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读后感 >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精彩3篇正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精彩3篇》

时间: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精彩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1

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到处是荒弃的田地、饥

饿的人民和频繁的战争,那也是一段激情烧的岁月里、无数英雄人物路身历史的舞台。

在当时错综复杂的内外形势下,国民党对中国

共产党的西北根据地进行了犹如铜墙铁壁般的严密封锁,这里的信息被阻滞、被审查,真实的情况一再被掩盖。国民党污中国共产党人是“狂热分子“杀人放火者”等等。人们听到的是各种混乱的传言,以致苏区以外的人们都对红军队伍持有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红军不能克服物质上的匮乏,不能突破层层严蜜的封锁和“围剿”,最后必然会陷入惨败的境地。这些言论熟真孰假?中国共产党人到底是怎样一群人?他们用生命去维护的信仰和理想是什么?这些问题像一个个解不开的谜团笼罩在人们心头,1936年,30岁的埃德加·斯诺,怀着对中国革命和战争的种种好奇和疑问,冒着生命危险,踏上了红色苏区,为了寻求真相。从这一年的六月到十月,他用旁观者冷静,客观又带着些幽默的笔触,带我们走进了那段红色岁月。没有空泛的理论和政治术语,也不同于目的性明确的宣传稿件,在他笔下,一个个生活、战斗的场景扑面而来,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乐观、自由、平等、和谐的“红色之邦。

如书上所说,共产党已如红星一样照耀着中

国、让中国走上富裕繁荣的道路上。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 篇2

《红星照耀中国》有许多地方让我动容,包括却不限于作者、内容等。

这部书的作者,埃德加·斯诺,是一位来自美国的战地记者。在红白两区交战之际,他为了真正地了解红军,不顾生命危险,深入红军根据地,深入那个被西方媒体妖魔化的地方,采访了一位位革命先烈,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与革命精神,写出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

再说内容。这本书的内容,没有一处不震撼到我。其中革命先烈所经历的磨难、所参与的战斗,老百姓所受的压迫、所被欺负后的反抗,都让我肃然起敬。他们所经历的一切,让我再一次深深感受到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

在看《红星照耀中国》之前,我看了《觉醒年代》这部电视剧,那种文字和剧情联系在一起的奇妙感,让我拥有了继续把这本书读下去的动力。

最后说这本书背后的历史背景。在我眼里,那是一个动荡不安和战火纷飞的时代,每天都会有许多无恶不作的坏人出现,也会有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英雄挺身而出。那个时代,我们的中国,内有国民党右派与中国共产党作对,外有日本侵略。但即使是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一位位青史留名或无名的革命先烈,仍然无所畏惧甚至舍身忘我地投入到战争中,为自己、为家人、为故乡、为人民、为祖国而战!他们的伟大,令人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合上书页后,我闭上眼,准备再读。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600字 篇3

“滴答滴答”窗外的雨滴答滴答地拍打着屋檐,我望着桌上那张不尽如人意的成绩单,抬头看着天花板,这股烦躁劲呀,就像脑子里有千军万马在闹腾,再加上窗外频繁的雨滴,烦躁又加重了一番。

转头,便望见那本静静躺在书桌旁的《红星照耀中国》,我想:现在应该唯有书能化解我心中的忧愁了吧。于是我翻开了书,书中的墨香和知识扑面而来,我便如饥似渴贪婪地吸取着书中的知识。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之作。这本书涵盖了对中国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以及作者的感受,作者全面的给我们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十分艰辛的历史故事。他的语言十分平时朴素但不缺乏诙谐幽默,在书中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这本书其中有这样许多让我印象深刻而且久久都不能忘怀的故事:在官帽山上有三百多名红军都被敌军重重围困。就在这时,红军团长许光达突然看见前方有一条长长的藤萝,便马上带领三百多名红军战士利用藤萝顺利下官帽山。夏明翰在1921年成为共产党员之后由于叛徒的出卖后夏明翰不幸被捕。夏明翰在监狱中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起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从这两个令我难以忘怀的故事中让我明白了红军战士们以他们的生命和鲜血书写了一曲曲胜利的凯歌,为中国人民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绩。红军的精神,是一笔精神财富,激励着中国后来人。红军将士们为了崇高理想而百折不挠,奋勇拼搏的革命精神。

书如烟海,一本本书就像一笔笔宝贵的财富,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如同“红星”一般,时刻提醒我们回望历史。

嘿,红色中国,让我们一起脚踏实地,勇敢地走向未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