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 > 工作文档 > 规章制度 > 保健食品储存制度最新5篇正文

《保健食品储存制度最新5篇》

时间: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如下是漂亮的小编给大伙儿整编的保健食品储存制度最新5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保健食品储存制度 篇1

关键词:粮食;检测;问题;对策

不安全的粮食进入到市场后,会严重地影响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广大群众生活幸福指数的提高。检测是粮食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措施,它是检验加工设备性能、生产工艺是否达到设计效果和采用各项技术措施是否得当,以及了解原料搭配是否合理,最终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的重要措施。近些年,结合我国粮食收购的实际,在宏观、微观方面不断地涌现出一些粮食安全方面的新问题,不利于我国粮食市场上的供需平衡、粮食购销关系的稳定等。因此要结合当前实际,对粮食检验工作予以重视,针对其中的不足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以确保粮食检验质量的提高。

一、当前我国粮食检验中的问题分析

(一)粮食检验在取样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

国家关于储备粮食轮换的时间规定非常的明确,导致不断扩张粮食生产区域,大大增加了粮食的运输成本。此种情况下,导致了农户在销售粮食时更加倾向的方式为散装运输,经常出现粮食堆积的高度达到几米,粮食检验部门在取样时面临着很大的难度,即使目前粮食取样中推广了最为先进的工具——电动取样器,也难以从粮堆的最底层进行取样,而且也增加了取样环节的复杂程度,而且对劳动力需求较高,取样只能沿着纵向进行,故难以清晰地界定出内部粮堆的质量情况[1]。

(二)所取的样品没有很强的代表性

样品的代表性即为所取的样品是否能够反映出粮堆的实际品质,通过从粮堆中抽取样品来进行粮食品质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可行,与粮食品质的综合判断联系比较紧密。分析当前我国粮食的收购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即为如何对粮食品质进行有效的判断,此方面必须加大解决的力度。目前在粮食收购时,容易出现的情况是:在抽检时按照相关标准判断符合要求,而入库之后的检测却存在问题。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未全面地开展抽检取样工作,取样时未结合样品的实际情况做好层次性、多用性分析,导致将过于片面的样品送去检测,此种取样方式可能会出现以次充好来应付粮食安全抽样检测的现象,导致检测结果与粮食实际质量标准不一致[2];抽样检测具有一定的概率,虽然多数样品经过检测可以达到国家粮食安全标准,但是还是可能有些不符合标准的未及时检测出来,增大了粮库中粮食安全储藏的难度。

(三)粮食流通环节的管理存在问题

我国粮食市场自从改革之后有了很大幅度的改善,逐渐趋向于市场化、多元化,更多的人力资源、资金被吸引到粮食市场中来。这种趋势带动了粮食产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也导致了一些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如经营人员之间的素质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对粮食检验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不能完全贯彻落实国家在粮食安全方面的标准、检测人员专业能力欠缺等,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粮食检测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整体来说,目前我国粮食行业的检验人员中有丰富经验、专业能力强的人才非常稀缺,在领导未对粮食检测工作给予充分重视的前提下,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粮食行业的健康发展、无法保证粮食的安全。此外,粮食入库前检测符合标准、入库后存在问题的情况时有发生[3]。

(四)质检机构检测水平与当前需求不相适应

随着我国逐渐推进粮食流通的市场化,极大程度地影响到了粮食质检结构的发展,在撤销、归并等现状下,粮食质检机构的数量日趋减少,检测的质量水平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粮食质检机构,尤其是一些基层机构,存在的问题包括设备过于老化未及时更新、维护管理不够、经费缺乏等,影响了检测水平,不利于技术人员的发展,导致大量有能力的人才流失,而人才的流失又进一步加剧了粮食质检水平,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5]。而一些新成立的质检机构,虽然配备了先进的设备,但受到技术人员经验、专业能力的限制,无法按照市场的需求有效开展粮食检测工作,在操作流程不科学、经验缺乏的情况下,检测设备的结果时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导致检测结果的多样性,准确性及精准性难以保证[6]。

二、进一步优化粮食检验工作的对策

(一)对粮食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健全规范

粮食的安全生产涉及到多个环节,需要建立起严格、完善的粮食质量管理体系,为各环节粮食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针对多个环节,监管上可采取分段式,并辅助品种监管等方式来有效地推动粮食质量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7]。例如,可将粮食生产过程分隔开来,每个环节有不同的部门承担责任、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监管,各自履行职责。此种监管体系下,后期出现问题后可进行快速追踪,找到出问题的环节,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这就对各环节涉及到的部门、人员产生约束力,确保其真正发挥出责任主体的作用,提高粮食质量监管工作的效率。例如,在粮食的收购、存储、运输等环节中,结合其与粮食质量安全之间的关系划分粮食部门负责检测、监管工作,之后的销售环节划分到工商管理部门开展监管工作。针对当前我国粮食流通管理的体系现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健全完善,对粮食质量检测管理体系的职责进行进一步的细化,明确将职责落实到位,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都要求有专门的机构、人员专门负责粮食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二)不断提高我国粮食检测的水平

要使我国粮食质量、卫生情况得到有效的提高,必须加强监督管理,这就要求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能够充分认识到粮食质量检测机构重要的作用,进而在政策、资金、人才方面加大对此类机构的建设,不断促进其发展,为各地粮食安全生产提供很好的保障作用。一是在检测机构、网点等方面加强建设,使检测力度从根源上得到提高,为了提高粮食质量检测人员的监测水平、责任意识,需要对其开展全面的培训工作,确保其对粮食检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深入心中。二是对现有的检测设备、办公条件等进行改善,积极引进国内外粮食检测方面的先进技术、设备等,尽可能提高粮食检测的准确性、提高效率。加大对粮食检测新技术的自主研发力度,不断使我国粮食检测能力有所提高。

(三)推动粮食流通管理体制的健全和发展

当前我国各级粮油检测部门主要负责本级粮食流通管理,市场上也有一些第三方粮食检测检验机构补充到粮食检测队伍中来,此类第三方机构检验的设备更加完善,粮食检测人员队伍也更加专业、年轻化,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粮食检测工作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当前粮食检测部门存在设备老化、资金及人才缺乏的情况下,应该将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作用积极地发挥出来,以不断健全我国粮食流通管理体制。粮食收购、储存企业和其他粮食经营者,应当建立粮食质量档案[8]。中央和地方储备粮的入库质量应当符合规定的质量等级要求。储备粮承储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储备粮的入库检验和质量把关,严格执行日常监测制度,合理安排轮换,确保粮食储存安全、质量良好。

(四)对各地粮食检测的标准实施统一化管理

结合当前我国粮食检测实际,需要加大对现有粮食检测方法的整理、完善,就粮食安全检测制定出统一化的标准,以免各类不同标准在市场上推广后导致粮食质量检测的结果出现多样化。储备粮经营管理企业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委托有资质的粮食质量检验机构对储备粮入库质量和储存质量进行定期检查。粮食收购和储存企业应当按照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对入库的粮食进行质量检验。中央和地方储备粮承储企业还应对粮食储存品质进行检验。此外,结合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实际需求,就粮食交易方面建议进一步提高标准,要求粮食经营主体在粮食交易时统一按照规定实施。统一标准的制定,有助于检测人员在开展工作时有法可依。

三、结语

粮食的安全生产问题是一个国家长久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需要各级部门加大对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管理。这就需要对当前粮食质量检测中的问题开展深入的剖析,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张玉杰。探讨当前粮食检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4(21):20.

[2]廉晓。当前粮食检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45(10):95-96.

[3]隋燚。粮食检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研,2015(29):297.

[4]杨一鸣,门柳。粮食检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食品安全导刊,2017,(18):69.

[5]孙慧叶。粮食检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食品安全导刊,2020(21):60.

[6]赖丽琼。我国粮油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食品安全导刊,2017(12):61.

[7]周婷婷。粮食检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析[J].现代食品,2016(01):46-47.

保健食品储存制度 篇2

20__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结合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实际,积极开展解放思想主题教育活动,以大讨论活动为载体,我局将大讨论活动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紧密结合,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了全县人民群众的意识用药安全。现将半年工作汇报如下:

按照《__市20__年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点》要求,在药品监管方面我局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强对基本药物质量监管,落实监管责任。从今年3月初开始到现在,对37家药品经营企业进行了以规范基本药物采购资质查验备案、药品购进票据管理、药品储存销售等为内容的专项检查,从源头上把关,堵住了无药品经营资质的游医药贩将假劣药品流入我县药品流通领域的渠道。二是加强药品日常监督检查,严厉打击制售、使用假劣药品违法违规行为。截止6月30日,全局出动药品执法人员170余人次,监督检查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__5家次,查处药品医疗器械违法违规行为案件28件,药品、医疗器械打假治劣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三是开展了药品流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从4月开始的集中检查和督导阶段,我局监督检查药品批发企业2家,零售企业32家,从进货来源、处方药销售、供货企业资质、购销票据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5份。四是对药品经营企业开展了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跟踪检查,跟踪检查药品经营企业26家。五是开展了药品医疗器械专项检查,对山参胶囊、假冒数字式体温计等23种药品、医疗器械进行了拉网式排查,检查药品经营企业52家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95家。

一是开展了春季学校、托幼机构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重点对食品进货索证索票、台账记录、餐饮具消毒、健康检查、硬软件建设等几个方面重点进行检查,共检查学校食堂(包括幼儿园)29所。二是对民办幼儿园食堂进行规范整治,目前全县7家民办幼儿园,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2家,其他5家正在改造中。三是开展可小饭桌专项整治,根据《__市小饭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意见》,对全县38家小饭桌进行了逐户排查,整治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当中。四是加强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今年以来,我们加大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对于经过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或《现场检查意见书》仍不改进的,均给予了相应行政处罚。到目前为止,共检查餐饮单位86个,责令改正9户,行政罚款8户,罚款2.1万元。取缔1户。下达《现场检查意见书》85份。提出改进意见243条。

1、加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宣传工作。逐步提高餐饮服务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在全县范围内继续营造食品安全人员有责的氛围。2、在全方位开展监管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在食物中毒好发的季节、容易引起中毒的环节、以及场所开展监管。 3、严格规范餐饮服务行政许可。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行为。4、继续开展打击“地沟油”、非法滥用添加剂等违法行为。5、进一步加强餐饮服务单位食品进货索证索票制度的监督检查。6、加强基本药物监管,确保药械安全。7、加强对经营、使用假劣药品打击力度,确保全县人民用药安全。

保健食品储存制度范文 篇3

关键词:粮食检验;粮食储备;质量监管;质量管理

粮食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消费者的需求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粮食质检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储备粮的仓储管理和质量管理更需要不断地强化专业标准、提升新的检验方法、检验能力和仓储知识、提高和完善粮食检验工作,切实有效地保证仓储粮食部发生品质变化,充分适应市场要求。

1 粮食质量检测工作的意义

通过对粮食质量的检验,可以有效的把握粮食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确定粮食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霉变情况,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避免,保证人们使用的粮食产品安全,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由于粮改后的粮食经营多元化、市场化,一批又一批新的粮食经营企业不断兴起,有的经营者不懂粮食检验,不设质检部门,不配检验员;有的虽然安排了检验人员,但没有从事过粮食检验;较高素质的粮食检验人员非常短缺,从而在粮食经营流通中形成了粮食检验薄弱环节,粮食收购入库第一关把不严,入库粮食品质不清,储藏期间不懂检验、不做检验,有的出现坏粮,交易的粮食质量模糊,加之国家质量监管不够,常有纠纷产生,给经营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给国家带来不安定因素。因此,当前粮食流通体制下的粮食检验工作现状亟待改善。

2 我国粮食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我国粮食质量检验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其粮食检验工作的质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一定的影响,还破坏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2.1 粮食检验质量不达标

粮食入库前要进行严格的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能入库进行储藏,一些重要的指标比如含水量、杂质量、硬质率等指标必须达到标准后才能入库,这样才能保证入库后不出问题,或是减少粮食在储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具体的检验过程中,往往不能做到理论上的结果,检验的合格率大打折扣,影响了粮食质量,使粮食在储存中发生霉变、腐化等现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阻碍粮食检验达标的因素多种多样,因为粮食的采购通过不同的渠道实现,而生产粮食的多为个体农户,一体化的机械收割提高了生产效率,省去了传统农业收获中如脱粒、装袋等步骤,节省了时间,但是也给粮食的检验工作带来了困难,因为机械脱粒后会增加粮食的有机杂质,因此难以检验质量。粮食收购来源不同,粮食的品种、成色等也不尽相同,这增加了粮食检验的工作量,也给粮食取样带来了不小的难题。一些粮商为了经济利益,将不同质量的粮食分层装袋,在粮食检验中不能挑出有代表性的样品,造成粮食检验质量不达标,入库后粮食常常出现问题。

2.2 粮食流通环节管理存在突出问题

现阶段,随着社会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粮食市场也在逐步的改革,粮食产业逐步实现了市场化与多元化,粮食流通工作得到较快发展,但是,在利益的动之下,很多人忽视了粮食检验工作,不能对流通的粮食进行科学检验,这就导致了各种问题的出现。甚至有些粮食经营企业没有设置质检部门,粮食检验工作在实际的流通过程之中形同虚设。

2.3 质检机构网络亟待健全

随着粮食流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部分粮食质检机构受体制改革的影响,或归并,或撤销,就是存在的也因仪器设备老化,维护、更新费用不足、业务经费缺乏保障等原因,造成技术人员流失,质检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新成立的质检机构也受经验、技术、设备和人员的影响,满足不了社会对粮食质检机构检测能力和水平提出的新要求。近年来,我国各省市及地区都配置了中心化验室,除了配置了专门的设备及人员外,有些加工企业也都设置了相应的机构,形成完整的质检网络体系,基本可以实现每批粮油检测的安全,市场开发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粮油质检工作被弱化,导致质检人员流失严重,很多机构被撤销或合并,完善的网络被解体,粮油质检机构数量逐渐减少,同时具备相关检验专业资格的人逐渐减少,严重制约我国粮油检验工作的发展。

3 如何加强储备粮的质量管理

对正常储存的粮食进行质量检测,一方面可以利用检测数据对粮食质量状况进行客观评价,指导粮食收储和合理应用储粮技术,另一方面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储存条件、不同储存方式、不同仓型、不同粮食品种储存期间品质变化规律的技术研究,根据粮食质量数据变化调整储粮技术应用实施,保证储粮质量符合绿色要求,使质量检测为优化储粮技术服务。

3.1 建立适应新时期科学储量标准

大量事实证明,储备粮的质量是安全储粮的基础,是满足国家粮食需求的前提。以往,在粮食供销存和加工等环节的中,我们在重数量前提下,对粮食的质量的检验更多的是只是从容重、杂质、水分、生虫、发霉等这些外表方面上加以判析,要求水分和等级符合要求,然而,很少把注意力放在其储存和食用品质及其变化上,这样很容易出现因储藏粮食的食用和加工品质差,销售困难,更严重的是造成大量囤压或品陈化的现象。所以,上述表面的质检工作已经不再适应中储粮管理的要求标准,必须通过科学地分析和严格的掌握粮食的品质变化,有效合理地指导轮换;应用科学的保粮方法延缓粮食的陈化反映,力求保持粮食的食用品质、种用品质和加工品质。

3.2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新时代经济上的竞争是信息的竞争、科技的竞争,而未来政治上和军事上的竞争是生物上的竞争和粮食上的竞争,以政策为引导,切实抓好科学储粮工作。原来的生产技术落后,粮食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都很难有更高的要求,只能满足人民的温饱问题,而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粮食的产量有了大幅提高,品种也越来越丰富,而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是日益提高,这就对粮食的品质上有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要注重品质、口感、营养,所以粮食存储也要改变过去的标准,更要注重粮食的品质问题,要深刻理解储粮的重要性,把科学储粮当成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一方面鼓励农民种好粮、卖好粮、卖精品粮。另一方面也要对储粮机构的人员进行培训及指导,明确职责,严把储粮的质量关,坚决杜绝不合的粮食入库,并严惩工作的中失职行为。改变老观念,树立新思想,跟上时代步伐,要以粮食最佳食用品质和用途,以及确保储备粮常储常新为管理目标而不懈努力。

3.3 推动检验技术的提高

在有效提升粮油检验工作质量的过程中,应该给予检验技术以充分的重视。首先,粮油检验机构应该将农业高效的技术优势充分利用起来,有效对接科研发展和检验实践,使农业高效的科研成果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向生产力转化,同时将更多的第一手资料提供给农业高效的科研工作;其次,加大支持粮油机构人员科学研究的力度,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粮油检验科研成果以一定的奖励,从而将广大粮油检验人员的科研热情充分激发出来。

3.4 加强粮食品质和内在成份检测

S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对粮食的需求已从解决温饱的初级阶段向追求营养和品质方向发展,粮食产业已经开始向深加工、精加工和优质化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对粮食检验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单纯依靠感官及物理方法来检验已无法满足现在粮食检验工作的需求,也无法很好的掌握粮食的质量。在粮食检验工作中常规的检验方法主要是对水份、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进行检验,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营养的需求,所以各种微量元素和各种维生素的检验也被提到了重要日程上来,这些元素虽然在粮食中的含量较少,但其对人体的作用却是十分明显的,所以在粮食检测中,要针对不同的品种、不同地区对其内在成份进行分析检验,从而确定出营养价值高,对人体健康更加有益的优质品种。从而根据营养价值和人们的喜好还适当的调整当地的粮食种植结构,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粮食检验工作是需要不断加强和发展的工作,在实践中要结合不同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提高其检验技术水平,社会在快速的进步,市场上的粮食产品也发生着较快的变化,所以粮食检验工作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3.5 构建绿色储粮新体系

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在任何情况下,粮食安全都处于极端重要的位置。完善粮食储备体系,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粮食卫生指标的检测是检验工作的重要环节,确保食用安全是国家法律的要求。各仓储部门应该积极推行低温储藏,竭尽全力避免虫害滋生,减少熏蒸残留,达到绿色储粮的要求。对仓储部门来说,粮食的质量体现的不只是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的程度,更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形象和生命力。伴随着存储时间的延长,粮食品质很有可能发生改变,这就要求我们的检验人员不断学习研究、提高专业检验和管理技术水平,不断探索防治粮食品质陈化劣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确保粮食品质的前提下,使存储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减少粮食的损失,加强粮食品质检验工作,让粮储的经济效益和质量管理同步发展。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储备粮的仓储管理和质量管理更需要不断地强化专业标准、提升新的检验方法、检验能力和仓储知识、提高和完善粮食检验工作,切实有效地保证仓储粮食部发生品质变化,充分适应市场要求。

结束语

作为粮食工作的基础,粮油检验工作的政策性与社会性较强,一旦质量出现问题,除了会造成经济损失外,还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粮油质量检验水平,加强每个环节的控制,保证产品的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安全产品,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指南。中国计量出版社,2011.

[2]沈朝,黄海涛,李家勇。浅谈加入WTO对粮食检验工作的冲击及其对策[J].粮食仓储科技通讯,2003(3):6-7.

保健食品储存制度 篇4

关键词:食品物流;构建;卫生

中图分类号:F40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当今倡导健康饮食,而食品安全作为影响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已经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近期,社会上的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而人们对食品行业的质量水平的要求却越来越高,控制好食品物流这个环节很大程度上也就能较好的解决食品的安全问题。除了解决食品的市场销售环节的问题之外,更要解决食品在物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食品物流的内涵

(一)食品物流的定义

食品物流是专业化物流的体现。食品相对于其他产品具有特殊性,一方面,食品流通要求保鲜保质,及时送达;另一方面,食品与人身安全和健康息息相关。食品物流作为物流系统的一个分支,在物流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食品物流的定义目前尚未明确界定。

(二)食品物流的特点

1.不稳定性。由于食物的生长规律,决定了食品物流的供应和采购都具有季节性特点,所以食品的采购,运输,储存,加工等环节相对不稳定。2.卫生无害。食品在其供应链上要求安全无害,保证生产流通过程中卫生、干净。3.对仓储、运输的环境条件要求较高。不同食品其运输和储存条件有着不同的要求。4.专门化的物流设备。食品存储、搬运、配送、运输、包装、加工等环节采用了特殊的物流设备。5.要有有效的食品供应链。

二、构建食品物流系统的意义

(一)现阶段我国食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1.相对落后的物流技术,物流设施传统。2.较低的保藏效率,耗费较大,影响食品的储存成本和配送成本。3.各地区食品物流发展不平衡,食品供应链构建不完善。4.在食品流通过程中对食品卫生与质量的安全控制不够,缺乏全面质量意识。5.食品生产与流通的响应度不高,缺乏有效的信息系统。

(二)食品物流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1.我国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存在的不均衡性,而对食品物流的需求又是巨大的,所以我国食品物流具有较大的潜在市场。2.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多样化,食品物流能打破食品供应的空间限制,同时保证食品产业的稳定发展。3.专门的食品物流系统保证了食品生产流通渠道的卫生安全和产品质量,有效的防止食品安全事故。4.食品行业构建了高效的食品供应链,是食品行业高速发展的标志,是食品行业的竞争优势的高度体现。

三、食品物流体系构建

(一)食品安全与食品物流的关系

食品物流系统从食品的供应,运输,加工,包装,储存,以及流通配送等环节,这些都与食品的卫生与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

1.食品安全与供应。食品的原料供应是控制食品安全的首要环节,在食品采购过程中应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负责采购的人员应该对食品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依照相关标准检验食品,合理控制食品安全的源头,减少后期食品安全管理的成本。

2.食品安全与运输。运输是食品物流必经环节,能平衡食品需求的空间分布。运输规划合理,节约食品的在途时间,保证食品的质量与安全。装卸过程也要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在运输环节应注意食品运输时的环境的变化,采用适当措施防治各种食品安全问题。

3.食品安全与食品加工。食品的生产物流主要体现在加工的等待过程与生产加工过程,加工等待过程要注意食品原料在加工等待中的储存条件以及搬运设备对食品卫生安全的影响,在加工过程中要控制原料的使用,注意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以及相关原料的检验标准。

4.食品安全与食品包装。食品包装本是用于保护食品,防止食品污染,保证食品的品质与安全的。但近期由于包装材料的本身导致食品的安全事故频发。内包装直接接触食品,对其包装本身的卫生与质量应有相应要求:包装材料的毒性,印刷油墨的标准,包装使用的添加剂等,如果不控制好包装质量,将会影响到食品安全;对包装管理上也应该严格控制,如包装生产日期的印刷,特殊食品应有相应特殊说明等。

5.食品安全与食品储存。食品在存储过程中应合理控制食物储存的环境,如温度、湿度、通风条件、透光程度等。还要合理的控制好储存时间,及时安排好食品的出入库,保证食品的合理流转,确保食品质量。

6.食品安全与食品配送。由于一般食品配送周期较短,食品的配送通常采用日配形式,在配送过程中应注意配送时间的控制,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分拣与配货也应注意不同性质的食品之间的相互影响,保证食品的食用口味与质量。

(二)食品供应链体系的构建

1.延伸食品供应链,构建食品制造与食品物流一体化。据统计,发达国家食品加工业产值与初级农产品产值比为3.4:1,而我国比例为0.8:1。在国内,食品物流只局限在初级食品原料的储运过程,食品供应链条较长。而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食品供应链的缩短是食品物流体系的发展趋势,即从农场到餐桌,实现食品的直接配送,构建统一的加工系统和配送系统,实现食品信息的共享化,以确保食品的品质与安全。

2.构建食品物流的标准化体系。国内食品物流标准欠缺,而且食品物流的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也缺乏高效的组织配送体系。对食品物流系统的标准化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不断强化食品物流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降低相应的物流成本,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3.构建全面食品供应链的监管体系,保证食品安全。由于食品供应链监管的漏洞,食品企业责任意识淡薄,为谋求利益企业往往生产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企业不仅仅需要加强监管,还应该形成完备的信用体系制度,及时公开食品信息,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

4.充分发挥供应链下游的积极影响作用。在食品物流体系的构建中,应积极发挥需求方(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与质量的影响力,通过社会舆论来改变食品的市场秩序。

参考文献:

[1]李旭。我国食品供应链的现状及管理对策[M].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11.

[2]斯樊锋。食品供应链管理[M].物流科技,2005.10.

保健食品储存制度 篇5

一、从市场食品中科学选定我军野战食品系列

在充分考虑地理位置和布局前提下,从全国范围内的市场上所供应的各种名牌或优质食品中,选择若干个相应的品种,搭配组合成营养合理、口感好、运输、分发、食用方便、分别适应不同人员、不同作战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系列食品。其品种的选定只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战术性能好,便于携带,方便食用,营养丰富,热量充足,口感较好,储备期较长,运输性好。二是市场供给能力强。所选品种成本费用较低,易筹措供应,生产潜力大,生产能力强,厂家信誉好。三是符合有关标准。其中包括食品卫生标准,我军战时食物定量标准,营养供给标准,每个餐谱所供能量能满足相应人员的基本需要。

二、采取招标订货形式进行生产与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