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 > 英语作文 > 英语学习 > 小学英语学习策略精选5篇正文

《小学英语学习策略精选5篇》

时间:

小学生学习英语,很多父母很早地把孩子送到一些教育机构,觉得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小学英语学习策略精选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小学英语学习策略范文 篇1

【关键词】小学生 学习习惯 培养策略

什么是习惯?习<>惯就是我们反复做的动作或事情。一般情形下,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种习惯的存在。它们是自觉发挥作用,是一种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行为的一种内在力量。叶圣陶先生在《习惯成自然》一文指出:“人要是各种好习惯都养成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就达到了。”英国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这些至理名言都在启示着我们,不是智商的高低,而是良好的习惯,决定了人的一生。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笔者认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前提。本文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进行探讨。

一、提要求,严执行

每当笔者刚接触新生,都会向他们提出学习要求,坚持课内课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课内应养成的良好习惯。

1.乐于倾听。由于学生年龄特征的限制,学生普遍存在着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听别人说的问题。课堂上,一人发言,众人插嘴的现象严重。所以我认为要先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可以采用以下做法:①榜样示范,潜移默化;②利用比赛,强化习惯;③换位体验,自我约束;④复述内容,检验成效。

2.敢于模仿。学习语言就要“胆大脸皮厚”。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正是孩子的语言模仿能力的最佳年龄。有研究指出,不同年龄学生在掌握外语口语方面明显地表现出不同的效果。一般说来,儿童较易于掌握口语,成年人相对比较困难。这首先由于儿童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在记忆、模仿、灵敏等方面较成年人有明显的优势。他们不仅善于模仿,而且敢于模仿。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模仿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观察老师发音时的口型变化,领会发音要领,仔细辨析形似音近的单词读音。随着知识的增长,还要注意各种句式的升降调、连读、重音、停顿等,并及时给予学生鼓励,让他们敢读、敢说、敢做。在教学的初学阶段允许学生的“合理错误”,不是有错必纠,而是学生通过模仿老师和同学,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

(二)课外应养成的良好习惯。

课外是课堂的延伸,课外的大量练习将对英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后,本人侧重于学生的技能和素质培养,着重于听、说两方面的训练。

1.晨读和晚思。提倡学生每天早晨都能大声朗读课文等语言材料,晚上临睡前要闭目思考,温故而知新。

2.听录音。鼓励学生多听磁带,还让学生有选择性地观看英语节目。如中央少儿频道的“洪恩英语教学软件”“蓝猫学英语”等,这些节目都很适合小学生的口味,倍受学生的喜爱。

3.交流沟通

(1)开展文明礼貌活动,如礼貌待人、礼貌借物、礼貌购物等,让学生时刻沐浴在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之中,体会英语文化的博大与精深。

(2)开展英语小故事、小笑话、朗读、书法等活动。

(3)设计知识角,美化校园墙壁,办英语手抄报、画报等活动。

(4)开展学校外语广播,创设英语氛围。

二、教方法,自主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如果能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力,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会学知识,那么师生双方的收益将会更大。

首先,从自学单词入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从开始阶段的鼓励学生听录音、跟读、模仿,到六年级学习时利用音标、求助字典自学单词。这样的单词教学方法不但能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意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英语的能力。

其次,加强口语训练,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 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尽可能地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如:竞赛、组织语言游戏、师生问候、同学间的问候等,要求学生把所学英语用到生活中去,真正把书本知识化为已用,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奖励,激励他们开口说英语。让他们真正地认识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人。

小学英语学习策略 篇2

【关键词】高中英语 学习 策略

在当代高中生中,很多学生对英语这门课可谓“爱恨交加”。从小他们为了这门课,参加了无数的辅导班并且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但是结果却差强人意,在每次考试中的英语成绩成为制约他们的成绩的短板。一些原本有可能步入更好的高校的学生,进入了二类高校本科就读或者情非得已进入专科学校就读。作为一位,有着四年带班主任经验的英语老师,我有很深的体会。一些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并不是无可救药,经过班主任的老师引导和鼓励,他们是可以考出自己的水平的,可以把“英语短板”变为自己的长项。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学生的升学率,我认为一个合格的英语老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着手去改变自己的学生。

第一,善于让学生去自己去意识到自己的短板,而不是一味的去指责他们或她们没有去努力学习这门课程。这里我有一个非常鲜明的案例,以供大家去参考。在高二年级的时候,我开始去接这个理科班的班主任并且担任她们的班主任。班里的张小萌同学,性格内向,进班时候的成绩是前五名以内,但是英语成绩特别差。因此,她在上英语课的时候从来没有拿出过英语课本或做过数学题。但是我从来没有去批评她或指责她甚至说我忽略了她,但是月考过后她出乎意料的改变了。原因是她的总成绩一落千丈,跑到了三十名以后。在看班会时,我就对她进行了点拨说:“有的同学,理科成绩非常的优异,但是由于忽视成绩的综合性要求,成绩每况愈下。这样的同学应该怎么办呢?”。我的一句话,让苦恼的张小萌深深的苦恼了,一个从来不喜欢跟老师交流的同学,第一次向老师求助了,而且是非常认真的求助。

第二,善于去鼓励英语成绩差的同学,传授学习的方法和策略,鼓励她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与此同时,在课堂上提高对这些同学的关注度,让她们产生一定的成就感,从而逐步提高她们的学习兴趣。以张小萌同学为例,在她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之后,我对她进行了学习策略的指导。鉴于她的英语基础差,初中压根没有去学习过英语,我让她初中的英语单词和语法开始做起,并对她给予了一定的教师期望和鼓励。在她复习了一段时间的初中课本之后,我开始对让她逐渐的去融入到她的高中英语课本当中去,我课堂上我布置给她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并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去表扬她。就这样半个月之后,我的英语课堂参与度和表现出现了明显的提高。一个多月后的期中考试中,英语成绩出乎意料的从30多分提高到了60多分,出乎大家的意料。老师关注和恰当的引导,成了她们摆脱英语这个短板的坚强的依托。在任何的时候,不要对这些学生失望,她们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善于去聆听英语学习差的学生的心声,让她们意识到自己是被重视的,她们还有希望去改变自己的英语学习现状。张小萌从课堂上找到自信之后,英语成绩逐步提高。到了高三的第一次期中考试的时候她已经能考到90多分了,我记得那一次她脸上的笑容和难以置信,日积月累她终于做到了。他的父亲也很高兴的说:“谢谢您,老师!这是她学习英语五年多来第一次考试及格。”接下来的模拟考试,她一次比一次考的好,可见自信心的重要性。张小萌成功的案例,让我看到了英语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重要性,我们的一点点的耐心和引导,足以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学习的未来和希望,甚至改变她们的命运。

小学英语学习策略 篇3

“条条道路通罗马”、“教无定法”。有些人常用这些话来说明外语教学用什么方法都无关紧要,人们都 能达到目的。问题是条条道路通罗马所花的时间、付出的代价、达到目的的程度却大相径庭。英语学习如何减 轻负担、提高质量,最根本的问题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独立高效地 学习英语的能力比任何其他规定的目标更为重要。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显示:

“英语学习的最高效率=时间、教学内容、负担量、成本和成绩的函数

具体地说,英语学习的最高效率是指学生所花的学习时间最少、学习内容最多、学习负担最轻、成本最低 和学习成绩最高。这是我们要全身心地投入追求的目标。”( 章兼中主编《小学英语教育学》P292,19 96年)国内外研究成果证明,学习效率与学习策略的使用有着正相关。为此,探索并总结积极、有效的英语 学习策略就成了减轻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一、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的兴起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大脑是一个黑箱。在黑箱中人的学习思维活动是不可测的,它看不见、听不出、摸不 着,难以观察、感知。有时学生学习时会出现一些外显学习行为,一方面这些外显行为并不能完全正确反映思 维活动的内隐因素,另一方面仅凭这些少量的外显行为也难以揭示学习思维活动的内隐因素和本质特征。五十 年代末到七十年代中期,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人们开始研究“不可测”的学生学习的思维活动和认知 过程。由此,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逐步受到重视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Brun-ner在A study of

Thinking (1956)中研究了人工概念形成学习过程中的聚焦策略和扫描策略。Aron Carton 在The Method o f Inference in FL Study (1996)中研究了用不同的推理方法学习外语的策略并在1970年进一步区别了三种 推理策略:一是语内线索推理,用外语知识推理;二是语标线索推理和语外线索推理;三是用客观世界知识推 理。Flavell,Beach和Chinsky(1966)通过唇动次数观察幼儿园和小学二~五年级学生的复述语言策略。Rub in(1975)研究了优秀语言学习者的五个学习策略和三种认知策略:交际策略、社交策略和认知策略。随后各 种外语学习策略的概念、分类和方法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二、学策略的界定

1.学习者策略和学习和策略

什么是学习策略,至今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公认的界定。再加上国内外学术界常常使用“学习者策略”和 “学习策略”两个不同的概念,更给研究学习策略增加了一层困难。为减一少研究学习策略的困惑,我们首先 必须明确它们的概念和使用的范畴。Wenden和Rubin在Learner Strategies of Language一书中使用了学习者策 略(Learner Strategies)和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两个不同概念。他们对语言学习者策略定义为 :学习者为了有效地获取、贮存、提取和使用信息所采用的一整套系统的行动、步骤、计划和日常活动等方法 ,即学习者学习和调节学习所采取的各种措施。他们把学习策略归结为学习者策略的三个策略之一,即学习策 略、交际策略和社交策略。把学习策略定义为有助于学习者建构语言系统的策略。我们认为,不论是学习策略 ,还是学习者策略,都是指学生(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总的对策、措施和方法,即为达到掌握外语为 目的的学习思维活动的程序。(参阅章兼中主编《小学英语教育学》P86,1996年)因此,我们可以把 两者合起来统称学习策略。原因之一是学习策略的本质就是学习者(学生)使用的学习策略;其二,学习策略 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包括了交际策略和社交策略等各种因 素,其实社交策略也属于交际策略,是交际策略的一种策略,没有并列的必要。

2.学习策略的界定

国外一些心理学家、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法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依据给学习策略作出了不同的界 定。我们试将学者们对学习策略的界定列表如表(1)。

从表(1)可知,心理学家、教学法家以学习语言的过程(包括模拟信息处理过程)、活动、途径、方法 、技巧等为依据,阐明学习策略是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学习(规则系统)的途径、程序、方法和技巧的内隐思 路和外显行为。但学习策略主要是一种内隐的思维活动,它有时以一种外显的行为(程序、步骤)显示出来, 但往往并不表现出来,仅是一种在大脑中的内隐思维活动而难以被人观察和感知。由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 掌握一定量的语言知识、技能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因此,我们根据学习英语的目的、内容、过程和 方法,可以界定学习策略是引起语言知识、技能、交际的能力、智力和情感因素持久变化的、有效的活动、途 径、措施和方法(思路和行为)的综合体。

表(1) 人 物 依 据 界 定 Rigney,1978 方法和技巧 学习的程序和步骤 Bailystok,1978 方法 利用信息提高语言可选择性的方法 Duffy,1982 方法 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 Stern,1983 途径 服务于一般发展的途径 O'Malley and Brown,1983 过程和方法 有效地获取、贮存、检索和使用信息

所采用的一套系统的行动、步骤和计划 Bailystok,1983 活动 提高使用语言能力的各项活动 Danseran,1985 Nisbert,1986 过程 学习过程 Weinstein and Mayer,1986 过程 影响学习者编码过程的行为和思路 Chamot,1987 方法、技巧和途径 语言和内容的交际技巧、途径、思路

和行为 Rubin,1987 方法、途径 发展直接影响学习语言体系的途径 Oxford,1989 结果、目标 使学习更有效、自我导向和享受乐趣 O'Grady,1989 过程、信息处理 理解输入语言和交际运用语言 O'Malley and Chamot,1990 过程和方法 帮助自己理解、学习(记忆信息)的方

式、行为和思路

三、学习策略的构成因素

研究学习策略的构成因素有助于确定研究学习策略的范围、层次和类型,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当前心 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或标准研究学习策略的构成因素,得出不同的分类体系。光是O'Malley和Chamot(199 0)就提出了638种学习策略并分成25个类别。我们就心理学家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学习策略提出的不同的 构成因素列表如表(2)。

表(2)是心理学家根据不同标准对学习策略构成因素作出范围广阔的阐述。综上所述,并根据我们的英 语教学实验的经验,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成三大策略:情意策略、认知策略和智力策略。

属于情意策略的有:情感监控、社会学习、情感动机和社会情意策略等。

属于认知策略的有:理解和保持策略、语言是一个系统、语言形式、记忆策略、学习策略、提取和使用策 略、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功能、交际策略、社交策略、表达策略、监控、评价策略等。

属于智力策略的有:计划、选择、注意、综合和自我管理策略等元认知策略。

情意、认知和智力三大策略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附图{图}

三大策略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它们又各含有自身多种策略。多层次的学习策略可用表(3)显示。

这样归类的优点:一是有利于促进和保证英语学习目标的完成;二是充分体现了学习英语的认知过程和多 层次的学习策略;三是使用的术语是英语课堂教学经常使用的,简洁易懂,操作方便;四是基本上包括了各家 分类的策略。下面再简略谈谈情意策略和记忆单词策略、对话认知策略。

表(2) 人 物 标 准 构成因素 1. Nainman,1978 完成任务 语言是一种系统,语言是交际工具,情感

监控和语言监控 2. Bailystok,1978 过程 语言形式,语言功能,推理和监控 3. Brown and Palinscar,1982 认知目标 元认和策略和认知策略 4. Stern,1083 优秀学习者 计划学习,直接涉及学习,社会学习,

情感动机 5. Danseran,1085 学习策略的作用 基本策略: 理解、保持策略和提取、

使用策略支持策略: 计划策略、自我管

理策略和检视、诊断策略 6. Rubin,1987 直接作用于过程 直接作用: 学习策略; 间接作用:交际

和社会策略 7. O'Grady,1989 过程 学习策略、表达策略和交际策略 8. Oxford,1990 作用 直接策略: 记忆、认知和补偿策略间接

策略: 元认知、影响和社交策略 9. O'Malley and Chamot,1990 认知过程(作用) 元认知、认知和社交/情感策略

表(3)

情意策略:动机、兴趣、意志、情意、合作、良好的学习方法、习惯和个性发展策略

知识技能策略:语言、词汇、句型、语法、语篇和听、说、读、写技能训练策略

学习策略{认知策略:{交际活动策略:听、说、读、写交际活动策略

诊断反馈和监控策略:知识、技能和交际能力的诊断和监控策略

智力策略: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计划、调节、组织、自我管理等策略

四、情意策略

1984年至1992年我们与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欧文教授合件进行了中国中学生的英语积极学习策略 的研究。1991年至1996年我们在国家教委八·五重点科研课题——英语教学心理实验研究——项目中继 续进行了研究。通过10多年的探索研究,我们归纳出以下英语学习的有效的情意策略。(参阅章兼中主编《 外语教育学》,PP106—108,1993年)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协调者和创造者的观念。学生学习的效率主要依靠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参与各项学 习活动。

2.具有独立自学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独立自学获取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独立自学的程式 是:定向—听课—操练—运用一复习一交际—小结一反馈—调节

3.学会有效的学习方法

根据语言知识的内容和特点,根据听说读写技能训练及交际活动的内容和特点,学会使用有效的学习方法 。

4.了解学习过程,掌握学习规律

学习英语不仅要掌握语言知识、技能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要分析、了解自己掌握语言知识、技能和运用 知识能力的学习过程,从而掌握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语言知识的过程和自我检查、自我纠正的学习规律。

5.激励学习动机和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动机是积极学习的源泉和原动力,兴趣是间接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是积极学习策略中最现实、 最活跃的因素。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对英语产生兴趣,就能集中注意力,情绪高涨,充分发挥潜能,增强克服 困难的意志,从而减轻心理压力,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6.积极主动参与有效的多种学习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动用各种感官:耳听、口说、眼看、动脑、动手,参与各种学习活动,特别 是各种机械性、意义性和交际性的操练活动,所学语言知识才能获得理解,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才能更好地 掌握。

7.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勤反复

学生能寻找一切机会用正常语速的英语理解和吸收信息,参与内容广、容量大、密度高、节奏快的操练和 交际活动,这是足量的信息输入和一定量的输出的根本保证。及时的、有计划的经常复习和在新的情景中运用 知识是使知识防止遗忘和随意提取的重要手段。

8.良好的学习风格

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正常的、持久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积极地、独立创造性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培 养认真听课、遵守课堂纪律、积极思考、踊跃举手发言和及时复习、独立作业等良好的学习风格。

9.注意学习策略的探索

注意各层次的英语学习策略的探索,诸如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自身语言知识和技能、运用知识能力的水 平制订切合实际的计划;寻求一切机会大胆进行交际活动,不怕犯语言错误被人讥笑;积极在上下文中猜测和 记忆词意、句意;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能按字母、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记忆单词,在言语实践基础上归纳语 言规则等。

10.满怀信心

满怀信心、积极进取,追求成功,从而产生克服困难、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强烈愿望和行动,呈现出朝气 蓬勃的学习氛围。

11.师生融洽,学生相互合作沟通

师生关系融洽,学生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学生间能经常按此时此地的情景合作,协调地进行言语 交际活动,交流信息。

12.积极投入相互协作的两人交际活动、小组和集体交际活动

发挥学生是学习主人翁的精神,降低心理压力,创建轻松愉快、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自觉、自 愿、自由、积极地投入相互协作的两人、小组和集体的言语交际活动,以培养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13.积极提高学习目标的层次

课堂上学习英语,不仅时间上分秒必争,更要提高学习目标的层次。课堂上学习英语的目标不仅仅停留在 理解所学语言知识的层次上,也不只是要求通过听说读写训练使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以达到新的层次,而是更 要求达到在新情景中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使技能转化成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的最高层次。

14.积极投入优化学校英语学习环境,活跃英语校园生活

能积极投入优化学校英语学习的人际环境和物理环境:主动联系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参与英语角活动和各 项比赛,参与办墙报、黑板报以及英语广播等活动。

五、记忆单词的学习策略

我国中小学学生初学英语时最大的困难就是单词记不牢,这就成为学习英语的拦路虎,原因是见词不能读 ,听音不会写。这主要是由于英语本身的历史发展的结果,造成英语的发音和文字,即音和形,不一致。在中 小学学生初学英语的一、二百个单词范围内就常能见到一个字母可以有6~7种不同的发音、一个音可以由4 ~5种不同的字母或字母组合来表示。例如,字母a可有7种不同的发音:

音素│ei│至少可由5个不同的字母或字母组合来表示:

a plane same make

ay say may way

|ei|{ey they

eigh eight eighteen eighty

ea great

为了解决英语音与形不一致的现象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困难,为了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词能写的能力,当 前我国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英语教材都是采用音标注音的策略。利用音标注音为拐棍,使英语音与形 联系起来。学生看到英语单词的形,根据音标注音为中介,读出英语的词句。

我们训练学生记忆单词的学习策略是采用直接按字母、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拼读拼写单词(简称直接拼音 )以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能力。(参阅章兼中著《外语教学心理学》,PP349—382,198 6年)

(一)记忆单词的策略

1.任务

一是全班记忆10个已学过的单词,记忆时间和方法不限制,直到记住为止,然后根据中文意思默写英文 单词。二是记忆、默写5个未学过的新单词,时间不限,要求按中文意思默写出英文单词。

2.对象

初一上,甲组:直接拼音训练组,按学习程度好、中、差各抽样3名,共9名。乙组:用音标注音,好、 中分别抽样5名和4名。测试时间是在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后。

3.结果 组别 甲组 乙组 单词数 项目 已学单词 新单词 已学单词 新单词 默写单词 9.4 4 8.4 2 记忆时间 2'6" 5'25" 4'25" 7' 默写时间 1'58" 1'8" 2'16" 3'2"

结果分析:记忆单词的能力,用直接拼音学习策略的甲组明显强于用音标注音学习策略的乙组。默写10 个已学单词,甲组比乙组平均多记一个词,平均每人记忆时间少花2分19秒,默写时间少花18秒;默写5个 新单词,甲组比乙组多默出一倍,少花记忆时间1分35秒,少花默写时间1分4秒。

4.记忆单词的策略和方法特点

甲组

①先整体读出单词音,按字母、字母组合发音规律直接拼读出单词的音,然后按音节拼读、记忆英语单词 。

②按字母、字母组合发音规律直接拼读、记忆英文单词和记忆中文意思。

③分析词形特征记忆单词,如:church前后两个个ch,中间ur/@①:/。

④利用已学英语单词内部规律联想记忆单词,从arm,farm联想army。

⑤一边眼看中文意思,一边口里拼读英语单词,用手指在桌上或空中书空,或用笔在纸上默写。

⑥看中文,默默拼读英文,每个单词连续拼读三~五遍。

⑦5个单词合起来,看中文,记忆英文;循环记忆两次。

⑧记忆拼错过的英语单词,着重多记两遍。

⑨最后看中文,默写英文,核对无误后结束。

乙组

①按字母先后顺 顺序读字母名称(大多不读出单词的音),拼读记忆英语单词。

②按字母先后顺序读字母名称(大多不读出单词的音),记忆中文意思。

③看中文意思,按字母先后顺序记忆英语单词。

④看中文,默英文,每个单词连续默七~八遍。

(二)听写单词的策略

1.任务

听写5个新的英语单词,不要求写出中文意思。每个单词听两遍,5个单词都听写完后,最后完整地听一 遍进行核对,前后共听三遍。

2.对象

初一下的学生,期中考试后。甲、乙两组各抽好、中、差学生3入,每组9人。甲组是直接拼音英语入门 训练组,乙组用的教材是初中英语第一册(人教版)。甲组入学最高分数190分,仅1人,180分以上7入 ,最低分为130分。乙组入学时最低分数为180分。乙组的生源明显优于甲组。

3.结果 组别 甲 组 乙 组 平均数 项目 听写单词(个) 2.1个 0.55个

结果分析:听写单词的能力,甲组听写能力明显强于乙组,听写出的单词几乎是乙组的4倍。

4.听写单词的策略和方法特点甲组

① 听词,模仿主试的发音,读出单词的音。

②边读单词的音,边按字母、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写出单词,听词后能较快写出单词。

③听第三遍核对时,边听边看听写出的单词,同时按字母、字母组合发音规律读单词,核对单词的正确性 。

乙组

①听词,模仿主试的发音,读出单词的音。

②边读单词的音,边由读音转化成字母名称后写单词,听词后常因读音找不到相对应的字母名称或在转化 过程中往往连读音也产生遗忘,很慢才写出单词或写不出单词。

③听第三遍核对时,边听边看听写出的单词,由读音转化成字母名称,核对单词的正确性;大多数学生听 音后找不到相应的字母名称,无从核对。

(三)建议:

除在情景功能对话中运用、巩固、记忆单词外,关键是要培养学生掌握按字母、字母组合直接拼读拼写单 词的能力的策略以达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目的。

六、模仿对话的策略和对话的策略

1.任务

听—模仿—表演对话。对话由8个话轮组成,基本无新知识内容。学生首先听一遍对话录音,整体理解对 话内容,然后按男女角色逐句模仿说对话。如模仿中有困难,主试可领说一、两遍。最后再听一遍录音后按男 女角色表演对话。

2.对象

初一下的学生,期中考试后,甲、乙两组各抽好、中、差各两对,共12对学生。每对由男女生组成。甲 组采用直接拼音英语入门教材为主,初中英语第一、二册(人教版)为辅。先学直接拼音教材,在这基础上再 学初中英语教材,直接拼音教材是由情景功能对话和英语直接拼音两条主线组成的。甲组生源较差。乙组是采 用初中英语第一、二册(人教版)的学生,生源较好。

3.结果 组别 甲 组 乙 组 平均成绩 项目 听对话 听懂70%~75% 听懂60% 模仿对话 主持平均领说2 主持平均领说2

~4句,每句1~2 ~7句,每句2遍

遍,学生模仿语 ,学生模仿语音

音、语调基本正 、语调尚可,逐

确,能较快模仿句 句模仿较慢,模

子,较熟练 仿句子不太熟练 对 话 好的学生对话5 好的学生对话3

~7句,一般学生对 ~4句,后进生对

话3~4句 话0~2句

结果分析:在听、模仿和对话的能力上两组有较显著的差异。甲组基本上能听懂(无生词和新语法现象, 个别单词根据上下文能猜出),乙组则有一点困难;模仿对话时甲组比乙组领说的次数少,语言和语音、语调 较正确,速度较快、较熟练;甲组比乙组对话能力强,平均说出的句子几乎多一倍。

4.听、模仿和对话的学习策略

下面是两组学生在听、模仿和对话方面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及方法特点。

A.听和模仿

甲组

①在对话中整体理解句义和词义;

②个别词听不懂,从上下文中猜义;

③记句子的关键词;

④长句子分意群或短句记,完整记句意;

⑤能适应各人的读音,注意口型、表情;

⑥能理解已学单词组成的词组的意义;

⑦(模仿时)基本上能整句模仿。

乙组

①脱离上下文扣词义,不求文意;

②个别词听不懂,就放弃理解句义,不依靠上下文猜词义;

③记了上半句,忘了下半句;

④长句反应不过来,听不懂就放弃;

⑤不习惯听别的教师的读音,不注意主试说话的口型;

⑥不理解由熟悉单词组成的词组的意义;

⑦不能整句模仿。

B.对话

甲组

①记住简单句:

②根据意思或印象对话;

③根据整体内容对话。

乙组

①前后混淆;

②理解部分内容,如问候语,其它则不理解;

③双方交流时不从整个对话的意义出发,意思不连贯,有时互相不理解。

5.建议

①培养听一遍句子后能整句模仿说出句子的能力。

②培养根据上下文连贯意思能整体理解对话内容的能力。

③培养根据意思、印象能灵活进行对话的能力。

七、调查的方法

1.面试调查法

单词采用一个个学生面试,对话采用一对对面试:面试采用问答和当场记录的方法。主试和被试一对一或 一对俩。

2.观察法

观察学生按发音规律或字母名称拼读单词。有的学生只读字母名称,不读出单词的音;有的借助手指书空 ,用笔在纸上默写。观察学生听单词读音后如何把词写下来的过程以及听、模仿和表演对话的过程。

3.有声思维法(think aloud)

请学生出声拼读,甲组按字母、字母组合发音规律拼出单词读音、记单词,然后听写。乙组按字母名称先 后次序拼读(大多不读出单词的音),然后听写。

4.有声说话法(talk aloud)

学生说出记忆、听写和听、模仿、对话的方法、顺序和过程。

5.谈话法

默写和听写5个单词后,请学生读出单的音,并问学生拼读、拼写单词的方法和听、模仿对话的方法、步 骤、过程;问学生每个单词拼读几遍;是看中文默写英文,还是看英文记忆中文;有否5个单词合起来记,记 几遍,最后是否有自我核对等。

1.《外语教育学》,章兼中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

2.《小学英语教育学》,章兼中主编,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年

3.《外语教学心理学》章兼中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年

4.J.Michael O'Malley and Anna Uhl Chamot 1990.Learning strategics in secondlanguage acquis ition.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5.Ellis, R.1986, Understanding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6.Ellis, R.1991,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小学英语学习策略 篇4

关键词 学习策略 小学生 基础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1学习策略的概述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一定的情景里,用以促其获得适应或技能的内部的方法总和。指导训练学生如何运用掌握学习策略,从而可以达到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能力素质。在教学中,使学生对整个学习情境包括学习策略的结构与特点,策略的使用,以及各种影响学习的因素及其关系有充分的认识,这是策略性学习的基础。

学生在校期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学会如何学习,教师则是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在辅导学生学习过程中还要指导学生能够根据环境、自身的情况,形成并且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形成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

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习策略的使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使得无效或低效的学习行为侵占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使得学生的学习负担大大加重。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教育,帮助学生积累有效的学习策略,从而真正有效地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根据语言学习策略使用的目的以及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的过程,我国201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把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四大策略。除此之外,英语新课标二级目标要求学生在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策略也称作基本策略,有以下内容: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遇到问题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会制订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对所学习内容能主动复习和归纳;在词语与相应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积极思考;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注意观察生活或媒体中使用的简单英语;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工具书学习英语。

2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

每个小学生学习外语,实际上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学习策略。有的学生喜欢多听、多讲却不喜欢动手去写,有的学生能记住很多词汇,却不能流利的对答。所以,如果教师想改善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时,就需要用一套新的学习策略来逐步代替他们原有的学习策略。

举个例子,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她很有可能会采用给单词标注有相似发音的汉字,这就是她在认读单词的学习策略。这种策略不管是不是能帮助其学习正确的英语发音,但是她已经通过行动模式去发展自己的既定策略。当她在教师的教导下认识到这种学习策略不利于培养自己的正确发音习惯时,她也不可能立即丢掉这种策略,因为他需要新的行动来代替原来的行动。在她没有找到更好的方法去记忆单词发音时,这种学习策略会一直持续下去。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小学英语教师抱怨学生在英语书上写满乱七八糟的汉字,而且屡教不改的原因。

在日常教学中,许多小学英语教师发现:即使教给学生字母发音的规则,很多学生还是喜欢走标汉字的老路。这里就要提到学习策略的体验特征。在巩固和转化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体会学习策略的特点、适用条件和运用的多种可能性。因此,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实行这种有效的学习策略,例如:在课堂上教生词之前,让学生根据字母发音规则推断生词的读音,评一评每节课上的“生词认读小能手”;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举行生词认读、拼读比赛,并及时表扬那些坚持不懈,学有成效的学生。教师对练习结果的及时评价和反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策略进行有效的监控、及时调节和矫正,加深学生对学习策略的理解,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策略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内化阶段主要指通过教学使学生将学生策略转化为较稳固的认知结构的一部分,使学生对学习策略的掌握达到反省认知的水平。这样学生才能根据具体的学习情景、问题类型灵活选择适当而有效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真正学会学习。在这一阶段,教师必须通过更进一步的练习来加强学生对学习策略的理解,使学生真正内化学习策略,形成灵活使用学习策略进行自主高效学习的能力。这时的练习,教师除了注意多样性、适应性等方面的因素外,应特别强化评价和反馈的作用,尤其突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引导学生运用自我评价和内反馈机制对学习策略的效果及目标达成状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策略为什么有用,并随问题、情景及学习任务的不同来调整学习策略的使用,从而实现学生对学习策略的运用达到反省认知能力的形成,这正是学习策略教学成功的标志。

参考文献

[1] 王平。学习策略教学的课堂实施[J].教育科学研究,2004(3).

[2] 吴建民。学习策略及其教学[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

[3]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小学英语学习策略范文 篇5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学习策略;研究

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即阅读,这同时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掌握英语阅读能力能够有效获得英语信息,拓宽学生知识面,并且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所以,要加大学生英语阅读的训练力度,让学生掌握英语阅读技巧并形成良好阅读习惯。

一、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点燃其阅读热情

通常情况下,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且对事物兴趣度持续不会太久。所以,教师要想英语阅读教学能够高效进行,并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则应当积极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促使学生将学习兴趣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力。

1.导入激趣

(1)头脑风暴式导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标题或图片,并让学生自由联想。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激活,并让其思维进行发散。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提前将学生可能给出的答案预设一遍,以方便能够及时引导。

(2)竞赛式导入。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合理分组,并采用竞赛答题的方式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在良性竞争的氛围下,学生会处于高度兴奋以及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规定与讲解竞赛的内容与细则,确保竞赛的公平性,以保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课件提趣

多媒体具有强大的共享性与交互性,且表现力极强。将多媒体应用于课堂导入或教学中,也能将教材内容生动化与直观化,极易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让阅读教学变得事半功倍。

二、利用图示,加深语篇理解

根据大量教学实践经验可知,如若缺乏和课本内容相关的图示,学生理解文章会较为困难。而配备有关图示,即便文章语言难度较大,学生也容易理解。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以小组为单位,逐步引导学生从已知内容来探索未知内容,加强文字与意义的联系,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效率。与此同时,在开展图示理解文本的训练时,教师还应实时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从而提高图示阅读的效果。此外,还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起智慧共享的学习小组,让学生能够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三、培养学生正确把握关键词语的能力

正确把握关键词语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只有正确找到文章关键词,并对其含义进行理解,才能快速了解到文章的重要信息与主旨大意。笔者认为可以从寻读着手来培养学生把握关键词的能力。寻读指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如,快速在文章中找出某一特定信息,例如人物、地点、时间等等。在寻读过程中不要求学生将文中句子一一翻译出来,仅需其把大段的阅读文字记入大脑,并从中找出与问题有关的单词或句子。在此过程中,不但要求学生阅读速度要快,而且还要求其能够正确找到关键词,这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收集与整合信息的能力。

四、培养阅读习惯,运用阅读技巧

结合笔者实践来看,常用的英语阅读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把握整体文章的逻辑顺序

第一步,先认真阅读标题,并分析文章的段落结构,了解文章发展的主要脉络。第二步,重点研读文章第一段内容,通常,文章主题往往会隐藏在文章第一段中。第三步,正确把握主题句。通常主题句往往会在首段、文章中段或是文末出现,学生应当有针对性地找出主题句。

2.限时读

在阅读过程中,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限制,让学生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阅读速度。

3.浏览

将文章主题句找出,掌握文章主旨大意。因为小学阅读材料通常篇幅不长。所以可以让学生找出中心词或词组。在对文章末段进行阅读时,应当找出文章的结论或结局。对于文中where,when,who,why,what等问题应进行积极思考,并回顾整篇文章,巩固文章主旨大意。

4.预测

在阅读时,学生可以结合上下文中有联系的语言信息对下文可能出现的信息进行预测,这是学生提高阅读速度所必须具备的一项技巧。在预测完毕后,就开始阅读文章,并不断验证与纠正自己的预测,从而更为准确地把握文章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