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700字范文【汇编3篇】》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700字范文(通用3篇)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700字范文 篇1
儒勒·凡尔纳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幻想小说家。《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则是他著名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中的一部。小说描写了格里那凡爵士一伙人寻找被漂流荒岛的格兰特船长所经历的冒险故事。苏格兰籍游船“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两年前因海上事故而遇难的苏格兰航海家哈利·格兰特发出的求救漂流瓶,他请求英国政府派遣船队去找。可英国政府一直对苏格兰人很歧视,所以拒绝了爵士的请求。爵士感到很气愤,觉得英国政府见死不救,便自行组织了小型旅行队,亲自去营救格兰特船长。他带着旅行队和格兰特船长的一对儿女,沿着格兰特船长留下的“南纬37度线”线索,穿过南美洲的高山和平原,横贯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绕地球一周,以无比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所有的艰险,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格里那凡爵士一伙人遭遇了安第斯山地震,又险些被艾尔通或野蛮人杀害,格兰特船长和他的伙伴们也孤孤单单的呆在荒岛上,用辛苦劳动维持着生命。本不相干的两伙人,都以超常的毅力和默契,完成了营救活动——格里那凡爵士克服了困难,营救出了格兰特船长,格兰特船长也坚持等待,终于等来了好心人的营救。他们都值得我们敬佩,他们的故事也会长久流传下去。书中人物个性鲜明:博爱的格里那凡爵士,冷静的麦克那布斯少校,博学却又粗心的巴加内尔,航海技术高超的孟格尔船长以及慈祥的格兰特船长。其中我比较喜欢麦克那布斯少校,因为他一直保持着冷静的状态,多次帮助格里那凡爵士度过险境。还有一个角色不得不提,那就是塔卡夫。这个勇敢,仗义的印第安人帮了格里那凡爵士一伙人不少忙。在一次洪水中,他为了救自己的马桃迦,与格里那凡爵士一伙人分别。《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不但情节引人入胜,里面也有很多精彩、优美的语句:“他们原以为迷失在迷宫里,永远都不能出来,现在又找到了离开迷宫的路径。现在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离开美洲大陆了,他们的心已经飞到澳洲的那片土地去了。”“经历了洪水的颠沛流离,又遭受毒辣太阳的暴烤,所有的人都感到体力不支,现在大家都只想好好睡上一大觉来结束这惊心动魄的一天。而且树顶那些长翅膀的伙伴已经率先休息了,连号称‘潘帕斯夜莺’的喜格罗鸟也已经停止了他们甜美的歌唱,所以大家分头去找可以睡觉的地方。”《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格里那凡一行人的乐于助人深深感动着我们。也正是这千辛万苦的跋山涉水换回了格兰特船长的生命和格兰特船长一家人的团聚,这种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700字范文 篇2
假期里我阅读了儒勒·凡尔纳写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这篇小说让我深深地着迷。每当看到开心的地方我会为他们高兴,看到难过的地方我会为他们伤心,当他们最后成功地找到了格兰特船长,我为他们感到自豪。
这篇小说主要讲了格里那凡爵士在航行时发现在鲨鱼的肚子里有一个求救漂流,决定寻找发出求救信号的格兰特船长,后来船长的一双儿女看到报导也加入了这次冒险。他们围绕地球转了一圈,经过无数磨难考验,最后终于找到了落难的格兰特船长以及两个水手。
在小说中每个人都有值得令人学习的精神品格,而其中令我最感动、佩服的就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子罗伯特了。在一章中罗伯特一行人遇到了狼群,我仿佛看到狼张开血盆大口,锋利的牙齿露了出来,让人心惊胆战,它们好像在说“好不容易遇到了这么多猎物,我可不会轻易放过这送到嘴边的肉。”
就在这时罗伯特自告奋勇地说自己去把狼群引走,还没等其他人反应过来,他快马加鞭,掉转方向,把狼群引到了别的地方,最后又凭借机智安全地回到了爵士身边。
我感动于罗伯特的行为,也很佩服他的勇气。遇到狼群也许他开始也是害怕的,但是他知道害怕是没有用的,只有鼓起勇气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同样的道理,如果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也必须要有勇气积极面对挑战,而不是消极地逃避。
记得我小时候很害羞,有次骑滑板车到广场去玩,到了后我就把车停在旁边自己去玩了。当要回家时我发现有个小朋友正在骑我的滑板车,我不敢上前去要,就向妈妈求助想让妈妈帮我要回来。妈妈和蔼地对我说:“你是不是怕别人会拒绝把车还给你?”我点了点头,妈妈说:“可是你还没有和她说,怎么知道她会拒绝呢?你可以试试和她沟通一下,妈妈相信你一定行的。”在妈妈不断地鼓励下我跑过去和小朋友说,结果她马上就还给我了。
这只是我成长道路上很小很普通的一件事,但是它让我知道了勇气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拥有它你就多了一份战胜困难的力量,多了一份宝贵的财富。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700字范文 篇3
凡尔纳是个法国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却写的是苏格兰人的故事。在小说里,凡尔纳不止一次流露出对“以英格兰为主导的大英帝国”的不满。
在小说一开始就回顾苏格兰的革命历史,表达了“苏格兰”的独立倾向。格兰特船长的理想是寻找一片土地,建立一个“新苏格兰”,因此英格兰政府不愿去救他。所以,苏格兰贵族格里那凡爵士,才义无反顾地去救他。
在澳大利亚大陆的历险中,遇到了一个在“地理课上获得一等奖”的澳洲土著小孩,他的地理老师是英格兰人。澳洲小土著人怎么会把地理学得那么好!地理学家“巴加内尔”很惊讶,于是就考了考小土著人!
结果,小土著人的地理知识让人“捧腹大笑”,他认为澳洲属于英国,美洲属于英国,美国总统是英国派的总督,西班牙俄罗斯奥地利普鲁士法兰西都不竖家,只是英国的省。
凡尔纳通过这个幽默,讽刺英格兰的狂妄自大。后来,还通过“巴加内尔”的嘴说出“大英帝国的殖民政策就是旨在灭绝弱小民族,在澳大利亚,这种情况尤为明显”。
在殖民初期,被流放到澳洲来的流放犯和正当的移民,全都视黑人为野兽。他们驱走黑人,杀土著人,还口口声声地说,澳洲土著人冥顽不化,只有一杀了之。甚至在悉尼的报刊上,有人还建议大面积地投毒,把猎人湖地区的土著人悉数毒死。
由此可见,在征服当地之初,英国人是采取屠杀土著人的方法来拓展其殖民事业的。其手段之残忍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印度,他们消灭了五百万印度人;在好望角,一百万胡图族人被灭掉了九十万。英国人在澳洲的残暴行径与在印度、好望角如出一辙。因此,大批的澳洲土著人在这灭绝人性的“文明”面前惨不忍睹地死去了。尽管有少数几位总督也曾下令,不许那些嗜杀成性的伐木者滥杀土著人,但一纸空文,并未使屠杀有所收敛。这些总督甚至还宣布:一个白人割掉了一个黑人的鼻子或耳朵,或者砍下黑人一只小拇指做烟扦,将受到鞭笞,但虐杀仍有增无减,以致整个整个的部落都给灭绝了。比如,在凡第门岛,十九世纪初,岛上有土著人五千,至一八六三年,就只剩下七个人了。最近,《水星报》还报道了一则消息:最后一个塔斯马尼亚人已经去了哈巴特了。——摘自第三部第十六章一群“怪猴”
那时候的大英帝国努力消灭了“野蛮”,自己变得越来越“文明”了。
如今,大美帝国也在努力消灭“邪恶”,自己也变得越来越“善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