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演讲稿 > 大学生演讲稿 > 大学生交流分享演讲稿材料:我是谁【热门3篇】正文

《大学生交流分享演讲稿材料:我是谁【热门3篇】》

时间:

大学生交流分享演讲稿材料:我是谁(通用3篇)

大学生交流分享演讲稿材料:我是谁 篇1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是来自XX大学的,今天我选择的演讲主题是“我是谁”。很高兴能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分享,如有不足,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我是谁”?不知道在此之前,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我们可能是学生、是老师,是外向的、是内向的,是喜欢挑战的,或是安于平静的……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在别人眼中,我们又是什么样的呢?在生物学家眼中,我们是由50万亿个细胞组成的生物;在商人眼中,我们是跳跃的金钱符号;在物理学家眼中,我们可能只是一个一个的质点。这时候,有个问题出现了,那就是当外界评价和自我认知不一致,甚至矛盾冲突时,我到底是谁呢?

五百多年前,有个人也曾有过类似的疑问。他问“理”在何处?是像当时的正统观念——理学宣扬的那样,理在物外吗?他没有盲从主流,而是在不断的实践和体悟中,他听见了自我的声音,说:“心即理”,“理”不在我之外,就在我心里,“吾心即宇宙”。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他就是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王阳明。当自我认知和外界发生分歧的时候,王阳明如他所宣扬的那样选择了,以“我”为最根本的标准,坚持自我。最终建立了不同于程朱理学的另一套学说,实现了他的“不朽”。

同样的,“我是谁”这个问题,最终,不是要告诉别人“我是谁”,而是要告诉自己“我是谁”。社会给我们的评价,抑或是他人给我们的标签,的确,是来自于不同维度的视角。但仅仅只应把这些作为一种参考,作为我们认识自己的参照系。最终的回答应该是面向真正的发问者——我。

那么,怎么从自己出发来认识自我呢?具体应该如何去做呢?途径有很多,例如朱熹的“格物致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马克思的.实践观等等,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观察,参考他人意见和社会标准等方式都能够让我们去了解自己。

而在这些途径之上,我认为最重要的,便是明确这样一种意识观念——我们所追问的“我”其实是“不确定”的。这句话有点抽象,我用具象的汉字来解释一下。

看这些汉字,这是“一”,现在是“十”,现在又是“木”。但你知道它接下来是什么吗?是“杉”还是“林”?在我落笔之前大家是不知道的。因为横撇竖折位置的不同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同样的,“我是谁”这个问题或许永远没办法找到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我们在定位自己的同时,也在塑造着新的自己,“我”时刻处于流变和不确定之中。这似乎听上去特别令人惶恐,“不确定”这三个字天生就带着危险的气息。

可是,“不确定”换一个角度说,就是“无限可能”。“无限可能”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一种“变动”的机会。今天的我并不能完全定义明天的我,囚徒的明天不一定是囚徒。就像刚才的“一”,它蕴含着无限可能。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可是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当我们把自己定义成“木”时,那么我们就真的只能是“木”了,这才是更可怕的。

我曾经把“我是谁”中的“不确定性”看成一种惩罚,像西西弗斯推石般永无止境的悲剧。但当我发觉“我是谁”中包含的“无限可能”时,我意识到这正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

我们生而为人,就必定会去追问“我是谁”,宿命般的,哪怕永无止境。但我们还是努力地奔跑,只求更近些,再近些。

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的讨论,最大的意义,不在于得到某个正确答案。最重要的,是带着这个问题一直前进。“我是谁”只是一个起点。正如柴静所言:“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地蒙昧中挣脱,这才是活着。”

谢谢!

大学生交流分享演讲稿材料:我是谁 篇2

大家下午好,她是来自13级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班的叶秀秀,今天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分享自己在过去一年多里的学习方法,状态和思路。

其次,平常大家会用的基本的学习方式她也会用,比如,课前翻翻书预习,这样可以帮助自己理清思路,和老师有所互动,理解吸收的也会快些,上课时,认真听,也许会有思想走神的时候,也许也会觉得老师上课很乏味,但无论怎样,要听,记得她高中老师有一次和她们说"无论你们是听得懂还是听不懂,想听还是不想听,你都要听,一节课下来,除了你要学习的知识外,也许你可以听到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样的收获有时并不亚于书本上的东西。大学生学习经验交流发言稿。"所以,请保证一节课下来,你会有所得。课后,学会积累和巩固,练习并不是为了专门应付考试的,是加深你的印象,就算有一天你忘记了,那是暂时的,因为当你想要捡起它来时也就变得相对轻松点了。

其实,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坚持是努力,在返校之前,奶奶和她说`"现在做什么都累,你读书也累,但要坚持下来,就像你爸爸,年纪大了,为了你们两个读书,也得坚持。"量变引起质变是合理的。不要觉得自己很努力了,因为比你厉害比你努力的人枚不胜举。一个习惯,四个星期就可以养成,吃饭睡觉是自然,那学习也可以成为自然,大学里,自主学习是关键,所以,当学习成为你的习惯时,你会觉得自己有时候真的是支潜力股,这就是一点一滴的量变,也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另外,状态对于学习也是很重要的。她不能保证时刻都是精神抖擞的去将学习作为一场战斗来打,她想所有人也是,但是要在你状态好的时候去做对于自己而言有挑战性的事,发现自己不在状态时学会调节,方式有很多,看电影,听歌,当然这个情绪不能持续太久,学习忌讳烦躁,所以心态要好。

思路好比一条主线,带着你学习,首先,明确目标很重要,就像读一本书,观察目录,知道个大概,然后分章节阅读和深究,不懂的,及时请教老师,也可以和同学讨论,最后便是实践,练习题目次再巩固。

以上就是她的分享,谢谢大家。

大学生交流分享演讲稿材料:我是谁 篇3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听到这样的题目,你或许会哑然失笑:我是谁?谁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的姓名,自己的身份,谁不了解?可我想说,当今的中学生还真有很多人不了解自己。

我们中间流行着一些怪病:“贫血”、“缺钙”、“脑膜炎”。“贫血”就是知识贫乏营养不良,“缺钙”就是意志不坚强,而那些整天“跟着感觉走”的追求明星族自然就是“脑膜炎”了。这不是骇人听闻,这些怪病恰恰体现了我们中很大一部分同学的弱点:胸无大志,意志薄弱,盲目追求,迷失自我。但我要说:不,这不应该是你,也不应该是我!

那么,我们应该是谁?

我们应该是那种胸怀大志、情趣高尚、善于选择的中学生。我们年轻,有朝气,喜欢时尚,喜欢流行事物,爱唱张韶涵的歌曲,酷爱周杰伦的发型……我要说。这种爱好没有错,错的是你为此付出太多的精力和热度,你们对时尚的理解太狭盛,只是一眼盯住那些引发感官冲动的影视明星。你们的这种选择怎能不让老师担心?我们何不将热度倾注于更远大的理想、更高尚的情趣上?

多少同学在大谈张国荣坠楼,狂评李恩珠自杀时,却对书本上的“能量守恒定律”一脸茫然。依我看,这样的学生才是真正的“老土”,他们在骚动的红尘中迷失了自我。所以讲,我们应该具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应该选择为科学真理而奋斗的道路,应该从我做起,关爱我们的生存环境……

我们还应该是那种睿智博学、勇于创新、善于学习的中学生。空怀大志、好高鹜远不是我们的本色;贪图安逸、不学无术也不应是我们的专长。我们不能像那些只懂得翻唱歌曲、遇到综合素质测试就满面愁容的歌手。知识会让我们不再“贫血”,优良的学习习惯、创新的思维让我们“血液”永远新鲜。

期待不再有少年天才的作秀,不再有方仲永式的感叹,也希望喜欢摇滚歌手鲍伯·迪伦的同学不仅能够弹奏他的曲子《像滚石一样》,而且也能对他的《编年纪事卷一》评点一番;喜欢络游戏的同学能够从络的背后看到信息经济的沸腾,甚至在追溯《亚力山大·汉密尔顿》的足迹中寻找经济腾飞的秘诀……

我们还应该是那种能承担责任、懂得回报、善于坚守的中学生。我们有着炎黄子孙的铮铮铁骨,我们的也不应“缺钙”。或许直到今天,年轻的我们仍没有机遇去做什么“大事”,但我们完全可以从一件件小事中磨炼做大事卯品质。

谁说我们在父母的怀中长不大?做起事来,我们可以和牛玉儒、任长霞一样尽职尽责,对困难无所畏惧,谁说我们只知道享受不懂得回报?我们的心同田世国一样时刻为我们的亲人付出一切甚至生命。假如我是医生,我们也会像桂希恩那样为文楼村的艾滋病患者奔走;假如我做教师,也能和徐本禹一道走进贵州山区,爬上狗吊岩,深入大水乡的岩洞,擦亮那些因渴望知识而望穿秋水的眼睛……

同学们,现在你能回答“我是谁”吗?对,我就是那个胸怀大志、睿智博学、富于创新的人!我随时把我的理想志向,我的知识储备融入雷厉风行的行动中,去追求,去奋斗,去成功!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