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演讲稿 > 诚信演讲稿 > 诚信有爱青少年主题演讲稿推荐三篇正文

《诚信有爱青少年主题演讲稿推荐三篇》

时间:

诚信有爱青少年主题演讲稿(精选3篇)

诚信有爱青少年主题演讲稿 篇1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好!

我来自18班xx同学们,我今天要讲的话题是向上!青少年。户外运动爱好者亚历克斯曾经说过:如果有一天你找到了你喜欢的东西,请给自己一个机会,然后用你所有的热情和时间去坚持。因为只有站在高处,你才能看到更美丽的风景。

我认为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有理想,拥抱未来。只有有了目标,一个人才会微笑着迎接挑战,把困难当作芥末,把汗水比作黄金,为了最斑驳的理想和最好的青春。

奋斗,少年!

心中的理想越重,离现实越远。不要等天上掉馅饼,也不要指望上帝同情你。只有努力,才能看到新的天空;只有努力,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只有努力,才能到达理想的另一边。既然没有突然的奇迹,那就打破自己的记录,不断刷新自己与苦难的对抗次数。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在青春叶舟上奋斗到底。

乘风破浪,少年!

我知道即使我努力工作,我也不一定会变得很好,但如果我不努力工作,我怎么知道上帝给我的极限在哪里呢?我想赌一把,我一直爬上去,就像一只小蜗牛,虽然爬得很慢,但毕竟不要放弃。我认为蜗牛也有眼泪,但只有土地知道它的眼泪,因为它总是低头,即使悲伤,它仍然会勇敢地走在路上,慢慢地朝着他们的理想前进。

前进,少年!

有时候生活就像在山里大喊大叫,不是每一个声音都能得到回应,只是因为有些山太大,有些路太远,有些理想需要不懈的汗水浇灌,但只要你坚持对那些寂静的群山大喊大叫,总有一天你会得到回应,生活永远不会故意辜负任何人。我很喜欢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奋斗,少年!

也许有一天,理想会因为烈日或暴雨而搁浅,现实的残酷和外界的质疑会被吹散,但只要你还在路上,你就不能放弃任何前进的希望。因为我们年轻时最宝贵的财富是我们脸上的自信和理想。

勇往直前,少年!

诚信有爱青少年主题演讲稿 篇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上午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诚信做人,诚信做事》。

说到诚信,人们很自然的会想到寓言故事《狼来了》,故事中的小男孩,他就是因为失信于人,才导致了他和他的羊全都被狼吃掉了。这个语言故事的寓意非常深刻,它教育我们小朋友要讲诚信,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说到诚信,我们还会想起《曾参杀猪》的历史故事。有一天,曾参妻子要出去办事,儿子非要跟着去,妻子无奈,只好随便说道:“你在家里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儿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跟妈妈出去了。妻子的话本来是给儿子说着玩的。过后,妻子便忘记了,可万万没有想到曾参真的把家里唯一的一头猪给杀了。

说到诚信,我又想到许多公司企业都是靠“诚信”发展壮大起来的,诚信能给企业带来效益,诚信能给企业带来信誉,诚信能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诚信能使企业生意兴隆。

同学们,你们知道家喻户晓的海尔集团吗?正是因为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时刻牢记“诚信”这一做事原则,才赢得全世界对海尔的信任、敬佩。

同学们,请记住: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社会无信不稳。我们要向全人类呼吁:人人讲诚信,世界更美好!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诚信有爱青少年主题演讲稿 篇3

我刚才说的我不够诚信,那是按照社会的标准,但是就我自己的标准而言,我觉得我是一个诚信的人。首先我们要知道诚信的定义是什么,我也没查字典,但就我吃了这么多大米饭的经验来说,所谓诚信就是指一个人遵守承诺,说实话,不做偷鸡摸狗的事情。我们不妨模仿苏格拉底研究问题的方式,来探讨一下诚信这个问题。好既然遵守承诺、说实话、不做偷鸡摸狗的事就是受诚信,那么假设同学借了我两百的生活费,然后我只能一个星期吃馒头就老干妈,当我妈妈打电话问我生活的还好吗的时候,我说好极了,吃好喝好睡好玩好。这时候你能够说我不诚信吗?所以诚信这个东西是要辩证的去看待的。

下面我们就举一个例子来详细论述一下诚信问题。众所周知,上大学除了吃喝玩乐外,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就是考试不能挂科。因为你的一切吃喝玩乐的基础就是科科都过,但是考试并不是安排在吃喝玩乐的前面而是在吃喝玩乐之后,这可怎么办。于是很多同学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作弊。从此老师和学生的战争便开始了。但是你能够说一个学生一定是个不诚信的学生吗?苏格拉底说过“知善行善”的观点,苏格拉底认为,如果一个人口头上说自己知道某个行为是善的,但却不去做,甚至做着相反的事,说明他并不是真正的知道;一个人如果真的认识到善是什么,就一定不会作恶。比如说,一个人口头上说他知道诚实是一种善,但他却在考试的时候作弊,这就说明在他心目中,考试得高分才是善,是比诚实更重要的东西,所以他才会,因此,这个人根本没有认识到诚实是善,如果他真的认识到诚实是善,就不会把考试得高分这件事摆在比诚实更重要的位置上。

在古希腊智者派都是些律师、政客,他们全副心思都放在怎样巧妙运用辩论和演讲击败对手,哪怕把黑说成白,把是说成非也在所不惜,他们认为,只要能够说服社会大多数人接受一个观点,那么这个观点就成了真理。但我认为,是非绝不能根据社会上有多少人认同来判断,辨别是非只能依靠人的理性。在人的灵魂里面本来就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存在,依据这些原则就能正确认识是非。其实教育从来不应该给学生直接灌输什么观点,而是要通过反复提问、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理性中埋藏的这些基本原则,从而自己获得辨别是非的能力。

但是既然上面说到既然认为作弊并不是不诚信,那么为何作弊的时候好要担惊受怕呢?如果一个人出现这种情况,说明他仅仅是从“社会惯例”的角度来理解不作弊这件事。他只知道作弊是社会规则所不允许的,他感到惊慌仅仅是因为害怕被别人发现。他认为只要不被抓到,作弊就是有好处的,即使长远来看有害,但至少在眼下是有一定益处的(比如多得两分就可以获得嘉奖或免受惩罚),所以他才会冒着风险作弊。由此可见,他没有真正认识到不作弊是出于善的要求,如果他真的通过自身的理性认识到诚实是一种善,他就会知道,不作弊并不仅仅是出于社会习俗的要求,不论是否被抓到,作弊都没有任何好处,没有任何理由去作弊。

我想通过上面的论述大家,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其实我并不想告诉大家什么,只是希望大家有自己的感悟。这只是我自己的看法,正误与否是需要大家的判断的,我就不再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