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地理学习方法 >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的影响地质正文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的影响地质》

时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要怕得不到,勇敢地去面对,努力地付出。你种下一棵树种,它终会成为一棵攀天大树;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地理自然灾害影响地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地震概述

1、构造地震的形成原因:当地壳中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

2、构造地震要素

①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②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震中附近振动最强烈、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成为极震区。

③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60km浅源地震、60-300km中源、>300km深源。

④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100km地方震、100-1000km近震、>1000km远震。

⑤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

3、震级与烈度

①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 微震(1-3级)、小震(3-4.5级)、中震(4.5-6级)、强震(6-7级)、大震(≥7级)、特大地震(≥8级)

注意:A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B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C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

②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我国划分为12级。

注意:A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因为各地的破坏程度不同。B烈度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C等震线往往是同心的椭圆形,而非圆形,其长轴往往是地表断裂处。

4、世界主要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环太平洋地带。

5、影响地震灾情的因素:

①震级:震级大,破坏性大;②震中距:震中距短;

③震源深度:浅源地震;④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大;

⑤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差;⑥发生的时间,逃生机率;

⑦震区交通影响灾后救援;⑧是否有余震,震区地质构造是否稳定,诱发其他地质灾害;

⑨民众防灾减灾意识,政府灾后救援和应急预案机制等

6、地震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 人员伤亡;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 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地震的直接灾害发生后,会引发出次生灾害如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 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 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 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7、减轻灾害的措施:①非工程性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政策法规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岩土体改造加固工程,防止诱发次生灾害。

【探究活动】

(1).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哪些板块的交界地带?

(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为什么环太平洋地区多地震。

(3).伊朗为什么多发地震?

【点拨】(1).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地带。

(2).板块内部地壳活动相对稳定,板块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容易出现断裂和错位,引起地球内能的强烈释放。环太平洋地区正处于板块边界地带,所以多地震。

(3).伊朗位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接处8、我国地震分布特点:西多东少(西南地区,特别是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度地带)

四个地震多发区: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地震带的分布基本上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

9.我国地震灾情特点:东重西轻

(1)灾情总体特征——东重西轻 南北地震带、华北地区及台湾的地震灾情最为严重。(原因:东部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经济发达,资产密度大;西部人烟稀少)

(2)灾情变化趋势——地震死亡人数减少(原因:科技进步,防震、抗震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抗震能力提高),经济损失有加重趋势(原因: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

(二)、滑坡、泥石流灾害

1、滑坡:

①定义:山地斜坡上不稳定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地质现象。

②发生条件:A岩体比较破碎;B地势起伏较大;C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

2、泥石流

(1)概念: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发生条件:A地形陡峻;B丰富的松散物质;C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

滑坡与泥石流易壅塞河道,若量大,滑坡体会在河道中形成土石水坝,在上游形成小型湖泊既“堰塞湖”。若库容达到一定体量,会冲断水坝,对下游形成一次溃决洪水。

(3)多发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①地质构造:复杂/不稳定,地震多发区/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山区;

②地形:地势起伏大/崎岖;③岩性:破碎,风化碎屑物多,土质松散;

④降水(融水):降水多且集中,多暴雨/降水强度大;⑤植被:覆盖差。

人为原因:①破坏植被(毁林开荒、过度樵采、开矿等);

②工程建设开挖边坡,破坏山体的稳定性。

3、中国滑坡泥石流多发原因:山地面积广、山高谷深、地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上层岩性相对松软、受重力和水力作用及山地开发程度不断加大等

4、危害

滑坡主要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坡下的农田、房屋建筑和道路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

泥石流主要危害: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淤塞阻塞河道,冲毁 农田、房屋,更重要的是对城镇、矿山、乡村的毁灭性冲击,造成人员伤亡

5、治理措施:非工程性措施:加强滑坡泥石流的监测预警预报等;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制定应急预案等;提高人们环保意识和灾中自救互救能力等防灾减灾能力。工程性措施:植树造林,恢复植被,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进行岩土体改造、疏排水工程,加固稳定变形山体;建立护坡、挡墙等支撑物。

6.中国滑坡泥石流时间分布特点

(1)泥石流:与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规律。

(2)滑坡: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一般在雨季或春季冰雪融化时多发,尤其是大雨、暴雨、久雨时更多。

7.空间分布特点:主要发生在山区。从太行山到秦岭,经鄂西、四川、云南到藏东一带滑坡发育密度极大;青藏高原以东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西南地区为我国泥石流、滑坡灾害的重灾区。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在第二级阶梯上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成因:①这些地区为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区,斜坡较多;

②是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交互作用的地区,降水较多;

③还是黄土、喀斯特等可蚀性物质集中分布地区;

④同时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这些都为泥石流和滑坡提供了有力的生成条件。

8.地域上的总特点:广泛性和相对集中性。

(三)、火山

危害:火山爆发时喷出大量火山灰和气体,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火山喷发的大量岩溶流掩埋房屋、破坏农田、道路、建筑等基础设施,危及生命安全;火山灰使大气能见度下降,影响航空运输

利:火山爆发会带来丰富的地热资源、塑造多样的地貌形成丰富的旅游景观;火上灰可以形成肥沃的土壤;火山活动可以形成多种矿产例如硫磺、铜矿等;火山粉尘形成阳伞效应,抑制全球变暖。

(四)、地质灾害多发区——西南地区

1.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诱发滑坡和泥石流;

②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靠近板块交界处,构造运动活跃,多地震,岩体破碎;

③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气,极易发生泥石流;

④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破坏植被等,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建设者的防范意识和措施不到位;

⑤随着经济发展,建筑物、人、财产等趋于密集,易损性高。

2.灾害造成严重的损失

①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②对交通干线的危害严重:铁路:以成昆、宝成和云南的东川铁路支线最为严重;公路:以川藏、川滇、川陕和川甘等线路最为严重;

③摧毁耕地和建筑物。

试解释我国西南地区暴雨——滑坡——泥石流分布的区域相关性:

我国西南地区水源充足、降水丰沛,多暴雨;西南多山地,地形复杂、构造活跃,地表不稳;暴雨使岩体疏松,在重力作用下下滑,极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滑坡、泥石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它们发生的时间规律与西南地区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因此在同一个地区,暴雨可以引发滑坡、泥石流,形成灾害链。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的影响地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