我对以后的工作特别是关于成本控制的思路我也想跟你说一下,我的三步走;第一步我想做的是建立起直观的数据报表,第二步是对于数据上出现的异常做出分析,第三是对分析后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形成规范,保证同类问题不自发生,

对于第一步,目前我想做的是差异成本数据,也就是定额成本和实际消耗的差异,在仓库出入库数据以及报表基本准确后,在统计员的工作完备后,在技术部的单耗表我进行成本核算摸板改过后,结合各项单价进行差异汇总,作出成本分析表!这需要生产部,仓库,技术部等各部门的支持,目前面临的困难是做记帐会计的工作占用了更多的时间,淡季如此,我不知道旺季怎样?我更担心的是旺季的数据流程和数据的准确性能否保证,起码不至于混乱!而我的后两步,必须依据第一步来,作为会计没有事后的数据我无法对事中进行有说服力的分析和说明!希望可以顺利的度过又一个旺季!

前几次我也听了余世维的讲座,我认为他一味的强调了西方管理制度的优越性或是西方人文的先进性,一味的强调国人的缺点……而忽视了中国的国情,国情不一样管理方式当然应该不一样。他自己也说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啊!中国的管理缺陷和不足岂是一把西方管理学的钥匙就能打得开的?而且我认为他还忽视了中国员工的很多优点,难道说西方人的执行力强,中国人的执行力就一定不如他们?西方人的自觉性高,中国人就真的不如他们?……其实不是,因为同样的一个人在不同的企业他的表现和发挥,他的贡献都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不是人不行而是管理不行,不是员工有问题而是管理有问题?如果人有问题就不会让他进入公司!每个公司有每个公司的实际情况,管理也得对症下药!

我来公司已经有快两个月时间了,对于公司的情况也了解了一些,我觉得公司现在有一个不好的风气,那就是不负责任,喜欢推卸责任。荆总你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如果一个公司不负责任的员工太多的话,那真的是个危险的信号!我从我的角度分析了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1、责任来源于什么?他为什么要对这件事情负责?公司目前的回答应该是:公司请你来是工作的,来为公司创造效益的,你就应该对你做的事负责。但是他会不会觉得与自己本职无关的工作他不需要负责?会不会觉得目前自己被公司的重视程度还达不到需要为这件事负责的程度?2、我经常听到的话就是“这点工资混个什么?”意思似乎是这点工资我用得着这么卖命、这么负责吗?当然公司不可能满足所有人对待遇的无道理要求,我觉得李勋实在难得,所有主任中同是主任级别他工资最低,能做到如此负责实在是难得!我们无法让所有人都达到这种境界啊!毕竟出来打工的人就是为了挣钱啊!我抽时间到想问问为什么他能做到如此!那我想他在乎的是现在的成长机遇和发展前景!我曾经在上海参加公司培训的时候,讲师说的一句话我至今记得相当清晰“别人答应帮你做一件事的时候,请想想他为什么要帮你做?”这对我以前请朋友帮忙,或是有人请客吃饭等等事情,我都想他为什么必须帮我?他为什么会突然请我吃饭?生活如此,工作亦然!管理亦然!3、责任来源于权利,试想一个人没有直接或间接参与决策,他凭什么对这个决策负责?4、员工的认知度不高,工作能力和素质的不足!当然这都是我的个人见解罢了!

就公司目前提出的目标责任制,我还有几个疑惑:一是我们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谁去评价?谁对评价标准负责?二是针对什么评价,是分类分明细?还是大而划之,以车间总体做评价?也就是单项考核评价还是笼统考核评价?没达到的惩罚措施,达到了激励政策有没有?有!大家是否都知道?我认为政策要透明,奖惩要分明,有惩必须有奖励。二者缺一不可,一来约束员工,二来激励员工提高积极性!

最后,说了很多,也很大,又似乎有不该我说的话,有的话也说得很直接,很不中听!只能说对不起,因为我的认知高度决定我只能说出这样的话,因为我真的希望公司在不久的未来,运转正常,人员流失率降低趋于稳定,各项制度健全,不再是一次次全体总动员的迎战旺季,不再是揭开第一页纸发现下面全是真空的,全是管理的漏洞和控制的盲点……两个月很快就过去了,试用期我知道我的工作很不尽人意,以至于在最后胡会计和我谈工资的时候和开始面试的时候有一定的出入!我知道自己的能力也的确不够,只能勉强任之,如果荆总觉得我还能留下来,我当然很高兴,你认为我值多少工资就给多少,我没任何怨言!公司给了我一片土,我怎能不珍惜这片土,让它长出一棵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