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作文体裁 > 演讲稿 > 励志演讲稿 > 党旗领航重建家园发言稿【合集三篇】正文

《党旗领航重建家园发言稿【合集三篇】》

时间:

党旗领航重建家园发言稿(精选3篇)

党旗领航重建家园发言稿 篇1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身为中国人不仅应该学习优秀文化,还要传承传统美德。

中华上下五千年,通过这五千年的延续和发展,我国形成了泱泱大国的民族精神。我们也要学习这种民族精神。

我们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

中国神话,中华文化与历史的瑰宝,通过口耳相传或书面文字记载等各种形式流传在寓言,小说,宗教,舞蹈,戏曲中。某方面而言,上古神话会被假定是历史真实的一部分。

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也是作为中华民族信奉的图腾,龙身上寄予了美好的品质和神奇的传说。在龙的身上集中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也常把世间的杰出人物称为人中之龙。

无论是什么中华文化,我们都应传承下去,从现在开始,“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要行得正,坐得端。”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境界。努力学习优秀文化,传承传统美德。

二十一世纪,人类第三次站在了世纪的起跑线上,未来的中国面临严重的挑战,迎接跨世纪的挑战,关键在于人的素质。试想一下如果未来的接班人连修身也做不好,更不用说什么“齐家、治国、平天下”了。

所以,应当站在培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知道懂得什么是美德,什么是非美德,从中能正确分辨真与伪、善与恶和美与丑,知荣辱、明爱憎,让学生实践良好的教育!

党旗领航重建家园发言稿 篇2

尊敬的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好!

近年来,随着极端气象灾害发生频率的加大,气象部门所肩负的责任也随之加重。市气象局紧紧围绕服务于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工作中心,按照“一年四季不放松、每个过程不放松”的工作原则,严谨细致,一丝不苟,进行及时准确的雨情、水情、风情、旱情预测预报,为市的防害减灾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新时期,气象人振奋精神,你观云,我测天,迎着新世纪的春天,呼风唤雨,敢叫气象灾害让路;风调雨顺,造福四方八隅,气象人已成为创新、和谐、发展的典范。

市从整体上来说是一个气候复杂多变的地方,气象灾害频繁,多突发性暴雨,多局地强对流,易受台风袭击,易遭冷空气袭击,夏季又频繁出现高温天气。每当台风、暴雨、强雷电等灾害性天气来临,气象信息的准确与否、传递的快速与否直接关系到百姓的安危。全体气象人员主动及时地开展气象服务,受到市领导和各大水库等服务单位的好评。气象人,就像守护神,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汗水和智慧在这片土地上默默地守望,用忠诚和执着无私地奉献。

“奉献”二字,气象工作者时刻铭记在心中,把“立足本职工作,服务社会”作为座右铭。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做着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事,这就是气象人的全部的写照。气象事业是一篇平凡但宏伟的乐章,一篇用生命、用激情、用忠诚、用奉献谱写的乐章!一年又一年,充满青春朝气的气象人把青春年华奉献给了。为了的天空更加灿烂,气象人,青春当歌,用挚爱的激情描绘着美好的蓝天!

在的气象事业中,正是有一批年轻的气象事业工作者,用兢兢业业、勇于奉献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爱岗敬业的深刻内涵,用青春和奉献演绎着气象事业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无论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大雪纷飞的隆冬,气象人总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眼观雨季变化,耳听雷声轰鸣,体验寒暑交替,心中揣着的却始终是万家灯火下群众的冷暖和安危。无论自己承受多大的困难和曲折,却无怨无悔。这就是气象人,这就是气象人的情怀,在平凡的岗位上,依然让自己的人生折射出绚烂夺目的光彩!矢志不渝,与风雨相伴,与雷电搏击,我们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辉煌的业绩!气象工作者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扎实肯干的工作态度,相对较高的技术力量,赢得了百姓的认可,铸就了单位良好的声誉。

在20_年3月3日至5日历史罕见的强风暴天气过程中,我们连续发布5期决策气象信息,同时通过新闻媒体,连续向公众发布暴雨、降雪、大风、寒潮、道路结冰等预报预警。期间,市孙明市长亲自到局里向工作人员进行了慰问。对此,市人民政府专门下发文件,对我局在抗灾救灾中的突出表现给予通报表彰“号召全市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向气象局学习,树立全局意识,为挺进全国百强县的目标努力工作”。

在20_年10月“欢乐中国行-魅力”大型演唱会活动期间,我们准确做出“10月8日傍晚19时前有小阵雨天气,后期天气多云转晴,对演出间影响不大”的预报意见。针对这一情况组委会领导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使这次演唱会按时举行,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20_年6月22日陈政高省长到视察,按照市政府领导要求,我们认真组织天气会商。期间,共提供了精细化预报6次,为本次视察活动做好象保障服务。

从20_年7月25日至8月17日,地区连续24天无有效降水,并出现了连续几天的高温天气,大连市委、市政府及市局领导高度关注。8月18日至19日,市人影办抓住有利天气形势,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大规模的人工增雨作业。期间,共出动了4台人工增雨火箭车,发射***36枚,预估增加降雨量达20%左右。期间,孙广田副市长、赵兴基副市长等领导亲自来到朱隈水库作业现场,指导并慰问正在增雨的工作人员,对增雨效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勉励大家要根据旱情、水库蓄水等情况不失时机地做好人工增雨工作。

我们的工作是平凡的,在平凡的岗位上出一份力、发一份热,是气象人一生的追求。如果生命再给我一次选择,我会依然选择气象事业,选择气象减灾这个工作。我们要向无数前辈一样,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播撒在平凡与崇高的岗位之上。

有一种坚守,它联系着千家万户,传递心与心的交流;

有一种奉献,它使您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得到召唤。

它,就是让我们为之付出全部身心的气象事业。

有一种追求,看似平凡渺小,却成就着不凡的业绩;

有一种追求,看似朴实无华,却辉煌着人的一生,那就是:奉献,无怨无悔!

新时期的气象事业,正踏着坚定的步伐大步前进,它充满了生命力,引无数气象人前赴后继攀登新高峰;生动鲜活的气象人精神,感动着我活泼跳跃的生命,坚定着我为气象事业倾注一腔热血的信念!

谢谢大家!

党旗领航重建家园发言稿 篇3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总会由进步来补偿。

这个夏天,洪涝重创燕赵大地。肆虐的洪水消退后,留给灾区的,是倒塌的房屋,冲垮的桥梁,交通、电力、通讯设施被毁,曾经的家园变成废墟,一片狼藉,满目疮痍。面对无情的洪涝灾害,人们深深陷入失去家园的悲痛中,有泪水、有叹息、有焦虑、有恐慌、有绝望……希望,希望,希望呢?!

有一种希望,叫“灾后重建”。每次大灾之后,如何让灾区群众在灾难中看到希望,都会成为要解决的首要问题。8月5日,河北省召开“7·19”特大洪水灾害灾后重建工作动员大会,明确要求举全省之力打好灾后重建攻坚战,力争用一年左右时间使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那么,灾后重建,什么更重要?如果把灾后重建看成一个三维空间的话,除了我们直观看到的物质重建这个维度外,还有两个维度:一个是心理重建,包括稳定人心、重树信心、坚定决心,一个是制度重建,包括现有制度完善和制度创新。这两个维度虽是看不见的,却是更重要的,也是更难、更需要我们重视的,这也是已被唐山抗震证明了的。现在,更多的人看到的往往是物质上的新唐山,而唐山人对地震这种自然灾害在心理上、精神上、思想上的经验和实际意义应该更重要,对这次灾后重建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稳定人心,尽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正常秩序,这是灾后重建的基础和首要任务。当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由于灾情巨大,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根本就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国家调集赈灾物资保障受灾群众的生活救济,同时坚强的唐山人民患难与共、共渡难关,震后10天产出第一车“抗震煤”,震后14天发出第一度“抗震电”,震后28天炼出第一炉“抗震钢”……从表面看,这无疑是灾后重建的“唐山速度”,向世人证明了唐山没有倒下,而更深层的实际意义,应该在于让灾难中的人们看到生活还在继续,要坚强地活下去,极大地鼓舞了人心,消除了内心的焦虑和恐慌。从这一点看,这次灾后重建,也要把稳定人心放在首位,从恢复生产生活正常秩序入手,全力抢修抢通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被毁基础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灾区群众吃、穿、住、行、用、医等基本生活需求,妥善安置受灾严重的群众,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所、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够及时医治,使其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心存一份新希望。

重树信心,及时疏导灾区群众心理,这是灾后重建的前提和关键所在。灾难不仅给幸存者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也给他们的心理造成重大创伤。这种伤害更隐蔽、更持久,更需要被理解和安抚。1976年,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唐山震后专业心理救援缺失,使很多幸存者心理上留下了阴影。对此,我们要组织心理医生和专业志愿者,深入灾区对那些出现焦虑、恐慌、过度悲伤等心理问题的群众进行心理疏导,对那些灾难中失去亲人、房屋倒塌、损失严重的群众实施心理干预,帮助他们走出悲痛,重拾生活信心。要加强舆论引导,积极宣传抗洪救灾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先进典型,激发受灾群众战胜灾难的信心。我们看到,洪水过后,抢险救灾物资源源不断运到灾区,救灾队伍随处可见,水来了、电供了、路通了,满街的淤泥在清理、溃口的河堤在加固、狭窄的河道在拓宽、水淹的农田在复耕……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在社会各界力量的帮助下,灾后重建已全面展开,大多数群众重树生活信心,燃起了灾后重建的希望。

坚定决心,充分发挥灾区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主体作用,这是灾后重建的重点和力量源泉。人民群众是灾后重建的主体,也是灾后重建最直接的受益者。灾后重建要把重点放在自救自建上,做好群众引导工作,坚定战胜灾难的决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身灾后重建。当前,各地受灾群众化悲痛为力量,坚定重建美好家园的决心,不等不靠、自强不息。邯郸市涉县井店镇王金庄村,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重新垒砌被冲毁的石堰、梯田,没有计酬,没人抱怨。邢台市受灾较轻的12个县(市)分别与受灾较重的12个村结成帮扶对子,拧成一股绳,加快灾后重建。没有比人民更强大的力量,没有比民心更稳固的基石。受灾群众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参与到与水、电、路、讯及其他基础设施的重建中,要遵循客观规律,积极配合解决好一些冲毁的设施和民房选址不科学、设计不合理的问题,特别是不适宜居住的,要主动服从易地搬迁计划,真正在灾后重建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不忘初心,严格按照灾后重建政策办事,这是灾后重建的保障和基本要求。灾后重建工作点多面广,事关灾区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灾区长远发展,时间紧、任务重,要严格按照灾后重建的政策制度办事,以制度重建统筹推进灾后重建,做好大量外部生产要素注入、内部生产要素重新配置与利益关系调整,加快恢复与提升灾区发展能力。我们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在这次抗洪救灾中不忘初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冲锋在前、吃苦在前,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全社会表现出一种空前团结、空前集中的凝聚力,而怎样将这种凝聚力转化到日常生活中并保持常态化,这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毋庸置疑,灾后重建要以人民为中心,搞好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建设,重点做好两项制度建设:一是完善现有制度,补苴罅漏;二是加强制度创新,从物资资源分配、工程招标,到民间慈善组织建设、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到党群干群关系的改善等,都需要新的制度来催生和规范。特别要强调的是,对灾后重建各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严格执行监管制度,发现问题必须严肃查处,为打好灾后重建攻坚战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洪水已经退去,河流失去了泛滥时的桀骜,在极大的破坏和损失中,也带来了灾后重建的新生活、新希望。因为希望,在以后灾后重建中,河北人民会更加坚强、更加努力,既要抓好灾后心理重建、制度重建,也要加快推进灾后卫生防疫、农房修复重建、水毁工程和险工险段修复建设、农业复产、企业复工、对口支援等重点任务,破旧立新,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