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工作报告 > 调查报告 > 生物调查报告集合【汇编三篇】正文

《生物调查报告集合【汇编三篇】》

时间:

生物调查报告集合(通用3篇)

生物调查报告集合 篇1

一、调查目的: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是进行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人们常把观察能力称为智力的门户。观察能力是发展学生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生观察能力的强弱对学生其他智力的开发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了解我校初中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现状,分析了解学生科学观察能力能力低下的原因,制定生物课提高学生科学观察能力计划。

二、调查概况:

调查时间:20xx年2月20日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抽样访问

调查对象:我校七年级100名学生

调查的内容

我主要从科学观察兴趣、科学观察方法、观察中的记录、观察后的讨论交流等几方面进行调查,以此来判断学生的科学科学实验设计能力的现状。

三、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1、你认为观察是( )

A是用眼睛看(22人)B用眼睛有目的的去看(38人) C利用各种感官有目的看(40人)

2、你认为你平时观察事物观察的全面吗?

A很全面,发现很多(20人) B 不太全面,有待提高(48人)C 观察发现少,要努力提高(32人)

3、你观察不全面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 )

A 观察方法单一,只用眼睛看(21人) B 观察不能坚持,观察时好走神、好动(22人)C 不能综合利用各种感官观察 (25人) D观察目的、观察重点不明确,不知道观察什么(32)人

4、观察时你能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吗?

A每次都能(20)人 B 偶尔记录(54人)C 从没记录过(26人)

5、你和同学讨论和交流过观察结果吗?

A经常讨论交流得出结论(28人) B 偶尔讨论交流(47人) C从不参加讨论交流(19人)

6、你认为观察中要不要动脑思考?( )

A需要 (43人) B 不需要(57人)

7、你认为观察能力对学习其他课程有帮助吗?

A有 (86人) B 没有(14人)

8、你认为观察能力可以培养吗?

A是 (100人) B否(0人)

9、你认为观察能力对培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有帮助吗?

A有 (89人) B 没有(11人)

10、你觉得你的观察能力在那个学习阶段培养合适?

A越早越好(45人) B 就是现在(47人) C以后再说(8人)

四、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38%的学生能够用眼睛有目的的观察,能综合利用各种感官观察的学生仅占40%。20%的学生观察时能经常记录观察发现,观察后能经常参与讨论交流的学生占28%,19%学生从不参加讨论。在观察的全面性方面,20%的学生认为自己观察全面发现很多,48%的学生认为发现不太全面需要提高,32%的同学认为自己观察发现少,要努力提高。在观察信息发现不全面的原因分析方面,2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观察方法单一,22%的学生认为自己观察时不能坚持,观察时容易注意力不集中;25%的学生不能综合利用各种感官观察,32%的学生观察目的不明确,不知道观察什么。在观察后的思维活动方面,43%的学生能思考观察的现象,86%的学生认为观察能力对学习其他课程有帮助到实验现象就可以了。

综合调查结果,我校五六年级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整体不高,主要体现在观察不够全面,记录方式单一,观察时及时进行记录习惯未养成,学生对观察信息的分析与处理做的也不到位,思维活动参与较少。

五、原因分析

1、因为教材每课内容安排较多,课堂教学时间比较紧张,完整的按照探究活动的程序开展教学后动,存在赶课的现象,教学探究深刻性不够。

2、学生思考、观察记录的习惯没养成,存在懒惰的现象,及时、有效记录观察发现存在一定的困难。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效率不高,思考讨论交流时,有说闲话的情况。有的同学参与交流的主动性不高。

4、学生观察方法较单一,观察的自信心、全面性需要增强。

5、学生观察的目的性不强,观察实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寻找观察表象后蕴含的科学本质,多数学生还不是很明确,不能自主对观察前后的预测及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六、结 论

本次调查分析显示,我校七年级学生科学观察能力一般,观察的全面性、思维参与度和观察记录水平急需提高。

七、对 策

(一)教师要进一步深钻教材,不断通过读书和网络阅读寻找提高学生实验观察能力的途径方法,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二)把握教材和学生学习特点,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提高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训练,实践探寻提高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方法、途径。

(三)举行课题研讨课,实现同事之间的智慧碰撞与共享。

(四)创造条件,注意课内外的有效结合,引导学生课内外进行观察,在实际的观察活动及教师的有效指导中,实现学生自主科学的观察。

(五)树立多元的教学理念,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发挥网络的功效。挖掘一切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潜在资源,为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八、反 思

本次调查总体效果还是比较理想:

(1)问卷编制比较规范:内容符合目的,数量适度,学生基本上都能在30分钟答完所有的问题;文字表达清晰,调查题准确、简明、通俗;排序合乎逻辑,由易到难,分类清楚,层次分明。

(2)组织工作比较规范,学生独立答题,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证了有效问卷的回收率,完全可作为研究结论的依据。

生物调查报告集合 篇2

开展爱国卫生工作,病媒生物防治是一项硬指标,是防治疾病传播、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和环境卫生的主要手段,也是进一步改善和提升我院面貌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了有目标的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活动,我院对内外环境进行了详细调查:

发现问题:

1.通过对我院各科室检查,院内生活垃圾桶倾倒不及时,易孳生蚊、蝇、老鼠。

2.后院灶房附近有生活垃圾存在,未及时清理,也是易孳生蚊蝇的场所。

3.后院树荫下有杂草。

4.检查小组对住院部床头柜、化验室、操作台等一切完好,未发现蟑螂孳生以及卫生死角。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调查情况,分别制定整改措施,及时完成孳生地治理的各项指标。

生物调查报告集合 篇3

填表说明:所有学员必须认真填写此表,认真进行调查报告的写作。调查报告的内容、范围必须与自己的专业相一致。调查报告的字数在1500字以上。此表填写后与调查报告一起按时交到所属学习中心。

一、调查目的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努力创造条件,开齐、开好教材规定的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都在关注教育的公平问题,为了让国内的教育工作者了解贫困山区的生物学实验教学现状,了解山区教学资源短缺;为广大的生物教育者,尤其是贫困山区的教育者提供教学资源的参考让他们根据本地资源的不足来设定生物实验课和生物实践活动课;同时,为山区的教育改革提供资料和理论依据。物教师师资匮乏,生物实验教学资源过少,生物课外实验活动几乎没有进行过,学生对生物实验表现出的热情不高,学校对本土资源利用不充分,实验课后的报告和评价欠缺,但是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期望值很高。

二、调查范围

1、调查时间:20xx年x月x日

2、调查地点:

3、调查方法:行动研究法

4、调查人:贺容容

三、调查结果

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实验开出率较低,有的实验效果较差 教育质量的提高,实验手段的改进,新课标的实施都离不开硬件的支持,目前农村初中在新课程实施中面临着硬件“跟不上”的现象。虽然近几年来政府大量投入学校项目工程建设,教育教学条件有了较大改观,但农村地缘广阔,学校众多,相当一部分学校仍然缺少足够数量的独立实验室和必配仪器,理化生合用仪器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目前为了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大量实 施校点撤并,地处偏远的农村初中迅速向乡镇靠拢,这样一来,生源迅速集中,班级数及人数剧增。在这种情况下,实验用房和需要新增的大量实验设备、仪器都跟不上,部分学校的生物仪器装备还停留在当年的“普实”水平上,少数实验依然是原先的ⅱ类标准(四人一组),特别是新课程中的创新实验的仪器更是缺口很大。教学仪器设备陈旧、缺乏与老化无法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无法进行必要的演示实验,学生无法动手实验研究、探索。由于缺少多媒体液晶投影仪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师训、教参提供的各种教学光盘和课件只

2、 任课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物教学及实验质量的提高。但从目前农村初中生物教师的构成上来看,呈现专业化教师偏少,课时负担过重及知识能力与条件不相适应的特点,不少农村初中存在兼职教师。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些学校领导视生物课为可有可无.人人都可以教的副课。有生物专业教师任生物课的学校,生物实验开出率较高,效果较好。在学校实验条件差的情况下,他们想尽办法搞好生物实验教学,是农村中学生物教学的骨干力量。一些没有经过生物专业训练的教师中,有的对生物课感必趣,勤奋学习,肯钻研,有一定的生物基础知识,而大部份这类教师对生物知识一知半解,甚至连初中生物课本上的内容都没有搞清楚,缺乏独立操作实验和指导学生做实验的能力。这部分教师中有的虽然学历合格,但难以胜任生物教学工作。

3、 实验课堂实验材料不足我县属贫困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中学办学条件差,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领导对用大量资金为一门升学不考的生物课添置实验设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有极少数学校的生物实验室被挪作他用。因此实验室和仪器药品缺乏,使得实验教学难以开展。加之一些学校领导不重视生物实验,或实验经费确有困难,使得大部分学校的实验经费无保障,无力购买一些昂贵的实验材料,尤其是动物实验材料,使脊椎动物解剖和部分生理实验难以完成。 实验设备无专人管理,实验准备工作和实验课后的收拾清理工作无专人负担,全都落在生物任课教师头上,教师负担过重.这对开展实验教学极为不利。大多数学校生物实验室还存在管理不善的问题,有的学校生物标本被虫蛀,或霉烂。

初中生物调查报告5

调查题目:调查并观察植物种子传播特殊途径

调查目的:部分了解生物种子和它的传播途径,增长知识

调查方法:和家人一起去乡下调查。

调查结果:下表

植物名称传播途径观察情况

1、苍耳每

当秋天它的果实成熟后,就会找机会用自己身上的小钩子牢牢钩在碰到它的人或动物身上,借机远行,掉落在其他地方生根发芽。一般生长在田埂,山道旁,草丛中,长得很矮小,很常见,苍耳子外形是椭圆的绿色球体,外面长满了小刺,就像刺猬一样,刺的顶端长了很小的钩子,威力非常大,只要稍稍一碰,就会沾上衣服,成熟的种子听说附着力更强。

2、凤仙花:

一种常见的家庭室外栽培花卉。蒴果,果实成熟开裂之际会产生弹射的力量,将种子弹射出去,属自体传播。自体传播种子的散布距离有限,但部份自体传播的种子,在掉落地面后,会有二次传播的现象发生,鸟类、蚂蚁、哺乳动物都是可能的二次传播者。

3、蒲公英:

菊科植物蒲公英的瘦果,成熟时冠毛展开,像一把降落伞,随风飘扬,把种子散播远方。借风力传播。

4、谷子:

靠鸟类传播的种子。鸟类啄食的种子可能漏下或将种子吐出或排泄。靠鸟类传播种子的植物是比较先进的一群,因鸟类传播种子的距离是所有方式中最远的。

结论:各种植物自身生存繁衍因为必须适应环境,通过漫长的进化和演变,其种子发展出各不相同的传播途径。