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读后感 > 《红岩》读后感【优秀8篇】正文

《《红岩》读后感【优秀8篇】》

时间: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整理的《红岩》读后感【优秀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红岩》读后感 篇1

读完《红岩》,看着眼前这个繁花似锦的世界,脑海里显现的却是江姐坚毅的脸庞、瘦弱身躯,蓝色旗袍上那鲜红的毛衣,就像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在迎风飘扬。

读完《红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越是在铺满荆棘的路上,就越需要我们去开拓;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需要坚定不移的精神去克服”这句话。

读完《红岩》,我深深震撼于书中主人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正是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构成了红岩精神,它是革命烈士对共产主义信念的执着追求,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这也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在如今的和谐社会建设中,我们青年要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身怀远大抱负,为实现自我的价值而奋斗,为实现中华的伟大复兴中国而拼搏!

红岩,这面用鲜血染红的旗帜将永远在我心中飘扬,引我迈向前方!

《红岩》读后感 篇2

我怀着无比感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脑海中依旧回荡着革命英雄们的身影: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结奋斗,敌人丧胆;白公馆志士奋勇突围,迎来黎明……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革命者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敌人的酷刑、肉体的禁锢却丝毫打动不了这些顽强的人们。即使被禁锢在牢中,即使深陷黑暗,他们依旧没有放弃过,依旧顽强的等待着胜利。

“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歌乐山下悟道;渣滓洞中参禅”“看洞中景色依旧;望窗外已是新春”……渣滓洞中的元旦也分外热闹,胜利在望,这新的一年同志们的斗志更高、信念更坚定。在热闹的节目中,人们的信心越来越大,他们相信胜利已经不远了!

面对这些可敬可佩的战士,国民党反动派只能给他们肉体上的折磨,却无法动摇他们钢铁般的革命精神,反而使他们的革命斗争更加强烈起来!敌人肉体上的折磨,丝毫动摇不了革命者的的斗志;而狱中的艰苦生活,反而磨练了他们坚强的意志。

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解放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位战士用鲜血换来的,血染红岩,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幸福的日子容易使人忘记了什么叫英勇、坚贞。安逸的生活,美好的享受,使人淡忘了血与火的历史,也使人麻痹了精神。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应时刻牢记革命先辈的光荣历程,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为我们的祖国建设奉献我们的青春和热血!

读《红岩》有感 篇3

《红岩》是一部反映中国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描写了重庆解放前夕严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集中营的狱中斗争。这本书中的人物故事非常感人,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

《红岩》里有许多正面人物,代表了宁死不屈、机智勇敢的共产党人。华子良隐藏在白公馆长达十五年之久,大家都称呼他“老疯子”;“双枪老太婆”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无论在什么样的形势下她都能镇定应对,令敌人闻风丧胆、惶恐不安。文中这样的传奇人物非常多,但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成岗、许云峰、江姐。

成岗、许云峰机智勇敢,令我敬佩。成岗面对酷刑,写下了著名的《我的自白书》。“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这首诗反映了共产党人蔑视严刑拷打、宁死不屈的精神,我深深地被感动了,常常背诵它。许云峰是一个长期地下斗争的领导人,具有钢铁、雷电式的性格,在多次重要斗争中,表现出了顾全大局、独当一面、赴汤蹈火的英雄气概。在茶园为保护同志机智冷静面对叛徒,在地牢里为同志们挖出一条生命通道,使同志们成功越狱。他太了不起了!

江姐,是一名女地下党领导人,她稳重、精细、坚强。在去华釜山的路上,她看到丈夫的头颅挂在城门上示众,顿时泪如雨下,忍不住要哭出声来,但是她想到当时的处境必须要顾全大局,还是抑制住了悲痛的心情。她太坚强了!在一次审讯中,敌人把竹签子钉到她的手指头里,十指连心呀,可是她没叫一声,还说:“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用竹子做的,共产党的意志是钢铁的。”她太勇敢了!

《红岩》除了塑造了一些正面人物,还描写了一些反面人物。甫志高是个大叛徒,他知道共产党的许多情报,却把情报都报告给了国民党,为了活命出卖了人民出卖了党。徐鹏飞是国民党的特务头子,审问“犯人”的方法极其残暴,害死了刘思扬、余新江等人,罪大恶极。“猩猩”、“狗熊”、“猫头鹰”是国民党渣滓洞的狱吏,老爱骗人,经常把坏事说成好事,非常的奸诈无耻,令人憎恶。

《红岩》里的人物故事非常的精彩,我从中感受到了国民党的统治是多么的黑暗、残暴,共产党在逆境中的斗争是多么的勇敢和坚强。新中国正是无数的革命英雄用生命和血汗换来的,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这些革命先烈,更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红岩》读后感 篇4

这个寒假我看了著名的革命小说《红岩》这本书。《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从不畏惧;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与革命;成瑶在共产党的熏陶下,渐渐成长,懂得处理各种事;渣滓洞的难友们,相互帮助,智斗敌人;白公馆的人们战胜敌人,迎来新中国。其中第三章让我感触良多。

第三章讲的是重庆共产党员成岗的一段革命故事。他从一位普通的工厂管理员做起,把工人团结起来,让他们有了钱支撑起生活。经过一番风雨和一次又一次的岗位调动,成岗总于成了一位出色的党员,并担任了《挺进报》的印刷员。

读完之后,我感受到了成岗坚持不懈,热爱人民的革命精神。他被一次又一次的调动岗位,但又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不管是与党失去了联系还是被特务抓走,他都是牢记党的纪律,坚持不懈地为党做事。他们这样无怨无悔地忘我牺牲是为什么呢?我深深思考着,突然想到烈士们豪壮的诗句:“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愿意把这牢底坐穿”、“战士的坟墓比奴隶的天堂更明亮……”。我明白了!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换来了新中国!

我要以《红岩》中的烈士们为榜样,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本领,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红岩读后感 篇5

《红岩》这本书,讲述了党的地下工作人员,不论是自由的,还是渣滓洞、白公馆里用生命来贡献,永远不忘人民,决心解放的故事。

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便是小萝卜头,他本应拥有一个快乐,无忧无虑的童年,啊!只是,他却被抓到了白公馆,在那暗森森的环境长大,“从来没有见过太阳”!那孩子,本应衣食无忧,尽情在阳光下奔跑的,却给徐鹏飞他们抓住了。小萝卜头和父母一起长年在黑暗的房间,营养不良,发育不良,但这一切却没有打破他的意志,就算在白公馆,他还是很坚强,很乐观。而且,在书中,很多人,竟也没有做的那么好。白公馆不能这样让他失去自由,他明明还只是一个孩子,所以他应该,理应同时拥有父母、自由和健康。最令人感动的,就是小萝卜头在经历所有的挫折后,那么乐观,为大家给予快乐的同时,也很成熟、懂事。

多令人心痛啊,小萝卜头还那么小,比我们都小,却生活在这么一个复杂,充满黑暗的“世界”。现在,我们有足够的食物,足够的自由,可以走遍世界各地,却还是会有许多生活中的烦恼和困扰。比如考试没有考好,或者被别人推倒了受伤。有一次,我下着楼梯,那时我还特别小,大概7、8岁。这时,身边有一个大人,因为没有看见我,又很着急,就一不小心把我给推了,我吓了一跳,但还是掉了下去,我就好似一个圆似的滚了下去,不过楼梯虽然有点高,但那个角比较圆,我就没有划破,只是在腿上有一小块淤青,但是掉下来的感觉却很可怕,就如同坐过山车时大下坡一般,为此怕了好久,直到几天后,淤青没了,却仍旧非常的怕,感到那一刻放佛世界只有我一般。但如果以我这么容易害怕,又可以做到和小萝卜头那样乐观向上吗?

一切,从小萝卜头到“监狱之花”,从渣滓洞到白公馆,不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到底是由多少鲜血组成的,也不知这鲜血又有多少无情又悲惨的故事。

红岩读后感 篇6

就要开学了,我看了《红岩》这本书,在温暖的房间看这本书是最好的了,这本书佷厚,封面大多是红色,还有一颗长在悬崖上的松树,就好像革命的精神。

罗广武1925年出生,1967年去世,一生写过许多文章,也写过《在烈火中永生》,和杨益言合作的《红岩》。杨益言,1925年出生,1966年去世,他从小就参加许多反美反蒋的活动,虽然被捉了,但还是一心为国。

这是一本革命小说,才看了几行,我就喜欢上了。

小说主人公有很多,比如说刘思扬,徐新江,许云峰,成岗……他们都是爱党的好人。当他们被坏人抓去牢里时,他们也不会忘记自己身负重任,使每个在牢里爱党的人,团结一心,有时,把特务吓得不知道拿他们怎么办。

他们在牢里可以想出很多办法和别人联系,女牢的女人出来晒衣服时就把纸条放在衣服口袋里,过一会儿,男牢出来晒衣服时,就可以把纸条拿走了,这个办法真不错,特务也看不出来。

他们会被捉来,全是因为叛徒甫志高,他把一切秘密都说了出来,因为有人骂了他一下,心中的那点恨,就出卖了党,出卖了所有的人。但邪恶不可能战胜正义,就算被关在大牢里也会努力,得到胜利,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一个道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光明正大,不能见不得人。

这么好的一本书,大家一定要多看看。

《红岩》读后感 篇7

今天第一次通读了《红岩》这本书,对于这本人们口中的好书我一直抱着一种敬畏的心态来面对,而没想到的是参与了这次征文比赛以后能够有机会捧着这本红色皮子的书页页地翻阅,细细地品读。只需看到封面上的那句话:“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年轻的心就此沸腾了,想重新回到那理想与信仰占领一切的年代!

解放前夕国统区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当我看到江姐回乡下为游击队送药的片段是,眼眶不禁湿了……雨雾蒙蒙的城墙门,木笼子里一颗颗血淋淋的人头映入江姐的眼帘,她尽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去看牺牲者的名单,陡然发现丈夫的名字列在第一行!这种突然失去亲人的感觉我实在是无法想象,这么大的打击她一个弱女子究竟该如何承受?书中如此描述:江姐热泪盈眶,胸口梗塞,不敢也不愿再看。她禁不住要恸哭出声。一阵又一阵头昏目眩,使她无力站稳脚跟……但坚强的江姐立即想到的是自己负担着党托付的任务,没有权利在这里流露内心的痛苦,更没有权利逗留。她的脚步,不断踏进泥泞,一路上激起的水花、泥浆,溅满了鞋袜,她却一点也不知道。她全力控制着满怀悲愤,要把永世难忘的痛苦,深深地埋进心底。渐渐地,向前凝视的目光,终于替代了未曾涌流的泪水。她深藏在心头的仇恨,比泪水更多,比痛苦更深!江姐是一位伟大的女性,一位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她在渣滓洞集中营被敌人连续多日严刑拷打,宁死不屈的精神给那里所有的战友以无穷的动力。竹签子钉进每一根指尖,血水飞溅,我们敬爱的江姐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但她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剧烈的疼痛……是她,一个女共产党员,平静地在敌人面前宣布: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

红岩精神就像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热血青年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无数个大义凛然的共产党员前赴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捍卫党的尊严和机密,配合武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正是他们的努力,才有共和国今天的繁荣昌盛和国泰民安!这句话说出来是多么容易,但现在的中国人又有多少真正地从心里感激,对下一代的教育是否会慢慢淡忘这曾经惊天动地的壮举和牺牲,不让孩子接触血腥,红岩里的精神是否会失传?或只是成为小学课本上一篇机械的诵读课文?我生怕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因为身处学校,只感觉学校里的气氛并不是一个澎湃激情与梦想的地方,相反很多人无聊,空虚,苦闷,浮躁,整日除了学习玩乐无事可做,相比于革命年代的`青年学生如饥似渴地获得知识的劲头,随时为理想,为革命献身的热情,我不禁为我们这一代人汗颜。也许我的观点是片面的,但追求时尚和刺激却是当下年轻人的口头禅。看着眼前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脑海里浮现的却是江姐坚毅瘦弱的蓝色旗袍上鲜红的毛衣,就象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在随风飘扬,我究竟该何去何从?如何正确定位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我在读了十几年学还无法参透的。也许红岩里最值得我们学生学习的精神并不是不存在了,而是随着时代的改变其具体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作为当代学生,要身怀远大抱负,为建设更加富强的中国和实现自我的价值而奋斗!也许信仰不再像那个年代那么重要了,但共同的目标却一直牵引着为之付出努力的人们坚持不懈,奋斗不息!

新闻报道中一位青年与歹徒勇斗的事迹令我敬佩,更重要的一点事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股韧劲和信念。从他负伤躺在床上仍坚毅的笑容里似乎看到了江姐就义前瘦弱却笔直的身影。这就是新时代传承的红岩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学生扪心自问,认真思考:怎样去树立真正的信仰并为之奋斗?!红岩,这面用鲜血染红的旗帜将永远在我心中飘扬,引我前方!

红岩读后感 篇8

在《红岩》这本书里,成刚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

最令人难忘的是许云峰将要被特务密裁的那段描写:"死亡,对于一个革命者,是多么无用的威胁。他神色自若地蹒跚的挪动着脚步,拖着锈蚀的脚镣,不再回顾两旁的特务,径自跨向石阶,向敞开的地狱铁门走去,他站在高高的石阶上,忽然回过头来,面对跟在后面的特务匪徒朗声命令道:‘走,前面带路’。面对步步紧逼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畏惧,反而革命信念更加坚定,即使海枯石烂,天崩地裂,也不会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