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总结(合集九篇)》
化学总结(通用9篇)
化学总结 篇1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静下心来好好总结这两个多月的教学,有成功之处,也有不足的地方。特将此总结如下:
1、成绩情况:
⑴最高分:401班100分一人;402班100分五人;403班100分五人(401、402、403均为实验班);406班100分三人(我是406班的班主任);409班98分(我教授的班级);其余各班最高分都没有超过98分。
⑵平均分:401班79分;402班分83分;403班85分;406班75分;409班74分;其余各班最高的为405班70分。
2、成功之处:
⑴我所教授的两个班级的物理均分都高于其余的普通班,且没有和三个实验班拉开太大的差距,说明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热情还是很好的。
⑵409班的均分已经接近406班,而去年的期末考试中409班均分比406班少了5分,说明在409班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对路。
3、不足之处:
⑴虽然我所教授的两个班级的物理均分和三个实验班拉开太大的差距,但相对于去年的期末考试来说,差距扩大了。
⑵409班的均分已经接近406班,说明在教学中我没有充分地利用好班主任的优势。
针对本次期中考试,我反思一下自己物理教学的不足:
1、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提优补差的同时没有很好地做到促中间。由于去年的期末考试成绩很好,我过高的估计了学生的水平,特别是过高的估计了406班学生的水平,认为他们各个都有着很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基础相对比较好,由于我过于“放心”,使成绩不够理想。
2、课后反馈工作做的不到位。学习是一个过程,学生也许当时学懂了,但过一会就会忘记,我没有及时让他们复习和练习,过高评价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3、在406班上课缺少激情和幽默感,因为是班主任,总认为学生会在学习物理上不敢不认真,而忘记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4、没有极好的耐性,耐心。很多题型想到了,也做到了,但做的不实。
改进措施:
1、时刻记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406班上课时不能放不开,在物理课堂上我就是一名物理老师,上课时要充满激情,要有幽默感,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认真设置课堂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作用。
3、多找学生谈心,特别是学习物理有困难的学生。多指导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方法。
4、每天要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时检查学生的笔记和作业;将作业中反映的问题及时安排时间解决。
5、继续做好提优补差促中间的
化学总结 篇2
一、考卷与考情分析
本次试卷兼顾基础与提高,分别考查学生知识积累能力、语言应用能力、体验感悟能力。同时这份试卷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原则,特别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但在现代文阅读中把高考文章放在九年级来考无疑提升了难度。
就从学生答题情况看,积累与应用部分中字音字形学生完成得较好,材料阅读失分较多。阅读部分中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论证思路失分太多,古诗文阅读中的字词和重点句翻译完成的也不好,写作比平时有进步,字数上基本达到了要求,得分比平时有提高。这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语文基础积累还是较为重视,阅读部分学生主要问题是回答不准确,语言表达较不规范。如第7题大部分学生概括不完整。第14题论证思路步骤不清晰。写作部分字体书写较潦草,有一部分学生只是仓促作答,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作文没有完成,这可能是与学生平时动笔较少、阅读面不广和考试精力不集中有关。很多学生都不能构思完整,逻辑条理非常严密清晰地完成作文,表达中心,只是天马行空地想到哪,写到哪,文章文采也较差。
二.反思与经验总结
1、狠抓语文基础积累,让学生每天多读、多想、多记,日积月累积少成多。
2、要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妙文!如果在教学中注重课文例文作用,那么学生就会根据这些例子的示范作用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突破学生阅读障碍瓶颈。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整体感知能力,并告诉学生在把握文章主旨基础上联系实际分析。
3、文言文教学要强化。要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整体感知文章大意,让学生主动重点掌握文言实词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14个虚词,引导学生诵读诗文,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言语感。
4、作文教要定格。今后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写定格作文,按照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三块有条不紊的训练,作文既要在“通顺”上下功夫,也要在文体上强调,杜绝学生写“三不像”的文章,可根据每册每单元训练重点,进行作文训练。还要培养学生“有感而发”、“文为心声”的作文习惯,写自己真正感受过的内容,一定会更加得心应手。
三、下阶段措施:
1、整顿纪律,扫歪风,扶正气,让学生养成勤奋、踏实的学风。
2、借中考引发学生的危机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3、对让学生必须掌握的背诵的严加要求,一一落实。
4、加强对优秀生、上等学生进行指导和督促,对差生加大力度监控,对中等学生也及时做好沟通了解的工作。
5、不断强化中考考意识,增强危机感。
化学总结 篇3
本学期开学以来,我校工作在校长的正确领导下,全校教师积极努力为给在座的同学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同学们,经过这半学期的学习,你们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令人感到高兴的是,在你们中间涌现出了一批像等等一大批学习刻苦、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班级中、校园里播撒下了辛勤的汗水和聪明才智,获得了骄人的成绩,也赢得了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和赞誉。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通过自身的勤奋和努力向我们证明了一个真理:一个人要想取得非凡的成就必须依靠坚贞不屈的品格和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
就本次考试中存在问题和后期学习对同学们谈一下几点看法:
一、首先,在学生的基本技能的培养方面我们同学做得还不够,还不能熟练的运用学过的知识,特别是在理论知识与现实事例的有机结合,还需进一步提高.。其次,在基础知识的记忆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那些“后进”的同学,基础知识尤其薄弱。这一点我相信老师们在讲评试卷时一定都会谈到。
二、为了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对同学们提一下几点建议:
1:学习要刻苦:人的先天智力没有多大的区别,要想取得成功,只有靠后天努力。如果你成绩不理想,不是你的智力有问题,而是你刻苦学习不够,在习惯养成上不如别人,刻苦精神不如他人强。
2:学习要讲究方法:“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基石”。推荐一种做法:一是“三先三后”的学习方法是: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先独立思考后请教别人。
3:要时刻用目标激励自己,要相信自己能行。目标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远大的学习目标。古人说“选其上得其中,选其中得其下,选其下得其下下”。哲人说“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力量”,这些话语都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树立远大的目标。所以我们每一个同学们都要有远大的目标,然后将目标细化到平时的日常行动上,具体地说就是制订好学习计划,合理地分配好学习时间,该休息的一定休息,该玩的时候一定玩,调节自己的大脑。将远大的目标落实为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清华北大离我们也不遥远。
4: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做到志存高远、胸怀天下、有所作为的青年,勇于面对任何困难,充分抓住中学阶段这一人生的黄金时期,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亮丽人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化学总结 篇4
九年级上学期的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 9(1)班化学均分44,9(2)班化学均分32,总体成绩让人担忧。
一、试卷分析
对于这次的试卷,总体感觉对于知识点的把握比较好,题目出的也很到位,但是题目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过于灵活。我们学校的学生能力普遍不强,不会全面的分析问题,再加上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很难在脑中建立一个逻辑性比较强的知识网络。导致一时转不过弯,中等难度的题目分数拿不全,而难题就很难拿到分。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透过学生答题分析,可以看出(1)学生只要态度端正,能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学习,即能取得较好成绩。(2)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分析其根本原因,就是体现在课堂上不能集中精力有效地听课,不能主动简要地做好笔记,不能自觉地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不能积极进行习题训练而达到提高的目的,这部分学生似乎是抱着看热闹的态度来学习。(3)甚至还有一些学生抱着对自己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学科考试无所谓的态度,把选择题随便一填,其他就放空的情况。
三、今后师生努力目标
1、学生应该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树立信心,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要努力、刻苦、勤奋,真正做到听一听,练一练,想一想,议一议,问一问“五个一”的要求。
2、教师应该充分利用40分钟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研,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同时扎实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及时要求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和训练。
3、抓住化学学科的特点,加强记忆,及时总结,使知识点形成网络结构。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4、向其他学科老师学习,与班主任密切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化学总结 篇5
第一单元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及其判断)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判断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还原性) 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1—20号,K最强;总体Cs最强 最
非金属性(氧化性)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
2,氢化物越稳定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强;最体一样)
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
由于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得到了电子 而阳离子是失去了电子
6——周期与主族
周期:短周期(1—3);长周期(4—6,6周期中存在镧系);不完全周期(7).
主族:ⅠA—ⅦA为主族元素;ⅠB—ⅦB为副族元素(中间包括Ⅷ);0族(即惰性气体)
所以, 总的说来
(1) 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3) 阴离子半径>阳离子半径
(4 对于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
以上不适合用于稀有气体!
第二单元
一 、化学键:
1,含义:分子或晶体内相邻原子(或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类型 ,即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异性电荷产生的吸引作用,例如氯和钠以离子键结合成NaCl.
1,使阴、阳离子结合的静电作用
2,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3,形成离子键:a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
b部分盐(Nacl、NH4cl、BaCo3等)
c强碱(NaOH、KOH)
d活泼金属氧化物、过氧化物
4,证明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共价键是两个或几个原子通过共用电子(1,共用电子对对数=元素化合价的绝对值
2,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对产生的吸引作用,典型的共价键是两个原子借吸引一对成键电子而形成的.例如,两个氢核同时吸引一对电子,形成稳定的`氢分子.
1,共价分子电子式的表示,P13
2,共价分子结构式的表示
3,共价分子球棍模型(H2O—折现型、NH3—三角锥形、CH4—正四面体)
4,共价分子比例模型
补充:碳原子通常与其他原子以共价键结合
乙烷(C—C单键)
乙烯(C—C双键)
乙炔(C—C三键)
金属键则是使金属原子结合在一起的相互作用,可以看成是高度离域的共价键.
二、分子间作用力(即范德华力)
1,特点:a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
b化学键弱的多
c影响熔沸点和溶解性——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其范德华力一般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即熔沸点也增大(特例:HF、NH3、H2O)
三、氢键
1,存在元素:O(H2O)、N(NH3)、F(HF)
2,特点:比范德华力强,比化学键弱
补充:水无论什么状态氢键都存在
第三单元
一,同素异形(一定为单质)
1,碳元素(金刚石、石墨)
氧元素(O2、O3)
磷元素(白磷、红磷)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换——为化学变化
二,同分异构(一定为化合物或有机物)
分子式相同,分子结构不同,性质也不同
1,C4H10(正丁烷、异丁烷)
2,C2H6(乙醇、二甲醚)
三,晶体分类
离子晶体:阴、阳离子有规律排列
1,离子化合物(KNO3、NaOH)
2,NaCl分子
3,作用力为离子间作用力
分子晶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所形成的晶体
1,共价化合物(CO2、H2O)
2,共价单质(H2、O2、S、I2、P4)
3,稀有气体(He、Ne)
原子晶体:不存在单个分子
1,石英(SiO2)、金刚石、晶体硅(Si)
金属晶体:一切金属
总结:熔点、硬度——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化学总结 篇6
针对这次期中考试,很多同学反映考得不错,甚至部分同学数学、物理、化学还考取了满分。期中考试取得了高分,固然可喜,因为它是过去一个阶段汗水的结晶。但期中考成绩不能代表全部,更不能代表将来。
当前不少初三家长明显对“中考改革”的关注度颇高,数理化阅读量增加、语文增加分值、英语变成100分等各种“中考改革”的版本风声四起。但其实“中考改革”影响的不是个人而是整体,今年考得容易那是所有人都容易,今年考得难那是所有人都难。
其实,家长只需要明白中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中考是决定着咱们1年后是上中专、技校、职高,还是上民办普高、公立普高,抑或是区重点、市重点、国家重点高中的试金石。如果忽略中考“优胜劣汰”的社会法则,而去关注要难都难的“中考改革”等其他因素,这对于个人而言就是舍本求末。
任何一套试卷都有容易题,也都有难题。决定着我们考取不同学校的绝不是那些容易题,因为你容易的别人也容易,绝大多数同学丢分也集中在选择、填空最后1至2题,以及最后几道压轴大题。纵观历届考上牛校的同学,也一定是在压轴题上拿到了绝对分数。换句话说,能否考上一所好高中,拿下压轴题是关键。
[期中考试反思总结初三]
化学总结 篇7
一、上学期工作回顾
初中化学是启蒙教育,它有许多化学的专用语言,比较枯燥,弄不好学生有当作第二外语,因此充分利用它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样样的密切联系。通过一个个实验,既让学生们对化学充满好奇心,又让学生有所思考;通过一个个身边的化学现象,让学生感到化学知识是那样的丰富多彩,保持持续的学习热情,几年的观察我们发现有一些在其它学科学习成绩处于中下的同学,由于能够对化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渴求,其化学成绩可以达到中上。
作为初三新增的中考学科,我们没有很长的复习时间,在起步阶段要求学生在听课、笔记、作业、改错等方面必须树立必要的学习规范,以后学习起来就比较顺利。同时梳理化学知识,应用化学知识解释社会实际的情况,如:战事、医疗、经济、环保等方面的信息。选择典型例题进行讲解、一题多变或多题一解,使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与方向去分析思考问题,以提高自己分析思维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同时传授给学生一些应试技巧。
二、几点反思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初三化学特点始于初三,经过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要迎接中考,教学的任务非常紧,在这几年中我们的新课结束时间都是最后一门,且基本在三月底,复习时间较短。因此存在赶课现象,都想及早结束新课进入复习。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2、元素化合物教学中,由于时间短、内容多、综合性强,部分学生不能适应,没有形成知识的网络,教学手段上和教学效率上还有待提高。
3、往年的中考中发现学生们对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的运用,以及书面表达能力上还有一定的欠缺,为此教学中要不断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渗透,并从规范学生的口头表达训练开始,逐步形成严谨正确的书面表达。
4、存在的问题:就化学科来说,上学期的化学实验开展得较少,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没有充分得到训练;再加上由于赶着要把新课上完,没有更好的组织学生复习,一些基础知识学生掌握得不牢固,缺乏必要的训练,考试下来的成绩并不理想。学生各科学习的任务较重,多数时候忙于应付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很少有时间复习、预习,也没有时间思考学习的内容,因而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相对较差。
三、下学期教学工作打算
1、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2、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化学试题中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3、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中考试题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近年来逐步加强。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化学总结 篇8
期中考试已经落下帷幕,回顾这两个月的教学,很有必要,以便对今后的教学有个明确的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现将考试情况及今后措施做一小结:
一、考试情况
考试题中选择题侧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符合中考的方向,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必考试题中非选择题侧重基本技能和化学学科能力;能力要求适中。
考试情况来看,对于这次的试卷,总体感觉对于知识点的把握比较好,题目出的也很到位,易难度的比例大致为6:2:2,但是题目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些过于灵活。我们的学生能力普遍不强,不会全面的分析问题,再加上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很难在脑中建立一个逻辑性比较强的知识网络,特别是一些综合性的题目,由于教与练的严重脱节,导致很多学生中等难度的题目分数拿不全,而难题就很难拿到分。加上非公寓班存在明显赶进度的现象,学生习题的练习和老师的讲解得不到保障,这样学生就孤陋寡闻,见识太少,遇见中难度题好似猫吃刺猬,无所适从。
二、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①基础知识网络的教学反馈没有形成,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没有系统性,而是片面的、狭隘的、零散和独立地。
②题目训练与应试训练明显不足,导致学生考试时准确率和速度下降,好多题型都没见过,加上本阶段的知识点又是整个初三阶段的难点和重点,学生来不及消化,谈不上课后对知识的反刍了。
③课后查漏补缺和个别辅导相结合工作没有跟上,以致出现了低分学生
④学生迟交作业、抄袭作业、订正、重做的后续工作没有跟上,客观上时间不允许,主观上也没有挤时间、没有努力、责任心还不够。
⑤和家长的沟通相结合教育做得欠缺,遇有情况没有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今后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力争及时互馈信息,学生取得进步表扬也要和家长联系,不能一味只要联系家长就是坏消息。
三、今后教学采取的措施:
1、回归课本,着眼双基,挖掘隐形关系,降低知识难度,提高能力要求;因此,教学中必须切实注意这一环节的`教习,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让学生弄清楚,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2、经常联想,善于总结,把握知识网络:考试得分、学会仅是一方面,还应善于总结归纳、经常联想,今后要多帮助学生建构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让他们学会概括和总结,授之以渔。
3、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切实做好纠错:重点其实就是中考必考的重要知识点,盲点;就是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差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以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知识性的障碍十分,还是粗心大意盲目审题出现的症结?对出现的差错要作记载,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分析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哪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消除化学学习中的疑点、盲点;然后因人而异的采取强化的纠错方式加以解决。
4、制定切合实际的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案:帮助同学们树立信心,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想同学们所想,思同学们所思,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和同学们融洽相处,时刻关心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采取一切手段,调动一切方法,开发学生的化学智力因素。因此下一阶段,除了努力地把握好课堂教学,还要保证学生有一定的时间用于基础知识的巩固,习题的训练,能力的提升,对于部分同学做好提优补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保中间促两头,力争下次学情考出理想佳绩。
化学总结 篇9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1. 原子结构:如: 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A.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B. 原子序数=质子数
C.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D. 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8-主族序数
E. 周期表结构
(2)元素周期律(重点)
A.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难点)
a.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
c. 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
(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
B. 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
a.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
b.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d.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 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
D.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a. 原子与原子 b. 原子与其离子 c.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
A. “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a.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c. 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
B. 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
3. 化学键(重点)
(1)离子键:
A. 相关概念:
B. 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
C. 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
(AB, A2B,AB2, NaOH,Na2O2,NH4Cl,O22-,NH4+)
(2)共价键:
A. 相关概念:
B. 共价化合物:只有非金属的化合物(除了铵盐)
C. 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
(NH3,CH4,CO2,HClO,H2O2)
D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3)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1. 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a. 吸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 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
练习: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O = 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