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 > 工作文档 > 工作计划 > 教学工作计划 > 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18篇)正文

《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18篇)》

时间:

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精选18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主要新单词:cry break monster

2.学会运用核心句型Did you…?Yes, I did. / No, I didn’t.

(2)能力目标

1.了解使用一般过去时的一般疑问句。

2.能用一般疑问句来询问过去发生过的事情。

(3)情感目标

了解西方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学会关心别人,学会坚强的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教学重点:

能正确运用核心句型Did you…?Yes, I did. / No, I didn’t.就过去发生的事情提问和回答。

教学难点:

动词的过去式:Did+动词原型? scary/ monster的发音

课前准备:

单词卡,录音机,CAI,Ms Smart和Sam Amy和Tom的卡片。

教学过程:

一、Greeting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s: Good morning. Miss Yan.

T: How are you, today, ? S: I am fine!

二、Warming up

T: First, let’s say a chant together, ok?

Ss: Ok. T: Ok,stand up. ……

T: Today, I will divide you into 4 groups.

If you do very well, I will give you a point.

And which group can finish the picture, you are the winner, understand?

三、Lead in

T: Ok, now, Look at the screen, please.

Last week, I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I read books and I listened to the music then cleaned my room.(6个)做图片

T: And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

OK, you please. S1: …。

S2: …。 T: And did you....?(2.等出示完no,I didn‘t时候在出示)(没说到我所示范的动词短语时问)

Ss: No, I didn’t.(1.先出示教具) (对主要句型进行操练,对话练习等)

T: Did you watch TV? Did you see a scary thing?

T: Did you play with your toys? S1: Yes, I did.

T: You know I played with my toy, right? And I broke my toy.拿出实物(对全班讲)

And did you break your toy?(对S1)

四、Presentation

(1)T: Ok, now. look at the picture. Who is he?

Ss: He is Tom. T: Tom is crying. What’s the matter? Do you know?

Ss: No. T: Ok, let’s listen to the CD-ROM.

(2)再听一遍,出示问题

1. Did Tom fall?

2. Did Tom break his toy?

3. Did Tom see a scary thing?

(3)Check the answers. Where did you find the answer?找出答案所在图片进行操练

(4)操练课文T: Ok, now, read the text toghter.

T: Now, read the text in your groups.

T:分角色朗读

五、Game

Monster,monster,did you…?

六、Homework

1. Use these sentences to make a short dialogue with your partner.

2. Read the text for 3 times.

教具准备:

1. 评价方式:做四个玩具卡片,将玩具卡片拆分来当评价方式。每组都事先给他们一个玩具图形,如果表现好的话,就在给她们奖励另外一个玩具评价卡片,如果表现不好,就在原有的评价卡片上拆掉一片,同样导入,这是在break your toys。

2. 本文是重点新词和重点句子都用卡片的形式做出来:cry、break、monster

3.做Tom、Amy及Ms smart的卡通头像

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基本理解故事大意。

2、能听懂、会说、会认读单词:cryfallreakscarymonster

3、能基本会用句子“Did you…”询问过去是否发生过某事并作出肯定或否定回答。

情感态度目标

1、在活动中体会关心他人和被他人关心的感觉。

2、在模仿、扮演、合作学习中进一步体验英语学习的快乐,敢于用英语进行表达。

文化策略目标

1、在听、说、演、练活动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2、学会倾听他人,愿意在小组中合作、交流。

重点难点:

1、能基本会用句子“Did you…”询问过去是否发生过某事并作出肯定或否定回答。

2、能正确理解和认读单词:breakscarymonster

教学准备:

课件、人物头像、单词卡、录音机、磁带等

教学过程:

Step1 Warm-up

1、Greetings.

2、Free talk.

3、Say a chant. Talking with the teacher. Say a chant.

拉近师生距离,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Step2 Lead-in

Are you happy? But look at our friend Tom.

He is not happy. He’s crying.Do you know why?

Let’s listen and find out. Listen and think引入主题,带着问题整体感知语篇。

Step3 New

1、Why is Tom crying?

He saw a monstor on the TV.teaching

2、listen, point and find “did,didn’t”。

“We know the reason now.

But Mumt、Sam and Amy didn't know. Let’s listen again and find out: How did they ask? And how did Tom answer? Do the listening activity.

带着任务听第二遍,找出关键词。

3、Ok, did you find “did,didn’t”。

Let’s read after the tape together. Read after the tape.

逐句跟读,解释新词,进一步理解语篇。

4、Read in roles. Read in roles.分角色跟读,再次强化认读。

Step4 Practice

Make a survey(show some pictures on PPT.) Tom saw a monter on the TV.

How about you?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先示范,后分组练习,再展示。

1、Ask and answer with the teacher.

2、Practice in four

3、Show time.在图片的帮助下进行半控制操练,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语言输出。

Step5 Sum-up

1、You did a very good job! Let’s see who is the winner? The winner gets the points.及时评价,激励学生持续学习。

2、Today’s homework:

a.make a survey about your friends .

b. listen and read after the tape for three times. Remember the homework.

布置课后延伸活动,强化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Unit 1 Did you break your toy?

Words Wall Did you fall ? fall break your toy?

1 2 3 4 monstor see a scary thing?

break No, I didn’t. scary Yes, I did.

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篇3

教材分析

这个课时的教学目标本来主要是:

让学生掌握单词听说与认读。本人根据学生的实际程度和课程理念出发。

学情分析

在教学中,新单词的教学都应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呈现,并结合学生已经学过的语言结构、富有韵律和动感的“Let’s do”以及学生所喜好的歌曲和游戏活动进行大面积操练,巩固新语言,最后给出新语言框架,通过老师示范、尖子生示范,让学生学会介绍自己的家,并在交际活动中活化新语言,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1.能听、说、认读单词,并能在实际情景中加以运用。

2.能听懂并发出一些指令,如:Go to the living room/ …. Watch TV. Read a book. Have a snack. Take a shower. Have a sleep.

3.能用下列语言简单介绍自己的家:This is my home. You can see a living room, a bedroom, a …. I can watch TV in the living room, I can read a book in the study ….

4.培养学生对家的热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听、说、认读单词,并能在实际情景中加以运用。

2.能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家,培养学生对家的热爱。

教学过程

Step1: Warm-up(热身导入)

1. 介绍话题

T: Boys and girls, look at the screen. Today, our topic is “My home”. Who can read? (ask some Ss to read the topic)

In this class, we’re going to talk about “home”, everybody here should learn to introduce your home to us. OK?

Ss: OK.

2.Sing a song In the classroom

T: First, let’s sing a song, OK?

Ss: OK.

Step2: Presentation(新课呈现)

1.教学living room

(唱完歌曲,多媒体出示一幅living room的图片。)

T: Is this a classroom?

Ss: No.

T: What is it?

Ss: Living room.

T: Yes. This is a living room. Follow me: living room, living room.

Ss: (read one by one)

T: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living room?

Ss: I can see a table, a sofa, a …, a TV.

T: Let’s watch TV, OK?

Ss: OK.

T:(多媒体出示一幅TV图。) Do you like watching TV?

S1: Yes.

T: Let’s go to the living room and watch TV.

S1: OK.

T: Go, go, go. Go to the living room, watch TV. Let’s go together.

S1: Go, go, go. Go to the living room, watch. TV.

2.教学study

(多媒体自动切换成study的图片。)

T: Is this a living room?

Ss: No.

T: Oh, we’ve got the wrong way. What is it?

Ss: A study.

T: Yes, this is a study. Follow me: study, study.

Ss: (read one by one)

T: What can you do in the study?

Ss: Read a book.

T: (多媒体出示短语read a book。) Do you like reading books?

Ss: Yes.

T: Let’s go to the study and read a book. Go, go, go. Go to the study, read a book.

3.教学kitchen

T: Oh, I’m tired. I feel a little hungry. I want to have some snack. (教师拿出一些小点心,并吃上一块。) Do you want to have a snack?

S1: Yes.

T: Here you are. Have a snack. Who want to have snack?

Ss: I want to have a snack.

T: Oh, snacks are gone. Where can we get some?

Ss: Go to the kitchen.

T: (多媒体出示kitchen图片和单词) Follow me: kitchen,kitchen.

Ss: (read one by one)

T: Let’s go to the kitchen, have some snack. Go, go, go. Go to the kitchen, have a snack.

4.教学bedroom

T: (多媒体出示一些家具和小电器。) Look at these things. Can you help them get home?

Ss: Put the TV in the living room./ Put the ….

T: Oh, where should the bed go?

Ss: Go to the bedroom.

T: (多媒体出示bedroom图片和单词。) Follow me: bedroom, bedroom.

Ss: (read one by one)

T: Let’s sing a song “My bedroom”, OK?

Ss: OK.

5.教学bathroom

(唱完歌曲,多媒体自动弹出Mike的画像,并伴有声音“I’m tired. I want to have a sleep.”)

T: Oh, who comes? Can he have a sleep right now?

Ss: No. He is too dirty.

T: Yes. I think he should take a shower first. Take a shower, are you clear?

( 多媒体出示一张淋浴的图片。)

T: Take a shower. (教师边说边做动作。) Who can do like me?(请学生边说边做动作。)

T: (教师指着Mike的画像。) Where should he go?

Ss: Go to the bathroom.

T: OK, let’s go. Go, go, go. Go to the bathroom, take a shower.

Step3: Consolidation(巩固与操练)

1. Let’s do

T: Now, let’s chant and do together.(教师播放课文Let’s do的录音。)

2. 说说房间名

T: (多媒体出示一张home的图片。) This is my home. You can see a living room, a study….

Who can say like me? (请部分学生学着说。)

3. 贴贴房间名

T: Now, please take out your pictures and write down the name of your rooms.

(学生拿出自己的home图,将单词卡片贴到相应的房间。)

Step4: Extension(拓展延伸)

1.介绍自己的家

T: (多媒体出示一张新的home图。) Look, boys and girls, this is my new home. You can see a living room, a …. I can watch TV in the living room, I can read a book in the study …. Can you introduce your home now?

Ss: Yes.

T: Take your pictures and introduce your home with your partner.(多媒体出示师示范语言,学生同桌介绍自己的家。)

T: Now, who can introduce your home to the whole class? (请部分学生向全班介绍自己的家。)

T: Well done! Now, please walk around the class and introduce your home to your friends. (学生在教室自由走动,向朋友介绍自己的家。)

2.Homework

T: Today, we’ve learned how to introduce your home and you’ve done a good job. Please introduce your home to your teachers after the class. Bye-bye!

Ss: Bye!

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3个生字。

2.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并默写《出塞》。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难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积累了不少的古诗,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这几句古诗,你们会背吗?(出示课件)

2.同学们,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吗?(都是描写边塞军旅生活)我们把这种描写边疆地区军旅生活和自然风光的诗,称之为边塞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唐代著名的边塞诗——《出塞》。(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解诗题

1.“塞”是什么意思?(边关要塞)“出塞”是什么意思?(到边疆戍守边关)

2.简介作者和背景。

人们常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充分的预习可使你在课堂上学得更轻松,关于王昌龄,关于这首诗,你有哪些了解呢?老师这里也有一些资料。(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三、明诗意

1.了解了诗题,了解了诗人,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现在你们默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每句讲了什么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用问号标出来,也可以借助书下的注释帮助理解。

3.生汇报『』

(1)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学生汇报交流不懂之处。

(3)现在,谁来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一说?指名说,自由说。(教师适时讲解“互文”这一文学知识)

(4)现在,带着你们的理解再读这首诗。(齐读)

四、悟诗境

1.古人常说:“诗以言志。”就是说诗要表达诗人的一种情感,这首诗,想要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呢?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长河,回到唐朝,再度走进这首诗。请学生们齐读诗的前两句。读了这两句,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

2.这样的画面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感受?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荒凉的 萧瑟的……)

3.(配乐)是啊,宁静的夜晚,偏远的边关,清冷的月光,戍边的战士,这是一幅多么孤寂、萧瑟的画面啊!让我们和着音乐,和老师一起来读读这两行。(师生同读)

4.遥望明月,我想到了诗人李白的一首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凄冷的夜晚,戍边的战士们望着天空中那一轮明月,他们会想些什么?(想到了故乡,想到了家人……)因为太思乡了,所以,他们不禁回首,向家的方向望去,他们望到的是什么?

5.老师这里有一个小资料,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资料)仅山东一地的戍边战士,能回家的十个里面只有两三人,回家有希望吗?回首有用吗?正如唐代诗人高适所说:(课件出示)征人蓟北空回首。

6.他们只能面对这样的现实,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前两句。

7.人未还,心相系,和战士们同处在一轮明月下的亲人又是怎样一翻情景呢,高适是这样描述的:(出示)少妇城南欲断肠。读着这一句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怎么理解这一句?

8.仅仅是少妇在盼吗?还有谁在盼?(父母在盼,儿女在盼……)他们那白发苍苍的双亲老泪纵横地说——“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他们那可怜的妻子在哀怨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他们那孤苦的孩子在哭喊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9.同学们,我想用一个“悲”字就能概括他们此时心中的痛苦、无奈。

10.这就是战争带给我们的痛苦,战争一直延绵不断,思乡的征人,除了想念家人,还在想念谁?(齐读后两行)师简介李广,出示李广资料。

11.这样的将军怎能不让我们怀念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后两句。

12.为什么唐代的士兵在思念他?(希望能有一位像李广一样的将军来带领他们保家卫国,希望朝廷能够起用良将……)

13.这时他们除了有思乡的情怀,还有什么情怀?(誓死守卫祖国边疆的情怀,爱国的情怀……)其实,王昌龄也和战士们一样,有着相同的情怀,所以,才写出了这样的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齐读后两行)

14.这就是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忠诚,感天地;他们的英勇,泣鬼神。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读出他们的豪情壮志。真的越是悲苦,就越是豪壮,这就是唐代边塞诗的特点——悲壮。在悲壮中还饱含着深深的爱国之情。

五、回顾全诗,拓展延伸

1.现在,假设你们就是戍边的将士,你们矗立在边关,思绪万千,有悲有壮,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我们的悲壮情怀吧!(生配乐齐读)

2.和《出塞》一样有着悲壮情怀的边塞诗还有很多,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课件出示)

六、布置作业

收集你喜欢的边塞诗,并摘抄到采集本上。

板书设计:

出塞

戍边艰辛

期盼良将

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篇5

教材分析

1.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对话课,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学生能熟读课文,会运用句型结合实际情景进行对话。本节课是继第二单元How much 之后的继续学习,学习Whose 开头的问句及其的回答,为第四单元的学习做铺垫。

2.核心内容是能运用Whose .... ?It’s..../They’re...进行对话问答

学情分析

1.学生经过一年多的英语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学习感知英语对话的能力,对一些简单的课堂用语都能理解,同时对新知识及句型的理解也有了一定的接受能力,我相信通过我的进一步讲授,学生会掌握并运用这节课的新句型。

2.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在教授的过程中我将以教师为主导、以活动为主线,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互动对话,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认读单词 CD noise study walkman radio computer video television

2.技能目标:能熟读课文对话;

会运用下列句型介绍物品是谁的

Whose .........

It’s......../They’re.......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团队合作及竞争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熟练认读单词CD noise study walkman radio computer video television

难点:会用本课句型

Whose .........

It’s......../They’re.......介绍某物是某人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生唱英语歌曲,师生问候,导入新课,板书课题Unit 3 Whose CDs !

2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

二、先学、后教。

Task 1 Learning words

1.出示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事物或图片,体会单词意思,然后通过跟着多媒体读、集体读、分组读等形式记住他们,比一比看谁学得快、读的准。

2、教师创设情景呈现新单词 noise study walkmanradio computer video television

并引入句型

Whose .........

It’s......../They’re.......

3、师领读单词

4、运用跟着多媒体读、集体读、分组读的不同形式认读单词。

Task2 Learning the text.

1.出示自学指导二:

先跟着多媒体视听课文,然后同学们在运用跟读、自由读、分组读、男女生读、小组角色扮演比赛读等方式把课文读熟,比一比、赛一赛看谁们读得流利、读的准确。

2.出示课件,学生们再次视听课文。

3.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跟读,同时注意带感情的读、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

4.学生集体读、分组分角色读、自由读课文。

Task3.Practise

运用刚学的单词和句型同桌、小组互动练习。

三、当堂总结

先让学生总结、讨论,然后教师补充修正。

四、当堂训练

用课件出示习题学生练习,之后,先让学生讨论互评,再教师讲解疑难。

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四个名词sunglasses, gloves, umbrella, scarf。

2、在A部分对话的基础上,运用本课时及A部分学过内容进行实际的交际活动。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自己搭配不同的服饰。

教具准备:ppt课件、单词卡片。

教学重点:本课时的四个单词。

教学难点: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词汇,根据不同的天气选择正确的服饰并交流。

教学过程:

一、warming up

1、Let’s sing.(尽快将学生从课间拉到英语学习中来。)

2、Review.(复习第五单元一组“clothes”单词,用旧知来引出新知。)

3、Let’s group.(将复习过的单词进行分类,有利于之后更好地开展对话。)

二、presentation

1、a.通过两个对话完成购物。

b.Shopping bought a pair of shoes and a hat.now,she wants to go back home.引出“umbrella”教学。

C.放“umbrella”于对话中的操练。

2、晴天引出“sunglasses”教学,然后对话操练。

3、下雪引出“scarf”和“gloves”教学,通过对话操练。

三、Consolidation

1、Take a trip.(通过百度查找天气,最终Shopping选择NewYork去旅游。)

Shopping:It’s hot. So I put on my T-shirt.

(让学生明白旅游前如何做好准备,不同的天气要穿不同的衣服。)

2、Group work.

Summer holiday is coming.Let’s take a trip.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了解7、8月份各地的天气情况并做选择,最后根据选择的城市准备不同的服饰。)

四、布置作业

1、听录音,熟读P59。

2、完成P59的表格,并说一说。

3.、(自选)和父母亲讨论暑假旅行安排,说说需要的物品。

五、板书设计

Pep4 Unit6 A Let’s learn

umbrella

scarf

gloves

sunglasses

六、教学反思

在进行group work的时候对学生的要求并不是很清楚,有些同学不太清楚课堂学习的要求。课堂上由于第一次参加讲课演示紧张导致原先的教学计划被打乱,原先的教学步骤被打乱,在课程内容上有点急,没有很好的阐述我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希望下次能够更好的表达我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用语的使用不是很流利,在课堂中有些地方想表达的内容自己表达的不是很清楚,不能很好的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我想这也是一名新教师和老教师之间的差距。回校以后我会像,学校优秀的老教师们,如何用最简单,学生最容易接受的语言来表达教学内容。经过这次的教学评比,我看到了自己与其他优秀教师的差距,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更学习到和接受到了全省优秀教师们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教学理念。对我的触动很大,也让我对以后的教学表达指明了一条道路。感谢这次的活动,让我们这些新接触教师岗位的新人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给我们新人提供了表达自己新教学理念的平台。

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篇7

一、教材介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PEP)》是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与加拿大LingoMedia国际集团合作编写的一套全新的小学英语教材。这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编写而成的。这套教材已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并被推荐从x年9月起在全国使用。这套教材共8册,每学期一册,供小学3—6年级的学生使用。

二、教学目的

本套教材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适当介绍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重点

1、强调语言运用

本套教材体现了交际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教材在整体构思、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法选用等方面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贯彻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应用的基本原则,把知识和技能目标融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中,从而体现了把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结合起来的总思路。本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起始阶段采用“全部动作反应法”,让学生在有节奏的歌谣中体验语言,在活泼优美的旋律中感受语言,在轻松愉快的语言活动中输入语言,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唱中学,在玩中学,从而为培养他们用英语进行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2、注重能力培养

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讲,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会学习。开发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习策略,培养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套教材在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学习评价上都贯穿“学会学习”的主题。学生用书的设计十分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运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的能力,如:Let'sfindout/Let'scheck/Readandthink/Tasktime等活动。力求用简单生动、通俗易懂的方式渗透学习策略,鼓励他们能动思考,主动做事,自动调整学习方式,发掘他们积极求知、努力进取的潜能。本教材以及活动手册中还特别设计了学习评价的栏目,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有效地增进他们的自我评价意识,以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

3、突出兴趣激发

本套教材在内容、形式、方法、插图及装祯设计等方面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为宗旨。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选择话题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需求,如:学校、家庭、衣服、天气、动物、购物、数字、时间、蔬菜和水果等。语言材料真实地道、活泼有趣,让学生易学乐学。同时,突出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启发性和创造性;教学形式强调多样化,其中包括对话、歌谣、小诗、歌曲、游戏、任务、绘画、剪贴等,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感知语言,习得语言。本套教材全部采用卡通式插图,色彩鲜艳,图文并茂,装祯设计精美。

4、重视双向交流

本套教材重视双向交流和中西方文化的介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教材选编了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与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同步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如四年级下册学生用书第一单元介绍了小学生在不同课室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第二单元介绍了四个国家的时差;第三单元介绍了汉语中四个外来词语的由来;第四单元介绍了华氏与摄氏两种表示温度的方法;第五单元介绍了不同国家的衣服与鞋子不同型号的表示方法;第六单元介绍了英语中与动物有关的三条谚语。另一方面,本教材还特别重视让学生在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同时,学会用英语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如:中国最近又兴起了“唐装”热,其名称来由多半是唐朝的兴盛让中国人感到自豪,这在第三单元的Goodtoknow中就有所涉及。

5、融合学科内容

教育部在新课程设计中,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学生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满足人际交往的需要,也是为了用英语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新教材依据“学会求知(Learnhowtoknow)”的基本精神,十分重视在学习内容上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兼容并蓄,精选学生最需要了解的、最感兴趣的、最易学会的、最有普及价值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知识内容,融入到语言材料之中,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能够接触到自然科学、社会文化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帮助他们认识和了解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这个世界。

四、教学方法

(一)会话教学(Let'stalk/Let'splay)

本教材的会话部分设计了各种真实自然的情景,并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其目的在于分散教学难点,循序渐进,便于表演。四年级儿童的特征就是爱玩,好表现自己。因此,用表演和游戏的形式来进行交流,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是最恰当的。

(二)词汇教学(Let'slearn/Let'sdo)

学生用书中的单词都是围绕话题集中归类出现的,这样有利于记忆和开展课题的讨论。在词汇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巧用实物、头饰和卡片(Let'slearn)融词汇于会话教学中,

充分发挥TPR活动的优势(Let'sdo)。

(三)语音训练

四年级上册学生用书中安排呈现了26个英文字母及其例词,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其中的21个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在此基础上四年级下册学生用书又安排呈现了五个元音字母在单词中长短不同的发音。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无需强调这五个元音字母在开音节和闭音节的不同读音,而是要启发他们通过仔细阅读自己总结出长、短音的规律,并鼓励他们找到更多学过的单词印证这一规律或者按照读音规则读出没有学过的生词,从而给予学生成功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歌曲与歌谣教学(Let'ssing/Let'schant)

本套小学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大量使用歌谣与歌曲来导入或巩固学习各单元的重要词汇和基本句型,让学生在活泼轻快的旋律当中熟练掌握目标语言。随着年级的增高以及教材语言内容的不断深入,歌曲和歌谣又可以用来扩展语言、加大信息输入量,尤其是为后面课时的重点、难点问题做好铺垫。实践证明歌曲与歌谣能起到很好的分散弱化难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当中给予足够重视,反复播放使用。

(五)趣味故事教学(Storytime)

学生用书每个单元C部分的趣味故事不仅仅是给学生带来乐趣,更重要的是起到了扩展语言和对不同学生分层次教学的作用。

(六)阶段复习教学(Recycle)

阶段复习由趣味性活动组成。这也是本套教材的特点之一。

1、会话表演活动

2、词汇和会话复习的趣味活动

五、学生情况

本班学生三年级时期英语学习基础较差,对英语存在畏难情绪,英语听力效果低,单词记忆能力低,不愿意背课文。但是学生英语书写比较工整,部分尖子生能通过英语一级。

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于部分尖子生,要让他们发挥作用,帮助其他同学一起进步。同时,还要请家长配合工作,加强在家庭的英语复习力度,攻克难关。

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篇8

一、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小学六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属于中年级的阶段。经过一年的英语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英语学科的基本学习方法。这一学龄段的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接受英语学习这一新事物较为有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十一个模块:

1—10 and Review。

每个模块依照前册惯例,各分三个Unit。

一般情况下,Unit1呈现本模块所要学习的语言内容,Unit2 and Unit3提供若干任务型练习(Task based)。

与学习英语的第一年相比,本学期的学习内容难度有所增加,而学生学习的热情可能有些减退。因此,教学中老师应积极采取灵活措施,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如何表达正在发生的事情和将要做的事情。

2、我们除了学习如何描述正在发生的动作、还要学习如何询问和说明能力,如何获得允许,如何谈论体育比赛和旅行等活动。

3、如何表达数字13—20以及12个月份。

四、教学重、难点:

学会相关目标描述,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五、教学措施:

1、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

2、适当运用课堂用语。

3、合理确定教学要求。

4、合理对待学生的学习错误。

5、充分利用教具如:磁带、录音机,使学生学好语音语调。

6、通过说、唱、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7、采取形式,创设情景,降低学习难度。

8、加强合作学习。

六、课时安排:

每个模块安排预计四课时,共计四十四课时。

七、教学进度:

第一周:Module1 Unit1 Unit2

第二周:Module1 Unit3 Module 2Unit1

第三周:Module2 Unit2 Unit3

第四周:Module3 Unit1 Unit2

第五周:Module3 Unit3 Module4 Unit1

第六周:Module4 Unit2 Unit3

第七周:Module5 Unit1 Unit2

第八周:Module5 Unit3 Module6 Unit1

第九周:Module6 Unit2 Unit3

第十周:Module7 Unit1 Unit2

第十一周:Module7 Unit3 Module8 Unit1

第十二周:Module8 Unit2 Unit3

第十三周:Module9 Unit1 Unit2

第十四周:Module9 Unit3 Module10 Unit1

第十五周:Module10 Unit 2Unit3

第十六周:Review Module

第十七周:Review

八、其他活动安排:

适应学校调整。

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篇9

一、复习指导思想:

在复习过程中要避免把复习课变成背诵课堂,使复习失去真正的意义而变得枯燥乏味,复习应从学生实际出发,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二、复习目标:

1、按照要求背诵和认读一些单词,能完成单词默写,分类的练习。

2、认读教材中出现的一些词组的用法。

3、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句型,和一些简单的与教材内容有关的语法知识;能够运用教材中出现的句型。

4、能够认读教材中的短文,能独立完成一些较容易阅读题。

三、复习内容及要点:

1、单词。单词是英语的基础和复习的重点。

1)按词性归类复习单词。

2)按词汇表复习单词。

2、词组。词组是学习英语的关键,它是复习英语的良好途径,同时又是学习句子的基础,把词组归类,分类掌握。

3、句子是学习英语的重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指导学生在语境中复习句子。

2)根据句子类型指导学生在比较中复习句子,教给学生适当的语法知识。

3)指导学生在表演中运用句子,这样的复习课也不缺趣味性。

4、阅读。阅读虽然对学生来说很困难,可是教材中已经出现了比较复杂的英语短文。

四、复习具体措施

1、单词复习

A按词汇表复习单词。

B分类归类复习单词。

C按相似单词复习。

2.动作短语的复习

短语与图匹配练习、听力练习

3.句子是英语学习的重点,通过各种方法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句子

(1)指导学生在语境中复习句子,让学生分清日常交际用语的运用场合

(2)根据句子类型指导学生在比较中复习句子

4.注意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教育,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提高和收获。对基础差的同学,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复习上,对于一些尖子生,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知识的运用上。

5.注意做好学生的心理调试工作,对于自感压力大的同学要耐心疏导,从思想上为他们减负,使他们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对还没进入复习状态的人要给予一定压力,使他们能较好地投入到复习中来。

五、具体复习资料

1.26个字母会听、说、读、写。

2.36个“四会”单词。

pen pencil bag book pencil-case ruler teacher student boy girl friend home room school classroom door window desk chair bread egg milk water rice beef fish chicken bed father mother sister brother doctor nurse driver farmer

3.会听、说、认读84个单词。

aunt baby baseball player bathroom bedroom board Chinese-book chopsticks come computer computer game dinner English-book family fan fifty floor for fork forty forty-one fridge go has have he here here you are hungry in key kitchen knife light living room long hair math book may me music name new noodles no notebook on open painting parents phone picture plate quiet right schoolbag science see she shelf short hair sorry soup spoon sports story-book strong sure table thank you the thin thirty-one twenty-one use uncle vegetable wall what we where who you

4.15段对话。

1.What′s in the classroom? A board,two lights , many desks and chairs.

2.Where′s my seat? It’s near the door.

3.How many books do you have? I have 6.

4.What colour is it? It’s black and white.

5.May I have a look? Sure. Here you are.

6.Who’s your best friend? She has long hair,big eyes and ears.

7.What’s his name? His nsme is Zhang Peng.

8.What’s 10 plus 10 ? 20.

9.Is this your bedroom? Yes,it is.

Is she in the study? No, she isn’t.

10.Can I have some noodles? Sure. Here you are.

11.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I’d like some fish and vegetables.

12.Mom,can I help you? Yes.Pass me a plate,please.

13.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Three.

14.What’s your father ? My father is a doctor.He’s tall.

15.Who’s this man ? He’s my uncle.

5.10个重要句子

1.Let’s go and have a look. 2. We have 6 new lights.

3. Let me clean the window. 4. My schoolbag is heavy.

5. Put your pen near your book. 6. My friend is strong.

7. She speaks English well. 8. Welcome to my home.

9. Everything is ready. 10.I can use chopsticks. Let me try.

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篇10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3, Lesson 17。借助“任务型”教学通过听、说、玩、演、唱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充分利用电化教学媒体,创设更多、更完善的情景,以生动、直观、形象、新颖的特征优化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更真实的语言实践机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外语素质。

课文分析:本课包括三部分,Just speak、Just read and Let’s play.第一部分的Just speak是一个情景对话,几个小同学在做猜一猜游戏,通过动手摸猜是什么水果或蔬菜,以旧引新。第二部分是两个三会单词eggplant and green pepper和一个四会单词tomato。第三部分Let’s play.是组织学生游戏活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正确听、说、读、写单词“tomato” ,听、说、认读单词“eggplant,green pepper” 。

(2)能够在情境中理解、会说、会用“Let’s play a game. Are you sure? Is it green or red?” 。

2、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会话培养学生综合、灵活运用所学语言进行简单交流的能力。

(2)运用“Let’s play” 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奖励贴画”这一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课上积极发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乐于参与的精神。

2.注意饮食健康。

教学重难点:

1.本课三会四会单词及句型。

2.灵活运用所学语言。

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模式。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陶冶情操,拓宽视野,发展个性,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的过程。所以整个教学程序我采用了听、说、读、写、唱、玩、演、练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具体设计为:

一、热身/复习

1.课前先播放英语歌曲 Fruit song,让学生跟唱(利用课件呈现歌词中相对应的水果)

2.进行Chant,渲染气氛(利用课件呈现歌谣中相对应的蔬菜)

二、情景导入

值日生组织做“Touch and guess” 游戏。通过“摸一摸,猜一猜”这个游戏,教师和学生进行对话,学生和学生进行对话,不只是复习了所学过的单词、句型,更主要的是游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教师用到了“Let’s play a game. Are you sure? Is it…or…?” ,为新授课的教学活动做好了铺垫。

三、学习新知

1.学习新单词:

继续做复习环节的游戏,引出“eggplant”和“green pepper”。寓单词教学于游戏之中,使枯燥无味的单词教学变得生动、自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对新单词的印象更加深刻。

2.学习新句型:

在黑板上贴一张西红柿的图片,但只露出一角,让学生认为是苹果。然后问学生:“Guess what this is?” 学生也许回回答“It’s an apple.” ,师问:“Are you sure?” ,学生回回答:“Yes!” 。然后再图片进行类似练习.。环节的内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设计恰当的教学情景是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关键,通过设悬念,促使学生去质疑;通过猜测游戏,激发学生运用语言的积极性;通过游戏中的形成性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3.学习对话:

a.利用课件看一段短片,熟悉一下本课内容,并培养了学生的模仿能力。

b.利用课件呈现本课图片,然后播放录音,句子随录音逐次呈现。

c.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先分组练习,再到前面来表演。

四、趣味操练

1、谜语

课件呈现谜语内容,教师读完后,如学生猜中,点击出相应的水果或蔬菜,并奖励贴画。

2、Listen and do.

教师把课前准备的图片、实物发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听指令完成任务。

T: Pass me the… Show me the… Peel the … Eat the …

这样可以把本课知识与前几课书的知识有机结合,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

3、听力练习

通过课件呈现出一种水果,然后播放录音,让学生判断对错,点击不同的答案得到不同的反馈,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运用拓展

1、让学生自由结组编排一段新的对话。

2、课后同学之间继续做猜东西游戏。

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篇11

目标:

1、态度:深化尊重历史:珍惜今天享受的一切,以及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提升可持续发展及环境的保护意识。

2、能力:能够对具体事物进行搜索。比较、分析,得出合乎事物发展逻辑的认识,能够与同学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愿意在学习活动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能够较为客观和公正地认识过去,看待今天。

3、知识:知道家庭、学校和家乡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在历史上的真实面貌,了解家乡的一些文化特色。了解年表在表达历史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学会制作简单的年表。

4、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第三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第八条的法制教育。

重点难点:

1.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

2.掌握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

3.感受家乡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4.了解学校的过去,通过探究学校的历史,感受学校的变化与进步。

5.在了解和研究学校变化的活动中增进对学校生活的情感。

6.模拟使用过去的生活用品,体验生活的变化、进步。

7.认识简单的实物年表,理解作用。学习制作年表。

8.知道小人书是过去孩子们最重要的课外读物。

9.体验参与性较强的集体游戏的快乐,加深友情。

10.家庭厨房及其特点,理解厨房在变化过程中体现出的生活的进步。

11.感受家乡历史的悠久以及独特的传说。

12.了解家乡有关的发展变化的历史。

13.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要点:

1.在各种学习活幼的互幼中,体会探究、比较、合作的价值,勤于思考,乐于与同学们共同学习。

2.学习在寻找资料和搜集处理资料的过程中选用相关的、有价值的对象。

3.知道一些与水有关的环境保护知识,对家乡水的状况有一些具体、实际的了解。

4.尝试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5.通过体验,感受劳动者的`智慧,培育尊重劳动者情感/

6.通过小人书与今天儿童读物的对比,体会历史的发展。

7.增强读书兴趣,提高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

8.通过比较,感受儿童生活的变化。

9.学习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表达。

10.了解家乡的名称是怎么来的,从中探究家乡的有关历史。

11.感受水的宝贵,对水资源珍惜的态度。

12.强化学生珍惜家乡水的情感和态度。

13.促使学生形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第三单元课时:家乡,我为你骄傲

课时安排:11课时

教学内容:

主题一:从家乡看祖国

课时:3课时

1、家乡人的智慧。

2、传统与进步。

3、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 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渗透《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 第一条。

主题二:扎根在家乡的传说

课时:4课时

1、乡音乡情。

2、乡风乡俗。

3、快乐的节目生活。

主题三:建设文明富裕的家乡

课时:4课时

1、远离陋习。远离陋习,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

2.追求文明。

3.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篇12

【设计理念】

海德格尔有言:“所有的思都是诗。”选入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都是优秀的作品,都是作者思的精华,思的表达,尤其是《桂花雨》这类抒情散文,更是蕴含着无限诗情。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赞美应当是:“就像一首美到骨子里的散文诗!”这里的“诗”,一方面指那些在课堂上让师生感受到绽放、闪光或者激荡的语文课堂的本体,它是语文课堂的生命。另一方面也是指语文课堂教学要努力营造诗意的境界。因此,我对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提出了“还原文本诗意的教学”这一理念。本文的教学正是力图创设诗意的氛围,让学生倘徉在文本中,在语言中、想象中感悟乡情,感悟诗意盎然的桂花雨。

【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文本朗读感悟,引导学生从桂花香和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难点: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课外查阅资料,了解作家琦君及其作品《桂花雨》《水是故乡甜》《家乡味》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文本,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说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令人难忘的。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走进中国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去感受一场奇妙的——《桂花雨》。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让我们用心去读读课文,把生字念准,把课文读通,读到喜欢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3、读书交流。(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二、导学全篇扣“诗”眼——感受“桂花香”

1、作者为什么爱桂花呢?

2、请找出具体描写桂花香的语句。

3、交流具体描写桂花香的语句。

4、品析“浸”字,感受桂花的香气四溢。(换字比较)

【设计意图:《桂花雨》一文叙写了爱花香、摇花乐、忆花雨,写的始终是桂花,而“香”则是串起这些内容的一条红线。本文的教学中,我以“香”为抓手,把握全文,扣住关键的字词,立足文本的语言,彰显意象,领悟情感。如这个“浸”字,引导学生从嗅觉、触觉、视觉等不同方面去“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在这些寻常而耐人寻味的字词上驻足欣赏、品味一番,去感觉花香弥漫,去体会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并渐而磨砺出敏锐的语感来。】

三、巧用插图品“诗”意——欣赏“花雨美”

1、看看插图,描绘一下落桂纷纷的情形。(花雨美)

2、观察“我”摇花时的神情,想想“我”此时的内心。(心里美)

【设计意图:插图是展示学生独特感受的重要平台,是深化学生与课文对话的有效载体。小学语文课本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插图都是以儿童的形象出现,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不仅能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能够陶冶学生的心灵情趣。这个片段中,对插图的观察,基于观察的想象,图文对照让学生品位文本的意蕴,让摇桂花的快乐感染学生,开放学生的情感。】四.感悟体验觅“诗”趣——享受“摇花乐”

1、作者摇桂花时的心情如何呢?能用一个字简单概括一下吗?(乐)

2、请找出具体描写作者摇桂花的句子来

3、在描写描桂花时,主要抓住了人物的什么来写?(动作、语言)

4、请圈划出具体描写作者摇桂花时的动作的词句。

5、你们想读读这些句子吗?你最喜欢哪一句?(朗读指导)

6、全体学生起立,闭上眼睛,在音乐声中,一起来做摇桂花的动作。(师配乐范读)

7、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受到了这美妙的桂花雨了吗?尽情地喊出来吧!

【设计意图:语文课讲究体验,在体验中激发情感、灵感,从而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在学生摇花的向往之情涌动之时,用话语创设了一个亲近课文语言的情境,并和学生身临其境般地摇、看、发现、喊叫,让学生的情感尽情释放,演绎出一个快乐的摇花场景。“摇”并非简单模仿,为摇而摇,要有恰到好处的语言引领,才能触发学生的思维、灵感,学生才会在摇的过程中关注桂花的飘落,发现盎然的诗趣。】

8、同学们,在你的脑海里是怎样一副画面?请赶紧写下来吧!

9、写作反馈。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课文的学习应开启和贯通学生的课前阅读和课后拓展,让学生通过课文去领略更广阔的世界;通过“摇桂花”“淋花雨”的体验和想象,唤起了学生真切体验,放飞了学生丰富的想象,激发起他们灵动的思维,此时,安排片段写作训练,让孩子们的文字和情感一起跳动,用诗一般的语言和大家分享这场“桂花雨”的缤纷美妙。那是一种如童话世界般的美,是一种诗意洋溢的境地。】

10、感受着这份快乐的难道只是作者一个人吗?还有谁,也从中感受到了快乐呢?(指名读)

A、写母亲动作的词“洗净”“撮”说明什么B、你从父亲的诗中读出了什么呢?C、感情朗读父亲的诗。

五、彰显意象悟“诗”情——体悟思乡情

1、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都让我对桂花魂牵梦萦,但而已吗?还有更特殊的原因吗?让我们再深入地读读课文最后第二自然段。

(出示母亲的话)

2、难道外地的桂花真的香不过家乡院子里的一棵桂花树吗?母亲为什

么这样说呢?

3、其实,除了这一句,在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还隐藏着许多母亲及父亲与家乡桂花的小故事,隐藏着母亲与家乡的一片深情。让我们再细细地读读文章,把这些小故事找出来,把这份情读出来!

4、反馈。

5、母亲对故乡充满了无限的怀念,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出示最后一句)想象一下,作者此时眼前会浮现出怎样的情景,耳边又会响起什么声音呢?

【设计意图:阅读要注意体会文字背后的东西,领会语言内涵。理解母亲话中的思乡情无疑是本文难点,然而,由前文对桂花香、花雨美、摇花乐,父母亲的爱花喜花一一体悟,以及课前背景资料的相关阅读,学生对母亲和“我”感怀家乡的金桂,对美好幸福童年生活的深深眷恋便有了自然的理解与感悟。】

六.书声琅琅入“诗”境——融入“桂花雨”课文以生动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文中蕴含着浓郁的思乡之情,读起来很感人,让我们再一次欣赏美丽的桂花雨。(全体师生配乐朗诵)

【设计意图:叶圣陶曾说:“文章要靠读才能明其言,晓其义,悟其旨,得其辞,体其境。”读是一门用眼睛、声音和心灵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它融入了诵读者的思想、情感和想象。要采用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广泛而深入地接触文本,读懂文意,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在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动手写一写自己童年中难忘的人和事。

【板书设计】

7.桂花雨爱桂花──香点点桂花雨摇桂花──乐片片思乡情思桂花──情

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篇13

一、学习情况

本班共有38名学生,其中男生20人,女生18人。学生总体反映出纯朴、可爱。但是大部分学生不是很喜欢上英语课,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作业不是很认真完成。可能原因在于英语非主非副的尴尬地位:说它是主课,可是又没有主课的课时以及特权待遇,说它是副课,可是又要统考。学生对语、数学科有一种重视感,但是对英语则不然。就造成了学习不够主动,不愿吃苦的现状。总体现状如下:

一、本班学生在渐渐培养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对于英语的掌握程度一般。

本班学生平时上课能够积极主动的发言,学生思想比较单纯,但个别同学在课堂上纪律不是很好,由于插班生的加入是班级的英语掌握能力参差不齐,使教学计划要妥善安排。

本班学生大部分上课时能够专心听讲,但个别的学生行为习惯应再加强,鼓励他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主动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善于提问。

二、学习策略

首先,还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法。如学前的自习、课后的复习等。要求学生先从行为英语做起,再到怎样学习英语,后到提高英语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

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年的英语学习基础,但是因为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够,所以在新的学年里,学习有点儿吃力。不过对生活中能用英语表达的有关“吃的、用的、玩的”物体名称也已有一定的积累,而有关“I like… ”的话题在教学过程中也早有“耳闻”,已不陌生。实践也表明,学生非常喜欢说“I like…”的话题。而且他们觉得此话题容易说、有话说。此时的学生也正处于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的阶段,把握好他们的学习情感与认知趋势,相信对他们学习英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能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再次,大力鼓励和奖励学生,对优良学生,鼓励他们还要刻苦学习,努力进步,要致力于发展性思维训练,不光是为了考试分数高,更主要的是掌握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鼓励优秀学生积极创造,增强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做学习上的小老师。

另外,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让教学更加完美:

1、 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设计教学过程,在实施教学过中灵活运用,根据学情适当调整。

2、 运用情景教学法,尽量在英语课堂上创设真实自然的情景,使学生自然习得语言。

3、 采用活动教学法, 通过教师创设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与家长、班主任多沟通,让其了解现有学生的学习内容状况,家校结合,一步步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进行课题研究后老师采取的策略及效果

自从我们进行了“五环连动,反思成长”活动后,我们小组进行了专项课题研究。针对班级情况,我们选择了“ 如何组织积极有效的英语课堂活动”这一课题。重点激发促进老师的教学能力成长,利于学生理解,记忆,并且能够开动他们的思维,对英语学习会有很大的好处。

于是,在课堂中,我更为注意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尽量做到能吸引学生,并且能够让自己的课堂有效性提高。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慢慢地,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习主动性也增强了。他们更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敢于创新了。看到学生的这些表现,我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虽然还是有一些学生表现不是很令人满意,两级分化现象仍然存在,但我对班级的未来更加充满了信心。

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篇14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PEP新版小学英语》第三册第六单元中的Lessn31。

一、说教材

《新版小学英语》采用以“话题—功能—结构—任务”体系编写,以素质教育为根本指导思想,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内容,主要学习如何用英语描述动物的外貌特征。

下面介绍一下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能力目标:

①会运用It has…这个句式来描述动物的外貌特征。

②能正确运用形容词big 和 sall来描述动物的特征。

③会唱歌曲:The ppsite sng

2、知识目标:

①能听懂、会说描述动物外貌特征的句式It has…。

②能够正确听、说、认读、写两个形容词:big 和 sall。

3、情感态度目标:

注重对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地培养。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想象、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4、教学重、难点:

①能灵活运用句式It has…来描述动物的外貌特征。

②能正确运用形容词big 和 sall来描述物体的特征。

二、说教法

为了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整合了远程教育中的一些资源,制作服务于教学。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新版小学英语》以素质教育为本的指导思想,本课我采用如下教法:

1、“任务型”教法。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2、情景教学。利用多媒体、实物为学生创设对话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游戏法教学。通过唱歌、猜谜语及体态语言启发诱导学生完成本课任务。

三、说学法

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发展思维,为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在本课时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同桌交流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合作的学习状态之中。另外,我还指导学生通过语言交际训练、师生互动交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创造锻炼的机会,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我借助卫星远程教育中的资源,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听、说、玩、唱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融于一体,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唱中学、在听中学、在说中学。

四、说教学过程

Step1:热身复习

1、学生听教师指令并做动作。如:Tuch ur ear 等。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复习有关人体各部位的单词,为重点描述动物特征做铺垫。同时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使学生迅速地进入英语学习的氛围中。

在此环节中,学生兴趣盎然,效果很好。

2、中播放声音,学生听声音猜动物。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中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的一些声音素材,目的是通过播放学生熟悉的动物声音以及生动的画面,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2:新课导入

1、教学新单词:big 和 sall

①出示两个大小不一的苹果图片,从而导入新单词的教学。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出示在生活中常见、常吃的水果图片,在视觉上刺激他们,让他们很直观地看出一个大、一个小,从而学会两个形容词:big 、 sall。

②在教学新单词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用所学的新单词说一句话。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训练学生说话以及倾听的能力,同时也为下面学习新句型作铺垫。

③指导学生在四线三格中书写。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能力以及严谨的学习态度。

2、教学新句式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整合了远程上《at the z》中的一些图片素材,服务于这节课新句式的教学。

①出示大象1的图片,指着这头大象对学生说:L at the elephant.引导学生用Ww!It’s s big .来评价。并借助手势语帮助学生理解句意。同时出示两本大小不同的书,引导学生用It’s s big或 It’s s sall.来评价。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播放动态的大象图片,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学会用It’s s big或 It’s s sall.来评价一样物体。

②出示大象2的图片,要求学生先观察大象耳朵、眼睛的特征,然后分别用一个词来形容,接着引导学生用句型It has…来描述它的特征。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出示一头色彩艳丽的大象图片,刺激学生的眼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把抽象的句式化为具体的形象,从而更容易学会用句式It has…来描述动物的特征。

③出示猴子的画面以及句子it has a uth and a nse.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填空。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巩固所学新单词和新句式。

④出示四幅动静结合的四种动物图片,要求同桌之间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来描述它的特征,并说给对方听,然后指名站起来说给大家听。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为了创造一个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有话可说。我抓住学生喜欢动物和求胜心的这些心理特点,选择动静结合的动物图片,让学生有选择地进行会话训练,从而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愿说、乐说、会说并学会运用新句式。同时锻炼了学生观察、记忆、思维、说话的能力。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表现欲很强,都能抓住动物的特点来描述。课堂气氛很活跃。

⑤展示ust spea 的内容,学生听录音并跟读。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再现本课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语音、语感。

⑥拓展性练习。出示两个卡通人物,要求小组合作、讨论,如何来描述人物特征,从而引导学生用He/She has...来描述。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利用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来进行拓展性练习,升华本课的内容,从描述动物特征过渡到描述人物特征,这样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思考、探讨、交流,加上教师的引导,从而学会用He/She has...来描述人物特征,同时培养了学生之间协作的学习精神和创新精神。

3、学唱歌曲:The ppsite sng

询问学生今天学的这两个单词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马上回答:相反的关系,顺势导出歌曲The ppsite sng。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歌曲巩固本课所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兴趣,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气氛。

4、猜谜语,教师用语言描述动物的特征,学生猜是哪一种动物。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堂课下来,我觉得课堂效果很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兴趣很浓厚,能轻松地掌握本堂课的知识。

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篇15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英语组在学校“打造精品教育、建设精致新知”学校总目标的基础上,立足岗位,从细节入手,不断细化各项教学工作。认真学习和贯彻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结合我校办学理念,结合学科特点坚持把课堂教学作为教研工作的中心,在教学中力图有所突破。深入研究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新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努力形成团结互助共进的教研氛围。在校本研发方面,英语教师齐心协力创编第一本英语校本。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使学生在英语口语方面,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指导,积累更多的语言元素。

二、工作思路:

1、做与时俱进的英语教师,紧跟时代的脉搏,把教学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相结合。在注重课堂实效性的同时,使自己的课堂不断创新,使自己的课堂充满活力,努力营造学生乐学、爱学的课堂氛围。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

2、教研活动深入开展,按时定期开教研组会。每次一个主题,可以提前告诉老师做准备。每一位老师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大家集思广益,共同研究、商讨一些问题。

3、通过“阅读专著,翻阅教学杂志,做好读书笔记,浏览教学资源库”等一系列自培与自学活动,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以“课外”帮“课内”,以“自学”助“教学。”同时注重教师师德的提升,既教书又育人,争做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三、各月份具体工作安排:

月份主要活动内容

二、三月

1、上交教师寒假作业。

2、完成教学计划及教研计划。

3、集体备课、综合型备课。

4、第一次教学常规检查。

5、参加教师读书沙龙活动。

6、同课异构研讨。

7、校本的编写、研讨。

8、家长会。

四月

1、集体备课。

3、期中质量监控。

4、同课异构研讨。

5、校本编写、研讨。

五月

1、集体备课。

2、期中测试及质量分析。

3、同课异构研讨。

4、作业设计。

5、校本研讨。

六月

1、集体备课。

2、校本教材实施情况讨论。

3、综合能力测试。

4、期末考试及家长会。

5、校本研讨。

七月

1、各项工作总结

2、教师交流复备、反思工作。

3、校本封面设计。

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篇16

[ 教学目标 ]

1. 掌握目标语句:Chinese people invented …

学习新词:invent paper important printing print 并能用目标语句练习说;Chinese people invented paper.Chinese people invented printing.

2. 理解文章的内容, 能将学到的词汇融于目标语句进行练习,能熟读重点句型,并有感情的表演对话。

3. 通过小组活动, 培养合作意识;通过了解中国的四大发明,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 教学重点 ]

词汇:invent paper important printing print

目标语句: Chinese people invented …

Chinese people invented paper.

Chinese people invented printing .

Chinese people invented important things.

[ 教学难点 ]

如何用正确的语言进行对话表演,如何熟练背诵本课的重点句型。

[ 教学准备]

录音机,头饰,图片,单词卡片,实物,POWERPOINT 课件

[ 教学流程 ]

一.Warm- up( 热身启动 )

1.Sing a song first .

《Today is National Day .》

2.Free talk

T: Hello , my children , can you tell me sth about your National Day ? What did you do ? Where did you go ?

Ss:I went to …I helped my mum, I cooked noodles, I satyed at home,…(教师边听, 边将这些过去式写在黑板上。)

T: Good,now let’s read all the words here. (教师和学生一起复习刚才所有的单词 )

3.大屏幕展示动词过去式,将尾音相同的单词归为一类。

二.Presentation (任务呈现)

(教师拿出一张纸,问学生)

To you know what is it ?

Saper .

T:Yes,paper, do you know who invented it

S: No.

T:Ok , I will tell you today .Please open your books ,turn to page14. (引入今天的新课文)

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篇17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塞、秦、征”等8个生字,会写“胡、催、醉”等11个生字,理解“但使、飞将、欲饮、人杰”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出塞》《夏日绝句》。

3.理解诗句的意思,再明白诗的大意。

4.体会诗人的思想,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人的思想,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出塞》。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知诗人 解诗题

课前预热:以诗会友《静夜思》。李白在什么情况下会思念家乡?你有过想家的经历吗?

1.知诗人: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说到唐诗,你们会想到哪些唐代诗人?你对诗人了解多少?我们今天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课件出示2)

2.读诗题《出塞》。“塞”是什么意思?“出塞”怎么解释?

(是古代军歌的一种题目,出征到塞外的意思。)

3.你想到边塞看看吗?

欣赏图片。边塞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教师板书:《古诗三首》)

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课件出示3)

(出示课件——王昌龄照片、生平简介)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4)“塞、秦、征、还”

2.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5)“塞、秦、征”

指导书写:(课件出示6)

“塞”的中间第三横长;

“秦”上大下小;

“征”左窄右宽。

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1.师: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

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读错。

(2)大家跟读,学习“秦”字。

(3)提问“但使,飞将,不教,胡马”等词的意思。

2.朗读古诗:根据平仄规律和七言绝句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

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

(生听课件中范读)(课件出示7)

(指名读,齐读,师范读。)

读得字正腔圆是学诗的第一步,我们还要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感情,这就是要理解诗的意思。我们来说说学习古诗有什么好的方法?

3.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

4.交流学习一、二两句。

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

小组合作理解诗意:根据我们说的学习方法再读古诗,把理解的词放入诗中,用我们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5.反馈交流: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课件出示8)

6.指导第一句的修辞手法“互文”。像这样前文含有后文中省略的词这样的修辞手法叫“互文”,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教师板书:互文 秦汉)

7.同桌互说诗意,再读古诗。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8.指导朗读朗读整首诗。

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根据画好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三、悟诗情

体会“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我们理解了古诗的意思,现在我们来体会诗中的情感。

(一)感悟画面之悲。

1.师范读诗句。

你眼前出现一幅什么画面?

(板书:明月 关 人未还)这样的画面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

2.指导读出感觉。

小结:古代描写军旅生活的诗歌,大都要写到明月和边关。“明月”“边关”已经成了戍守边关将士们生活的两个典型的景物。

(二)感悟人心之悲。

1.从征人角度感悟。

“人”指什么人?(板书:同情征人)(唐代镇守边塞的士兵统称征人)

(1)想一想: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和一轮明月,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驻守边关的征人们,会想什么呢?(家 亲人)

(2)补诗句:(课件出示9李颀诗:“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师:不知何处传来悠扬的芦笛声,引得征人直往家乡的方向望。他们望到了什么?

(望到的依然是明月和边关。)他们什么心情?体会失望、悲伤。

读出语气。

(3)激情引读:回家是千百万征人萦绕心头上的梦啊!却只能化为一句——(引读)

课件出示10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从亲人的角度感悟

(1)过渡:征人在万里之外喋血沙场,在同一轮明月下他们的家人在做什么呢?

(2)想象说话:白发苍老的双亲,拄着拐杖,倚在门口,对远方的儿子说__________。勤劳善良的妻子,干完农活,站在村口,对远方的丈夫说____________。孤苦年幼的孩子,对远方的父亲喊:_________。(课件出示11)

指名反馈

(3)师:多么动情的呼唤,多么强烈的期盼,但他们等来的盼来的却依然是“人未还”引读。此时月圆人却不圆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悲伤)(板书:悲壮)

(4)指导读出感情。

(三)感悟历史之悲

师:这样的思念,这样的等待,是不是一年,两年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翻开历史的长卷,朝代变迁:我们发现从秦代到唐代中间隔着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这是悠悠千年的历史啊。(课件出示12)

师:至秦至汉至唐,明月依旧,边关如故,多少征人尽望乡啊,依然是——(引读)

课件出示13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悠悠千年,月圆家不能圆,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依然是(引读)

体会诗人情感:一句“人未还”让我们尝尽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写下这两行诗句,诗人王昌龄留下了眼看泪。这是什么样的眼泪?反馈并读出语气。

师:这是伤心的眼泪更是同情的眼泪。同情征人有家不能回的悲伤,同情征人的家人失去亲人的悲痛。让我们带着感受来齐读这两行诗。

3.征人们为什么不回家?我们来看一段资料。另外还有许多边塞诗,也反应了边塞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课件出示14“据《资治通鉴—唐》记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塞下曲》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体会“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看到征人悲惨的生活,看这千百万妻离子散的家庭,你们想对这无休止的战争说什么?所以诗人这样写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为什么要写西汉飞将李广呢?

(补充:《塞下曲》能骑善射,力大无比。)“不教”是什么意思?

(2)读出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从这两行诗中感受到诗人什么样的希望?(板书:渴求良将,渴望和平。)

2.激情引读

(1)这两句诗表达了王昌龄殷切的希望,我们来表达下诗人的希望好吗?(引读)

(2)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吗?还表达了谁的希望?是呀,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他们希望(引读)这也是千百年来征人们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引读)

3.体会壮的感情

出示《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体会战士们的豪情壮志。齐声朗读。

四、布置作业

将你今天在课堂上的收获加上你的想象,将《出塞》这首诗改成一篇记叙文或一个故事。

五、总结

1.“人未还”虽说是悲痛的,但也见证了战士们保家为国的壮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这首诗。从诗中你感受到王昌龄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板书:忧国忧民)

2.写法:这首诗的体裁是“七言绝句。”这首诗气势雄壮,既写了征人的哀叹,又写出了渴求良将的愿望和报效国家的志向。真不愧为“七绝诗”的压卷之作。

同学们,古时战事不断,今天的世界仍不太平,世界上战争从未停止。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这样一首渴望和平,关爱所有生命的诗篇。让我们带着体会齐诵这首诗。有能力的同学可以不看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学习李清照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精神。

3.背诵古诗。默写古诗《夏日绝句》。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我们知道,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悠久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外两首诗。

2.出示并理解课题。

(课件出示16:沙漠图片)西域沙漠,人烟稀少,这,就是唐朝的边塞重镇,凉州当地歌曲中夹杂有少数民族的曲调,别具一格,人们称之为凉州词,许多诗人都喜欢为它填写新词咏唱。今天我们来学习唐朝著名诗人王翰写的《凉州词》。(教师板书:《凉州词》)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感。

(课件出示17)“琵、琶”注意:葡萄和琵琶的读音。

2.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18)“催、醉”

指导书写:“词、催、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催”是左窄右宽;“醉”左右结构匀称。

3.教师范读,指导读出节奏。

4.学生自由读注意读出诗的节奏感,借助注释说说读懂了什么。

5.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

三、学习古诗《凉州词》

师:刚才大家通过读诗初步了解了古诗的内容,你刚才说到那盛宴摆满了葡萄美酒啊,让我们读读这一句(出示诗句第一行)。(课件出示19)

1.展开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醉人的葡萄酒、那精致的夜光酒杯闪着亮光盛满了香甜的美酒。

师:同学们,这就是夜光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域胡人用白玉精制成,因“光明夜照”得名;凉州往西就是新疆的吐鲁番,那里可是盛产葡萄美酒和夜光杯的地方,(课件出示20)很多同学发出了惊叹声,谁来读出这样惊喜的感觉?

这样的葡萄美酒和夜光杯,让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场景?你想想到些什么?

碰杯声、欢笑声,劝酒声,多么欢快的气氛啊。这情景使人异常兴奋——读:

盛大的酒宴上有很多夜光酒杯盛满了香甜的葡萄酒,酒席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很多将士在举杯欢庆,真是豪华的盛宴啊,真是令人神往啊,谁能把这样盛大的场面读出来。

指名读,女生读。

2.将士们刚要举杯豪饮时,你们听,什么声音传来了?急促的琵琶声。

边听边读,这急促的琵琶声在催促什么?

(1)这急促的琵琶声在催促战士们赶快奔赴战场。

(2)这急促的琵琶声还在催促什么?还有不同的感受吗?西域人有骑在马上弹奏他们特有的琵琶以助兴的习俗。

——是不是应该从“催”里读出:

(1)快尽兴畅饮;(2)快奔赴战场(3)快喝,喝完了要奔赴战场。

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边读边想,从这个“催” 字中读出了不同的情怀。

3.小结:这场酒宴真是非常隆重,有欢快的琵琶声,有醉人的美酒,酒宴上人声鼎沸、酒杯交错,谁来读出这样盛大的场面。指名读、分组读。

4.激越的琵琶声,让我们在场所有的将士们兴致飞扬,诸位老兄,我有点醉了,想告辞了,你们想对我说什么?这样难得的盛宴就应该一醉方休。

展开想象:“怕什么,醉就醉吧,醉卧沙场,不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吗?请诸位莫笑,引入下一句。(板书:醉)

指名读,从“醉卧沙场”中我听出了你们那份潇洒从容,小组读,醉了躺着沙场上为什么不要笑我呢?因为从古至今没有几个人在战场上能活着回来。

5.是啊,你抓住“几人回”读出了将士的心声,大家再好好读一读这一句,想一想你从几人回中读出了什么?小组讨论汇报。

自古以来边关烽火难息,多少将士血洒疆场!多少母亲失去自己的儿子,多悲凉啊,指名读,从你的朗读中让我想到王昌龄《出塞》的一句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多少将士就这样到了戍边再也没回来啊,谁再读。女生配乐读,我听出了母亲们的心声。

伤人一万,自损八千,战争是多么残酷啊。——读全句没有几个人活着回来啊,这里运用反问的句式说出将士们的心声,在质问这场残酷的战争啊。

小组读。

尽管有那样多的将士们战死沙场,可仍然有无数的热血男儿们奔赴戌边、前仆后继,这是为什么?为国戌边死得其所,是无比悲壮的。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从古至今戌边的战士为了国家领土的完整拼死沙场、寸土不让,他们的死是悲壮的,更是豪迈的。(板书:悲壮 豪迈)

——男生齐读。

正是因为将士们有这样的豪迈的气度,才有醉卧沙场的潇洒从容。全班读。

小结:好一个“几人回”,同学们今天很会学习,通过反复品读,读出了几种不同的感受。

6. 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凉州词》短短四行,二十八个字,那盛大的场面让我们闻到了醉人的美酒,看到了将士们一醉方休、醉卧沙场的那份潇洒从容,全诗前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抒发了戍边将士为国捐躯的悲壮与豪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把整首诗自己试着读一读。

师:从你们这悲壮豪迈的声音中,让我们听到了战士们的心声:为国捐躯、视死如归。

7.指导背诵。

师:下面让我们将这种豪情融化在记忆中,融化在血液里,把这首诗试着背一背。

学生试背,指名背,小组背,全班齐背。

四、学习古诗《夏日绝句》

(一)(课件出示21)全诗内容

1.用多媒体出示,指导朗读。

师导语: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在激昂的琵琶声中,毛笔楷书的诗句一一出现,师富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同学们听出老师怎样的感情读的这首诗吗?

(悲愤、激昂)

谁来试着读一读?

2.请三、五名同学大声朗读,其他同学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么?

((课件出示22)用多媒体课件,入情入境,一下子将学生带入诗中描绘的意境中,因此,学生读得非常有感情。)

3.分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含义。

(1)理解第一句

学生讨论,汇报: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板书:生 人杰 死 鬼雄)

(2)理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学生讨论,汇报: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江东。(板书:有骨气 有气节)

4.思考讨论:

(1)“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说说项羽的故事。)

(课件出示23)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亥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

(2)读了这段文字,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

师小结: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决不屈膝投降。而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请同学们再看一段资料。

师小结:虽然岳飞被害的事情发生在李清照写这首诗之后,但如果李清照知道了这件事也一定会痛骂当时的统治者。有一首写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反映的就是当时中原人民的状况,而另一首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的就是状况,面对这样的遗民,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

5.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朗读指导。

师过渡:李清照大声地呼喊“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生接着说“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

(诗句内容较简单,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就能理解诗意,后面几道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李清照为什么要写这首诗。)

6.总结全诗,朗读升华

师总结:是啊!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

讨论: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

师小结: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敌人的欺辱。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敬仰,让我们抱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

7.配乐朗读全诗,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地升华。

((课件出示24)在激昂的琵琶曲中,大声朗读,让这首诗的字字句句和李清照的精神永远留在同学们的心中。)

五、作业

1.写一写这首诗的读后感

2.读一读李清照其他的诗词。

板书设计:

21 古诗三首

《出 塞》

互文 明月 关

秦汉 人未 悲壮

同情征人,渴求良将、渴望和平

《凉州词》

唐:王翰

悲壮 豪迈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 人杰 有骨气

死 鬼雄 有气节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诗句时,我首先找出诗句中关键和难理解的字词,扫平障碍,继而再理解诗句就非常容易了。

2.古诗朗读同样也要读出感情和抑扬顿挫。除了老师示范,我还利用本课现成的朗读磁带让学生连听几遍,示范效果挺好。再让学生进行朗读,朗读的效果的确好多了,真还有些古人吟诗的味道呢!其次老师还在古诗翻译的基础上再加以联想和想象,另配上悦耳的轻音乐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边听边体会诗中的意境,这样既能把学生带到美好的境界之中,又能为学生后面能顺利改写古诗作了良好的铺垫,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

3.以前教学古诗大多采用串讲形式,这里且不谈它的效果如何,至少我以为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思维活动,自主合作,带着问题,由浅入深地学习理解诗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不能直接释题,还得逐词理解后才能释题。这是四年级的第一首古诗教学,也算是学习古诗的起步,学生理解诗句的方法还要加强。应以解词串句法作为理解古诗文意思的主要方法。

2.课堂部分在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点做得还不够,不自觉地以教师为主,应让“教师为导,学生为主体”成为习惯。

3.诗是要多朗诵的。可是在本教学过程的朗诵的成分显然是比较少的。

小学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篇18

教学目标:

运用过去时态的句子。在句型中操练达到熟悉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反馈练习中,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并运用过去时态的句子,用它来表达过去的事。

学生分析:

小学生学习一般靠直觉和体验,不善于把握语言规律,对老师依赖性强,而且以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对语言的记忆以机械记忆占大多数,加之学生生源复杂,在英语方面的基础差别很大,这就要求教师选择适合的方法,让学生乐于并易于接受。

教法学法:

讲读、直观演示、交际、愉快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Warming—up)

1、师生互致问候。

2、师生同唱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欢快的歌曲,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后面的任务活动做铺垫。

二、复习导入(Presentation)

1、通过教学课件来复习所学动词及过去式,并用他们来造句子。

2、接龙问答。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三、新知呈现

通过猜教师昨天买了什么来引出新课。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S1:You went to the park.

S:You went to the market. S:

T: es, I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lease guess, hat did the teacher buy?

S: You bought。 That is right .you are clever. you want to know whatdid our friends do yesterday? et`s listen.

四、新语言知识学习。(Study)

1、新词的学习

(1)结合光盘听录音。

(2)结合问题来理解课文Did you break your toy?//Did you see a scary thing?

(3)学习新词scary break fall

(4)教师结合动作领读。

(5)小组合作学习:总结句子构成方法。一般过去时疑问句:Did +主语+V

Yes,主语+V。 No,主语+didn’t.

2、对话的学习及运用

(1)连词组句you、 Did 、fall see 、a 、you 、did 、scary、 thing I 、yes 、did No 、 did 、I not

(2)BINGO游戏。

五、任务活动。(Follow-on Activity)

1、运用所学的过去式的句子提问及回答,调查同学们的活动。

S1: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S2:I went to the zoo. What did you do ?

S1:I played football with my father.

2、学生反馈

3、学生互评:哪组同学说的好?为什么?

引出对话中的礼貌用语

Excuse me,Thank you,Bye-bye,You are welcome,进行礼貌用语的教育。

六、扩展活动

运用see, buy, go, listen创编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