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后感范文500字》
余秋雨笔下的文字有时形象生动地呈现了世间苦乐面孔,有时又畅快细腻地描绘了明月清泉的幽静婉约,一张一弛,无意间显示出大师的丰富语言功底,如余音绕梁,让人读后余味无穷。
文化苦旅读后感1
好几年前了,单校长推荐了一本书——《文化苦旅》,说“这是一本值得看的书,体验大家之作,感受文化灵魂,静思而悟其理。”
我一边在想着这一席话一边开始读余先生的《文化苦旅》。不知道所有读过此书的朋友是否和我一样:读了第一篇文章我竟然不能继续,心情的沉重几乎使人窒息!
《道士塔》是《文化苦旅》中的第一篇文章,“道士塔”诉说了那个时代的悲哀,诉说了我们整个民族的悲哀……
我没有去过莫高窟,一直很想去看看,滚滚黄沙,大漠孤烟,敦煌壁画。想去真正的领悟古人对宗教的热忱,想去真正的感受到现代研究者的辛劳和付出,更想去深深地领会那个时候一个民族深重的危机。敦煌是中华最值得骄傲的,比长城它多了绚烂,比皇宫它多了内涵,可最后它却是中华之伤。
在书中,……王道士孤单的站在洞窟旁,看着绝尘而去的车轮,脸上应该有困惑吧……他没有、也不会意识到我们的民族正在滴血……
在书中,王道士是有名有姓的莫高窟的罪人,我们可以唾弃他,可是那些无名无姓的罪人呢?他们比这个农民出身的道士有学问、有财力和能力,可是他们却无动于衷,他们才是我们民族的罪人,那个道士最多也只是一个小丑而已……
没想到余先生的《文化苦旅》就这样让我深深的体会着一个苦字……
文化苦旅读后感2
余先生说:“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自然山水是那样的令人陶醉,这也吸引了文人的眼球,他们踏访名山大川,留下足迹的同时,那些广为流传的佳作更是构成了我们源远流长的文化古韵。《文化苦旅》在对中国文化反思的基础上,将在山水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也让我对余先生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无论是祖国的自然山水还是人文山水,余先生都能用自己的渊博的文化底蕴与深刻思辨得出对中国历史命运的独到见解,对中国文人的精辟评价,无论走到哪,那种敏锐的目光始终没有停止,对文化的探索也永无止境。他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正是这种对文明的关注与思索,使他走过的每一处又多了一分深刻的文化痕迹,启迪我们的也将是继承这永恒的探索。
在书中无处不体现着中国文化的沧桑。中国悠久历史是无比辉煌的,让炎黄子孙为之骄傲,可其中又夹杂着我们挥之不去的苦涩之感。《道士塔》《阳关雪》等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荒际的黄河文明的盛衰,让人见证了历史的深邃苍凉;《白发苏州》《江南小镇》等却是在小桥流水的背景下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得形神具佳;《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等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我们跟随余先生的足迹游览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心也被一路的风景感染着,装满了新的感悟。而当代文明又是科学进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祖国的人文山水也将笼罩在与时俱进的文化氛围中。
余先生在《文化苦旅》中所折射出来的艺术表现力是精湛的。大家之作,让人读罢心还盘桓在那广阔的天地间。同样是中国的山水风物,同样是中国的古今文化,在余秋雨先生的笔下显得如此波澜壮阔却饱含深邃。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是全书的主调,让每一位读者心中都会产生一种震撼。
文化苦旅读后感3
今天,我读了散文集《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虽说题名道士塔,但却和莫高窟有着很大的关系。道士塔在莫高窟的大门外,这座道士塔不是为了纪念任何人,而是为了留下让中国最可耻,做了对不起莫高窟的事的大罪人——王圆簏!
说他是大罪人也有些过分了,他知识那个时候到处可以见到的中国平民,他手持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可他又何时知道莫高窟的价值有多么高。莫高窟它历史久远,是隋唐时期就开凿的,窟被有大量精美的壁画,和无数形象生动的彩色塑雕,窟内还保存的大量佛经文书也极为珍贵。可王道士却把眼前的文物都当做普通的东西,他不止到它的价值,他只想做一笔小买卖,当外国的科学家来时,他也不知道,该在窟口站几个人或添几把锁。尤着大家进进出出。他从外国人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文物一箱箱运走,他的行为好比两枚别针换一只鸡,一颗纽扣换一篮子青菜。他用这么多文物就换来这么点钱时,他却不知道国家损失了多少,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像王道士这样为了自己利益出卖国家的事情也有很多。就如台湾的陈水扁。这几年,传陈水扁要台湾独立的报道很多。
有一篇报道说陈水扁的手下为了日本支持台湾独立,陈水扁宁可出卖本国领土,把宝贵的钓鱼说是日报热闹的,这真是可恶。还有些腐败分子,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出卖国家利益。有一个腐败分子,他从美国批了一些电视机,原本只需3000的电视却破天荒的喊到6000,从中捞了3000,可他却只能拿到其中的百分之十,其他的都给了美国,他自己得到了点利,可够家却损失惨重。
这些人比王道士还可恶,王道士因为没有文化而把文物给卖了,如果他有文化,我想他绝对不会作出这种出卖国家利益的事。
让我们努力学习文化,决不让王道士的悲剧重新上演。
文化苦旅读后感4
读罢余秋雨老师的《文化苦旅》,我很想抓住些什么,却又难以言状,只觉得淡淡的哀愁与寂寞萦绕在心中不去,又难复平静。
从滚滚黄沙的大漠边塞到温婉宜人的江南小镇,余秋雨老师的文化足迹,跨越了大江南北,旅途中夹杂着喜悦、激动、哀伤、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终只汇合成一个赫赫刺人的“苦”字。中国史上叙说羁旅之苦的文学作品不在少数,然而负担上“文化”二字,却更令人觉得这苦涩的味道浓得要化不开了。
说说那个令人恨恨不已的王道士吧,青砖黄泥的道士塔原也只是个普通的佛教地方,可当那王道士开掘了一门永久性学问的洞穴后,这儿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达官贵人宠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谀逢迎的官场的中国的古文物,它们的清白也渐渐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国友人的不客气,王道士的傻笑,中国古文物就此一车一车地安全运出国境,王道士与外国友人的寒暄。唉!伤心欲绝!余秋雨老师之苦,皆因有着中国古代文人忧国忧民式的文化自觉,种.种令人痛心疾首的现象赫然呈现在自己的眼前却无能为力,也就难以自抑地揪心揪肺了。
也许是我出生的年代比余秋雨老师要幸福,没有亲眼目睹种.种擦肩而过的辛酸与血泪,因而没有那种刻骨铭心的苦味萦绕心头,然而余秋雨老师笔下一幕幕清晰可见的中国式文化悲剧,已经令我的心也不自觉得随之惆怅,陷入了淡淡的寂寞,历久不散。也许余秋雨老师得知我们肆意欣赏着他的“苦”,却不能与之同苦,而只是仅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会更甚了吧。
也许许多历史界的专家学者曾经不留情面地指出过余秋雨老师作品中与史实不符的种.种纰漏,但是依然无妨,文学不同于历史学,毕竟余秋雨老师酿制的文化苦酒传出了令人心醉的香味,不仅仅是向读者,向文化界,更是向广大的中国人民。这样就已经足够了,不是吗?
作为一名高中生的我就这样追随着余秋雨老师的足迹,在寂寞间行走着,徘徊着,彳亍着,最后旅途也到了终点站,只剩下了“这里真安静”的孤独与余韵……
文化苦旅读后感5
我从没有去过阳关,对此也了解甚少。读罢《阳关雪》后,便找来几组图浏览一番,不禁生出几分感伤。“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这就是刚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际。任何站立在这儿的人,都会感觉到自己是站在大海边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冻浪。”面对如此的景致,谁都要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沧桑。
西汉时,阳关曾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镇,严加把守。可阳关如今早已不如往日,仅仅是在一座红色的堆满沙石的山峰上,残留有被称为“阳关耳目”的烽墩。遗址周围竟也看不到断垣残壁,只有在沙丘之间暴露出的地面,到处可见碎瓦残片,让人回忆起盛事时亘古遥远的驼铃。
“渭城朝雨徘岢,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在友人临别时所作的这首《渭城曲》,用余秋雨的话说,是“缠绵淡雅”的。丝毫感觉不到阳关如今的凄冷之景,只是离别时应有的微微的忧伤。因而王维是懂得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的,阳关亦是如此,再坚固的过去也终有随着时光消逝的一天。比起《渭城曲》依此而来的《阳关三叠》,那较清冷的调子,或许更适合阳关如今的景象。
诚然,阳关的确再也难于享用温醇的诗句。“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经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
阳关不复了它过去的金色的绚烂,只剩下凄凄的一片荒原,它给伫立在它面前的人们带来深深的感慨和轻轻的遗憾。想起楼兰古城的悲哀,曾经繁华的美在不经意间却毁于一旦,也许正应了一位蒙古作家的那句话:繁华不过是一掬细沙。昔日的景象已不能再见,只由人们去想象,勾勒心中的图画。历史是深邃而苍凉的,面对窗外阳光映照的花园中嬉笑的人们,我想,现在珍贵的事物,千百年后,也会随岁月的轮回而被渐渐淡忘吧。
相关文章:
1.
2.《文化苦旅》读后感范文5篇
3.《文化苦旅》读书心得体会4篇
4.关于《文化苦旅》读书笔记6篇
5.《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6.余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读后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