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 > 工作文档 > 规章制度 > 办公室行为规范(汇编四篇)正文

《办公室行为规范(汇编四篇)》

时间:

办公室行为规范(精选4篇)

办公室行为规范 篇1

为了进一步加强办公室的管理,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营造一个良好的办公室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一、基本制度

1.进入办公室必须着装整洁。

2.在办公室自觉讲普通话,禁止喧哗、说笑、打闹,说粗话、脏话。

3.爱护办公室的各项设施,随时保持办公室干净、整洁、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4.不得利用办公室会客、聚会、不得在办公室吃饭,更不允许吸烟。

5.各部门务必及时、认真递交下个月的工作计划和上一月的工作总结

6.办公室工作由办公室人员全面负责,其他部门予以配合。

7.不准私自动用办公室物品,如需应向办公室登记并做好领取记录。

二、会议制度

1.参会时,不迟到、不早退;有病、有事的确不能出席会议者应先请假,同意后方有效。

2.开会时,务必做好会议记录,以便及时安排和布置工作。

3.每次例会后,各部须交书面报告和工作计划。

4.各项会议制度应充分坚持民主、认真、广泛听取每位成员的意见

三、值班制度

1.值班人员必须按时到办公室。

2.接待来访同学,处理当日事务,了解同学宿舍管理的意见,巡视各宿舍楼,处理各宿舍楼的一般问题,及时向学生宿舍管理科报告情况。

3.工作中必须热情、礼貌、认真的原则。

4.在值班记录本上详细的记录当日的值班情况。

5.做好办公室清洁卫生。

办公室行为规范 篇2

教师办公室是教师在校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保证办公室干净卫生整洁,即是教育文明、教学文明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热爱学校,热爱本职工作的具体表现,更是学校的窗口性工作,因此要求做到:

1、学校实行多人分组共用办公室,每个办公室都要成立管理小组,并指定小组长,小组则相应制定自己的卫生制度公约。

2、办公室全体教师要从自觉遵守卫生制度与公约。

3、办公室内要做到每天到校即进行一次卫生清理,要特别关注桌斗内、室内死角的清理。个人则负责清理自己的办公桌、教案、作业、教具、办公用品等物品,做到干净整洁,一尘不染。

4、办公室内严禁吸烟,吐痰、严禁喧哗。严禁乱扔杂物、纸屑,严禁堆放,储存与教学活动无关的物品。

5、办公室严禁放音响,带入办公室严禁从事与教学无关的活动。

6、办公室物品摆放要统一按学校要求布置做到即便利工作,又美观,整洁。

7、办公室全体教师要爱护公物,爱护公共设施,做到安全用电、用火。

8、每个教职工都要做到时刻维护本办公室的卫生,严禁不顾他人的反应和公共卫生要求,进行损害集体或他人的不良卫生行为。

9、负责值周的小组,每天要对各办公室进行巡视,发现不良的行为事件要及时纠正,指出,促其改正。

10、每学期学校对教师办公室安排两次卫生大检查,并进行评比。将评比的结果予以公布,并对模范卫生办公室予以定的奖励。

办公室行为规范 篇3

一、县委、人大、政府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党委有决定,人大常委会有决议,政府有规划。

二、领导机构建全,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能,配专人负责,业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三、国家机关各部门管理规章、制度健全。

四、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各项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推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

五、县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实行有效监督。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依法办案。

六、领导干部学法形成制度,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公民法制观念不断增强。

七、各单位各部门依法治理面达到80%以上,各层次的普法依法治理有典型、有较系统的工作网络。

八、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不断加强。

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十、各级干部参学率达到95%以上。职工要达到90%,居民和农民要达到80%,考试合格率达到90%以上。

办公室行为规范 篇4

一、法制宣传教育档案由专人统一管理,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调阅、借阅。

二、档案管理要做到“七防”,即防盗、防火、防潮、防光、防虫、防有害气体和微生物的侵蚀。

三、档案必须按规定排列,做到规范、整齐、有序,并定期清理核对工作,使档案目录与实际档案相符合。

四、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变动,应严格履行移交、接交工作。

五、要认真做好档案鉴定工作,不得擅自销毁档案,如需销毁档案,应先编制销毁注册,由鉴定小组批准后在鉴定小组监督下销毁。

六、如档案保管不妥,造成毁坏和丢失,应按《档案法》有关规定严肃追究人关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